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21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3233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2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21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21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21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21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21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21含答案解析.docx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21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21含答案解析.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 21含答案解析.docx

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21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三(上)期末生物复习卷(21)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30.0分)

1.下列含有C、H、O、N四种元素的小分子物质是

A.甘油B.氨基酸C.核酸D.蛋白质

2.胰岛素由α、β两条链组成,共含51个氨基酸。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其中的氢全部来自于羧基

B.胰岛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C.胰岛素能降低血糖体现了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

D.一个胰岛素分子全部水解为氨基酸,需要消耗49个水分子

3.某生物学习小组研究温度和氧气浓度对洋葱根尖细胞吸收离子过程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呼吸进而影响离子的吸收

B.氧分压为零时,根尖细胞吸收离子过程中不消耗ATP

C.B点之前限制离子吸收的主要外界因素为氧分压

D.根尖细胞吸收离子的最适宜温度不一定是30℃

4.“分子伴侣”是一类在细胞中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结合,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组装的蛋白质,但其本身不参与最终产物的形成。

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

A.内质网B.高尔基体C.核糖体D.溶酶体

5.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寄生于人体胃中,是引起很多消化道疾病的首要致病细菌。

体检时可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来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

受试者口服13C标记的尿素胶囊后,尿素可被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脲酶催化分解为NH3和13CO2。

定时收集受试者吹出的气体并测定其中是否含有13CO2。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幽门螺旋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B.感染者呼出的13CO2是由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产生

C.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细胞膜

D.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脲酶适宜在酸性条件下发挥作用

6.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酶在细胞外也能起作用

B.调节新陈代谢的物质不只是酶这一种物质

C.绝大多数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D.酶都有消化作用

7.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果胶酶能分解果肉细胞壁中的果胶

B.酶不可在生物体外发挥作用

C.光合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膜上

D.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

8.关于下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

B.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

C.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无细胞壁,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

D.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2条染色单体,2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

9.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等现象。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的有丝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

B.细胞凋亡不出现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褐色素含量增多

10.下列对DNA的正确叙述是()

①在人的白细胞中,DNA上含有人的全部遗传信息  

②同种个体之间的DNA是完全相同的  

③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④一个DNA分子可以控制许多性状 

⑤转录时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

A.②③④B.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④⑤

11.下图为遗传的中心法则图解,a~e表示相关生理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只有a、b、c、e

B.噬菌体在大肠杆菌细胞内进行增殖的过程中将发生a、b、e、d

C.e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遵循A—U、U—A、C—G、G—C的原则

D.正常人体细胞内发生的只有a、b、d

12.下图甲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图,图乙是模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都是物理模型

B.图甲细胞没有复杂的细胞器

C.图甲中有细胞核,图乙中没有

D.图甲和图乙表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13.蝗虫的性别决定为XO型,即雄虫仅有一条性染色体(X染色体)。

染色体A和B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研究人员统计了300个细胞在同一时期的染色体行为(下图所示为其中某一细胞)。

发现X染色体与染色体A的组合出现146次,与B的组合出现154次。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注:

蝗虫染色体的着丝点位于一端)

A.说明同源染色体分离后随机移向细胞两极

B.上述事实支持基因的分离定律

C.上述事实支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4.用显微镜观察二倍体生物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并排列于赤道板上,此细胞处于:

()

A.有丝分裂中期B.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D.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

15.下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该家系中的遗传病是显性,则图中所有的患者均为杂合子

B.若该家系中的遗传病是隐性,则致病基因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

C.若Ⅲ-12与Ⅲ-13近亲婚配,则他们所生后代患该病的概率是1/2

D.若Ⅱ-6不含致病基因,则他与Ⅱ-5所生女儿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

16.果蝇的有眼与无眼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眼色的红色与白色由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

一只无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交配,F1全为红眼,让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红眼

白眼

无眼

雌蝇

3/8

0

1/8

雄蝇

3/16

3/16

1/8

A.果蝇有眼相对于无眼为显性

B.F1雄性的基因型是BbXRY

C.F2的无眼雌蝇中纯合子占1/2

D.让F2中全部的红眼果蝇随机交配,后代不会出现无眼果蝇

17.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属于原代培养的是(  )

A.从机体取得细胞后立即进行培养的过程

B.出现接触抑制现象后取下的细胞的培养过程

C.用胰蛋白酶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的过程

D.哺乳动物细胞在培养基中的悬浮生长过程

18.某农科所通过如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B.b过程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C.a过程需要使用秋水仙素,只作用于萌发的种子

D.b过程需要通过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19.关于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会使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有所差别

B.同一种群的雌雄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雌雄个体之间不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

C.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D.一个种群中,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不断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20.如图为膝跳反射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伸肌和屈肌均属于效应器

B.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膝跳反射完成过程中存在兴奋的传递和传导

D.在A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

21.用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甲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生理作用,乙图为用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后生根的情况(其中浓度为0的是对照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表明在没有外源激素的作用时,扦插枝条也能生根

B.图甲中②表示的是根部,因为根对生长素更敏感

C.cd段浓度的生长素对顶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D.图甲能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而图乙则不能

22.如图为干旱对玉米叶片内生长素和脱落酸浓度的影响情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干旱处理下在第4天之前叶片中的生长素浓度比脱落酸的高

B.实验中,玉米叶片内的生长素浓度越来越低,脱落酸浓度越来越高

C.干旱对玉米叶片中的脱落酸影响大于对生长素的影响

D.脱落酸浓度增大不利于叶片适应干旱环境

23.某人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

则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个体血糖浓度降低,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

B.该个体感觉饥寒交迫的中枢在胃黏膜的感受器

C.调节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分泌会增加

D.调节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调动起来抵御寒冷

24.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

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

该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

B.

C.

D.

2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农家肥,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B.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可随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利用

C.大气中的C02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只能是通过生产者的转化

D.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数量也就越少

26.下列有关多聚酶链式反应(PCR)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

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更高

27.关于动物细胞融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B.动物细胞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

C.常用的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因素有:

灭活的病毒、电激、紫外线照射等

D.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

28.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

A.检测C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用抗原—抗体杂交方法

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

C.在培养基中添加潮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

D.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

29.辣椒素作为一种生物碱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工业等领域.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生产辣椒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脱分化生成愈伤组织要保证无光条件

B.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植物激素进行调控

C.对培养基彻底灭菌,防止杂菌竞争和产生有害物质

D.需要再分化并发育成完整植株后从果实提取辣椒素

30.下面有关实验和实验方法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

B.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应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

D.观察叶绿体和原生质流动实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以及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都需要保持细胞的生理活性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0分)

31.某生物小组用小麦种子及其萌发成的小麦幼苗做了如下几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适量干重相等的同种类小麦种子均分为3组:

甲组风干,乙组消毒后浸水,丙组浸水,将3组种子分别放在三个容积相同且密闭的广口瓶内,在25℃条件下进行保温处理,则一段时间内小麦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组,其温度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发现,上述乙组的广口瓶中开始一段时间内O2含量基本不变,而瓶中CO2有少量增加,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小麦幼苗放在密闭小室内,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则小麦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NADPH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

一段时间后密闭小室内CO2含量保持相对稳定,此时,如果突然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小麦幼苗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会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目前癌症免疫疗法取得了很多新进展,研究发现T细胞膜表面既有激活型受体,也有抑制型受体(如图一所示)。

(1)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________。

(2)激活型受体与抗原结合后的T细胞就能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

被激活后的T细胞会高效表达抑制型受体,接受体内其他免疫细胞的信号分子,从而阻断活化的T细胞过度增殖分化及其免疫作用,避免因过度免疫应答而引发的________病,以维持免疫稳态。

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调节。

(3)某些肿瘤细胞也可以表达相应的信号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抑制型受体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使自身逃脱免疫攻击(如图二所示)。

基于此原理,请提出一条治疗癌症的合理方案:

研制一种药物,使其_____________。

3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马铃薯新品种,目前已经取得丰硕成果。

请根据教材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马铃薯易患多种疾病,导致其产量不高。

通过导入抗病基因并使其表达可以提高马钤薯产量,基因工程中使用最多的抗病基因是______和病毒的复制酶基因。

(2)马铃薯是双子叶植物,常用______(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马铃薯受体细胞中。

构建好的基因表达载体基本结构包括目的基因、标记基因、______、______、______等五部分。

(3)科学家还培育出抗除草剂的转基因马铃薯,其设计方法:

修饰除草剂作用的靶蛋白,使其对除草剂______(填“敏感”或“不敏感”),或使靶蛋白过量表达,植物吸收除草剂后仍能______.

(4)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还需对转基因植物进行______.

34.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

玉米腐霉茎腐病在我国广泛发生,严重危害粮食生产安全,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1)玉米对腐霉茎腐病表现出的抗病与感病为一对______________ 。

(2)观察发现,玉米品种甲(纯系)对腐霉茎腐病表现为抗病,品种乙(纯系)表现为感病。

①研究人员将品种甲与品种乙杂交,得到F1;再将F1自交,得到F2。

检测发现,产生的F1全部为抗病;产生的673株F2中,630株为抗病,43株为感病。

F2中的抗病:

感病≈15:

1,因此可推知抗病与感病由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对基因控制。

②研究人员又对F2进行单株自交,将每株收获的种子分别种植,观察表现型。

有的F2单株自交子代都为抗病、有的F2单株自交子代都为感病、有的F2单株自交子代既有抗病又有感病。

若上述三种F2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即可验证

(2)①所得结论。

(3)进一步研究发现,品种甲的抗病基因R1位于玉米1号染色体上。

已知抗病玉米品种丙(纯系)的显性抗病基因Q也位于1号染色体上。

①在玉米1号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置有分子标记,如z263,它在玉米的不同品系里的长度可能不同,但起始和终止序列相同。

类似的还有z459、z319和z256。

已知品种丙的Q基因与z263、z459、z319和z256紧密连锁(不发生交叉互换)。

科研人员根据这几个分子标记的起始和终止序列设计________,分别以品种甲、乙的基因组DNA为_______进行PCR扩增后电泳检测。

下图所示实验结果初步说明R1与Q是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基因,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科研人员将品种甲与品种丙杂交,得到F1,F1均表现为抗病。

再将F1自交,得到F2。

F2出现感病植株,直接验证(3)①的结论。

推测F2出现感病植株的原因是(只考虑R1和Q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三种调节方式。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活动调节方式有______。

兴奋在 A 处传递的方向是______(填“双向”或“单向”)的,而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______将大量内流。

(2)若图中产生激素甲的靶腺为甲状腺,则下丘脑分泌的相应激素是______,内环境中对垂体分泌相应激素的含量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______和______。

(3)若图中激素甲、乙、丙中有一种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则最可能是______,导致机体释放该激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4)某激素由垂体产生的能促进性腺的发育,该激素是______。

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______。

36.紫茎泽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繁殖能力很强的恶性入侵有毒杂草。

科研人员进行了有关研究。

(1)紫茎泽兰作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首先采用____________法调查紫茎泽兰和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以确定群落类型,再分别选取不同群落类型的样地各5个,调查地表昆虫种类,取平均值,结果如表:

群落类型

未入侵

44

111

轻度入侵

30

85

重度入侵

41

100

①分析可知:

紫茎泽兰入侵初始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随着入侵程度加重,本地昆虫开始从行为、生理生化等方面适应紫茎泽兰,紫茎泽兰的天敌种类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二者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这一过程称为_________。

该研究为进一步筛选可用于生物防治的昆虫提供依据。

(3)如图表示的是紫茎泽兰在自然条件下某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模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为____________。

②若将该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初期数量会呈现类似“J”型增长的趋势,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相关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情况。

A.甘油只含C、H、O,A错误;

B.氨基酸一定含有C、H、O、N,且为小分子,B正确;

C.核酸含有C、H、O、N、P,是大分子物质,C错误;

D.蛋白质含有C、H、O、N,是大分子物质,D错误。

故选B。

2.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是考查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

A.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其中的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A错误;

B.胰岛素本质是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正确;

C.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如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C正确;

D.胰岛素由51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两条肽链,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51-2=49个,D正确。

故选A。

3.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温度和氧气浓度对洋葱根尖细胞吸收离子过程的影响。

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A.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呼吸进而影响离子的吸收,A正确;

B.氧分压为零时,根尖细胞吸收离子过程中消耗无氧呼吸产生的ATP,B错误;

C.B点之前限制离子吸收的主要外界因素为氧分压,C正确;

D.由于题中温度梯度过大,根尖细胞吸收离子的最适宜温度不一定是30℃,D正确。

​故选B。

4.答案:

A

解析:

本题以“分子伴侣”为素材,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合成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各种细胞器的功能,能对选项进行初步的判断,再结合题干信息“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判断分子伴侣主要存在部位。

A.内质网能对多肽进行加工-折叠、组装和添加糖基团,所以由“分子伴侣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可推知“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内质网, A符合题意;

B.高尔基体对蛋白质有加工和转运的功能,B不符合题意; 

C.核糖体只能合成多肽,但不能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 C不符合题意;

D.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分解蛋白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

B

解析:

本题以幽门螺旋杆菌为题材,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幽门螺旋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再结合题干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幽门螺旋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主要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

胞核,有拟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有,主要成分是糖类

和蛋白质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

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

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

分为多糖 

生物膜系统

无生物膜系统

有生物膜系统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

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DNA存在形式

拟核中:

大型环状、裸露

质粒中:

小型环状、裸露

细胞核中:

和蛋白质形成

染色体

细胞质中:

在线粒体、叶

绿体中裸露存在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方式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A.幽门螺旋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A正确;

B.感染者呼出的13CO2是由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产生,有题干知,受试者口服13C标记的尿素胶囊后,尿素可被Hp产生的脲酶催化分解为 NH3 和 13CO2”可知,感染者呼出的13CO2是由Hp产生的脲酶分解尿素产生的,B错误;

C.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的细胞膜,C正确;

D.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脲酶适宜在酸性条件下发挥作用 ,D正确。

故选B。

6.答案:

D

解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酶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酶的概念、合成及功能的理解。

A.酶虽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但它发挥催化作用不一定非在生物体内,只要条件适宜,酶在体内、体外都可发挥催化作用,A正确;

B.调节新陈代谢的物质还有激素、维生素、无机盐等,B正确;

C.在核糖体上合成的物质是蛋白质,所以只有蛋白质类的酶才在核糖体上合成,而有少数酶是RNA,不能在核糖体上合成,C正确;

D.酶的催化作用表现在多方面,有的酶促进物质合成,有的酶促进物质分解,只有消化酶才能促进消化,D错误。

故选D。

7.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酶和ATP的基本概念,只要掌握住酶的本质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