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对水中六价铬的吸附研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3158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性炭对水中六价铬的吸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活性炭对水中六价铬的吸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活性炭对水中六价铬的吸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活性炭对水中六价铬的吸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活性炭对水中六价铬的吸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活性炭对水中六价铬的吸附研究.docx

《活性炭对水中六价铬的吸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性炭对水中六价铬的吸附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活性炭对水中六价铬的吸附研究.docx

活性炭对水中六价铬的吸附研究

活性炭对水中六价铬的吸附研究

摘要六价铬是公认的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目前主要采用吸附法进行去除。

活性炭是常用的吸附剂,通过硝酸改性可以增加活性炭表面的酸性官能团,提高去除效果。

研究活性炭的投加量,吸附时间,温度,PH值等因素对六价铬去除率的影响。

绘制吸附等温线,和吸附模型进行拟合,分析吸附机理。

关键词活性炭改性硝酸六价铬吸附

冶金,电镀,制革,印染,制药等行业排出大量金属废水,危害人类健康。

废水中的Cr(Ⅵ)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强致癌,致畸变,致突变作用,对生物危害极大。

Cr(Ⅵ)属于第一类污染物,必须经处理达标才能排放。

目前对含Cr废水的处理研究较多,主要有生物法,离子交换法,还原法,膜分离法,吸附法等。

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含Cr废水的效果稳定,且价格相对较低,但普通活性炭的吸附量不高,因此本试验研究以硝酸改性活性炭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在不同的PH,温度,投加量以及吸附时间条件下对Cr(Ⅵ)的吸附效果,以确定最佳吸附条件。

1、实验部分

1.1试剂和仪器

活性炭、丙酮、(1+1)硫酸、(1+1)磷酸、铬标准储备液、铬标准液、二苯碳酰二肼溶液、硝酸

恒温水浴、干燥恒温箱、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振荡器

1.2溶液配制

本实验中为防止含铬水样中铬离子浓度发生变化,在每个影响因素研究前水样是预先配置的。

根据不同需要配置不同浓度。

1.2.1铬标准储备液

称取0.283g重铬酸钾置于烘箱中烘干2h。

将烘好的重铬酸钾倒入100ml烧杯中,再倒入适量的蒸馏水。

搅拌至完全溶解。

将重铬酸钾溶液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再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备用。

1.2.2铬标准溶液

吸取5.00ml铬标准储备溶液置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备用。

1.2.3硫酸溶液

用25ml的移液管移取浓硫酸50ml,缓缓加入到同体积的水中,摇匀,备用。

1.2.磷酸溶液

用25ml的移液管移取磷酸50ml,加入到同体积的水中,摇匀,备用。

1.2.5显色剂

称取0.2g二苯碳酰二肼,量取50ml丙酮,将二苯碳酰二肼溶于50ml丙酮中,移入100ml棕色容量瓶,加入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将显色剂放于暗处存放。

1.3铬离子的检测

取9支50ml比色管,依次加入0,0.20,0.50,1.00,2.00,4.00,6.00,8.00和10.00ml铬标准使用液,用水稀释至标线,加入(1+1)硫酸0.5ml和(1+1)磷酸0.5ml摇匀。

加入2ml显色剂溶液摇匀。

5~10min后,与540nm波长处,用1cm或3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并作空白校正。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相应六价铬含量为横坐标绘出标准曲线。

1.4活性炭的改性

1.4.1硝酸浓度的影响

分别配置浓度为2mol/L、4mol/L、6mol/L、8mol/L的HNO3溶液,用移液管量取20mlHNO3溶液到锥形瓶中,然后称取四份1g柱状活性炭,分别放入装有硝酸的锥形瓶中盖上塞子,放于振荡器上,振荡10h,活化完成后,用布氏漏斗抽滤,同时用蒸馏水清洗滤纸上的活性炭至中性,然后放于烘箱中,在105℃下烘干,取出。

然后用活化后的活性炭进行吸附试验并吸附效果评价。

1.4.2改性时间的影响

配置500mlmol/LHNO3溶液,用移液管量取100ml到150ml锥形瓶中,然后称取四份1g柱状活性炭,分别放入装有硝酸的锥形瓶中,盖上盖子,放于振荡器上,振荡时间1小时后静置,分别取2h、4h、6h、8h、10h。

活化完成后用蒸馏水清洗活性炭至中性,然后用布氏漏斗抽滤,放于烘箱中,在105℃下烘干,取出。

然后用活化后的活性炭进行吸附试验进行吸附效果评价。

在最佳改性条件下,制备改性活性炭10g。

2、总结与分析

2.1不同投加量对含铬废水吸附性能的影响

取0.1、0.2、0.3、0.4、0.5和0.6g活性炭分别投加于50mL浓度为90mg/L的Cr(Ⅵ)溶液(自然pH=5.96)中,置于振荡器上振荡,温度为20℃,转速为150r/min。

振荡24h后过滤稀释测其浓度。

结果表明,3种活性炭的吸附率都随投加量增加而提高。

其中在投加量为0.3g时对于Cr(Ⅵ)的吸附在97%以上,AC吸附率为68.11%。

当吸附剂投加量继续增加时吸附率增加到100%,AC吸附率不断增加。

因此,对于50mL浓度为90mg/L的Cr(Ⅵ)溶液,最佳的吸附剂投加量为0.3g。

2.2不同PH对含铬废水吸附性能的影响

配制100mg/L的Cr(Ⅵ)溶液,用HNO3和KOH调节溶液pH为2.2、4.09、6.09、8.01、9.95和11.92。

取0.2g活性炭分别投加于50mL不同pH溶液中,置于振荡器上振荡,温度为20℃,转速为150r/min。

振荡24h后过滤稀释测其浓度。

实验结果表明,Cr(Ⅵ)溶液pH越高,吸附率越低。

pH从2.2升高到11.92,改性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率从99.86%降低到3.23%,为改性活性炭则从97.05%降低到2.53%。

pH为2.2时,2种活性炭吸附率最高都达到99%左右。

2.3不同温度对含铬废水吸附性能的影响

配制Cr(Ⅵ)溶液浓度为98mg/L(自然pH=5.97)。

取0.2g活性炭投加于50mL溶液中,置于恒温振荡器上振荡,温度分别为25、40、55和70℃,转速为150r/min,振荡24h后过滤稀释测其吸光度。

实验表明2种活性炭的吸附率都随温度增长而增加,这说明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属于吸热反应。

由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剧烈,溶液中Cr(Ⅵ)与活性炭接触更为剧烈,吸附效果增加。

同时温度升高活性炭表面官能团化学吸附速率增加,说明改性后吸附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

说明改性后吸附性能有所增加。

在温度为70℃时,2种活性炭吸附率都能达到98%以上。

因此,适当的提高温度,能够更为有效地提高活性炭吸附效率。

2.4不同吸附时间对含铬废水吸附性能的影响

取0.2g活性炭投加于50mL浓度为95mg/L的Cr(Ⅵ)溶液(自然pH=6.00)中,置于振荡器上振荡,温度为20℃,转速为150r/min。

一定时间后过滤稀释测其浓度。

实验表明,2种活性炭的吸附率都随时间增长而增加。

其中Fe-PAC吸附效果最佳,在240min时改性活性炭吸附率为66.29%。

原料活性炭吸附效果最差,吸附率为35.55%。

吸附过程在30min内吸附率增长迅速,在250min后吸附率增长缓慢,并不断趋于稳定。

开始时吸附率增长较快是由于溶液中Cr(Ⅵ)浓度较大,吸附推动力较大,且吸附主要发生在活性炭外表面。

随着时间增加,溶液浓度减小,吸附推动力减小,且Cr(Ⅵ)由大孔经过过渡孔进入微孔,传递速度不断减慢,使得吸附率增长缓慢,直至平衡。

2.5初始浓度对活性炭吸附Cr(Ⅵ)的影响

配制Cr(Ⅵ)浓度为40、95、139、172和212mg/L。

取0.2g活性炭分别投加于50mL不同初始浓度溶液中,置于振荡器上振荡,温度为20℃,转速为150r/min,振荡24h后过滤稀释测其浓度。

实验表明,2种活性炭的吸附率都随初始浓度增加而减小,而吸附量随着初始浓度增加而增加。

这是由于当溶液中Cr(Ⅵ)浓度较低时,活性炭表面官能团较溶液中Cr(Ⅵ)过量,溶液中Cr(Ⅵ)能够迅速与活性炭发生吸附作用,使得去除率较高。

当Cr(Ⅵ)浓度增加,活性炭表面官能团在很短时间内就达到吸附饱和,吸附速率减慢,吸附率降低。

而在溶液中Cr(Ⅵ)浓度较大情况下,活性炭能够充分吸附,且由于溶液中Cr(Ⅵ)溶液浓度较大,溶液自然pH较低,有利于活性炭对Cr(Ⅵ)溶液的吸附,因此吸附量不断增加并趋于平衡。

其中溶液浓度从40mg/L上升到212mg/L,改性活性炭吸附率从98%左右下降到50%左右,吸附量从9mg/g左右增加到25mg/g左右,未改性活性炭吸附率从71.33%降低到34.12%。

吸附量从7.08mg/g增加到18.08mg/g。

3、结论

(1)活性炭在pH为2~6吸附效果较好,改性活性炭对于50mL浓度为100mg/L的Cr(Ⅵ)溶液吸附率在50%以上,都高于未改性活性炭对于Cr(Ⅵ)的吸附。

(2)活性炭吸附含Cr(Ⅵ)溶液,在30min内吸附率增加迅速,在250min后逐渐减慢。

改性活性炭为66.29%;未改性活性炭为35.55%。

(3)随着温度升高吸附率不断提高。

在70℃时,活性炭吸附率都能达到98%以上。

(4)活性炭的投加量对铬的吸附具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投加量的增加铬的吸附率逐渐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活性炭对铬的吸附趋于平衡。

参考文献

[1]周加祥,刘铮.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0,1(4):

52-56ZhouJiaXiang,LiuZheng.recentdevelopmentsinthere-mediationofchromium-contaminatedsoil.TechniquesandEquipmentforEnvironmentalPollutionControl2000,1(4):

52-56(inChinese)

[2]陆昌淼,马世豪,张忠祥.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详解.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1991

[3]PellerinC.,BookerS.M.Reflectionsonhexavalentchromium:

Healthhazardsofanindustrialheavyweight.EnvironmentalHealthPerspectives,2000,108(9):

A402

[4]杨君宁,符达.微量元素铬的研究进展.畜牧兽医杂志,2005,24

(2):

11-13YangJ.N.,FuD.Researchprogressofchromium.AnimalHusbandryandVeterinaryMedicine,2005,24

(2):

11-13(inChinese)

[5]刘德超,姚浪群.微量元素铬营养研究进展.粮食与饲料工业,1994,(12):

22-26

LiuD.C.,YaoL.Q.Theresearchprogressoftraceelementchromiumnutrition.CerealandFeedIndustry,1994,(12):

22-26(inChinese)

[6]井明艳,孙建义.微量元素铬的研究进展.江西饲料,2005,(5):

14-17JingM.Y.,SunJ.Y.Theresearchprogressofmicroelementchromium.JiangxiFeed,2005,(5):

14-17(inChinese)

[7]邓小红,宋仲容.含铬废水处理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5):

70-73DengX.H.,SongZ.R.Theresearchstatusanddevelopmenttrendofchromium-containingwastewatertreatment.JournalofChongqingCollegeofLiberalArts(JCRScienceEdition),2008,27(5):

70-73(inChinese)

[8]ZayedA.M.,TerryN.Chromiumintheenvironment:

Factoryaffectingbiologicalremediation.PlantandSoil,2003,249

(1):

139-156

[9]吴克明,石瑛,王俊,等.离子交换树脂处理钢铁钝化含铬废水的研究.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3(4):

22-23WuK.M.,ShiY.,WangJ.,etal.Researchesontheremovalofchromiumpollutionfromdullingwastewaterwithion-exchangeresins.IndustrialSafety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2005,3(4):

22-23(inChinese)

[10]俞勇梅,周渝生.生物法处理冷轧高浓度含铬废水的中试研究.宝钢技术,2006

(1):

13-16YuY.M.,ZhouY.S.Pilot-scalestudyonmicrobilatreatmentofwastewatercontaininghighconcentrationchromiumfromcoldrollingmills.Bao-SteelTechnology,2006,

(1):

13-16(inChinese)

[11]GoshP.K.Hexavalentchromium[Cr(VI)]removalbyacidmodifiedwasteactivatedcarbons.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2009,171

(1):

116-122

[12]CalveN.,MuroD.A.,NardiE.,etal.Adsorptioniso-thermsfordescribingheavymetalretentioninpapermillsludges.IndustrialandEngineeringChemistryResearch2002,41(22):

5491-5497

[13]AcharyaJ.,SahuJ.N.,SahooB.K.,etal.Removalofchromium(VI)fromwastewaterbyactivatedcarbondevelopedfromTamarindwoodactivatedwithfinechloride.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2009,150

(1):

25-39

[14]DharaniDas,RanjitMahapatra,JyotsnamayeePradhan,etal.RemovalofCr(Ⅵ)fromaqueoussolutionusingactivatedcowdungcarbon.JournalofColloidandInterfaceScience,2002,232

(2):

235-240

[15]俞力家,孙保帅,王天青.花生壳制活性炭及其脱六价铬研究.化学工程师,2009167(8):

8-12YuJ.L.,SunB.S.,WangT.Q.Removalofchromium

fromaqueoussolutionbyactivatedcarbonmadefrompea-

nutshells.ChemicalEngineer,2009,167(8):

8-12(inChines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