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3108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x

《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x

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1.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环滁(Chú)林壑(hè)伛偻提携(lǚ)

B.庐陵(líng)酿泉(liàng)树林阴翳(yì)

C.更定(gēng)毳衣(Cuì)临溪而渔(xī)

D.金樽(zūn)珍羞(xiū)峰回路转(fēng)

2.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诲明凄凉觥筹交错B.侧畔岐路饮少辄醉

C.拨剑一芥怀旧空吟D.雾凇碧溪长堤一痕

3.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雪景虽然令人悠然自得,但在这种天气状况下,室内健身成为不少人的锻炼选择。

B.李白看着桃花潭水,深碧清澈,真是宠辱偕忘。

C.朝鲜半岛问题发展至今,出现过激流险滩,也有过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D.湖水波澜不惊,洞庭湖治理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投肥养殖清理,沙场码头整治……

4.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范仲淹因为少时曾就读于洞庭湖畔,所以没有亲身登临过岳阳楼,何以仅凭一幅图画就以如椽大笔写下千古奇文?

B.岳阳楼汴河街春节庙会被湖南省文化厅列为全省十三家春节特色文化地区。

C.苏轼被嫉妒他的小人所陷害,屡屡被发配到远离京城的地方,但他所到之处,皆有鲜花为他盛开、清风为他送来。

D.据天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春祭大典也是范仲淹第五届文化旅游节的一部分。

5.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公交车上,有旅客不慎踩了你的脚,你大发雷霆,说道:

”眼瞎了!

B.有人问你:

”老伯今年高寿?

”你回答:

”令尊五十又五。

C.有客人到你学校参观,你对客人说:

”欢迎光临!

D.老师让你回答问题,你说:

”敝人不会啊!

6.6.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他能用最好的砚台,却也能用最坏的书房。

对于一个蛮荒之地,完成了科举的零突破,确实称得上是”破天荒”了。

海南人一直把苏东坡当成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

①当年,很多人听说苏东坡在海南授课,不远千里追到海南,跟随苏轼学习。

②在他离开海南不久,海南的姜唐佐就举乡贡,苏轼兴奋地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

③时至今日,海南依然留存着东坡村、东坡井、东坡路、东坡帽,甚至还有东坡话。

A.①③②B.①②③

C.③②①D.③①②

7.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之父,《狂人日记》是他在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B.茅盾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根据先生遗愿设立的茅盾文学奖,是我国目前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主要奖励长篇小说创作。

C.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青莲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

D.“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和主张。

8.8.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于1933年写的一首诗。

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

B.《水浒传》中的吴用被称为”智多星”,张顺被称为”浪里白跳”。

C.艾青诗歌创造了现代自由体诗的一座高峰。

诗歌感情真挚、语言朴素,不求外在形式的整齐,也不注重押韵。

D.作为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刻画了鲁智深、武松、林冲、鲁肃等一大批好汉形象。

现代文阅读

土楼映象

张胜友

①永定客家土楼原本”养在春闺人未识”。

在当地民间流传着一则极为搞笑的趣闻:

话说上世纪东西方对峙冷战年代,某国间谍卫星掠过福建西南部上空时,骇然发现深山密林间掩藏着一座座硕大无朋的圆形建筑物,像地下冒出的”蘑菇”,又如自天而降的”飞碟”,或隐没于山岙,或突兀于溪畔,疏密错落,排列有序,蔚为壮观,一度被该国神经质地误判为”核反应堆”或”导弹发射井”……接下来,更加荒腔走板的闹剧上演了,有神秘人士潜入这片山林,实地拍摄了一系列照片,却啼笑皆非地发现了另一片新大陆:

原来这些庞然怪物系罕见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客家先民薪火接续,披荆斩棘,垒土成楼,耕读传家,于此安居乐业久矣!

②何谓客家?

时序越千年,自东晋以降,北方游牧铁骑屡屡南侵,中原板荡,战祸频仍,黄河流域生灵涂炭,颠沛游离,”人慌慌而游走,风飒飒以南迁”,史称”衣冠南渡”,客家先民携家举族几经辗转迁徙,择河谷,逐水草,遂于闽赣粤边区安营扎寨,沿汀江流域逐渐形成一支汉民族特殊族群——客家民系社会。

③俗话说”深山藏瑰宝”,倚山偎翠,圆圆方方,似古代殿堂巍峨苍朴的客家土楼,被世人称誉为”东方古城堡”。

有学者论述为人类建筑史上的三次革命:

一曰石材,以欧洲哥特式教堂为代表;二曰木材,以北京紫禁城故宫为代表;三曰生土,以客家土楼为代表。

据考察,永定境内现有各式客家土楼2.3万余座,其中圆土楼360座。

客家土楼肇始于唐代,元末明初蔚成风气,有方形、圆形、八角形、交椅形和椭圆形,并随着客家人的搬迁足迹流布闽西、赣南、粤东等地区。

客家人喜好聚族而居,每座土楼都居住着十几户乃至几十户宗族人家,几十个、上百个房间环形排列。

楼中必有天井,上通天下接地,通透畅亮;厅堂、水井、粮仓、畜厩、厕所、澡房、私塾、讲堂等一应俱全,自成体系,既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等特征,又有极富美感、壮观的高层民宅,可谓”一楼一世界,一户一乾坤”。

④被誉为”土楼王子”的振成楼,始建于公元1912年,坐北朝南,调节阴阳,遵循八卦理念建造,空间配置妙不可言:

以一个圆心为起始,层层向外伸展,环环互为相接,”楼中有楼”为内通廊圆形结构,”楼外有楼”呈苏州园林式布局,整体造型又依稀可辨古希腊建筑艺术遗风,堪称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

于是乎,在1985年美国洛杉矶世界建筑模型展览会上,北京的雍和宫、天坛和永定的振成楼,令金发碧眼的西洋人大开眼界、叹为天物。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3月12日,有删改)

9.下列关于”土楼特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像地下冒出的”蘑菇”,又如自天而降的”飞碟”。

B.有方形、圆形、八角形、交椅形和椭圆形。

C.以一个圆心为起始,层层向外伸展,环环互为相接。

D.肇始于汉代,宋末明初蔚成风气。

既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等特征,又极富美感。

10.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由一条趣闻引入文章要说明的内容,让读者感到生动有趣,激发阅读的兴趣。

B.第②段介绍客家的历史——战争迫使他们从北方迁徙到福建永定,这样有助于了解建土楼的目的。

C.第③段从规模、格局、用途等方面介绍土楼建筑,突出”一楼一世界,一户一乾坤”的特点。

D.第④段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介绍振成楼的建筑特色,盛赞永定土楼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

1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永定客家土楼之所以能够为世人所知,是因为被某国间谍卫星在空中发现。

B.“客家”是”客居”之意,客家先民为了躲避战乱,不远万里,从遥远的北方到福建投奔亲友,以实现安居乐业的理想。

C.每座土楼中居住着的十几户乃至几十户人家,属于同一个家族。

D.振城楼是福建土楼中的经典之作,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

12.12.古诗文阅读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是吟咏中秋的佳作。

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因而心中极为抑郁不平。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表面看来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圆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怀。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前人之述备矣众妙毕备

B.南极潇湘初极狭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以观沧海

D.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相与步于中庭

1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感极而悲者矣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则有去国怀乡则有心旷神怡

C.予观夫巴陵胜状夫君子之行

D.前人之述备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中的”衔”“吞”二字将洞庭湖比作一张巨大的口。

连绵起伏的远山被其衔在嘴边,波涛滚滚的长江被它轻松自如地吞吐,用字上可体现出洞庭湖壮阔的景象。

B.第二段写秋雨之景,作者从早到晚,从空中到湖面极力用色调、音响、形态等渲染悲凉气氛,自然导出此景所生的”去国还乡,忧谗畏讥”之情。

C.第三段写春光明媚之景,从天上地下,抒发出轻松惬意之情,自然之景唤起人们”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受。

D.选文紧扣”异”字,细致地描绘了”淫雨霏霏”和”春和景明”两幅图画,在这两种背景下迁客骚人的感受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6.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囫囵吞枣

朱熹

客有曰:

”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

”一呆弟子思久之,曰:

”我食梨则嚼而不咽,不能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

”狎者曰:

”你真是囫囵吞却一个枣也。

”遂绝倒。

(选自《答许顺之书》)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梨益齿而损脾

(2)遂绝倒

18.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

19.你从这则寓言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20.20.按要求默写。

(1)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3)舟子喃喃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岱《湖心亭看雪》)

(4)今日听君歌一曲,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李白在《行路难》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喻人生路上所遭遇的艰难险阻,表现出无尽的怅惘之情。

(6)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1.九(三)班利用周末开展”走进岳阳楼,观赏天下景”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观点论述】岳阳楼醒目处的廊柱上书写着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你认为正确的”忧乐观”是什么?

要求:

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字数在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当你走进岳阳楼,看到它那古朴独特的建造特色和恢宏大气的建筑风格时,会不由得想起滕子京和范仲淹。

看到岳阳楼景区双公祠里范仲淹和滕子京的塑像,请将范仲淹为什么写《岳阳楼记》的故事告诉同学。

(3)【撰写对联】看了岳阳楼美景之后,你感慨万分,思绪良多。

此时楼旁的石崖上刻着一副只有上半联的对联,等你来补写下半联。

上联:

眼底湖光八百里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泥土,最美的平凡珍宝

徐立新

泥土是乡间最常见的,处处都是。

由于普通至极,所以无人在意,可父亲却视它为珍宝。

春天,在下籽播秧的前几日,父亲便会去当家塘里取泥土,塘泥在混有家禽粪便的水底沤了很久,又软又烂,肥力又大,是最好的自然肥料。

放干水后,父亲将它一锹锹地铲捞起来,然后撒到秧田里,做成”秧床”,稻籽躺进去便可孕育苗了。

那些沉浸了许久的塘泥,又黑又脏,还很臭,让人避之不及,可父亲却愿满心欢喜地与它们”亲密接触”。

天晴时,他还会脱了胶鞋,赤脚踩到上面,表情舒坦地说:

”多肥的塘泥,今年的苗定能长得壮!

除了种田外,父亲还要种地。

小麦、马铃薯、山芋……都要分时节地种在地里,种得多了,地里的养分便会不够,必须得施肥。

父亲不肯施入磷肥等化学合成肥料,说那样会污染土壤,种出来的东西也不健康,更不好吃,他要施自己制作出来的”土肥泥”。

先将一块块草皮铲起来,翻晒至干,然后混入枯枝、松针、干牛粪、稻壳和许多黑泥,堆成沟条状,好留出一些能让空气进入其中的缝隙,接着点燃,让枯枝等在黑泥中闷烧一周左右,闷烧出来的便是乌溜溜的环保有机土肥泥。

那些土肥泥,同样也不会负于父亲,它会让父亲收获一筐又一筐的农产品,父亲一次次地将它们拿去卖掉,凑足了我十多年的上学费用。

后来,他还隔三岔五地将它们带给城里的我,让我一年四季都能品尝到家乡的味道……

父亲不愿来城里住,劝说多次都无果,我怕他年岁越来越大,整日在田地里忙碌,容易意外摔倒。

可他却说,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哪里的泥土,我不熟悉?

哪里凹,哪里凸,我比谁都清楚,怎么可能被它绊倒呢!

被劝急了,他才说出实情:

”城里有泥土种田耕地吗?

到处都是水泥地,我心慌!

我在镇上给他买了一套房子,可他不愿意去住,依然住在几十年前的老砖瓦房里。

我记得很清楚,那老房子的墙砖,都是父亲自己用泥土烧制出来的。

他将从山上挖运回来的黄泥,掺水搅拌后,反复踩揉,直至它非常有劲道,接着将它送进砖模子里,一块块脱出来后码在太阳底下晒干,然后再送进窑洞里烧制,最后出来的便是一块块红彤彤,结结实实的墙砖。

此外,父亲还用黄泥制胚,烧制过家用的陶罐、碗碟。

虽然做些事都很辛苦,极其费时又费力,可父亲却丝毫不在意。

父亲说,每一块替他遮风挡雨的砖墙,每一个盛饭储水的碗罐都是他的老伙伴,虽然很土,却能让他无比的心安。

父亲还告诫我,别瞧不起泥土,在这个世上,只有垂死的人,没有垂死的泥土。

再贫瘠,再不肥的泥土,只要对它费点气力,都会让它变得有用起来。

”有人说烂泥扶不上墙,那是他根本不了解,将其用错了地方,烂泥的作用可大着呢!

”他说,”我一辈子也离不开泥土。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8年第3期,有删改)

22.文章围绕”泥土”写了哪几件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3.品析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可父亲却愿满心欢喜地与它们”亲密接触”。

(2)父亲说,每一块替他遮风挡雨的砖墙,每一个盛饭储水的碗罐都是他的老伙伴。

24.结合生活,谈谈你对”在这个世上,只有垂死的人,没有垂死的泥土”一句话的理解。

25.结合全文,谈谈标题”泥土,最美的平凡珍宝”的作用。

26.26.请以”这里风景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

(2)字数600字以上;(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答案与解析

1.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环滁(Chú)林壑(hè)伛偻提携(lǚ)

B.庐陵(líng)酿泉(liàng)树林阴翳(yì)

C.更定(gēng)毳衣(Cuì)临溪而渔(xī)

D.金樽(zūn)珍羞(xiū)峰回路转(fēng)

【答案】B

【解析】

【详解】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B项有误,”酿”应读”niàng”。

2.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诲明凄凉觥筹交错B.侧畔岐路饮少辄醉

C.拨剑一芥怀旧空吟D.雾凇碧溪长堤一痕

【答案】D

【解析】

【详解】字形题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A.”诲明”应为”晦明”;B.”岐路”应为”歧路”;C.”拨剑”应为”拔剑”。

3.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雪景虽然令人悠然自得,但在这种天气状况下,室内健身成为不少人的锻炼选择。

B.李白看着桃花潭水,深碧清澈,真是宠辱偕忘。

C.朝鲜半岛问题发展至今,出现过激流险滩,也有过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D.湖水波澜不惊,洞庭湖治理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投肥养殖清理,沙场码头整治……

【答案】A

【解析】

【详解】A项有误,”悠然自得”形容悠闲而舒适,这里说雪景令人”悠然自得”不合适,应为”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受宠或受辱都毫不计较。

”峰回路转”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波澜不惊”比喻局面平静、形势平稳,没有什么变化或曲折。

【点睛】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

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

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4.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范仲淹因为少时曾就读于洞庭湖畔,所以没有亲身登临过岳阳楼,何以仅凭一幅图画就以如椽大笔写下千古奇文?

B.岳阳楼汴河街春节庙会被湖南省文化厅列为全省十三家春节特色文化地区。

C.苏轼被嫉妒他的小人所陷害,屡屡被发配到远离京城的地方,但他所到之处,皆有鲜花为他盛开、清风为他送来。

D.据天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春祭大典也是范仲淹第五届文化旅游节的一部分。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对句子语病的辨析。

A.”因为……所以……”改为”虽说……但……”;B.”文化地区”后面加上”之一”;D.”第五届”和”范仲淹”位置调换。

5.5.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公交车上,有旅客不慎踩了你的脚,你大发雷霆,说道:

”眼瞎了!

B.有人问你:

”老伯今年高寿?

”你回答:

”令尊五十又五。

C.有客人到你学校参观,你对客人说:

”欢迎光临!

D.老师让你回答问题,你说:

”敝人不会啊!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对语言表达的理解。

A.语言不文明;B.”令尊”应换成”家父”;D.”敝人”与现代人表达方式不符。

6.6.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他能用最好的砚台,却也能用最坏的书房。

对于一个蛮荒之地,完成了科举的零突破,确实称得上是”破天荒”了。

海南人一直把苏东坡当成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

①当年,很多人听说苏东坡在海南授课,不远千里追到海南,跟随苏轼学习。

②在他离开海南不久,海南的姜唐佐就举乡贡,苏轼兴奋地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

③时至今日,海南依然留存着东坡村、东坡井、东坡路、东坡帽,甚至还有东坡话。

A.①③②B.①②③

C.③②①D.③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对句子的排序能力。

B项①句的”当年”是排在开头的标志,故第一画线处应为①;根据”对于一个蛮横之地”,可以推断上句中出现了”海南”,再结合”确实称得上是‘破天荒’”,判断第二画线处应为②,③句写苏东坡对海南的影响,故第三画线处应为③。

7.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之父,《狂人日记》是他在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B.茅盾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根据先生遗愿设立的茅盾文学奖,是我国目前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主要奖励长篇小说创作。

C.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青莲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

D.“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和主张。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理解。

C项有误,欧阳修晚号六一居士。

8.8.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于1933年写的一首诗。

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

B.《水浒传》中的吴用被称为”智多星”,张顺被称为”浪里白跳”。

C.艾青诗歌创造了现代自由体诗的一座高峰。

诗歌感情真挚、语言朴素,不求外在形式的整齐,也不注重押韵。

D.作为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刻画了鲁智深、武松、林冲、鲁肃等一大批好汉形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对文学名著的理解。

D项有误,鲁肃不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是三国时人物。

现代文阅读

土楼映象

张胜友

①永定客家土楼原本”养在春闺人未识”。

在当地民间流传着一则极为搞笑的趣闻:

话说上世纪东西方对峙冷战年代,某国间谍卫星掠过福建西南部上空时,骇然发现深山密林间掩藏着一座座硕大无朋的圆形建筑物,像地下冒出的”蘑菇”,又如自天而降的”飞碟”,或隐没于山岙,或突兀于溪畔,疏密错落,排列有序,蔚为壮观,一度被该国神经质地误判为”核反应堆”或”导弹发射井”……接下来,更加荒腔走板的闹剧上演了,有神秘人士潜入这片山林,实地拍摄了一系列照片,却啼笑皆非地发现了另一片新大陆:

原来这些庞然怪物系罕见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客家先民薪火接续,披荆斩棘,垒土成楼,耕读传家,于此安居乐业久矣!

②何谓客家?

时序越千年,自东晋以降,北方游牧铁骑屡屡南侵,中原板荡,战祸频仍,黄河流域生灵涂炭,颠沛游离,”人慌慌而游走,风飒飒以南迁”,史称”衣冠南渡”,客家先民携家举族几经辗转迁徙,择河谷,逐水草,遂于闽赣粤边区安营扎寨,沿汀江流域逐渐形成一支汉民族特殊族群——客家民系社会。

③俗话说”深山藏瑰宝”,倚山偎翠,圆圆方方,似古代殿堂巍峨苍朴的客家土楼,被世人称誉为”东方古城堡”。

有学者论述为人类建筑史上的三次革命:

一曰石材,以欧洲哥特式教堂为代表;二曰木材,以北京紫禁城故宫为代表;三曰生土,以客家土楼为代表。

据考察,永定境内现有各式客家土楼2.3万余座,其中圆土楼360座。

客家土楼肇始于唐代,元末明初蔚成风气,有方形、圆形、八角形、交椅形和椭圆形,并随着客家人的搬迁足迹流布闽西、赣南、粤东等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