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奥数练习题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2972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奥数练习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年级奥数练习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年级奥数练习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年级奥数练习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年级奥数练习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奥数练习题二.docx

《四年级奥数练习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奥数练习题二.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奥数练习题二.docx

四年级奥数练习题二

四年级奥数练习题二

加工零件:

(中等难度)

  甲、乙、丙3名工人准备在同样效率的3个车床上车出7个零件,加工各零件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4,5,6,6,8,9,9分钟。

3人同时开始工作,问最少经过多少分钟可车完全部零件?

  加工零件答案:

  加工所有的零件供需:

4+5+6+6+8+9+9=47分钟,平均到三台车床上加工,平均每台加工时间为分钟。

由于加工各零部件需要整数分钟,因此最快需16分钟完成,但是无论怎么分组,都做不到。

因此延长1分钟,即17分钟,有(6,9),(6,9),(4,5,8),满足题意。

所以,最少经过17分钟可完成全部零件。

 

倍数除数:

(中等难度)

  两数相除商9余4,如果被除数、除数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被除数、除数、商、余之和等于333,则原来的被除数是_____,除数是______

倍数除数答案:

  【答案】103

  【考点】商不变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分析】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三倍,商不变,余数跟着扩大三倍,所以扩大后除数是〔(333-9)÷3-(4×2)〕÷(9+1)=10,原先的除数是10,被除数是10×9+4=94。

 

象棋循环赛:

(中等难度)

  设8人参加一个象棋循环赛(即每两人都比赛一盘),并且他们的得分都不相同,比赛记分规则是胜者得1分,负者得0分,平者双方各得0.5分。

已知第2名的得分是最后四名得分的和,则第2名得分是多少?

  象棋循环赛答案:

  每场双方共得1分,得分居最后四位的棋手之间比赛4×3÷2=6盘,这6盘比赛的得分为1×6=6分,所以第2名的得分不少于6分;所以第1名的得分不少于6.5分;所以第1名得7分,所以第2名得6分

  【小结】循环赛场次数=参赛选手数×(参赛选手数-1)÷2

 

整除:

(中等难度)

  有些六位数,组成六位数的六个数字都不相同,而相邻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能被3整除,这样的六位数一共有个。

  整除答案:

  10个数字中,除以3余数是1的有1、4、7,余数是2的有2、5、8,没有余数的有0、3、6、9,如果这六个数中选择了没有余数的数字,那么总有一个地方的两位数不能被整除。

故只能选1、4、7和2、5、8。

把这六个数按照余数1和余数2的交替排列就行了,因此有6×6×2=72个这样的数。

  【小结】数论整除这部分应当牢记特殊数整除的特点

 

甲乙路程:

(中等难度)

  甲地和乙地相距40千米,平平和兵兵由甲地骑车去乙地,平平每小时行14千米,兵兵每小时行17千米,当平平走了6千米后,兵兵才出发,当兵兵追上平平时,距乙地还有多少千米?

  甲乙路程答案:

  平平走了6千米后,兵兵才出发,这6千米就是平平和兵兵相距的路程。

由于兵兵每小时比平平多走17-14=3千米,要求兵兵几小时可以追上6千米,也就是求6千米里包含着几个3千米,用2小时。

因为甲地和乙地相距40千米,兵兵每小时行17千米,2小时走了17×2=34千米,所以兵兵追上平平时,距乙地还有40-34=6千米

  【小结】牢记公式:

速度×时间=路程

 

缆线颜色:

(中等难度)

  一根电缆包括20根缆线,每种相同颜色的缆线有4根。

如果在黑暗中,你至少要抓住多少根缆线才能保证每种颜色都至少抓到1根。

  缆线颜色答案:

  缆线的颜色种类有20÷4=5种,由最不利原则,至少要抓住4×4+1=17根缆线

  【小结】此题应用最不利原则,所谓最不利原则是指完成某一项工作先从最不利的情况下考虑,然后研究任意情况下可能的结果。

由此得到充分可靠的结论。

 

步行锻炼:

(中等难度)

  赵伯伯为锻炼身体,每天步行3小时,他先走平路,然后上山,最后又沿原路返回。

假设赵伯伯在平路上每小时行4千米,上山每小时行3千米,下山每小时行6千米,在每天锻炼中,他共行走多少米?

  步行锻炼答案:

  解答:

12千米

  因为是原路返回,所以上坡的路程和下坡的路程相等.

  上下坡的平均速度为2÷(1÷3+1÷6)=4,与平路速度相等,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4千米/小时,3小时共步行4×3=12千米.

 

阴影面积:

(中等难度)

  两个煤厂,甲厂有煤252吨,乙厂有煤180吨,两厂每天都运出26吨煤.问几天后甲厂比较图3中的两个阴影部分I和Ⅱ的面积,它们的大小关系_____。

<<点击下一页查看答案

  阴影面积答案:

  解答:

I的面积为:

,Ⅱ的面积也为3。

  所以两块阴影部分面积相等均为3。

趣味方格:

(中等难度)

  右图的方格表中已经填入了9个数,其余20个方格内的数都等于它左侧方格中的数乘以它上面方格中的数。

比如a=5×10=50,b=50×12=600。

那么c方格内所填的自然数的末尾有___个连续的0。

<<点击下一页查看答案

  趣味方格答案:

  由于考虑的是c末尾有多少个连续的0,则只需考虑有多个5,有多少个2即可。

  先考虑因数5,其累积如下图:

 

  再考虑因数2,其累积过程如下图。

 

  由于5多于2,则c方格内所填的自然数有102个0。

 

整除问题:

(中等难度)

  在下面的数中,哪些能被4整除?

哪些能被8整除?

哪些能被9整除?

234,789,7756,8865,3728,8064。

  整除问题答案:

  能被4整除的数有7756,3728,8064;

  能被8整除的数有3728,8064;

  能被9整除的数有234,8865,8064。

 

方格填数字:

(中等难度)

  把1~9这九个数字填到下面的九个□里,组成三个等式(每个数字只能填一次):

  方格填数字答案:

  如果从加法与减法两个算式入手,那么会出现许多种情形。

如果从乘法算式入手,那么只有下面两种可能:

  2×3=6或2×4=8,

  所以应当从乘法算式入手。

  因为在加法算式□+□=□中,等号两边的数相等,所以加法算式中的三个□内的三个数的和是偶数;而减法算式□-□=可以变形为加法算式□=□+□,所以减法算式中的三个□内的三个数的和也是偶数。

于是可知,原题加减法算式中的六个数的和应该是偶数。

  若乘法算式是2×4=8,则剩下的六个数1,3,5,6,7,9的和是奇数,不合题意;

  若乘法算式是2×3=6,则剩下的六个数1,4,5,7,8,9可分为两组:

  4+5=9,8-7=1(或8-1=7);

  1+7=8,9-5=4(或9-4=5)。

  所以答案为

 

相同字母:

(中等难度)

  在下面的算式中,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相同的字母代表相同的数字,求 

  相同字母答案:

  这道题可以从个位开始,比较等式两边的数,逐个确定各个

  (100000+x)×3=10x+1,

  300000+3x=10x+1,

  7x=299999,

  x=42857。

 

竖式运算:

(中等难度)

  在下列竖式中,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相同的字母代表相同的数字。

请你用适当的数字代替字母,使竖式成立:

  竖式运算答案:

  

(1)由百位加法知,A=B+1;再由十位加法A+C=B+10,推知C=9,进而得到A=5,B=4(见左下式)。

  

(2)由千位加法知B=A-1,再由个位减法知C=9。

因为十位减法向百位借1,百位减法向千位借1,所以百位减法是(10+B-1)-A=A,

  化简为9+B=2A,将B=A-1代入,得A=8,B=7(见右上式)。

 

运算符号填空:

(中等难度)

  把+,-,×,÷四个运算符号,分别填入下面等式的○内,使等式成立(每个运算符号只准使用一次):

(5○13○7)○(17○9)=12。

  运算符号填空答案:

  因为运算结果是整数,在四则运算中只有除法运算可能出现分数,所以应首先确定"÷"的位置。

  当"÷"在第一个○内时,因为除数是13,要想得到整数,只有第二个括号内是13的倍数,此时只有下面一种填法,不合题意。

  (5÷13-7)×(17+9)。

  当"÷"在第二或第四个○内时,运算结果不可能是整数。

  当"÷"在第三个○内时,可得下面的填法:

(5+13×7)÷(17-9)=12

 

春游租车:

(中等难度)

  学校乘车外出春游,如果每人坐65人,则有15人乘不上车;如果每车多坐5人,恰好多余了一辆车。

学校一共租了多少辆车?

  春游租车答案:

  解答:

把第二种方案看成每车坐70人,则少70人。

(15+70)÷5=17(辆)

 

逻辑问答:

(中等难度)

  甲、乙、丙三位老师分别教四年级一班的语文、数学和英语。

已知:

甲老师不教英语;英语老师是一个学生的哥哥;丙是一位女老师,她比数学老师活泼。

请问:

乙老师教什么课?

  逻辑问答答案:

  解答:

英语

 

黑白棋子:

(中等难度)

  在6×6的方格中,先放一枚白棋子,再放一枚黑棋子,要求两个棋子不在同一行,也不在同一列,共有多少种不同结果?

  黑白棋子答案:

  解答:

第一枚棋子有6×6=36种放法,第二枚棋子有5×5=25种放法,故共有36×25=900种不同结果。

 

奥特曼打小怪兽:

(中等难度)

  一群奥特曼打败了一群小怪兽,已知所有的奥特曼均有一个头、两条腿,所有的小怪兽均有一个头、五条腿。

战场上一共有10个头,41条腿,那么有多少个奥特曼?

有多少个小怪兽?

  奥特曼打小怪兽答案:

  解答:

假设10个头均为奥特曼的,则战场上应共有2×10=20条腿,故小怪兽共有(41-20)÷(5-2)=7(个),奥特曼共有10-7=3(个)。

 

六边形面积:

(中等难度)

  在六边形ABCDEF中,AB平行于ED,AF平行于CD,BC平行于EF,AB=ED,AF=CD,BC=FE.又知道对角线FD垂直于BD,FD=24厘米,BD=18厘米.请问:

六边形ABCDEF的面积是多少?

  六边形面积答案:

  【分析】如图,我们将平移使得CD与AF重合,将平移使得ED与AB重合,这样EF,BC都重合到图中的AG了.这样就组成了一个长方形BGFD,它的面积与原六边形的面积相等,显然长方形BGFD的面积为平方厘米,所以六边形ABCDEF的面积为432平方厘米.

 

卡片编号:

(中等难度)

  有编号为1~13的卡片,每个编号有4张,共52张卡片。

问至少摸出张,就可保证一定有3张卡片编号相连。

  卡片编号答案:

  【分析】按照最不利原则,没有3张编号相连最多能有4×7=28张。

再取1张,则必有3张卡片编号相连,所以至少摸出29张就能保证一定有3张卡片编号相连。

 

等差数列:

(中等难度)

  等差数列第1项20,第2~5项的和比第6-~10项的和少120,求公差.

  等差数列答案:

  【分析】由于第一项为20,而第2到5项的和比第6到10项的和少120,则第1到5项的和比第6到10项的和少100,而第1到5项与第6到10项差的就是25个公差,所以公差为100÷25=4.

 

计算数字:

(中等难度)

  计算[(258+582+825)-(147+471+741)]÷9=.

  计算数字答案:

  【分析】观察可知,原式=(222+555+888-111-444-777)÷9=333÷9=37.

 

划船求总人数:

(中等难度)

  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

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1条船,正好每条船坐6人;如果减少1条船,正好每条船坐9个人。

问:

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同学?

  划船求总人数答案:

  【分析】增加一条和减少一条,前后相差2条,也就是说,每条船坐6人正好,每条船坐9人则空出两条船。

这样就是一个盈亏问题的标准形式了。

  解答:

增加一条船后的船数=9×2÷(9-6)=6条,这个班共有6×6=36名同学。

 

奶牛生产牛奶:

(中等难度)

  王奶奶家养了5头奶牛,7天产牛奶630千克,照这样计算,8头奶牛15天可生产牛奶多少千克?

  奶牛生产牛奶答案:

  以1头奶牛1天产的牛奶为单一量,1头奶牛1天产奶:

630÷5÷7=18(千克),8头奶牛1天产奶:

18×8=144(千克),8头奶牛15天产奶:

144×15=2160(千克).

 

骑车总路程:

(中等难度)

  李明和王亮同时分别从两地骑车相向而行,李明每小时行18千米,王亮每小时行16千米,两人相遇时距全程中点3千米.问全程长多少千米?

  骑车总路程答案:

  李明走了全程的一半多3千米,王亮走了全程的一半少3千米,李明比王亮实际多走了3×2=6(千米).由已知李明每小时比王亮多走18?

16=2(千米),李明比王亮多行6千米需要6÷2=3(小时),这就是两人的相遇时间,有了相遇时间,全程是:

(18+16)×3=102(千米).

 

求面积:

(中等难度)

  如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10厘米.连接大正方形的各边中点得小正方形,将小正方形每边三等分,再将三等分点与大正方形的中心和一个顶点相连,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总和等于多少平方厘米?

  求面积答案:

  连结小正方形中心与顶点,发现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中间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大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即所求的面积为(平方厘米).

二年级奥数测试题

一、         找规律填数

(1)、10,7,4,(  )

(2)、2,5,(  ),11,14,(  )

(3)、8、15、10、13、12、11、(  )、(  )

(4)、3、6、5、10、9、( )、(  )

(5)、1、6、16、(  )、51、76

二、         填空

1、              学校有两个鸽棚,甲棚里有13只,乙棚里有27只,(  )棚里的鸽子 送给(  )棚里(  )只,这样,两个棚里的鸽子同样多。

2、              妹妹今年6岁,哥哥今年8岁,哥哥15岁时,妹妹(  )岁。

 3、              有一列数:

1、3、4、2、1、3、4、2、1、3、4、2、……第35个数是(  ),这35个数的和是(   )。

    4、              1993年9月1日是星期三,9月28日是星期(  )。

 

三、         应用题。

1、              学校买来一些画片,平均分给8个班,每班分得6张,还多4张,学校一共买了多少张画片?

   2、              二

(1)班同学排队做操,每行的人数同样多,李强的位置在左数第4个,右数第2个,前数第2个,后数第3个,二

(1)班同学有多少人?

 

 

 3、  明明星期天上街买衣服,花55元钱买了一条裤子和一件上衣,已知上衣比裤子贵15元,问明明买上衣花了多少钱?

四、应用题:

1、姐妹两人做花,姐姐做了30朵,妹妹做了22朵,姐姐给妹妹(   )朵,两人的花就一样多。

2、哥哥给弟弟6支铅笔后,哥哥与弟弟的铅笔就一样多了,原来哥哥比弟弟多(    )支铅笔。

五、趣味题:

1、小芳今年9岁,他比爸爸小22岁,5年前爸爸比小芳大(   )岁。

2、13个小朋友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已经捉到了其中的6个人,藏起来还没有捉到的小朋友有(   )个。

3、教室里14盏灯,全部亮着,现在关掉了6盏灯,教室里还有(   )盏灯。

 

4、三个小朋友比大小。

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谁最大?

谁最小?

(1)芳芳比阳阳大3岁;

(2)燕燕比芳芳小4岁;(     )最大,(     )最小。

5、一根铁丝用去一半后,再用去剩下的一半,这时剩下8米,原来这根铁丝长

 

(  )米。

6、15辆车排成一队,从前往后数,黑色轿车是第6辆,那么从后往前数它在第(  )辆。

 

 

 

 

 

 

 

 

 

7、一桶水可以装满3壶,一壶水可以泡10杯茶,那么一桶水可以泡( )杯茶。

六、在    内填入1、2、3、4、

5、6、7、8、9,使每一横

行、竖行斜行的和都相等。

 

 

二年级奥数测试试卷

一、按规律填出()里的数并计算。

 

(1)1、3、5、7、()、()。

 

(2)35、30、25、()、()、10、()。

 

计算:

(1)90+80+70+60+50+40+30+20+10 

(2)759-64-36-500 

二、□+□+□=90 (连续的三个数) 

三、5个小朋友同时吃5个苹果,用5分钟吃完,10个小朋友同时吃10个苹果需要()分钟才能吃完。

 

四、用一个平底锅煎鸡蛋,每次只能煎2个,煎1个需要2分钟(正反面各需1分钟),若煎3个至少需要()分钟。

 

五、小红住的一栋楼,每层有8级台阶,她住在5楼,小红每天放学回家要走()级台阶。

 

六、○+○=12,□+○=7,□+□+◎=11 

○=(),□=(),◎=()。

二年级奥数试卷

 

1、鸡兔同笼,共有5个头,16条腿,有()只鸡,()只兔。

2、50个同学参加语文、数学期末测试,每个学生至少有一门是优。

语文得优的有39人,数学得优的有42人,语、数都得优的是(   )人。

3、一列数按“632405676324056763240567632……”排列,问第40个数是(   ),第60个数是(   )。

4、湖里有一只船,船上坐着穿红色、黄色、绿色衣服的人。

小刚把穿三种颜色的人数相加   ,小红把他们的人数相乘,得数都一样,船上有(   )人。

5、小佳问小乐,今天是18日,星期三,到30日是星期(   )。

6、傍晚,小明开灯做作业,本来拉一次开关,灯就亮了。

但是他连拉了8次开关,灯都没亮,后来,才知道停电。

你知道来电时,灯亮的还是不亮的?

(       )

7、10加上3,减去5,再加上3,再减去5……这样连续几次,做多少次结果为0?

(     )

8、小红带领8个小朋友为图书室包26本书,平均每人包(   )本,小红要多包(   )本,才能完成任务。

9、一道除法式题,除数是6。

小明把被除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看颠倒了,结果除得的商是4,正确的商该是(    )。

11、假设有一种植物,每天长高一倍。

20天正好长到20厘米高。

请问:

长到5厘米时是第几天?

12、烙熟一块饼需要4分钟,每面2分钟。

一只锅只能同时烙2块饼,要烙3块饼,至少需要几分钟?

烙7块呢?

13、一瓶油,连瓶一共重800克,吃去一半的油,连瓶称,还剩550克。

瓶原来有多少克油?

空瓶重多少克?

 

14、3个空汽水瓶可以换1瓶汽水,小花买18瓶汽水,可以喝到()瓶汽水。

15、有5条交叉的路,要把10盏灯安装在 路上,使每条路上安装4盏灯,该怎样安装?

画图试一试。

2007年华中路第三小学“迎春杯”二年级上学期奥数竞赛试题

1、仔细观察下面的数列,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① 5   (    )   15    20    (     )  30   35  (     )

②(   ) 2   4   7   (   )   (   )   22   (   )   37

2、数一数,右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写出必要的过程,没有过程得一半分)

 

 

 

 

3、下图中一共有多少角?

                      4、

 

 

5、简便计算

24+17+56+33                                   999+99+9+103+1005

6、有一列数是213213213。

,第14个数字是几?

这14个数字的和是多少呢?

 

7、2005年时,爸爸比妈妈大3岁,我比妈妈小25岁,那么,今年爸爸比我大几岁?

 

8、用分别写有2、0、6的三张数字卡片,一共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请你把它们写出来。

 

9、○+○+△+△=28          ○=( )

○+○+△+△+△=36       △ =( )

 

10.移动一根火柴,使等式成立.           1+11+1-1=4

 

11. 按照图形的变化规律,接着画出下一图.

12、一班、二班共有图书100本,如果一班给二班10本两班图书就一样多了,一班原有图书______本,二班原有图书______本?

 

 

二年级奥数练习题 (4)    

1                      湖里有一只船,船上坐着穿红色、黄色、绿色衣服的人。

小刚把穿三种颜色的人数相加  ,小红把他们的人数相乘,得数都一样,船上有几人?

答案:

1+2+3=1×2×3,所以是6人。

2                      小猴要爬上6米高的大树,可是每次他爬上4米后,他又掉下2米,小猴第几次才能爬上树顶?

答案:

最后一次爬到顶后就不用计算掉下的2米了,所以最后一次是爬上4米,前几次共需爬(6-4)米,每次爬(4-2)米,前面用时为:

(6-4)÷(4-2)=1(次),再加后面4米的那一次,答案就是2次。

3                      傍晚,小明开灯做作业,本来拉一次开关,灯就亮了。

但是他连拉了七次开关,灯都没亮,后来,才知道停电。

你知道来电时,灯亮的还是不亮的?

答案:

让孩子找规律:

1次、 2次、 3次、4次、 5次

                     亮   不亮   亮   不亮    亮  

从而发现单数次是亮的,双数次是不亮的。

4                      一根绳子长6米,对折以后再对折,每折长几米?

答案:

先拿一根绳子边演示边让孩子找规律:

对折一次,有2个1段,即平均分成了2段;

再对折一次,有2个2段,即4段;

若再对折,会有2个4段,即8段……

再让孩子观察发现每对折一次,段数会是原来的2倍,从而总结出每对折一次只要乘2就行了,对折几次就乘几个2。

所以本题分成了:

1×2×2=4(段),知道了4段,每折的长度就能求了。

不过本题6÷4=1.5(米)二年级的小朋友还不会计算,数据改为4的倍数较好。

 

5                      有一根绳子,连续对折3次,量得每折长4米,这根绳子长几米?

答案:

算理同上,结果为:

1×2×2×2=8(段)  4×8=32(米)

6                      口袋里有红球、黄球、和白球若干个,冬冬闭着眼睛每次从袋中摸一个球。

现在,他至少要摸几次,才能保证能摸出两个颜色相同的球?

答案:

让孩子想象,运气最差的情况下,摸两个,没碰上相同的颜色,再摸一个,还是没碰上相同的颜色。

这是运气最坏的情况下的摸球情况:

摸了三个球,三个球的颜色都不一样!

那如果再摸一个呢?

肯定是这三种球中的一种了,所以至少要摸4个。

7                      把16只鸡分别装进5个笼子里,怎样才能使每个笼子里的鸡只数不同?

答案: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这题让他们用尝试法解决就行了,即试1+2+3+4+5=15(只),不行,那就让最后一笼装6只。

8                      有5条交叉的路,要把10盏灯安装在 路上,使每条路上安装4盏灯,该怎样安装?

画图试一试。

答案如右图,解题后还要让学生明白,按常规需50盏才能完成的安装任务,要想让它用少于50的盏数去完成,只能采取重复计数的策略(交叉点)。

9                      烙熟一块饼需要4分钟,每面2分钟。

一只锅只能同时烙2块饼,要烙3块饼,至少需要几分钟?

烙7块呢?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