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历史 第5单元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学案 岳麓版必修1考试必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2964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1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历史 第5单元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学案 岳麓版必修1考试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最新高中历史 第5单元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学案 岳麓版必修1考试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最新高中历史 第5单元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学案 岳麓版必修1考试必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最新高中历史 第5单元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学案 岳麓版必修1考试必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最新高中历史 第5单元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学案 岳麓版必修1考试必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历史 第5单元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学案 岳麓版必修1考试必备.docx

《最新高中历史 第5单元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学案 岳麓版必修1考试必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历史 第5单元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学案 岳麓版必修1考试必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中历史 第5单元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学案 岳麓版必修1考试必备.docx

最新高中历史第5单元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学案岳麓版必修1考试必备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课程标准

学法指导

1.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列表比较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

2.图示法识记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有转折意义的事件、两个战场的抗战等。

3.用阶段特征法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

4.重视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特点及阶段性成就,探究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知识点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

1.条件

(1)思想基础:

马列主义的传播。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的一批先进分子“以俄为师”,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

(2)阶级基础:

五四运动后期,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组织基础: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①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将《新青年》作为机关刊物。

②10月,李大钊等人在北京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2.成立——中共“一大”

(1)时间:

1921年7月23日。

(2)地点:

先在上海法租界,后移至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

(3)内容

①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

③党的奋斗目标是:

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④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

(4)意义: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

3.中共“二大”

(1)时间:

1922年。

(2)内容:

将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

4.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

(1)领导机构:

1921年8月,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2)时间:

1922年。

(3)过程:

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为终点。

(4)教训:

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知识点二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国共合作

(1)条件

①中共的努力:

1922年6月,提出了建立各民主阶级联合战线的主张;1923年,中共三大确立了同孙中山的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方针。

②孙中山的转变:

接受中共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

③共产国际:

力促国共合作。

(2)实现: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3)意义:

在国共两党的推动下,反帝、反军阀的全国性革命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2.国民革命

(1)高潮:

北伐战争。

①时间:

1926年7月。

②主导者:

广州国民政府。

③意义:

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2)失败: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知识点三 工农武装割据

1.南昌起义

(1)概况: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军队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2)意义

①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2.“八七会议”

(1)召开:

1927年8月,在汉口召开。

(2)内容:

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3)目标:

最初以夺取城市为目标,后及时转变方针,开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3.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4.井冈山道路

(1)开辟:

1927年10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评价:

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正确道路的开端,中国革命的策略发生转变。

知识点四 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

1.红军长征

(1)背景

①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进逼华北,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不断沦丧。

②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集中力量“围剿”红军和地方反对势力。

③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事件

①遵义会议:

1935年,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改组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八一宣言》:

1935年8月1日发表,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3)结果: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中共以延安为中心,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2.西安事变

(1)原因:

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国民党政府内部发生了分化。

(2)经过: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留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解决:

中国共产党确定了逼蒋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4)意义:

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终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知识点五 国共合作抗日

1.日本全面侵华

(1)标志: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

(2)罪行

①肆意屠杀中国人民,制造了一系列惨案。

如南京大屠杀等。

②采取“以华治华”的策略,通过建立伪政权进行殖民统治。

③在占领区推行“治安肃正运动”、“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进行残暴的统治。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2)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讲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3.中国的抗战

(1)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和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有力地遏制了侵华日军的步伐。

(2)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和新四军多次粉碎日军的“扫荡”,中共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4.抗战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持续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结束。

5.历史意义

(1)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2)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知识点六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两种命运的较量

(1)重庆谈判:

1945年8月28日~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

(2)政协会议:

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举行,再一次确认和平建国的途径。

(3)国民党破坏政协决议

①暗杀著名民主人士闻一多。

②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公然推翻民主和平建国的路线。

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内战爆发:

1946年6月底,蒋介石派兵进攻中原解放区。

(2)战略防御

①粉碎全面进攻:

经过8个月作战,解放军共歼敌71万余人。

②粉碎重点进攻:

中国共产党采取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与山东解放区的进攻。

(3)战略反攻:

1947年夏,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4)战略决战: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解放军相继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歼灭国民党军主力150多万人。

(5)渡江作战:

1949年4月21日开始。

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轻巧识记]中国共产党成立

[图解历史]国共十年对峙

[易错提醒]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北伐战争取得初步胜利;但大革命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所以说大革命失败了。

[概念阐释]土地革命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又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反对蒋介石反动统治的革命战争,从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开始,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结束。

[误区警示]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而不是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早在国民革命运动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已经掌握一部分武装力量,但这些武装力量是在国共合作的旗帜下,而不是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

[误区警示]“工农武装割据”,不是军阀割据,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工农武装割据”是工农民主政权,代表人民大众的利益,而军阀割据是封建军事政权,代表地主阶级利益,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代表。

[误区警示]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的名称辨析

(1)“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由于这一时期,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又被称作“苏区”。

(2)“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指1937年到1945年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

“敌后”主要指这些根据地绝大部分位于敌人的后方,“抗日”则指明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存在的目的和主要的作战任务。

(3)“解放区”,是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区域,以区别于国民党统治的区域。

[图解示意]抗战时期两个战场的关系

[图解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关系的演变

①合作→对抗→合作

②再合作→再对抗

[误区警示]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长达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覆灭,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但并不是完全胜利,因为国民党的残余势力依然占据西南、西北以及台湾等地,人民解放军还在追剿、肃清残敌。

主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史料探究]

1.井冈山道路

史料 毛泽东率领湘赣边起义队伍,在攻打长沙受挫后,当机立断,改变原定部署,到敌人控制薄弱的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①。

——摘编自人教版必修《历史③》

注:

①表明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思考 史料中毛泽东“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指出他开辟这一革命道路的原因。

答案 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原因:

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受挫;农村敌人力量薄弱,利于开展革命。

2.遵义会议

史料 巍峨的遵义城①,屹立在乌江边。

云消雾散霞光闪,捧出红日照山川。

毛泽东,伟大的领袖,英明的舵手,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

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

——《遵义城头霞光闪》

注:

①指遵义会议的召开。

思考 史料中“云消雾散”指什么?

毛泽东成为“舵手”指什么?

“拨正船头,胜利向前”又指什么?

答案 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

3.战略大反攻

史料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①。

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注:

①表明了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的重大意义。

思考 史料中的“转折点”是什么?

你是如何理解“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的?

答案 转折点:

指1947年开始的全国性的战略反攻。

理解: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反革命势力从此由进攻转入防御,人民革命力量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并将迅速地夺取全国胜利。

[史论形成]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和原因

1.表现

(1)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八七会议及时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的出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3)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上,纠正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2.原因

(1)中共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2)中共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经验。

(3)中共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主题

 抗日战争的胜利

[史料探究]

1.胜利的原因

史料一

注:

注意图片中的“军民”“抗战力量”字眼,图片反映的是军民一心抗击日寇侵略的史实。

思考 

(1)结合漫画分析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答案 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抗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史料二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

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

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的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是这样。

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①。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注:

①说明抗战胜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思考 

(2)依据史料,分析日本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2.胜利的意义

史料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①。

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②。

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③,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④,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注:

①与②说明了抗战胜利在民主革命历程中的地位。

③体现了国际地位的提高。

④反映了对民族复兴的意义。

思考 

(1)依据史料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答案 洗刷了近代以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史料二 中国军民……牵制和打击了日本的大量兵力①,……为盟国抗击德意日法西斯阵线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②。

——王建郎《中国近代通史·抗日战争》

注:

①体现了中国战场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以及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②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思考 

(2)依据史料分析中国抗日战争的意义。

答案 中国抗战牵制了日本法西斯的兵力,减轻美国苏联等盟国的压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国际地位提升。

[史论形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组织领导:

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

(2)民众因素:

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

(3)战略战术:

中国共产党制定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配合正面战场,最后赢得战争胜利。

(4)国际因素:

1942年,国际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美军进攻日本,加速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到来。

[拓展延伸]抗日战争与甲午战争的区别

1.从背景上看,前者发生在19世纪末,日本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期;后者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时期。

2.从战争的时间和规模上看,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前后长达14年之久,战火燃烧大半个中国,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更为严重。

3.从结果上看,前者战胜了中国,加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致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下降;后者中国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名家论史]抗战胜利的意义

观点: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

——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导读: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增强了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课堂小结

知识网络

答题术语

1.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

2.1924年,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国民革命运动开展起来。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大革命失败。

3.国共十年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

4.1937年9月,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

5.中共经过三年多的斗争,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1.(2017·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基础会考)“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功绩。

其中与“日出东方”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成立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

C.遵义会议召开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解析 A项符合“日出东方”,B项符合“星火燎原”,C项符合“力挽狂澜”,D项符合“灯塔指引”。

故答案为A项。

答案 A

2.(2017·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01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日。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创建人民军队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

C.武昌起义D.秋收起义

解析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标志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故B项正确。

答案 B

3.(2017·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这一道路始于(  )

A.中共一大的召开B.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南昌起义的爆发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解析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答案为D项。

答案 D

4.(2017·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图是一幅革命题材的绘画作品,其名称是(  )

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D.《飞夺泸定桥》

解析 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与贺龙领导的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原宁冈县龙市镇)胜利会师。

两军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

答案为C项。

答案 C

5.(2017·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并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  )

A.陕西吴起镇B.贵州遵义

C.江西井冈山D.甘肃会宁

解析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答案为D项。

答案 D

6.(2017·海南省普通高中基础会考)民国二十年十一月六日,《上海画报》的内容有:

东北民众致陈友仁书、上海救国义勇军之大检阅、宋子文陈立夫谒汪记等。

该报出版于公历(  )

A.1929年B.1930年

C.1931年D.1932年

解析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民国二十年为1931年。

故答案为C项。

答案 C

7.(2017·山东潍坊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第一场大型会战,1937年8月至11月国民政府投入80余万兵力,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材料二 平型关大捷是1937年9月八路军为配合友军作战,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取得了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材料三 百团大战是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了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

材料四 皖南事变发生于1941年1月,是国民党对新四军军部发动的一次突然袭击,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顶点。

材料五 豫湘桂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退,从1944年4月到12月,中国损失兵力50余万,丧失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损伤6000万人民。

材料六 自1944年春,八路军、新四军对日展开局部反攻,到1944年底,共作战2万余次,毙伤日伪军22万余人,俘日伪军6万余人,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

请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三则,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就所拟主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指出所选材料,明确所拟主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 分析材料内容,结合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可归纳为三个主题:

国共两党配合作战、中共积极抗战、国民党由积极抗战到消极抗战,任选一个主题,选取相应的三则材料,运用史实进行简要阐述即可。

答案 第一等:

主题明确,选取材料与主题对应,史实准确,解释和分析逻辑严谨。

第二等:

主题较明确,选取材料与主题对应,史实基本准确,表达较通顺。

第三等:

主题模糊,选取材料与主题不对应,未结合史实,表达欠通顺。

参考答案:

角度一:

材料一、二、三(一、二、六;一、三、六)

主题:

国共两党相互配合,共同对日作战

阐述:

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会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中共坚持全面抗战路线,领导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战役,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对日作战,加速了抗战胜利。

角度二:

材料二、三、六

主题:

中共始终积极抗日

阐述:

中共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在防御阶段领导了平型关大捷,建立了抗日敌后根据地,配合正面战场;相持阶段,在敌后战场坚持抗战,发动百团大战,坚定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反攻阶段,积极开展对日反攻,加速抗战胜利。

角度二:

材料一、四、五

主题:

国民政府由积极抗战到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阐述: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积极抗战,在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会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相持阶段,国民政府采取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掀起反共高潮,并出现正面战场大溃败。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6·安徽安庆六校联考)中共一大提出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

”二大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开始改变中国革命的道路

B.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C.认识到建立军队的重要性

D.与资产阶级的革命对象相一致

解析 A项错误,开始改变革命道路是在井冈山时期;“党的最高纲领……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可以看出此时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我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本题答案选B;C项是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认识到的;D项未能体现最高革命纲领。

答案 B

2.(2017·福建厦门高一期末)1922年陈独秀起草《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指出:

“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阶级、工人或农人)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

”此宣言(  )

A.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B.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C.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中共二大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反帝反封建,故B项正确。

答案 B

3.(2017·广东佛山高一期末)1926年,毛泽东指出:

“论功行赏,如果完成民主革命的功绩作十分,则市民(工人)及军事的功绩只占三分,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毛泽东(  )

A.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B.推动了第一次国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