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笔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2930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教育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教育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教育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教育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笔记.docx

《教育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笔记.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笔记.docx

教育学笔记

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定义(P4-5)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教育的要素(简答题、含义)

1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途径

②教育的三大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一)教育者

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是以其自身的活动来引起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按照一定方向发展的活动。

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影响源,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

(二)受教育者(学习者)

狭义:

学校中的学生。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彼此处于一个相互影响的关系之中,处于一种社会互动之中。

不仅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着影响,受教育者也对教育者产生影响(教学相长)。

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三)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四)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经过选择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的总和。

(学校教育的内容更具目的性、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连续性和多样性)

(五)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为了有效完成教育任务而采用的方式和手段。

(教育方法包括教法和学法。

教必有法,但教无定法;学必有法,但学无定法。

(六)教育途径

教育途径是受教育者获得发展的渠道、方式的总称。

(学校教育的途径主要有课堂教学、班级活动、共青团、少先队活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三教育的产生与发展(P25)

(一)、教育的起源

①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没有认识教育的目的性。

*代表人物:

孟禄。

②劳动起源论认为,生产劳动是人类和社会形成、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一切活动,包括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基础。

(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辨证统一。

*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代表人物:

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

③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尤其是高等动物,生来就具备一种由遗传而得的潜在的教育能力,从而使后代能持续的繁衍下去,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

④教育起源论主要包括神话起源论、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

*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在其著作《动物界的教育》一书中认为教育起源于一般的生物活动。

这是第一个正式以学术问题提出的教育起源论。

⑤需要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社会生活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

*①③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教育学概述(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

(P10)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了解】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奴隶社会——16世纪中期)

(二)教育学的创立阶段(16世纪中后期——19世纪中期)

(三)教育学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后期至今)

▲弗兰西斯·培根在1623年撰写了《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书,他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开列出来。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的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是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同时学校教育产生的历史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是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

(三)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1、实验教育学

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

2、实用主义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是典型的“美国版”教育学,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代表性著作

《民主主义与教育》(DemocracyandEducation,1916)、《经验与教育》(ExperienceandEducation,1938)。

【ppt】

▲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①教育教学原则

a、预防性原则b、及时施教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学习观摩原则e、长善救失原f、启发诱导原则g、藏息相辅原则

第二节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

指人的个体的发展,即随着时间和年龄的递增而发生的个体的身心变。

(P33)

个体的发展的内容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

●影响人的发展有四因素:

遗传、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教育

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P38)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能够制约人的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

2.教育能够调节和选择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3.教育能够系统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定向、强化、加速)。

 

第三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意义与性质

一、教育目的的含义【即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教育者预先设定并追求的目标,是成人社会为受教育者设定的,是上一代期望受教育者要达到的“应然”状态,一定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总要求。

(社会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体现在人才培养的要求上——质量和规格,前者主要反映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包括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总体要求;后者主要反映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层次性)

(二)教育目的的功能

1.导向功能

2.选择功能(体现在教育活动与教育内容的选择上)

3.激励功能

4.评价功能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结构★

▲教育方针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对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行动指南,它主要规定了教育发展的方向、途径与目标;教育目的主要对人才的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做出规定。

▲我国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方向),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发展的途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①按照教育目的的实现过程:

理想的目的——正式的目的——教师所领悟的目的——教育过程实际体现出来的目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目的

★②按照教育目的的抽象——具体程度:

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各育目标(如智育目标、德育目标、体育目标等)——教学目标——课时目标。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有什么区别p56(看看做的笔记)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

二、教育目的的确立

(一)主观依据

①哲学观念会影响教育目的

②教育目的的确立还要受到思想家们或制定教育目的者固有的人性假设的影响。

③人格理想的差异

(二)客观依据

①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状况是确定一定历史时期教育目的的物质基础)

②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对教育目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③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三)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

2.“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社会条件

①社会生产力的极度发展是仁实现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

②社会生产关系的变换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第三节中国教育目的的发展

一、略

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目的的演变趋势和基本精神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演变趋势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性

2.坚持培养劳动者

3.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的中心内容)★

德智体美

第四章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

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

一、制度的概念

二、教育制度的定义与构成要素

(一)教育制度的定义

《教育百科词典》:

(1)根据国家的性质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施的总称

(2)一个国家内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

一是泛指有组织的教育和教学的机构体系,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成人教育机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以及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二是专指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制度,坚称学制。

(二)教育制度的构成要素

规则

物质

组织

三、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及其规则系统。

它规定了学校的性质、培养目标、/教育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就业方向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衔接关系。

(学制是制度化程度最高的教育形式。

班级授课制是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核心。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从学校系统纵向、横向与二者相结合的纬度划分,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主要包括)双轨型学制、单轨型学制和分支型学制

第二节中国教育制度

1.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颁发的《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是我国第一个近代学制。

(没有实施)

2.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仿日、实施了)

3、1922年,:

“壬戌学制”(现代学制、仿美)

二、中国现行教育制度的类型与结构

(一)中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三、中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趋势★

第三节中国教育政策教育学三【五、六章学生与教师】

第五章学生及其发展

第一节学生及其发展

▲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一、两种学生观

*学生观是人们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它直接影响着教育活动的目的、方式和结果。

(一)*外塑论:

认为儿童是“一张白纸”,不具有任何个性只是按成人的愿望任人随意描绘或任意拿捏。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宰,学生只是教育对象,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来影响的个体。

儿童的兴趣往往被忽略。

(二)内生论:

把教育过程看作儿童自身主动发展的过程。

强调儿童的发展,把学生放在教育过程的中心地位,把教师放在一个辅助的地位,压抑了教师的积极性。

↑都是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都是片面的,不完整的。

★二、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1.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具有可塑性,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及其发展过程中的可塑性是由学生的遗传素质提供的)

2.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二)学生是学习中的人

1.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2、学生是在学校参加规范学习的人

3.学生是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的人

(三)学生是独立的人

1.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2.学生是具有独特精神的人

三、学生的社会地位、权利及保障【了解】

(一)青少年儿童是权利的主体

(二)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

1.生存权(生命权、健康权、医疗保健获得权)

2.受保护权

3.发展权(狭义:

受教育权)

4.参与权(每个儿童都有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并有权对影响他们的一切事项发表自己的意见)

5.受尊重的权利

(三)学生的权利保障与责任唤醒

(四)学生学习权的保障

第二节学生发展与教育

一、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二)学生发展的阶段性

(三)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四)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

二、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与教育

第六章教师

第一节教师职业概述

1.教师是以教育职业或活动为生存、发展方式的职业群体

2.教师劳动的特点

(一)教师劳动对象上的特点——复杂性

学生是具有能动性、未成熟、整体发展、有独特性的人

(二)……手段……——示范性

教师的劳动手段,就是教师主体本身,即教师所具有的知识、智能、情感、意志、品格等个人素质。

依据:

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

教师工作中,思想教育过程中,情感、意志、性格等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过程……——长期性

学生成长周期长

教学效果的周期长

(四)……性质……——创造性

依据:

教师对象的特殊性

教师情景的复杂性

表现:

因材施教,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

教育机智

(五)……教师劳动形态和劳动成果上的特点——个体性与集体性

个体性:

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独立完成

集体性:

学生身心发展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晶,同时受到家庭、社会的共同影响。

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四、教师的角色与形象★★★★

★【考试题目】

①教师角色的内涵?

②你理想的教师的角色的样子?

并说明理由?

第二节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

一、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应该是教师专业标准的核心和基本内容,建立科学的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学从一种“职业”变为一种“专业”的基本标志。

(一)专业理念

从微观上看,主要有关于学习者和学习的信念、关于教学的信念、关于学科的信念、关于自我和教学作用的信念等

(二)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调节教师与学生,学校,国家及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1.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

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表现在对待教育事业、学生、教师个体和集体等教育实践活动之中和自我修养等方面。

(1)对教师专业的认同及其表现——敬业意识。

(2)教师专业目标理想的确立及其表现——乐业意识。

2.良好的职业道德态度

3.高尚的职业道德行为

(三)专业知识

1.教育科学知识

2.学科知识

3.学科教学知识【核心】

4.通识行知识

5.实践性知识

(四)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

1.教学技巧

2.教学能力(设计、实施、评价能力)

3.交往能力

4.组织与管理能力

5.自我反省与教育研究能力

(五)心理素质

1.积极乐观的情绪

2.豁然开朗的心胸

3.坚韧不拔的毅力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教师专业化包括教师个体专业化与教师群体专业化,其中教师群体专业化包括四个内容:

1)教师技能的体系化2)教师教育的专业化3)教师资格的制度化4)教师活动的团体化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课本p141)

第三节教师学习共同体与教师发展

第九章学校德育

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指教育者依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受教育者的需求及其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政治、思想、道德、法规与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

旨在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知、体验及其内部矛盾的自觉转化,促使其养成与社会政治、思想、品德、法规制度与心理素质等相契合的政治思想品德。

学校德育的功能?

①学校德育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②学校德育可以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完善与自我价值实现需求。

③学校德育有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

④学校德育能促进学校教育的总体发展和社会的发展。

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与原则?

(一)文明习惯与行为规范教育

(二)道德品质教育

(三)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

(四)集体主义教育

(五)家庭美德教育

(六)民主与法治教育

(七)理想教育与世界观教育

二、学校德育创新内容与基本原则

(一)诚信教育

(二)感恩教育

(三)生命教育

三、八个德育原则

(一)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把共产主义方向性和社会主义现实性结合起来。

(3)紧密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

(1)要对学生身心发展、品德发展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

(2)从学生的思想特点出发进行教育。

(3)要针对学生个性特点进行教育。

(4)要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

(三)知行统一原则

(1)联系实际,讲清道理。

(2)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

(3)教育学生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四)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1)努力组织和培养良好的学生集体。

(2)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3)加强个别教育,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五)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1)要正确说理,疏通引导,启发自觉。

(2)树立先进典型,用正面榜样教育引导学生。

(3)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4)要进行必要的纪律约束。

(六)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1)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2)要求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3)要根据学生特点,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七)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1)要尊重和信任学生。

(2)对学生的品德行为进行监督。

(3)严格要求学生。

(八)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学校内各方面教育影响要一致。

(2)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教育影响要一致。

(3)要加强德育的计划性和连贯性。

(4)把平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结合起来。

第三节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在教育者有目的有机会的指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道德修养能力、形成品德的过程。

(学生的道德思想与道德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即不断地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德育过程的本质?

(一)道德活动是促进各种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

(内化)

(二)学生品德的发展只能在社会活动种能动地实现(体验)

(三)德育过程要善于组织与指导学生的德育活动(实践)。

二、德育过程中学生品德形成的基本规律★★★★

(一)学生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

(二)学生品德在活动与交往中形成

(三)学生品德在其品德内部矛盾转化过程中形成

(四)学生品德在提高自我教育能力过程中形成

(五)德育过程是学生品德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知、情、意、行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作用。

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渗透,其中道德认知是基础,道德行为是关键。

但是,德育工作并不一定必须从道德认识开始,德育工作具有多开端性。

 

▲品德的概念(了解)

品德是一定的道德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特征和倾向,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综合体。

1、道德认知

(1).道德认知的概念

道德认知——即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和形成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等,是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教育依赖于儿童的认知(知识与理解力),纯粹的行为训练并非道德教育。

学校道德教育的重点需要从传授道德上的金科玉律,转向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即道德判断、道德推理和道德抉择能力。

2、道德情感

(1).道德情感的概念

道德情感——即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好恶、爱憎等情感,使儿童具有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感,在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培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渗透在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中。

(2)儿童道德情感的培养

儿童道德情感的培养有多种途径和方法,而通过关爱教育、移情教育和感恩教育,使儿童在感受爱、体验爱和回馈爱的过程中,拨动情感的琴弦,引起心灵的震撼,则是近年来德育过程中引人注目的一个话题。

关爱教育

关爱教育以关怀为价值取向,以关爱情感为先导,发展个体的关爱能力,形成对人、对事、对己的亲社会态度与人格特征。

关爱教育就是以人性关怀为出发点,反映了德育的人本化趋势。

关爱教育强调应更多地关注每一个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

学会关心是德育的基本问题。

关怀是亲社会人格建构的基础,社会的发展呼唤教育形成富有生机活力的学校德育新格局。

关爱教育

关爱教育模式建立的心理学基础是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是指以情感体验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学习。

关爱教育模式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听课—背书—答题”的教育模式,以“情境体验、价值辨析、活动践行”的体验课型模式,触动学生的真情实感,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亲身体验中“悟道”,而不是死记硬背,“生吞”现成的大道理。

移情教育

移情是个体对他人情感状态的感知和体验。

儿童的移情能力与亲社会行为呈显著正相关,高移情能力可促使人们做出助人为乐等利他行为。

在品德培养中加强对儿童移情能力的训练,使儿童从小学会关注别人的情绪,与别人共享快乐与痛苦,把自己的情感与别人的情感联系起来,不断对自己的情感作出客观的评价。

还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法,鼓励儿童能够从他人的角度去考虑同一个道德问题,进行换位思考,体验他人的道德情感,从而理智地控制自己不适当的道德情感,养成自我监督自己情感的习惯,提高儿童调节和控制道德情感的能力。

童年早、中期道德情感的发展特点

移情发展

移情:

认同他人情绪状态的能力

移情有两方面:

a.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或情形

b.使自己与他人的情绪状态相匹配

移情与儿童早期的攻击呈负相关:

学前期儿童的移情能力发展越好,其攻击性就越少。

儿童早期移情的发展为儿童后期和青少年发展得更发展的情绪——同情(一种为他人担心或悲伤的基本情感)提供基础。

3、道德意志

1).道德意志的概念

道德意志——指人们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它是人们支配行为的力量。

品德培养必须重视对儿童进行良好道德意志力的磨砺。

3、道德意志

(2)道德意志的培养

向儿童进行关于意志锻炼必要性的谈话或讨论,可以使其形成意志观念和锻炼意志的意向

组织道德行为练习,使儿童获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在学生日常生活的各种实践活动中,有目的地创设一些困难的情境,给儿童布置一些不能立即引起兴趣同时又比较难于完成的任务,引起儿童内心的矛盾和意志上的紧张,从中经受意志的锻炼和考验,提高坚持性、自制力和抗诱惑能力

严格要求和有规律的生活制度有助于意志力的培养和锻炼

按儿童的意志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

儿童的意志品质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要根据儿童意志的特点,找出薄弱环节,重点培养

4、道德行为

(1).道德行为的概念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识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利他行为或亲社会行为。

儿童的道德行为是其道德认识、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人们确认其道德认识、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之有无、真假及其程度的一个重要依据。

(2)道德行为的培养

在品德教育和培养中,应重视引导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具体来说,可通过树立榜样、指导和强化行为训练,促进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榜样学习有利于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儿童模仿榜样存在着一般规律,他们开始模仿周围亲近的人,随后模仿距离较远的人;先模仿父母、教师,后模仿社会上的人;先模仿现实存在的人,后模仿文学、电影等艺术作品中的人物等。

教师在为儿童选择榜样时要注意:

榜样的优点既胜过学生的优点,但又是可以学到的;榜样应该是公认的,具有权威性;榜样要有针对性,向榜样学习要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等。

(2)道德行为的培养

强化训练要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赞扬或批评,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性原则、适当性原则和儿童化原则。

奖励是运用物质的或精神的手段来激励儿童。

利用奖励可以鼓励儿童重复良好的行为,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

惩罚则是对犯有错误的儿童给予适当的处置,是对个体施加的心理上不愉快的反馈刺激,从而抑制不良行为的重现。

德育方法

(一)德育方法的概念

德育方法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德育目标,实施德育内容教育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