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2921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自考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自考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自考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自考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docx

《自考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docx

自考中小学教育管理复习资料

中小学教育管理00458(选考)

第一章管理与教育管理

第一节管理

1、管理:

就是合理组织信息,协调各种关系和各项工作,高效益地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第二节教育管理

1、教育管理:

是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充分发挥教育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的作用,利用教育部各种有利条件,高效率地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

包括国家教育的行政管理和学校部的管理。

2、教育行政管理是指国家根据一定的政策,对教育工作所进行的组织、管理和领导。

3、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带领并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一种组织活动。

4、教育管理的二重性:

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是教育管理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国家管理教育首先要对全国教育发展有一个总体的要求和策划,为此需制定教育方针政策,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发展教育人事、教育财政等活动。

学校管理就是学校将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加以具体实施,以完成国家的教育任务,实现国家的培养目标,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

1、教育管理的特点:

教育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般管理的本质,具有管理容的教育性、管理对象和“产品”的主体性、管理过程的复杂性等特点。

第二章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

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劳动方法标准化;选择、培训工人科学化;管理合作原则;分工负责原则。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核心是管理过程学说(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管理的14条原则,包括管理原则,管理的基本过程和管理教育。

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层级模式,最高管理层,中级管理层,基层管理层。

第二节人本主义管理理论

1、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社会人

2、行为科学理论:

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要,归属和爱,尊重的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

B、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C、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第三节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1、社会系统理论(切斯特。

巴纳德)组织决策理论(赫伯特。

西蒙)系统管理理论(弗里蒙特。

卡斯特等)学习型组织理论(彼得。

圣吉):

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第三章学校组织特性及其管理

第一节组织的涵与分类。

1、含义:

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系统,狭义上说,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和任务,相互协作结合而成的团体或机构。

2、要素:

组织目标是组织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开展各项组织活动的依据和动力,对组织行为起绝定性作用,组织环境,任何组织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与环境发生能量、信息等交换关系,脱离环境组织是不存在的。

管理主体是指组织中掌握管理权力,承担管理责任,决定管理方向和进程的人员或机构,在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组织发展方向;管理客体,与主体相对应,管理主体直接影响的对象,与管理主体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组织系统及其运动。

3、特征:

目的性,开放性,系统性,复杂性。

4、组织的类型:

A、按控制方式分:

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规性组织。

B、规化程度分:

正式和非正式。

C、个体参与组织活动的程度分类:

疏远型组织、精打细算型组织、道德涵养型组织。

第二节作为社会系统的学校

开放系统的特征:

相互作用性、边界性、动态平衡性。

学校作为社会系统的关键要素:

结构、个体、文化、政治、教学。

第三节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

学校管理基本原则对学校管理的意义:

学校管理原则是学校管理理论的重要组织成部分,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是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之间的中介。

一方面,学校管理原则反应学校管理的规律和原理,与学校管理学的其他理论一起构成学校管理学理论的基本体系,另一方面它又是学校的工作准则,对整个学校管理系统的运行起着统摄和指导作用。

一、前瞻性原则:

1、明确办学目标和办公理念;2、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掌握科学的指导方法。

二、动态性原则:

1、密切关注环境的变化;2、及时反馈,积极回应与变革。

三、系统性原则:

1、树立全局观点,强化整体意识。

2、分工合作,协调配合;3、建设网络化管理系统,统一指挥。

四、效益性原则:

1、重视社会效益,社会交益优化;2、勤俭办学,提高经济效益;3、合理配置资源。

第四章教育管理研究的方法论

第一节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论概述

科学方法论包括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教育管理的哲学方法论

实事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动态发展的观点、矛盾统一的观点、质量结合的观点

第三节教学管理的系统研究方法论三条最基本的原理:

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

对教育管理的指导作用:

1、教育是个大系统,研究教育管理,既要把教育作为整体的系统来加以考察,还要把教育系统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统来考察。

2、反馈原理在教育系统管理研究中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借助反馈原理,随时了解教育现状,找出现状与目的的差距,从而改革教育,改进教育管理;3、有序原理对于教育管理研究也有重大意义在教育管理中促使学生学校成为开放系统,对学校的进步、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在开放中求进步,求提高、求发展。

4、整体原理对于教育管理研究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如在教育中把德智体美等联系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第四节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论的运用

具体方法:

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叙事研究法

教育管理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要重视理论研究、要研究教育管理的历史;要提倡调查研究;要拓宽眼界,站到全球化的高度,进行教育管理的经较研究;要开展实验研究。

第五章学校规划

第一节学校规划制定的基本原则

一、学校规划的涵;根据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战略要求的,结合校情分析和设计的有一定目标导向的,学校全面改革发展和持续改进的行动计划。

二、基本原则:

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激励性、性、连续性

第二节学校规划制定的程序

一、学校现状的调查分析:

1、学校历史分析;2、学校发展优势分析3、学校发展问题分析;

二、定位学校发展的目标:

1、学校发展目标的体系(近中远、总部个、高中低)2、学校发展目标的维度:

方向程度时间,最重要的是方向。

3、确定发展目标的原则:

具体的、可测量的、可完成的、联系实际的、确定时限的、可以评价的、可以检查的

三、制订各部门行动计划:

1、确定优势发展项目;2、制定规划方案;3、完善规划实施系统(目标、任务、责任人、时间、成本)4、健全规划保障系统:

组织保障、队伍保障、学校条件的保障、制度保障。

四、制定评价机制:

1、建立评价标准;2、建立自评机制;3、重视过程性评价;5、注重多方参与

第三节学校规划制定的方法

一、问题树分析法;找出学校发展的主要问题——找出核心问题或起始问题,以此为分析主要问题的出发点——确定导致核心问题或起始问题的主要原因——确定核心问题或起始问题导致的主要后果——根据以上因果关系画出问题树,反复审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和修改。

二、SWOT分析法。

明确相关要素,确定学校的SWOT——组合SWOT,构建矩阵,形成策略——对策略进行甄别和选择,确定目前应该采取的具体策略——运用SWOT分析法诊断学校发展的注意事项(营造核心竞争力、规变的不断审视和再评估、由核心到外围对外部环境展开分析、辩证思考分析SWOT)

三、德尔菲法(专家小组法):

1、确定学校问题;2、选择教育专家并组成专家团队;3、实施调查;4、统计反馈;5汇总处理调查结果;

四、标杆分析法:

1、分析学校自身现状;2、确定标杆学校;3、搜集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差额分析法,比率分析法);4、实施行动方案并进行跟踪评价。

第六章学校沟通

第一节沟通的一般模式

一、沟通:

在特定情境或环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利用言语的、非言语的方式进行协商谈判,以达到一致的意见或共识的过程。

1、要素包括信息发出者、信息本身、沟通途径、信息接收者、反馈

二、有效沟通:

1、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信息,2、提供表达情绪,情感的机会,3、激发教师工作动力,4、调控教师教育教学行为。

三、沟通障碍:

1、过滤;2、选择性知觉;3、缺乏反馈;4、信息超载;5、信息不当;6、消极评价;7、防御心理;8、焦虑心态。

第二节学校构通的类型

一、沟通的类型:

非言语沟通、言语沟通、二、打破传统的勾通。

三、倾听;

四、表达:

1、消极表达影响沟通质量;2、避免消极评价:

指责,拒绝(否定指责、冷淡拒绝、讽刺抱怨、轻视贬低)。

3、积极评价:

真诚赞美、鼓励;4、表达心的感受;

第三节学校沟通的渠道

一、开放思维是沟通的心理前提:

1、教师是发展的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2、教师是有个性的人,要用独特的眼光看待教师。

3、教师是系统的人,用系统的眼光看待教师。

二、尊重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1、尊重是人的基本需求(马斯洛):

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使教师感受到平等安全,使教师感到被接纳,获得自我价值感。

2、尊重教师需要接纳教师;3、尊重不等于赞同。

三、理解是有效沟通的保障。

理解就是换位思考、通情达理、体验别人的心世界,有如自己的心世界。

应注意单向沟通会导致缺乏理解,可以换位思考,从教师的角度看问题,

四、积极情绪是沟通的催化剂。

1、在教师情绪不好时,采用教学回避办法,2、管理者要关注教师的积极情绪,3、管理者要关注自己的自身情绪。

4、情绪调节的ABC理论:

为教师着想,不为教师着急。

第七章学校效能评价

第一节学校效能

效能的定义:

指该事物发挥某些积极作用的在能力及其实际结果。

包括一是是优秀工作成果、二是高质量的部结构和人员素质,三是通过改革创新而实现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一、以学生为关注点的学校效能观:

1、学业成绩论;2、综合影响论

二、以学校为关注点的学校效能观:

1、学校投入——产出论;2、学校目标达成论;3、学校环境适应论;4、学校可持续发展论;5、部合谐满意论;6、满足外部重要群众需求论。

学校效能是指用于评价学校的一种新的综合质量指标与方法的统称,是指学校发挥其积极作用的能务及其实际结果,包括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学校优秀工作成果,包括质与量在的学校教育成果,表现为对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二是学校对所面对的公众要求的基本满足,包括国家与社会、社区以及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家长、学生等的合理要求,获得学校外公众良好的评价和社会满意度,这是学校对外表现出的社会目标,三是通过改革创新而实现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学校既能从变化的环境中吸取资源,又能通过自身完善对社会做了贡献,关注学校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产出。

第二节效能学校及其特征

效能学校就是在质与量两个方面都有优秀的工作成果,能够满足学校对所面对的的公众的合理要求,校组织结合和人员素质高,通过改革创新适应环境变化,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校。

第三节学校效能评价

多元等级评价模型,包括政治学取向,关注学校对国家规定教育目标的实现,经济学取向,关注学校的教育成本输入与成果输出,社会满足取向,关注社会相关方在对学校的满意程度。

三、中小学学校效能评价的主要指标:

(一)目标效能评价,我国的包括办学方向、管理体制和领导班子、教育质量、办学条件、教师管理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行政工作的常规管理与创新、学校特色发展;

(二)成本效能评价;1、学校教育输入的指标;从主体上看,包括学生家庭、教师、学校三个方面的输入,从容上看包括人物财时间等方面的输入2、学校输出的指标;包括学生文化课成绩、学生的特长发展和品德素质、教师获得的成果奖励、学校整体工作成果,即学校荣誉、经营学校开源节流的结果

(三)关键人群满意度评价指标。

包括在校学生、毕业生、高一级学校对毕业生、社区对学生、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满意度。

第八章学校人员管理

第一节校长管理

一、我国对校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