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良资产市场回顾与展望.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2821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不良资产市场回顾与展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不良资产市场回顾与展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不良资产市场回顾与展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不良资产市场回顾与展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不良资产市场回顾与展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不良资产市场回顾与展望.docx

《中国不良资产市场回顾与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不良资产市场回顾与展望.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不良资产市场回顾与展望.docx

中国不良资产市场回顾与展望

  

 

  

中国不良资产市场回顾与2021年展望

 

  

 

 

 

 

 

 

 

   

 

 

 

 

 

2020年,突发疫情给中国和全球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尤其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过程中,叠加疫情影响,部分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加大,在金融和非金融领域的风险有所积聚,增加了许多新的风险和挑战。

金融管理部门推出一系列政策,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中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其中不良资产的处置是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2020年不良资产规模情况分析

(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规模分析

1.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持续攀升,不良贷款率仍然处在高位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0年三季度末,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为3.7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6%。

其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8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987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96%,较上季末提高0.02个百分点。

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7万亿元,较上季末减少1336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84%,较上季末下降0.12个百分点。

2020年全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见图1)。

图1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体变化趋势

根据2021年1月22日国新办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末,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为3.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81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92%,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

2020年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资产3.02万亿元。

从目前看,银行业通过补充资本、增提拨备,金融机构风险总体可控,比年初预计好很多。

2.各类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规模情况

2020年以来,银行业风险防控水平以及资产质量等核心指标备受业内关注。

在六大类商业银行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分别排在前三位(见图2);农村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排在前两位(见图3)。

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长期处于高位,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在四季度下降比较明显。

民营银行规模体量小,不良资产规模仍然处于相对低位;外资银行经营比较稳健,不良贷款率最低。

图2各类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趋势

图3各类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

德勤发布的《2019~2020中国银行业研究报告》显示,疫情对金融机构业务造成一定影响,但总体影响可控。

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布局范围广、涉及行业多,资产质量负面扰动不大,但城商行及农商行网点少,布局集中,受影响比较大。

城商行不良贷款率迅速攀升,2019年峰值曾达到2.48%,2020年三季度末,城商行不良贷款率为2.28%。

农商行和城商行这两类银行仍将是市场上不良资产增量供给的重要来源。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国有四大行不良贷款余额为9765亿元,较年初增加了1584亿元,增幅为19.4%;平均不良贷款率为1.52%,较年初上升0.12个百分点(见图4)。

前三季度,国有四大行共处置不良资产4507亿元,同比增加242亿元。

图42020年前三季度国有四大行不良资产情况

3.中小银行风险问题值得关注

2020年受疫情影响,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大量的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效益大幅下滑,经营压力明显加大,部分风险会加速暴露并传导至中小银行。

在2020年上半年的地方审计中,多个省市审计报告提到了中小银行不容忽视的风险隐患问题,包括部分中小银行不良贷款率偏高甚至突破5%的“监管红线”、贷款投放不合规等问题。

根据银行业三季报数据统计,截至三季度末,36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15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出现下降,部分中小银行下降幅度较为明显。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三季度银行业运行报告显示,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面临较大挑战,众多城商行净利润下滑,这主要与城商行加大不良拨备计提有关,反映出疫情对宏观经济冲击较为严重,企业经营压力上升。

(二)非银行金融机构成为不良资产供给重要来源

2020年,由于疫情导致的金融风险具有滞后性,部分金融机构风险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非银行金融机构成为不良资产供给重要来源。

1.信托业的风险资产规模及不良率持续攀升

根据信托业协会发布的《2020年1季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信托业风险项目规模及资产风险率趋势见图5。

2020年一季度末,信托业资产风险率为3.02%,较2019年末提升0.35个百分点;但环比增幅较2019年末的0.57%下降了0.22个百分点。

从风险项目数量和风险资产规模的环比变动来看,2020年一季度末,信托业风险项目个数为1626个,环比增加79个,增幅为5.11%。

2020年一季度末,信托行业风险资产规模为6431.03亿元,环比增加660.56亿元,增幅为11.45%。

从同比来看,2020年一季度末信托业风险项目数量和风险资产规模增幅分别为61.63%和127.20%。

图5信托业风险项目规模及资产风险率趋势

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信托业资产规模为21.28万亿元,同比下降5.56%,比年初减少3250.48亿元,这是自2017年四季度以来信托业管理资产规模连续10个季度下降。

虽然从2020年二季度开始,信托业协会不再公布信托业风险资产规模和风险率,在金融去杠杆、强监管的宏观政策背景下,信托公司前期高速发展积聚的风险开始加速释放,导致信托计划逾期甚至违约事件增多,可以判断2020年信托公司风险资产规模和风险率或将持续高企。

根据信托业协会数据,2020年预计到期规模合计为53952亿元,在不良率不变的情况下,预计年末信托不良将再增加1440.52亿元,整体达到7210.99亿元。

2.融资租赁公司不良资产压力逐渐增大

在资金流动性整体较为宽松的背景下,银行及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依托资金成本优势对优质资产的争夺加剧,优质项目价格下行,“资产荒”现象持续,租赁企业竞争压力加大,项目投放质量下降。

此外,由于疫情影响,实体经济信用风险上升,导致租赁企业资产不良率提高。

随着统一监管的逐步实施,部分融资租赁公司面临整顿,行业加快对非正常经营公司的排查清洗。

据有关机构统计,全国累计或超过6000家融资租赁公司被列入过非正常经营融资租赁公司名录。

(三)非金融企业不良资产规模较大

1.债券市场债券违约金额大幅上升

2020年企业违约债券规模上升,中小企业困难凸显,不良贷款增加、大型企业违约事件频发。

四季度,我国信用债市场更是陆续迎来“黑天鹅”事件,华晨集团、紫光集团及永城煤电信用债相继发生违约,引发了信用债市场的大地震,部分行业、地区债券随之急跌。

据Wind数据,截至2020年12月30日共有142只债券违约,发生金额共计1626.94亿元。

相比2019年全年的1494.89亿元,再度增加132.05亿元。

按企业性质划分,2020年地方国企违约债券金额上升明显,民企违约金额反而有所下降。

国企累计违约金额从2019年的457亿元增至1004亿元,累计违约率从0.21%增至0.38%,截至2020年12月30日共有27家新增违约主体,其中央企和地方国企共有7家,民营企业有20家。

此外,高评级企业的违约规模也在上升,2020年A类评级企业信用债违约规模已达566亿元,超过了低评级企业违约规模,打破了投资者“评级信仰”。

2.企业应收账款回收期拉长,流动性压力增大

2020年疫情冲击叠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因素,企业经营压力增大,随之偿债压力较大,问题企业和问题资产呈现增长趋势,应收账款回收难度上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7.28万亿元,同比增长16.5%;产成品存货4.64万亿元,增长7.3%。

按不超过5%的坏账率估算,应收账款不良资产规模约8000亿元。

二2020年不良资产市场主体及特点分析

根据浙商资产研究院统计的相关数据,2020年银行转出债权约为3428亿元,同比有所下降。

其中,四大AMC购入的规模约为2250亿元,占比65.6%,地方AMC购入约933亿元,占比27.2%,其他非持牌机构购入约245亿元,占比7.2%。

2020年持牌AMC的招标规模约为22397亿元,相比2019年有所上升。

其中信达招标占比34.2%,长城招标占比20.8%,华融招标占比17.9%,东方招标占比14.5%,地方AMC招标合计占比12.6%。

可以看出,四大AMC依然是金融不良债权收购和处置的主力军。

(一)不良资产处置主体情况分析

1.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情况分析

2020年,受疫情冲击不良资产交易环境受到很大影响,交易市场活跃度下降,尤其是一季度绝大多数经济活动陷于停滞。

同时,受剥离非主业板块、资本市场震荡等多重因素影响,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全部下滑(见表1)。

根据信达、华融年中业绩报告披露,其业务包括不良资产经营、金融服务、资产管理与投资。

其中,不良资产经营仍为各公司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表1四大资产管理公司2020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情况

名称

营业收入(亿元)

营业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

净利润(归属母公司股东)(亿元)

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归属母公司股东)(%)

不良资产业务收入(亿元)

不良资产业务收入占比(%)

信达

458.2

+0.8

63.41

-27

297.83

65

华融

456.88

-19.58

2.1

-90

280.15

57

东方

433.14

-9.95

25.7

-28.1

长城

115.37

-42

6.26

-63

资料来源:

根据企业公开的年中业绩报告,建投研究院整理。

|Excel下载

表1四大资产管理公司2020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情况

业务开展方面,四大AMC积极回归主业,都在加大不良资产业务投放力度:

信达上半年从银行业收购的不良资产金额为99.27亿元,其中大型商业银行55.93亿元,同比增长47.92%。

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收购金额则均有大幅下降。

华融上半年从银行收购的资产包金额为128.28亿元,收购占比达54%,其中从大型商业银行收购金额为39.53亿元,占比18%,而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其收购主要来源,达到79.3亿元,占比36%。

东方上半年新增不良资产业务投放302.84亿元。

成功落地19个“总对总”不良资产包项目,累计收购债权本金79亿元。

2020年全年,东方不良资产投放952亿元,年末不良主业规模2824亿元,较年初增长11%。

长城上半年累计收购金融不良资产本金383.84亿元,非金融类不良资产135.13亿元。

2020年长城累计收购不良资产超过1400亿元。

2.地方资产管理公司(AMC)情况分析

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国有57家地方AMC得到银保监会批复。

地方AMC处置不良资产包的主要渠道为债权转让和司法途径,债务清收和重组等核心业务能力相比上述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较弱。

2019年,全国地方AMC受让债权次数共621次、户数共10711户,披露的总金额为1909.48亿元。

从受让总次数来看,浙江的地方AMC表现得最为活跃。

从受让总金额来看,浙江的地方AMC远远超出其他地方AMC,除浙江外,福建、河南和广东的地方AMC的受让债权规模相对较大。

根据《中国地方资产管理行业白皮书(2019)》数据,银行贷款、公司发债仍是地方AMC主要的外部融资渠道。

地方AMC不良资产收包数量见图6,其中一半地方AMC整年收购不超过10个。

在不良资产收购投入本金方面,各个公司投入规模较为均匀,但主要还是集中在20亿~50亿元。

图6地方AMC不良资产包数量情况

2020年金融监管环境趋严,国家经济政策要求地方AMC行业支持小微企业,部分地方AMC成功进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