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考试知识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2281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1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教育改革考试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基础教育改革考试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基础教育改革考试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基础教育改革考试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基础教育改革考试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教育改革考试知识点.docx

《基础教育改革考试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教育改革考试知识点.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教育改革考试知识点.docx

基础教育改革考试知识点

 

基础教育改革考试知识点(共16页)

一、叶澜观点:

新时期的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年,以教育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宏观改革;

年,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3.2004年至今,以提高质量、均衡发展和制度系统创新为重点的教育改革。

二、基础教育的界定(含义):

基础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全民的、全面的终身教育的最初阶段。

它不仅以其基础性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发展,更以其全民性和全面性影响着整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主要包括九年制义务教育及普通高中教育,其核心是九年制教育,其中,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延伸,普通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主体部分。

基础教育的核心特征(三个)

(1)旨在提高公民基本素质而实施的普通文化教育;

(2)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接受的、最低限度的教育;

(3)内涵和外延是可变的,而且必须根据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的教育。

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

一是任何教育都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遍、最稳定的共同属性;

二是基础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特有的属性。

我国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可以理解为:

教育性、

普及性、

人格性、

民族性。

3、基础教育的性质

(1)国民素质的基础教育

人的素质,不仅包括个人与生俱来所具有的生理解剖特点,还包括人在后天社会实践中所得到提高与改善的人的特征。

(2)实施国家文化的规范教育

实施国家文化,是多渠道、多方式、全方位进行的。

教育只是一种渠道、一种方式。

其中,基础教育是规范地实施国家文化的基本阵地。

(3)国家法定的公民基础教育

公民教育,是对取得本国国籍并根据本国法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进行的如何履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教育。

三、美国

(五)教育选择与国家标准运动(20世纪90年代)

第五次浪潮是伴随着“2000年教育目标”的出笼而掀起的,其着眼点是强调教育的国家标准

“六大教育目标”

(后扩充为八大教育目标)

1991《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

四大措施:

为了今天的学生,需要从根本上改进现今的学校,将这些学校办得更好,使它们更能为其教育结果负责;

为了明天的学生,应当建立起新型的美国学校,以此提高学生的素质,满足美国未来发展的需要

为那些已经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的人们提供充分的终生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将“处于危机之中的国家’’发展成为“全民皆学之邦”;

为了使学校教育取得更大的成功,需要超越传统的课堂教学,教育活动应当渗透进社区和家庭之中,让每一个社区和家庭都能成为学习的场所。

1994年3月21日克林顿总统正式签署了《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这项法案将六个国家目标扩充为八个

编订全国性的教育标准特别是课程标准是此项计划的重中之重。

该法案明确指出要进行“基于标准的改革”(Standard-basedReform)。

至此,美国20世纪90年代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以法律的形式被正式确定下来。

“八大目标”

①所有美国儿童都要作好准备,开始上学。

要求儿童入学前接受高质量的和具有适当开放性的营养、卫生保健教育并参加体育活动,以便上学时具有健全的头脑和强壮的体格,并要求家长接受必要的培训。

②高中学生毕业率至少提高到90%;

要消灭美国少数民族学生和非少数民族学生在中学毕业率之间的差距。

③全面大幅度提高中、小学生的基础文化水平和应用能力;

少数民族学生在各层次教育的分布情况更接近于学生人口的整体状况;

所有学生都要了解关于本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在多元文化传统方面的知识;

所有学生都要参与健康的社区服务和培养个人责任感的活动;

所有学生都要接受体育、卫生教育,保证身体健康和精神饱满;

大幅度提高能掌握和运用多于一种语言的学生的比例;

使学生学会开动脑筋,成为负责的公民,能接受继续教育并在生产部门顺利就业。

④所有教师都必须接受师范教育并参与发展专业的继续教育活动;

有机会获得为教好并培养下个世纪的美国学生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所有教师要具有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能力。

⑤美国中小学的数学和科学成绩将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数学和科学方面具有坚实基础的教师数量将增加50%;大幅度增加美国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数量;特别要大幅度增加妇女和少数民族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数量。

⑥每一位美国成人都识字,并具有在全球经济竞争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都能正当行使公民权利并尽公民义务;大力加强各企业的职业培训,使所有工人都有机会获得适应新技术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向家长提供成人教育、培训和终身教育。

⑦使美国每所学校都成为无毒品、无暴力、XX不得携带武器和酒精制品的场所

学校成为纪律好,充满好学上进风气的场所。

⑧所有学校都要促进它们与家长的伙伴关系

家长更积极地参与促使儿童增长社会知识、文化知识和培育情感的活动。

1997“为美国教育行动起来”【基础教育改革计划】

1997年2月4日克林顿总统在“国情咨文”中提出,将大量增加教育投入,要求1998年的联邦政府预算拨出510亿美元用于教育,比l997年增加20%。

到2002年,联邦教育经费要增至每年600亿美元。

克林顿认为比经费更重要的是,是一个教育改革的具体计划,即“为美国教育行动起来”,就是“十点计划”。

克林顿的“十点计划”

1.开展一场全国性的运动以实现教育目标。

制定国家教育标准;

各州的每一所学校都应设置体现国家标准的课程;

加强师资培训;

未来两年将逐步进行对学生阅读和数学水平和能力的全国性测验;

联邦政府将于1998年增拨亿美元用于资助各州制定严格的课程标准。

2.建设最好的学校,培训最好的教师。

建立全国中小学教师教学质量审查和认定委员会;建立和实施优秀教师奖励制度。

3.帮助所有儿童提高阅读能力。

大力推行“识字计划”。

该计划准备雇佣3000名阅读方面的专家;动员10万名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成立一支由100万名公民组成的家庭教师队伍;要求家长必须陪同子女一起读书、识字。

4.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

家长应当加强与年幼子女的经常性交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

5.每个州应当给予家长为子女选择合适公立学校的权利。

改善公立学校的办学条件;鼓励家长和教师开办更多的“特许学校’’(计划在20世纪末使这种学校由现在的400所增至3000所)。

6.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加强公民教育;继续加强秩序和纪律;支持在学校中穿着校服,实施宵禁和旷课法,杜绝毒品、枪支和暴力。

7.改善校舍和设备。

联邦政府将投入50亿美元帮助社区修建校舍。

8.在下个世纪,必须使第13和14年级的社区学院教育像现在的高中教育一样普及;

使大学对所有美国人开放。

为此,建议设立“希望奖学金”。

9.在下个世纪,必须扩大学习的领域和在职培训的计划,真正实施终身教育。

10.必须将信息时代的力量带入学校。

充分利用现在的信息技术和业已具备的相关资源,并建立新型的互联网。

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在课程目标的制订方面,要继续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这是儿童适应社会、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完善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可加强创新性与灵活性的培养。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理念对教师素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

依此,在课程改革的同时要注重相应的教师专业素质教育,唯有这样,才能够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四、“新基础教育”

在报告的结论部分,他们是这么写的:

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

可以预测,再用二十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34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培养了五六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二百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而中国还没有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

两家的预言都错了。

为什么?

时代更需要的是像美国孩子所体现出的好奇心,创造力和自信心,而这恰恰是我国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学生最欠缺的。

新基础教育改革,希望通过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更新展现当代中国理想的学校教育的性质和形式,揭示如何通过变革实践,实现从现实走向理想的转型性变革历程,从根本上推动基础教育发展和转变。

一、新基础教育的界定

新基础教育的“新”,体现在何处?

相对于基础教育而言,主要体现在理论和学校实践两方面。

理论层面:

对基础教育相关重要问题作出重新探讨,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实践层面:

构建体现时代要求,体现新的教育理论,服务于21世纪基础教育学校实践模式

具体来看

教育目的:

社会转型期下实现基础教育学校转型

基本性质:

不断生成的变革理论和实践相互依存,构成的创新型教育改革研究

价值取向:

以人的主动、健康发展为本

教育者队伍:

富有创造智慧的校长、教师和研究人员

二、“新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探索性研究阶段(1994-1999)

(二)发展性研究阶段(1999-2004)

(三)成型性研究阶段(2004-2009)

(一)探索性研究阶段(1994-1999)

研究奠基:

《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1994年10期《教育研究》

认知能力、道德面貌和精神力量——新人形象

实践奠基: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1997年9期《教育研究》

叶澜教授和她引领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走向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前台

认知能力方面:

1、善于捕捉组织各种信息和判断各种信息价值的能力

2、认识自己的各种需求、能力、思维品质和态度行为

3、能够有新的思维方式。

道德面貌方面:

1、价值观的确立和更新

2、对公事,对人,对制度与纪律的社会公德

精神力量方面:

有自信和有迎接挑战的勇气和冲动。

以及承受挫折和战胜危机的挽强意志,还有正确的人生追求。

第一阶段:

试验准备阶段(1994年1月——6月)。

第二阶段:

初试阶段,小学组开始研究(1994年9月——1995年9月)。

第三阶段:

中期试验阶段,小学组扩展研究班,中学组开始研究,进行中期总结(1995年9月——1997年9月)。

第四阶段:

探索性试验结束,总结阶段(1997年9月——1999年9月)

在研究方法方面

1、理论研究与行动研究结合,滚动式推进。

理论假设和总体框架设计——行动研究——检验完善理论假设

先小学,后中学,从起始班开始

实验学校滚动推进,但不做大规模推广

2、群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结合

试验班——个别学生

在研究内容方面:

理论内容:

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对教育的要求

新世纪基础教育观念更新与新任务,

中小学教学改革深化

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改革深化

新型中小学教师的要求

学校管理改革深化

实践内容:

1、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结构、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学科活动、课外活动、学生个别差异及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及多方面发展研究

小学:

语文、数学、思想品德

初中:

语文、数学、外语

2、班级建设新模式

班级制度与管理、班级活动、班级文化

3、学校管理模式

中小学管理观念体制与机制建设、学校文化建设、学校传统形成与发展、新型教师队伍建设

探索性研究阶段特别注重对参与试验的教师的指导,曾筹划专门《‘‘新基础教育“推广性研究教师指导用书》

每学期组织一到两次校际交流、现场听课等研讨活动

每学年进行一次学年小结。

(二)发展性研究阶段(1999-2004)

1、1999年5月-2001年12月:

形成发展性研究的实验学校规模,推广“新基础教育”探究性研究成果,加强对班级层面上日常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变革的系统研究和教师发展研究。

2、2002年1月-2003年12月:

创建新型学校;上海市闵行区27所“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的校长与副校长,在教育局主持下开展为期一年、以“学校转型”为主题共计10个专题的研修活动

3、2003年12月-2004年5月:

“新基础教育”结题工作报告。

(三)成型性研究阶段(2004-2009)

1、准备与整体策划阶段(2004年5月-2005年1月):

确立研究目标。

a建设若干所呈现“新基础教育”追求的现代新型学校整体形态和基质的基地学校;

b在建设新型学校的过程中,充实、完善我们对当代中国基础教育转型的理论与路径研究;

c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理论建设提供实践基地和丰富源泉

2、形态初建阶段(2005年1月-2007年1月):

对大部分学校进行中期评估。

3、打造“精品”阶段(2007年1月-2008年12月):

阶段性反思与调整,“普查”与诊断性调研,“精品课”现场研讨。

4、全面总结阶段(2009年1月-2009年5月):

结题工作的设计和落实;编写研究报告集。

“新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新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

教育应直面人的生命,应影响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健康全面地发展。

传统教育中,教师是学生精神王国的主宰,学生是教师意志的服务者。

所谓理想境界就是圆满完成教育“死”的教案

教案=剧本;教师=主角;好学生=配角;其他学生=群众演员甚至观众

课堂思考:

这样授课有什么危害?

一、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被剥夺,

二、貌似主导者的教师也只是课程、大纲、教科书、教参种种“物”的因素制约下的执行者、教学程序的操作者。

(二)新基础教育的基本内涵

1、“新基础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把学校教育价值观聚焦到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实现为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层级严明,分工明确的学制体系下,教育者各管一段的思想根深蒂固。

小学——初中——高中

只要在所管辖的阶段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就算圆满完成任务,很少能关注到学生长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2、在学生观中,提出要把学生当作“具体个人”去认识和研究。

传统教育中,容易将学生进行分类化管理,采用不同维度的标准,(成绩、性格、家境等)整理出一整套或成文或不成文的教育办法和举措。

(针对某一类学生应当如何等)

对于教师和管理者来说相对较为有益,可以用更少的精力和时间更迅速准确的实施管理和教学。

每个学生都不同,类型相同但个体未必同样

3、培养主动发展的人,让学生学会在不确定性中,通过主动选择和积极实践把握确定性。

以知识传输和考评作为主要标志的基础教育领域,对于学生主动性和选择性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无论自我管理还是学业,都是教育和管理者进行安排,学生以服从安排为主要任务。

选择能力的重要性(学业、生活、情感)

4、课堂教学价值观三层次重建论

第一层次:

各学科共通层面上的价值观

(小学、初中、高中/文科、理科、艺术、体育)

从单一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

教书和育人

知识传授,教学环节,师生交往

第二层次:

具体学科教学价值观的重建

任何学科的教学,除了学科所涉及的知识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外,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提供更丰富的视角。

1、拓展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

2、按育人价值实现的需要,重组教学内容

3、综合设计弹性化的教学方案

第三层次:

教学设计中如何处理学科知识内容

将学科的书本知识按照内在逻辑组成结构链——将结构化的知识链条与学生经验世界的能力和知识相沟通——唤起学生内在主动探索和学习的兴趣。

【不仅要知道学生的知识基础,还要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

5、教学过程观:

重新定位教学任务,学生丰富自己

学生努力学会不断地、从不同方面丰富自己的经验世界

教学过程不是知识的灌输与简单积累,而是用科学、文化内含的创造力,去激发、促进学生个体生命创造力的发展过程。

丛林用猎枪打野兔的三个境界:

收获兔子——当时管饱

会打兔子——遇到的是兔子就不担心

会枪的方法——有枪在身就饿不着

【当今基础教育课堂中“六多、六少”现象】

1、教师关注认知目标多,关注学生多方面发展少

2、关注知识点多,关注知识结构少

3、教师占有课堂教学时间多,每个学生主动学习时间少

4、师生一问一答式活动多,生、生积极有效互动少

5、教师关注预设教案执行多,关注课堂上动态生成少

6、教师关注学生知识掌握多,关注学生探究发现少

思考:

如何看待六多六少现象?

6、课堂教学基本单位:

教与学是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离的整体单位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失的三个基本元素

传统教学观点中,教师为中心、教学内容为中心,教师的教占主导(生附属于师)

质疑者反其道而行之,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要满足于学生需求(师附属于生)

只要存在“教学过程由谁主导”这个观念,就难以脱离上述两种观点的影响。

教师“教”,学生“学”——“教学”如何“互动生成”

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是单一的教师“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过程。

任何参与进入教学活动的人员都是信息的接受、重组和传递者。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主导的,但是并非只此“一元”,学生也是课堂的创造者。

(学生听课与督导听课)

课堂活动七条: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状态;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思考:

课堂活动七条具体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困境如何解决

学生也是一种教学资源

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教学得以开展的“基础性资源”

学生已有的差异是“互动性资源”

学生在课堂的行为是“生成性资源”

教师对于教学资源的关注,应当从原有物质化的资源拓展到人本化的资源。

教师通过课堂出现的问题情境活动,使学生能联系到自己的经验、体验和想法,在课堂的互动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的引导、评价和激发,对课堂内容所涉及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三)新基础教育的好课五标准

1、课程有意义

初步的意义:

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能力

进一步意义: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

更高层意义:

激发学生越来越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要求:

课程内容新颖,授课过程扎实

2、课程有效率

效率的两个层面理解

1、教学活动的展现度

是否将需要完成的任务完成(并非狭隘的指进度和时间)和完成的程度高低。

2、教学活动的适应度

是否能让大多数(最好是全体)学生接受并得到提高,而非仅是部分学习好的学生接受与提高

要求:

课程难度,呈现手段和方式符合学生程度

3、课程的生成性

任何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

授课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活跃。

在这个过程中,使资源得以生成。

要求:

重视课堂授课过程的师生互动,课堂情境的预判和应对。

4、课程的常态性

受到“公开课”的影响,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容易出的现象是准备过度。

教师课前辛苦准备、学生兴奋的听讲,在课堂上变成用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

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是准备好的东西的再现。

课堂的独特价值在于其公共的空间,可以提供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

并在这个过程中师生获得成长。

要求:

无论谁听,课要平实,课是上给学生听的。

第四节“理解教育”改革实验研究

一、“理解”教育之理解含义

理解教育以理解理论为基础。

因此,它的内涵取决於人们对理解的理解。

其一,理解既是智慧活动,又是德行。

其二,理解包含认知与感情。

其三,理解既有常规的又有创造的。

其四,理解既是主体相互的又是主体自身

其五,理解既是工具又是目的。

理解教育的主要特征:

一是师生相互理解共同发展。

理解存在於师生之间,而且师生之间的误解是影响学生较好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因此师生相互理解在理解教育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二是以培养学生善解人意的素质为基础,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突出“德行”,使学生在做人与为学上齐头并进。

三是将认知与感情贯穿全部教育过程,

使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感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四是把理解作为教育目的之一,

使通过理解而教(工具)和为理解(目的)而教融为一体。

五是成批转化因误解造成的后进生,

形成“后进生大步前进,优秀生更优”的教育格局。

“理解教育”理论由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创立,2001年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课题名称为“‘理解教育’研究”

熊川武教授是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会理事。

近年来,除专著《理解教育论》(2005年)之外,他在《教育研究》、《人民教育》、《课程·教材·教法》等教育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理解教育”的重要论文。

真正的“理解”是教育成功的基本前提。

师生之间的误解是教育效益流失甚至造成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

对学生采取冷漠、嫌弃甚至粗暴的行为,这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误解形式。

课堂思考:

师生之间误解现象出现的具体表现产生的原因你如果投身工作,会采用那些举措减少误解现象的出现

理解教育的效果:

1、师生同益

“理解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的根本点之一:

让师生获得同样幸福。

理解是师生相互作用,发生在活动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双方。

在这个过程中双方获得教益。

其次是感情调节要先于其他教育行为

其他教学行为受到教学任务的制约,

而在教育活动中情、知与行同时存在

感情的调节可以不受内容限制,在教学行为之前进行。

家访、通讯联络等(其他教育感情体现方式)

第三感情是其他教育行为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将感情调节寓于所有教育活动中

教学尤其是科学知识教学并非是追求真理的纯智慧活动,感情对智慧有普遍的影响

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中尤其注意。

3、强德富智

强德——增强职业德行

富智——全面提升教育效果

凡事不动脑筋,马虎塞责,表面上是懒惰,实际上是缺乏职业德行

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自己和学生面临的问题是责任感强的重要表现,也是教师师德的体现。

4、笃行不懈

《中庸第二十章》: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教师不是因能力不济而是因意志不坚使得本应获得的教育效果失之交臂

只抓优秀生、放弃“后进生”的教育,只注意文化知识而放弃其他方面的教育,很多教师在尝试改革之后见难退缩、偃旗息鼓。

【不改初心】

日本邮递员——清水龟之助

二、实施“理解教育”的步骤

(一)理解教育的基本条件(3个)

(1)要建立一个理解型的物质环境

校园教室、课堂教学、其他活动等

(2)要有一个记载学生发展、进步的档案,以便能使老师和研究人员对学生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3)教师要从单纯“教学型”向科研型转变,要使每个老师都有相关的研究课题,从而形成理解教育的整体氛围。

(是否合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