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质隐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2144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物质隐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三章物质隐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三章物质隐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三章物质隐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三章物质隐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物质隐秘.docx

《第三章物质隐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物质隐秘.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物质隐秘.docx

第三章物质隐秘

课2分子的原子(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术

一、熟悉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组成的

二、熟悉分子是维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通用微粒的观点说明某些常见的现象

进程与方式

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引发学生试探,来探讨微观世界,熟悉分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讨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

二、培育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从宏观现象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份子的概念

难点:

抽象思维的培育

教学预备

一、预备品红和氨的扩散实验的仪器

二、预备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或黄豆和绿豆混合实验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见闻:

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不见了?

路过化妆品店就闻到香味?

学生思考、讨论

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实验3–2:

品红的扩散:

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呢?

学生实验

观察现象

思考讨论

在学生亲身体验中

激发思维及探究兴趣

[过渡]在很久以前许多学者就对上述这些问进行了探究,他们提出了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设想,用于解释以上现象。

那么,他们的论断是否正确呢?

我们先做个小实验:

请同学们用手对着脸轻轻扇动,感受一下分子对脸撞击的感觉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吗?

小结:

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展示图片:

教材P48图3-6、3-7

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观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看图想象分子的存在

形成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让学生了解现代高科技,并借助图像进入微观世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分子有何特点呢?

1、花香能闻到,但却看不到

2、能看到整块的糖,却看不到溶解后的糖

思考、讨论,并归纳总结

锻炼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分子很小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1滴水中大约有×1021个水分子

了解(计算1g水中含有几个水分子)

 

做氨水的扩散实验

请同学们猜想:

为什么A杯中的溶液很快变红了?

而B杯中的溶液过很久才变红呢?

小结:

氨水中氨分子不断扩散进入了酚酞溶液中,使酚酞溶液变成了红色。

该实验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提问]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怎样?

能否举例子

按实验要求观察现象

 

 

 

学生猜测,讨论

观察现象→提出问→用知识进行解释

 

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联系实际生活

实验:

50ml酒精与50ml水的混合,思考为什么混合后体积不为100ml呢?

一碗黄豆与一碗绿豆混合是否等于两碗?

小结:

分子之间有间隔

观察现象

思考、讨论

猜想

用宏观的物质解释微观的现象,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微观概念的理解 

用分子的观点分析:

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

2、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凉干?

3、物质为何有三态变化?

[小结]通过本节课我们知道,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

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分子具有三个特点:

①体积很小、质量很小;②处于永恒运动之中;③分子之间有间隔。

[布置作业]习3(2、3、4、6)

讨论、分析、交流

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的能力

板书设计

课2分子的原子

第一课时

一、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粒子组成的

二、分子的性质

一、分子很小二、分子在不断运动3、分子之间有距离

三、 分子的概念

分子是维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课2分子的原子(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术

一、熟悉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组成的

二、熟悉原子是化学转变中的最小粒子

3、原子与分子的联系与区别

进程与方式

1、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引发学生试探,来探讨微观世界,熟悉分子和原子

2、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讨论,把对微观世界的探讨引向深切,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两种转变,进一步从化学转变中熟悉分子与原子的特点,形成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讨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

二、培育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从宏观现象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原子的概念

难点:

抽象思维的培育

教学预备

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氧化汞的分子模型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子,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那么现在来观察并表述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的分子模型。

然后回忆电解水的实验,思考:

1.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有什么不同?

2.可以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为什么?

观察、分析

语言表达:

一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在模型的帮助下,分析、讨论、推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

 

用模型把微粒直观地显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

 

用宏观的模型解释微观的现象,加深对微观概念的理解

[详细讲解]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理解

 

 

加深对微观概念的理解

 

学完本课你们知道了什么?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1、氧化汞受热分解;

2、水蒸发后化学性质没有变;

3、 混合物与纯净物有什么不同?

小结收获

交流体会

学生发言

通过小结、练习,使知识形成脉络,使学生初步进入微观世界

渗透法制教育:

分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的,为了保护人体健康,带来疾病,我们要保持自己生活环境通风,维护环境污染,避免有毒气体因分子运动损害人体健康。

作业:

课本P523

(2)(3)(5)(6)

板书设计

课2分子的原子

第二课时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变了,原子不变。

2、混合物和纯净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课后反思:

 

课题2原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术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二、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式;

4、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五、了解离子的形成进程,熟悉离子是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6、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进程与方式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腕,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归纳等方式获取的信息

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适应和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讨欲和学习化学的爱好

2、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原子的内部结构、相对原子质量、离子的形成。

难点:

对“原子不显电性”的明白得、核外电子排布的概念

教学模式

探讨式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原子是很小的,那么请你们想象一下:

一个原子和一个乒乓球放在一起的情景是怎样的?

[讲解]那就相当于乒乓球和地球体积之比。

[投影]教材P69图4-2

 

 

展开想象,并将想象的结果相互交流

 

借身边的事物进行类比,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秘色彩的微观世界,激起无穷的想象。

[提问]原子那么小,还能不能再分?

[投影]原子结构的发现史。

可见,原子内部还有更小的粒子。

那么,原子的结构究竟怎样呢?

意见不能

不一不确定

设疑引起思考,通过对科学史的了解,体会严谨的科学态度

[板书]一、原子的构成

[观察]P68原子构成示意图

[介绍]:

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

 

认识原子的各部分结构

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能力

我们知道原子、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那么,能否想象一下:

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

[观察]教材P68页表4-1,概括

一下原子的结构(提示:

可从位置、电性、数量、所占体积等不同角度描述)

自由想象

 

[归纳]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让学生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培养表达能力

[投影]教材P68页表4-1,表4-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

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

2、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

3、是不是所有的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4、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

5、不同种类原子内部结构有何不同?

 

分组讨论

 

 

 

 查表交流

 

从问入手,让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相互启迪,获得新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丛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们对原子的结构了解多少?

小结后板书:

质子(+)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学生小结

 

学习运用文字、图表或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

同学们,你们知道氢、碳、氧、钠、硫等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吗?

(可提示学生参考教材P68

表4—2。

原子核对这些电子的吸引力是否相同?

这些电子的排布有没有

规律可寻呢?

(板书)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猜测;

查阅资料;

回答。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导入课。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6有关内容后提问:

核外电子是怎样排布的?

用两个字概括。

阅读课本;

讨论、交流;

寻找最佳词语。

培养学生的阅读、总结、概括能力。

(过渡)那么,电子究竟是怎样

分层排布的呢?

思考、猜想;查书。

自然过渡;层层深入。

请同学们利用教材P68表4—2的数据,进行创意绘画:

(1)氢原子结构图。

(2)氧原子结构

图。

自由创意画图:

各种氢原子结构创意图很快画好;画氧原子结构创意图时遇到问:

含有8个电子的氧原子中,这8个电子究竟怎样绕核外高速运动呢?

画画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再加上又是抽象画,

学生非常兴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看教材P76图4—9,介绍电子层概念。

(投影)

氢原子结构示意图和氧原子结构示意图。

介绍原子结构示意图

及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知道电子是分层运动的。

回忆原子结构,初步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及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从问着手,引出新知。

注意知识的前后连贯。

(挂图)

核电荷数从1—18的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仔细观察:

不同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有无一定规律?

 

分组讨论后交流。

1.原子核外第一层最多有几个电子?

2.原子核外第二层最多有几个电子?

3.原子核外第三层最多有几个电子?

4.元素的种类取决于________。

5.1—18号元素中哪些是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有何特点?

(列表比较。

介绍:

相对稳定结构的概念。

答:

2个。

答:

8个。

答:

8个

可见,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_________。

 

让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再次体会化学学习的特

点,认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初步积累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

对照原子结构示意图,思考:

O与S、F与Cl两组元素的化学性质如何?

思考并回答:

化学性质相似。

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

(过渡)

由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没有达到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得

电子,从而达到稳定结构。

那么,得失电子的结果怎样呢?

 

思考。

 

 

进一步激发求知欲。

(动画片演示)

离子的形成。

介绍:

阴离子、阳离子的概念。

(看教材插图:

P77图4—10“钠与氯气反应形成氯化钠”。

观看动画片,体会离子的形成过程。

看插图,体会化合物的

形成过程。

在有趣、轻松、又十分形象的氛围中接受抽象、难

懂的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

的效果。

 

课3原子的结构

离子的形成(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术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二、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式;

4、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五、了解离子的形成进程,熟悉离子是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6、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进程与方式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腕,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归纳等方式获取的信息

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适应和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讨欲和学习化学的爱好

2、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原子的内部结构、相对原子质量、离子的形成。

难点:

对“原子不显电性”的明白得、核外电子排布的概念

教学进程

探讨式

(板书)二、离子的形成

记录。

请同学们通过观看动画片及看教材P77插图,说说书写离子符号应注意的事项。

自己归纳离子符号的书写特点。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表达的能力。

 

强调离子的表示方法。

 

练习书写一些离子的

符号。

以小组竞赛的形式,比正确率、比速度,提高学生

的参与意识,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投影)

原子、离子的比较。

 

分组讨论;

代表发言。

 

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分析、归纳、

表达的能力。

 

小结: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几种?

举例说明。

师生共同填表:

氧气由_____构成;水由_____构成;二氧化

碳由______构成;铁由______构成;硅由____构成;氢气由____构成;氯化钠由

__________构成。

 

进一步确立物质的微观概念。

请学生以图表的形式归纳出:

元素、原子、分子、离子、单质、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投影)

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尝试用图表表示。

 

学习用图表、化学用语归纳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投影]

附表1:

原子种类

原子质量

*10-27

*10-26

*10-26

*10-26

由于原子的质量数值太小,书写使用都不方便,故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观察表格

“让事实说话”通过列举数字,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原子质量书写、使用时的不便,从而更能理解原子质量的表示方法——相对原子质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那什么叫相对原子质量呢?

[提问]哪位同学能用一个简洁的式子表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集体朗读

某原子质量

1/12×碳-12原子的质量

 

从中我们可以知道: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

运用这个式子,我们不妨来算一下上附表1中四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学生练习计算

 

学以致用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投影]附表1

原子种类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1

0

1

1

6

6

6

12

8

8

8

16

11

12

11

23

17

18

17

35

26

30

26

56

你们有没有发现:

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

 

 

 

 

观察后找出规律: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通过对数据的观察与分析,找出规律,拓展思维,便于运用

[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认识了原子内部的微观结构。

现在我们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而且还知道,由于原子非常小,它的质量也很小,书写、记忆、计算都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

作业布置:

P701、2、3、4

 

 巩固知识

课2分子的原子

相对原子质量(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术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式;

(4)、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5)、了解离子的形成进程,熟悉离子是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6)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进程与方式

(1)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学习运用对照、归纳的方式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3)运用形象适当的比喻减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慢慢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1.原子的组成。

3.离子的形成进程。

3.核外电子的排布。

5.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难点

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离子的形成进程。

3.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教学方式

提出问→学生活动→问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总结→拓展思维。

教具预备

1.教师用具,投影仪、录像机、挂图(原子的组成)。

2.学生用具:

原子组成的有关资料和张青莲教授的事迹简介。

[板书]三、相对原子质量

[提问]什么叫相对原子质量呢?

它是如何来表示原子的质量的?

请大伙儿带着问阅读

P69相对原子质量一段内容。

[学生活动]……

[学生阅读完毕后,请学生代表陈述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回答]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较较所取得的比,作

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说明]那个地址的碳原子指的是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叫做碳-12,它的质量的

1/12等于1.66×10-27kg。

[小结]可见,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它并非是原子的真实质量,它是原子的真实质量与作为标准的碳原子质量的1/12相较较所得的比值。

[板书]1.概念: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较较所取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教师]依照那个概念,咱们具体的来计算一下氢和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如何计算呢?

[可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进程]

1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10-27kg,作为标准碳原子质量的1/12为1.66×10-27kg,因此氢的相对原子质量=

≈1。

同理,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

因此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16。

通过如此的计算取得的数字都比较简单,便于书写、经历和计算,关于那个计算进程大伙儿要把握。

[板书]2.计算

[讲解]在做的进程顶用到相对原子质量时,咱们不需要计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经被全数测定了出来。

测定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超级艰巨的进程,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奉献。

请大伙儿阅读讲义P69资料,了解有关张青莲教授的

事迹。

[设问]既然相对原子质量不需要计算,那么咱们如何明白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呢?

[讲解]相对原子质量能够从书中P153的附录Ⅱ查到,那个地址的相对原子质量表列出了现已

发觉的一百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其实,精准的相对原子质量有效数字可高达八位,一样的化学计算多采纳它的近似值(整数或1位小数)。

[组织活动]下面咱们举行一项竞赛,看看哪位同窗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既快又准。

咱们

查阅如下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磷、铝、氮、碳、钠、硫、镁、钙

学生活动)……

[请学生说出查阅结果]

磷:

31铝:

27氮:

14碳:

12钠:

23硫:

32镁:

24钙:

40

[总结]可见,咱们不仅要明白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咱们还必需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

[板书]3.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

[小结]本节课咱们重点学习了原子的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熟悉了原子内部的微观结构。

此刻咱们明白,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且还明白,由于原子超级小,它的质量也很小,书写、经历、计算都不方便,因此采纳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

通过本节学习咱们明白了一个道理:

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强盛是要靠科技进步的,而科技的进步依托于一代又一代人的尽力。

因此,咱们此刻必需认真学好文化知识,以后才能为

国家的繁荣强盛奉献自己的力量,像张青莲教授那样活着界化学史上写下中国人的名字。

[布置作业]习一、二、3、4

板书设计

课2原子的组成

一、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较较所取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2.计算

①计算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计算一种原子的真实质量。

③计算作为标准的碳原子的质量。

3.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

渗透法制教育:

分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的,为了爱惜人体健康,带来疾病,咱们要维持自己生活环境通风,保护环境污染,幸免有毒气体因分子运动损害人体健康。

课后反思:

 

课题3元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术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熟悉统一路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慢慢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熟悉元素周期表,明白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依照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

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

进程与方式

(1)学习运用对照的方式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寻觅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式处置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维持对化学的浓厚爱好。

(2)不向困难垂头,相信随着知识的积存,所有的问都会迎刃而解。

(3)慢慢积存化学用浯,真正进入一个化学世界。

教学重点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教学难点

1.元素概念的形成。

2.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

3.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相关信息。

教学方式

温习提问→引入新课→介绍讲解→学生活动→问讨论→补充总结→练习提高。

教具预备

1.教师用具:

有关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的资料和挂图。

2.学生用具:

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的资料及挂图,自制的硬纸片一些食物和药品的说明书。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元素的概念和元素符号的简介。

第二课时:

元素符号的书写、意义和元素周期表的简介。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温习提问]前面咱们学过电解水的实验,水在通电的情形下生成什么物质呢?

[回答]水在通电的情形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追问]那个实验结论说明了什么?

[回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追问]你还明白哪些物质含有氧元素,并把它们表示出来。

[可让学生上讲台板演]

[学生板演]二氧化硫(SO2)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铝(Al2O3)二氧化碳(CO2)

[小结引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很多,可见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大体成份,那么什么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