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复习题下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092093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复习题下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统计学》复习题下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统计学》复习题下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统计学》复习题下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统计学》复习题下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学》复习题下答案.docx

《《统计学》复习题下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复习题下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计学》复习题下答案.docx

《统计学》复习题下答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统计学原理》课程复习题

一、单选题

1、考虑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有(A)

A.产业分类B.职工人数

C.劳动生产率D.所有制

2、社会经济统计现象形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B)。

A.差异性B.同质性C.大量性D.社会性

3、在按月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D)

A.100%B.120%C.400%D.1200%

4、某地区抽取3个大型钢铁企业对钢铁行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是

(C)

A.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

5、某表厂为了解手表产品质量情况而进行的调查,属于(D)。

A.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

6、假定其他变量不改变,研究一个变量和另一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是(A)

A.偏相关B.正相关C.完全相关D.复相关

7、下列这组数列15,17,17,18,22,24,50,62的中位数是(C)。

A.17B.18C.20D.22

8、现象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越(C)。

A接近+1B接近-1

C接近0D接近∞

9、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5元,6元,则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A)

A.甲大于乙B.乙大于甲C.一样的D.无法判断

10、(C)是标志的承担者。

A.变量B.总体C.总体单位D.指标

11、下列各项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

A.年龄B.学历C.民族D.性别

12、某商品价格上涨了5%,销售额增加了10%,则销售量增加了(C)

A.15%B.5.2%C.4.8%D.2%

13、某变量数列末组为开口组,下限是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是480,则该组的组中值应为(D)。

A490B500C510D520

14、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所配合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是使(B)。

AB为最小

C为最小D

15、以下不是参数特点的是(D)

A.确定B.已知C.唯一D.不唯一

16、不属于专门调查的有(A).

A.统计年报B.抽样调查C.普查D.典型调查

17、今有N辆汽车在同一距离的公路上行驶的速度资料,m表示路程,x表示速度,确定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速度的平均数公式是(C)

A.B.C.D.

18、一个统计总体(D)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

19、某灯炮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采用(D)PTK财经教学网

A统计报表B重点调查C.全面调查D.抽样调查PTK财经教学网

20、现象总体中最普遍出现的标志值是(A)

A.众数B.中位数C.平均数D.频数

21、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环比发展速度(C)PTK财经教学网

A.之和B.之差C.之积D.之商

22、平均指标中不属于数值平均数的是(B)

A.众数B.几何平均数C.算术平均数D.调和平均数

23、派氏指数公式的特点是同度量因素固定在(D)

A.基期B.初期

C.末期D.报告期

24、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加(B)PTK财经教学网

A10%B7.1%C.8.4%D.11%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统计分组?

统计分组的作用是什么?

答:

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任务的需要,按某种标志将总体划分薇几个性质不同而又有联系的几个组。

统计分组的作用有:

(1)划分社会经济类型。

(2)研究总体内部的结构。

(3)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2、什么是抽样调查?

有何特点?

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答: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的形式,它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被研究的总体中选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用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式

有两个特征,

(1)调查单位按随机原则,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2)可以从数量上推算总体。

应用有几个方面

(1)对某些社会现象不可能或不比要进行全面观察时,可采用抽样调查;

(2)实际工作中,为了研究问题,往往需要掌握一些额资料;(3)应用抽样调查资料对全面调查进行检验、验证、修正或补充。

3、简述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

答:

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

  

(1)时期指标的数值是连续登记的,而时点指标的数值是在某个时间点上间断计数取得的;

(2)时期指标的数值具有累加性,时点指标的数值不具有累加性;

  (3)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所登记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时点指标数值大小与所登记时期的长短没有关系。

  时期指标的主要特点是:

  ①指标数值可以连续计量,每个时期的累计数表明现象在该时期活动过程或发展过程的总成果;

  ②同一总体,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

  时点指标的主要特点是:

  ①指标数值只能按时点间断计数,不能累计;

  ②每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之间的间隔长短没有直接的依存关系。

简述典型调查的意义和作用

答:

意义:

为研究某种特殊的社会经济问题,搜集详细的第一手资料借以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因果关系、变化趋势。

为理论和政策性问题研究提供依据。

作用:

(1)适应于研究处于萌芽状态事物和倾向性问题;

(2)适用于分析事物的类型,它们之间的差别和关系。

4、什么是平均数指数?

社会经济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平均数指数?

答:

平均数指数就是以个体指数为基础,通过对个体指数计算加权平均数编制的总指数。

平均数按计算形式的不同。

可分为加权算术平均和加权调和平均,按权数不同,又可分为综和指数变形权重的平均指数和固定权数的平均指数。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工业生产指数、股票价格指数是社会经济生活常见的平均数指数。

5、统计有哪三种涵义?

三者间有何联系?

答:

统计学的三种涵义是:

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实践是人们为认识客观事物,通过实验或调查收集有关数据,并加以整理、归纳和分析,并作出解释的活动,统计实践活动的结果就是统计资料,它与统计资料是工作过程和结果的关系。

统计学是关于数据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的方法论科学,与统计实践活动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时间,反过来指导实践。

6、数值平均数与位置平均数是依据什么来划分?

这两类平均数间有什么异同?

答:

根据计算过各不同,平均指标分为数值平均数和位置平均数,通常将采用一定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进行数值计算得到的平均数称为数值平均数,他们是算术平均、调和平均和几何平均;位置平均数主要是通过数量标志值所处的位置确定,它们是众数和中位数。

数值平均数根据数据计算所得,精确性较强,但抗干扰性较弱,容易受到异常值的影响,位置平均数依数量指标位置而定,抗干扰性强,但数据信息含量少,精确性却较低。

7、什么是同度量因素,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

同度量因素是在指数的计算中把不能相加的因素乘上一个因素,变成价值形态再进行动态对比。

这里把乘上的这个因素叫同度量因素。

它的作用是:

①起到同度量的作用,②起到权数的作用。

什么是重点调查,它适用于什么场合?

重点调查是指在调查对象中,只选取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一种非全面的调查。

所谓重点单位,是着眼于经济现象的量方面而言,它们在所研究现象的标志总量中却占较大的比重,在总体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重点调查就是通过调查重点单位情况,来反映被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基本趋势。

它适合于调查对象中确实存在重点单位的情况,即存在少数单位,能比较集中地从数量上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

由于重点单位与一般单位差别很大,重点调查的结果不能用来推断总体的指标数值。

8、什么是随机原则?

在抽样调查中为什么要遵循随机原则?

答:

随机原则是指在抽样时排除主现上有意识地抽取调查单位,每个受试单位以概率无等的原则,随机地分配到实验组与对照组。

使每一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抽中。

抽样调查为什么要遵守随机原则?

首先,只有遵守随机原则才能使被调查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有同等机会被抽中或抽不中,当抽取足够多的单位时,样本就能反映出总体的数量特征,从而增强被抽中或抽不中,当抽取足够多的单位时,样本就能够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从而增强被抽中单位对总体的代表性。

其次,遵守随机原则才能计算抽样误差菩萨把它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从而达到推断总体的目的。

9、简述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答:

标志和指标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而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2.标志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然而不论什么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

标志与指标的主要联系是:

1.有些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部位的数量指标值汇总得到的,如一个县的粮食实际入库总产量是所属乡村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指标值汇总得到的,如一个县的粮食实际入库总产量是所属各张粮食实际入库产量的汇总数,一个工业主管局的总产量是所属各企业总产量的总和等等;2.在一定的研究范围内指标和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当研究目的改变,如原来的总体变为总体单位,则相应的统计指标就变成数量标志了,反之亦然。

 

三、计算题

1、市场上某种蔬菜的价格是早市每公斤1.25元,午市每公斤1.20元,晚市每公斤1.10元。

若早、中、晚各买10元钱的蔬菜,问所购买蔬菜的平均价格是多少?

解:

各为ABC

A=10/1.25=8B=10/1.2=25/3C=100/11

平均价是30/(8+25/3+100/11)=1.18元

 

2、某地区自1997年至2014年17年中,该地区财政收入的环比发展速度(以上年为100)分别为:

95%有2年,98%有3年,99%有1年,101%有2年,105%有4年,106%有3年,108%有2年。

试计算该地区1997-2014年间财政收入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3、某企业某年商品库存额资料如下:

日期

1月1日

3月1日

7月1日

8月1日

10月1日

12月31日

商品库存额(万元)

280

320

140

110

160

180

求该企业某年商品平均库存额。

4、企业职工的工资资料如下:

按月工资分组(元)

职工人数(人)

各组人数所占比重(%)

500以下

100

10

500—600

250

25

600—700

300

30

700—800

200

20

800以上

150

15

合计

1000

100

要求:

(1)计算该企业职工平均工资

(2)计算方差

(3)计算标准差

1、甲乙两个农贸市场某蔬菜价格及销售量资料如下:

品种

价格(元/kg)

销售额(万元)

甲市场

乙市场

A

B

C

3.60

3.20

3.00

0.90

0.80

1.50

0.90

1.60

0.75

 

合计

3.20

3.25

试问哪一个市场蔬菜的平均价格高,并说明为什么?

2、为扩大内需,银行多次降低存款利率,5年的年利率分别为7%、5%、4%、3%、2%,试分别计算在单利和复利情况下5年的平均年利率。

 

3、某地区某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资料如下:

日期

1月1日

3月1日

7月1日

8月1日

10月1日

12月31日

存款余额(万元)

38

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