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学生版缺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1988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学生版缺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学生版缺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学生版缺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学生版缺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学生版缺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学生版缺答案.docx

《届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学生版缺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学生版缺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学生版缺答案.docx

届人教版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学生版缺答案

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题

历史试题(学生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

“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该态度的代表人物是()

A.老子B.孔子C.韩非子D.墨子

2.《论语》中孔子认为西周继承发展了夏、殷两代的制度,开创了辉煌的西周文明,因而十分推崇周制。

三代文明对儒家思想的主要影响在于()

A.构建了信而好古的历史观B.塑造了敬天远神的天命观

C.形成了尊卑有序的礼文化D.树立了修己安邦的责任感

3.“这种宇宙理论极其详尽地描述了天上与人间的平行,……一个好皇帝会带来和平和丰收,一个坏皇帝则带来动荡和饥荒。

”下列思想家中,最早完整阐述该理论的是()

A.孔子B.老子C.韩非子D.董仲舒

4.僧问:

如何解脱?

禅师曰:

谁缚汝?

又问:

如何是净土?

师曰:

谁诟汝?

问:

如何是涅槃?

师曰:

谁将生死与汝?

与禅师观点相似的是()

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

5.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

“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又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

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6.李贽称赞汉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还赞扬寡女改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称赞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

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7.葛兆光先生指出:

“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

”作者评价的是()

A.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B.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C.洋务派的“中体西用”D.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8.黄宗羲在《自序》中说:

“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

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

”这反映出黄宗羲()

A.倡导经世至用,反对思想一统B.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

C.批判八股取士,倡导学以致用D.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

9.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说:

“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杀一人而取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呼!

”这一思想的最大特点是

()

A.否定程朱理学B.强调经世致用C.主张君主立宪D.批判君主专制

10.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

“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

”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

柏拉图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他对学生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

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

这个故事反映出()

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B.人是万物的尺度

C.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D.理念是万物本源

11.彼特拉克说:

“我恨自己,因为我仍然赞赏尘世之物。

我早该从非基督教哲学家那里了解到,除了灵魂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值得赞赏。

对伟大的灵魂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是伟大的。

”据此可以得出()

A.彼特拉克强调重视人本身B.彼特拉克否定了人以外的事物

C.人文主义者感到人的渺小D.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存在冲突

12.“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

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

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

”此话的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主要在于()

A.彻底否定了神学的权威B.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C.猛烈抨击了封建制度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3.“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

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

民对君可以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材料观点类似于启蒙运动所倡导的()

A.社会契约B.君主立宪C.天赋人权D.权力制衡

14.约翰·洛克在《政府论》说:

“当立法者图谋破坏人民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

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文中的引用“上帝”概念实质意义是()

A.论证中世纪的“君权神授”的重要性B.借用罗马教皇的权力否定君主专制

C.说明“天赋人权”的合理性D.说明天主教赋予人权力的合理性

15.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

“‘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

”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16.康熙年间,我国开始系统地大规模地开展全国性的地图三角测量,绘制《皇舆全图》时,吸取了欧洲制图理论中考虑大地是球面的优点,实测并采用经纬图法比例,而且还采用了地图投影方法。

由此可知()

A.西学东渐影响中国传统科技B.新航路开辟冲击了传统科技

C.康熙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D.康熙年间尚未实行闭关锁国

17.明永乐九年(1411)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

“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

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

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资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这一禁令说明()

A.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的治国理念B.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C.文化专制开始影响了市民生活D.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基础

18.元朝文人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称: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结。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由此可以看出,元曲()

A.形式灵活,雅俗兼具B.重章叠句,语言质朴

C.结构严谨,平仄有致D.半诗半文,辞藻华丽

19.宋代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说: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宋代作家蔡绦在《西清诗话》中指出:

“丹青,吟咏妙处相资”。

他们这种观念的形成主要是因为D

A.中国传统历来一直认为诗与画为姊妹艺术()

B.诗与画都是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

C.诗与画都重在表现画家或作家的自我体验

D.中国诗与画都具有极强的写意功能

20.“在1905年之前,物理学家相信空间是一个宽广的舞台,在这个展现着宇宙戏剧的舞台上,时间对于所有的演员而言都在以同样的速度‘滴答滴答’地流逝着。

而1905年后否定了所有的这一切。

”导致这一“否定”的主要原因是()

A.普朗克创立了量子理论B.伽利略创立了实验科学

C.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D.达尔文发现了人类起源

21.“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

”这段话是评价()

A.哥白尼《天体运行论》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达尔文的进化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2.在《物种起源》发表后不久,一些学者就以达尔文理论为依据,批评现代社会庇护“不适应环境”的成员,使他们免受自然选择。

进化论的法则甚至曾经被解释为胜利属于最强者,它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

这说明进化论()

A.其进步意义超出生物学领域   B.可用于解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C.无益于其他科学领域的进步D.在社会科学领域被曲解和误用

23.1897年,一代经学大师俞樾对生徒慨叹:

“最近三年中,时局一变,风气大开,人人争言西学。

”此时“人人争言西学”侧重于()

A.仿行西方制度B.学习科学技术C.倡导实业救国D.创办新式教育

24.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曾经声称他的某些主张不容匡正,而匡正者却层出不穷。

林纾在自编的小说中表达了把陈独秀、胡适、钱玄同诸人一网打尽的愿望,除了留下一个笑话外,没有任何实际效果。

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期间()

A.思想和言论相对自由B.学术宽容得到广泛认同

C.科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学术自由得到切实保障

25.“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乎科学的;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

人们把不言神怪的孔子打入冷宫,把建立孔教的孔子尊为万世师表。

”陈独秀的上述言论旨在()

A.强调民主与科学极大地推动社会进步

B.全面肯定孔子非宗教迷信的科学态度

C.反对把孔子与民主和科学完全对立起来

D.谴责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伦理纲常

26.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

“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毛泽东主张中国最终走新民主主义道路

B.毛泽东主张中国革命应该“毕其功于一役”

C.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坚持“两步走”战略

D.《新民主主义论》使毛泽东思想上升为指导思想

27.右图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该标志的创作者用韵味十足

的书法线条和带有一定象形意味的脚丫,组合成“月”字,暗寓龙

的传人登月的梦想。

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其解读正确的有

()

①是中国书法艺术②体现了中国汉字象形特征③反映了中国

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④展示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

A.①③④B.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8.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

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

“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

”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29.教育承载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教育指导思想往往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下列建国后不同时期的教育指导思想中,为适应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需要而提出的是()

A.“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

30.“他们厌恶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反感庸俗丑恶的现实,对工业化充满恐惧和憎恶,而雄伟瑰丽的大自然和远方竒异的情景,则成为他们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

他们标举卢梭的‘回归自然,主张,把自然看作一种神秘力量或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材料中的“他们”代表以下哪个文艺流派()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31小题10分,32小题14分,33小题16分,共40分)

3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说:

“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

”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

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

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材料二 80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

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原因。

(4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西方思想启蒙运动发展的相似之处。

(6分)

 

32.(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夷之长技三:

“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又说,“是书何以作?

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1898年,张之洞发表的《劝学篇》中说道:

“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

”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

他指出: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李大钊指出:

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

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在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形势的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

(4分)

 

(2)分别概括材料一、二的观点,两者的本质共同点是什么?

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又进步在哪里?

(6分)

 

(3)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

又有什么重大影响?

(4分)

 

33.(16分)中国教育的变迁是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缩影和历史见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

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

……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宋吕祖谦在《白鹿洞书院记》中说:

“国初斯民,新脱五季锋镝之厄,学者尚寡。

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生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大率多至数十百人。

嵩阳、岳麓、睢阳及是洞为尤著,天下所谓四书院者也”。

宋初最著名的书院,除公认的白鹿洞岳麓睢阳(应天府)、嵩阳之外,还有茅山、石鼓等。

这些书院一般是由私人隐居读书发展为置田建屋,聚书收徒,从事讲学活动;设置地点多在山林僻静处,后世认为这是受了佛教禅林精舍的影响。

——《中国古代书院》

材料三戊戌变法时期,教育救国的思想已经屡屡见诸报章,严复、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都曾呼吁:

“今日自强之道,自以兴学为先。

”有的还说:

“兵战不如商战,商战不如学战。

”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高官要员,如张之洞、刘坤一等也强调“西国之强,强以学校”,中国只有大规模“兴学育才”,方能“勉图补救”,否则“不但和与战均无可恃,即幸而战胜,亦无益于根本”。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下诏兴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型人才,以为时用。

但变法不久就遭遇失败,许多新式学堂未及开办即告夭折,教育救国思想也随之陷于低潮。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推崇教化的主要措施及目的。

(5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宋代书院的特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有利于书院发展的条件(6分)。

 

(3)依据材料三,简要评价晚清时期“教育救国”的思想和实践。

(3分)

 

高二历史答案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共60分)

本部分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答案】B

【解析】对旧制度的留恋,希望恢复旧制度,体现了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

2.【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

孔子曾说:

“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

西周对夏商礼制继承性发展,制定了《周礼》,它成为由国家制定、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以调整人的行为关系的规范,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孔子继承了西周的意识形态,把它发展成一套礼乐文明,创立了儒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国古代社会意识形态,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

A、B、D三项分别体现儒家思想的历史观、天命观和修身治国,与题意不符。

3.【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关键信息是“一个好皇帝会带来和平和丰收,一个坏皇帝则带来动荡和饥荒”,天和人相通,相互感应,反映了西汉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

4.【答案】D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说世间束缚你的人、污染你的人、决定你生死的人都是你自己,体现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和王守仁的观点类似。

王守仁的心学主张心即理。

故选D。

A项主张仁政,民贵君轻;B项主张天人感应;C项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是客观唯心

主义。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说明了理学的博大精深;“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体现了理学的封闭性,A、D两项表述符合材料含义但过于片面,C项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故最佳答案选B。

6.【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李贽思想的理解。

李贽上述的言论显然是在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唱反调。

所以称他的思想为正统思想的“异端”应不为过。

A项以偏概全;C项材料中不体现。

D项是由B项延伸出来的。

故选B。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根据材料“对旧制度的激烈批判”分析可排除C、D两项,因为不论是洋务派还是维新派都继承沿用了旧制度;“故国”体现朝代更替的信息,故选B项;战国时期是社会变革时期,是多种思想争鸣,可排除A项。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从材料中的“学问之道”、“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可知黄宗羲强调的是做学问要成一家之言,不能人云亦云,实际上是强调学术自由,反对死啃书本的僵化风气,D项符合题意。

其他三项材料都无从体现,排除A、B、C三项。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唐甄的社会政治启蒙思想,首先表现在他猛烈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君主官吏的残暴罪行,提出了抑制君主至尊权势、倡导社会人人平等的政治主张。

唐甄认为“帝王皆贼”,猛烈抨击君主专制,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故D项正确;ABC项材料未体现,故选D项。

10.【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等解读题干材料,题干故事明显在影射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迷信权威、轻信盲从,缺乏独立思考。

而苏格拉底则主张要独立思考,做到求真务实。

因此选C项。

A项是亚里士多德的名言;B项是智者学派的主张,与材料观点相反;D项观点与题干不匹配;故选C项。

11.【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文艺复兴。

依据材料文字“除了灵魂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值得赞赏”可知,彼特拉克重视人本身、肯定人的伟大,A项表述符合题意,故正确。

B、C两项表述与题意正好相反,故均排除。

D项表述材料不能反映,故排除。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即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人性的解放,B符合题意。

13.【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思想。

由材料中的“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

民对君可以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可知作者强调君主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如果人民不满意的话,也可以废除君主,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主张,故选A项。

14.【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

根据材料中“当立法者图谋破坏人民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的奴役状态时”、“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可知这体现了“人民主权”思想,引用“上帝”概念实质是借“上帝”表达上天赋予人民权力,从而说明“天赋人权”的合理性,这里的“上帝”不是指天主教的上帝,排除D项,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根据中“立法者图谋破坏”、“专断权力”得知材料不是强调君权,故A项错误;欧洲宗教改革后,罗马教皇的权力下降,故B项错误。

1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

“进步”“理性”说明理性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

B项错误,世界的繁荣主要体现在经济上,而经济的繁荣依靠的主要是科技;材料没有涉及王权问题,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

16.【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

从材料“吸取了欧洲制图理论中考虑大地是球面的优点,实测并采用经纬图法比例,而且还采用了地图投影方法”可知中国传统科技融入了西方的科学理论,这和西学东渐有关,故A正确;当时中国传统科技依然占主导地位,西方科技微乎其微,谈不上“冲击”,故B项错误;C、D两项材料未体现,故

排除。

17.【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根据材料中“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像”、“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资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可知该禁令表明统治者的治国理念影响文化政策,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B、C两项表述从材料中均不能直接体现;D项表述本身有误。

18.【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作品是元散曲。

B项是《诗经》的特点,排除;C项是诗歌的特点,排除;D项是婉约派词的特点。

19.【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

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和诗歌在抒发情感、借物抒情以及追求意趣等方面有着相似之处,故答案为D项。

A项指出了诗与画的关系,B、C两项都是诗与画的相同点,三个选项都没有揭示出观念形成的原因,排除。

2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时间节点。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创立于1905年,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因此C项说法正确,A、B、D三项说法由时间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C。

21.【答案】C

【解析】达尔文的进化论否定了人是万物之灵的传统观念,认为自然界的生物都是遵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这与题干中“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的信息相符,C正确。

A、B、D三项与题干信息无关,俱排除。

故答案为C。

2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进化论。

题干材料中一些学者以进化论为依据分析、认识社会问题,而“进化论的法则甚至曾经被解释为胜利属于最强者”,这显然是错误的,所以说其是对进化论的曲解和误用。

本题容易错选A项,A项本身并没有错误,但它与题干材料不符合,因为题干材料显示的是进化论对社会科学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23.【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维新思想不断传播,维新运动兴起,其主张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

材料提供的时间是“1897年”,由此可以判断此时学习西方侧重于学习西方制度。

故选A。

24.【答案】A

【解析】本题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