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管理复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1798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管理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计算机网络管理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计算机网络管理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计算机网络管理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计算机网络管理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管理复习题.docx

《计算机网络管理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管理复习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管理复习题.docx

计算机网络管理复习题

1.在计算机网络结构中采用分层结构有什么好处?

答:

(1)容易解决通信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问题:

 a.上层解决不同种语言的相互翻译(数据的不同表示)

 b.下层解决信息传递

(2)使复杂问题简化,高层屏蔽低层细节问题

 每层只关心本层的内容,不用知道其他层如何实现。

(3)使设计容易实现

 每个层次向上一层提供服务,向下一层请求服务。

2.什么是对等实体?

答:

在不同的开放系统中,同一层的实体称为对等实体。

3.服务元素有哪几种类型?

答:

确认服务、非确认服务、仅由服务提供者发起的服务。

4.(N)层、(N-1)、(N+1)之间协议和服务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

(N)层实体利用(N-1)层提供的服务和执行(N)层协议来完成对(N+1)提供服务。

见下图

5.在网络中传送的数据主要有哪几类?

答:

常规数据传送、加速数据传送和特权数据传传送。

6.网络层完成什么功能?

答:

网络层的任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路由,使发送站的运输层发下来的分组能够正确无误的按照地址找到目的站并交付目的站的运输层。

7.简述TCP/IP体系结构模型。

答:

TCP/IP网络体系结构模型由4层组成。

从下到上分别是:

 

(1)网络接口层:

提供IP数据报的发送和接收。

 

(2)网络层:

提供计算机间的分组传输。

功能:

①高层数据的分组生成;

②底层数据报的分组组装;

③处理路由、流控、拥塞等问题。

主要包括IP、ICMP、ARP等协议

 (3)传输层:

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

功能:

①格式化信息流;

②提供可靠传输。

主要包括TCP和UDP协议。

 (4)应用层:

提供常用的应用程序。

8.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哪些?

答: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传输。

9.比较双绞线和同轴电缆各有何优缺点?

答:

双绞线价格便宜也易于安装和使用,但就传输距离和带宽来说,性能较差。

与双绞线相比,同轴电缆价格贵,但带宽大,传输距离长,抗干扰能力强。

10.物理层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答:

物理层的作用就是为上层协议屏蔽掉不同物理设备、传输介质和通信手段的差异,完成相邻设备间的比特流传送。

11.物理层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

各包含些什么内容?

答:

有四个方面的特性:

 机械特性:

说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

 电气特性:

说明在接口电缆的哪条线上出现的电压应为什么范围。

 功能特性:

说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表示何种意义。

 规程特性:

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

12.RS-232C的电气特性是什么?

答:

采用负逻辑,逻辑0相当于对信号地线有+5——+15的电压,而逻辑1相当于对信号地线有-5——-15的电压。

13.数据链路与链路有何区别?

答:

链路就是一条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段,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节点。

在进行数据通信时,两个计算机之间的通路往往是由许多的链路串接而成的。

数据链路则除了必须有一条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

14.对于选择重传协议,发送窗口大小Wt、接收窗口大小Wr和序号比特数n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为什么?

答:

Wt、Wr和n必须满足关系式:

Wt+Wr<=2n。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接收方能够区分新帧和重复帧。

15.分组交换包括哪几种方式?

比较它们的异同和优缺点。

答:

(1)数据报

交换网把进网的任一个分组都当作独立的"小报文"来处理,而不管它属于哪个报文的分组。

每一个数据分组都含有源地址和目标地址信息,交换节点须为每一个数据分组独立地寻找路径,因此一份报文包含的不同分组可能沿着不同的路径到达终点,而在网络终点需要重新排序。

优点:

对于短报文数据通信传输效率比较高,对网络故障的适应能力强,缺点是时延大。

(2)虚电路

两个用户的终端设备在开始互相发送和接收数据之前需要通过通信网络建立逻辑上的连接,连接建立后,直至用户不需要发送和接收数据时再清除这种连接,所有分组都必须沿着事先建立的特定虚路径传输,并不存在实体间的专用线路。

优点:

对了数据量较大的通信传输率高,分组传输时延短,且不容易产生数据分组丢失;缺点是对网络依赖性大

16.数据链路层完成哪些功能?

答:

四个功能

成帧、差错检测和纠错、流量控制、介质访问控制

17.HDLC包括哪几种类型的帧?

各有什么作用?

答:

信息帧:

用于传送用户数据

监控帧:

用于监控链路的常规操作

无编号帧:

用来传递命令/响应等各种控制信息用于附加的链路控制功能

18.简述局域网的基本特点。

答:

局域网的特点如下:

 1)为一个单位所拥有,且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均有限;

 2)较高的通信速率。

局域网的传输速率在每秒10Mbps的数量级以上,可达Gbps;

 3)较低的时延和误码率,一般为10-8~10-11;

 4)各站点为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

 5)能支持简单的点对点或多点通信;

6)支持多种传输介质。

19.描述局域网的IEEE802参考模型。

答:

IEEE802标准描述了局域网描述最低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以及与网络层的接口服务。

其中数据链路层分为MAC子层和LLC子层。

各层功能如下:

 

(1)物理层:

与OSI/RM的物理层相对应,但所采用的具体协议标准的内容直接与传输介质有关。

 

(2)介质访问控制(MAC)层:

具体管理通信实体接入信道而建立数据链路的控制过程。

 (3)逻辑链路控制(LLC)层:

提供一个或多个服务访问点,以复用的形式建立多点—多点之间的数据通信连接,并包括寻址、差错控制、顺序控制和流量控制等功能。

20.列出局域网的几种拓扑结构,并说明各自特点。

答:

局域网的主要拓扑结构有:

星型、环型、总线型、树型。

 

(1)星型:

每个站点通过点对点链路连接至一个公共中心,任意两点间要通信必须通过公共中心。

 

(2)环型:

通过中继器形成一个环状的封闭回路,数据绕环延一个方向传输。

 (3)总线型:

所有站通过合适的硬件连接至一个线状传输介质上,任一站发送的数据都能被总线上的其他站接收。

 (4)树型:

树型拓扑结构是总线拓扑结构的一般化。

21.LLC子层是如何向高层提供服务的?

LLC是如何实现多条逻辑信道数据帧“复用”传输控制功能的?

答:

主机的LLC层设有多个服务访问点(L-SAP),L-SAP在任一对网络节点之间同时建立多条逻辑链路连接,然后经统一的服务访问点M-SAP与MAC子层交互。

22.设令牌环网的数据传输速率为5Mbps,传播时延为5μs/km,求1bit的时延相当于多长的线路?

答:

1/(5×106)/(5×10-6)=0.04km

23.简述CSMA/CD的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

答:

(1)对每个帧,当第一次发生冲突时,设置参数L=2。

 

(2)退避重发时间在1~L个时隙中随机抽取。

 (3)当帧再次冲突时,L加倍,即L=2L。

 (4)退避重发时间仍在1~L个时隙中随机抽取。

 (5)当冲突n次,L=2n。

 (6)设置一个最大重传次数,超过此值,不再重发,并报告出错。

  此算法的效果是,不冲突或少冲突的帧重发的机会大,冲突多的帧重发的机会小。

24.简述CSMA/CD协议。

25.局域网交换方式的种类及其特点?

答:

(1)存储转发交换

  采用这种方式时,集线器就像—个分组结点交换机。

它从一个输入端口收下一个帧,暂存后即根据其目的地址转发到适当的输出端口。

 

(2)直通(cut-through)交换

这种方式利用了目的地址处于MAC帧的最前面这一特点。

直通交换不必将整个数据帧先缓存后再进行处理,而是在接收数据帧的同时就立即按数据帧的目的地址决定该帧的转发端口。

26.列举局域网的互联设备。

并说明各自的功能。

答:

局域网互联设备有:

中继器、网桥、集线器、路由器、网关等。

 

(1)中继器:

作用是对网络电缆上传输的数据信号经过放大和整形后再发送到其他电缆段上。

通过中继器可以扩展网络空间范围。

 

(2)网桥:

用于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同通信协议、传输介质及寻址结构的局域网。

 (3)集线器:

是多口的中继器。

作为一个中心节点连接多条传输介质。

当某条传输介质发生故障,不会影响到其他节点。

 (4)路由器:

主要功能是:

①选择最佳的转发数据的路径

②控制数据传输,解决拥挤问题

③判断分组是否应该转发

④把—个大的网络划分为若干个子网

 (5)网关:

实现高层协议间的互联功能。

27.局域网的基本组件是什么?

并加以描述。

答:

设备:

产生、接收电信号或光信号

传输电缆:

连接本地设备,为电信号或光信号提供传输媒介

信息处理机制:

处理相关信息的规程、方法

网络服务软件:

用于控制用户访问数据以及将数据从用户传输到另一个用户

应用软件:

允许用户执行一个特殊任务,例如数据库更新、计算和文本处理。

28.ISDN定义了哪几种信道?

答:

ISDN的用户接口定义为三种信道的组合:

B、D和H。

B信道是64kbps的数据信道,传输X.25的连接以及X.25业务(分组交换,虚拟电路)或者永久的数字点对点线路。

D信道提供16kbps数据传输,用于传输信号发射信息和低速率的包交换业务。

H信道提供了384kbps,1536kbps或者1920kbps信道。

29.SONET/SDH分为哪几层,各自功能是什么?

答:

分为4层:

路径,线路,段和光子层。

   层   功能

   路径  业务,端到端的错误校正

   线路  通过帧和频率对齐进行复用,保护交换,数据链路

   段   成帧,编码,数据链路

   光子  电子信号和光学信号之间的转换

30.简述ATM中,VC和VP的各自应用。

答:

VC和VP的用途

31.卫星通信根据卫星距地球的距离可分为哪几类?

答:

根据轨道与地球的距离可将卫星分为三类:

近地轨道(LEO),500-2,000km

中高轨道(MEO),约10,000km

地球同步轨道(GEO),约35,800km

32.试将ADSL与普通拨号Modem及N-ISDN的比较。

答:

1)比起普通拨号Modem的最高56kbps速率,以及N-ISDN128kbps的速率,ADSL具有速率优势(下行速率可达6Mbps);

2)与普通拨号Modem或ISDN相比,ADSL更为吸引人的地方是:

它在同一铜线上同时传送数据和语音信号,分处于不同的频段,数据信号并不通过电话交换机设备,减轻了电话交换机的负载,并且不需要拨号,一直在线,属于专线上网方式。

这意味着使用ADSL上网并不需要缴付另外的电话费。

33.路由选择有哪几种策略?

各有何优缺点?

答:

路由策略分为非自适应路由策略和自适应路由策略两类。

非自适应路由策略的优点是简单、开销小,但不能适应网络变化。

自适应路由策略的优点是能够根据网络当前的状态来选择最佳路由,但开销较大。

34.距离向量算法有何优缺点?

答:

优点是实现简单,具有自适应性;缺点是对坏消息的传递太慢。

35.X.25建立连接时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

分为三个阶段:

连接建立、数据传输、连接拆除。

36.为什么说“只要增加一些资源就可以解决网络拥塞的问题”是不正确的?

答:

这是因为网络拥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简单地采用上述做法,在许多情况下,不但不能解决拥塞问题,而且还可能使网络的性能更坏。

例如,设想将某个节点缓冲区的容量扩展到无限大,于是凡到达该节点的分组均可在这缓冲区的队列排队,不受任何限制。

由于输出线路的容量并末提高,因此在这队列中的绝大多数分组的排队等待时间将会很长,结果上层软件只好将它们重传(因为早就超时了)。

由此可见,简单地增加资源不但会造成网络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解决不了网络拥塞的问题。

37.TCP/IP分为哪几层?

每层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答:

 TCP/IP主要分为如下几层:

 

(1)网络接口层:

与OSI/RM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以及网络层的一部分相对应。

作用是传输经IP层处理过的信息,并提供一个主机与实际网络的接口,而具体的接口关系则可以由实际网络的类型所决定。

 

(2)IP层:

功能是使主机可以把IP数据报(datagram)发往任何网络,并使数据报独立地传向目标(中途可能经由不同的网络)。

这些分组的到达顺序和发送顺序可能不同,因此当需要按顺序发送和接收时,高层必须对分组排序。

分组路由和拥塞控制是IP层的主要设计问题。

 (3)传输层:

为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通信功能。

该层协议处理IP层没有处理的通信问题,保证通信连接的可靠性,能够自动适应网络的各种变化。

 (4)应用层:

包含所有的高层协议,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服务。

主要服务有:

远程登录(Telnet)、文件传输(FTP)、电子邮件(SMTP)、Web服务(HTTP)、域名系统(DNS)等。

38.IPv4地址分为哪几类?

答:

在分类编址方式中,有5类地址,分别是:

  A类地址,有8位网络号,网络号的开头1位是0,后面是24位主机地址。

因此一个A类地址的网络可以有224-2个主机

  B类地址,有16位网络号,网络号的开始2位是10,后面是16位主机号,因此一个B类网络可有216-2个主机。

  C类地址,有24位网络号,网络号的开始3位是110,后面是8位主机号,因此一个C类网络可有256-2=254个主机。

  D类地址,地址的开始4位是1110,这是组播地址。

E类地址,以1111开头,这类地址保留为以后用。

39.封装会使IP数据报越来越大吗?

为什么?

答:

不会。

因为当一个路由器收到一个帧后,首先将其帧头尾剥去,得到IP数据报,在将该数据报转发到下一个网络时,再给它封装上帧头帧尾,然后转发之。

因此,一个IP数据报只可能被封装一层帧头尾。

40.为什么需要对IP数据报进行分段?

答:

每一种网络都规定了一帧所能携带的最大数据量(MaximumTransmissionUnit,MTU)。

网络硬件不能接受或传输数据量大于MTU的帧。

因而一个数据报必须小于或等于一个网络的MTU。

在一个Internet中,包含各种异构的网络,它们的MTU各不相同,因此会导致IP数据报在从源到目的的发送过程中经过MTU小于数据报的网络,因而无法通过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人们提出了将IP数据报进行分段的方法,以使其能够通过MTU较小的网络。

41.网络中有哪些机器可以对IP分段进行重组?

为什么?

答:

只有最终目的主机才会对段进行重组。

这样可以:

  1)减少路由器中状态信息的数量。

当转发一个数据报时,路由器不需要知道它是不是一个段。

2)允许路径动态变化。

如果一个中间路由器要重组段,则所有段都须到达这个路由器才行,这样效率会很低。

将重组放在最终目的,可以让不同的段经过不同的网络分别到达目的主机,可以使网络保持较优的效率。

42.ICMP利用什么协议来发送报文?

答:

ICMP利用IP来传送报文。

43.如何使用ICMP协议来发现到某台机器的路由?

答:

这是ICMP的一个常用应用。

其方法是:

首先源主机发出一个前往目的主机的生存时间为1的数据报。

在该数据报到达第一个路由器后,如果需要转发,该路由器对其进行转发,由于数据报的生存时间为1,路由器在将生存时间减1后,发现其值为0,则丢弃该数据报,然后向源主机发送一个ICMP超时报文,从而源主机获得到第一个路由器的有关信息。

这时,源主机再发送一个生存时间为2的数据报,类似于上面情况,在到达第二个路由器时,会返回一个ICMP报文,依次类推,就可以得到从源到目的主机路径上的所有路由器的信息。

44.IPv6中IP地址用多少字节来表示?

答:

16个字节,这样IP地址可以扩展到5*1028个。

45.什么是端口?

答:

端口是一个16个bit的标识,用来对运输层表示其上的应用程序。

46.IP电话采用的是哪种运输层协议?

为什么?

答:

IP电话采用的是UDP协议。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考虑:

UDP不需要建立连接,通信成本小;话音通信对正确性要求不高但对时延要求较高。

这样的需求比较适合于UDP协议。

47.TCP提供的服务具有哪些特点?

答:

面向连接(ConnectionOrientation)。

提供的是面向连接的服务,即希望发送数据的一方必须首先请求一个到目的地的连接,然后使用这一连接来传输数据。

 点对点通信(Point-To-PointCommunication)。

即只有连接的源和目的之间可以通信,不支持组播和广播。

 完全可靠性(CompleteReliability)。

TCP确保通过一个连接发送的数据按发送时一样正确地送到,且不会发生数据丢失或乱序。

 全双工通信(FullDuplexCommunication)。

一个TCP连接允许数据在任何一个方向流动,并允许任何一个应用程序在任何时刻发送数据。

TCP能够在两个方向上缓冲输入和输出的数据,这就使得一个应用可以在数据传输的时候继续自己的计算工作。

 流接口(StreamInterface)。

TCP提供了一个流接口,一个应用利用它可以发送一个连续的字节流穿过连接。

也就是说,TCP并不提供记录式的表示法,也不确保数据传递到接收端应用时会与发送端应用有同样尺寸的段。

 可靠的连接建立(ReliableConnectionStartup)。

TCP要求当两个应用创建一个连接时,两端必须遵从新的连接。

前一次连接所用的重复包是非法的,也不会影响新的连接。

 友好的连接终止(GracefulConnectionShutdown)。

一个应用程序能打开一个连接,发送任意数量的数据,然后请求终止连接。

TCP确保在关闭连接之前传递的所有数据的可靠性。

48.TCP如何决定是否重发上一次发过的数据包?

答:

TCP在发送一个数据包后,即启动一个重传定时器,同时将该包的放入一个重传队列中。

如果收到该包的确认信息,即取消该定时器。

否则,如果在定时器到时后仍未收到确认信息,则认为该包已经丢失,于是从重传队列中取出该包,再启动一次发送(同样要启动定时器)。

49.TCP协议采取了哪些机制来进行拥塞控制?

简述它们的原理。

答:

慢启动,加速递减和拥塞避免。

使用这些技术的—个前提就是:

由于通信线路带来的误码而使得分组丢失的概率很小(远小于1%)。

因此,只要出现分组丢失或迟延过长而引起超时重发,就意味着在网络中的某个地方比现了拥塞。

 

(1)当一个连接初始化时,将拥塞窗口置为1。

将慢启功的门限窗口置为64。

 

(2)发送端的发送窗口不能超过拥塞窗口和通知窗口中的最小值。

现在假定接收端不进行流量控制。

 (3)发送端若收到了对所有发出的报文段的确认。

就在下一次发送时将拥塞窗口加倍。

这时拥塞窗口从1开始,按指数规律增长。

 (4)当增长到门限窗口值时,每次就只将拥塞窗门加1,使拥塞窗口按线性规律增长。

 (5)如果出现超时,则将拥塞窗口置为1,同时将门限窗口减少为发生拥塞时窗口的一半,再开始增加拥塞窗口。

(6)由上,“慢启功”指每出现一次超时,拥塞窗口都降低到l,使报文段慢慢注人到网络中。

“加速递减”是指每出现一次超时,就将门限窗口值减半。

若超时频繁出现,则门限窗口减小的速率是很快的。

“拥塞避免”是指当拥塞窗口增大到门限窗口值时,就将拥塞窗口指数增长速度降低为线性增长,避免网络再次出现拥塞。

50.简述运输层的基本功能。

答:

运输层依据会话层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ofService)要求,选择适当的网络层服务和运输层协议,以提供可靠的、价格合理的、与网络层无关的数据传送。

运输层采用多路复用/解复用,分流/合流等方式,弥补高层(上3层)要求与网络层(基于下3层)数据传送服务质量间的差异(差错率、差错恢复能力、吞吐率、延时、费用等),对高层提供稳定和一致的界面。

运输层还提供进程间端到端的、透明的、可靠的数据传送。

51.简述网络服务分类。

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答:

根据网络层提供的服务质量(由残留差错率和可报告差错率两个参数来评价)的性质,网络服务被划分为三种类型。

 A类网络服务

  网络连接具有可接受的残留差错率和可接受的可报告差错率。

网络服务是一个完善的、理想的、可靠的服务。

 B类网络服务

  网络连接具有可接受的残留差错率和不可接受的可报告差错率。

网络服务是完美的分组传递交换。

但有网络连接释放或网络连接重建问题。

 C类网络服务

网络连接具有不可接受的残留差错率和不可接受的可报告差错率。

这类网络服务质量最差。

52.OSI模型规定了哪几种运输协议类?

各提供怎样的功能?

答:

针对网络服务质量的差异,运输层定义了5个运输协议类:

 0类协议:

是面向A类网络服务的。

其功能只是建立一个简单的端到端的运输连接和在数据传输阶段具有将长数据报文分段传送的功能。

0类协议是最简单的协议。

 1类协议:

是面向B类网络服务的。

其功能是在0类协议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差错恢复功能。

 2类协议:

也是面向A类网络服务的。

但2类协议具有复用功能,能进行对运输连接的复用,协议具有相应的流量控制功能。

2类协议中没有网络连接故障恢复功能。

 3类协议:

是面向B类网络服务的。

3类协议的功能既有差错恢复功能,又有复用功能。

 4类协议:

是面向C类网络服务的。

4类协议具有差错检测、差错恢复、复用等功能。

它可以在网络服务质量差时保证高可靠的数据传输。

53.运输层的连接和数据链路层的连接有什么区别?

答:

运输层的连接和数据链路层的连接存在着显着的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是因为两个协议所运行的环境不同所造成的。

在数据链路层,两个网络设备通过物理通道直接通信;而在传输层,这个物理通道由整个子网所取代。

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

 1)在数据链路层,不必指明与谁建立连接——每条输出线对应唯一的一个目的端设备。

在传输层里,需要显式地给出建立连接的目的端地址。

 2)数据链路层建立连接的过程很简单,而传输层建立连接的过程要复杂得多,通常要用到多次握手的办法。

 3)对数据链路层而言,物理通道没有存储能力;而运输层连接则必须处理由子网的存储能力而带来的问题。

4)在数据链路层中,通常为每个连接分配固定数目的缓冲区;而运输层的连接是大量的、动态变化的,因此其缓冲区管理也是动态的。

54.目前Internet提供了哪几类服务?

答:

电子邮件E-Mail,文件传输FTP,远程登录Telnet,电子公告版BBS,信息浏览Gopher,高级超文本浏览WWW,自动标题搜索Archie,自动搜索WAIS,域名服务等。

55.请简述电子邮件的地址格式和它在传送过程中是如何使用的。

答:

在TCP/IP系统中,电子邮件地址规定为:

   用户邮箱名@邮箱所在邮件服务器的域名

  上式中,符号“@”读作“at”,表示“在”的意思。

用户邮箱名又称为用户名,是用户自己确定的自己邮箱的标识。

在一个邮件服务器上,每个邮箱标识必须唯一。

同时,每个邮件服务器的域名在Internet上是唯一的,由此可以保证在Internet上每个电子邮箱地址都是唯一的。

邮件在传送过程中,各MTA只使用电子邮件地址中“@”以后的部分,只有到达目的邮件服务器后,目的邮件服务器才根据用户邮箱名将邮件送往用户邮箱。

56.试述电子邮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UA和MTS的作用各是什么?

答:

主要由2部分组成:

用户代理UA(UserAgent)和报文传送代理MTA(MessageTransferAgent)。

用户代理使得用户能够使用友好的接口来收发邮件。

报文传送代理运行于后台,将邮件通过网络发送给目的主机,从网络接收邮件。

57.文件传输协议FTP的主要工作过程是怎样的?

其中包括哪2个进程?

分别起什么作用?

答:

FTP工作进程如下: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