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docx
《东大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大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docx(2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大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前言
山西沁东能源有限公司东大矿井位于山西省南部,晋城市西北方向约36km处,行政区划隶属沁水县郑庄镇、端氏镇管辖。
山西沁东能源有限公司由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晋煤集团”)和晋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晋能集团”)合资组建,其中:
晋煤集团控股51%,晋能集团持股49%。
东大矿井项目,2003年7月31日依法取得了省国土资源厅《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晋矿采划字〔2003〕104号)。
2015年5月取得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山西晋城矿区东大矿井及选煤厂项目核准的批复》。
东大矿井矿区面积117.9727km2,生产规模5.00Mt/a。
2015年9月北京圆之翰煤炭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完成了《山西沁东能源有限公司东大矿井初步设计》。
2015年7月,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完成了《山西沁东能源有限公司东大矿井选煤厂初步设计》。
2015年9月18日,山西省煤炭工程项目咨询评审中心出具了关于《山西沁东能源有限公司东大矿井及配套选煤厂初步设计》的评审意见书(晋煤咨评设字[2015]25号)。
2014年5月,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了《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东大能源有限公司东大矿井及选煤厂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2014年7月15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劳发[2014]863号文进行了批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监总局第73号令《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晋煤劳发[2011]1499号《关于切实加强全省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2015年9月,山西沁东能源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编制东大矿井及配套选煤厂500万吨/年新建项目初步设计的补充设计。
我公司依据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对该项目的选址、平面布置、建筑物卫生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和措施、应急救援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等方面进行分析设计,编制完成了本补充设计。
本次补充设计与矿井及配套选煤厂初步设计相比,主要针对矿井及配套选煤厂初步设计中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的编制深度不足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可能诱发职业病的危害因素,并针对不同危害因素制定了详细的防护措施。
与初步设计相比,本次补充设计修改的内容见表0.1。
表0.1本次补充设计与初步设计对比表
序号
主要内容
初步设计
本次设计
修改原因
1
项目施工、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未提及
补充
加强个体防护,减少职业病危害
2
采掘面及机电硐室温度传感器
配置不全
补充完善
加强管理
3
采掘面风流净化水幕
设计不详细
完善该部分设计内容
提高防尘效果
4
井底煤仓放煤口防尘
未提及
增加湿式除尘器
提高防尘效果
5
各工序工人佩戴防尘口罩
未明确
完善该部分内容
加强个体防护
6
应急救援
设计不详细
完善该部分内容
加强管理
7
警示标识等
设计不详细
完善该部分内容
加强管理
8
各类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设计不详细
完善该部分内容
加强管理,降低职业病危害
第一章设计依据
第一节法律、法规和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1987年12月3日,国务院令第105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
6.《煤矿安全规程》(2014年5月2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7号);
7.《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015年11月17日,国卫疾控发【2015】92号);
8.《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年5月12日,国务院令第352号);
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年5月9日,国务院令第376号);
10.《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2015年4月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3号);
11.《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1月1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7号令颁布);
12.《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2012年4月2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
13.《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2012年4月2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
14.《关于落实煤矿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防护设施设计专篇、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要求的通知》(晋煤劳发[2015]595号);
15.《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
16.《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
17.《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
1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的通知》(2011年12月22日,安监总安健〔2011〕192号);
19.《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2012年4月2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1号);
20.《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2012年5月31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
21.《关于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通知》(2012年6月29日,安监总安健〔2012〕89号);
22.《关于切实加强全省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通知》(2011年11月7日,晋煤劳发〔2011〕1499号);
23.《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煤矿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规定》的通知(2011年11月9日,晋煤劳发〔2011〕1516号);
24.《关于印发《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的通知》(2012年5月23日,晋煤规发〔2012〕500号);
25.《关于印发《山西省煤矿办矿企业标准》的通知》(2012年5月23日,晋煤规发〔2012〕501号);
26.《关于印发《山西省煤矿管理标准》的通知》(2012年5月23日,晋煤规发〔2012〕502号);
27.《关于印发《山西省煤矿建设施工管理标准》的通知》(2012年5月22日,晋煤规发〔2012〕504号);
28.《关于印发《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的通知》(2012年5月22日,晋煤规发〔2012〕505号);
29.《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煤矿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的补充通知》(2012年6月1日,晋煤劳发〔2012〕600号);
30.《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的通知》(2012年6月28日,晋煤安发〔2012〕715号)。
第二节技术规范与标准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3.《工业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卫措施规范》(GBZ/T194-2007);
4.《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23-2009);
5.《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2007);
6.《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25-2010);
7.《矿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GBZ/T50518-2010);
8.《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
9.《以噪声污染为主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8083—2000);
1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9-2001);
11.《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2014);
1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13.《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14.《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
15.《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GB50059-2011);
16.《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
17.《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
18.《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GB50359-2005);
19.《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50383-2006);
20.《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规范》(GB50431-2008);
21.《煤矿工业矿区总体规划规范》(GB50465-2008);
22.《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通用技术条件》(GB/T2626-1992);
23.《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
24.《机械振动与冲击人体暴露于全身振动的评价第1部分:
一般要求》(GB/T13441.1-2007);
25.《手持式机械作业防振要求》(GB/T17958-2000);
26.《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
27.《护听器的选择指南》(GB/T23466-2009);
2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13);
29.《煤矿工业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T50466-2008);
30.《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50087-2013);
31.《选煤厂安全规程》(AQ1010-2005);
32.《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
33.《煤矿采掘工作面高压喷雾降尘技术规范》(AQ1021-2006);
34.《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
35.《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选标准》(AQ1051-2008);
3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37.《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国经贸委安全〔2000〕189号);
38.《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620号);
39.《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
40.《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
41.《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
第三节基础依据
1.设计委托书;
2.发改能源〔2015〕1086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山西晋城矿区东大矿井及选煤厂项目核准的批复》;
3.《山西省晋城市沁水煤田东大井田3号煤层勘探地质报告》评审意见书(晋评审储字〔2005〕74号)及《山西省晋城市沁水煤田东大井田3号煤层勘探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备案证明(晋国土资储备字[2005]082号);《晋煤集团关于山西沁东能源有限公司东大矿井3号煤层补充勘探地质报告的批复》(晋煤集资环字〔2015〕299号);
4.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晋矿采划字〔2003〕104号《晋城市沁水东大煤矿划定矿区范围批复》、国土资源部国土资矿划字〔2013〕027号《关于同意延续山西晋城东大煤矿划定矿区范围预留期的函》、国土资矿划字〔2015〕024号《关于同意延续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东大能源有限公司东大煤矿划定矿区范围预留期的函》;
5.北京圆之翰煤炭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的《山西沁东能源有限公司东大矿井初步设计》和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编制的《山西沁东能源有限公司东大矿井选煤厂初步设计》。
第二章项目概述
第一节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一、企业概况
东大矿井由山西沁东能源有限公司建设。
山西沁东能源有限公司由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晋煤集团”)和晋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晋能集团”)合资组建,其中:
晋煤集团控股51%,晋能集团持股49%。
注册地址为晋城市沁水县郑庄镇东大村;注册资本金20000万元人民币;公司经营范围:
能源项目建设,工矿物资、机电设备及配件采购、租凭及维修等。
晋煤集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晋城矿务局,是原煤炭部直属的94家统配煤炭企业之一,1998年变为省属国有企业。
2000年8月28日,改制为国有独资的“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5年12月11日,改制为由山西省国资委控股(控股60.31%),国家开发银行(持股19.63%)、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持股16.45%)和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61%)三方股东持股的股权结构多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资本405163.46万元,地址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北石店镇。
公司主营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煤层气开发利用、煤化工、坑口电厂等。
晋煤集团是我国优质无烟煤重要的生产企业、全国最大的煤层气抽采利用企业集团、全国最大的煤化工企业集团、全国最大的瓦斯发电企业集团和山西最具活力的煤机制造集团。
现有66个子公司、10个分公司、1个托管企业。
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1941亿元、利润13.63亿元,位列世界企业500强第386位、中国企业500强第78位。
截至2014年底,企业资产总额2101.85亿元,省内外在岗员工16万余人。
晋能集团是2013年2月25日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2013年4月24日,由省国资委和11个市国资委出资,在原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与山西国际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的基础上合并重组正式成立,是以煤炭生产、电力、燃气、新能源、贸易物流、多元等产业为一体的现代综合能源集团。
2013年,公司营业收入2280亿元,资产总额1896亿元,煤炭产量6027万吨,煤炭贸易量3.4亿吨,发电量85.9亿千瓦时,售气量完成5亿立方米,利税实现97.7亿元,利润实现22.8亿元,在省属国有企业中排名第一,在世界500强的排名上升到309位。
二、矿井概况
(一)自然环境概况
1.位置交通
东大矿井位于山西省南部,晋城市西北方向约36km处,隶属沁水县郑庄镇、端氏镇管辖。
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12°21′34″~112°31′04″,北纬35°40′32″~35°49′49″。
本井田交通方便,曲(沃)—辉(县)公路从井田南缘沿沁河北岸通过,向西经沁水、曲沃与侯马市大(同)运(城)公路相通,向东经端氏镇、至高平与207国道相通;西连南同蒲线,东接太焦铁路的侯(马)—月(山)铁路从本井田南缘郑庄通过,可与全国铁路相连;区内各乡村均有公路相通。
矿井交通位置详见图2.1-1。
2.地形地貌
本井田位于太行山脉南端,山西省南部。
地表总的趋势为北高南低,最高点位于井田北端的阎家掌附近,标高+1081m,最低点位于井田南端沁河河床上槐庄附近,标高+566.2m,相对高差514.80m,属剥蚀强烈的中低山区,区内沟谷纵横,多呈“V”字型、树枝状沟谷。
图2.1-1东大矿井交通位置图
3.气象及地震情况
项目所在地区属东亚季风区半湿润地区,大陆性气候显著。
气候特征为四季分明,夏季白天炎热,夜晚凉爽,早晚温差较大,雨水较多;冬季寒冷,雨雪稀少。
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
据沁水县气象局历年观察资料统计,当地年气温-18.7~37.4℃,平均10.6℃,年降雨量412.5~891.2mm,年平均蒸发量为1584.78mm。
雨季多集中于6~8月份。
无霜期180d左右,最大冻土深度43cm。
沁水县气象站主要气象要素见表2.1-1,近三年风频见表2.1-2。
沁水县近三年全年及各季风频玫瑰图见图2.1-2。
表2.1-1沁水县气象站气象要素
项目
数值
年平均气温(℃)
10.6
极端最高气温(℃)
38.6(1967年6月4日)
极端最低气温(℃)
-22.8(1956年1月21日)
年平均降水量(mm)
620.2
年蒸发量(mm)
1584.78
年平均风速(m/s)
2.8
夏季主导风向
E
全年主导风向
WNW
夏季最小频率风向
SSW、N
全年最小频率风向
SSW、N
近十年每年最冷月平均气温≤8℃的月份数
>3个月
表2.1-2沁水县近三年风频表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夏季
0.1
0.3
1.1
2.6
15.6
13.2
6.8
0.9
1.0
0.1
0.2
1.1
5.9
9.8
4.9
0.3
全年
0.1
0.2
1.2
2.3
12.2
10.1
6.1
1.1
0.2
0.1
0.1
1.2
12.2
21.1
9.1
0.2
夏季全年
图2.1-2沁水县近三年全年及夏季风频玫瑰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306-2001及1/400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
4.河流及水系
本区属黄河水系沁河流域,沁河发源于长治市沁源西北,向南经安泽、沁水王必入井田西南至阳城润城镇转东南,穿切太行山经河南沁阳、武陟汇入黄河。
区内沁河最低侵蚀基准面+566.2m,最高洪水位+668.0m,坡度3‰,据润城水文观测站资料,年平均流量6.49亿m3(19.65m3/s),丰水期流量39.69m3/s,枯水期流量7.82m3/s。
井田内支流有林村河、杨河,其中林村河流量0.02m3/s,杨河流量0.0036m3/s,属季节性河流,雨季有短暂洪流。
张峰水库输水干渠横穿本井田,张峰水库是沁河干流上第一座控制性骨干水库工程,也是国家“十一五”期间的重点水利建设项目,坝址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张峰村,总库容3.94亿m3,于2005年6月开工建设,2007年11月8日完成主体工程。
水库年供水量可达2.07亿m3,可使下游河道防洪标准由5~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5.四邻关系
本区煤层埋藏深,生产矿井较少,西邻郑庄井田,东邻永和、胡底和上安井田,南部为寺河矿,上述井田均以断层或境界煤柱与本井田垂直划分,无开采压茬关系。
北部为矿区后备区。
井田相邻矿井关系详见图2.1-3。
6.自然疫源地、地方病情况
东大矿井所在地不属于自然疫源地,无地方病。
7.社会环境概况
本井田所处的郑庄镇、端氏镇隶属晋城市沁水县。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望黄河、北通幽燕,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
晋城市下辖城区、泽州、高平市、阳城、陵川和沁水六县(市、区),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人口227万人。
晋城自然资源富饶,含煤面积5350平方公里,总储量808亿吨,已探明的优质无烟煤储量272亿吨,储量占全省的1/2多,被国家定为全国化肥和化工原料煤基地。
煤层气探明储量6.85万亿立方米,占全省的2/3以上,且纯度高、埋藏浅、可采性好,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规模化、商业化开发,主城区气化率达到90%。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到2015年,确保实现经济总量翻番,达到150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到2015年确保实现总量翻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五年下降16%,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五年下降1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在本井田内村落较少,人口主要集中于沁河两岸,偏远村落房屋多已废弃,几乎无人居住,大多迁移至公路两侧附近,河谷及公路两侧新建房屋均为砖石木结构为主,各村人口一般100~500口不等。
区内几乎无大的工业企业,仅郑庄有一已废小型水泥厂,沿沁河两侧有已无水发电的河北、郑庄、后河等240~500kW的小型水力电站。
区内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有小麦、玉米、棉花、果树、山药材等。
蓄牧业以山羊、棉羊为主。
当地老乡供水水源大多为山中泉水,部分为张峰水库水。
(二)矿井的开采技术条件
1.地质构造
本井田位于区域沁水复式向斜轴部南端,晋~获褶断带西部,沁水盆地南缘东西~北东向断裂带的北部,总体构造形态为一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倾角一般5-10°的单斜构造,伴有宽缓褶曲和小型断裂,致使局部地层倾角达10°以上。
井田以宽缓的向背斜构造为主,大中型断层较少,三维勘探区发现小型断层和陷落柱比较密集,无岩浆侵入,构造复杂程度基本属简单类型。
2.煤层
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迭系下统山西组,含煤地层总厚平均138.54m,含煤6~13层,平均煤厚11.98m,平均含煤系数8.3%。
(1)山西组(P1s)
为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地层总厚35.80~64.63m,平均49.22m。
一般含煤1~3层;自上而下编号为1、2、3号,煤层平均总厚5.66m,含煤系数11.9%,其中1、2号煤层位于本组中、上部,不稳定,不可采,不具工业开采价值,3号煤层位于本组下部,厚度大且稳定,全区可采。
(2)太原组(C3t)
为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地层厚平均89.32m,含煤5~10层,自上而下编号的有5、7、8-1、8-2、9、10、11、12、13、15号,煤层总厚平均6.24m。
含煤系数为6.5%。
位于本组一段顶部的15号煤层,全区可采,其余煤层均不可采,无工业开采价值。
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有3、15号煤层,其余煤层均不可采。
主要可采煤层特征见表2.1-3。
3.煤质
(1)物理性质
本井田内3、15号煤层均为黑色,条痕褐黑色,似金属光泽,中—宽条带状结构,断口贝壳状、阶梯状。
3号煤层视(相对)密度1.48t/m3。
表2.1-3主要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层
编号
煤层厚度
(m)
煤层间距
(m)
煤层结构
顶底板岩性
煤层
稳定性
煤层
可采性
视密度
(t/m3)
最小~最大
平均
最小~最大
平均
夹矸
层数
夹矸
厚度
(m)
顶板
底板
3
3.88~6.27
5.32
83.24~109.13
94.42
1
0~0.8
泥岩、
砂质泥岩
泥岩、
砂质泥岩
稳定
全区
可采
1.48
15
2.68~7.30
4.33
2~3
0~0.72
石灰岩
泥岩、
铝质泥岩
较稳定
全区
可采
1.50
(2)化学性质
本井田各可采煤层化学组成见表2.1-4。
(3)煤类
3号煤层煤类为无烟煤二号(WY2)、无烟煤三号(WY3);15号煤层煤类为无烟煤二号(WY2)。
(4)工业用途
3号煤层为低灰~中灰、特低磷~高磷、特低硫~低硫、高热值~特高热值、较高软化温度灰分之无烟煤。
煤对CO2反应性低,精煤回收率良等。
为良好合成氨用煤、冶金喷吹用煤和动力用煤。
4.井田水文地质
(1)主要含水层
井田内自上而下,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及基岩风化带裂隙含水层、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及上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及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石炭系太原组砂岩裂隙及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和奥陶系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2)奥灰水位及各可采煤层突水系数
井田内奥灰水位标高为+600~+650m,井田内3号煤层底板标高-280~140m,均位于奥灰水位以下,因此,井田内3、15号煤层为全区奥灰水带压。
表2.1-4原煤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