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1512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动儿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流动儿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流动儿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流动儿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流动儿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流动儿童.docx

《流动儿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动儿童.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流动儿童.docx

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的概念

☐从目前的文献看来,有关流动儿童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定义

☐有的学者从人口学的视角出发,抓住流动儿童“流动”的人口迁移特点,认为流动儿童是指流入城市的“流动人口的子女”,一般指15周岁以下的适龄儿童,随父母移居城市上学的进程务工就业的农民子女,与留守儿童相对应,因此认为流动儿童问题的解决首要是关注社会支持的延续与替代,包括教育的延续支持、生活适应的社会支持替代等。

☐有的从制度主义范式出发,抓住流动儿童的制度身份,认为流动儿童是指其居住地与其户籍地不一致的儿童,具体指户籍不在城市但在城市已经居住了相当长时间的儿童。

有些则笼统地指出流动儿童的外延,认为是指农民工流动的子女或外来人口的子女。

后两种注重制度创新与身份特色,因此主要关注流动儿童的支持制度创新,例如制度身份的变更和公共政策等。

 

☐综合以上资料我们认为:

流动儿童的类别

依照行政区域的级别,可以将这些流动儿童划分为:

县市内流动儿童省内跨地区流动儿童

跨省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中国加速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数字庞大的农民离开了土地,来到了城市,寻找发财致富的门路,寻找自己的梦想。

此后,随着户籍制度的松动,出现了所谓的“农民流动的家庭化”现象,即农民工把妻儿带在身边。

这种“农民流动家庭化”的最直接的结果是造就了流动儿童(流动人口子女)这一新的城市弱势群体。

  根据《2006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目前中国至少有1981万多名流动儿童。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推算,14岁以下流动儿童总数为1409.68万人。

流动儿童现在主要存在的问题

(1)上学难: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财政来负担的。

由于流动儿童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所以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财政负担的教育经费。

对于流动儿童来说,上学面临着三种选择:

私立学校、当地公立学校、民工子弟学校。

但是由于资金等原因,大多数的流动儿童选择民工子弟学校,而该类学校往往存在办公条件简陋,教师素质地下、管理不完善等问题。

另外,流动儿童由于经常流动而会中断学习,流入地的学校大都不愿意接收,还有初中毕业后没有相关政策让流动儿童继续在流入地学校升读。

(2)心理:

流动儿童是城市的边缘群体,这不仅表现在物质条件余生活环境方面的缺乏,还包括来自各个方面的歧视,这些都对流动儿童的心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流动儿童会感觉到自己与城市孩子的差别,而且这种差别在城市壁垒面前难以逾越。

他们过早地体验了世态炎凉,遭受别人的冷眼与歧视。

他们受到的这些不公正的对待会使他们感到孤独、寂寞、自卑,甚至对社会产生对立情绪。

当他们的努力得不到跟其他孩子一样的回报是,首先产生的就是对公平的渴望,这种愿望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激进、反抗等边缘化的扭曲心理。

 

父母打工的流动性使流动儿童更换学校的频率较高,这种生活空间的转换也妨着儿童正常的社会交往,为心理调适带来一定困难。

 

(3)就业:

按照中国现行的学籍管理体制,流动儿童很难在城市里有上高中的机会,他们更不能在城市里参加高考。

如果他们不能在城市里上高中和考大学,那么在初中毕业以后就难以在城市里获得很好的就业机会,由此产生了大龄流动儿童的出路问题。

在城市里找不着合适的工作,这会使一部分流动儿童开始不务正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流动儿童少年大多来自农村,来源于并分散于全国各地。

与此同时,他们中的大部分来自于人口大省或劳动力输出大省,相对集中地分布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他们大多很小就以“随迁”或“投靠”的身份来到流入地,有的人甚至就是出生在他们“寄居”的城市而从未到过他们的“家乡”,他们在城市是“长期居住”而非“短期滞留”。

 

☐(5)社会接纳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

流动儿童问题

 

•一是从社会化视角分析流动儿童成长的过程

•进城务工子女经历了城乡社会、经济、文化两种社会化环境,进城后,他们身受双重社会化标准的影响,从把固有的纯朴作为社会化的准则,到将各种“期望作为追求的目标,会形成自己社会化的特点,造成社会化内容和目标不同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化环境的改变”。

社会舆论的标签化、生活场域的局限性对流动儿童的社会化产生了消极影响,如社会角色混乱、责任感缺失、能力弱化以及失范行为增多等,使得流动儿童的性格与行为孤独,自我认识低。

因此,应从家庭、学校和同辈群体等社会化因素出发,从影响流动儿童自我概念形成中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舆论、生活场域等改善出发,提供相应支持,完成流动儿童的理想社会化。

•二是从社会资本与社会支持视角分析流动儿童的处境

•流动人口子女在社会资本拥有量方面处于劣势。

具体来说,流动儿童所拥有的社群网络相对狭小;流动儿童先天不足,后天不良,表现为对社会的期望和参与明显不足,同时社会对于流动儿童期望也不足;教育在解决流动儿童社会资本问题上的作用不足。

由此可以说,由于自身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缺失,无法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因而失去了向上迁移的可能性,恶性循环周而复始,并且通过社会性继承无限地继续下去,这就加剧了现实中不平等的社会分层的现实。

•三是从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视角分析流动儿童的地位

•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经济条件低下,他们在社会资本的拥有量方面处于劣势;由于居无定所、安全无保障、同事缺乏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因此他们是游走在城市夹缝中的群体,是被城市边缘了的弱势群体。

社会普遍对儿童贴上“招人同情”的标签,他们与自己的参照群体——城市儿童进行对比时,会产生强烈的反差。

因此,社会应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社区援助以增加流动儿童的经济资源。

在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划分标准中,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是教育,即教育与社会分层、社会流动有着密切的相关关系。

当前外来流动儿童存在的受教育权问题、失学辍学问题等都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分层与流动,所以要转变流动儿童的边缘化角色,疏通向上流动的渠道。

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城市移民的第二代完全可以融入良好的城市社会发展空间和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为国家的现代化做出贡献。

•四是从社会融入与社会整合视角分析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

•城市流动儿童在很大程度上认同父母的生活方式和家乡的生活习俗,但他们对父母的生存状态表现出强烈不满,迫切要求改变生存环境,外来人口的身份和父母较低的社会地位是促使他们要求改变现状的主要原因。

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犹如动荡的浮萍,造成儿童们在教育上缺乏稳定性,对周围环境不易形成归宿感和安全感,影响同辈群体的关系建立,父母对子女的成长的影响、价值观的确立、爱的获得等方面都是不够的。

另外,农民工子女在接受城市教育时又面临着许多的限制和障碍。

•五是从社会排斥视角分析流动儿童的弱势特征

•社会排斥理论的实质是研究弱势群体,而流动儿童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弱势群体正遭受着种种的社会排斥而日益边缘化。

在流动儿童群体中存在着三种排斥,制度排斥导致流动儿童在城市中无法得到与城市学生同样的受教育权利,其基础教育面临着边缘化的问题;经济排斥导致流动儿童无法融入城市生活的状态,形成边缘化的心态;文化排斥导致流动儿童形成边缘化的归属感,产生出更多的被歧视感和被剥夺感以及对城市的敌对态度。

流动儿童作为一个规模庞大的弱势群体,在进入城市之时,来自各个层面的社会排斥影响着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

•六是从社区教育的角度分析流动儿童的现状

•社区是流动儿童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对流动儿童的行为表现和性格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但目前社会上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问题并没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

目前所见到的研究文献主要是分析造成社会教育缺乏的原因。

首先,社会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与公平,因为一些从小就随父母外出在城市长大的孩子,由于他们的父母没有城市户籍,依然被城市居民看作是“外来人口”,视作“乡下人”,因此作为“乡下人”的后代,自然也就得不到城市社会的公平教育机会。

其次,接受社会教育的渠道不足。

由于我国长期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他们的父母没有条件通过流动这种形式顺利地完成其社会角色的历史性转换,即使有所变化也是非常不彻底。

许多流动人口在实际中无奈地转化成了一种尴尬的“城乡边缘人”,而他们的子女也就无奈地成了这一城乡边缘人的新生代。

流动人口及其子女难以融入城市社区,也就难以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与社会教育机会。

流动儿童热点问题教育社会适应亲子关系心理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当前教育状况:

根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儿童中心合作开展的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3-6周岁流动儿童入托比例为60.7%,低于城市户籍儿童入托率;6周岁儿童中有46.9%没有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在学率为90%,失学率为9.4%.流动儿童未按时入学比例高达46.9%。

另外,在失学的12-14周岁的流动儿童中,有60%的人已经开始工作。

12-16周岁流动儿童每天参加有报酬劳动的比例为5.5%。

2009年我国外出农民工达到1.45亿人,他们中一部分将子女带在身边,流动儿童大约有2500万之多。

一、主要存在的问题

1、上学难、上学贵2、学校教育质量差3、升学难4、学前教育

问题产生原因分析及对策

----国家

问题产生原因:

1、教育制度的滞后“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管理模式

2、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地方财政向城市倾斜

3、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城市占用乡村资源。

4、国家的相关政策缺乏,法律的执行力度不足。

5、城乡二元制的户籍管理制度

6、学前教育管理的不足

相关对策:

1、逐步放宽户籍的管理

2、放宽对打工子弟学校的审批管理、对民办简易学校进行灵活性管理

3、改革教育管理机制加大对地方财政的支持、减轻地方财政压力

4、加大执法力度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对流动儿童的偏见、以及降低公办学校的门槛以公办学校为主,民办学校为辅,民工子弟学校作为过渡形式逐渐淡出,满足流动儿童上学的需求

5、确保学龄儿童就地入学、平等入学,减轻家长负担。

减少各种费用

社会及社区

问题分析:

1、社会办学力量不足,缺乏社会资源、资金支持

2、社会志愿者数量难以满足流动儿童的需要

3、社会对流动儿童的偏见

4、社区难以提供相关的服务

5、社区中缺乏可以提供孩子课后学习、拓展视野的阅览室等场所

相关对策:

1、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提供书屋等设施

2、倡导社会对流动儿童的关注、引导社会力量办学或其他形式的援助

3、增加社会教育的途径。

充分发挥社区的功能作用

4、开展社会工作服务,通过社区工作形式等帮助流动儿童群体

5、实现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良性互动。

家庭

问题分析:

1、流动人口家庭经济困难收入较少,大多住在城中村或其他租赁的房屋中

2、父母没有时间或相应文化水平对孩子进行辅导

3、家庭中缺乏学习的环境、资源

4、课后需要照顾弟弟妹妹或做家务劳动

相关对策:

1、提高流动人口的意识,使其认识到孩子学习的重要性。

2、倡导志愿者对孩子进行辅导补充家庭教育的不足。

3、与社区或机构合作提供相应的资源如:

活动室、图书、玩具等。

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流动儿童个人

问题分析:

1、流动儿童个人的意愿,受各种因素影响逃避上学

2、对学校持排斥态度。

来自老师同学的各种无形压力,出现自卑等负面情绪

3、流动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性格等个体因素

4、流动性大,有些经常转学

对策:

对流动儿童进行的心理辅导、提供社区援助、加强其与朋辈群体的沟通交流。

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或心理咨询、老师对其进行补课等方式

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教育状况对比

 

流动儿童

留守儿童

学校教育

公办学校借读

打工子弟学校

乡村学校

家庭教育

与父母在一起

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父母时间精力等不足

比较缺乏

隔代抚养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社区教育

与城市社区差距大、其居住社区难以提供相应的教育

农村社区提供的有限

朋辈群体

城市儿童的歧视

流动儿童的支持不足

较好的同伴支持

二、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指社会环境发生改变时个体的观念、行为方式随之而改变,使之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

支持网络

主要方面

主要表现

社会福利排斥

制度性排斥----没有户口难以享受各种福利主要体现在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上

社会关系排斥

流动性大、学校的老师同法等交往较少

与当地居民交流较少

观念排斥

市民对流动儿童的观念难以改变、

不鼓励孩子与流动儿童交往

社区排斥

生活在城中村没有社区的概念,

且认同感较差

休闲排斥

家长没有时间、金钱

孩子们只能在居住地附近或父母工作地玩耍

认同排斥

对城市的认同感相对而言不如对老家的认同感

三、亲子关系

1、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原为遗传学中的用语,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生物血缘关系。

在心理学中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在法律上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亲子关系是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它对我们每个人的心身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

据调查,很多人出现不能适应社会、人格障碍、神经症、违法犯罪等一系列问题,相当一部分原因与亲子关系有关。

特别是在现在的很多流动人口家庭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流动人口家庭中亲子关系不良。

西方学者郝林的研究指出:

不良的亲子关系会使孩子形成消极、回避的行为,严重者会患孤独症。

子女的攻击和犯罪行为与不良的亲子关系有关。

不良的亲子关系会使子女形成扭曲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子女往往通过许多方式回避家庭,如撒谎、敌对父母等。

产生不良亲子关系的原因

(1)亲子关系不平等

有的家长把孩子看成自己的附属品,不注重与孩子的平等沟通,认为孩子应该无条件听父母的话,他们对孩子控制很严,非常专制。

流动儿童没有享受到一般儿童那样多的父母关心、理解,体验更多的是父母的惩罚、严厉和父亲过多的干涉、拒绝、否认,流动家庭更多的是采用消极的教养方式,父母这种不恰当的教养方式导致子女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影响父母子女之间的亲子关系,也影响了儿童的心理健康。

(2)父母受教育程度低,教育能力不足

大量的研究发现,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低,越倾向于采取惩罚、严厉的方式来管教孩子,也不懂怎样与孩子的沟通和对话,一味把自己的观点、愿望、想法强加给孩子,限制干涉孩子应有的自由,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导致亲子关系恶化。

因为受教育程度低,大多数流动儿童的家长无法给孩子的学业提供任何直接帮助,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并且在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时,家长只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打骂方法,而不是积极寻找补救方法。

父母的这些行为只会让孩子惧怕他们,甚至敌视他们。

家长在孩子心中的的权威地位受到影响,孩子不仅认为父母粗暴,还会认为父母无能,从而影响亲子关系。

(3)流动儿童父母严峻的生存状况,无暇顾及子女

流动儿童的父母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他们大多从事的是苦、脏、累且报酬低的职业。

在这种压力状况下。

流动儿童的父母往往忙于挣钱养家糊口,与子女的沟通和交流很少,这种高度的压力状态甚至可能使父母在与子女的互动过程中极易情绪失控。

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父母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满足孩子的依赖需要,从而导致父母忽视孩子的依恋需要和情感需求。

(4)流动儿童父母所属的地域文化,不善于表达感情

关于流动儿童感受到父母更少的情感温暖和理解,或许可以这样来理解: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子女,但情感的表达度却是不一样的。

农村的文化推崇的是情感的内敛和不外露。

所以,流动儿童的父母很少会对自己的子女说“我爱你”、“我为你自豪”、“你是好样的,我相信你”、“好好干,我支持你”之类的情感表达句和情感支持句,也很少会通过拥抱子女来传达对子女的爱和支持。

总而言之,流动儿童的父母很少会通过自己的言谈、表情和拥抱来传达对子女的爱,这就使流动儿童很难体验到与父母之间存在一种温暖、体贴和亲热的感觉,甚至觉得父母难以接近。

(5)流动儿童家长跟不上孩子的步伐

孩子来到城市后,比父母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在言谈、举止、穿戴、爱好上能更快地城市化,视野不断拓宽。

相比之下,父母由于文化水平低,难以跟上孩子学习、精神上的需求,导致与孩子没有共同话题,并且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权威地位被削弱,从而影响了亲子关系。

建立新型亲子关系

1、家长更新养育观念

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证明,有关养育的观念决定着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对待子女的态度和养育方式。

不良的亲子关系往往是由于父母对子女的错误认识和态度造成的。

主要的异常态度有下面几种:

孩子是我自己的,我可以用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对待孩子;我的任务只是养育孩子,教育的任务是老师的;孩子发展必须顺其自然,父母的教育是没有作用的,孩子不会因为你对她进行了教育而成才,也不会因为你没有对她进行教育而一事无成;父母和子女的交往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没有必要在这方面浪费时间,等等。

因此,养育观念的更新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身上的毛病,不要一味责备孩子,要自身找原因,只有纠正了自身的缺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问题。

 

2、家长要通过教育、培训,增加养育知识

很多研究表明,父母文化水平影响亲子关系,父母文化水平越高,家庭关系相对越好。

养育子女是一门学问,如果不具备儿童心理发展的知识,不了解青少年的特点,不掌握科学教育的知识,面对处于个体成长关键而又困难的发展阶段的青少年,将难以承担教育他们健康成长的使命。

只有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个体特征进行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家长要学会沟通

孩子的想法跟父母的想法是不太一样的,父母只有了解他们才能教育好他们,因此要努力学习与青少年子女的沟通技巧。

要很好地与孩子沟通,父母一是必须营造平等自由的交流气氛,要对彼此的分歧持宽容的态度;二是要认真倾听孩子的意见,注意观察他们的反应,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站在他们的立场考虑问题,体察和重视他们的情感和需要。

4、做孩子的朋友

由于父母多忙于生计,而青少年子女又忙于学业,双方共处的时间非常有限。

但无论如何忙碌,父母也要抽时间和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与孩子一起活动,密切双方的感情,促进双方的了解。

只有经常交流和沟通,父母才能对孩子的内心活动保持关注和敏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5、向孩子学习

孩子学习和适应新生事物的能力,是他们长于父母的地方。

在这方面,父母应该向孩子学习,接受新的观念和新的事物,努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勇敢接受时代的挑战。

这样,不仅父母自己能够更新知识、跟上发展,还更容易找到孩子能接受的共同语言,有利于与孩子的沟通和理解。

6、建立平等型亲子关系

平等型的亲子关系是一种较有利于子女心理健康的良好的关系。

平等型的亲子关系的特点主要是:

父母在孩子的面前有一定的权威性,同时孩子也有较充分的民主权。

凡是要做出与子女有关的决定,都征求子女的意见。

对很多问题,子女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对父母的某些做法提出反面意见。

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基本平等,既有父母子女亲情,又有朋友之间的友谊。

但是,在这种关系中父母起主导作用。

总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

“幼年受于家庭的教训,虽微薄细致,往往终其身而不忘”。

显然,子女和父母的亲情是促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

四、心理问题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城乡壁垒的逐渐被打破,城乡之间全方位、立体化的互动交流日益升温,大批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而流动方式由最初的“单身式”或“夫妻式”变为“家庭式”的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于是大量民工子弟进城成为“流动儿童”。

这些儿童进入城市后受到城市部分个体对他们的歧视,加上他们的家庭、教育、社会生存等环境相对落后,以及由此生成的自身素质与城市儿童的差距,使他们的权益容易被忽视,经常受到不平等待遇,在城市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城市边缘儿童。

在这种弱势环境中,流动儿童及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流动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

1、自卑,感情敏感而脆弱自卑是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集中体现

城市流动儿童介于城市和农村这两个群体之间,他们无法在短期内适应城市生活,也不愿意在回到农村,使他们在夹缝中生长。

由于长期在失落与憧憬中挣扎、徘徊,城市的钢筋水泥墙阻断了天真烂漫的童趣,加之受到一些歧视,自卑感作祟,孩子失去人生的希望,认为社会上任何事物都没有意义,因过分看轻自己而感到伤心、孤独、多愁善感、苦闷彷徨,缺乏求知激情,常常自怜自哀,处处谨慎保守,所以在其他人面前,容易慌张、胆怯、害羞,不敢参与其他儿童的活动,有问题不敢问老师,表现为比较“老实”等。

久而久之,就难免会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上出现偏差,影响他们对今后道路的选择,并有可能演化成一个畸形的群体。

2、感觉被歧视,没有归属感

(1)城市同学的排斥。

很多流动儿童在深圳公办学校学习期间,常遭到城市孩子的排斥。

有的是明显有意地谩骂、羞辱、孤立,有的表现得较为含蓄或者无意的疏远、冷淡。

(2)教师不公正的态度。

因为流动儿童在学习成绩一般处于中等位置,加之刚从内地或其他学校转学而来,很多的不适应,因此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加重了老师的工作量,导致一些教师对流动儿童存在偏见,在对待城乡学生的矛盾冲突中,偏袒城市孩子;在学习辅导上,对流动儿童缺乏耐心;对城市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照。

(3)来自城市学生家长的偏见。

有的学生家长对流动儿童存有偏见。

认为流动儿童笨、懒、没有教养,有很多坏习惯,害怕自己孩子会受到不良影响,对自己孩子和流动儿童在一起共同学习表现出不满。

由于他们的父母没有城市户籍,依然被城市居民看作是“外来人口”,视作“乡下人”,因此作为“乡下人”的后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这种复杂的心态足可以说明“外来人口”的身份已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困绕。

3、存在相对孤僻性,与人交往合作能力较差

许多刚来城市生活的流动儿童,大多性格内向,行为拘谨,自卑心理较重,自我保护、封闭意识过强,存在相对孤僻性,以至于不敢与人交往,不愿与人交往。

4、学习焦虑

父母为流动儿童的学习付出了大量的金钱,因而对流动儿童的期望也会随之提高。

流动儿童肩负着改变家庭命运的责任,常常渴望在短期时间内提高自己的成绩,一旦他们的学习成绩停滞不前,父母的高期望和流动儿童的现有水平的反差往往使他们产生自责倾向,进而产生学习焦虑。

有的流动儿童学习基础差,他们经常夸大自己的缺陷,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轻易放弃。

5、内心充满一定程度的不平等感、对立感

流动人口子女要进入公立学校就读除了交纳正常的书本费外,还要交纳一定数额的“借读费”或“赞助费”,这表明流入地区的公立学校以不同等的条件接收流动儿童,就义务教育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很容易在这些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埋下“社会不公”、“农村的孩子比城里的孩子低人一等”的阴影,“借读生”、“黑市户口”的帽子也会影响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同时一些民办学校办学条件简陋、收费低廉等原因,难以集中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教学设旌、设备简陋,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学校管理不善以及安全卫生问题隐患严重等问题,虽与城市的孩子同在一片蓝天下,却享受不到优质教育资源,也易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不平等感、对立感,不利于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

应对措施

1、政府制定相应法规保障流动儿童在教育等各方面的权利

流动人口为城市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这些

“第一代移民”在城市逐渐站稳了脚跟,其“第二代移民”现已大多到了入学

年龄,他们当中的一部分将成为未来的新城市人。

解决好他们的就学、

升学乃至将来的就业问题,对于提高市民素质,增强城市活力具有不可

忽视的重要意义。

只有把解决流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