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第三中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1512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丹阳市第三中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丹阳市第三中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丹阳市第三中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丹阳市第三中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丹阳市第三中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丹阳市第三中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

《丹阳市第三中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丹阳市第三中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丹阳市第三中学三年发展规划.docx

丹阳市第三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丹阳市第三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2017—2020)

(送审稿)

 

二O一七年四月

 

第一部分发展背景分析………………………………………………3

一、学校概况……………………………………………………………3

二、发展优势……………………………………………………………4

二、存在问题……………………………………………………………6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8

一、指导思想……………………………………………………………8

二、办学理念……………………………………………………………8

第三部分学校发展目标………………………………………………8

一、总体目标……………………………………………………………8

二、具体目标……………………………………………………………9

第四部分重点项目、工作措施及成功标志…………………………15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28

附件一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计划表………………………………31

附件二2017-2018年度第二学期计划表………………………………34

附件三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计划表………………………………36

附件四2018-2019年度第二学期计划表………………………………38

附件五2019-2020年度第一学期计划表………………………………40

附件六2019-2020年度第二学期计划表………………………………42

 

丹阳市第三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2017—2020)

第一部分发展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学校创办于1906年,原名官立城东初等小学堂,1969年开始招收初中学生,1972年初中、小学分开,学校先后更名为烈帝庙小学、东门小学、城镇中心小学、东风学校,1989年更名为丹阳市第三中学,2006年被授予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

目前,校园占地面积2210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2960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9496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1个,学生936人,教职工164人。

学校目前31个教室全部安装了多媒体。

现有1个阶梯教室、4个网络教室以及理化生实验室9个、1个劳技室、1个数学化实验室、5个音美教室、1个历史地理教室、1个国学室、1个丹阳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1个校史展览室、1个藏书室、2个支部活动室、3个阅览室、1个校园电视台、1个E学习教室,共计33个功能室,现有电脑322台,藏书87135册,教师集备室3个(配备多媒体)全部实现电子备课。

经过努力,学校实现了教学管理、校产管理、后勤报修、校园监控电子化,开设了家校平台和德育网站,校园网络系统焕然一新。

目前拥有专任教师134人,男教师45人,女教师89人。

从职称结构看,高级教师有93人,一级教师有33人;从学历结构看,大学本科以上有133人,其中,教育硕士有25人;从年龄结构看,专任教师中50岁以下有115人,其中,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49人;从骨干结构看,校级以上骨干教师有112人,丹阳市级以上63人,镇江市级以上7人;从党员结构看,在职党员数有41人;从总体看,教师队伍结构较合理,绝大多数青年教师能胜任循环教学,功底较扎实。

二、发展优势

2.1学生核心素养不断提升。

我校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面向全体、面向未来、以人为本、德育为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六大核心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为总要求,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以“礼仪、习惯、责任、生命、爱心、感恩”分别为六个学期主题,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并开足开齐课程,开设28个社团活动,让学生的个体潜能获得好的开发,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2.2教师专业水平明显提高。

我校以市教育局“助力工程”活动为契机,通过“全员读书”、“暑期培训”、“抽听课、调研课、公开课”、“共同体研讨活动”、班主任培训、“青年教师论坛”等多元化的校本培训手段,有效激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自觉意识,促使了教师“个体发展”和“群体发展”的协同推进。

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一批青年教师崭露头角,全校教师整体专业能力和学术品质获得明显提高。

2.3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

近年来,我们努力构建“做一个阳光的中国人”办学理念,形成了学校主体成员共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在传承和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全体教职工对教育的理解、职业的认同和对发展的期待,以教育创新为主导、协同进取为主流的学校精神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开始显现。

2.4文化特色不断彰显。

从2005年开始,学校就开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摸索与探究,先后建立了“中德心理大学实践基地”、“丹阳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丹阳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等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积极开展心理测评、团体解压疏导、心理咨询师从业培训等活动,特别是以我校为片长学校的中学西片德育协作片每月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为丹阳市心理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专业引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有41位教师获得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1位教师获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其中校级领导、中层、班主任23人,一线专任教师19人,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师资队伍保障。

而今,一个拥有接待室、咨询室、调节室、沙盘室、音乐放松室、团辅室等功能齐全、造型独特、个性十足、格调高雅的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丹阳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有序开展心理咨询师轮值制度,每周日下午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服务,同时中心创建了镇江市一流的交互网站,开展网络咨询、宣传等活动。

依托校园多年心理健康教育积淀,学校自主研发校本教材《初中生阳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进行合理的课程化设计,如“认识心理学”,“尊重生命”,“孝亲尊师”等章节,引导学生在一个一个典型案例中,把“阳光”的主题学校文化基因植入心灵。

该教材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出版发行,已在省内外多所学校投入使用。

 本着让孩子“先做人再成才”的宗旨,学校循序渐进开展“孝亲正行”的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国学社联合丹阳市中华传统文化协会有序开展国学夏令营、冬令营、社团等,在丹阳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力。

目前,学校七年级主要开展“品读经典”的经典诵读、“专注好学”的学科课堂、“知书达礼”的社团活动、“感恩一切”的就餐活动、“弘扬孝道”的午间活动、“感恩人生”的国学培训等系列教育活动,成效十分明显。

2.5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通过“五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活动的全面实施,通过小班化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的努力构建,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协同努力,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成效显著,学校教育品牌的社会美誉度不断提高。

2.6.小班化教学特色日趋明显。

我校小班化配制已多年,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更多,教学中教师当面和二次批改作业、结对帮扶学困生、家访等效果明显、覆盖面广,与学生、家长联系更加密切。

三、存在问题。

通过对以往经验的总结,确认了学校发展中蕴藏的潜在优势,但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3.1学校现有的空间还需进一步增大。

三中目前的规模应该有能力做大做强。

但在中小学布局调整、秩序重构、老城区改造的过程中,我校生源人数和质量急剧下降;校园面积小,特别是运动场地小而破旧。

我校虽然主动工作,积极思考,但还需进一步争取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为今后新的发展和提升创造条件。

3.2学校发展高原期现象还需进一步破解。

目前,中年以上教师绝大多数达到了高级职称或县市级以上骨干教师,部分带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

另外,受大环境影响,少数教师敬业精神受到多种因素冲击,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有待加强;这种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思想对自身的发展、对学校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

学校通过完善绩效考核、岗位设置、各层面骨干培养等措施,鼓励他们向名优教师、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的发展方向努力,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树立榜样。

3.3相关方案还需进一步完善。

原绩效考核方案已经不能完全适用,目前学校正在召集不同层面会议征集意见,结合学校实际,逐步完善“效益优先、兼顾公平、重在激励”的绩效分配考核方案。

要以绩效工资考核与发放为切入点,切实加强学校内部管理。

既要通过加强管理的人文性、激励性和情感性的建设,将各种规章制度内化为师生自觉的行为规范和习惯,又要通过加强管理的制度性、规范性和操作性,认真做好各方面的常态化考评记载,为绩效考核提供准确的依据。

随着时代的变化,原岗位定级方案还存在一些与现实考核不相符的地方,在实际操作中已暴露出弊端,在广泛听取各个层面教师的建议下,不断修改完善,既考虑鼓励青年教师主动承担学校各项工作积极性,又要考虑对即将退休的教师人文关怀,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3.4名优教师数量还需进一步增加。

学校一直将队伍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教师队伍已形成了勤勉敬业的作风,普遍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但青年教师工作经验和方法比较缺乏,拔尖人才不足,名优教师、特级教师缺乏仍是不可回避的事实。

还有像数学、化学、英语等学科教师老化、缺员等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我校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的瓶颈。

3.5学校文化建设还需进一步深化。

要进一步加深对“阳光”文化的理解和挖掘,在学校教育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等方方面面全面渗透“阳光”理念。

但学校制度文化缺失,学校常规工作人情大于规范现象突出,因此影响到干群关系、校园风气和工作效率,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和规定。

3.6课程和课改还需进一步深入。

课程是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

如何围绕“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发展个性、健全人格”的综合培养目标,在国家统一课程的总体框架下,通过校本特色课程的有计划建设、通过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有机结合、通过优质课程资源的有效引入,有效改善和优化目前的课程资源与课程配给,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我们围绕“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合作”这一主题,进行了改革尝试。

对课堂生态环境的整体构思到对“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环节的整体设置还要进一步设计,特别是“班级文化建设、小组文化建设、导学案编制与使用、课堂操作流程、评价体系建设与应用”五大体系的实施还需进一步科学、精细、实效、常态。

教师的教学理念要进一步更新。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

一、指导思想

今后三年,我校将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转变、落实、提升”为工作理念,认真执行省教育厅《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即“五严”规定,以“理念引校、人才兴校、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名校、依法治校”等六种方略作为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努力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学生层面以“阳光教育、活力青春”为核心目标,教师层面以“理解青春、尊重青春、依靠清纯”为主要引领,质量提高与特色创建并重、规范管理与文化引领并重,促进学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办学理念

坚持以“做一个阳光的中国人”为学校办学理念。

这意味着三中人有清醒的自我意识,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而发扬自身的优势,努力弥补自身的不足,表现出永远向上、追求卓越的阳光精神;这意味着三中人对学校有着深刻的理解,知道学校对于学生发展和教师成功的意义,不断寻求实现学校的价值和历史使命,表现为教育的自信和内生的发展活力;这意味着三中人对教育本义的准确把握,知道教育的内涵在于唤醒人的智慧、释放人的潜能、促进人的成长,表现为对教育理想和理想教育的不懈追求。

第三部分学校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继续巩固和发展成果,把学校办成“内涵丰富、科研领先、质量上乘、特色鲜明、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信赖的现代学校”。

二、具体目标

(一)办学条件目标。

1.1我校规模设置保持10轨30个教学班。

1.2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建立起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智慧校园系统。

通过各软件系统采集、整合、汇总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成长等方面的数据,形成全时空、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的学校局域数控云中心,实现学校资源有效共享,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丰富教学资源,满足个性学习需要。

1.3校园景观、绿化、宣传栏改造。

1.4争取政府支持扩建学校操场改造工程。

1.5学校连廊更新工程,校园文化布置,班级文化更新工程。

1.6食堂确保“镇江市A级食堂”。

1.7校产管理实现“数字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培养电脑老师成为资产管理员。

1.8完善安全设施、安全制度和安全工作台帐,实现安全事故零发生率。

1.9依托“千兆光纤”校园网的网络优势,及时充实学校各种新闻、通知、工作要求等,为服务教师提供很好平台;加强网络硬件、软件的疏通改造,推行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常规管理和校务处理,最终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

(二)学生培养目标。

2.1培养具有身心健康、文明博雅、合群合作、自信活泼、善于规划、善于学习、善于交往的阳光中学生。

2.2培养心胸开阔,自信自立,人格健全,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人文修养的阳光中学生。

2.3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阳光中学生。

2.4培养初步具备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阳光中学生。

(三)教学工作目标。

3.1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使新课改工作得以深入开展。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逐年提高教学水平;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体系,调动全校师生的“教”、“学”积极性,教学质量要稳中有升,稳定在全市前列,各项教学质量考评指标名列全市前列。

争取中考成绩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3.2狠抓常规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规范教学常规,加强检查考核措施和力度。

以提升教学理念、提高专业水平为校本培训重点,加强师资队伍专业建设。

以推进“新课程改革”为抓手,加强教研组备课组专业建设。

完善说课、听课、评课机制,开展各类教学评比展示活动,形成聚焦课堂教学、研讨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

加强质量监控、教学视导等环节的管理,关注教学效果,在教师中形成“敬业爱生、务实高效”的良好教风。

通过教学检查、示范激励等途径,对学生加强学习习惯的教育和培养;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学科类竞赛,形成崇尚知识、追求能力的氛围,在学生中形成“自主踏实、刻苦进取”的良好学风。

3.3继续加强音、体、美学科的特长生培养,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更多的艺体特长生。

3.4学校的男子篮球队、男足进入全市前三名,全市学生运动会进入甲级队。

3.5根据学校特色和地域文化进一步拓展、整合校本课程,帮助学生根据兴趣和特长确定社团课程(心理课程、国学课程、阅读写作课程等),在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以学校“内涵发展创新项目”建设为抓手,狠抓“活力课堂”,打造“教师团队”,建设“特色项目”。

3.6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班级的小组合作学习,打造高效课堂。

组织教师培训与理论学习,开设不同层面的专题讲座,建立规范有效的日常教学管理、培训、评价机制。

3.7加速培养全体教师教育教学业务能力,提高师资竞争力度,激活教师教学积极性;发挥老教师和各级骨干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带动新教师尽快成长,提高整体师资质量。

积极探索评价制度的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教师评价重过程重理念;课程评价重科学和实施环节;建立激励制度,实现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的目标。

3.8积极推进学校语文作文、阅读、美术、科技、国学、合唱等校本教材,并进入课堂使用。

(四)德育工作目标。

4.1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的原则,以完善“三位一体”育人体系为保障,进一步提高工作实效,提高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创新机制,丰富载体,不断增强德育工作吸引力、感染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建设学习型、研究型的班主任团队,班主任每月写学习笔记一篇,开学计划设置为“学期管理问题预设”、学期末工作总结为“学期核心问题的描述和总结”,并将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装订成册,作为班级管理的工作手册,留给下一个年级作为管理参考。

4.2细化“分层”德育重点目标和实施途径。

继续完善“礼仪、习惯、责任、生命、爱心、感恩”六大主题系列活动方案,循序渐进地开展好每学期一个主题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完善每月班级文化建设方案,丰富班级“四栏一角”(目标栏、宣传栏、特色栏、班务栏、团队活动角)内容,有针对地引导、鼓励学生树立自信。

4.3切实落实核心素养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通过学期初的行为规范教育、学期中的活动行为养成和学期末的综合素质评价,让学生形成“学习能解决问题,能生活;学习无限、发展无限”的意识,进而推动学生的核心素养、生涯规划能力等的形成。

4.4以中德大学实践基地、丹阳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体、丹阳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西片中学德育协作片为平台,以创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为契机,积极开展心理测评、团体解压疏导、心理咨询师从业培训、《中学生阳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等实践与研究工作。

充分发挥成员学校的共同资源,全面促进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的道路,为广大心理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的专业引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通过心理课、讲座、心理疏导,使心理健康的学生达98%以上。

4.5建立学校宣传推广的机制。

学校教育教学观点、行为通过校园网、微信、校电子屏、组织活动、家长会、片区交流等方式做好宣传和动员,得到校内外的各方支持,边说边干、边干边说,让更多的人知晓,让更多的人参与,形成教育共同体的常态。

依托校园文化,将简单的图文上墙的文化,变为真正有中华历史的文化长廊。

征集学生原创格言,制成标牌悬挂在校园立柱上。

在不同的时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和目标激励自己前进。

使得校园是文化的校园、是学生的校园。

4.6开展远离毒品教育、“防艾”宣传教育。

进一步巩固“平安校园”的创建成果,确保校园安全,师生平安,努力做到师生犯罪率为0%、无一人吸毒贩毒;做到每两月至少安全演练一次、每月班主任培训一次、每月家长培训一次、每年至少每位学生家访一次、每年至少校内班主任比赛一次、每月至少同一主题班会课开设两次;不断完善“阳光少年服务队”、学生会自主管理制度,让更多学生参与校广播站播音、食堂管理、常规检查、大型活动等管理中,使学生在自主管理、自觉成长方面不断提升人文素养。

(五)教育科研目标。

5.1积极参与小组合作的研究,通过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让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生命价值充分体现的场所,让每一个生命个体(师生)都能在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5.2建设一支具有高尚的师德修养、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教学基本功,具有先进教育理念、技术,有高度责任感的师资队伍。

以张步青名师工作室为引领,培养出1至2名市级名师、2至3名市级教学能手。

通过讲座培训、辅导报告、外出学习,撰写论文、小结反思、表彰先进等形式加强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进行师资队伍结构合理调整,有计划调整、充实若干薄弱学科,如英语,数学学科;加强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外出培训,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特别丰富青年教师论坛活动,加快青年教师成长速度。

5.3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教师在三年内读六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每位教师身边配备一本教育教学专著、一本读书笔记、一本教育教学反思,力求做到每日学习一点,每周研究一点,每月体会一点(45周岁以下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读书笔记),每学期总结一点(45周岁以下教师至少完成一篇、35周岁以下至少两篇正规刊物发表或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获奖论文),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职业生命质量。

5.4以营造专、兼、群、全员参与科研氛围为工作重点,形成科研管理网络。

争取教科研工作探索新方法、创出新路子,采取机制先行、骨干引领、学习工作同发展的新路子,逐步形成校级领导统领、教科室指导、各课题组落实、广大教师实施的科研管理网络,努力营造专、兼、群、全员参与科的良好氛围。

扎实有效开展“说、听、评”三位一体的教研活动。

教研组、备课组进行的每周公开课活动要雷打不动,并进行“推门听课”制度,以课例为载体,进行研课,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5.5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体现集体智慧,构建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制度的新思路新举措,重视对教研组长的培训指导,明确组长职责,提高组长工作责任心和管理水平,教研组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总结,要注重过程管理,突出“研”字,争取数学、外语和语文组成为教学效果明显的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以强调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为指导思想,集体备课,互相听课,及时检验,不断调整教学策略。

大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5.6学校开展镇江市各类课题(如:

《小班化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创新研究》、《初中语文快乐作文序列化研究》、《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基于初中生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翻转课堂研究》。

)研究。

(六)队伍建设目标。

6.1通过“三评”(教师测评、学生测评、家长测评),不断完善奖惩和考核相结合的师德激励机制。

实施师德建设“立德工程”,落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行为“十个严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严禁有偿家教、校外兼课等失范行为发生。

调动中老年教师工作积极性,打破“天花板”效应。

真正地让中、壮年教师在学校发展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6.2通过定期开展“青年教师发展论坛”各种活动,突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三年内有更多的年轻教师在省、市学科基本功竞赛和优质课评比中获奖,有一批市内知名、社会赞誉的青年优秀教师。

6.3三年中,落实教育局拔尖人才“领航工程”,加强对拔尖人才履职进行考核,拔尖人才层次和数量有所提升;实施教师培训“助力工程”,严格落实丹阳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十项规定”;推进青年教师“青蓝工程”,落实青年教师“135”考证工作。

(七)管理工作目标。

7.1以总支委为核心,健全在校长室领导下的行政处室、年级管理条线和学科组纵横协调的学校管理机制,形成以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长效机制,健全德育、教学、教科研、后勤服务等方面的管理规范,形成精细、务实、科学的学校管理文化,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建设,使各项考核、评优、激励等机制,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形成良性竞争、主动合作的工作氛围。

7.2学校管理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本,一切着眼于师生员工,一切又要依靠师生员工。

在未来的三年中,学校将采用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模式,创设一种和谐的学校气候,真正地让“制度来规范”、“道德来引领”、“情感来和谐”,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表现出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面貌。

(八)文化建设目标。

8.1深刻挖掘校训“上善若水,自强不息”、办学理念“抬头、挺胸、望远、做一个阳光的中国人”的意蕴,使它们得到精准的提炼,使得传统文化传承与当代教育改革有机融合,赋予教学工作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逐渐使浅表的物质行为文化上升为深层次的精神文化。

8.2努力在宏观层面上对学校全局的、长远的文化发展所做出符合学校自身规律的预制和谋划,并使其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学校未来方向与发展水平的策略;同时,让它成为学校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能够凸显其办学特色并永葆发展活力。

8.3创设浓郁的人文氛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人文熏陶,并推动教师队伍师德和师能的不断发展。

重视师生读书情况,营造“书香校园”氛围。

提高全体师生素养。

8.4形成学校的文化力,主要包括精神力、执行力和形象力三个系统的塑造。

努力使课程文化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让学校文化成为学校特色。

第四部分重点项目、工作措施及成功标志

1.构建阳光校本德育模式。

1.1系统构建“阳光家校学堂”培训网络,构建三位一体育人体系。

首先家长培训。

在初中阶段,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家长的影响力是最大的。

因此要采取“家长与学生同时接受教育”的策略,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