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命题研究一考前必知 高考10大命题趋向 高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1365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3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命题研究一考前必知 高考10大命题趋向 高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命题研究一考前必知 高考10大命题趋向 高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命题研究一考前必知 高考10大命题趋向 高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命题研究一考前必知 高考10大命题趋向 高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历史命题研究一考前必知 高考10大命题趋向 高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命题研究一考前必知 高考10大命题趋向 高考.docx

《高考历史命题研究一考前必知 高考10大命题趋向 高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命题研究一考前必知 高考10大命题趋向 高考.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命题研究一考前必知 高考10大命题趋向 高考.docx

高考历史命题研究一考前必知高考10大命题趋向高考

一、考前必知

          强化学科特点——灵活考查主干知识,命题形式多样化

高考是国家权威考试,有明确的考查要求,新考纲规定: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是知识层面的考核内容,即考查考生对历史主干知识的掌握的深度和广度。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充分体现了这一命题要求。

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考查、中共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考查;新课标全国卷Ⅱ对京剧的考查;重庆卷对明朝内阁制的考查等。

值得注意的是,高考试卷中对主干知识的考查都占有较大比重,命题形式多样。

[典例] (2013·天津高考)“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

”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解析] 本题考查的主干知识是“元朝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

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产品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

明朝中叶以后,棉纺织技术进一步发展,比如当时使用的花楼机,能够织出画师设计的各种花纹。

随着先进技术的推广,棉布日益流行,到明代后期已取代丝、麻等,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故选B项。

[答案] B

[备考启示] 

随着高考的临近,很多同学都忙于模拟训练,自觉不自觉地忽视对主干知识的回扣,这是高三二轮复习的一个误区。

高考虽然是选拔性考试,但毕竟大学教育逐步普及,命题难度逐年降低,尤其须要强调的是:

首先有了坚实的基础,才谈得上能力的提高。

请记住,主干知识永远是最重要的!

[感悟尝试]

1.(2013·北京高考)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

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

①《春秋繁露》 ②《四书章句集注》 ③《儒林外史》

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辨别历史事物的能力。

①为董仲舒的代表作,没有吸收外来文化,排除;②为朱熹的著作,朱熹的理学思想吸收了佛教思想,符合要求;③为吴敬梓的讽刺小说,与题意无关,排除;④为康有为的代表作,康有为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变法,符合要求,故答案为B。

2.1950年,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

这种措施所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

A.“求同存异”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一边倒”

解析:

选C 本题以相关史料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

根据题干首先排除A项,因为“求同存异”方针是在1955年亚非会议上提出的;“另起炉灶”是指废除旧中国与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签订的条约,新中国在新的基础上与其他国家建立新的外交关系、签订新的外交政策,这显然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B项;“一边倒”是实行联合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反对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战略方针,这与题干要求不符,故排除D项。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和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故C项是正确的。

          高起点低落点——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纵观近几年高考,以能力测试为主要目标,以历史材料为命题的主要依托。

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表格材料被大量引入试题,“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已成为历史高考的常态。

表面上看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超越了教材,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知识迁移与运用的能力。

这类题目往往是高起点、低落点(即考查的落脚点还是要回归教材),并未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

[典例] (2013·江苏高考)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

观察下面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解析] 本题选取甲骨文和楷体汉字的新材料,创设了进行字形对比的新情境,“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实际上考查了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汉字是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发展演变的,由此判断A项表述错误;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是草书的特点,排除B项;甲骨文是一种可以识读的文字,因此排除C项;观察图片中的文字可知,甲骨文已经具备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D项表述正确。

[答案] D

[备考启示] 

新材料、新情境的设置,重要的是考查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克服了死记硬背的弊病,鼓励学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新材料所具有的经典性、时代性、趣味

性,又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乐趣和享受,在做题的过程中感悟历史、融入历史,在追本溯源中增强历史洞察力,提升历史认知能力。

新材料、新情境试题往往是在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点,得出正确答案。

[感悟尝试]

3.(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

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

A.③②④①B.④③①②

C.①④③②D.④①②③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德国在历史上的疆界变化,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

据奥匈帝国可判断①应为一战之前;②中德国未分裂,捷克斯洛伐克也未分裂的时期大致为二战后初期或1990年德国统一后至1992年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前;据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可判断③的时间大致为二战前;据东普鲁士可判断④为一战后。

综上所述应选C项。

4.(2013·福建泉州模拟)图片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素材。

下图可以用来研究(  )

A.国民革命时期的中苏关系

B.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社会

C.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苏关系

D.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社会

解析:

选C 从材料中对斯大林的祝寿联可知,图片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苏关系,故选C项。

A、B两项与材料的信息不符;D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斯大林已经去世。

         不拘泥于教材——依据材料探究问题,体现新课标考核要求

“一标多本”是新课标高考的一大特点,即一个“课程标准”,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多个教材版本,这就给高考带来了一个现实的问题:

要做到高考的公平、公正,就要超越各个版本的具体表述,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命制高考试题。

其中,“材料+问题探究”的模式是最常见,也是最能完美体现这一要求的命题模式。

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Ⅱ考查明朝广东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福建卷考查赤壁之战诸葛亮借东风;四川卷考查明末清初江南八府一州城市经济规模扩大等。

不拘泥教材已成为近几年高考的一种命题趋向。

[典例] (2013·山东高考)《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

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

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D.君权神授

[解析] 本题选取周代王城建造采取方整对称布局,体现了中正有序的思想,显然本题超越了教材中的具体表述。

周朝“礼”的等级秩序在都城的设计中得到了体现,故B项正确;中央集权思想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A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君权神授思想在汉代出现,故D项错误。

[答案] B

[备考启示] 

近几年来高考出现利用教材以外的人物、事件等相关历史知识作为考查的切入点,并且问题的解决也完全脱离教材已有具体表述的试题,以考查学生利用现有材料,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材料论材料解答问题的高考题,一般都选取新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着眼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准确解答问题。

[感悟尝试]

5.(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

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

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意在考查考生正确、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

在国外设立领事馆,是近代外交的重要特征。

清政府此举实际上顺应了国际外交发展的趋势,走向近代外交,所以C项符合题意。

清政府的这一做法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并不是制度性的改变,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D两项叙述错误,应排除。

6.有学者认为:

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在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

A.缺乏理性精神B.求善而不在存真

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D.落后于西方国家

解析:

选A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特点。

中国古代科学的“学术体系”混有“反科学的成分”,这是缺乏理性精神的体现,故A项正确。

          渗透开放理念——引领课改方向,着眼于高考导向性

纵观课改区高考历史试题,在践行新课标上可谓各有千秋,尤以试题的多元化、开放性和探究性为其突出特点,从命题立意、选材、试题设问、答案评阅等方面,都尽显“开放”特色。

渗透开放理念类的高考试题,鼓励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归纳、论证历史问题,具有独立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多元化和开放理念。

呈现方式往往通过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如2013年四川卷“英国民主政治发展呈现鲜明的渐进性、灵活性等特点,任选其一结合史实予以说明”;浙江卷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材料列出了三种观点,“你赞成哪种观点?

简要说明理由”。

这些渗透开放理念的试题,引领课改方向,具有导向性,颇值得关注。

[典例]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地图,在最大限度地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准确解读。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能够选择好角度,说明问题即可。

东汉的十四州中黄河中下游地区占大多数,比较集中;唐朝的道分布比较均衡;体现了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发展较快。

也可以从名称的变化中说明问题,唐朝的道多以山川河流命名,体现了山川地理形势对行政区划的影响。

[答案] 示例一:

信息:

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

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示例二:

信息:

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

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备考启示] 

渗透开放理念的试题突出了探究性,在选择题中也有较多体现,只不过在非选择题中表现得更为典型。

这类试题的命制不仅对有关历史知识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考查,而且允许和鼓励考生有自己的创见。

解答时一定看清要求,如“提取信息”“赞成哪种观点”“对此你有何看法”等,注意按要求作答,表述要简明扼要,全面准确。

[感悟尝试]

7.一般认为,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涉及政治、经济、思想各方面的变化,同时也是全球化的过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工业革命的发生需要大批技术发明者,新机器的制造者。

这与英吉利民族特有的经验主义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

材料二 ……我们将看到,尽管产业革命开始在英国(而且就是在那里,也只是一部分地区),那并不是由于英国人的大智大勇、善于创新和经营有道,相反却是印度、中国和新大陆殖民地等全球发展的结果。

换言之,产业革命是全球各种力量的历史产物。

……中国在15世纪初决定放弃它在印度洋上的海上主导地位。

……新大陆及其银矿资源的发现……该地带急需英国的制造品,特别是棉纺织品以解决非洲奴隶的穿衣问题。

——[美]罗伯特·B·马克斯《现代世界的起源》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产业革命发生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材料三 “中体西用”论……是相当保守的,是不伦不类的。

但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提出了一个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说法”。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体西用”论被“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原因。

从现代化角度分析“中体西用”论对社会实践的影响。

材料四 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

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3)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史实,说明材料四的观点。

(4)“欲求超胜,必须会通”,这是明末科学家徐光启的中西文化观。

他认为只有走中西会通的道路,中国科学和文化才能走在世界前列。

那么,你对中国现代化之路有何认识?

请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以“传统、西学与现代化”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

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③字数在100字左右。

解析:

本题渗透了开放理念,综合考查中外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问题。

(1)问应注意紧扣材料一、二的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工业革命发生的因素,要从英国内部和世界因素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2)问考查“中体西用”,第一小问要从分别为两者接受的角度去分析原因:

改革者是为了宣传西学,保守者维护旧制度;第二小问考查洋务运动的影响及结局。

第(3)问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历程问题,根据所学找出切合材料中观点的论证进行概括总结。

第(4)问是开放性的题目,实际是要求分析近代化中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问题,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即可。

答案:

(1)看法一:

考生将工业革命发生局限于英国自身因素来考虑。

英国崇尚经验的民族文化传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社会稳定;人口、资本流动自由;牛顿力学和热学的确立。

(若回答“圈地运动提供劳动力”也得分)

看法二:

考生将工业革命发生局限于世界因素来考虑。

中国放弃在印度洋上的海上主导地位;殖民扩张,加速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海外市场的扩张引发了技术革新的热潮。

看法三:

考生将工业革命发生的英国因素和世界因素综合考虑。

既有英国因素又有世界因素,参见看法一和看法二。

(2)原因:

改革派,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减少兴办洋务的阻力;保守派,维持了封建制度。

影响:

一方面,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近代化受挫。

(3)照搬俄国革命模式,坚持攻打大城市,导致革命力量受损。

(若回答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等史实,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秋收起义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4)中国的现代化要继承传统中的优秀成分,但不得因循守旧,一成不变;积极借鉴西学,但不可照搬照抄;要会通中西,批判继承、创新(超越)传统,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紧扣时代主题——隐性考查时政热点,突出历史学科能力

热点问题以其蓬勃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召力,颇受高考命题专家“青睐”。

新课标高考不回避时政热点,但各省市高考命题大多偏向于隐性考查时政热点。

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海洋问题”;天津卷“西沙群岛、南沙群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重庆卷“清朝对新疆的治理”“新疆民族团结”;四川卷漫画“日本的泥脚”;安徽卷漫画“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等等,这就为我们复习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即密切联系时政热点,多角度思考,巧妙设计热点练习。

[典例] (2013·天津高考)右图为《岛夷志略》片段。

从其内容判断,该著作的出现应不晚于(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解析] 本题隐性考查时政热点南海问题。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材料是选自《岛夷志略》的文章片段,名称为《万里石塘》。

“万里石塘”在宋、元、明时泛指包括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在内的中国南海诸岛。

由此分析可知这一作品应不晚于宋元时期。

[答案] C

[备考启示] 

直奔热点问题类的高考试题,大多是针对周年性事件、隆重纪念活动、社会热点话题,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进行考查。

有的试题则隐性嵌入热点问题,这类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实现了热点与历史知识的有机结合。

回答这一类试题既要认真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联系社会热点,充分理解考查的侧重点,又要结合所学学科知识,将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准确解答。

[感悟尝试]

8.2013年7月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发表否认日本侵略中国的错误言论,声称“南京大屠杀”是历史学家研究的事,记载不详等等。

下列驳斥该错误言论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图片

B.历史专著的相关描述和评论

C.日本历史教科书的相关表述

D.电影《金陵十三钗》

解析:

选A 历史遗迹、实物图片是第一手史料,最有史料研究价值,其它均为二手资料,说服效果大大低于第一手资料,故选A项。

9.阅读下列表格:

时间

事件

2010年3月26日

韩国海军所属的警戒舰“天安号”在爆炸声中沉没

2012年3月15日

韩美举行代号为“秃鹫”的大规模的联合军演

2013年2月12日

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

从历史上看,下列最能反映上述现象出现的深层次原因的是(  )

A.日本长期殖民统治

B.二战后美苏对朝鲜半岛实行分区占领

C.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规定南北分治

D.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遗留

解析:

选B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表格材料所反映的是不断升级的朝韩问题,其次要认识到朝韩问题不仅是双方之间的问题,还要认识到其背后还隐含着大国之间的利益博弈,最后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其根源。

日本长期的殖民统治并没有导致朝鲜半岛的分裂,排除A项。

二战后美苏以北纬38°线对朝鲜实行分区占领,并促成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的建立,导致朝鲜分裂。

《朝鲜停战协定》中关于南北分治的最初依据是二战后美苏所划定的“三八线”,排除C项。

日内瓦会议上并没有达成关于解决朝鲜问题的协议,排除D项。

          重视价值观——引导关注社会,命题贴近生活

近几年的高考,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把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强调鉴古知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社会价值观,体现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由于新课标教材自身结构的变化,由以往的重政治经济史转向多角度、多层面展现历史的全貌,有关社会生活、风俗民情、衣食住行等为人们所忽视的问题,高考命题专家对此表现了极大“兴趣”,命题贴近生活。

如2013年重庆卷的“中国梦”,全国新课标卷Ⅱ的“爱因斯坦热”;四川卷的“明星代言突出对产品的广告宣传”;安徽卷“妇女地位的变化”都体现了重视价值观,引导关注社会的命题趋向。

[典例] (2013·重庆高考)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

因此,“中国梦”(  )

①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 ②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 ③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④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中国梦”体现了新时期中国人的价值观。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这必将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近代西方主要国家的大国之梦则是建立在侵略和掠夺的基础之上的,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是推行霸权主义,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故②表述错误,①③④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 C

[备考启示] 

课程标准在价值观方面明确要求:

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渐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高考很好地实现了由“能力立意”向学科“素养立意”的转变。

现代化问题、政治民主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流等都是高考命题关注的重点。

重视价值观、强化历史思维、提升学科素养将是今后高考备考的重点,应仔细体会,融会贯通。

[感悟尝试]

10.近代著名思想家钱玄同认为:

“若从中华民国自身说,它是公历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产生的,那一日才是中华民国的真纪元。

就中国而论,这日是国民做‘人’的第一日……”里所说的“国民做‘人’的第一日”主要是指(  )

A.人民开始当家作主

B.结束了满洲贵族的统治

C.摆脱了列强的奴役

D.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解析:

选B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也即是结束了满洲贵族的封建统治,故正确答案为B项。

A项是新中国成立的影响;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仍然处于列强的奴役之中,C项错误;D项不能反映其本质含义。

11.张豪同学在网上搜集到右边一幅图片,他准备把此图介绍给他所在的学习小组。

你认为张豪引荐此图要表达的主题最合适的是(  )

A.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B.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减弱

C.各国国内经济规则的差异性愈益突出

D.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解析:

选D 图片反映的是世界经济发展态势——全球化,A项与题无关;B、C两项不符合经济全球化的体现。

          注重新史观——多视角认识历史,以新史观拓展思维空间

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是新课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也是新课标高考汲取学术界前沿研究成果的体现。

新史观日益成为高考历史试题之魂。

为了让广大考生接触多元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2013年高考继续直接引入史学观念,如江苏卷以考古发现铁农具为切入点考查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旨在考查文明史观;新课标全国卷Ⅱ以现代化史观考查“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现代化与民主发展滞后形成的巨大反差”的原因;四川卷以“课程变化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为命题切入点,考查发展变化的唯物史观;安徽卷以生态史观看待古代安徽境内的水利兴修等。

[典例]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解析] 本题要求以现代化史观看待晚清历史的发展趋势。

洋务运动体现了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方向,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体现了制度层面的现代化方向,B项正确。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的自救措施,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对中国的现代化起了阻碍作用;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不利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故排除A、C、D三项。

[答案] B

[备考启示] 

高考命题者采用新史观为导向设计试题,其实就是启发考生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运用不同方法去认识历史现象,解读各类重大历史事件,有时命题者会将多种史观融入一道试题中。

备考复习中应强化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重要史学范式的认知与运用,并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