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知识简述整理.docx
《管理学知识简述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知识简述整理.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学知识简述整理
第一章管理学导论
1.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及其关系
科学性:
一方面表现为它是一门科学,有其系统的知识体系,中外古今众多出色的管理者和学者都对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表现为管理活动有其规律性,管理者应该管理规律办事,而不能随心所欲。
艺术性:
指管理必须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讲究方式和方法,具有灵活性和独创性。
关系:
重视管理的艺术性,并不排斥管理的科学性,反之亦然。
管理的科学性反映的是管理的共性,而管理的艺术性反映的是管理的个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他们相互依赖、相互补充
2.管理职能的内容和相互关系
内容:
1、计划职能:
管理者根据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条件,确定组织目标,制定行动方案的系列工作。
2、组织职能:
为实现组织目标,根据计划安排,设计组织形式,配置相关人员,明确组织内部的分工合作关系。
3、领导职能:
领导者对组织成员施加影响,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4、控制职能:
根据计划要求,督促和检查相关活动,发现偏差,查明原因,采取措施给予纠正的系列工作。
关系:
它们不是孤立地并列于管理过程的四项工作。
它们既存在一定的前后逻辑关系,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又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容,共同服务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3.管理者应具备哪些技能
管理技能:
1.技术技能:
管理者熟练完成特定工作所需的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2.人际交往技能:
管理者与他人交往,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具体表现在对他人的态度、情感和动机的解能力。
3.概念技能:
是管理者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
4.时间管理技能:
时间管理对管理者格外重要。
珍惜时间,提高时间利用效率,是人们普遍要求的。
第二章管理学的产生(P20-37)
1.泰罗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中心问题:
提高劳动生产率
内容:
(1)劳动定额制度——科学分析劳动条件和动作,确定合理的日工作量
(2)差别计件工资制度——根据任务完成差别,采用不同工资支付标准
(3)一流员工制度:
挑选和培训一流员工——适合于该项工作并有进取心
(4)作业标准化——作业方法到材料、工具、设备和作业环境等都实施标准化管理
(5)实行管理职能分工——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6)例外管理——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
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监督权。
2.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P33
韦伯认为,任何社会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为其存在的基础。
正是
合法性的权力,才使下级产生出一种对组织系统中的指挥者服从和尊重的稳定
模式。
韦伯指出,存在着三种纯粹形式的合法权力
传统权力——权力来自于古老权力
神授权力——权力来自于人物魅力和个人崇拜
法定权力——权力来自于法律,能确保管理的高效、连续、稳定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1)制度联结各职能
(2)明确分工(3)等级制(4)经过训练
(5)管理权与所有权分开(6)行为独立、规范(7)以书面形式规定管理
3.儒家管理思想的特色P20
儒家管理思想:
是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主要特点:
宗师孔子,视其言行为最高准则
1、“修己”“安人”的管理目标
2、民为邦本的管理意向
3、贵和中庸的管理标准:
中庸之道的实质是讲求合理和适度
4、德礼之治的管理手段:
要求人人恪守道德规范,按照社会通行的礼节约束自己
第三章管理学的发展(P38-54)
1.行为科学的含义及其子管理中的应用
行为科学含义:
广义:
研究人的行为以致动物行为的多种学科
狭义:
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其其他学科的只是来研究管理过程中个人和群体行为规律
应用:
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推动人们努力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管理实践学派和科学学派的观点
实践学派:
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最新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
科学学派:
应用各种数学模型和特征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以达到企业目的。
3.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趋势:
1、人性化趋势:
重物到重人,理解人性,尊重主权,以人为本。
2、整体化趋势:
从系统整体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出发,思考问题与对策,
重视内外协作,进行系统管理
3、战略化趋势:
强调战略的重要性,重视外部竞争环境分析和发展的
可持续性,提升组织核心竞争能力。
4、网络化趋势:
倡导组织扁平化,合作网络化。
运行一体化,人际平等
化。
管理系统化,制度柔性化。
第四章管理基本原理(P55-73)
1.系统原理主要观点
观点:
1、整体性观点:
(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从整体出发改造局部,协调局部之间的关系
2、动态性观点:
以动态和发展的观点认识系统、完善系统
3、开放性观点:
系统只有不断地与外界交流物质、能量和信息才能维持生存,实现可持续发展。
4、环境适应性观点:
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周围的事物发生各种联系。
5、综合性观点:
不同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综合作用。
2.人本原理的含义及其贯彻要求
含义:
以人为本的原理
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以人为核心,以人的权利为根本,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力求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其实质就是充分肯定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贯彻需求:
(1)职工是企业的主体
(2)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
(3)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完美的发展
(4)管理的目的是服务于人
3.解析科学的效益观
内容:
1、确立顾客的效益观
2、正确战略定位是取得效益的前提
3、追求局部与全局相一致的效益
4、追求长期稳定的效益
5、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第五章环境分析
1.组织环境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
组织环境可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外部环境:
包括一般环境(宏观环境)和任务环境(竞争环境和行业环境)。
一般环境是环境的外层,分布广泛,对组织产生间接的影响。
任务环境包括直接影响组织日常经营活动和组织绩效水平的所有方面。
内部环境:
是指组织内部可能影响管理者采取行动或战略能力的一切事物构成。
特点:
(1)系统相关性
(2)不可控制性
(3)非歧视性
(4)动态性
(5)有规律性
2.任务环境包括哪五种基本力量(波特的“五力”模型)P80
(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A.潜在进入者的群体大小及其可支配资源的多少
B.进入壁垒:
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资本需求、分销渠道的获得、政府政策、关税及国际贸易的限制
C.预期的报复
(2)买方议价的能力
买方数量少、选择多、买方的转换成本低、掌握关于卖方更多信息、具有后向一体化的能力
(3)供方议价的能力
供应商的集中程度高、产品没有很好的替代品,产品对买方而言非常关键,产品对买方制造了很高的转换成本,买方不是主要客户,买方后向一体化的可能性小
(4)替代品威胁
A.替代品是否容易获取且价格低廉
B.消费者是否觉得替代品在质量、包装及其他方面更具有优势
C.消费者转向替代品的成本
(5)行业内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强度:
产品性质、供求状况、企业的成本结构、竞争结构
3.Swot分析法的应用要求
(1)积极发展型战略
(2)降低弱势型战略
(3)防卫型战略
(4)回避威胁型战略/克服威胁型战略
方法:
通过分析企业各项业务经验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四个要素,进行环境分析
步骤:
一、根据SWOT模型,用四个列表将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列出
二、依据SWOT列表,对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环境分析进行总结
三、将对企业处境的诊断转化为改善企业战略和业务前景的行动建议
第六章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的功能
积极功能:
(1)导向功能:
引导员工的行为,实现组织目标
(2)凝聚功能:
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激励功能:
广泛、持久的精神激励
(4)约束功能:
非正式的、非强制性的约束
(5)辐射功能:
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积极作用
消极功能:
1.文化的相对稳固对组织来说有时也会变成一种束缚
2.组织文化有时会成为组织变革的障碍
3.组织文化冲突使得组织的合并达不到预期效果
4.成员的个性可能会受到压抑,从而阻碍个体创造力的发挥
2.文化建设的意义
(1)是优化企业意识形态的需要
(2)是提升企业形象的需要
(3)是充实员工精神生活的需要
(4)是员工确立主体意识的需要
(5)是吸引和感动客户的需要
(6)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3.文化移植的要求
(1)明确文化移植的必要性
(2)选择文化相似的地区投资
(3)重视对员工的选聘和培训
(4)坚持企业特有文化,尊重当地文化,实现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第七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1.道德与管理的关系,道德的管理功能
关系:
首先,管理离不开道德,高效、持久的管理是法治和德治的综合。
其次,道德既是管理的工具,又是管理的目标。
培养公平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各类管理的共同目标。
道德的管理功能:
1、可以提升领导的形象和权威,扩大领导的影响力
2、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使他们自觉为实现企业组织目标而努力
3、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组织竭诚为客户服务的必要条件
4、增强组织凝聚力,使人们相互尊重、帮助、团结友爱
5、推动组织自觉参与社会活动,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
2.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容
从构成层面,(广义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
从企业服务对象:
1、对投资者的责任
2、对顾客的责任
3、对员工的责任
4、对合作者和竞争者的责任
5、对环境的责任
6、对所在社区的责任
3.联系实际分析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和原因。
第八章决策
1.导致决策困境的因素有哪些,决策者应该如何应对决策困境
因素:
(1)任务重,环境差。
(2)认知失谐,左右为难。
(3)选择的自由度受到限制
(4)不断增加的承诺
(5)时间短,信息少
应对:
专门的知识技能
增强内在的任务动机
运用创造性的思维
2.群体决策和个体决策各有什么优缺点,分别适合什么场合
个体决策:
一项决策,如果最终由个人独断作出,既最终决策权属于个体。
优势:
1、过程比群体决策更短,成本低
2、责任明确
3、避免群体内部成员冲突
4、不会有妥协的决策
适合场合:
是否接受信用卡购物、决定从事哪种职业、决定哪个岗位......
群体决策:
一项决策,如果最终由群体成员共同作出,既最终决策权属于群体。
优势:
1、拥有更多的信息
2、更多的方案
3、最后的决策更可能得到接受
4、加强决策的沟通
5、更高质量的决策
适合场合:
重大投资决策、对失事分级的救援、决定新产品的营销战略......
第九章计划
1、计划的原则:
目标原则、协调原则、前瞻性原则、可行原则、沟通原则、弹性原则
2、计划的权变因素:
(1)组织目标的复杂性:
考虑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关注利润、扩大市场份额、增加职工福利
(2)组织的层次
(3)计划的发展阶段
(4)环境的不确定性、
(5)未来承诺的长度:
计划的时限应当与组织承诺履行职责的时间长度相一致
3、目标管理的步骤、要素和特征
步骤:
目标设定、目标控制、目标评估
要素:
明确的目标、参与决策、规定期限和反馈绩效
特征:
是结果而非过程
可度量、有时限
有挑战、能达到
书面的、系统的
平等沟通形式
第十章战略管理
1.公司战略层包括哪些基本战略类型,各自有哪些特点
一、增长型战略
特点:
1、注重市场占有率的增长
2、倾向于采用非价格竞争手段
3、追求增长方式的创新
二、稳定性战略
特点:
1、企业对现行战略和经营业绩表示满意,决定保持既定或与过去相似的战略目标
2、企业的主要经营指标即使有所增长,也是属于常规性增长
3、企业决定以与过去基本相同的产品或劳务服务于社会,既业务内容不发生变化
优点:
经营风险相对较小,能避免由于战略变化过快而带来的问题,也是高增长过程中必要的修整。
三、紧缩性战略
特点:
1、对现有产品和市场进行收缩、调整或撤退
2、对企业资源的使用实现严格的控制
3、短期性和过渡性
优点:
避开环境的威胁,进行资源配置的调整
2.业务层战略包括哪些基本战略类型,各自有哪些特点
一、成本领先战略
特点:
1、可以获得高于行业水平的收益
2、在强大的经销商威胁面前保持一定的交涉能力
3、低成本优势也能企业在强大的供应商的威胁中保护自己
4、可以提高行业进行壁垒,对潜在竞争者进入该恒业构成壁障
5、使企业在于替代品生产商竞争时,比行业内的其他竞争者处于优势
二、差异化战略
特点:
1、避开与竞争对手的证明竞争
2、减少代替品竞争,提高潜在竞争者的进入壁垒
3、提高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降低价格变化的敏高度,从而缓解供应商和购买者的压力
三、聚焦战略
特点:
1、集中经营资源,在特定市场取得相对优势
2、对特定市场的技术走向、顾客需求变化以及竞争对手的状况有更深刻的了解
3、战略管理过程的制定、控制以及调整相对简单,从而有利于提高管理的效率
第十一章组织
1.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原则:
1、因事设职原则
2、命令统一原则
3、权责一致原则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5、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2.不同部门划分的优缺点
1).按职能划分部门
优:
专业化分工
有利于人员的培训
有利于维护最高主管的权威和组织的统一性
缺:
决策可能变得更加集权
部门之间的活动不易协调
难以识别各个业务部门的盈利能力,缺乏明确的问责机制
2).按产品划分部门
优:
有利于部门内部协作
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效率
有利于各部门独立核算和展开竞争
有利于组织即使调整生产方向
缺:
各部门对整个组织的关心有所忽略
机构重重,管理人员庞大,管理费用增加
组织高层主管的权威受到削弱
资源配置分散,不利于规模经济形成
3).按区域划分部门
优:
责任下放到低层,鼓励低层参与决策以及改善协调区域内的活动
管理者能够集中关注当地市场的需求和所出现的问题,也可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能更好滴与当地利于各方沟通
降低运输成本和送货时间
培训高级管理者提供了场所
缺:
与产品部门相类似
3.组织变革的趋势
趋势:
1、组织运行高速化
2、组织合作网络化
3、组织结构扁平化
4、组织构建柔性化
5、组织运作团队化
6、组织管理人性化
7、组织成长学习型
第十二章管理人员的配备
1.管理人员配备的基本任务和原则
基本任务:
(1)从组织角度来看是保证位得其人,从而促进管理效能的提高,更好的实现组
织的目标
(2)从个人角度来看是保证人尽其才,公平待人,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
原则:
人岗匹配
能级程序
互补优化
公平竞争
动态适应
2.外部招聘与内部提拔管理人员两种方式的优缺点
内部提拔
优:
(1)内部人员比较了解组织的情况,圣人管理工作所需的培养的培训和适应期也会比较短
(2)组织的领导者对内部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了解较多,因此内部提拔管理人员风险较小,还可以节省外部招聘费用
(3)被提拔任用的人员会感到自己的才干和价值得到了领导的承认和赏识
(4)有利于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强化组织文化的凝聚力
缺:
引起同事不满,造成近亲繁殖现象,选择余地小,不利于增强组织活力
外部招聘
优:
(1)选择余地大,有利于招到一流管理人才
(2)应聘人员来自于五湖四海,有利于优化组织的管理队伍结构,防止组织内部形成小集团
(3)外来管理干部能带来新思路、新观点和新方法,有利于增强组织的活力
(4)可在一定程度上平息或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矛盾和紧张关系
缺:
(1)组织和外部应聘这之间存在信息不对成问题,会导致招聘选拔成本高、风险高,甚至可能作出错误的聘用决策
(2)减少内部员工晋升提拔机会,打击积极性
(3)外部人员对组织情况不熟悉,进入角色较慢,往往需要较长的适应期才能胜任管理工作
3、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和作用
内容:
(1)德——责任性、敬业度、忠诚度、职业道德、协作精神和个人修养
(2)能——对担当管理职务所需要的基本素质、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测评
(3)勤——工作勤奋度、积极性、纪律性、规范性、仪表仪容等的测评
(4)绩——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工作质量情况、工作成果贡献度和工作进度
(5)廉——管理人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清正廉洁情况的考核
作用:
(1)为管理人员的将仇提供依据
(2)为组织的人事调整提供依据
(3)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开发提供依据
(4)为促进组织内部沟通提供机会
第十三章团队建设与管理
1、团队构成的基本要素
(1)清晰的目标
(2)完善的计划(3)分工合理的人员
(4)明确的定位(5)适当的权限
2、团队精神及其培养
团队精神:
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它的基础是尊
重个人的兴趣和成绩,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
培养:
塑造企业的团队精神
(1)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
(2)创建规范的组织制度
(3)增强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
(4)建立有效的激励体系
(5)建立良好给的沟通机制
培养个人的团队精神
(1)培养沟通能力
(2)塑造敬业的品质
(3)强化合作观念
(4)树立全局观念
3.冲突的后果和解决方法
后果
解决方法:
(1)上诉法
(2)协商法(3)仲裁法(4)退让法
(5)斗争法(6)吸收法
第十四章领导
1、领导权力的来源与使用
来源:
(1)领导者对资源的控制程度
(2)被管理者对资源的选择程度
(3)被管理者对资源的依赖程度
使用:
领导者之间最大的不同是如何使用其权力,一些领导者用权力来威胁
和压制下属,另一些领导者用它来营造团结合作和共同努力的氛围。
权力容
易导致腐败堕落,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堕落。
2、领导方格理论
3、领导生命周期理论p237
第十五章沟通
1、沟通在管理中的应用
答:
(1)重要性:
1、促使组织的各成员在组织宗旨、组织使命、发展战略、经营方针等重要问题上达成共识和形成共同的愿景,从而孕育无限的创造力,激发强大的驱动力,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把组织所有成员更加紧密的团结起来。
2、促使理想的组织文化的形成
3、增强组织的决策力和执行力
4、使组织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密切配合,彼此行动更加协调,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5、在组织内部创造一种和谐氛围
(2)作用:
1、沟通时了解情况,进行决策和计划的必要前提
2、沟通是协调关系,同一组织行动的主要工具
3、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员工满意度的重要手段
4、了解情况,进行控制的重要条件
5、开展公关活动,取得外界理解和支持的有效方式
2、如何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一、从信息发送者方面增强沟通的有效性
1、每次沟通开始之前,认真的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明确本次沟通的目的,对本次沟通的内容有正确、清晰理解
2、根据沟通本身的性质、对方的特点以及各种沟通方式的优缺点,争取选择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渠道
3、沟通的内容要准确而完整
4、沟通中态度诚恳、以善待人、以情动人,尽量缩短与对方心里距离
5、沟通者要善于运用沟通的技巧
2、从沟通渠道和方式方面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1、应尽量减少沟通过程的中间环节,缩短信息的传递链条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沟通的质量、速度和广度
3、注重建立完备的新型传递系统,形成包括信息发布、手机、加工、储存在内的、完成的体系,确保沟通渠道的畅通,最大程度的减少信息传递中的噪声干扰。
3、从信息接收者方面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1、应重视信息接收环节,以认真、争取的态度接收信息
2、接收者要掌握倾听的艺术和技巧
第十六章激励
1、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
答:
赫茨伯格提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
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
包括:
企业政策、监督管理、工作条件、工资水平、人际关系。
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
包括:
工作本身、成就、认可、责任、进步、成长。
启示:
要调动和维持职工的积极性,首先应注意保健问题,做好与之有关的工作,以防止不满情绪的产生。
更重要的是利用激励因素去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努力工作。
2、弗鲁姆期望理论
答:
该理论认为,人们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是效价和期望值的乘积,即
M=V*E(M表示激发力量;V表示效价;E表示期望值)
效价:
即对工作目标有用性(价值)的评价
期望:
即对工作目标能够实现概率的估计
3、激励应遵循的原则
(1)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2)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3)外在激励与内在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4)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5)个性化激励: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
(6)坚持民主公正的原则
第十七章管理控制
1.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各自的特点及其使用条件
前馈控制:
特点,避免预期出现的情况
条件,需要及时和准确的信息
同期控制:
特点,在行动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偏差、纠正偏差,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将损失降低到最低
条件,1、技术性指导,包括只是设定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过程
2、监督下属的工作,发现偏差立即纠正,确保下属正确完成任务
反馈控制:
特点,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计划的制定和活动安排提供借鉴
条件,反馈速度必须大于受控对象的变化速度
2.有效控制系统的特征
1、控制的准确性
2、控制的及时性
3、控制的适度性
4、控制的客观性
5、控制的经济性
6、控制的灵活性
7、控制的战略性
8、控制的通俗性
第十八章创新与管理
1.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
(1)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
(2)创新投入能力
(3)创新管理能力
(4)研发能力
(5)生产制造能力
(6)营销能力
2.激发和培育创新的系统
文化变量:
接受模糊,容忍奇思妙想,外部控制宽容,容忍风险,容忍冲突,注重结果,重视开放,积极反馈
结构变量:
有机式结构,富足的资源,良好的沟通,时间压力小,支持创新
人力资源变量:
重视培训与开发,高水平工作保障,有创造力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