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暖通工程师公式大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091238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4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暖通工程师公式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注册暖通工程师公式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注册暖通工程师公式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注册暖通工程师公式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注册暖通工程师公式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册暖通工程师公式大全.docx

《注册暖通工程师公式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暖通工程师公式大全.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注册暖通工程师公式大全.docx

注册暖通工程师公式大全

注册暖通工程师公式大全

2.1平壁稳态导热

传热学

1)第一类边界条件:

第1章传热基本概念

¶t

n[km],指向温度升高的方向;¶n

1、温度分布:

t=tw1-

tw1-tw2

d

x;

1、温度梯度:

gradt=

2、热流密度:

q=l

tw1-tw2

d

=

tw1-tw2

l

2、傅立叶定律:

热流密度q=-lgradtW2

q

[W×k]

-gradt

[]

3、热流量:

F=Aq=Al

tw1-tw2

d

3、导热系数:

l=

4、多层平壁热流密度:

q=

tw1-twn+1

diå1li

n

4、热扩散系数(导温系数):

a=

l2

m,表征物体被加热rc

[]

2)第三类边界条件:

tf1-tf2

11++h1lh2

tf1-tf2

n

d11+åi+h1lh1i2

或冷却时,物体温度趋于均匀一致的能力。

1、热流密度:

q=

第2章稳态导热

2、多层平壁热流密度:

q=

2.2圆筒壁稳态导热

2.0导热方程与边界条件

1)第一类边界条件:

1)导热常微分方程:

¶t¶æ¶tö¶æ¶tö¶æ¶tö

çl÷+çl÷ç÷rc=÷+çl÷+qvç÷¶t¶xçè¶xø¶yè¶yø¶zè¶zøæ¶t¶t¶t¶t

=açç¶x+¶y+¶z¶tè

2

2

2

1、温度分布:

t=tw1-(tw1-tw2)

lndln2

11

öqv

÷+

÷rcø

2、热流密度:

ql=

tw1-tw2

;d1

ln2

2pld1

tw1-tw2

;d1

ln2

2pld1

tw1-twn+1

;d21lnåd112li

n

3、热流量:

F=qll=l

2)边界条件:

第一类:

已知任意时刻物体边界上的温度值:

ts=tw;第二类:

已知任意时刻物体边界上的热流密度:

qs=qw;

2)第三类边界条件:

第三类:

已知边界周围物体的温度tf和表面传热系数h,即

1、热流密度:

ql=

q=-l

¶t

¶n

s

4、多层圆筒热流密度:

q=

=hts-tf;

()

tf1-tf2

d111

+ln2+

h1pd12pld1h2pd2

1

2、多层圆筒热流密度:

ql=

tf1-tf2

n

d111

+ålni+1+h1d12dh1ii2d2

1、非稳态导热中的两个准则

2.3临界热绝缘直径

傅里叶准则:

Fo=

at

d2

当Fo³0.2时,过余温度随时间

单位管长总热阻:

1h1pd1

12pl1

dd211+lnx+d12plinsd2h2pdx

线性变化,瞬态温度变化进行正常情况阶段。

Rtl=

+ln

毕渥准则:

Bi=

hd

l

,数值大小直接影响物体内温度分布

dx=dc=

2lins

h2

情况。

①当Bi®¥,意味着对流换热热阻趋于0,壁表面温度几

dc>d2时,有散热作用;

乎从开始立即达到流体温度;

dc

②当Bi®0,意味着物体导热热阻趋于0,温度分布应超

2.4肋片传热

t-tfqch[m(l-x)]==1、温度分布:

,m=q0t0-tfchml于均匀一致。

Bi准则越小,内部温度越趋于一致。

当Bi<0.1

hU

lA

时,可近似认为物体温度是均匀一致的。

2、肋端温度(过余温度):

t-tfq1

==;q0t0-tfchml2、集总参数法

3、肋片表面散热量:

F=hUlAq0th(ml)

hUltm-tfFqth(ml)==m=<1

F0hUlt0-tfq0ml

Bi<0.1时,可使用集总参数法qt-t¥hA

=ln=-tq0t0-t¥rcv

4、肋片效率:

ht=

)ln

等截面直肋散热影响因素

时间常数(弛豫时间)ts=

rcv

hA

t2A-t2B

F

达到热平衡状态。

当t=4ts时,

t-t¥q==1.83%,工程上可认定导热体已q0t0-t¥

当t=ts时,

t-t¥q==36.8%q0t0-t¥

5、界面接触热阻:

Rc=

3、渗透厚度:

d(t)=3.46at

第3章非稳态导热

第4章导热问题数值解

2

非稳态导热问题数值计算

法、数值解法和比拟法求得对流换热系数h的表达式。

②实验解法:

相似原理或量纲分析法,将众多的影响因素

综合成为数不多的无量纲准则,通过实验求得各准则间的函数

第二、三类边界条件,采用显式差分,稳定条件为

关系,再将函数关系推广到与实验现象相似的实际现象中去。

Fo£

1

;采用隐式差分则无稳定条件。

2Bi+2

③比拟法:

比拟法是指通过研究动量传递及热量传递的共

性或类似特性,以建立起表面传热系数与阻力系数间相互关系

的方法。

第5章对流换热

④数值法:

数值法是指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求解表面传热

5.0对流换热基本理论

系数。

对流换热既有对流,又有导热,不是基本传热方式,确定h

5.1边界层对流传热理论

及增强换热的措施是对流换热的核心问题。

基本公式为牛顿冷

流动边界层:

壁面上流体速度为零,到接近流体主流速度

却公式:

牛顿冷却公式:

q=htw-tf

处,即u/u¥=0.99。

影响对流换热系数的因素:

热边界层:

过余温度q=0.99qf=0.99(tf-tw),壁温tw,

①流动的起因

热边界层厚度为dt。

可认为只有在热边界层有温度变化,热

②流动速度

边界层以外可视为等温流动区。

热边界层厚度不一定等于流动

③流体有无相变

边界层厚度。

④换热面的几何形状、大小和位置

1)外掠平板层流换热:

⑤流体的热物理性质

Rec=

u¥xc

()

的一流体层,厚度为d,即流体速度u为主流速度u¥的0.99

确定对流换热系数h函数关系式的方法:

n

=5´105

①理论解法:

理论解法(分析法)是在所建立的边界层对

dt1-=Prd1.026

流换热微分方程组的基础上,通过数学分析解法、积分近似解

普朗特数Pr=

g

a

3

Nu=f(Re×Pr)

努谢尔特准则:

Nu=

-1

hl

l

,数值大小反映了对流换热的强

边界层厚度:

d

x

=5.0Rex

弱。

局部摩擦系数:

Cf,x2

=0.332Rex

-雷诺准则:

Re=

ul

u

,反映流体流动时惯性力与黏滞力的

平均摩擦系数:

Cf=

1l-Cf,xdx=1.328Relò0

相对大小,反映流态对换换的影响。

局部换热系数:

hx=0.332

l

x

Pr

Re

格拉晓夫准则:

Gr=

gDtal3

u2

,反映浮升力与黏滞力的相

对大小,流体自由流动状态对换热影响。

准则关联式:

Nux=0.332PrRex

1

普朗特准则:

Pr=u/a,又称物性准则,反映了流体的动

平均换热系数:

h=0.664

l

lPr

Rex

量传递和热量传递能力的相对大小。

准则关联式:

Nu=

hl

=0.664Pr

l

Rex

1

Pr值的大小:

液态金属<水<油。

定性温度:

tm=tf+tw,定型尺寸为板长x、l。

(5.3相似原理

2)外掠平板紊流换热:

相似条件:

同类现象,单值性条件相似,同名的已定准则

5´105£Rex£107

-相等。

局部摩擦系数:

Cf,x=0.0592Rex

单值条件包括:

几何条件,物理条件,边界条件,时间条

准则关联式:

Nux=0.0296PrRex准则关联式:

Nu=0.037Re0.8-870Pr

4

件。

()

5.4常用相识准则:

适用范围:

0.6£Pr£60、5´105£Re£108。

定性温度:

tm=tf+tw,定型尺寸为板长l。

1)无相变受迫稳态对流换热,若自然对流可忽略不计:

Nu=f(Re,Pr)=CRenPrm

(5.2对流换热无量纲准则及意义

h

,反映紊流表面传热ucpr

2)对于空气,Pr为常数,无相变受迫稳态对流换热,则为:

Nu=f(Re)=CRen

斯坦顿准则:

St=Nu/Re×Pr=

3)自然对流换热:

系数和摩擦系数间关系,称雷诺类比律。

Nu=f(Gr,Pr)=C(Gr×Pr)

n

4

第6章单相流体对流换热

6.1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进口段长度:

Pr>1,流动进口段长度大于热进口段长度;

Pr<1,流动进口段长度小于热进口段长度;

1)紊流换热:

关联式:

Nu=f(Re,Pr)=CRenPrm

迪图斯-贝尔特关联式:

Nuf=0.023Re0.84fPr0.f(tw>tf)

Nuf=0.023Re0.8.3fPr0f(tw

非圆管当量直径:

de=4

h=f(u0.8,r0.8,l0.6,c0.4m

-0.4

d-0.2p,)螺旋管修正系数:

气体:

eR=1+1.77dR

液体:

eR=1+10.3(d)3

2)层流换热:

管子较长,不考虑自然对流的影响:

Nuf=4.36(q=const)Nuf=3.66(tw=const

)3)粗糙管壁的换热:

管内紊流换热

StPr

=

f8

阻力损失:

lru2

Dp=f

m

d2

f:

沿程阻力系数

6.2外掠圆管流动换热

1)外掠单管

Re=

u¥d

n

Re<10,不发生脱体;

10

Re>1.5´105,紊流,脱体点可推移到140

o2)外掠管束

0.25

管束换热关联式:

Nu=CRenPrmæçPrf

ö

æp

ff

f

ç÷çSèPr

w

÷ø

ç1öèS÷

÷eZ2ø

后排管子传热系数高于前排管子换热系数。

6.3自然对流换热

1)无限空间自然对流

在常壁温或常热流边界条件下当达到旺盛紊流时,局部表面传

热系数hx将保持不变,即与壁的高度无关。

2)自然对流准则关系式:

Nu=C(Gr×Pr)n

=CRan

自模化现象:

自然对流紊流,准则关联式中常壁温时n=3,

常热流时n=4,关联式展开后两边的定型尺寸可消去,表

5

明自然对流紊流传热系数与定型尺寸无关,这现象叫自模化现7.1凝结换热

象。

膜状凝结:

能很好地润湿壁面。

3)有限空间中的自然对流换热珠状凝结:

传热在蒸气与液珠表面及蒸气与裸露的冷壁间

封闭夹层空间换热关联式:

n

进行。

珠状比膜状凝结的传热性能好。

mædöNud=C(Grd×Pr)ççH÷÷

èø

对水平管,一般均匀层流状态。

对垂直壁,上部为层流,

随膜液向下流动,Re增大,在Re>1800后转变为紊流,整个

有限空间自然对流换热:

壁面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应按加权平均计算。

(1)垂直夹层:

出现环流,正常;d/H>0.3,无环流,可按

多根管的水平管束,上排的凝液会流到下排管上,使下排

无限空间计算;两壁温差和高度都很小,使Gr<2000,则无流

管凝液膜加厚,传热效果降低。

动,可按纯导热计算。

影响膜状凝结换热因素:

蒸气中含微量不凝气体,对换热

(2)水平夹层:

此时自然对流只发生在热面在下的情况。

对气

影响很大;含润滑油;Re数低时,表面粗糙使膜增厚,传热

体,Gr<1700时可按纯导热计算;Gr>1700后出现蜂窝状分布

性能降低。

的环流;Gr=50000后呈现无序的紊流。

增强凝结换热措施措施:

减薄凝液膜厚度,加速排液。

(3)倾斜夹层

1)垂直壁层流膜状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