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30年代其他小说创作.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1078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章30年代其他小说创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十二章30年代其他小说创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十二章30年代其他小说创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十二章30年代其他小说创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十二章30年代其他小说创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二章30年代其他小说创作.docx

《第十二章30年代其他小说创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章30年代其他小说创作.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二章30年代其他小说创作.docx

第十二章30年代其他小说创作

第十二章30年代其他小说创作

教学目的、要求:

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30年代小说创作概况。

了解丁玲、张天翼的代表作。

教学重点、难点:

《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的形象特征;《华威先生》中华威先生这一形象的意义;“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创新,主要代表人物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的代表作及他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左翼新人小说

左联成立之初,鲁迅先生就指出:

发展无产阶级文艺应当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

而在现实中,鲁迅先生确实也倾尽全力,扶协新人,这样,历史的机运和老一代作家的培育,使得小说创作队伍不断壮大,涌现出大批新人。

他们的作品,在初期还呈现出简单的"革命+恋爱"的模式,思想大于形象,如阳翰笙的《地泉》等,但是随着丁玲、张天翼、沙汀、艾芜、叶紫等一批新生代青年作家的涌现,左翼小说也在逐渐走向成熟。

一、张天翼(1906—1985)

(一)30年代创作概述    张天翼是左联优秀的讽刺小说家以及这一时期少有的文体家。

早年的漂泊经历使他对现实社会了解得既深又广,文学生涯始于在鸳鸯蝴蝶派刊物上发表滑稽小说和侦探小说,练就了扎实的文字根底,奠定了幽默讽刺的风格和敏锐的文体意识。

1928年,经过鲁迅的手,张天翼在《奔流》上发表了《三天半的梦》,并从此成为新文学作家。

    张天翼自发表描写兵士的小说《二十一个》而崭露头角,1938年,其代表作《华威先生》问世,从而引发了长达数年的关于抗战文学要不要排斥暴露的论争,为整个40年代国统区的讽刺文学开了先河。

他的小说以幽默轻松的笔调伸向中国社会中下层的各个角落,在别具一格的喜剧世界中展示了旧中国千姿百态的悲剧性社会相。

其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鬼土日记》、短篇《脊背与奶子》、《包氏父子》、《笑》、《清明时节》、《华威先生》等。

(二)思想主题    反庸俗、反虚伪、反彷徨是张天翼小说的基本讽刺主题,在他的笔下主要出现了三类讽刺人物:

    虚伪、狡诈的地主官僚,如《笑》里面的九爷《脊背与奶子》里面的长太爷。

    动摇、庸俗的小知识分子、小公务员、小市民形象,如《陆宝田》里面的小录事陆宝田,塑造这类人物是张天翼的特长。

   愚昧不幸的城乡底层人民形象,如《包氏父子》中的老包、《善女人》里面的长生奶奶,《同乡们》里面的长丰大叔等。

    (三)短篇小说《包氏父子》

著名的《包氏父子》展现了代代相传的奴性。

门房老包一辈子当牛做马伺候人,就幻想自己的儿子小包能够爬进统治者的圈子,因此拼命供小包读洋学校,希望能够借此摆脱穷困低贱的社会地位,他认为:

从洋学堂出来就是洋老爷,要作大官。

而小包呢,他一心想挤进花花公子郭纯们的行列里去,但是那些公子哥们只是把他当作一个走狗来看,最后还没等老包挤到前面去,连他自己在家里生存的空间,也被儿子挤掉了,这是一幕使人发笑的悲剧。

父子两代生活态度似乎不同,但是精神实质是一样的,都具有根深蒂固的奴性。

张天翼就是在讽刺小市民和其他愚弱的劳动者方面继承了鲁迅的批判国民性精神。

(四)艺术特点    具有尖锐、直露、明快并富于浓厚生活气息的讽刺风格,速写式的人物,特写般的场景,写实的口语,巧妙的叙事距离,组成了张天翼独具一格的文体。

 二、沙汀(1904-1992)

(一)30年代创作概述    沙汀是抗战之后最杰出的讽刺小说家之一,是鲁迅之后,赵树理之前,在讽刺中国农村现实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作家,被评论家杨晦誉为"农民诗人",具有和鲁迅相似的沉郁厚重的讽刺美学风格。

    与张天翼一样,沙汀是作为左联新人而登上文坛的。

他早年积极参加革命,流落上海时与成都省立第一师范的同学艾芜相遇,开始练习写作。

两人曾一起就如何写作的问题向鲁迅先生请教,这就是有名的关于题材问题的通信,鲁迅先生所说的"选材要严,开掘要深",就此成为沙汀创作的座右铭。

    沙汀30年代的小说创作反映了左翼文学的深化过程。

其成名作是《法律外的航线》,剪辑了长江航线上一艘外国商船上的一连串镜头,既写出帝国主义分子对中国人民的欺凌,又从侧面展示了两岸农村土地革命的斗争。

但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带有印象式的痕迹,后来他接受了茅盾的建议,放弃了这种写法,把笔锋转到了极为熟悉的四川农村社会上去,并且展露出讽刺的光彩。

二)思想主题    沙汀的小说专以苦涩、凝重的笔调描写闭塞偏僻、黑暗落后的四川农村乡镇的社会现实见长,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有《丁跛公》《代理县长》《凶手》《兽道》《在祠堂里》等,内容主要是表现旧中国军阀统治下四川农村生活的黑暗。

沙汀的每一篇小说都是骇人听闻的,由四川特殊的黑暗返照了旧中国普遍的黑暗。

如《凶手》描写哥哥被抓了壮丁,还被人强迫亲手枪毙当了逃兵的弟弟;《兽道》描写灭绝人性的军阀士兵强奸了一个坐月子的妇女,从而逼得她的婆婆发了疯;《在祠堂里》描写一位争自由的弱女子,在五四运动发生十几年后的内地,被活活地钉死在棺材里。

    这些作品散发出泥土的气味,沉闷、闭塞、阴暗,是从四川农民饱受军阀中世纪式的暴政里浓缩出来的,具有时代、阶级烙印的黑色基调。

尽管沙汀更大的创作成就是在下一个时期,但是在这一阶段,已经表现出他是一个最能刻写旧中国农村黑暗生活,有着农民幽默气质的小说家。

    (三)、艺术特点    具有沉实而冷峻、辛辣而苦涩、含蓄而深沉的讽刺风格,注重对艺术丑的捕捉,笔下多写反面人物。

 三、艾芜(1904-1992)

一)生平    艾芜是沙汀的同乡,也是同学,为了创作,两人还同时请教过鲁迅,并且差不多同时开始了创作生涯。

艾芜原名汤道耕,四川新都县人,早年,在五四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下,曾经怀着"劳工神圣"的信仰,孑然一身,在我国西南边境、缅甸、马来亚、新加坡等东南亚一带流浪,充当过杂役、马店活计、僧人伙夫、报馆校对、小学教师等各种各样的职业,也曾在云南西部的群山中度过一段时间,并以此为基础走上了创作的道路,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作家。

他亲身获得了《南行记》里面的那些特异的生活素材,体验了社会下层人民的思想感情。

后来因为从事革命活动,被缅甸当局驱逐回国,不久就成为左联的青年作家之一。

(二)"南疆风情小说"    《南行记》和《南国之夜》是他这一时期的短篇小说结集,尤其以《南行记》最为突出,这部小说集以其题材的新颖--南疆风情中的各种奇人异事,开拓了现代文学的一个新的表现领域。

艾芜率先在现代小说中描写了罕为人知的西南边境及异国他乡的社会习俗和人文自然景观,通过一个漂泊知识者"我"的眼光观察并叙述边疆异域特殊的下层生活,刻画出各式各样具有特殊命运的流民形象,包括偷马贼、烟贩子、强盗、流浪汉等,这些人被生活抛出了正常的生活轨道,被迫采取各种各样的谋生手段,从而表现出性格上的特异色彩,而作者又多以自己的流浪为线索,描绘边地特有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如高大而又浓密的原始丛林,奔流不息的大盈江,克钦山,茅草地……,淡淡的哀愁,辛酸的行程,绮丽的风光,野性的意象,交织成一幅动人的南疆风情画面,所以有人把艾芜的小说称为是"南疆风情小说"。

    与沙汀追求艺术丑不同,艾芜笔下很少反面人物,但是也不回避劳动人民身上被苦难生活扭曲成的畸形、被统治者的思想所毒化了的那一部分污垢。

《山峡中》以苍茫雄阔的山野景色、强悍猛骘的奇特人物,成为了30年代前期中国现代文坛上屈指可数的短篇名作,小说通过描写一群被生活逼迫铤而走险的流浪者的生活,他们走私、行窃、杀人越货,以恶对恶,但也不乏爱憎分明和憧憬美好生活之情,艾芜写这个故事,不是叫人憎恨这伙强盗的不义行为,而是通过他们的不幸,唤起人们的怜悯、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旧社会、旧制度,批判、控诉了畸形而残忍的社会的罪恶。

小说中那个外号叫野猫子的姑娘的机灵、泼辣与正直,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三)、艺术特点    具有沁人心脾的边陲异域风情,清新俊逸的浪漫风格。

 四、叶紫(1912-1939)

(一)生平及创作    叶紫原名余昭明,湖南益阳人。

他只活了27岁,但是在短短六年的创作生涯中,却为革命文学留下了分量不轻的作品。

他写有短篇集《丰收》《山村的一夜》和中篇小说集《星》,酝酿多年的长篇《太阳从西边出来》和中篇《菱》都没有来得及完成。

    叶紫在少年时代就和全家人一起投身于大革命的浪潮,家族中多人为革命而死。

他在流亡中观察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现实,有着巨大的革命热情。

叶紫投身于左翼创作,正象他自己所说:

我的对于客观现实的愤怒的火焰,已经快要把我的整个的灵魂燃烧殆毙了。

(二)短篇代表作《丰收》    叶紫的作品所描写的多是掺和着自己的血泪,从正面表现农民的苦难、觉醒和对生活的期望的。

短篇小说《丰收》是叶紫的成名作,发表于1933年,写的是一个丰收成灾的故事,主人公是云普叔和立秋父子俩,通过描写他们对现实的迥然不同的态度,蕴含着子辈对父辈文化意识的历史反思。

    (三)、艺术特点:

    1、场面广阔、结构精心、画面严酷而逼真,善于在父子冲突中刻画两代农民的形象,即使在悲伤的叙述中,也蕴含着一种昂扬的雄壮之美,充分体现了"文学是战斗的"这么一种特点。

    叶紫小说的阶级矛盾都是混杂着他的血和泪写出来的,因此格外让人感到厚重。

同叶紫的《丰收》相似,当时描写丰收成灾的作品还有茅盾的《春蚕》、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夏征农的《禾场上》等,但是叶紫的这篇小说却格外引人注目,不但场面广阔、结构精心,而且描写了尖锐的阶级对立,揭示出灾难的产生根源于"人祸",画面严酷而逼真。

    2、叶紫的小说类似"黑白分明的铅画",在他的笔下,只有地主和农民之间的不可调和的阶级对立,人物也只具有强烈的爱与憎两种感情。

如果不是因为在贫病交加中英年早逝,叶紫在创作上应该会有更大的突破。

第二节丁玲的小说 丁玲(1904-1986)

1927年底,和1928年初,丁玲在《小说月报》发表了《梦珂》和《莎菲女士的日记》,从此便奠定了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暑假中》和《阿毛姑娘》等几篇小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连续在《小说月报》头篇的题目位置刊载,给20年代末相对沉寂的文坛以不小的震动。

一、早期创作的思想内容

丁玲早期的创作延续的仍然是五四落潮期"个性解放"幻灭的思绪,关注知识女性的命运,在创作上承续了五四受郁达夫影响的浪漫抒情小说传统,表述了现代女性在30年代社会的人生感受。

二、早期小说创作及其代表作

丁玲早期的小说创作主要收入了《在黑暗中》、《自杀日记》、《一个女人》三个集子之中。

1930年,丁玲加入左联,30年代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一个人的诞生》《夜会》,中篇《一九三О年春在上海》(之一,之二),《韦护》《水》,以及长篇小说《母亲》等。

1936年赴陕北。

40年代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中篇小说《在医院中》和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1、《梦珂》(1927年)    1927年12月,丁玲发表了处女作《梦珂》,通过一个败落的封建家庭的女儿闯入社会后陷入绝境的故事,写出了一个孤独忧郁的女青年在各种世俗诱惑中的徘徊烦闷和挣扎疲惫,主人公本来是一个正直、善良、有同情心的女孩,但是在社会上遭遇到一系列卑鄙、险恶的人之后,她渐渐地变了,为了生存,她不再反抗了。

小说控诉了社会怎样吞噬了一位曾经对生活抱有理想和充满幻想的女孩,以其情感的真挚细腻引起了文坛的普遍关注。

2、《莎菲女士的日记》(1928年)    1928年初,丁玲又发表成名作《沙菲女士的日记》,震动了整个文艺界,从此成为最受重视的女作家。

    《沙菲女士的日记》,是篇"日记体"小说,全文由女主人公莎菲一个冬天里的30多段日记组成。

莎菲是一个乘着个性解放的风潮走出家门的、外冷内热的时代女性,但是走出家门后,她发现并不能寻找到自己的理想,甚至找不到可以"对话"的人。

她孤身在北京的公寓中养病,寂寞无聊,虽然有朋友们的照顾,还有一个苦苦追求他的苇弟,但他们都不了解莎菲的内心。

莎菲希望的是能有一个理解她的人,但是现实却令她失望,这时,出现了一个风仪俊美的新加坡华侨凌吉士,令莎菲对他产生了狂热的情欲渴望,但后来却逐渐发现在凌吉士貌似高贵的外型之中,却安置着一个卑劣的灵魂,他的爱情观不过是"拿金钱在妓院中,去挥霍而得来的一时肉感的享受",这令她极其鄙视,无奈又摆脱不了情欲的癫狂,最后在承受了凌吉士的一吻后,陷到极深的悲境里去了,文章的最后,莎菲决定离开北京,到一个无人认识的地方去"浪费生命的余剩"。

    这部小说给丁玲带来了巨大的声名,她所塑造的莎菲的形象,是她早期作品中一系列五四退潮之后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中最重要的典型。

莎菲形象:

是五四退潮后,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的现代知识女性形象,她性情孤傲、"怪僻",内心充满狂热幻想,蔑视封建礼教,追求"真的爱情"和个性解放,但是大革命失败后的特殊环境,小资产阶级在追求幻灭后的内心骚乱,都决定了她执拗地寻觅人生的意义而又没有出路,鄙视世俗又不时感到有沉入纵情声色中的危险,重感情,而更爱幻想、狂想。

这就具体反映出历史投射在一部分知识青年身上的时代阴影――使反抗带有病态但仍是反抗(病态的反抗)――表现出莎菲形象的全部矛盾性。

    这篇小说的全部核心,就是倾诉女主人公沙菲内心深处的灵与肉的冲突、情欲与思想的冲突、以及最后灵怎样战胜肉,尊严怎样战胜欲望,真实怎样战胜虚假。

这种对人物心灵的大胆剖露,产生了惊世骇俗的阅读震撼,从而被看作是"女性的《沉沦》",但是莎菲的灵与肉的冲突却比郁达夫《沉沦》的主人公更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因为这是一个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却丧失了选择对象和选择意义的时代寓言:

莎菲的苦闷,是五四时期获得个性解放的激进青年,在革命低潮中陷入彷徨无主的真实写照,其中包含着深刻的历史批判性,也对当时青年的时代苦闷起到聚光一照,发人深省的作用。

    丁玲把自叙传小说带入了革命小说的新轨道,把冷静的心理分析与热切的时代呼唤相结合,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种细腻、大胆而又富有饱满感情的刻画人物复杂心理的特色,代表了丁玲的主要艺术成就。

三、艺术特点:

    

(一)、创造了独特的女性形象系列    作为女性作家,丁玲一直对女性的命运给以了极大的关注。

她的作品相当多是以女性为主要人物的,如梦珂、莎菲、阿毛、伊萨、丽嘉、曼贞、贞贞、陆萍等等。

由于作家对她们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准确把握和细腻表现,使她们成为中国20-40年代女性形象中一组不可忽略的风景。

    

(二)、叙述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在丁玲的作品中作家的主体性相当强烈,她笔下人物的心态其实就是作家内心世界的流露,因此,其叙述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作家常常喜欢采用"我"这一叙事角度和日记的文体,又加强了这一特征。

    (三)、有明确的社会批判意识    丁玲曾分析自己写小说的初衷是因为"对社会不满,自己生活的无出路,有许多话要说出来,却找不到人听,很想做些事,又找不到机会,于是便提起了笔,要代替自己来给这社会一个分析"。

尽管丁玲的创作道路有过一些变化,但她一直也未曾放弃过社会批判意识,她的作品内容是心灵世界的流动,而目标却往往指向社会批判,是个人叙事和社会批判的紧密结合。

第三节“东北作家群”

一、东北作家群(定义)

指"九一八事变"后从沦陷的东北流亡到上海、北平等地的一些青年作者,如萧军、萧红、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李辉英等人,他们的作品多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蹂躏下的苦难和斗争生活,表达了对敌伪的仇恨,对故乡的眷恋和早日光复国土的愿望,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

代表作主要有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萧红的《生死场》,舒群的《没有祖国的孩子》等。

东北作家群的创作实际上构成了左联创作的一部分,虽然其中有些人并未加入左联。

正是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河。

其作品充溢着深沉的力,把作家的心血,和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茂草、高粱搅成一团,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感奋。

 二、萧红(1911-1942)

一、代表作分析

1、中篇小说《生死场》(1935年)    1934年秋,萧红在青岛完成《生死场》,次年在上海问世,第一次把萧红这个名字带给了文坛,给了上海文坛一个不小的新奇和惊动。

《生死场》是不愿意做奴隶的作家献给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的书,它呼唤着人们起来反抗。

甚至连鲁迅先生也吃惊于萧红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越轨的笔致",更吃惊于看上去还有点纤弱的萧红,却能把"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描绘得"力透纸背"。

    中篇小说《生死场》是萧红的代表作,全书共17节,大致可分为两部分,1-9节是小说的第一部分,描写的是二十年代东北哈尔滨附近农村中闭塞朴野的社会风气和悲苦无告的农民生活。

从10-17节是小说的第二部分,描写的是三十年代东北沦陷后这些农民的苦难与斗争。

两部分合起来,就生动刻画出了东北农民在沦陷前后的原始惰性和麻木,描写了他们从蒙昧、麻木、受剥削压迫到在民族存亡的关头终于醒悟的心理过程,在死的挣扎和生的顽强中,表现出民族觉醒、奋起的历史的重负。

    萧红对那种古老、单调、而封闭的社会风习和民众生活了解得是十分深刻的,因为她所生活的呼兰县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

《生死场》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一个图景:

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尽管他们被殴打,受折磨、遭蹂躏,最后又象老马走进屠场似的了却一生,但是对自己的生活却不作任何反省,而是祖祖辈辈重复着这种"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片可怕的精神沙漠,统治阶级的思想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群众的意识之中,麻痹了他们的意识,帮着统治阶级做着吃人的工作。

    小说主要描写了三个家庭:

瘸了腿还要辛苦劳作的二里半一家;丧夫再嫁,却依然顽强生活的王婆的一家;追求幸福,却收获了悲哀的金枝的一家。

小说没有主要故事,而是全采取生活场面连缀铺叙的写法,写出各种各样的生生死死。

如王婆的死而复生――儿子反抗官府被枪毙后,她悲愤自杀,却在下葬时活了过来;金枝女儿的初生即死――金枝怀着身孕过门,生下了一个女儿,没有满月就被丈夫摔死;还有全村最美丽的少妇月英的死。

《生死场》里有两个美丽的女子,月英和金枝。

她们美丽、善良、勤劳,却都遭遇了不幸。

她们都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而只是被男人当作泄欲的工具。

月英病得下体腐烂,他的丈夫就不再理她,把枕头换成了硬砖头,临死时想喝一口水,丈夫也懒得取。

金枝深深地爱着成业,成业却全不顾她的感受,粗暴地占有了她,使她怀了孕,在轻蔑和憎恶的压力下嫁了出去。

但是民族遭到的惨劫改变了这些平凡百姓的生和死的形式,王婆开始为秘密团体站岗放哨,二里半也改变了守着心爱的山羊过日子的理想,开始进行反抗。

    2、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年)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自叙传小说,也是萧红后期的长篇代表作,重庆上海杂志公司1941年5月初版。

在这部作品中,她以更加成熟的艺术笔触,写出作者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北方小城镇的单调的美丽、人民的善良与愚昧。

茅盾认为《呼兰河传》有一些比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这一句几乎可以看作是全篇的主题词。

它以一个童稚的女孩的目光注视着故乡的一切,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心中时时存在的惊讶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萧红的作品视野中所能看到的故乡人民的生活方式,几乎就是没有生活方式:

吃、睡、劳作、像动物一般生生死死,冷漠死灭到失去一切生活目标,失去过去和未来,其结果必然会产生小团圆媳妇、王大姐这样的悲剧。

小团圆媳妇原本是一个天真、结实的小女孩,只是因为行为与人们传统中的价值观念不符,就被婆家活活地折磨致死;王大姐本来是个活泼美丽能干的姑娘,大家都喜欢她,就因为她自己爱上了穷磨倌冯歪嘴子,所有的人立刻鄙视起她来,对她说长道短最后因难产而死。

萧红继鲁迅之后,又一次画出了我们沉默的国民的灵魂。

    小说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天真、佻达,又困惑、压抑的笔致,和一位年幼的叙述者的口吻正相吻合,也与叙述环境相一致,这一切使作品更具有强烈的感染效果。

    3、短篇小说《小城三月》(1948年)    《小城三月》是萧红的短篇代表作,由香港海洋书屋1948年1月初版。

小说通过年幼的女孩"我"的视角和口吻,叙述了翠姨和堂哥哥的凄美动人的爱情悲剧,抨击了旧时代的封建婚姻制度,塑造了一个性格内向、多情、温柔而又命苦的乡村少女――翠姨的形象,古老而又普遍的题材被萧红用散文诗的笔法写出来,抒发了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惆怅情怀。

第四节“京派”与“新感觉派”小说

一、“京派”小说

(一)“京派”的定义

京派指的是20年代末到30年代居留或求学于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城市,坚守自由主义立场的作家群体,他们追求文学(学术)的自由与独立,既反对从属于政治,也反对文学的商业化,是一群维护文学的理想主义者,其基本成员是大学教师和大学生,以《大公报》文艺副刊、《文学杂志》、《水星》为主要阵地,以沈从文、废名、朱光潜、凌叔华、萧乾、李健吾、芦焚、林徽因、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林庚等一批学者型的文人,即非职业化作家为代表,其中最重要的作家就是沈从文。

(二)“京派”文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京派文化是乡土文化的典型象征,具有双重的文化和美学特征:

一方面对现代性既追求,又怀疑,从而导致对现代性的焦虑;另一方面,是在现代性的强大冲击下,对本土的传统美感日渐消失而感受到了一种挽歌情怀。

(三)文学观念

京派小说家们的文学观念和主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坚持自由主义,反对政治和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干预和制约;其次,追求纯正的文学趣味,对抗文学的商品化。

    在30年代的政治历史语境中,京派作家无疑是处在边缘的,因为左翼要求文学为政治服务,海派主张文学商品化,而他们的主张与时代格格不入,但是他们所追求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理想,他们对人的尊严、对和谐生命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固守,都具有某种永久的启示意义。

(四)艺术特征

京派小说家创作的共同特点是:

多带有乡土气息,具有来自乡野的质朴的美和凝重古久的风格,并由于对本土经验的眷恋和回归的渴望,其文体都具有一种抒情性。

如废名的《桥》、沈从文的《边城》、芦焚的《果园城记》等。

(五)京派代表作家

1.萧乾(1910-1999)

萧乾生于北京东直门里城墙根一带的贫民区里,是蒙古族的后裔,父母先后早逝,沦为孤儿,自幼饱经人生炎凉,这些经历,日后成为他全部小说创作的诱因。

在创作上,受到过杨振声、沈从文、林徽因等人的指导。

著有短篇集《篱下集》、《栗子》、《落日》,还有长篇小说《梦之谷》等。

萧乾的小说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从"儿童视角"出发,展现成人的世界,抒发人间的世态炎凉、冷热和不平等的遭遇。

这类作品有《篱下》、《矮檐》等,小说中都有坚忍的妈妈形象(寡妇或者弃妇),包含着作者对自己母亲的回忆。

    第二类是宗教题材小说,把锋芒直接指向了教会的伪善和冷酷,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基督教在中国当时社会条件下与殖民主义相似的历史作用。

这一类作品有《皈依》、《鹏程》、《昙》等。

    第三类是爱情小说,代表作就是著名的长篇小说《梦之谷》(1938年)。

《梦之谷》是一部自传体成长小说,依据的是作者自己的一次流浪和爱情经历,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写的是一个18岁的北京青年一个人流浪到岭东,在一家中学教国语,深受语言隔阂之苦。

在一次偶然的机缘中,他认识了一个美丽的姑娘"盈",她也能说一口纯正的国语,但是却有着不幸的遭际,两个人同病相连,于是产生了爱情,在"梦之谷"中度过了一段甜蜜的日子,但是姑娘后来却被一个恶霸劣绅霸占,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恋情就以悲剧而告终。

这个小说取材于萧乾的自身经历,具有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是失落者所倾诉的美丽的挽歌。

但小说出版时已经是1938年,在那种战争的环境中,"梦之谷"超尘脱俗的品质与时代背景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并没有在文坛引起太大的反响。

2、芦焚(1910-1988)

(1)创作概述芦焚也就是师陀,师陀是他1946年之后使用的笔名。

30年代的芦焚虽然没有后来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