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1070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2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docx

《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docx

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2009~2013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

第七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考点一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1.(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4分)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宋朝的政治经济状况,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进行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所以A项错;宋代流民问题严重大多是由自然灾害造成的,与“不抑兼并”的政策没有必然的联系,B项错;宋朝“不抑兼并”的政策造成土地兼并更加严重,C项错;“不抑兼并”的政策促使地主官僚大量兼并自耕农的土地,从而造成自耕小农的衰退,故D项符合题意。

2.(2013江苏,3分)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

、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题目材料中所述发掘的铁农具反映了农业生产从耕地、平地到锄地的生产过程,此过程是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所必需的,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项;材料中“秦、魏等国”说明很多诸侯王国在生产铁农具,所以A项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3.(2013安徽文综,4分)下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

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

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

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

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

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汉唐时期农业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示意图只提供了从汉到唐安徽境内的水利兴修情况,并没有与全国其他地区进行对比,排除A、C两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4.(2013重庆文综,4分)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

“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

”在这一“田制”下(  )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均田制,意在考查考生整理材料,理解历史事实的能力。

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而这一制度维系的前提是国家必须掌握大量的无主荒地分给自耕农耕种,故D项正确。

A项不正确,因为绝大部分土地还是归地主私有;B项不正确,均田制下的土地基本不能自由买卖;C项不正确,因为农民还要向地主交纳地租。

5.(2012广东文综,4分)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

解析:

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说明当时已经有了牛,但不能证明商代出现了牛耕技术,排除A项。

农耕生活的方式丰富多样,牛耕仅是其一,而且《诗经》收集的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不会涉及商代牛耕,排除B项。

冉耕是孔子的学生,说明他生活在春秋时期,排除C项。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也即商代甲骨文,造字多以象形、会意为主,是商代社会生活的反映。

因而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足以说明当时出现了牛耕技术,故D项正确。

答案:

D

6.(2012安徽文综,4分)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占6.97%。

结合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

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

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

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

解析:

本题可以运用排除法。

因材料数据不足,A项无法判断;C项错在“均落后于”,结论太绝对,排除;经济重心南移是唐朝中期安史之乱以后,排除D。

答案:

D

7.(2011山东文综,4分)右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  )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我国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器和牛耕,故A、C错误;图片无法体现雇佣关系盛行的特征,故D错误;图片反映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体现我国古代农民注重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B。

答案:

B

8.(2011福建文综,4分)右图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

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①正确,两汉时期,西北地区主要利用雪水或地下水,修筑特殊的水利工程——坎儿井;②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已有楚国孙叔敖修建的芍陂、秦国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等灌溉工程;由西北的地理条件可知③④正确。

故选C项。

答案:

C

9.(2010广东文综,4分)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

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均田制,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庄园”一词的出现和普遍使用,表明当时仍存在土地集中的现象。

A、B、D明显不符合史实。

答案:

C

10.(2010浙江文综,4分)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比较下面两图,其中图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

A.战国B.秦

C.西汉D.东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耕作技术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图文信息和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西汉二牛三人的耦犁法发展到西汉后期逐渐被二牛一人的犁耕法取代,东汉时出现一牛一人的犁耕法,D正确。

答案:

D

11.(2010浙江文综,4分)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民的地位,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材料反映了农副产品的买卖关系,“新丝”“新谷”体现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反映了农民的悲惨境遇,故A、C、D都可以从材料中反映出来。

而土地兼并严重从材料中无法反映。

答案:

B

12.(2010天津文综,4分)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D.单位亩产量提高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耕作技术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图片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图1为二牛抬杠式的牛耕法,图2为隋唐时期的曲辕犁,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犁耕技术的进步和成熟,B正确;图1和图2均为铁犁牛耕,A错误;我国精耕细作的历史悠久,铁犁牛耕为精耕细作提供了条件,C错误;D显然与题干信息不符。

答案:

B

考点二 手工业的发展

1.(2013福建文综,4分)《唐六典》记:

“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

“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

”这表明唐代工匠(  )

①频繁更换工种 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③职业是世袭的 ④是临时工人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由“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可知,唐代工匠不能随便更换工种,①不正确;由“工巧业作之子弟”“教作者传家技”可知,唐代工匠职业是世袭的,③正确;由“四年”“三年”“二年”等可知,④不正确,②正确。

故选B项。

2.(2013天津文综,4分)“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

”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

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纺织业知识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历史现象的能力。

棉花一直都是经济作物,这不能成为材料中棉花地位变化的前提,D项错误;商品经济发展对丝、麻、棉都适用,排除C项;从材料中不能判断是否有政府推广,排除A项。

由所学知识可知,棉纺织技术的改进,极大地推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逐渐取代麻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故选B项。

3.(2013四川文综,4分)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

B.纺织家黄道婆创造的新式纺车

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中国商代丝织业,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商代”。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

衣反映了汉朝的丝织水平,A项错误;元代的黄道婆改进了棉纺织工具,B项错误;甲骨文是商朝人占卜等活动的记录,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商代的情况,其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可以反映商朝丝织业的发展,C项正确;《说文解字》为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所著,故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4.(2012江苏,3分)《周礼·考工记》载:

“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解析:

从题干的描述可以看出,当时木、金、皮生产及调色、刮摩、抟埴都有专业的、固定数量的工人负责,也就是说当时官营手工业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A、B、D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答案为C。

答案:

C

5.(2011浙江文综,4分)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

右图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D.③②④①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地图以及古今地名的识记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这四处名窑的所属省份。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钧窑在河南省禹州市,定窑在河北省定州境内,景德镇窑位于江西省,耀州窑位于陕西省铜川市。

因此本题选D。

答案:

D

6.(2011天津文综,4分)宋人诗云:

“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

……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

”诗中反映了宋代(  )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解析:

本题考查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迁移知识的能力。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西家”进行缫丝生产,然后把丝卖掉换取谷子,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已经有了较大发展。

答案:

A

7.(2010江苏,3分)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水排”主要应用于(  )

A.灌溉B.制瓷

C.耕种D.冶铁

解析:

本题考查水排的功用,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和“铸为农器”等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水排是冶铁的工具,故选D。

答案:

D

8.(2010安徽文综,4分)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下图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图文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青花瓷开始出现于元朝,汉朝墓葬中不可能出现该物品,C符合题意;早在原始社会,我国先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A可能出现在汉墓中;我国商周时期青铜器制造业已经很发达,B可能出现在汉墓中;我国漆器制造开始于原始社会,商周时漆器制造已达到较高水平,D可能出现在汉墓中。

答案:

C

考点三 商业的发展

1.(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4分)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

“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

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

”这表明当时(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明朝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能力。

从材料看,南方和北方的商品贸易在品种和数量上均有不同,这说明南方和北方经济存在差异,有着不同的特色,这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长途贸易的兴盛,故D项符合题意。

2.(2013江苏,3分)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

“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

”材料反映了(  )

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清代前期的社会经济,意在考查考生对文字信息的解读能力。

“半官场”“仕而商”说明了当时一些知识分子也经商,体现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变化,故B项正确;A项中“完全打破”的说法太绝对;C、D两项不符合题意。

3.(2013重庆文综,4分)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

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

”文中“便钱”是(  )

A.自由流通的支票B.中国最早的纸币

C.国家发行的债券D.兑换货币的凭证

解析:

选D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货币,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支票、债券都属于近代商业的承兑方式,排除A、C两项;由材料信息“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给以券,于诸州便换”可知,此“便钱”应该是兑换货币的凭证,D项正确;中国最早的纸币是交子,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

4.(2013四川文综,4分)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

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

年代

城镇人口(万人)

农村人口(万人)

1620年

300

1700

1850年

720

2880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农业经济日渐凋敝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城市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获取表格信息和逻辑推理能力。

由表格数据可知,1620~1850年,江南地区城市人口增加了一倍多,由此可知城市规模有所扩大,故B项符合题意。

从该表格内容看,当时农村人口远远超过城市人口,A项显然错误;从表格内容无法得出农村经济凋敝的结论,C项错误;该表格没有反映其他地区的情况,D项错误。

5.(2013北京文综,10分)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

(单位:

座)

 时间

区域

东汉后期

唐朝前期

黄河流域

765

669

长江流域

342

611

概述上表所反映的县城数量及分布的变化,阐释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

(10分)

解析:

“变化”根据表格信息即可回答,“原因”结合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及经济重心的南移等内容回答。

答案:

变化:

从东汉后期至唐朝前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县城数量总体有所增加。

东汉后期,县城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数量较少;唐朝前期与东汉后期相比,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长江流域数量增加。

原因:

①这一时期,北方战乱频仍,人口大量南迁,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

②人口南迁加速了南方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县城数量增加。

③隋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县城总体数量增加。

6.(2012浙江文综,4分)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

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

”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解析:

“殖至三百顷”反映了庄园经济力量的强大,“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说明其自给自足程度高,而“闭门成市”反映了生产经营活动广泛,故选C。

答案:

C

7.(2012福建文综,4分)《隋都城图》题记:

“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

而朝廷宫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

”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

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

解析:

结合题干材料内容可知该段文字对隋都城的建筑格局的解释侧重于政治角度,即“逋亡奸伪无所容足”,由此可知此城市布局有利于加强官府对城区内居民的严格控制。

故答案为C。

答案:

C

8.(2012江苏,3分)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右图场景的是(  )

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解析:

《清明上河图》创作于北宋,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的商业繁盛景象。

西汉时期设九市,市坊之间有严格界限,至宋代,市坊界限被打破,排除A;草市是指乡村和城郊集市,排除B;题干没有反映夜市,排除C。

答案:

D

9.(2012安徽文综,4分)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

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解析:

由材料中“通晓不绝”“终日居此”可知北宋时期商业活动没有时间限制,城市娱乐场所也没有时间限制,故A项正确。

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C项娱乐场所主要民间经营;D项太绝对。

答案:

A

10.(2012天津文综,4分)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

“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

”“刺桐”是指(  )

A.泉州        B.广州

C.扬州D.庆元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住时间。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到达中国,元朝对外贸易最大的港口是泉州。

当时泉州因环城大量种植由海外引进的刺桐树而得名刺桐,因此答案为A。

答案:

A

11.(2012安徽文综,4分)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

“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活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

”可见此时的钱庄(  )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解析:

A、C项未在材料中体现;材料主要说的是商人从上海购买海洋货,B项“中外贸易”范围太大。

答案:

D

12.(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4分)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

“(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

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据此可知(  )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解析:

材料反映了正德以前,多数百姓致力农业;正德以后,从事工商业者增多,农业从业人口减少,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动,故B项符合题意。

题干材料并不能说明农业衰退、财富分配不均、无业游民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答案:

B

13.(2012山东文综,4分)《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

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

勤有余布,亦兼鬻(yù,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

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

①自然经济解体 ②家庭手工业发展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

此题可采用排除法。

中国的自然经济解体开始中于鸦片战争以后,故排除A、D两项;材料所述内容未能体现经济区域分工,故C项错误。

答案:

B

14.(2011浙江文综,4分)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货存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地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会馆概念的理解以及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材料说明同乡商人们建设工商会馆是为了招待行旅,存放货物,而不是作为地方的商业中心,B项说法错误;C、D两项材料都有所体现;由材料中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的记载可看出苏杭两地间的商贸联系,故A项说法正确。

答案:

B

15.(2010福建文综,4分)明代《闽部疏》载:

“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

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

”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B.商品经济活跃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

本题考查明朝福建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反映了当时福建地区商品种类、数量众多,销往国内外,B说法正确;海陆交通的发达只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条件,A说法错误;从材料中无法看出福建成为全国经贸中心,C说法错误;材料中未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D说法错误。

答案:

B

16.(2009山东文综,4分)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

这说明当时该地(  )

①农业经济衰退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③

解析:

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并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可用排除法,材料只表明经济作物获利远远大于粮食作物,并不能说明农业经济衰退,故排除①,同时,材料中并未提及农产品加工业兴起的问题,故可排除④。

答案:

B

17.(2010江苏,10分)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

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1: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

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

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

——[明]谢肇淛《五杂俎》

材料2: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