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0999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方案.docx

《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方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方案.docx

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1

二、工程概况.......................................................1

2.1 工程概述 ...................................................1

2.2 施工环境 ...................................................2

2.3 工程特点....................................................3

三、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体系.....................................4

3.1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体系..................................4

3.2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目标..................................4

3.3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5

3.4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小组..................................6

四、过程管理.......................................................6

4.1 施工准备阶段................................................6

4.2 施工阶段....................................................6

4.3 竣工阶段....................................................7

五、环保保证措施...................................................7

5.1 防噪声扰民控制措施..........................................7

5.2 防振动扰民控制措施..........................................8

5.3 城市生态....................................................8

5.4 水污染控制措施..............................................8

5.5 大气污染控制措施............................................9

5.6 固体废弃物管理措施.........................................10

5.7 防洒漏措施.................................................11

六、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1

6.1 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措施.......................................11

6.2 现场卫生管理...............................................12

6.3 周围环境影响的防护措施.....................................13

6.4 弃土外运...................................................14

1

6.5 噪音及其他.................................................14

七、环境保护应急预案..............................................15

7.1 建立应急领导小组...........................................15

7.2 应急工作原则...............................................15

7.3 应急程序应急响应的一般程序.................................15

7.4 应急措施...................................................16

7.5 后序工作...................................................16

 

2

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 年 11 月 1 日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8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自 2007 年 6 月 1 日施

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 1989 年 12 月 26 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自 2000 年 9 月 1 日起施

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自 2008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自 2005 年 4 月 1 日

起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自 1997 年 3 月 1 日

起施行;

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

1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JGJ/T77—2003;

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 33—2001;

13.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 1 号线土建 12 标《承包合同》;

14.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责任公司的设计图纸;

15.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二、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述

工程名称:

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 1 号线土建 12 标合同段

建设单位:

乌鲁木齐城市轨道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管理单位: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

北京市高速公路监理有限公司

1

施工单位: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乌鲁木齐轨道交通 1 号线工程土建施工 12 合同段共设有一站一

区间,分别为体育中心站、体育中心站~植物园站区间(含施工竖

井及联络道)。

2.2.1 体育中心站

体育中心站沿北京路南北向设置,位于北京路与河北路交叉路

口处。

体育中心站为地下明挖 12 米岛式站,车站为地下二层局部为

三层站。

中心里程为 YCK17+261.992。

车站起点里程

YCK17+176.092,终点里程 YCK17+402.092。

总长 226m,车站中心顶

板覆土 3.74m。

车站结构外皮宽 20.9m。

主体结构基坑深度约

16.2~19.6m。

车站设 4 个出入口分别位于十字路的四个象限,2 座

风道位于道路东侧。

主体结构主要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场地范围

内的地下管线需进行改移或保护。

为保证东西向的河北路施工期间

畅通,十字路口架设军用梁采用局部临时铺盖的方式施工。

2.2.2 体育中心站~植物园站区间

体育中心站~植物园站区间从体育中心站出发,沿北京路一直北行,

到达终点植物园站,起点里程 YDK17+408.454,终点里程

YDK18+454.931,区间全长 1046.47m。

区间采用马蹄形断面、复合

衬砌暗挖结构,矿山法施工。

本区间线间距均为 15.2m,区间隧道拱

顶埋深 10~16m,区间结构均位于 V 级围岩地层。

本区间设两处施工通道。

一号施工竖井及通道对应区间右线里程

YDK17+778.503,一号施工竖井及通道长度为 73.98m,二号施工竖

井及通道对应区间右线里程 YDK18+116.055,二号施工竖井及通道

长度为 59.57m,施工通道兼做联络通道。

竖井为临时竖井,区间施

工完成后进行回填;横通道为拱顶直墙复合式衬砌结构。

竖井采用

倒挂井壁法施工,横通道采用台阶法施工。

2.2 施工环境

2.2.1 体育中心站

体育中心站出入口通道下穿埋深 3.6~5.1m 的 PS-1 号南北走向

2

DN1200 排水管及埋深 1.6~2.6m 的 PS-3 号东北走向 DN300 排水管。

风道上方穿过一条埋深 3.7~4.5m 的 PS-2 号南北走向 DN600 排水管,

需悬吊保护。

2.2.2 体育中心站~植物园站区间

本区间在里程 YCK18+314.000~YCK18+433.226 下穿过街人行天

桥及 BRT 车站,需采取加长超前支护以及增大初期支护刚度的方式,

以控制构筑物的变形。

2.3 工程特点

2.3.1 工程项目多杂、施工组织协调能力要求高

本合同段包含有明挖+局部盖挖车站、明挖竖井、暗挖区间、暗

挖联络通道等多样的工作项目。

涉及的施工工序转多,且体育中心

站分三期进行交通疏解及围挡施工,需要科学合理的进行施工组织,

做好与周边环境和与相关单位的协调配和,做好各工序衔接,确保

施工优质、高效、有序地进行。

2.3.2 隧道上方及周边建筑物多,安全防护及监测工作量大

线路下穿的建筑物、人行天桥、BRT 车站,施工前的建构筑物

保护以及施工期间的监控工作量大。

2.3.3 项目地处城市繁华地段,管线众多,交通疏解任务艰巨

区间线路位于北京北路地下,体育中心站位于北京北路与河北

路交叉口处,交通疏解难度大,任务艰巨。

道路两侧及中央分隔带

下的各种管线众多,需要进行迁改或悬吊保护。

 

3

 

三、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3.1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组长:

项目经理

副组长:

项目书记、总工程师、

项目副经理 、安全总监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指标

符合国家和乌州市文明施工、

环境保护要求,符合业主文

明施工、环境保护要求。

 

责任制

教育

工作体系

控制项目责任制      控制措施责任制     检查评比责任制

 

有关业务部室

 

各队队长

 

工班组长

 

明确责任

奖惩兑现

提高意识、掌

握要求

现场和生活区

环保工作

明 确

项 目

采 取 的

措    施

消除隐患

明确方向

 

实现文明施工、环保的指标

 

图 3-1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3.2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目标

3.2.1 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4

(1)严格按乌鲁木齐市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相关规定组

织施工,搞好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工作,确保场容整洁。

(2)采取有效的施工管理措施,加强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真正把

本工程创建成“便民、利民、为民”工程,确保承包合同对现场文

明施工的管理要求。

(3)按照创建乌鲁木齐市文明工地的管理目标,对施工现场开展

综合治理。

争创省级“文明工地”。

3.2.2 环境保护管理目标

所有施工生产活动符合国家环保法,并达到国家和地方有关环

境保护、水土保持的规定。

控制施工污染及噪声排放、粉尘排放,

减少污水;严格控制水土流失;最大限度节约能源、资源,降低消

耗;所有项目确保环保验收一次通过。

3.3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

 

党工委书记

副经理

 

各作业队队长

 

各作业队副队长

安全总监

总工程师

 

各科室负责人

 

各作业队技术负责人

 

各作业队安检组

 

领 工 员

 

工班班长

 

5

图 3-2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图

3.4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小组

文明施工、环保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曹运祥

副组长:

吴灿赵隋红谢昆

组员:

马小芸 贾志杰 王飞 金刚 闫明 张杰 宋传杰 苗立德

四、过程管理

4.1 施工准备阶段

⑴核实、确定环境敏感点和保护要求。

在签订项目合同后,将

根据现场情况核实、确定环境敏感点、环境保护目标和对应的环保

法规及其它要求。

⑵识别施工过程中各施工阶段的环境因素,判别出重大环境因

素。

⑶制定环保培训计划,对相关人员进行环保培训

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各阶段施工方案中要有环境保护的内容,

包括合理规划施工用地、科学地进行施工总平面设计、在总平面设

计和调整时兼顾到环保的要求等。

⑸按照通过审核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环保工作进行施工现场准

备和环保设施建设。

4.2 施工阶段

⑴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建立责任到岗、到人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

责任保证体系。

⑵按照经审核批准的环保工作方案开展工作。

若因工程内容、

环境要求等变化,原方案不适用时及时申请方案变更。

⑶施工现场要有环保负责人,负责日常的环境管理工作。

环保

负责人组织每周对施工现场的环保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并填写环保周

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整改,重大问题报告项

目经理。

⑷若发生污染事故,将立即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污染影响,向

6

监理及业主如实汇报。

⑸在施工过程中,建立文明的施工现场。

将现场内保护目标及

场外环境敏感点的保护要求公告每一个员工。

⑹建立施工环保档案。

将自查记录和各主管部门对其的检查、

审核记录一并归档,工程完成后作为竣工环境审核的资料,并环境

行为作为对自身工作业绩的评价条件之一。

⑺对分项分部工程衔接处的环保工作要明确分工。

每个工序结

束后由环保负责人评定其环境行为,作为总项目竣工后环境审核的

依据之一。

⑻建立公众投诉渠道如投诉电话、投诉信箱等并公诸于众,主

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对群众投诉要及时处理并在三日内给予答复。

4.3 竣工阶段

⑴工程竣工后在合同规定的时限内清场转移,恢复市政设施和

绿化。

⑵对现场影响范围内的保护目标经检查鉴定无损后向有关部门

办理移交手续。

⑶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环保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总结和资料整理。

⑷申请竣工环境审核,并按审核报告要求整改。

五、环保保证措施

5.1 防噪声扰民控制措施

施工期间主要的噪声来源是施工机械、施工活动和运输车辆。

采取的控制措施为:

⑴施工场界噪声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

要求。

⑵采取措施,保证在各施工阶段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和

工法。

并且在满足土层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择低噪声的机具。

 

⑶对主要噪声源如空压机、运输车、钻机、卷扬机等采用有效

的吸声、隔音材料施做封闭隔声或隔声屏,使其对居民的干扰降至

7

规定标准。

⑷噪声超标时一定采取措施,并按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

超标造成的危害,要向受此影响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赔偿。

⑸确定施工场地合理布局、优化作业方案和运输方案,保证施

工安排和场地布局考虑尽量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小

噪声的强度和敏感点受噪声干扰的时间。

建立必要的噪声控制设施,

如隔声屏障等,或将高噪声设备尽量放在隧洞内。

⑹自备发电机时将作隔声处理,在有电力供应时不使用自备发

电机。

5.2 防振动扰民控制措施

⑴产生振动的主要来源是施工机械作业。

⑵施工振动对环境的影响按《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GB10070-88)要求。

⑶本工程远离居民区,振动扰民的情况基本不会出现.如有较大

的振动应做出相应的措施使振动尽量减小。

5.3 城市生态

⑴对城市绿化,在施工范围内严格按有关法规执行。

临时占用

绿地要报批、交费并及时恢复;砍伐或迁移树木要报批并交费,不

得随意修剪树木;古树名木按要求进行特殊保护。

⑵对地上和地下的建筑等要防震、防毁和避让,不污染,不危

及建筑物等的安全。

发现地下文物,将保护现场,及时报告。

⑶在施工前做好各类市政管线的调查,施工中做好防护,防止

施工破坏管线。

市政管线的迁移和保护按法规要求进行,履行报批

手续并付费。

同时采取措施并建立应急程序、做好应急准备,避免

停水、停电等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事故可及时响应。

⑷施工照明灯的悬挂高度和方向要考虑不影响居民夜间休息。

⑸在施工筹划时考虑减少施工占地的措施和方法。

⑹按划定的施工场地组织施工,不乱占地、不多占地。

⑺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施工场地的恢复要求和具体的实施时间表,

8

保证施工结束后及时撤场、尽快恢复。

⑻在施工场地周围出安民告示,以求得附近居民的理解和配合

⑼在施工工地场界处设实体围栏,不得在围栏外堆放物料、废

料。

5.4 水污染控制措施

⑴施工期间的水污染来源主要是施工泥浆水、车辆冲洗水、施

工人员生活污水、雨季地表径流等。

容易污染收纳水体、影响城市

环境等。

⑵采取的控制措施:

①好废水排放措施,悬浮物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 400mg/l;废水排入自然水体,悬浮

物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 150

mg/l。

②根据不同施工地段排水网的走向和过载能力,选择合适的排

口位置和排放方式。

③施工单位要在工程开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

设,并保证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施工过程的有效性,做

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水质达标。

④泥浆水产生处设沉淀池,沉淀池的大小根据排水量和所需沉

淀时间确定。

⑤在季节环保措施中制定有效的雨季排水措施;施工现场配备

有效的废浆处理设备。

⑥根据施工实际,考虑深圳降雨特征,制定雨季、特别是暴雨

期,避免废水无组织排放、外溢、污染事故发生的排水应急响应工

作方案,并在需要时实施。

⑦施工现场设置专用油漆料库,库房地面做防渗漏处理,储存、

使用、保管专人负责,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土壤、水体。

5.5 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⑴大气的主要污染来源有:

运输、开挖、燃油机械、炉灶等

9

⑵采取的控制措施:

①对易产生粉尘、扬尘的作业面和装卸、运输过程,制定操作

规程和洒水降尘制度,在旱季和大风天气适当洒水,保持湿度。

②合理组织施工、优化工地布局,使产生扬尘的作业、运输尽

量避开敏感点和敏感时段(室外多人群活动的时候)。

③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和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烟

尘、臭气的物质,熔融沥青等有毒有害物质使用封闭和带有烟气处

理装置的设备

④水泥等易飞扬细颗粒散体物料应尽量安排库内存放,堆土场、

散装物料漏天堆放场要压实、覆盖。

⑤选择合格的运输单位,做到运输过程不散落。

⑥拆除构筑物时要有防尘遮挡,在旱季适量洒水。

⑦使用清洁能源,炉灶符合烟尘排放规定。

5.6 固体废弃物管理措施

⑴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来源是工程弃土、建筑废料和生活垃圾。

会对城市环境卫生造成影响。

⑵采取的控制措施:

①减少容易产生污染的材料的堆放时间和堆放量,加强现场的

洒水防尘工作。

②制定泥浆和废渣的处理、处置方案,按照法规要求选择有资

质的运输单位,及时清运施工弃土和淤泥渣土,建立登记制度,防

止中途倾倒事件发生并做到运输途中不撒落。

③选择对外环境小的出土口、运输路线的运输时间。

④剩余料具、包装及时回收、清退。

对可再利用的废弃物尽量

回收利用。

各类垃圾及时清扫、清运,不得随意倾倒,尽量做到每

班清扫、每日清运。

⑤不将有毒有害物质和其它工地废料滞留在现场或长期存放,

要及时清除处理。

⑥施工现场内无废弃砂浆和混凝土,运输道路和操作面落地料

10

及时清运,砂浆、混凝土倒运时采取撒落措施。

⑦教育施工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乱丢垃圾、杂物,

保持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整洁。

⑧严禁垃圾乱倒、乱卸。

施工现场设垃圾站,各类生活垃圾按

规定集中收集,由环卫部门及时清理、清运,一般要求每班清扫、

每日清运。

5.7 防洒漏措施

⑴运输车辆进出场时,派专人对装物进行检查,保证车辆装物

牢固,物品有覆盖。

⑵外运土方车辆进行严密遮盖,出场时设专人清洗轮胎和车厢

挡板,严禁超高超载及沿途洒漏,防止污染城市道路和市区环境。

⑶废泥浆外运采用专用车辆,指定专人管理,检查车辆的密封

性能,并严禁在中途排放。

六、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6.1 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⑴工地围蔽

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式施工,除留必要的人员、车辆进出口通道

外,工地四周设置连续、整齐、牢固、美观的围墙。

围挡和门的标

准采用乌鲁木齐市现行标准。

⑵工程标牌

在施工工地的主要出入口处设置“六牌一图”,美观整齐,字体

清晰,并保持整洁。

在施工通道和作业面,挂设醒目的、具有针对性的警示牌、安

全标志,如指令标志、提示标志、警告标志、禁止标志、高处作业

标志等。

⑶临时设施

首先在施工场地内进行地面硬化,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设置各

项临时设施。

临时设施的设置将管理区与施工区明确分隔,施工区

域或危险区域有醒目的警示标志,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临时用房

11

采用活动房,并设置消防防火设施等。

⑷临时给排水

临时给水采用市政给水管道供水,同时工地排水严格按照防汛

要求,在施工现场设连续通畅的排水设施和其它应急措施,经处理

后排至城市污水管道,防止泥浆、污水、废水外流或堵塞下水管道。

 

⑸临时用电

工地设变压器,现场所有用电事宜由专业电工统一安排,洞内

照明线、动力线分开,做到灯明线顺等。

⑹现场材料堆放

现场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机具设备分类堆放、堆码整齐,并

设置标识牌,不超出围蔽范围,不侵占场内道路和安全防护设施。

对废料及时清理出施工场地。

⑺道路、场地

施工前对场地硬化平整。

现场无积水,黑臭和施工垃圾。

施工

现场天天清扫,保持整洁卫生。

运输砂浆和混凝土过程中,做到不

漏、不洒、不污染城市道路。

⑻临时用房

①临时用房的布置要符合防火安全和工地卫生的规定,修建前

应报消防及有关部门审批同意。

②集体宿舍室内高度不小于 2.5 米,人均占有面积不小于 2.5

平方米。

通道通畅,门窗严紧,通风采光良好。

③生产房屋的修建面积根据储存的物资、安放的机械而定,应

能确保安全为准则。

④临时建筑采取砖墙体或活动房墙体。

屋顶应用防火材料铺盖。

室内必须通风、光亮、无异味

6.2 现场卫生管理

⑴施工现场划片设责任区,立标志牌注明责任人,责任人每天

将垃圾按照批准的方法运往批准的地点进行处理,生活垃圾应按城

12

市规定每天集中,纳入城市垃圾处理系统。

所有的废水、污水应按

经过批准的方法处理后排入排污系统,不得污染环境。

⑵现场定期喷洒药物,严格预防“四害”滋生,保持良好的环

境卫生。

⑶工地设置厕所及淋浴室,并设冲洗设备,厕台及墙面贴磁砖,

每日数次清扫,保证无异臭味。

⑷食堂必须申领卫生许可证,并应符合卫生标准,生、熟食操

作应分开,熟食操作时应有防蝇间或防蝇罩。

禁止使用非食用塑料

制品作熟食容器,炊事员和茶水工需持有效的健康证明上岗。

⑸工地医务室的医务人员数额视工地实际情况而定。

负责工地

员工的医疗保健,作好防病治病,开展医疗卫生宣传。

设立职工健

康手册,负责监督检查食堂、茶水站的食品卫生,防止食物中毒,

并作好对施工作业场所及生活后勤区域的药物喷洒、消毒工作。

⑹工程竣工后,迅速按要求拆除围蔽等,恢复地面并清理整洁

四周环境。

6.3 周围环境影响的防护措施

当前在城市施工的各方面要求都很高,尤其是对文明施工和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