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40 机电工程施工资源管理.docx
《1H40 机电工程施工资源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H40 机电工程施工资源管理.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H40机电工程施工资源管理
1H420070机电工程施工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材料、工程设备、施工机械、施工技术和资金是机电工程中的施工资源,也是施工的主要生产要素。
对施工资源的优化配置、组合和动态管理,其根本目的是节约化劳动和物化劳动。
适时、适量配置施工资源,就是要满足项目需要,有效形成生产力,确保项目最优实现。
本目的重点是:
人力资源与用工管理要求;材料管理要求;大型施工机械管理要求;施工技术管理要求;工程设备管理要求;合理使用资金的要求。
1H420071人力资源管理要求
人力资源是工程施工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具创造性的资源,是影响工程成败的决定因素。
其居于主导性地位,受人的意识支配,存在着时效性问题,因此就需要考虑动态条件下人力资源的形成、开发、配置、使用。
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最佳工程业绩。
本条主要知识点有:
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配置、员工的培训与激励和劳动管理等。
一、人力资源规划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
人力资源保障原则;与内外环境相适应的原则;与企业战略目标相适应原则;系统性原则;能级层序原则;适度流动原则。
(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1.影响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主要因素有:
员工的工资水平,企业工程项目数量,企业安装技术要求,国家和企业人力资源政策,企业员工流动率等。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分为现实人力资源需求、未来人力资源需求和未来流失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三部分。
3.收集、分析和整理有关工作信息、内容、条件,以及现有员工状况等。
4.人力资源需求定性分析技术有现状规划法、经验预测法、分合性预测法、散点图法、特尔菲法等。
二、人力资源配置
(一)人力资源配置原则
人力资源的配置是一个系统工程。
为了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的目标,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在结构配置、流通环境、合理使用等各环节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充分利用原则;重视效益原则;结构合理原则。
(二)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配置
1.施工现场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的配备根据项目大小和具体情况而定。
2.项目部负责人:
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
项目经理必须具有建造师资格。
3.项目部现场专业人员:
施工员、材料员、机械员、质量员、安全员、标准员、劳务员、资料员等八大员,必须持证上岗。
(三)机电工程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配置要求
1.特种作业人员要求
特种作业人员:
指直接从事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险因素作业的人员。
涉及的作业范围通常有:
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轮机驾驶)、登高架设作业、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压力容器操作、爆破作业、放射线作业等。
(1)资格条件要求
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
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
(2)管理要求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特种作业操作证每3年进行一次复审。
对离开特种作业岗位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重新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要求
(1)从事锅炉、压力容器与压力管道焊接的焊工的要求
1)基本要求:
焊接应由持有相应类别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合格证书”的焊工担任。
2)合格证管理要求:
焊工合格证(合格项目)有效期3年。
中断受监察设备焊接工作6个月以上的,再从事受监察设备焊接工作时,必须重新考试。
(2)无损检测人员的要求
1)级别分类和要求:
无损检测人员的级别分为:
级(初级)、
级(中级)、
级(高级)。
其中:
级人员可进行无损检测操作,记录检测数据,整理检测资料。
级人员可编制一般的无损检测程序,并按检测工艺独立进行检测操作,评定检测结果,签发检测报告。
级人员可根据标准编制无损检测工艺,审核或签发检测报告,解释检测结果,仲裁
级人员对检测结论的技术争议。
持证人员只能从事与其资格证级别、方法相对应的无损检测工作。
2)资格要求一是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必须经资格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二是持证人员的资格证书有效期为5年。
三、员工的培训与激励
1.培训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新员工一般提供三种培训方式:
技术培训、取向培训和文化培训。
2.录用人员岗前培训的内容。
熟悉工作内容性质、责任权限、利益、规范。
了解企业文化、政策及规章制度。
熟悉企业环境、岗位环境、人事环境。
熟悉、掌握工作流程、技能。
3.培训和开发需求的确定。
组织需求分析;工作需求分析;个人需求分析。
4.培训开发项目的实施。
确定培训目标;选择培训对象;选择培训方法;评估培训效果。
5.员工激励。
常用于激励的工作方法有:
对于不同员工应采取不同的激励,适当拉开实绩效价的档次,控制奖励的效价差。
注意期望心理的疏导,公平心理的疏导。
恰当地树立奖励目标,注意掌握奖励时机和奖励频率,注重综合效价。
四、劳动管理
劳动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劳动力。
对劳动力的管理关键在于合理安排、正确使用。
使用的关键在于提高效率、调动劳动力的积极性。
(一)优化配置劳动力
1.优化配置的依据
项目所需劳动力的种类及数量;项目的进度计划;项目的劳动力资源供应环境。
2.优化配置的方法
(1)按照充分利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原则确定每项工作所需劳动力的种类和数量。
(2)根据项目进度计划进行劳动力配置的时间安排。
(3)进行劳动力资源的平衡和优化,同时考虑劳动力来源,最终形成劳动力优化配置计划。
(二)劳动力的动态管理
劳动力的动态管理是指根据生产任务和施工条件的变化对劳动力进行跟踪平衡、协调,以解决劳务失衡、劳务与生产要求脱节的动态过程。
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
1.动态管理以进度计划与劳务合同为依据。
2.动态管理应允许劳动力在企业内作充分的合理流动。
3.动态管理应以动态平衡和日常调度为手段。
4.动态管理应以达到劳动力优化组合、以作业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为目的。
(三)劳动保护
1.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和消除工伤事故、中毒和职业病等方面采取积极的有效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2.保护劳动者安全地进行生产劳动。
开展工业卫生工作,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
实行劳逸结合,控制加班加点,做好女工的“四期”保护。
1H420072材料管理要求
机电工程中不同项目,所需的材料种类和数量不同,但材料在项目中的重要性和材料管理的目的是一致的。
材料的采购与使用是影响施工成本的重要因素。
节约使用材料,节约材料费用,降低项目成本是材料管理共同追求的目标。
项目的材料管理主要应把握两个环节:
材料的计划和供应、材料的现场管理。
本条主要知识点有:
材料管理责任和计划要求;材料采购要求;材料进场验收和库存管理要求;材料领发;使用和回收要求;危险物资的管理要求;材料管理方法等。
一、材料管理责任制和计划要求
1.材料管理责任制
项目材料管理应建立材料管理岗位责任制。
施工项目经理是现场材料管理全面领导责任者。
施工项目经理部主管材料人员是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直接责任人。
班组材料员在主管材料员业务指导下,协助班组长组织和监督本班组合理领、用、退料。
2.材料计划要求
(1)供应备料计划。
项目开工前,向企业材料部门提出一次性计划,作为供应备料依据。
(2)调整供料月计划。
在施工中,根据工程变更及调整的施工预算,及时向企业材料部门提出调整供料月计划,作为动态供料的依据;
(3)加工制品计划。
根据施工图纸、施工进度,在加工周期允许时间内,提出加工制品计划,作为供应部门组织加工和向现场送货的依据;
(4)施工设施用料计划。
根据施工平面图对现场设施的设计,按使用期提出施工设施用料计划,报供应部门作为送料的依据。
(5)按月检查。
对材料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不断改进材料供应。
二、材料采购要求
(一)材料采购的主要任务
1.收集信息,提供决策依据。
掌握市场动态,预测市场变化,为材料采购和企业经营提供决策依据。
2.及时准确,保证施工需要。
材料采购基本原则是:
按计划及时、保质、适量地采购材料,保证施工生产的需要。
3.减少积压,加速资金周转。
企业的流动资金是有限的,在材料采购上占用资金过多,时间过长,会造成企业资金紧张,严重时会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
所以采购材料应力求准确、合理,既满足施工需要又利于资金的利用,减少积压,加速周转。
4.沟通联系,保证材料质量。
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及时沟通信息,保证材料质量。
5.降低成本,推广新型材料。
由于市场材料价格差异较大,推广新型材料,降低采购成本的意义尤为重要。
(二)材料采购管理要求
1.制定准确的材料采购计划。
需要经营部门、工程部门、项目部、施工工地和采购部门等共同的协作来完成。
2.材料计划内容应完整。
应包括内容:
材料种类、规格品种、数量、工程项目、使用时间、技术要求等内容。
3.材料采购实行招标
(1)计划内采购的大宗材料一般均应采取招标、议标方式。
(2)对特殊原因,供货商不足规定的招标单位数时,可采取议标。
(3)对零星材料、工程急需材料、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的材料以及业主对产品有特殊要求的材料,可采用询价比价、协商价格采购方式。
(三)采购的供货商选择要求
1.对供货商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调查。
应对若干个供货商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做出评价。
2.对供货商的信誉进行调查。
向曾经使用过或正在使用供货商商品的用户进行质量、价格、交货期、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情况调查,征求这些用户的评价意见。
3.对商品样品进行质量验证和评价。
对供货商提供的商品样品进行质量验证和评价。
4.对供货商对比,进行综合评价。
对各个供货商对比,进行综合评价,为最后选择确定供货商做出判定。
评价的方式和深入程度,应根据采购商品的类别、重要性和数量分别确定。
5.确定合适的供货商名单。
以此进行采购。
三、材料进场验收和库存管理要求
(一)材料进场验收要求
1.进场验收、复检。
在材料进场时必须根据进料计划、送料凭证、质量保证书或产品合格证,进行材料的数量和质量验收;要求复检的材料应有取样送检证明报告;
2.按验收标准、规定验收。
验收工作按质量验收规范和计量检测规定进行;
3.验收内容应完整。
包括品种、规格、型号、质量、数量、证件等;
4.做好记录、办理验收。
验收要做好记录、办理验收手续;
5.不符合、不合格拒绝接收。
对不符合计划要求或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应拒绝接收。
(二)材料库存管理要求
1.专人管理。
实现对库房的专人管理,明确责任。
2.建立台账。
进库的材料要建立台账,账、物、卡、金额要相符。
3.标识清楚。
施工现场材料的放置要按平面布置图实施,做到标识清楚、摆放有序、码放合理,符合堆放保管制度;库区安全设施应完好,不存在安全隐患;库区环境应清洁、干燥、通风。
4.安全防护。
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品要有专门库房存放,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详细说明该物质的性质,使用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伤害及应采取的救护措施,严格出、入库管理。
针对不同要求的材料库房要有防雨、防洪、防碰、防火、防腐、防热、防潮、防冻、防爆、防有害气体的技术措施。
对危险品的存放应设专用库,应有明显的标示,并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应急器材。
5.分类存放。
根据库存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科学分类,并分库或分区存放。
库房内应设物资合格区、待验区、不合格区。
6.定期盘点。
仓库管理员对库存物资要定期盘点,根据盘点内容,做好盘点记录;库存物资应无超储积压,损坏变质,保证库存物资的完好。
四、材料领发、使用和回收要求
(一)材料领发要求
1.建立领发料台账。
记录领发和节超状况;
2.限额领料。
凡有定额的工程用料,凭限额领料单领发材料;
3.定额发料。
施工设施用料也实行定额发料制度,以设施用料计划进行总控制;
4.超限额用料经签发批准。
在用料前应办理手续,填写限额领料单,注明超耗原因,经签发批准后实施。
(二)材料使用与回收要求
1.统一管理。
进入施工现场的物资,由施工单位统-管理,项目经理部物资部门进行监督和检查;对因管理不善造成物资损害、环境污染并危及人身安全的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应予以处罚。
2.合理用料。
根据项目状况编制周转性材料的需用计划,并建立周转性材料领用、保管、维修、报废制度并严格执行;按规定进行用料交底和工序交接;按材料规格和设计参数合理用料;
3.防止丢失。
施工单位按照物资属性合理码放、标识,要有防雨、防潮、防碰、防渗漏、防挥发、防丢失等技术措施,保护好现场材料等;
4.工完料清。
做到随用随清、随清随用、工完料退场地清,及时办理退料手续;
5.余料回收。
对施工过程中的废旧物资、包装物、余料等必须回收,在限额领料单中登记扣除。
(三)材料的搬运要求
1.选用适宜的搬运设备和工具。
根据采购合同条款及产品特性,选用适宜的搬运设备和工具搬运。
在搬运中注意产品的标识。
对超长、超宽、超高、超重、易燃、易爆、易碎、有毒等物品的特殊搬运,应有搬运措施,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产品由库房到施工地点或施工现场间的二次搬运,要选用合适的搬运设备和工具及方法。
在搬运中要做好防护工作并保护产品标识,检验状态标识,由领料人负责监督检查。
2.严格按照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规定要求,对易燃、易爆或对人身安全有影响的产品的搬运,要有详细的搬运措施,经批准后实施。
五、危险物资的管理要求
1.建立健全防火责任制。
危险物资库区应建立健全防火责任制,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危险物资管理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了解和掌握各类危险物资保管知识。
2.危险物资采购。
危险物资采购时,应向供货方索要有关安全数据、使用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等说明。
3.库区危险物资进库。
库区危险物资进入库区时,管理人员应严格把关。
性质不明或包装不符合规定的,管理人员有权拒收。
对危险物资的搬运,要严格按照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规定要求,编制详细的搬运措施,经批准后实施。
4.危险物资应存放。
危险物资应存放于危险物资专用库场区内。
库区应阴凉通风,堆放要牢固,并标识清楚,防止混用,要有防渗漏、防挥发、防包装破损等措施,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
并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应急器材。
5.危险物资提离库区。
管理人员应认真核对品名、数量、标识和规格,按单发货,向领用单位做技术、使用要求、安全注意事项的交底。
并对发放人、领用单位、领用人、领用数量和日期进行登记。
6.危险物资使用和回收。
危险物资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使用要求、安全注意事项进行操作,并由使用单位对危险物资包装物及时回收,交回项目部物资部门管理。
回收的危险物资包装物应进行登记按类存放,并提出处理意见,通过领导审批后尽快处理。
六、材料管理方法
1.ABC分类法在材料管理中的应用
(1)计算项目各种材料所占用的资金总量。
(2)根据各种材料的资金占用的多少,从大到小按顺序排列,并计算各种材料占用资金占总材料费用的百分比。
(3)计算各种材料占用资金的累计金额及其占总金额的百分比,即计算金额累计百分比。
(4)计算各种材料的累计数及其累计百分比。
(5)按ABC三类材料的分类标准,进行ABC分类。
2.存储理论的应用
(1)存储理论用于确定材料的经济存储量、经济采购批量、安全存储量、订购点等参数。
(2)所需的材料是一次采购,还是分批采购。
若是分批采购是要分几批,每批的采购量是多少。
这样的问题在制定采购计划时,是必须考虑的。
3.价值工程的应用
价值工程用于材料管理,目的是要寻求降低材料成本,提高应用材料价值的主要途径。
如材料功能不变,降低其成本,工程项目中使用岩棉板代替聚苯板即是如此。
1H420073工程设备管理要求
设备是现代化生产企业的生命线和生产支柱。
从设备运输、库存管理、安装、到试运的施工阶段,工程设备管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设备自身的质量,更重要的是会影响设备装配的质量,影响工程进度,甚至会影响设备的使用。
本条主要知识点有:
设备选择的要求;设备采购的要求;设备的工厂监造;大件工程设备运输管理要求;设备的卸车与搬运管理;设备验收管理;设备入库及仓储管理;设备的可追溯性管理。
一、设备选择的要求
(一)设备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设备的选择原则是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同时还应考虑以下因素:
设备生产率高、设备工艺性好、设备可靠性高、设备维修性好、设备经济合理。
其包括:
最初投资少,生产效率高,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低,维修和管理费用少,节省劳动力等。
设备安全性和环保性好。
(二)设备规划、选购的规定
1.企业必须做好设备的规划、选型、购置(或设计、制造)及安装调试等管理工作。
企业购置重要生产设备,应当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按照有关规定上报审批。
企业购置设备,应当由企业设备管理机构或设备管理人员提出有关设备的可靠性和有利于设备维修等要求。
2.企业自制设备,应当组织设备管理、维修、使用方面的人员参加设计方案的研究和审查工作,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做好设备的制造工作。
3.设备制造部门应当与用户建立设备使用信息反馈制度,提供设备售后服务。
4.企业选购的进口设备应当备有设备维修技术资料和必要的维修配件。
进口的设备到达后,企业应当认真验收,及时安装、调试和投入使用,发现问题应当在索赔期内提出索赔。
二、设备采购的要求
1.投标人的资格合格。
2.明确工作范围,进度满足要求。
3.设计图纸、说明书和试验报告齐全。
4.设计、制造、检验有保证,安装所用的标准规范有效。
三、设备的工厂监造
1.设备监造工作准备。
确定各专业设备分工范围和专业设备监造责任工程师。
明确对监造设备合同中的制造、检验与试验的标准和监造条款。
依据合同技术协议,生产进度,编制ITP计划,经批准后执行。
2.设备监造实施。
确定设备监造方式;对材料质量监造见证;审查设备制造原材料、外购配套件、外协加工件的质量证明文件及检验报告,设备采用的标准,审查供应商提交的资料。
3.对设备制造过程监造见证。
检查特殊工种人员的资质证书以及试验设备和仪器的检定证书。
部件加工尺寸和外观检查。
试验程序审核。
对主要及关键零部件的制造工序进行抽检或检验。
装配检查和性能试验验收。
审查供应商提交的报验资料。
4.发现质量问题时提出处理方案。
要求供应商分析原因。
5.及时汇总文件、资料。
设备监造工作的有关资料、记录文件,完成监造工作总结。
四、大件工程设备运输管理要求
大件设备运输应以运输的安全性、经济性、时间性为主要原则,综合各种情况来选择最佳运输方案,确保其完整无损、万无一失地运抵现场。
(一)大件设备运输路径特点要求
大件设备运输方案中的路径主要有公路、铁路、水路以及水陆路等。
公路运输具有灵活、方便、可靠的优点,可作为首选方案。
采用此方案涉及的工作量较大,需一定的准备工作周期和道路、桥梁加固等措施费。
如有铁路专用线,则可优先采用铁路运输方案,其运输快捷且避免公路运输中桥梁加固等费用的支出。
大件设备水路运输费用低,但需要的时间长,同时需要有码头或港口作支持。
进口大件设备往往采用水陆联运,货到港码头后从进口轮直接落驳,用拖轮拖运至关港码头,再用浮吊卸到大件运输车辆后陆运至工程现场。
(二)大件设备运输基本作业方案要求
1.沿途公路作业:
在大件设备运输前应会同有关单位对道路地下管线设施进行检查、测量、计算,由此确定行驶路线和需采取的措施
2.沿途桥梁作业。
按照车辆运输行走路线,按桥梁的设计负荷、使用年限及当时状况,车辆行驶前对每座桥梁进行了检测、计算,并采取了相关的修复和加固措施。
3.现场道路作业。
道路两侧(原排水沟)再用大石块填充并盖厚钢板加固;车辆停靠指定位置后,考虑顶升、平移、拖运等作业工作,在作业区内均铺设厚钢板增加承载力;沿途其他施工用的障碍物要尽数拆除和搬离。
4.大件运输作业确保可靠性、安全性。
全过程均委托有关主管单位部门对重要道路、路段及所有桥梁进行引导、监护、测试,确保运输作业时车辆及设施的可靠性、安全性。
5.大件运输监督。
运输作业前备齐所有的书面证明资料,制定运输作业方案报公司审批,并组织讨论,明确各单位工作范围、职责、监督人。
运输作业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对作业车辆及工器具作全面检查,以确保大件设备运输万元一失。
五、设备的卸车与搬运管理
1.大型设备进入设备库区首先组织专业的起重人员,根据设备的体积、重量及设备的保管级别选择库区,使用适当的起重及搬运机械,确保第一次卸车到位,避免二次及多次搬运。
2.按照设备的性质、类别确定其搬运方式,确保设备在卸车及搬运过程中安全完好无损。
3.大件设备以及重要设备的搬运、卸货,应编制具体施工技术措施,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4.供货方如对所供设备有专门的卸车、搬运要求,按供货方提供的搬运方案执行。
六、设备验收管理
1.验收工作在业主的组织下进行。
2.设备管理人员必须掌握了解有关技术协议以作为设备开箱验收、入库发放的依据。
3.开箱检验以供货方提供的装箱单为依据,验收结果让各方代表签字,将签字资料存档。
4.设备管理人员开箱随机资料,尤其是将压力、焊接、渗漏等有特殊要求试验报告存档。
5.按规定的标识方法进行编号、挂牌、隔离。
6.特种设备出厂时,应当随附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文件、资料,并在特种设备显著位置设置产品铭牌、安全警示标志及其说明。
七、设备入库及仓储管理
1.设备的保管工作严格按要求进行操作,实施多级化管理。
对于设备保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建立岗位责任制。
2.设备在开箱验收合格后,及时办理入库手续。
对所到设备,分别储存,进行标识。
对保管在露天的设备应经常检查,采取防雨、防风措施
3.按照供货方提供的保养资料及性能资料,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维护,做好防潮、防锈、防霉、防变质及保温、恒温,做好认真记录等工作。
4.库内应设置消防设备,消防器具放置要保证取用方便,并经常检查,保证其合格。
认真做好防火、防盗工作,以确保保管设备的质量和安全。
八、设备的可追溯性管理
1.实现设备的可追溯性,应对设备做出唯一性的标识,追踪设备应用情况,发现问题,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2.跟踪的内容有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批号、数量、出厂日期、生产厂家、质量证明、性能试验报告、设备经手人、设备负责人。
3.跟踪单应有齐全的合格证、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批号、数量、出厂日期、出厂试验报告及安装工程名称。
领用人要对所领设备审核,完全相符方可办理设备领用手续,并妥善保存跟踪资料。
4.设备资料要按归档分类存放,每份资料要编档案号,建立资料档案台账,便于查找。
1H420074大型施工机械管理要求
大型施工机械是施工企业的重要资产,是完成机电工程必须具备的施工手段,也是施工企业施工能力的一种表现。
大型施工机械管理就是要从正确的选择,合理使用,及时保养维修和适时更新的几个方面加强管理,使大型施工机械这一资源利用最大化、使用最优化。
本条主要知识点有:
施工机械管理的一般要求;大型施工机械管理要求;设备的使用相关制度;大型起重机械操作应遵守的规定等。
一、施工机械管理的一般要求
1.施工机械管理的主要任务
施工机械管理的主要任务是:
正确选择机械设备,保证在使用中处于良好状态,减少机械设备的闲置、损坏,提高使用效率及产出水平。
2.施工机械的选择原则
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原则是:
切合需要,实际可能,经济合理。
3.施工机械选择的方法
(1)应用综合评分法。
综合考虑机械设备的主要特性进行评分选择。
(2)单位工程量成本比较法。
根据机械设备所耗费用进行比较选择。
(3)界限使用判断法。
单位工程量成本受使用时间的制约,若计算出两种机械单位工程量成本相等时的使用时间,并根据该时间进行选择,则会更简单,也更可靠。
(4)等值成本法。
如机械设备在项目中使用时间较长,且涉及购置费用,则在选择机械设备时往往涉及机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