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新华中学初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docx
《扬州市新华中学初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市新华中学初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扬州市新华中学初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扬州市新华中学2002年初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2002.04.27成绩____________
说明:
1.本卷分两大部分,满分150分;卷面不整洁扣分____
2.作文写在统一发的稿纸上;
3.书写不认真,酌情扣分。
第一部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2’
A.折腾打折了腿了B.交通堵塞塞上长城空自许
C.数典忘祖数风流人物D.狼吞虎咽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并订正。
4’
梦寐以求心旷神贻浅尝辄止直接了当
相提并论意想天开抑扬顿挫妙手偶得
杳无音信敝帚自珍水泻不通脍炙人口
错别字
正确字
3.名言佳句填空(五句任选三句,错、漏、加一字该句不得分)3’
1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勿以善小而不为。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4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成方圆。
4.根据课文填空(五题任选三题,错、漏、加一字该题不得分)3’
①《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卖炭翁》中表现老翁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陛下亦以自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追先帝遗诏。
⑤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
A.“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
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象微风拂过琴弦,象落花飘在水上。
”朗读这段时语速要舒缓,拟人的词语要读得很亲切。
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达了对友人无尽的惜别之意。
C.她很快地说:
“我想就是他。
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
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句中的“她”、“小子”和“咱们”分别是克拉丽丝、若瑟夫和菲利普一家。
D.诸葛亮出征前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回顾“三顾茅庐”和“临危受命”两段往事,其目的是表明自己“报先帝,忠陛下”的心志。
6.修改病句(不改变原意;在原句上修改,每句限改一处)4’
①最近各大媒体关于震惊中国足坛的“黑哨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水平,使消费者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二、阅读理解(2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1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7.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读音和意思都不相同:
()()2’
A.以光先帝遗德B.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皆刑其长吏
C.恢弘志士之气D.使内外异法也
苦其心志渔人甚异之
E.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河曲智叟亡以应
8.以上文段中两个词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分别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
9.“使内外异法也”中“内”指____________“外”指____________2’
10.用现代汉语翻译“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11.以上两段文字中诸葛亮向陛下提出了哪几点建议,试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2-16题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这是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王勃的话。
在中国历史上,人穷志不穷成了鼓舞人们奋进的精神力量。
座位号:
然而,与穷相比较,富起来的人们,要坚定人生的正道,似乎并不容易。
①前两年,西安有家个体餐馆,老板余某,号称百万富翁。
物质上他富起来了,精神上却腐下去了。
他和儿子们吸毒成瘾,家业很快地败落。
这种现象在西方国家也屡见不鲜。
②1923年,在美国的芝加哥,聚集着一批超级大亨。
那里有最大的钢铁公司、公用公司以及纽约股票交易所的经理,有最大的小麦投机商和其他生意投机商,以及大银行家。
这些大亨们所拥有的财产,比当时美国国库财富还多。
可是事隔23年,穷困潦倒者有之,流落他乡者有之,破产而客死异国者有之,犯罪入狱者有之。
这些人的结局在于他们在学会赚钱的同时,没有学会怎么生活。
对待财富孟老夫子有个主张,就是要做到“富贵不能淫”。
淫者,乱也。
意在提醒人们,勿因富贵而乱其心志,搅乱人生。
比孟子晚二千多年的萧伯纳说得更加彻底。
他声言:
“在现代社会中,没有信念的阔佬比没有节操的贫妇更加危险。
”这是因为,财富的占有者,要修炼到不为财富所“占有”,就看他有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有没有“富”且益“坚”的节操。
爱国华侨陈嘉庚,拥有黄金百万两,可他热爱祖国的信念,比他巨额的黄金更加闪光。
他一生中给祖国作了重大贡献。
而他自身却清廉以守,连一件背心,一顶蚊帐,都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
号称台湾“塑胶大王”的王永庆先生,不仅以高超的本领经营好自己的企业,而且以高洁的信念治理好自己的家庭。
他家财亿万,却不骄纵子女,总是要求子女在艰苦的磨练中,奋发向上。
在子女年纪很小的时候,他就有意让他们脱离家庭的庇护,到国外学习,并在经济上严加控制,责令他们对每一项花销都要详细记账,让孩子们懂得钱财的来之不易。
由此观之,评价一个人是否真正富有,决不能单凭他拥有财富的多少,主要还得看他在物质富裕的同时,能否在精神上坚定地保持同步的富裕。
唯有两者和谐统一的人,才算得又富又强的人。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
穷且益坚_______________屡见不鲜_______________
13.作者捕捉现实生活中一个什么重要问题(中心论点)进行论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14.第2自然段中对句①、句②进行总结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15.在本文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
其论证角度有何不同?
简述这样论证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16.你如何理解文中萧伯纳的话,联系实际谈谈看法(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三、作文(60分)
语言文字学家黎锦熙在回忆录中讲过一段小故事,他说:
民国头十年间我在湖南办报,当时常帮我们抄写文稿的有三位青年。
一位是不问文稿的内容,什么都抄,就连文稿中的技术性错误也照抄不误;第二位见到文稿中的问题总是要提出,并能主动润色修饰;第三位则与众不同,看到与自己观点不同的文稿就干脆不抄,更不屑于在枝节问题上纠缠。
这三位青年后来的前程大不一样。
第一位,终生不过是个小职员,在历史上默默无闻;第二位后来成为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他就是田汉;第三位,则在历史上成就一番大事业,此人即是毛泽东……(摘自《知识文库》2000年第9期,作者叶知秋)
联系上文,请以“读书·思索·创新”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
自拟标题,体裁不限,可清晰地反映事情的过程,可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二部分(50分)
四、语言理解及运用(16分)
17.按要求写成语(每项不少于2个,多写不限)3’
有关学习态度和方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自己或他人心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语中包含两个数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转述学校广播台播送的校长室通知2’
同学们,明天是扬州市“烟花三月旅游节”活动开幕的第一天,同时市政府还将组织“万名市民看扬州”活动,为保证市重大活动的顺利进行,明天下午全市中小学生放假半天,请大家及时告知家长。
向还不知情的同学小明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天向家长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说法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2’
A.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资金分别存进了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
B.我们惊喜地发现,今天王刚的爸爸和李飞的爸爸都准时出席了家长会。
C.今年4月,施罗德与普京会晤之后,俄罗斯还欠款10亿多美元,德国向俄方表示对历史遗留的其他债务可以不再追究。
D.这次考试我的成绩不太怎么理想,大大退步了,从第四名滑到第九名。
20.按照例句,以“你珍爱自己的生活环境吗?
”为开头,造句2’
例句:
你热爱生命吗?
那么就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你珍爱自己的生活环境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看这幅漫画,理解其主题,正确表述含义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下列语段,按要求对划线句子中的不当之处修改:
4’
深圳南方公司,①在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下,②为了聚集人才,促进企业发展,今年招聘大学生时,③力求避免对来深圳南方公司应聘的人以是否名牌大学毕业而选择录用的先入为主的弊端,对应聘者④不再问毕业的学校,⑤而是重点考核其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他们认为,任何一个一流企业,⑥如果不注重选拔人才、注入新鲜血液,⑦如果仅凭是否名牌大学毕业来决定录用的话,⑧必将很难广纳人才促进发展。
要求
句子序号
修改为
应删去的句子
理由:
应该简略的句子
说法欠妥的句子
病句
五、阅读理解(34分)
(一)比较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23-28题
(甲)①从古到今,沙尘暴一直是威胁着人类生存的自然敌人之一。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沙尘暴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其肆虐的势头有增无减。
人们不禁要问:
沙尘暴是怎么产生的呢?
②沙源、强冷空气、冷暖空气的相互作用是沙尘暴形成的基本条件。
沙源来自于沙漠、乱垦滥伐、过度放牧所致退化的草地、没有任何植被的秃地以及一些违规操作的施工场地、由于缺乏相应的维护掩盖措施,致使表土裸露,旋风刮来,易形成扬尘。
冷暖空气相互作用产生一种垂直的上升运动,把沙尘吹扬了起来,形成沙尘暴。
如果没有沙源这个条件,后两个因素只能造成大风或降水等天气现象。
专家通过对河西走廊沙尘暴的“策源地”武威、金昌等地的实地考察发现,强劲持久的大风是形成沙尘暴的驱动力,人为破坏的植被和风化的地表松散、干燥土层等沙源是造成沙尘暴的“罪魁祸首”,沙尘暴是伴随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平衡的破坏而产生的。
③早在1860年至1890年,美国由于不合理的过度开发西部处女地9000万公顷,大片焚烧草原,盲目垦荒,导致发生了1934年5月震惊世界的沙尘暴。
这场沙尘暴从土地破坏严重的西部刮起来,很快就发展成一条长2400公里、宽1500公里、高3公里的一个巨大黄色尘土带,连续3天,横扫了美国三分之二土地。
当时大气含尘量每立方公里高达40吨,3亿多吨土壤被卷入大西洋。
这一年美国毁掉耕地4500万亩,16万农民倾家荡产,逃离西部大平原。
④近几十年来,我国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不少地方便以超垦、过牧和滥伐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料。
大片的森林草原被开垦成了农田,结果粮食没打多少,反而造成了土壤盐碱化和荒废了更多的土地,草原牧场被不断的过度放牧,又不进行补偿性保护种植,大大加重了草场退化,于是导致了去年一场场席卷而来的沙尘暴频频袭击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短短三个月间我国就发生了12次沙尘暴,波及大半个中国,不仅袭击了西北、京津、华北部分地区,就连长江以南省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⑤事实表明,人们无节制的垦荒开地,无限度地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掠夺,而不给其“休养生息”的机会,不断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最终一次又一次的招致大自然无情的惩罚。
痛定思痛,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人类应真正行动起来,认真研究如何防止沙尘暴,努力改善地球生态环境,让绿色和生命永存。
(2001.4《知识窗》)
(乙)去年这时,我正在沙尘暴中苦苦煎熬。
当真正的沙尘暴来临的时候,不可不谓“气吞万里如虎”:
天空往往由蓝色变成昏黄,七八级的大风夹杂着沙子、尘土铺天盖地地刮将过来。
路上的行人缩着脖子、眯着眼,在风中艰难的前行,还要时时刻刻提防着被风吹断的树枝、被风刮倒的广告牌的袭击。
此时此刻,你才可以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天有不测风云”。
一番沙尘暴的洗礼之后,回到家中早已是蓬头垢面;一番彻彻底底的洗刷之后,盆底总会留有一层细砂作为纪念。
早上醒来窗台上总还会有一些沙子乘虚而入,而外面的世界则充斥着一股呛人的泥土味。
记得在七八岁的时候,沙尘暴往往只在清明节前后出现,用我们的方言讲,叫做“刮黄风”。
那时的沙尘天气,程度轻而且次数少,天空也只有一丝淡黄色。
直到1999年春天,沙尘天气越来越频繁,而且强度也越来越大,发生的时间越来越早,结束的时间却越来越迟。
在我的记忆当中,最早的一次竟然在2001年农历正月初六。
今年的这个时候,我终于可以徜徉在和煦的阳光下,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一看湛蓝的天空,望一望无际的大海,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而又美丽。
可是,今天中午下课后,在匆匆奔往食堂的途中,我忽然发现周围的景物有一些异样。
猛抬头,西北方的天空变成了淡黄色,而附近的山也被一层淡黄色所笼罩。
接下来的整个下午,阳光也不再那么刺眼,太阳变得十分苍白……
站在海边,涛声依旧,海水依旧湛蓝。
在海水的衬托之下,天空多少显得有些苍黄,在海天相接之处更为明显。
沙尘暴已经使我选择了去沿海求学之路,而面对沙尘暴的紧逼,我已经无路可退。
这时候,我才忽然明白,为什么韩国人会千里迢迢来中国种树了。
晚上,老妈打来电话说我们那边正在刮沙尘暴,两天一小刮,三天一大刮。
在老妈无奈的话语中,我仿佛又从听筒里听到让我避之惟恐不及的“呼呼”风声。
(2002.4.11《南方周末》)
23.结合语言环境,理解甲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2’
罪魁祸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休养生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甲、乙两文在内容上的共同点都是写沙尘暴的。
不同点在于:
甲文采用说明表达方式突出沙尘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采用叙述的表达方式再现了沙尘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25.乙文开头描述了真正的沙尘暴来临时“气吞万里如虎”的情形,甲文在第______自然段说明了它的危害程度,相比较而言,甲文更具体、准确、科学,是因为甲文运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
26.乙文特别回忆1999-2002年沙尘暴越来越强,自己由中国北方“躲”到了东南沿海,仍然“避之惟恐不及”,请在甲文中找出我国沙尘暴肆虐之快、波及之广的句子: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联系甲文从沙尘暴的形成来看它与大风降雨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
产生沙尘暴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量用原文中语句回答)2’
28.根据两段文字的内容、特点以及体裁,甲文的标题可以拟为《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的标题可以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二)阅读下文,完成29-35题
①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兰”字作名,干吗要用“兰”作名?
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
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貌似柔弱,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用“兰”为女孩命名,希望她们象兰草一样娴淑温柔,美丽端庄,健康成长。
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
②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③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了水面。
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
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
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
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
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
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
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
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
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
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
④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
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
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
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蹚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
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
我大声叫喊起来:
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
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周围种的是一圈兰草。
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五寸。
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二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剧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
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
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
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
[A]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份,娴静恬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B]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C]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
⑤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
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39.本文着力表现兰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2’
30.第③节中画线部分写树和名花,这对表现兰草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31.“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中的“竟”表露了作者发现兰花时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32.第④节里面画浪线的句子中用了“顽强拼搏”一词,本段中能具体表现这种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33.第④节末画横线部分有A、B、C三个分句,请根据本段内容给C句补写2-4个短语,使它与两个分句构成排比。
(在原文横线上填写)2’
34.“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一句对全文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35.阅读本文,你有哪些收获和启示,请就某一点,写点感想(100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