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反倾销案件带来的思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0487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醇反倾销案件带来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甲醇反倾销案件带来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甲醇反倾销案件带来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甲醇反倾销案件带来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甲醇反倾销案件带来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甲醇反倾销案件带来的思考.docx

《甲醇反倾销案件带来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醇反倾销案件带来的思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甲醇反倾销案件带来的思考.docx

甲醇反倾销案件带来的思考

甲醇反倾销案件带来的思考

甲醇反倾销案件的回顾与思考

1案件概述

甲醇反倾销案是由上海焦化有限公司、内蒙古远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平煤蓝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于2009年5月4日提出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的规定,于2009年6月24日正式公告立案,决定对原产于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的进口甲醇进行立案调查。

商务部于2010年10月25日发布初裁公告,初步认定原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西兰的进口甲醇存在倾销,中国国内甲醇产业受到了实质损害,而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原产于沙特阿拉伯的进口甲醇不存在倾销。

根据《反倾销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调查机关终止了对原产于沙特阿拉伯的进口甲醇的反倾销调查。

2010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告2010年第91号发布,初步裁定后,调查机关继续对原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西兰的被调查产品的倾销和倾销幅度、中国国内产业受到的损害和损害程度以及倾销和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调查。

现本案调查结束,根据本案调查结果,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调查机关做出最终裁定,印度尼西亚东加里曼丹甲醇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倾销幅度9.1%,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纳闽岛甲醇公司倾销幅度9.1%,梅赛尼斯新西兰有限责任公司倾销幅度8.9%。

反倾销措施的实施期限为自2010年12月24日起的五年。

鉴于本案的特殊情况,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同意,暂不对被调查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实施时间视情另行公告。

本人认为甲醇反倾销案的结局对国内甲醇行业的影响有限,对外关系、能源安全以及国内资源利用方式等方面的考虑,成为了决定甲醇反倾销案最终裁决的主要原因。

2甲醇行业损害原因分析

(1)甲醇行业发展过热,大量产能集中投产,造成装置开工率大幅降低。

甲醇生产情况(单位:

万吨/年,万吨)

序号

项目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1

国内产能

1243

1700

2400

2800

3600

2

国内甲醇产量

847.9

1076.4

1126

1247.34

1574

3

开工率

68.2%

63.3%

46.9%

44.5%

43.7%

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出,2006年~2010年间,国内甲醇产能增长了2357万吨/年,年均增长率达30%。

而国内甲醇装置开工率则由2006年和2007年的60%以上,大幅降低到44%左右。

预计到2015年前,国内还有近1800万吨/年的甲醇产能建成,届时国内甲醇产能将达到5400万吨/年,甲醇产能大量过剩的局面仍将持续。

(2)甲醇进口量增长迅猛,给国内甲醇市场造成严重的冲击。

甲醇消费情况(单位:

万吨)

序号

项目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1

国内甲醇表观消费量

941.6

1104.6

1232.6

1775.458

2092.9

2

进口量

112.70

84.2

143.3

528.8

518.9

3

进口量占消费量比例

12.0%

7.6%

11.6%

29.8%

24.8%

近年来,我国甲醇市场消费大幅增长,2006年~2010年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达22.1%。

但由于2009年之前,进口甲醇市场份额较低,因此,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

到2009年和2010年,进口甲醇猛增到500万吨以上,占国内甲醇市场的比例近三成,严重冲击了国内甲醇行业,也是造成开工率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3)甲醇进口国家分布较为集中,中东为国内甲醇最大的进口地区。

四国甲醇进口情况(单位:

万吨/年)

序号

项目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1

四国进口量

45.9

41.7

79.5

262.9

122.5

2

四国进口量占

国内进口量比例

40.7%

49.5%

55.5%

49.7%

23.6%

3

四国进口量占

国内消费量比例

4.9%

3.8%

6.4%

14.8%

5.9%

注:

四国是指沙特阿拉伯、新西兰、印度尼西亚和马拉西亚。

2006年~2009年,由沙特阿拉伯、新西兰、印度尼西亚和马拉西亚四个国家进口的甲醇,占国内进口甲醇总量的50%左右,分布较为集中。

但2010年国内甲醇进口有较大的变化,伊朗成为国内甲醇最大的进口国,进口量达215万吨,占当年国内总进口量的41.4%。

(4)2008年开始的世界金融危机是损害我国甲醇行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甲醇价格情况(单位:

美元/吨,元/吨)

序号

项目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1

国内甲醇进口价格

269.59

308.23

362.71

215.53

290.17

2

四国甲醇进口价格

271.48

291.37

332.6

208.92

294.88

3

国内甲醇市场价格

2616

2599

2973

1983

2670

注:

2010年前数据来自中国石化咨询公司《参数与数据》,2010年由CICCC统计

 

甲醇市场价格的波动不仅随着市场需求而变化,也与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的供应状况及价格走向有着密切的关联。

2008年底开始的世界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国内外甲醇的市场需求,使得甲醇价格大降近120美元/吨(近1000元/吨)。

国际市场需求的大幅降低,使得大量国外甲醇涌向快速增长的国内市场,同时国内能源价格的坚挺,使得国内企业甲醇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由此造成众多企业停产。

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好转,加上节能减排等原因,到2010年甲醇价格已经回升到经济危机前的水平,但后市发展仍存在较大的变数。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国内产能大量过剩、甲醇进口量的大幅增长以及世界金融危机是损害我国甲醇行业的主要原因。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国内部分沿海地区正在建设多套甲醇制烯烃装置,其原料甲醇来源均设想来自国外,假设建成4套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装置,其原料甲醇进口量将达到720万吨/年,届时国内甲醇供求格局会发生重大变化,国内甲醇行业的发展任重道远。

3甲醇行业与化肥行业的关联性分析

目前,我国合成氨生产能力约为5200万吨/年,其中大氮肥(30万吨/年以上)占30%,中氮肥(15~30万吨/年)占24.9%,中小氮肥(8~15万吨/年)占29.8%,小氮肥(8万吨/年以下)占16.3%。

联醇生产主要存在于中小氮肥企业中,也就是说几乎50%的氮肥生产与联醇没有相关联系。

在联醇生产中,合成氨和甲醇的比例是可以调整的,醇氨比可在1:

20到1:

1的范围内进行调整,也就是说甲醇效益好的时期,最高可以生产50%的甲醇和50%的合成氨,甲醇价格低的时期,可以生产很少量的甲醇,多产合成氨。

从生产工艺角度看,合成氨和联醇的关联度不高。

另外,从我国氮肥行业的生产情况可以看出,在2007年~2010年之间,氮肥(折含N,100%)产量分别为4215万吨/年、4331万吨/年、4688万吨/年和4521万吨/年,生产基本正常,基本没有受到联醇生产的影响,也就是说氮肥行业在生产方面与联醇的关联度不是很密切。

4国内外产品质量分析

目前甲醇质量标准主要有国家标准(GB338-2004)、IMPCA(国际甲醇生产者与采购者协会)、ASTM(美国实验与材料协会)等。

国内甲醇生产是以国家标准GB338-2004为指导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色度、密度、沸程、高锰酸钾试验、水混溶性试验、水的质量分数、酸的质量分数、碱的质量分数、羰基化合物含量、蒸发残渣质量分数、硫酸洗涤实验和乙醇的质量分数(没有规定具体数值,用户商议)。

IMPCA标准除了含有上述指标外,还包括甲醇含量、乙醇含量、氯化物、总铁离子、碳化物、硫含量指标。

ASTM标准除了增加甲醇含量、碳化物指标外,其余指标与国家标准相同。

从各个指标的严格程度来看,IMPCA标准规定了乙醇、氯化物、总铁离子和硫含量指标,其余两个标准没有规定,规定较为严格;ASTM除了没有规定乙醇、氯化物、总铁离子和硫含量指标外,其他指标规定最为宽松;国家标准GB338-2004(优等品)没有规定甲醇含量、乙醇含量、氯化物、总铁离子、碳化物、硫含量指标,但在水份、羰基化合物含量、酸度、沸程、不挥发化合物指标上高于其他两个标准,其余指标也优于或等于其他两个标准。

也就是说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指标均优于或等于IMPCA和ASTM标准。

从可替代性来看,如果甲醇用于生产甲醛、MTBE、二甲醚、甲胺、甲烷氯化物等产品或直接用于燃料用途,三个标准是完全可以相互替代的。

如用于生产醋酸、少量精细化工产品等对于乙醇、氯化物、总铁离子有要求的产品,国内部分企业根据客户要求,也生产羰基合成醋酸等级甲醇和用于精细化工等级的甲醇。

另外,国内的大型甲醇装置都可以生产符合IMPCA标准的甲醇产品,因此,国内外甲醇产品是可以相互替代。

5国内外甲醇的竞争力分析

5.1生产规模

国外甲醇主要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中东、中南美地区依托天然气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优势,建设了大量甲醇装置,其中中东地区单套规模在80万吨/年以上的装置达10套,中南美地区为9套,最大的单套装置规模达到180万吨/年,而国内最大的天然气甲醇装置规模为60万吨/年,最大的煤制甲醇装置规模为60万吨/年,最大的焦炉气甲醇装置规模为30万吨/年。

装置规模的大型化可以降低单位产品投资和生产成本,从生产规模角度来看,我国甲醇装置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

5.2原料路线和工艺技术

国外甲醇95%以上是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而我国甲醇生产的主要原料为煤炭、天然气和焦炉气,分别占总生产能力的70%、20%和10%,随着近两年多套大型煤制甲醇装置的投产,煤制甲醇的主导地位将进一步增强,天然气甲醇受产业政策的制约,不会有较大的发展,所占比例将进一步下降。

天然气甲醇生产工艺简单、流程短、占地少、投资小、装置规模易于大型化、属于清洁生产工艺,三废排放少;而煤制甲醇工艺流程长且复杂,煤气化炉台数多、占地大,操作管理复杂、投资巨大,大量的煤渣和CO2排放造成很大的环保压力。

甲醇生产原料路线和工艺技术的选择是由建设地点的资源、价格等情况所决定的,如果仅仅从工艺技术角度出发进行比较,天然气甲醇生产要优于煤制甲醇。

5.3物耗和能耗

天然气甲醇的能耗较低,国外大型天然气甲醇装置吨甲醇综合能耗在29~35GJ,国内天然气甲醇综合能耗普遍在36~40GJ,少数装置能耗在33GJ左右,焦炉气甲醇综合能耗为44~48GJ/t甲醇,总体看来国内天然气甲醇与国际水平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国内煤制甲醇综合能耗为48~60GJ/t甲醇,大型甲醇装置的能耗较低,联醇的能耗较高。

国内外甲醇物耗和能耗情况

项目

单位

国外天然气

国内天然气

国内煤甲醇

国内焦炉气甲醇

原料消耗

m3/t或t/t

780~900

900~1150

1.56~1.7

2200~2350

能耗

GJ/t

29~35

33~40

46~48

44~48

5.4生产成本

中国甲醇市场消费量大,目前中国甲醇的消费量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0%,而华东地区的甲醇消费量约占国内总量的45%左右,已经成为国内外甲醇的主要目标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以华东地区(主要是长江三角洲)为目标市场,国内外甲醇目标市场成本对比如下图表所示:

目标市场甲醇成本对比(单位:

元/吨)

序号

地点

规模

(万t/a)

原料价格

生产成本

运费

(2)

目标市场成本

(1)

国外天然气甲醇

1

中东、中南美地区

82.5

1美元/MMBTU

587

400(3)

987

国内天然气甲醇

1

西南地区(四川)

40

1.505元/m3

1860

350

2210

2

西北地区(青海)

30

1.29元/m3

1640

350

1990

3

海南地区

60

0.41元/m3

850

150

1000

4

新疆地区

20

1.215元/m3

1645

600

2245

国内煤甲醇

1

华中地区(河南)

50

500元/t

2020

150

2170

2

华北地区(内蒙)

60

350元/t

1600

300

1900

3

华东地区(山东)

24

650元/t

1970

100

2070

国内焦炉气甲醇

4

华北地区(山西)

20

0.45元/m3

1690

180

1870

(1)以华东地区(主要是长江三角洲)为目标市场;

(2)运输费用为估算数据;(3)含运费、保险费、关税、增值税率、仓储费等;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以华东地区(主要是长江三角洲)为目标市场,中东、中南美甲醇拥有明显的成本竞争优势,国内只有海南地区的甲醇成本与其相当,其余甲醇成本比国外高近1000元/吨,竞争力较差。

除了生产成本本身较高的因素外,运输费用也是影响目标市场甲醇成本的关键因素。

6甲醇行业发展趋势及建议

(1)预计今后一段时期,甲醇产能大量过剩的局面仍将持续,解决甲醇大量过剩的关键将寄托于甲醇制烯烃、甲醇燃料、甲醇制油等方面。

(2)甲醇及下游行业的布局已经开始向中、西部等资源产地转移,国内甲醇消费市场格局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东部地区的甲醇产能由于原料价格高,竞争力逐步下降。

(3)由于国内天然气的稀缺性,加之不断上涨的价格,天然气甲醇的生存越来越困难,现有企业应尽早考虑改变原料路线,提高竞争力。

(4)以国外甲醇为原料,采用甲醇制烯烃技术生产石化产品,由于投资少,技术成熟,将会成为甲醇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

(5)目前国内甲醇产能大量过剩,再加上进口甲醇的冲击,甲醇生产企业处境艰难。

为了减轻甲醇市场的压力,建议在甲醇产能较为集中的地区,建设大型甲醇制烯烃装置,减少甲醇商品量,生产国内短缺的石化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能力。

(6)建议距离大中城市较近的甲醇生产企业,增加甲烷化装置,生产合成天然气,作为城市调峰气源。

如北方地区冬季可以生产天然气,其它季节生产甲醇,增加的投资不大,但可以达到提高装置开工率,减轻甲醇销售压力,缓解清洁能源供应短缺的效果。

(7)部分地区(如新疆)的甲醇装置,由于本地基本没有甲醇市场,长距离运输液体化工产品难度很大,运费高且存在安全问题,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可考虑以甲醇为原料生产油品,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解决产品销售问题。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

刘志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