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论川芎.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90449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论川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论川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论川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论川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论川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论川芎.docx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论川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论川芎.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论川芎.docx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论川芎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论川芎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chuanxiong Hort. 的干燥根茎。

又名:

台芎、西芎、芎藭、抚芎、京芎、小叶川芎、马衔芎藭。

原植物川芎为著名栽培药用植物,野生者称“山川芎”。

主产四川、河北、内蒙古、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西、贵州、云南;产云南的称“云芎”。

本品药材性状:

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2~7cm。

表面灰褐色或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凹陷的类圆形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小瘤状根痕。

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的油室,形成层环呈波状。

气浓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规格等级:

(1)川芎一等:

呈绳结状,质坚实,表面灰褐色,断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苦辛,麻舌,每kg44个以内,单个的重量不低于20g,无山川芎、空心、焦枯、杂质、虫蛀、霉变;二等:

每kg70个以内,其余同一等;三等:

每kg70个以外,个大空心的属此等,其余同二等;

(2)山川芎统货:

呈绳结状,体枯瘦欠坚实,表面褐色,断面灰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苦辛,麻舌,大小不分。

本品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

功能: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中医临床用于胸痹心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腹痛,头痛,风湿痹痛。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本品有增加心搏出量,增加冠脉流量,抗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抗癌,抗放射线及氮芥损伤,抗菌、抗病毒,降压,耐缺氧,改善脑循环,改善微循环,镇静,镇痛,可提高血浆内皮素样免疫反应物水平,纠正糖尿病血管功能病变,清除氧自由基,调节血栓素–前列环素平衡等作用。

对心律、心率、对平滑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影响,对学习记忆有作用;本品还具有抗维生素E不足的作用。

川芎嗪能增加麻醉的肾血流量,有利尿作用。

其它药用部位:

蘼芜,为川芎的苗叶,用于头风头眩,流泪,多涕唾。

经齐云等本草考证认为,汉代以前蘼芜既不是芎藭,也不是芎藭苗叶,实际上已名存实亡;而汉代以后蘼芜统一于芎藭苗叶。

川芎为常用中药。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名“芎藭”。

谓“味辛,温。

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

”《本草图经》曰“芎藭,生武功山谷、斜谷西岭。

蘼芜,芎藭苗也。

生雍州川泽及冤句,今关陕、蜀川、江东山中多有之,而以蜀川者为胜。

其苗四、五月间生,叶似芹、胡荽、蛇床辈,作丛而茎细。

《淮南子》所谓夫乱人者,若芎之与藁本,蛇床之与蘼芜是也。

其叶倍香。

或莳于园庭,则芬馨满径。

江东、蜀川人采其叶作饮香,云可以已泄泻。

七、八月开白花,根坚瘦,黄黑色,三月、四月采,暴乾。

一云九月、十月采为佳,三月、四月非时也。

关中出者,俗呼为京芎,并通用,惟贵形块重实,作雀脑状者,谓之雀脑芎,此最有力也。

从古代本草著作的论述看来,芎藭是一个多品种来源的药物,但主要有两种,一为四川的川芎,另一种就是江西的抚芎。

据王惠民本草考证认为,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了“川芎”、“抚藭”的名称,芎藭的分类已经开始。

从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的芎藭类药材使用情况看,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沿袭过去的用法,不予区分,统曰“芎藭”;一是认为川芎与抚芎功效有别,将二者分别使用;一是以抚芎代川芎入药。

抚芎的产地是江西省九江地区,而不是抚州。

抚芎的命名与产地无关,可能因为它是古代劳动人民辛勤抚育出来的芎藭优良品种而得名;又可能是因为商品在抚州集散而得名。

茶芎在江西一贯认为与四川产川芎是同类药物,在明、清年代已有大量栽培,民间作为家庭用药也有悠久的历史。

迄今家家户户在菜园中均有种植。

元代“丹溪学派”通过对郁证的论治,解决了抚芎的药理问题,证明其具有与川芎相同的药理作用。

这一观点为现代科学所证实。

另据宋平顺等本草考证认为,早期本草主载的芎藭原植物较为混乱,唐代渐为明确,宋代及以后主流品与川芎Ligusticumchuanxiong 相同。

尚有其它非主流品种。

远在先秦时,古人已家种芎藭,南北朝时家种芎藭之稚品首次载入本草,并药用于临床。

甘肃、四川为历史上道地产区,唐、宋代甘肃为主产区,宋代后渐转移至四川。

至今甘肃等国内许多地区自发引种川芎,这是历史用药习惯之延续,为目前各省引种与应用提供了本草依据。

本草所载药用芎藭主要来自栽培品,唐、宋代时栽培品性状、气味与今川芎相近,可见当时引种生产技术已成熟。

经统计目前国内近12个省(区)引种川芎,由于引种环境、技术等原因,出现不同的栽培品系,质量有一定的差别,今后应重视优质高产品系的培育,确保质量。

芎藭在古代许多地区引种生产,历史上按不同产地取名,有川芎、西芎、抚芎、台芎及京芎,甘肃产芎藭属于西芎。

宋代医药学家对川产芎藭尤为重视,四川芎藭的道地性得以确立,宋后芎藭药名亦逐被川芎取代。

并认为芎藭是古人将藁本L.sinense 长期引种驯化、繁殖而培育出的优良品种,这与现代研究结果相吻合。

古今对芎藭(川芎)推崇,临床中较藁本应用广泛,也正体现了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符合“药材新兴品种优选论”的理论研究。

刘圆等本草考证:

芎藭是古本草的名称。

在唐代大量方书中已将有“芎藭”的处方用名称“川芎”,金·张元素《医学启源》从处方用名和药物的介绍中均只有川芎一名,无芎藭之名。

本草著作中以川芎为正名者最早当推张元素《医学启源》,而不是一般文献认为“川芎”之名首次出现在金、元时期的《汤液本草》。

四川在南北朝时期(梁代)即 1500年前已有芎藭栽种,唐以前芎藭产于安徽和甘肃。

宋代开始四川的产品有优势,均认为蜀产为胜,特别是清代以川芎为主流。

关于历代芎藭的原植物比较复杂,意见也不统一。

蜀本草中的芎藭“似蛇床者”为小叶川芎,“似水芹、胡荽者”为大叶芎藭,前者为现今川芎,后者为藁本。

明代《本草蒙筌》所载“抚芎”为川芎的栽培种L.chuanxiong cv. fuxiong。

《清光绪·灌县乡土志》记载清代川芎恢复昔时的盛况,只限于石羊周围一二十里种植。

民国《灌县志·食物书》有“河(金马河)西商务以芎藭为巨而集中石羊场,柳街、中兴、太平三场均有小市,唯陈灌场(今徐渡乡八角场)所产优宜”等记述。

历史的道地产区集中在都江堰(灌县)金马河上游以西地区,在近代才逐渐扩展到彭州市、郫县、崇庆县、温江县和新都县。

川芎含挥发油1%,主要成分为蛇床内酯、阿魏酸、川芎嗪、川芎酚和棕榈酸等。

从川芎中又分离得1-乙酰基-β-咔啉、脲嘧啶、L-纈氨酰L-纈氨酸酐、盐酸三甲胺、盐酸胆碱、5,5’-双糠醛甲醚、香荚兰醛、藁本内酯、川芎萘呋内酯、洋川芎醌、香草醛、香草酸、咖啡酸、原儿茶酸、大黄酚、瑟丹酸、黑麦草碱、脲嘧啶、β-谷甾醇、亚油酸等。

另含钾、钠、镁、钙、铁、锰、铜、锌等微量元素。

王文祥等从中分离出了正十六烷酸、4,7-二羟基-3-丁基苯酞、大黄酚、胡萝卜苷等。

肖永庆等从中分离鉴定出了4,5-二氢-3-丁基苯肽、Z,Z’-6,6’,7,3’α-二聚藁本内酯、Z-6,8’,7,3’-二聚藁本内酯、Z’-3,8-二氢-6,6’,7,3’α-二聚藁本内酯、4-羟基-3-丁基苯肽及川芎三萜等。

陈友鸿等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及水蒸汽蒸馏法从川芎中分离出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其化学成分,分别鉴定出28和34种成分。

其中藁本内酯、二氢藁本内酯、丁烯基酜内酯为川芎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

魏玉平等连续6年动态监测四川灌县徐渡等乡国家GAP示范基地川芎药材中的苯酞类成分,寻找其活性成分藁本内酯和川芎内酯的含量规律。

用HPLC测定不同年份产川芎的藁本内酯和川芎内酯的含量。

结果不同年份产川芎药材藁本内酯和川芎内酯的含量之和在1.5%~2.2%之间波动,藁本内酯和川芎内酯的比值基本固定(在2.3~2.6之间波动)。

四川灌县徐渡乡产川芎药材具有道地特性,主要苯酞类成分含量与配比基本稳定,为中药道地药材的质量评价和指纹图谱的建立提供了直接的依据。

据报道,川芎地上部分占全株鲜重75%,含藁本内酯、川芎嗪、挥发油等有效成分。

有人曾对川芎叶的挥发油进行了成分分析,也有对川芎地上部分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刘友平等从川芎不同部位阿魏酸含量测定结果来看,地下根茎部分明显高于地上茎叶部分。

茶芎除从中分离出藁本内酯、β-谷甾醇和蔗糖外,李其生等从其脂溶性部分中分离出7个化合物: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棕榈酸、新蛇床内酯、洋川芎内酯A,G,H,I。

茶芎的水、乙醇提取物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和末梢血管的流量,以及解痉、镇静镇痛、抗惊厥的作用。

新蛇床内酯、洋川芎内酯A,G,H,I均能明显地抑制大鼠脑切片上谷氨酸递质的释放,且毒性较小,预示可以从茶芎中开发出新一代治疗惊厥、神经损伤和退性病变有关的药物。

关于抚芎的药理作用,一直没有统一的认识,一种意见认为抚芎与川芎有相同的药理作用,可以作“川芎”入药;另一种意见认为二者作用不同,不可混用。

通过对抚芎的药用历史和各家学说及现代科学的研究,认为抚芎与川芎同属古代“芎藭”,成分基本相同,其药理作用相同,可以同等入药。

陈闽军等用HPLC获得川芎药材的色谱图,从中提取15个色谱峰,再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似度计算以及Fisher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的一种改进方法)等方法进行考察。

结果不同产地川芎的色谱指纹图谱存在明显的差异,所提取的15个色谱峰可用作指纹特征。

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技术可用于川芎药材的产地鉴别。

同产地药材指纹图谱之间的相似度都在0.95以上,这表明相同产地川芎样品间相似程度较高。

除湖北和江西产川芎指纹图谱之间相似度较高外,其余不同产地间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都在0.7以下。

李松林等研究川芎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谱,应用HPLC-DAD-MS联用技术测定四川GAP示范基地3个公司的9个川芎样品,鉴定共有峰和特征峰,指定参照峰,计算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

结果9个样品的色谱指纹图谱有21个共有峰。

色谱图分为4个区:

第 1区(0~12min)主要分布酚酸类和生物碱类化合物,有3个共有峰,峰3被确证为ferulicacid;第2区(12~24min)主要分布羟基化苯酞类化合物,有4个共有峰,特征峰4和5被确证为senkyunolideI和senkyunolideH;第3区(24~32min)主要分布烷基化苯酞类化合物,有7个共有峰,特征峰9,11,13和14分别被确证为senkyunolideA,coniferylferulate,Z-ligustilide和3-butylidenephthalide,峰13Z-ligustilide被指定为参照峰;第4区(32~50min)分布苯酞二聚体化合物,有7个共有峰,峰15和17分别被确证为riligustilide和levistolideA。

所有样品中21个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稳定(RSD≤1%),同一公司同一年采收的样品13个主要共有峰(归一化法峰面积≤1%)的相对峰面积稳定,而不同公司同一年采收的样品13个主要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差异非常显著(P<0.001)。

所建立的液相色谱指纹谱特征性和专属性强,可作为川芎药材内在质量控制。

同属植物及易混品:

(1)西芎,与川芎同种,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圆柱形或团块,长3~8cm,直径2~6cm,表面棕色,具不规则纵沟纹及突出的环节,节上生有不定根,多已折断,支根及须根大部分已除去,留有多数根痕,顶端有数个圆形中空的茎基,质硬,折断面木部淡黄色,皮部黄白色,有较多裂隙,并可见棕色油点,气香,味苦、辛;据报道,西芎是甘肃省华亭等县引种的川芎,产量较大,也大量调往外省,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植物与药材形态均发生了若干变异,与川芎差异较大,与藁本甚为相似;其粉末特征与川芎一致,而与藁本有一定差异,化学成分比较结果,西芎与川芎基本一致,而与藁本差异较大,给用药带来混乱;在甘肃,有当川芎药用,也有当藁本药用,调往上海等地的均作藁本入药;中药材的内在质量主要取决于所含化学成分的药理/生理作用,可以认为西芎与川芎的质量无明显差异,本品长期作为藁本入药的混乱,应予澄清;

(2)长茎川芎,根茎在青海省与正品交叉使用,为地区习用品,各地医药公司有经营历史,以门源、循化、玛沁、大通等地习用较多;(3)蕨叶藁本,又名岩川芎、野川芎,分布于四川、云南,根用于胃寒痛、头痛、偏头痛,风寒感冒;(4)藁本,根茎为不规则团块状,表面灰黄褐色,皱缩,有明显的茎基痕及疣状突起的根痕,并有少数须根残存,质坚实,清香气较淡薄;江西、湖北、四川称其为西芎;(5)茶芎(抚芎),干燥根茎呈扁圆形具结节状的团块,长6~8cm,宽5~7cm,窄径3~5cm,上端有多数乳头状突起的茎痕,略排列成一行,直径0.8~3cm,周围有明显隆起的圆环,顶端中央有微凸起的芽痕,根茎下端有多数除去须根的瘤状物,质坚实,切断面淡黄色,可见波状环形的形成层,有多数黄色的油点,香气浓浊,味辛辣,微苦,麻舌;江西、湖北有栽培,江西民间用之与茶叶一起泡开水饮用,故名“茶芎”;本品销至湖南、安徽、贵州等地,功效与川芎相同;(6)东川芎,又名东芎、洋川芎、日本川芎、延边川芎;根茎性状与川芎相似,为不规则团块状,长3~10cm,直径2~5cm,暗褐色,表面有皱缩的结节状轮环,断面淡褐色,有特异香气,味微苦;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有栽培,系朝鲜族民族药,自产自销,有时销至省外,尚未进行大量栽培,提供商品药材甚少;本品在日本作川芎入药,据报道功效同川芎;其根茎含挥发油1%~2%,另含川芎内酯、新川芎内酯及藁本内酯,以上诸成分具川芎特有香气,此外尚含川芎酸、瑟丹酸等。

(7)卵叶水芹(伞形科),分布于西南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全草用于外伤出血;湖北称其为水川芎;(8)白花前胡,又名岩川芎,分布于山东、陕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根用于风热头痛,痰热咳喘,呕逆,胸膈满闷;(9)牯岭东俄芹,分布于江西,民间作川芎入药;(10)岩黄堇(罂粟科),分布于湖北利川、来凤,根用于胃痛,腰痛;湖北称其为岩川芎;(11)药材市场造假:

用茶芎经加工后冒充正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