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90061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织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针织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针织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针织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针织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针织学复习资料.docx

《针织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织学复习资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针织学复习资料.docx

针织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针织物:

一系列的织针将纱线弯曲、以相互串套的线圈形式形成实体织物

线圈:

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单元。

横列:

针织物中线圈在横向连接的行列

纵行:

线圈在纵向穿套的行列

圈距:

线圈在横列方向上两个相邻线圈对应点的水平距离 

圈高:

线圈在纵行方向上两个相邻线圈对应点的垂直距离

开口线圈:

线圈沉降弧不交叉的线圈

闭口线圈:

线圈沉降弧交叉的线圈

脱散性:

针织物的脱散性是指针织物的纱线断裂或线圈与线圈失去串套联系后,互相分离的一种现象

卷边性:

某些组织的针织物在自由状态下,其边缘发生自然包卷的现象,称为卷边

 针织物的弹性是指当引起针织物变形的外力去除后,针织物恢复原状的能力,

勾丝:

针织物中纱线被拉出或勾断的性能。

-起毛:

织物在摩擦过程中,纱线表面的纤维端露出织物,就使织物表面起毛,称之为起毛。

-起球:

若这些起毛的纤维端在继续摩擦过程中不及进脱落,就相互纠缠在一起被揉成许多球形小粒,称之为起球。

线圈长度(单位:

mm):

是指每一个线圈的纱线长度,它是由线圈的圈干和延展线组成

密度:

是以表示一定的纱支条件下针织物的稀密程度,是指针织物在单位长度内的线圈数。

未充满系数:

密度和纱线线密度是反映针织物的稀密程度的两个因素,为了反映出在相同密度条件下纱线线密度对织物稀密的影响,必须将线圈长度和纱线直径联系起来,这就是未充满系数。

纬编针织物

    将纱线由纬向喂入针织机的工作机上,使之顺序地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形成针织物的一种方法。

变化组织: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组织复合而成的。

花色组织:

是在基本组织或变化组织的基础上,利用线圈结构的改变,或另编入一些辅助纱线形成具有显著花色效应和不同性能的针织物。

线圈图:

线圈在织物内的形态用图形表示称为线圈图或线圈结构图。

意匠图:

意匠图是把针织结构单元组合的规律,用规定的符号在小方格纸上表示的一种图形。

结构意匠图:

它是将针织物的三种基本结构单元成圈,集圈,浮线(即不编织),用规定的符号在小方格纸上表示。

花型意匠图:

用来表示提花织物正面的花型与图案。

编织图:

编织图是将针织物的横断面形态,按编织的顺序和织针的工作情况,用图形表示的一种方法。

三角配置图:

在舌针纬编机上,针织物的三种基本结构单元是由成圈、集圈和不编织三角作用于织针。

双罗纹组织是由两个罗纹组织彼此复合而成,又称棉毛织物。

提花组织

       是将纱线垫放在按花纹要求所选择的某些织针上编织成圈,而未垫放纱线的织针不成圈,纱线呈浮线状浮在这些不参加编织的织针后面所形成的一种花色组织。

双面提花组织

      双面提花组织是在具有两个针床的针织机上编织而成,其花纹可在织物的一面形成,也可以同时在织物的两面形成。

集圈组织是一种在针织物的某些线圈上,除套有一个封闭的旧线圈外还有一个或几个悬弧的花色组织。

经编针织物

     一组或几组纱线平行地经向喂入针织机的所有织针上进行成圈编织的方法。

垫纱运动图

v     是在点纹纸上根据导纱针的垫纱运动规律自下而上逐个横列画出垫纱运动轨迹。

编链组织

v     是由一根纱线始终在同一枚织针上垫纱成圈所形成的线圈纵行

经平组织

v     每根经纱轮流在相邻两根针上垫纱,每个线圈纵行由相邻的经纱轮流垫纱成圈

经缎组织       

v     每根经纱顺序地在3枚或3枚以上的织针上垫纱成圈,然后再顺序地在返回原位过程中逐针垫纱成圈而织成的组织。

重经组织

v     一根纱线在一个横列上连续形成两个线圈的经编组织。

经绒组织

v     是由两个经平组织组合而成,一个经平组织的纵行配置在另一个经平组织的纵行之间,一个经平组织的纵行延展线与另一个经平组织的线圈在反面相互交叉。

画图题

1.垫纱运动图          

2.编织图

       成圈                      集圈                  浮线

罗纹组织编制图(P37)

3.结构意匠图

4.线圈结构图

论述题

1、针织的用纱要求。

答:

1)、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延伸性,以便能够弯纱成圈

   2)、捻度均匀且偏低。

捻度高易导致编织时纱线扭结,影响成圈,而且纱线变硬,使线圈产生歪斜。

   3)、细度均匀,纱疵少。

粗节和细节会造成编织时断纱或影响到布面的线圈均匀度。

   4)、抗弯刚度低,柔软性好。

抗弯刚度高,即硬挺的纱线难以弯曲成线圈,或弯纱成圈后线圈易变形。

5)、表面光滑,摩擦系数小。

表面粗糙的纱线会在经过成圈机件时产生较高的纱线张力,易造成成圈过程纱线断裂。

2.纬编络纱目的。

v     使纱线卷绕成一定形式和一定容量的卷装,满足编织时纱线退绕的要求。

采用大卷装可以减少针织生产中的换筒,提高生产率;

v     去除纱疵和粗细节,提高针织机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v     对纱线进行必要的辅助处理,如上蜡、上油、上柔软剂、上抗静电剂等,以改善纱线的编织性能。

3。

何谓提花织物?

它有什么特性?

何谓集圈组织?

它有什么特性?

4.纬编三个基本组织编织工艺、结构、特性。

5.经编基本组织特性、结构、应用

6.纬编和经编生产的目的和要求

7.针织物、机织物、非织造三者之间的区别

 答:

机织物是两系统的纱线,进行交织

    针织物是以系统的纱线以线圈进行穿套

    非织造时应用物理或化学的方式得到的织物。

 他们的织物的区别:

8.经编和纬编的区别

纬编是将纱线由纬向喂入针织机的工作机上,使之顺序地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形成针织物的一种方法。

经编是一组或几组纱线平行地经向喂入针织机的所有织针上进行成圈编织的方法。

9.纬编生产机构及其作用,及对他们的要求

10。

络纱机的主要机构和作用

卷绕机构:

使筒子回转以卷绕纱线;导纱机构:

引导纱线有规律地分布于筒子表面;张力装置:

给纱线以一定的张力;清纱装置:

检查纱线的粗细,清除附在纱线上的杂质疵点;防叠装置:

使层与层之间的纱线产生移位,防止纱线的重叠;辅助处理装置:

对纱线进行上蜡和上油等处理。

11。

试比较钩针、舌针及复合针的结构、形状以及在成圈过程、成圈方式、作用、应用方面的异同点。

 (P6)

钩针:

采用圆形或扁形截面的钢丝制成,端头磨尖后弯成钩状,每枚针为一整体。

-钩针只用于少数纬编机和经编机。

退圈:

旧线圈由针钩移向针杆

-垫纱:

在导纱器的配合下,将新线引置于针杆上

-钩纱:

新的纱线移到针钩下

-闭口:

针构借助压板使针尖压入针槽内,以封闭针口,旧线圈向针钩方向移动

-套圈:

旧线圈沿着关闭了的针钩移动

-连结:

旧线圈从关闭的针钩上开始滑下,完成新纱与旧线圈的连接

-牵拉:

使成圈后的线圈得以张紧,不致脱出针钩,旧线圈拉向针背

1针杆:

垫纱2针头  3-针钩:

握住新线圈,穿过旧线圈。

4-针槽:

针尖被压入用

 5-针踵:

针固定在针筒上6-针尖6与4之间-针口:

纱线进入针钩的通道。

舌针:

采用钢丝或钢带制成

-纬编机舌针针踵在针槽内受三角作用可上升下降运动;经编机舌针采用针蜡浇铸或针踵插入针床,针不能自由运动。

-绝大多数纬编机和少数经编机使用。

退圈:

旧线圈由针钩移向针舌,并启开针舌

-垫纱:

在导纱器的配合下,将新线引置于针舌上

-钩纱:

织针后退,新的纱线移到针钩下

-闭口:

旧线圈向针钩方向移动,针舌绕轴心回转关闭针钩

-套圈:

旧线圈沿着关闭了的针舌移动

-连结:

旧线圈从关闭的针舌上开始滑下,完成新纱与旧线圈的连接

-牵拉:

使成圈后的线圈得以张紧,不致脱出针钩,旧线圈拉向针背

1-针杆  2-针钩3-针舌  4-针舌销5-针踵(经编机用舌针无针踵)

复合针:

纬编机是受三角作用针芯在针身槽内上升下降运动;经编机则是传动机构控制针芯在针身槽内的相对运动。

-极少数纬编机和大多数经编机使用复合针。

-由针身和针芯组成。

-针身带有针钩,且在针杆侧面铣有针槽。

-针芯在槽内做相对移动,以开闭针口。

 

、填空题(30%)

1、平针、罗纹、双反面、双罗纹四种基本组织中,横向延伸性最好的是(    罗纹  );纵

  向延伸性最好的是(  双反面  );能顺逆编织方向脱散的是(  平针,双反面    )。

2、针织物的基本单元是(  线圈    ),它由(    圈柱    )、(    圈弧    )组成。

3、在单面圆纬机上编织添纱衬垫时一般需要采用三路成圈系统,其顺序依次为(  衬垫纱  )

  (面纱)、(  地纱  ),并需要采用特殊的(双片颚  )沉降片。

4、编织绕经组织组织一般需要(  绕经)系统(  地纱  )系统和(辅助  )系统,其三

  系统可以编织(  2  )横列。

5、在消极式给纱的针织机上,一般是通过调整(弯纱三角)来调节线圈长度的,而在积极式

    给纱的针织机上,一般是通过调整(给纱线速度)来调节线圈长度的。

6、菠萝锭络丝机一般适用于(化纤)原料的卷装,其筒子形状为(三截头圆锥形);而普通

  的络纱机一般适用于(  短纤  )原料的卷装,其筒子形状为(  圆锥形  )。

7、针织机的机号一旦确定,可以加工的纱线支数最粗与(成圈机件之间的间隙)有关,最细

    与(未充满系数)有关。

8、常用的收针方法有(移圈)收针、(持圈)收针和(脱圈)收针。

9、横机上若采用三级式嵌入式花色三角的原理进行选针编织,其舌针一般分(短锺针、长锺针、

  长锺长舌针)。

10、两块棉平针织物,若其纱支相同,则可用(密度)指标来比较其稀密程度;若其纱支不同,

    则需采用(未充满系数)指标来比较其稀密程度。

11、袜机上双向针三角座的作用是:

  (

(1)实现袜跟、袜头的袋形结构成形编织

(2)适应针筒正、反向往复回转的编织要求)。

12、在圆纬机的牵拉机构中加装扩布装置的作用是(降低线圈纵行之间从针筒口到牵拉棍之间的

    差异,防止织物折痕现象产生)。

13、采用沉降片双向运动技术的优点是(

(1)如三角的角度不变,每一三角系统所占宽度减小

  

(2)如每一三角系统的宽度不变,减小三角的角度(3)弯纱张力减小,所加工纱线的质量

    要求降低(4)织针等机件磨损降低,使用寿命提高)。

14、要得到纬编绒类产品,可采用(毛圈)组织、(长毛绒)组织和(衬垫)组织。

15、单面纬编针织物中,线圈圈柱覆盖于圈弧之上的一面称为(工艺正面),线圈圈弧覆盖于圈

    柱之上的一面称为(工艺反面)。

二、问答题

1、试比较罗纹组织和双反面组织在其组织结构、性能方面的特点,并指出其成圈机件配置上的

  不同点。

(10%)

罗纹

双反面

组织结构

由正面线圈纵行和反面线圈纵行以一定组合相间配置而成的双面纬编针织物。

其结构特点是相邻的正反面线圈纵行相互靠近,彼此潜隐半个纵行。

由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列相互交替配置而成。

其结构特点是:

正、反线圈横列交界处,线圈倾斜,圈弧突出在前,圈柱凹陷在里,在织物正反两面看上去都像纬平针组织的反面

性能

(1)横向具有较大的弹性和较好的延伸性;

(2)只能逆编织方向脱散;(3)正反面线圈纵行数相同的罗纹组织中,横向无卷边;正反面线圈纵行数不同的罗纹组织中,卷边现象不严重。

(1)顺和逆编织方向均可脱散;

(2)纵向弹性和延伸度较大;(3)厚度增大;(4)卷边性随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列的组合的不同而不同

成圈机件配置

(1)两个针床相互成90°配置

(2)上针盘针槽与下针筒针槽呈相间交错对位

(3)上下织针呈相间交错排列

(1)两个针筒的上下针槽相对

(2)双头舌针、导针片

(3)在一个针头上编织的是正面线圈,在另一个针头上编织的则是反面线圈

2、下图1所示是在舌针多三角机上编织单面纬平针组织时舌针运动轨迹。

试根据该轨迹图指出

  成圈各阶段分别对应于何处,并指出弯纱过程的特点。

(5%)

图1

      ab:

舌针上升,退圈阶段,至b点达退圈最高点;

      bc:

退圈后停顿阶段;

      cf:

舌针下降,开始垫纱、闭口、套圈、脱圈、弯纱和成圈。

其中:

e点为脱圈,f点为弯          纱最低点。

      fg:

无回退弯纱

3、简述针织圆纬机与横机在编织部分及产品方面各有什么特点?

(6%)

编织部分

产品方面

针织圆机

以圆形编织为主,针筒或针盘作旋转运动,可以是单面或双面编织,上、下针槽可以间置或对置

以坯布为主,无缝内衣圆机、袜机可以编织成型或半成型产品。

针织横机

以平行编织为主,可以是单面编织或双面编织,前、后针床的针槽可以间置或对置

以衣片为主,电脑横机可以编织坯布、衣片或全成形产品

4、如图2所示为某一单面织物的编织图。

试指出:

(1)该织物所形成的花色效应;

(2)该织物至少应该在几针道机器上编织?

(3)作出相应的上机工艺。

(10%)

图2

1.花色效应:

斜纹

2.至少应在四针道机器上编织

3.

5、欲在拨片式纬编双面提花机上编织双面三色提花织物,其正面花型意匠图如图3所示。

已知

  该机成圈系统数为72,试作出:

  1)成圈系统的排列和色纱配置;

  2)提花片排列;

  3)第6横列拨片的配置;

(4)若织物反面编织芝麻点,请画出上三角及色纱配置图。

(1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3

×

×

34

35

36

70

71

72

×

·

·

×

31

32

33

67

68

69

×

·

×

·

×        

28

29

30

64

65

66

×

·

×

×

·

×

25

26

27

61

62

63

·

·

×

×

·

×

·

·

22

23

24

58

59

60

·

·

·

×

·

×

×

·

·

19

20

21

55

56

57

×

·

×

×

·

×

16

17

18

52

53

54

×

·

×

·

×

13

14

15

49

50

51

×

·

×

·

·

×

·

×

10

11

12

46

47

48

×

·

×

×

·

×

7

8

9

43

44

45

×

·

×

×

·

×

4

5

6

40

41

42

×

·

×

×

·

×

1

2

3

37

38

39

|

×

·

×

·

|

|

|

|

|

|

|

|

|

拨片16×

拨片17·

拨片18

1

2

3

4

5

6

×

·

×

·

上三角排列

6、指出下列线圈图(图4-9)所表示的织物组织结构名称,并画出图7、图8、图9的编织图。

(24%)

图4绣花添纱

图5纱罗组织

图6波纹组织

  

图7平针衬垫

图8罗纹空气层

一、概念题(20%)

  1.经编——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由经向喂入平行排列的工作织针,同时弯纱成圈形成经编织物的工艺

    过程。

  2.EL机构——种电子梳栉横移机构,一般用于4梳和5梳的特利考经编机,也可用于双针床拉舍尔经编机。

  3.Tricot经编机——Tricot经编机的特征是针与被牵拉坯布之间的夹角在90°-115°范围内。

一般说来

    ,特利柯脱型经编机梳栉数较少,多数采用复合针或钩针,机号较高,机速也较高。

  4.梳栉集聚——几把花梳导纱针的导纱孔端集中在一条横移工作线上,在织针之间同时前后摆动,使很多

    把花梳栉在机上仅占很少的横移工作线,从而显著减少梳栉的摆动量。

  5.重经组织——凡是一根纱线在一个横列上连续形成两只线圈的经编组织称为重经组织。

  6.针床逆向摆动——双针床经编机中针床与梳栉作相对摆动称为针床逆向摆动。

  7.缺压组织——部分线圈不在一个横列中立即脱下,而是隔一个或几个横列才脱下,这种组织称为缺压经

    编组织。

  二、简答题(25%)

  1.请叙述整经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5%)

      答:

整经机的基本组成包括:

纱架、集丝板、分经筘、张力装置、静电消除器、加油装置、贮纱装      置、伸缩筘、机头。

  2.送经机构有几种?

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及适合的机型是什么?

(5%)

        答:

送经机构分机械式送经机构和电子送经机构。

机械式送经机构又分为消极式送经机构和积极式    送经机构。

    

(1)消极式送经机构适合于编织送经量多变的花纹复杂的组织,这种送经方式只能适应较低的运转速度        ,一般用于拉舍尔经编机。

    

(2)积极式送经机构可按预先设定的给纱速度主动积极地送出纱线,适应于高速少梳栉经编机编织送经        量变化不大的经编织物及多梳拉舍尔经编机的地组织送经。

  3.何为成圈机件运动曲线?

请画出舌针经编机各成圈机件的成圈运动曲线。

(5分)

        答:

成圈机件位移曲线表示主轴一转(一个成圈过程)中各成圈机件的位移和主轴转角的关系,横    坐标为主轴转角,纵坐标为成圈机件在各时间的位移。

舌针经编机各成圈机件的成圈运动曲线见下图。

  4.经编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简述经编组织中线圈的三种形式?

(5分)

        答:

经编机的主要机构为:

送经机构、成圈机构、牵拉卷取机构、梳栉横移机构、辅助机构、机架

    。

经编组织中线圈的三种形式分别为:

闭口线圈、开口线圈、重经线圈。

  5.简述梳栉横移的工艺要求(5%)

      答:

梳栉横移的工艺要求为:

          

(1)按织物组织结构进行横移,横移量应是针距的整数倍;

          

(2)横移必须与摆动密切配合;

          (3)梳栉横移运动符合动力学的要求;

          (4)梳栉横移机构必须与经编机的用途相适应;

          (5)满足快速设计和变换花型的要求。

  三、按下面所示线圈结构简图,写出对应织物组织的名称并画出

(1)、(3)与(5)的垫

    纱运动图和垫纱数码记录。

(25%)

GB1(前梳):

1-0/3-4

GB2(后梳):

1-2/1-0

(1)经平斜组织

(2)双罗纹经平组织

GB1(前梳):

1-2/1-1/1-0/1-1

GB2(后梳):

1-1/1-0/1-1/2-3

(3)缺垫经编组织

(4)双经平组织

GB1(前梳):

1-0/2-3

GB2(后梳):

1-2/1-0

(5)压纱组织

  四、双梳满穿经编组织的纱线显露规律是什么?

怎样在双梳满穿组织基础上设计单面涤盖绵

    织物?

(8%)

      答:

在双梳满穿经编织物中,从工艺反面看最上一层为前梳延展线,第二层为后梳延展线,第三层

    和第四层为后梳和前梳的圈干,前后梳圈干的位置根据工艺的不同可变化。

    要设计单面涤盖棉(假设涤在工艺正面,棉在工艺反面),则前梳穿棉纱,后梳穿涤纶,后梳涤纶略

    粗,送经张力小,送纱量适当增大,垫纱位置略低。

  五、简述经编贾卡起花的基本原理及贾卡经编机上通丝的穿吊方式。

(8%)

      答:

利用贾卡提花装置分别控制拉舍尔经编机贾卡梳栉各根部分衬纬纱线的垫纱横移针距数,从而

    在织物表面形成密实、半密实、网孔,并由此构成花纹图案。

    贾卡经编机上通丝的穿吊方式有:

单吊、双吊、多吊和混合吊。

  六、采用漏针法编织经编双面毛圈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如何调节反面毛圈的高度?

(6分)

      答:

采用漏针法编织经编双面毛圈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