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21题教学文案.docx
《会计21题教学文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21题教学文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21题教学文案
1、为什么需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合并财务报表能够像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信息,有助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合并财务报表有利于避免一些母公司利用控制关系人为粉饰财务报表的情况的发生。
2、合并理论对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会产生哪些影响?
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如何看待少数股权的性质,以及如何对其进行会计处理,国际会计界形成了三种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理论,即所有权理论、经济实体理论和母公司理论。
所有权理论:
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属于母公司的部分,按公司的购买成本(公允价值)加以合并,属于子公司少数股权的资本及负债不包括在合并报表中。
母公司购买成本高于所获得子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部分确认为商誉反映在合并报表中;子公司报告的收入和费用中母公司所拥有的部分包括在合并报表中,属于子公司少数股权的收入和费用不再合并报表中计列。
母公司理论:
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属于母公司的部分,按母公司的购买成本(公允价值)加以合并,属于子公司少数股权的资产和负债仍以原账面价值计列;商誉只计列属于母公司的部分,属于子公司少数股权的部分并未计入;将合并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将少数股权视为负债,少数股东损益视为费用;公司间业务所发生的未实现的损益,顺销时,从合并利润中100%抵消;逆销时,仅抵消母公司所占有的部分。
实体理论:
子公司的资产及负债无论多数股权,少数股权均以公允价值合并,其中子公司的总价值是以多数股权支付的价格估算而来;商誉计列母公司部分和估算属于少数股东的部分;合并净利润属于合并主体的所有者权益拥有者;少数股权是合并权益的一部分,少数股东损益是合并净利润总额分配给少数股东的部分;公司间业务所发生的未实现的损益,无论顺销,逆销,均全部抵消,在逆销时,将全部的金额在多数及少数股权之间加以分配。
3、母公司理论下合并会计报表有什么特点?
主体理论下合并会计报表有什么特点?
修正的主体理论呢?
它们在内部投资的抵销分录上有什么差异?
母公司理论合并报表的主要特点:
(1)合并股东权益应该是关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子公司中的少数股东权益作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项目列示;
(2)合并利润表是关于属于母公司股东净损益形成情况的报表,少数股东在子公司当年净收益中应享有的收益份额作为合并利润表中的费用项目列示;(3)在购买方式合并下,对子公司的同一资产项目采用双重计价,属于母公司权益部分按公允价值计价,而属于少数股东权益部分仍按历史成本计价;(4)合并商誉与子公司的少数股权股东无关;(5)公司之间交易未实现利润在顺销时要全额抵消,在逆销时应按母公司所享有的权益比例抵消。
主体理论合并会计报表的主要特点:
(1)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权益是企业集团股东权益的一部分,在资产负债表中应与母公司权益并列;
(2)合并净收益属于企业集团全体股东的收益,要在母公司和子公司少数股东之间进行分配;(3)子公司的所有资产负债均按公允价值计量,在合并过程中产生的商誉由全体股东共同享有。
即子公司的少数股东也享有商誉,而不是只由母公司享有;(4)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所有内部交易产生的未实现利润,无论顺销还是逆销均应全额抵消。
修正的主体理论合并会计报表的主要特点:
“修正的主体观”克服了“主体观”下推定商誉的缺陷。
“修正”是针对主体观下商誉的计算缺乏可验证性提出来的。
母公司股东支付的商誉部分是其为了获得对子公司的控制权及相关的财务杠杆而额外支付的代价,而这种控制权和财务杠杆有赖于子公司的全部资源的整体运营,而不是子公司资源的一部分。
据此可得,母公司股东支付的商誉实际上是子公司的整体商誉。
如果按主体观的方法再计算出少数股东部分的商誉的话,就会对其重复计价,高估了子公司商誉的价值。
“修正的主体观”实质商誉部分仅就以多数股权的超额部分并入,而子公司的资产、负债以公允价值并入,这样既解决了推定商誉的问题,也避免了对子公司的双重计价。
4、编制合并工作底稿需注意哪些问题?
合并工作底稿的编制程序如下:
1、将母公司和子公司个别会计报表的数据过入合并工作底稿。
2、在工作底稿中将母公司和子公司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数据加总,计算得出个别会计报表各项目加总数额,并将其填入“合计数”栏中。
3、编制抵销分录
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购销业务、债权债务和投资事项对个别会计报表的影响。
因为合计数中包括了合并会计报表范围内的公司间发生的经济事项,站在企业集团这一会计主体看,这类事项中有些并未对外发生,有些将存在着重复计算,只有将这类事项抵销后,合并会计报表中的数字才能客观反映企业集团这一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
4、计算合并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数额
(1)对于资产负债表,根据加总的资产类各项目的数额,加上抵销分录的借方发生额,减去抵销分录的贷方发生额,计算得出资产类各项目的合并数额;
根据加总的负债类各项目的数额,加上抵销分录的贷方发生额,减去抵销分录的借方发生额,计算得出负债类各项目的合并数额;
根据加总的所有者权益类各项目的数额,加上抵销分录的贷方发生额,减去抵销分录的借方发生额,计算得出所有者权益类各项目的合并数额。
对于合并非全资子公司资产负债表时的少数股东权益的数额,则视同抵销分录的借方发生额处理。
(2)对于利润表,根据母公司和子公司个别利润表收入各项目加总数额,加上抵销分录的贷方发生额,减去抵销分录的借方发生额,计算得出合并利润表有关收入和利润项目的合并数;
根据个别利润表成本费用各项目加总的数额,加上抵销分录的借方发生额,减去抵销分录的贷方发生额,计算得出合并利润表有关成本与费用各项目的合并数额;
根据合并利润表收入、成本和费用的数额,计算得出净利润合并数额。
(3)对于利润分配表,根据期初未分配利润项目的加总数额,减去抵销分录的借方发生额,加上抵销分录的贷方发生额,计算得出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合并数额;
根据利润分配各项目的加总数额,加上抵销分录的借方发生额,减去抵销分录的贷方发生额,计算得出利润分配各项目的合并数额;
根据未分配利润项目的加总数额,加上合并工作底稿中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部分各项目抵销分录栏的贷方发生额的合计数,减去合并工作底稿中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部分抵销分录栏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计算得出未分配利润项目的合并数。
合并工作底稿编制完成后,将合并工作底稿计算得出的各项目的合并数额,过入各合并会计报表,即可得出整个企业集团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利润分配表。
(4)对于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直接法,以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损益表为基础,采用与个别现金流量表相同的方法编制而成;另一种方法是间接法,以纳入合并范围的个别现金流量表为基础,编制抵销分录,抵销关联交易,得出合并现金流量表。
少数股东增加在子公司的权益性投资时,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之下的的“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之后单列“其中:
子公司吸收少数股东权益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
子公司向少数股东支付现金股利,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之下的“分配股利、利润和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之后单列“其中:
子公司支付少数股东的股利”项目反映。
少数股东依法抽回在子公司的权益性投资时,在合并现金流量表中“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之下的“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之后单列“其中:
子公司依法减资支付给少数股东的现金”项目反映。
5、按照母公司理论、主体理论及修正的主体理论,各自应如何计算商誉?
(1)母公司理论
母公司理论认为,合并会计报表主要是为现有的和潜在的母公司或控股公司(指有法定支配权,以下同)普通股股东编制的,强调母公司或控股公司的股东利益。
按照母公司理论,在企业集团内的股东只包括母公司的股东,将子公司少数股东排除在外,看作是企业集团主体的外界债权人,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股东权益和合并损益表中的净收益仅指母公司或控股公司拥有和所得部分,而少数股权股东权益则被看成母公司的负债,少数股权所享有的净收益则被视作母公司的费用。
合并会计报表不过是母公司会计报表的延伸和扩展。
商誉是母公司投资成本超过购入普通股所代表的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商誉归属于母公司,即商誉仅列示属于母公司的部分。
(2)主体理论
主体理论认为,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应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根据控制的经济实质,就意味着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全部资产、经营等具有控制权,构成统一的合并主体。
也就是说,合并报表应反映企业集团的所有股东权益,而不应该过分强调母公司的权益,对于所有股东应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同等对待。
这一理论处理商誉的主要特点是:
商誉的计算系由子公司全部价值计算得出,表示子公司的全部商誉,即多数股东与少数股东共同拥有该商誉。
因此,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及负债的金额通常比母公司理论中的金额为高。
该理论合并商誉的计算公式如下:
子公司的整体价值=母公司支付的购买价—母公司持股比例
合并商誉=子公司整体价值—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市价
可见,主体理论下商誉的计算是假设子公司的少数股东也愿意同母公司一样支付同样比例的超额部分来购买其相应的股权,这就与实际情况不符,实际中少数股东无控制权,他不会同多数股东一样愿意支付超额部分的。
(3)修正主体理论
修正主体观认为,母公司股东支付的商誉部分是其为了获得对子公司的控制权及相关的财务杠杆而额外支付的代价,而这种控制权和财务杠杆有赖于子公司的全部资源的整体运营,而不是子公司资源的一部分。
据此可得,母公司股东支付的商誉实际上是子公司的整体商誉。
如果按主体观的方法再计算出少数股东部分的商誉的话,就会对其重复计价,高估了子公司商誉的价值。
“修正的主体观”实质商誉部分仅就以多数股权的超额部分并入,而子公司的资产、负债以公允价值并入,这样既解决了推定商誉的问题,也避免了对子公司的双重计价。
6、如何理解抵销内部投资的有关分录?
一、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
借:
实收资本 [子公司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子公司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子公司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子公司未分配利润]
合并价差[尚未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
贷:
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数额]
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二、母公司内部投资收益等项目与子公司利润分配有关项目等的抵销
借:
投资收益[母公司投资收益:
子公司净利润×投资企业持股比例]
少数股东收益 [子公司净利润×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年初未分配利润 [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
提取盈余公积 [子公司当期提取盈余公积]
应付利润 [子公司当期宣告分配的利润]
未分配利润 [子公司期末未分配利润]
三、内部提取的盈余公积的抵销处理
1.对子公司以前年度累计提取的盈余公积的抵销处理
借:
年初未分配利润[子公司以前年度提取盈余公积×母公司持股比例]
贷:
盈余公积
2.对子公司当期提取的盈余公积的抵销处理
借:
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当期提取盈余公积×母公司持股比例]
贷:
盈余公积
投资收益对应的是被投资方当年实现的利润,所以分录中抵消了投资收益和被投资方当年实现的利润(它是通过期初未分配利润与期末未分配利润加上当期分配利润的和的差额体现的,所以才有贷记期末未分配利润,这不能理解为是未分配利润的增加,应该理解为为了体现上述差额),同时该抵消分录还确认了少数股东损益,之前各项内部交易中涉及的损益都是100%比例抵销的,但是实际上母公司并不占100%的比例,这样就把少数股东享有的部分也抵销了,所以要将这部分恢复,这样就在这个抵消分录中确认为了少数股东损益,其余的“未分配利润—年初”与“本年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应付股利、未分配利润—年未”的差额反映的是被投资方当年实现的利润。
7、说明合并抵销分录的性质,它与母、子公司账中的记录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它不能计入有关账簿?
合并抵消分录是母公司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将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内部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对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有关的影响与合并财务报表相关的影响之间所存在的差异进行抵消。
它与母子公司帐中记录的不同之处在于,会计报表的项目名称与所对应的账户名称不完全一致,处理日常会计业务所编制会计分录借贷方都用相应的账户名称,编制合并抵消分录时,借贷方要用相应的报表项目名称。
因为报表项目名称与所对应的账户名称不一致,例如在合并抵消分录中,会用到“存货”、“固定资产原价”、“期初未分配利润”、“提取盈余公积”等报表项目名称,而不是用“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利润分配”等账户名称,所以它也不能计入到有关账户。
8、为什么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需消除公司间交易?
哪些公司间交易会对以后年度合并报表的编制产生影响?
哪些公司间交易不会对以后年度合并报表的编制产生影响?
为什么?
在编制报表时之所以要消除内部交易是因为在集团公司的角度,这不是集团这个会计主体产生的真正意义上的收益,而是集团这个会计主体内部之间的流动而已,在持续经营的过程中,集团内部很可能发生各种各样涉及损益或不涉及损益的内部交易事项,因此,报表合并时需要予以抵销,以避免虚列资产、负债和虚增利润。
交易后对合并报表产生影响的交易:
内部销售收入和内部销售成本、内部投资收益项目、资产减值准备项目、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利润分配项目。
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不会对以后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合并产生影响因为实现的内部交易已经给集团带来收益。
9、对公司间债权债务期末余额的消除等同于对公司间债权债务期初余额及本期发生额的消除?
为什么?
试举例说明。
这样的说法不严谨。
这是因为,公司间的债权债务可能是由于融资产生的也可能是由于日常经营产生的,而且,忽略了一个一个条件那就是公司没有发生债务重组,如果存在债券债务关系的公司中的一方发生了财务困难,另一方很可能要进行债务的部分豁免才不至于进行清算,这样消除的期末债务就不等于此债务的期初余额及本期发生额的消除。
比如,制造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存在借贷关系10亿元,制造企业发生严重财务困难,如果金融企业不作出让步,制造企业必须进行清算,这样金融企业可能无法得到破产债权。
但是如果做出让步允许金融企业还5亿元,豁免5亿元进行债务重组,企业也能正常进行经营。
此种情况就是公司间债权债务期末余额的消除不等同于对公司间债权债务期初余额及本期发生额的消除
10、是否应该消除集团内部子公司所有内部交易?
为什么?
集团公司内部交易事项的消除实际上是以企业集团为报告主体,将一方的内部销售与另一方的内部购进予以抵销,从而消除集团内部未实现损益。
在母公司持股比例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类型的内部交易事项,其消除方法有所不同。
1.母公司拥有子公司全部股权
当母公司拥有子公司全部股权时,顺销和逆销所形成的集团公司内部未实现损益都应予以全部消除。
2.母公司拥有子公司部分股权
顺销——所形成的集团公司内部未实现损益体现在母公司的会计报表中,应予以全部消除;
逆销——所形成的集团公司内部未实现损益体现体现在子公司会计报表中,有全部消除法和部分消除法两种消除方法。
全部消除法:
对集团公司内部由于逆销而发生的未实现损益全部予以消除,使得合并后的净利润中不包含内部未实现损益;部分消除法:
对集团公司内部由于逆销而发生的未实现损益按母公司持股比例予以消除
11、如何计算公司间存货交易中包含的未实现利润?
为什么需要对其进行消除?
它对下期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产生何种影响?
(1)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的抵销处理
1.将上期抵销的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进行抵销
借:
年初未分配利润
贷:
主营业务成本
2.对于本期发生内部购销活动的,将内部销售收入、内部销售成本予以抵销
借:
主营业务收入
贷:
主营业务成本
3.将期末内部购进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予以抵销
借:
主营业务成本
贷:
存货[购进企业期末存货余额×销售企业毛利率]
4.将上期抵销的存货跌价准备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进行抵销
借:
存货跌价准备
贷:
年初未分配利润
5.将本期内部购进存货补提或冲销的存货跌价准备予以抵销
借:
存货跌价准备
贷:
管理费用
或:
借:
管理费用
贷:
存货跌价准备
(2)消除的原因:
因为这部分内部交易产生的利润并未真正的实现。
(3)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于前期内部交易所产生的资产或者负债需要在本期对期初未分配利润进行调整。
对于上期内部购进商品全部实现对外销售的情况下,由于不涉及到内部存货价值中包括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抵销处理,在本期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不涉及对其进行处理的问题。
但在上期内部购进并形成期末存货的情况下,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进行抵销处理时,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的抵销,直接影响上期合并财务报表中合并净利润金额的减少,最终影响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的金额的减少。
由于本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本期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而母公司和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是作为其实现利润的部分包括在其期初未分配利润之中,因此以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期初未分配利润为基础加总得出的期初未分配利润的金额就可能与上期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期末未分配利润的金额不一致。
上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抵销的内部购进存货中包含的为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也对本期的期初未分配利润产生影响。
本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必须在合并母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基础上,将上期抵销的为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销,调整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金额。
在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情况下,可以对上期留存的内部交易产生的存货和新增的内部交易增加的存货分别考虑:
对于本期发生内部购销活动的,参照初次编制合并报表时的处理。
(1)将内部销售收入、内部销售成本及内部购进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销。
即按照销售企业内部销售收入的金额,借记“营业收入”项目,贷记“营业成本”项目;对于未实现内部损益部分,借记“营业成本”项目,贷记“存货”项目。
(2)抵销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贷记“所得税费用”项目。
(3)考虑存货减值的情况,如若存在,则按照减值金额,借记“存货——存货跌价准备”项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
对于上期留存的内部购销产生的存货,应将上期抵销的存货价值中包含的为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进行抵销。
(1)按照上期内部购进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借记“未分配利润——年初”项目,贷记“营业成本”项目;对于本期期末库存的内部交易产生的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借记“营业成本”项目,贷记“存货”项目。
(2)综合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对因内部交易产生的存货的增减变动及其相应的减值情况,借记或者贷记“递延所得税资产”,贷记或者借记“未分配利润——年初”。
(3)综合考虑存货减值的情况,对因内部交易产生的存货的增减变动或者相应的减值情况发生变化,借记或者贷记“存货——存货跌价准备”,贷记或者借记“未分配利润——年初”。
(4)在实际处理时,对递延所得税的处理和对减值损失的处理往往相互交叉。
12、我们经常采用“借记期初未分配,贷记销售成本”来抵销对期初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利润,这一分录内含假定企业期初存货于本期全部实现对外销售。
但为什么购货企业实际上并未将期初存货全部实现对外销售时,这一抵销分录却仍然成立?
将上期抵销的存货价值中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销
(1)上期存货全部未实现对外销售
借:
未分配利润
贷:
存货
此时,针对上期内部存货,期末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期初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2)上期存货全部实现对外销售
借:
未分配利润
贷:
销售成本
(3)上期存货部分实现对外销售上两种的组合
借:
未分配利润
贷:
营业成本
存货
13、为什么说当企业集团购货方将该内部存货销售给企业集团外部后,销售方的未实现利润也随之实现?
为什么说销售方的未实现利润随着固定资产购入方计提折旧而实现?
这两者是否存在共同点?
企业集团购货方将内部存货销售给企业集团外部,销售方的未实现利润也随之实现。
从销售方来讲,销售给其他成员企业商品与销售给集团外部企业情况下的会计处理相同,即在本期确认销售收入、结转销售成本、计算损益,并在其个别利润表中反应;但是从企业集团整体来讲,这一购销业务只是实现了一次销售,其销售收入只是购买企业销售该产品的销售收入,其销售成本只是销售企业销售该商品的成本。
销售方销售该商品的收入属于内部销售收入,相应的购买方销售该商品的销售成本则属于内部销售成本。
因此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就必须将重复反应的内部销售收入与内部销售成本予以抵消。
进行抵消处理时,应借记“营业收入”等项目,贷记“营业成本”等项目。
只有在企业集团将存货销售于集团外部时,企业集团作为一个整体才能获取利润,同时销售方也实现其未实现利润。
固定资产购买方计提折旧,其折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由于购买方是以该固定资产交易所产生的损益(即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相应在该内部交易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其各期计提的折旧额中,也包含有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摊销的金额。
对于集团整体来讲,购买方固定资产折旧使集团总固定资产减少,销售方未实现利润实现。
严格说,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属于内部商品交易,其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的抵消处理与一般内部商品交易有的抵消处理有相同之处。
14、公司间固定资产交易如何对合并报表的编制产生影响?
这一影响持续的期间为多久?
如果该项固定资产属于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交易中的未实现利润最终是否会实现,如何实现?
公司间固定资产交易,在合并报表中应做抵消处理,购买方和销售方不可重复记账。
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相关销售收入、销售成本以及形成的固定资产原价中包括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抵消。
其次购买方使用该内部交易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其折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抵消处理如下:
1、将内部交易固定资产相关销售收入、销售成本以及其原价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消;2、将内部交易固定资产当期因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而多计提的折旧费用和累计折旧予以抵消。
如果该固定资产部计提折旧,例如土地等,在购买方销售或出租其资产产生利得时,未实现利润实现。
15、合并净利润是否等于母公司净利润?
在哪些情况下,这两者存在差异?
应如何如何调整?
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利润数与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的净利润数,要核对相等的话,则母公司的会计核算需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1、母公司对并表子公司的投资的核算,需要采用权益法核算;
2、母公司对上述权益法的使用,应当采用复杂权益法核算。
16、以前期间发生的内部债权债务,是否会对本期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产生影响?
是否会对本期编制合并现金流量表产生影响?
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债权和债务项目,是指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以及发生结算业务等原因产生的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等项目。
发生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这些项目,企业集团内部企业的一方在其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为资产,而另一方则在其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为负债。
但从企业集团整体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