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 I.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9564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 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 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 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 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 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 I.docx

《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 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 I.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 I.docx

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Word版含答案I

2019-2020年中考试历史(选修)试题Word版含答案(I)

命题人:

刘邹审核人:

冒素琴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

“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2.“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桂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3.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评价:

“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

”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

()

①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③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④造纸术方便了智者学派的研究

A.③④B.①④C.①③D.②③

4.下列文学艺术作品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③②①D.④②①③

5.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

“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的与物质的世界。

”伏尔泰感叹孔子的学说并称为“新的精神世界”的主要原因是在于他认为中国儒家文化的精神()

A.有利于摧毁基督教精神枷锁B.有利于建立开明君主制度

C.有利于订立完备的社会契约D.有利于建立代议制的政体

6.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

“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

”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

A.赎罪券和《圣经》B.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

C.封建统治和人文主义D.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

7.康德说:

“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空,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这表明康德()

A.反对暴力革命B.主张自由和理性

C.反对财产平等D.主张实行法治

8.在某一科学家的讣告中是这样评价他的发明:

“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

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

”这位科学家是()

9.近代西方某著作阐述:

“……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得一些物种适应现存环境的特征得到发展,这些适合生存的物种发展起来,而另一些不适合生存的物种就自然灭亡.随着这些特征越来越突出,由此就产生了更高级的物种。

”这种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

A.有力地冲击了神创世学说B.开辟了微观物质世界研究的新途径

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D.开创了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10.爱因斯坦说“牛顿才第一个成功地找到了一个用公式清楚表达的基础,从这基础出发,他用数学的思维,逻辑地、定量地演绎出范围很广的现象并且同经验相符合”。

由此可见西方近代科学的特点之一是()

A.重视经验积累B.重视定量分析C.重视科学实验D.直接服务生活

11.梁启超曾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

这里批评的是当时某个派别主张()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军事为主,民生为辅     D.原封不动地维护封建统治

12.如果看到右侧漫画,下列人物中最为愤慨的可能是()

A.魏源B.林则徐

C.洪仁玕D.严复

13、康有为认为:

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

“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

……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

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

材料表明他()

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④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④

14.“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15.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外历史上的四次思潮,它们共同具有的主要作用是()

 

A.推动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B.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C.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16.中华民国17年,南京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生前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规定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

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A.民本主义思想B.民族主义思想C.民权主义思想D.民生主义思想

17.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

右图是1949年毛泽东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图片,毛泽东能够成为倍受关注的《时代》周刊人物的原因主要是()

 A.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引发中国社会巨变

 B.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C.开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

18.西班牙《世界报》报道:

“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

”德国《汉诺威汇报》报道:

“中国正在奋起直追。

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

”这两则关于我国科技成就的评论,最有可能是指

()

 

19.杂交水稻被国际上称为“第五大发明”和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这是因为()

A.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B.有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

C.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

20.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人评价他的作品通常变现实为幻想,表现出人物无逻辑顺序的内心世界,使作品具有一种亦幻亦真的特色。

下列艺术作品的风格与该评价最为相似的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题,共计60分。

21.(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

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

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李贽《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

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

(4分)

(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

(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4分)

(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1分)

22.(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格拉底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

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材料二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

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

“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

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

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材料三“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

Sapereaude!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对一个问题的回答:

什么是启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基本观点。

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基于怎样的背景?

(2分)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

说明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

(3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

(3分)这些构想是材料三中康德阐述的哪一观点的体现?

(1分)这表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怎样的新高度?

(1分)

23.(14分)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手书

图1图2

材料二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

……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

请回答:

(1)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

(1分)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

(1分)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4分)

(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分)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

(1分)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2分)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

(1分)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1分)

(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1分)

24.(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以后发生了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

从各方面来看,他们的政治体制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尤其是穷人,他们的妻子和儿女都为富人所奴役,他们被称作附庸和“六一汉”。

因为他们正是按照这样的地租耕种富人的土地。

所有的土地都控制在少数人手中;如果他们无力支付地租,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孩子都将失去自由。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梭伦改革的第一个重大措施是颁布“解负令”。

平民所欠公私债务一律废除,雅典公民沦为债奴者一律解放,……然而“解负令”并不是平分土地,所以贵族阶级祖传的土地亦即非因高利贷收进的抵押土地仍归贵族所有,贵族阶级的优势经济地位并没有受到摧毁性的打击。

第二项重大改革措施是按土地收入的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第一等级可任执政、司库及其他一切官职;第二等级与第一等级同,惟不得任司库;第三等级可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则依旧不得担任一切官职,但可以和其他等级一样陪审法庭的陪审员。

       

——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   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韦斯特《梭伦:

残篇36》

材料四   如亚里士多德所言:

“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

”……古典时期的雅典城邦正是以立法和制度来调适贫富差距,防止极贫极富,从而有效保障了公民集体的稳定与发展,实现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形成古典盛世的历史局面。

        

——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对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产生的原因。

(2分)

(2)据材料二,概括梭伦采取消除“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的主要措施(3分)

(3)据材料二、三,梭伦对于贵族与大众之间的矛盾采取了怎样的处理原则?

(2分)

(4)据材料四,指出梭伦改革调节“贵族与大众”利益的方式。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梭伦改革有何借鉴意义?

(4分)

25.(12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夷之长技三:

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请于广东虎门外之沙角、大角二处,置造船厂一,火器局一。

行取佛兰西、弥利坚二国各来一二人,分携西洋工匠至粤,司造船械,并延西洋柁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

“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三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

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鹄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

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

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

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

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魏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有何重要影响?

(2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

(5分)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井指出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

(2分)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选修)试题

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BCDDBBBBACADBDCDADCD

二、非选择题:

 21.(13分)

(1)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大一统。

(2分)

适应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2分)

(2)主张: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或写宣扬封建纲常、封建道德规范)。

(2分)

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合理性。

(2分)

(3)强调人的正当私欲,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2分)

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分)

(4)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趋时更新。

(1分)

22.(10分)

(1)知识即美德。

(1分)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社会道德,导致社会道德沦丧。

(1分)

(2)信仰得救,因信称义。

(1分)否定教皇权威,强调信仰的平等与自由。

(2分)

(3)设想:

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君主立宪等。

(3分)

体现:

理性即用自己的理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

(1分)

高度:

从对人的尊重发展到对理性的推崇。

(1分)

23.(14分)

(1)①潮流:

民主共和(资本主义发展)。

(1分)

②思想:

三民主义(或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分)

③作用:

三民主义推动辛亥革命(或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或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4分)

(2)①背景: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2分)

②情怀:

百折不挠,对革命充满信心。

(1分)③理论:

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

(2分)

(3)①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分)②核心: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分)

(4)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1分)

24、(11分)

(1)原因:

贵族独占政权;贵族控制所有土地。

(2分,如只答贵族奴役穷人得1分)

(2)措施:

经济上废除债务奴役;允许贵族保留祖传土地。

(2分)

政治上实行按财产划分等级参与政权的制度。

(1分)  

(3)原则:

折中或中庸、调和。

(2分)

(4)方式:

立法和建立制度。

(2分)

        借鉴:

追求公平公正;兼顾各方利益,防止贫富差距拉大;逐步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

(任答两点,2分)

25.(12分)

(1)思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

(1分)

影响:

启迪人们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1分)

(2)指导思想:

“中体西用”;维新思想(实行君主立宪);三民主义(民主共和);

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5分)

(3)特点:

现代化启蒙(1分)

原因:

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或民族危机加深;先进的中国人的探索(2分)

(此处答“国情”、“社会性质”等不给分)

(4)作用:

思想解放推动中国救亡图存;推动近代化进程;推动中国社会转型。

(每点1分,共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