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设计 第7册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9262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92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教学设计 第7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音乐教学设计 第7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音乐教学设计 第7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音乐教学设计 第7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音乐教学设计 第7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音乐教学设计 第7册教案.docx

《音乐教学设计 第7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教学设计 第7册教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音乐教学设计 第7册教案.docx

音乐教学设计第7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音乐教学设计

7

(人音版)

 

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局教研室音乐教研大组

2006年7月

第一课《水乡》(三课时)

第一课时

(设计者:

杭州市余杭区闲林中心小学朱晓霞)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采菱》

2.聆听歌舞曲《采茶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看看、动动、跳跳、唱唱、尝尝,感受水乡独有的韵味,体验水乡孩子的快乐。

2.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采菱》。

教学重点:

感受水乡风情

教学难点:

歌曲难句“划呀划…”

教学准备:

课件、茶、菱、开水、杯子、盘子等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

组织教学

1.随《小桥流水》音乐做摇船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创设水乡意境,让学生感受到美的音乐。

二、

学唱

歌曲

《采菱》

1.师导:

今天我们划着小船来到了外婆家,你瞧!

外婆拿什么给你吃啊?

2.出示实物——一盘菱角

3.说说菱的有关知识

4.课件出示“采菱”录象,背景音乐《采菱》

5.外婆家的菱今年丰收了,让我们划着小船去采菱吧!

6.大家去采菱,再次听着《采菱》的音乐律动

7.出示歌曲,齐声朗诵歌词

8.难点乐句“啊划呀啊划,啊划呀啊划”通过划船动作学习来掌握节奏

9.轻声跟琴唱歌词

10.以乐句为单位,师生对唱

11.指导演唱的力度与前后做比较。

12.男女对唱

13.随课件有感情地演唱。

实物、录象这些媒体都是很形象的,抓住了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的视线集中在这,很容易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多次不同形式地感受音乐,为学习歌曲降低难度。

 

用难点突破法来学唱这首歌曲,学唱会较轻松些。

三、

聆听

歌舞

曲《采

茶舞

曲》

1.师:

外婆家不仅池里的水菱大丰收,而且山上的茶叶也抽出了嫩芽,快!

去看看!

2.课件出示茶农采茶的场面,欣赏《采茶舞曲》

3.师:

你能听懂歌曲里唱的内容吗?

介绍这是我们南方特有的越剧唱腔。

4.出示歌曲,跟老师用越剧唱腔学念歌曲的前几句

5.大家去采茶,再听歌曲,师生一起跳采茶舞

 

学学越剧唱腔、跳跳采茶舞曲,使学生感受到采茶带来的快乐。

四、

品尝

劳动

成果

1.师:

啊!

今天在外婆家收获不少啊!

师端出一盆盆水菱和沏好的茶水

2.边听古筝曲《采茶舞曲》,边吃菱、品茶。

3.在音乐中结束这节课。

整堂课设计成去外婆家做客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与生活密切的关系。

第二课时

(设计者:

杭州市余杭区闲林中心小学应晓芳)

教学内容

聆听《洪湖水浪打浪》,学唱《柳树姑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柳树姑娘》并用身边的物品给歌曲伴奏

2.掌握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和附点四分音符音符的长短

3.通过聆听《洪湖水浪打浪》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

《柳树姑娘》的二声部合唱

课前准备

碟片、磁带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

1.播放《嘀哩嘀哩》

3.师:

你能对老师和同学们说说春天里的美景吗?

(播放背景音乐《嘀哩嘀哩》)

4.揭题

5.播放歌曲《柳树姑娘》

6.播放歌曲,引导学生用声音为歌曲伴奏(在“啦啦啦”处)

7.范唱歌曲

9.不带附点四分音符演唱歌曲

10.讲解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用吃的东西来形容)

11.再次范唱歌曲

12.听录音范唱

13.和学生一起表演

1.听音乐和师一起律动

2.唱唱歌曲《嘀哩嘀哩》

3.点名说说

4.用嘴巴或身边的物品模仿春天里各种动物或自然现象的声音

5.看歌曲的MTV,说说柳树姑娘的模样

6.尝试给歌曲伴奏

7.为老师挥拍

8.和教师齐唱歌曲的二声部

9.说说有什么不同

10.打比方,并念念,完成课中练习

11.唱唱歌曲一声部

12.二声部合唱

13.改编二声部歌词,并做表演

用美的音乐,和谐的音响,动听的歌声可以感染、激发学生,并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看MTV、用身边的乐器伴奏,用耳朵听便不同的节奏等等手段来亲身体验感受美,并通过理解美、欣赏美过度到表演美,而且还创造了美。

 

二、聆听歌曲

1.讲述《洪湖赤卫队》的故事

2.播放歌曲

3.再次播放歌曲

4.小结

5.下课

1.听故事,并看VCD片段

2.听歌曲,随老师在歌曲的第一部分出作摇船状第二部分自由发挥

3.说说对当时背景下英雄儿女的看法和现在的感受

用相关的音乐和故事片段,让学生了解背景,再接受音乐,理解音乐,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第三课时

(设计者:

杭州市余杭区闲林中心小学朱晓霞)

教学内容:

1.聆听女声独唱《渔光曲》和古筝曲《渔光曲》

2.创编与活动《远航》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渔光曲》编故事,编创《远航》,培养学生合作、实践、创造能力。

2.了解《渔光曲》的两种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

3.让学生体验到生活是多么幸福。

教学重点:

编创活动

教学难点:

音乐表现形式的认识

教学准备:

课件、旧报纸、瓶、罐、塑料杯、木棒等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

组织教学

1.随《我们多么幸福》跑跳步进教室

2.师生问好

创设愉快的氛围

二、

聆听

女声

独唱

《渔光

曲》和

筝独奏

《渔光

曲》

1.师导:

上两节音乐课我们在山上采茶,在池里采菱,老师真觉得我们水乡的孩子是多么幸福!

边出示采茶、采菱、孩子嬉戏的画面。

2.师:

你知道旧中国的水乡跟现在一样吗?

3.课件放映《渔光曲》MTV

4.学生谈感受

5.师介绍《渔光曲》背景资料

6.师:

你能将此曲编成一个打渔的故事吗?

7.再听歌曲

8.听音乐编故事

9.师:

现在请你再听一首《渔光曲》,比较与刚才的有什么不同?

10.欣赏筝独奏《渔光曲》,学生可以用动作来表现音乐

11.师生共议,小结:

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样的内容,出海打渔,可以用演唱表现,也可以用筝演奏表现。

 

音乐的表现形式是比较抽象的,在这个环节,用两首不同形式的《渔光曲》比较来作例子,变抽象为形象,学生更易接受。

三、

创编

《远航》

1.师:

你还有其他音乐形式来表现出海打渔吗?

(生答)

2.师:

让我们用身边的物品来创编一曲吧!

3.课件出示五个画面:

渔船出港、乘风破浪、惊涛骇浪、风平浪静、满载而归,让学生说说用讲台前的哪些物品表现?

(有旧报纸、瓶、罐、塑料杯、木棒等)

4.分五组编创,教师巡视指导

5.各组合成

6.取题目

7.小结:

你们瞧!

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满载而归,我们幸福的生活需要我们自己来创造!

学生在这种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更容易显现能力,其中合作意识在这体现得较为突出。

四、

结束部分

1.师生再见

2.随《我们多么幸福》跑跳步出教室

前后呼应,围绕主题

 

第二课《国歌》(二课时)

(设计者:

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第二小学张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

2.能用恰当的不同力度表现歌曲的雄壮、激昂。

3.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并唱准和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

教学重点:

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三连音与休止符在歌曲中演唱时的准确。

教具准备:

图片、钢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步骤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

组织教学

学生随音乐律动入教室。

创设气氛,活跃课堂。

二、

导入

1.出示不同国家的国旗。

问:

你知道这些国旗分别哪些国家的吗?

听过这些国家的国歌吗?

拓展学生视野,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新课教学

2.师: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学代表我们国家的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初听歌曲。

4.师:

你们对国歌了解多少?

请你告诉我好吗?

5.教师根据学生的了解作适当补充,并介绍聂耳。

6.复听,再次感受。

7.师:

你们知道国歌是怎样写成的吗?

8.唱一唱,请学生自己对国歌的理解来唱一唱。

9.分析作品。

(1)认识三连音说说夜品中的三连音给你怎样的感觉?

(似乎在热情奔放地招呼人们奋起战斗。

(2)认识“”记号,师生讨论带有“”记号的含义,并试着唱一唱。

(3)教师给出三个力度标记,渐强,请生分组讨论把他们放在什么位置上?

通过学生的分析,老师加以补充。

10.生随音乐演唱。

11.师:

当你听见国歌奏响、升国旗时,你会怎么做?

生听音乐进行表演(国歌器乐曲)

 

通过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体会当时我国社会的动荡不定,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诱发学生展开想象,展开思维,展现自我。

学会让学生自己分析集个人优点,互相合作、互相学习。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升旗仪式的那种庄严、自豪的情绪,能用崇敬的心情去聆听国歌。

四、

结束

生随音乐律动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歌唱祖国》,感受歌曲的进行曲风格,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掌握旋律行进的方向——“上行”的音乐知识和进行曲调即兴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

音乐知识“上行”的掌握。

教学难点:

曲调即兴创作。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纸、笔

教学过程:

步骤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

组织教学

生随音乐律动入教室。

创设气氛,活跃课堂。

二、

新课教学

1.初听《歌唱祖国》。

提问:

这首歌你在哪里听到过?

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2.指名生说说(师随机表扬)

3.“说的真不错,那我们随着音乐手指歌词再来听一听,这次你的感受又是什么?

4.复听:

手指歌词,听后再说说不同的感受。

5.“当你听到这首歌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呀?

为什么会给你这样的感觉呢?

6.指名生说说(师随机表扬)

7.同桌互说。

8.带着你的心情,感受再来听一听。

(学生也可随着音乐轻轻唱)

通过不同形式聆听,感受我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崭新面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

编创

与活动

1.板书:

5—1—3—5

①“说说这几个音排列的顺序它有一个怎样的规律?

②分小组讨论。

2.指名说说。

(师表扬激励)

3.师总结,称旋律逐渐上升的为“上行”。

4.小组讨论进行上行旋律创编。

5.师巡回指导。

6.选几组生的旋律一起随琴唱唱。

相互合作、讨论,取长补短。

合作探究,取长补短。

让学生对创作有成就感,进而培养兴趣,巩固“上行”知识。

四、

结束

生随音乐律动出教室。

 

第三课《月夜》(二课时)

(设计者:

杭州市余杭区运河镇五杭中心小学尤慧娣)

教学内容:

1.表演唱《愉快的梦》2.聆听《小夜曲》、《梦幻曲》、《月光光》

3.音乐知识“连线”、“下行”4.学吹竖笛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愉快的梦》、《小夜曲》、《梦幻曲》、《月光光》这四首乐曲体验“月夜”的美好意境

2.学习吹竖笛的实践活动,能够正确地完成TU的口腔动作。

3.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连线”“下行”的音乐知识,并用于创作活动。

教学重点:

感受“月夜“音乐带给我们的美妙意境

教学难点:

“连线”“下行”的掌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唱《愉快的梦》聆听《小夜曲》

教学目标:

1.聆听《小夜曲》〈愉快的梦〉感受歌曲描绘的“月夜”这一美好意境。

2.学唱〈愉快的梦〉,能用轻柔的声音及表情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3.在实践活动中掌握“连线”这一音乐知识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体验情绪

教学难点:

音乐知识

教具准备:

磁带、琴、课件

教学安排:

一、导入

出示“宝宝”入睡的图片

1.回顾以前学过的有关歌曲。

如《摇啊摇》《小宝宝睡着了》学生一起来唱歌曲

2.师:

你看小宝宝睡得多甜啊,脸上微微露着笑容,也许他来到了一个美丽的梦境,出示月夜的动画幻灯

通过直观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月夜的情境,通过哼唱相关歌曲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情绪。

感知歌曲

1.熟悉歌曲

A、出示歌曲的伴奏,学生听音乐闭眼想像来到了什么地方?

B、随着音乐轻轻摇晃,可模仿摇船动作

2.音乐知识连线

A、连音线与圆滑线的区别

连接相同音的线叫连音线,两个音时值相加唱成一个音

圆滑线唱得连贯,圆润

B、歌曲《愉快的梦》有几条连音线,几条圆滑线

3.学曲谱

A、学生手划三角形曲谱

B、教师范唱第一句,学生自学第二句

C、变换方式学唱歌曲的曲谱,要求有用轻柔的声音来演唱。

D、旋律下行的特点,同时巩固上行

4.听辨曲谱游戏

A、332|110|117|660||

B、6—71234567|3——3000||

注:

教师可以用书上的范例子,也可以找一些较高典型的歌曲来让学生感受上行、下行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运用各种手段来感受音乐,通过简单的动作来感受六拍子的特点。

将音乐知识技能与音乐实践活动较好地溶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运用音乐知识的能力。

三、表演歌曲

1.听歌曲范唱,结合媒体,感受歌曲意境美

2.说说歌曲的情绪特点、意境特点

3.轻唱歌曲

4.用怎样的声音来表达歌曲美妙的梦幻意境

5.用柔美、干净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四、聆听《小夜曲》

1.介绍海顿

2.结合视频,出示《小夜曲》音乐,图为:

在挂满了星星的美丽夜晚,一位西方绅士下动情地拉着小提琴。

3.屏幕上出示星星图形谱。

(随着音乐星星闪耀)

4.用手点点闪耀的星星

5.说说旋律上行还是下行46654332|17715—||

运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为小夜曲营造浪漫的情绪。

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月亮月光光》、《梦幻曲》2.学吹竖笛。

教学目标:

1.聆听《月亮月光光》《梦幻曲》感受不同的月夜意境。

2.学习吹竖笛,通过吹竖笛的实践活动,能够准确地完成TU的吹奏动作。

教学重点:

聆听《月亮月光光》《梦幻曲》。

教学难点:

TU的吹奏。

教学安排:

磁带、课件、钢琴。

一、导入

师:

今天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位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执着追求学习音乐终于成为音乐家的人。

他就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舒曼。

1.出示多媒体,简介舒曼,轻轻播放《梦幻曲》作为背景音乐。

2.讲述有关舒曼如何刻苦练习钢琴的故事。

采用音画结合的手段,让学生在了解音乐知识,并起到熟悉乐曲的作用。

二、聆听

师:

在1847—1848间,舒曼创作了一部钢琴组曲,题为《童年情景》,他生动的再现了天真无邪的儿童世界,是一部难得的传世佳作。

今天我们先来听其中的第七首。

1.结合多媒体图像(有童话色彩的天空)来欣赏乐曲。

2.师:

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这里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

在睡觉,小朋友在美丽的梦境中。

……(允许有不同的答案)

师:

那大家给这个乐曲起个名字。

生:

《梦幻曲》、《美丽的梦》……

3.出示主旋律,师:

一起听音乐哼唱。

4.师:

音乐给我们一种起伏的感觉,我们听着音乐用笔来描绘旋律的起伏。

5.用多媒体与音乐同步出示教师事先画好地旋律音,让学生更清晰地感受旋律的特点。

6.出示课题《梦幻曲》。

 

采用具体直观的视频效果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情境。

 

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更好地熟悉音乐。

听音乐画旋律线,更好地感知音的高低走向。

三、聆听《月亮月光光》

1.出示有一轮明月的天空,满天星星,有一位小姑娘在数星星的图片。

(最好课件星星能够闪烁)

2.我们也一起来看月亮(教师出示月亮道具)全班学生听着音乐看月亮。

3.师:

这是一首台湾的童谣,出示歌词学生读读。

4.解释其中的厝一家。

起厝田中央一在田中间盖房。

像水花园一好象美丽的花园。

5.再次聆听。

6.讨论歌曲的声部、速度、情绪?

运用简单的数星星看月亮的律动设计进入歌曲的情境,表现歌曲的意境地美。

四、竖笛吹奏练习

1.吹气泡游戏。

每人拿一张较薄的纸,深吸一口气,慢慢地吹出来,你会坚持很长时间,纸片不会还原,也不会卷上去。

2.用TU发声的方法。

3.笛子吹奏。

7–––︱7–––︱7–––︱7–––‖

TUTUTUTU

注意:

学生自己讨论7的指法,和吹奏经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4.一起练习。

7—7—︱777—︱7777︱7–––‖

TUTUTUTUTUTUTUTUTUTU

 

通过游戏更好地掌握吹奏的技巧。

五、复习歌曲《愉快的梦》

机动

第四课《快乐的课间》(三课时)

(设计者:

杭州市余杭区信达外国语学校叶文亚)

教学内容:

1、欣赏:

《乒乓变奏曲》、《陀螺》、《旋转木马》

2、歌唱:

《哦,十分钟》、《大家来唱》

音乐知识:

拍号

教学理念:

一、本单元的这几首作品都是描写孩子们兴高采烈的课外活动,情绪以欢乐、兴奋、轻松、喜悦为主。

音乐课上,教师的自身的审美修养及素质对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教师要通过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音乐课则是最有效的途径!

二、本单元的作品对于我校四年级同学来说,相对简单些,于是我便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利用学生及教师自身的优势,把这单元的课设计成融唱歌、欣赏、创作、律动表现为一体的综合课,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从中获得许多新鲜的感受。

(一)恰当运用学生优势,发挥其主体作用。

由于我校四年级孩子都非常具有表现的欲望,且边先例较强,而本单元的作品就是一些生动活泼,欢快激扬的歌曲。

课间的活动学生都很熟悉,我便安排学生在课堂前、中分别作生动的表演,自己也在课堂中弹奏此乐曲,为他们的创编伴奏,以提高他们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拉进与音乐的距离,不但如此,在创编环节中,创编律动又是我校舞蹈选修生小朋友所喜欢、并且较擅长的;我在课堂中恰当利用此优势,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颇高!

(二)创设音乐氛围

让学生在音乐的气氛中受到美的熏陶,我利用课前准备时间播放曲子《童年情景》及《捉迷藏》,目的是让学生在无意中聆听音乐,充分利用心理学因素,唤起儿童对音乐的向往,运用课外有限的音乐活动时间,让学生接触更多更广泛的音乐题材、体裁、形式、风格的作品,让音乐艺术成为真正的生活内容,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欣赏音乐的品味!

喜欢音乐并享受音乐!

(三)紧抓重点,巧设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设计,我充分利用综合课型,通过节奏、发声、唱歌、欣赏、律动、表演等一系列活动,紧紧围绕3/4拍节奏的强弱和课外音乐欣赏曲目做文章,环环相扣,带领学生饶有兴致地学习音乐,享受音乐。

本堂课虽然内容丰富,知识量大,但各种活动的意图却十分明确,并能抓住节奏、旋律主要的东西为“口子”,加强了学生对3/4拍拍号及强弱的体验,感受了音乐的生动性、形象性,唱会了歌曲,实现了教学目标。

(四)注重学生的创作培养

二十世纪提倡创新,对于小学生而言,“创作教学”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即是指培养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发明与创造能力等的一种教学过程。

在音乐课中集中表现为即兴演唱(奏)拍节奏,创编舞步,律动……等内容,这堂音乐课创作教学的集中体现是,角色扮演式的表演,3/4拍节奏练习等。

从点滴做起,破除创作神秘感,使孩子积极投身到集体、个体创造之中。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哦,十分钟》,2/4拍号,钢琴曲《乒乓变奏曲》。

二、教学目的:

1、能随着伴奏有表情地演唱《哦,十分钟》,知道这首歌曲有两个乐段组成。

2、课外听到《兵乓变奏曲》,知道这是一首根据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创作的钢琴曲。

三、教学重点:

轻松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四、教学难点:

2/4拍在实践中的掌握。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

学唱

歌曲

《哦,

十分

钟》及

讲解

2/4

拍号

指挥

图式。

1、导入:

上课时间40分钟非常宝贵,要集中注意力学习,下课10分钟也同样非常宝贵,因为只有休息、放松好,才能使下一节课精神更集中,这就是学习、休息两不误,老师请你看一段录象,你看一看录象里的小朋友他们的十分钟在玩什么?

(放课间录象)

设问:

你们的课间十分钟再玩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哦,十分钟》,请你听听他们的十分钟在玩什么?

本课是学生熟悉的课间活动,也是学生喜欢的空间与时间,通过对其他孩子的课间活动的了解,来共同享受这课间十分钟。

2、初听歌曲范唱。

A:

对孩子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学生在课间的欢乐心情,带上这样的心情和情绪,聆听范唱,理解歌曲的内容。

B:

歌曲表现了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自由欢乐的心情。

第一段(A)节奏紧凑,曲调反复出现这一音型,鲜明地表现了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在课间轻松、快乐的形象和喜悦的神情。

第二段(B)音调转为舒展,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运用旋律的模仿手法,四度、三度的跳进。

“哦,十分钟”唱出了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的由衷欢迎。

3、师生讨论歌曲情绪和歌曲内容。

4、再听范唱,打开书看歌谱。

5、学习歌曲的旋律。

(1)先学习A段前8小节。

设问:

请先看前8小节中有哪两小节是一样的?

重复出现了几次?

这两小节你们能唱吗?

剩下的两小节仅四个音老师相信你们能唱好。

(2)用口琴自学A段后8小节。

  教师用口琴范奏,学生以小组形式自学

(3)将A段连起来演唱。

(4)讲解2/4拍号及指挥图式。

(5)学习B段前8小节。

教师用2/4拍指挥图式带着大家唱

(6)最后一句跟琴学唱。

(7)用轻松愉快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6、接前奏完整演唱歌词:

提示学生用欢快愉悦的心情演唱

在节奏,音准,情绪方面的练唱,是歌曲的演唱上升到一定的水平程度。

7、练习两小节的固定节奏型伴奏

8、在伴奏的烘托下,欢快地演唱歌曲。

培养学生的对音乐的表现力及互相合作和创作的能力

9、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歌曲演唱形式,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反馈评价

(二)

音乐

欣赏

《乒乓

变奏

曲》

1、导入:

你们打过乒乓球吗?

如果你们没有打过这次雅典奥运会看乒乓球选手打球时是什么样呀?

(动作灵巧轻快,你推我挡激烈比赛)老师请大家听一首儿童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听完之后让学生说一说歌曲情绪和描写的内容。

2、新授

(1)今天我们来听一首根据《小小球儿闪银光》而创作的钢琴独奏曲《乒乓变奏曲》。

(2)简单介绍变奏曲

(3)初听变奏曲主题曲调。

设问:

你听这段音乐像什么在跳动?

(4)复听主题曲调。

要求:

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唱一次,跟着录音的音乐唱一次。

(5)初听全曲。

设问:

你能听出这一主题的不断变化吗?

说一说这一主题(包含变化的主题)在全曲中共出现几次?

(6)小组讨论

(7)复听全曲。

设问:

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他们在课余打乒乓球的比赛精彩场面吗?

如果你愿意,下课后也去试试。

A:

通过小游戏,是学生很快就进入一个愉快的活动氛围中。

B:

模拟比赛场景,及动作展示要求生动形象,力求逼真的现场效果。

使学生充分融入到音乐的氛围中去。

主题非常简洁,带顿音的单声部旋律由左右手交替弹奏,灵巧轻快,好像乒乓球在小球手的你推我挡之下,一来一去,银光闪闪。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歌曲《大家来唱》2、拍号3/43、为三幅图配节奏

二、教学目的:

1、能与他人一起,有表情地演唱《大家来唱》,知道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

2、能正确完成配节奏的创作练习。

三、教学重点:

用三拍子指挥图式有表情演唱歌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