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8847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嘉兴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嘉兴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嘉兴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嘉兴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嘉兴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嘉兴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docx

《嘉兴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嘉兴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嘉兴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docx

嘉兴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嘉兴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目  录

前言

嘉兴是一个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农业产区。

蔬菜、水果、畜牧、水产、蚕桑、食用菌、花卉苗木等产业,基础好,潜力大,优势强,对推动嘉兴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部署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任务,提出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结合嘉兴目前实施中的“两新工程”和“两分两换”政策,通过编制嘉兴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突出重点扶持的农业产业,有效发挥政府农业扶持资金的导向作用,推进嘉兴市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化、集约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培育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提升农业块状经济内涵,推动嘉兴市农业产业区域布局的优化。

本规划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指导,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主导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以《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市建设规划》、《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规划》、《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嘉兴市都市型农业发展规划》、《关于深化完善“两分两换”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五个一百”示范工程加快推进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试行)》、《关于深化完善新市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意见(试行)》等有关规划和文件为依据,遵循统筹协调、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和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原则,编制本规划。

规划的基准年为2008年,规划末期为2015年(7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

一、嘉兴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一)嘉兴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基础

嘉兴市地处浙江省东北部杭嘉湖平原,东接上海,北邻苏州,西连杭州,南濒杭州湾。

嘉兴市行政区陆地面积391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占88.81%,水域面积占8.38%,丘陵山地面积占1.02%;海域4650平方公里。

近年平均气温17摄氏度左右,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左右。

境内物产丰富,环境优美,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水乡风情闻名于世,历来是浙江省粮、油、畜、茧、鱼的重要产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盛誉。

嘉兴市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传统农业生产基地,2008年耕地面积319万亩,人均耕地0.94亩。

2008年总人口33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0万人,农业人口208万人;乡村总户数73万户,乡村总人口260万人,其中乡村劳动力154万人,从事农林牧渔业的36万人,占乡村劳动力的23.52%,从事二、三产业的为118万人,占乡村劳动力的76.48%。

嘉兴市国内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586.7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917.96亿元,年均增长9.67%;人均GDP从2001年的17694元增加到2009年的44896元,年均增长5.54%。

一、二、三产业比重从2001年的10.8:

53.8:

35.4调整为2009年的5.6:

58.0:

36.4,农业比值逐步下降。

图表1:

2001年与2008年嘉兴市三次产业变化情况(数据来源《2009年嘉兴市统计年鉴》)

2009年嘉兴市农林牧渔总产值183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分别占44.56%、0.35%、40.36%、10.89%。

产业

农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合计

产值(亿元)

80.59

0.65

72.97

19.69

180.87

占比(%)

40.56

0.35

40.36

10.89

100

图表2:

2008年嘉兴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占比

第一产业增加值10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685元,连续四年居全省之首。

 

图表3:

嘉兴市农民全年人均纯收入变化

粮油产业稳定发展,夯实了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

2008年全市共建立粮食高产示范区1个,示范乡镇11个,百亩示范方150个。

粮食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2.7%。

2008年,粮食播种面积278.6万亩、总产125万吨的目标任务。

(二)嘉兴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浙江省政府《关于2007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浙委[2007]52号)确定蔬菜、茶叶、水果、畜牧、水产养殖、竹木、花卉苗木、蚕桑、食用菌、中药材为浙江省十大农业主导产业。

目前,嘉兴市已确定蔬菜、水果、畜牧、水产、蚕桑、食用菌、花卉苗木等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七大农业主导产业。

1、嘉兴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基础

嘉兴市七大农业主导产业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

2008年茧产量3.39万吨。

畜牧业总产值72.97亿元,位居全省第一。

2008年蔬菜产量224.31万吨,产量和产值在全省排第3位,主要供应上海市场。

水果产量55.47万吨;水产产量16.56万吨;食用菌产量5.60万吨;花卉苗木种植面积11214亩。

(见图2、3)经过多年的发展,嘉兴市农业主导产业在全省的地位不断巩固,优势明显,具备进一步发展的产业基础。

图表4:

嘉兴市各农业主导产业总产量及在全省占比

 

图表5:

嘉兴市各农业主导产业总产值及占比 注:

数据来源嘉兴市农业经济局

 

 

 

 

 

产    业

蔬菜

水果

畜牧(猪牛羊)

水产

蚕桑

食用菌

花卉苗木

产量

(万吨)

嘉兴市产量

224.31

55.47

31.39

16.56

3.39

5.60

 

全省产量

1725.90

747.92

129.70

504.13

8.2159

98.38

 

在全省产量占比%

13.00

7.42

24.20

3.28

41.26

5.69

 

产值

(亿元)

嘉兴市产值

32.13

6.03

65.8

19.69

8.67

2.72

7.94

全省总产值

240.34

 

418.86

407.82

 

43

 

在全省产值占比%

13.37

 

17.42

4.83

 

6.33

 

种植面积(亩)

嘉兴市种植面积

90890

8873

 

31.78

361500

 

11214

全省种植面积

618470

114020

 

583

1126635

 

104370

在全省面积占比%

14.7

7.78

 

5.45

32.09

 

10.74

 

省内排名

3

 

1

8

1

 

 

图表6:

嘉兴市农业主导产业在浙江省的排名表(2008年)

2、嘉兴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特点

其一,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区域布局不断清晰。

畜牧、蚕桑、设施蔬菜、花卉苗木、名特优水产品、优质水果和优势特色食用菌等为主的七大主导产业区域格局基本确立。

基本形成了以嘉善县、南湖区、海盐县、平湖市为主的生猪养殖集聚区;以海宁市、桐乡市为主的茧丝绸产业区;以嘉善县、南湖区、平湖市交界处为中心的东南部大棚瓜果蔬菜设施农业区;以海宁市长安、盐官和嘉善县大云、秀洲区、桐乡石门、乌镇北部为主的花卉苗木区;以秀洲区、嘉善县北部为主体的生态渔业养殖区;以嘉善、平湖为主的蘑菇生产基地。

其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主导产业蓬勃发展。

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林牧渔产值比重由1998年的61.38:

0.40:

29.64:

8.58调整为2008年的46.34:

0.37:

41.95:

11.32。

可以看出,其中牧业和渔业的比重大幅度上升,显著提高了嘉兴市农业产业的整体效益。

图表7:

1998年与2008年农林牧渔产值结构

主导产业蓬勃发展。

2008年嘉兴市渔业、畜牧业产值合计93亿元,占总产值的53%,超出种植业产值11亿元。

同时,种植业内部经济作物产值已超过粮食作物产值,粮经产值比达1:

3.37。

在品质结构方面,名优瓜果蔬菜等快速发展,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名特优水产品结构更趋优化。

畜禽养殖向适度规模化、无公害化、生态养殖转变,2008年年出栏生猪465万头,家禽3866万羽,同比都有所减少。

其三,品质控制不断加强,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全市全面建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已建各类农产品检测点36个,检测范围、检测内容不断拓展。

制定农业标准415项,初步形成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相配套,产品标准、生产标准相衔接,主导产业、主要产品、名特优新产品门类齐全的农业标准体系。

建有各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82个,面积132万亩,其中有107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通过省级认证,面积达70万亩,93个产品获绿色食品证书,364个农产品通过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截至2008年底,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47家,国家级3家,省级22家,市级143家。

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年产值总计106亿元(其中超亿元的20家)。

市场型龙头企业交易总量157万吨,交易总金额131亿元。

农民专业合作社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合作社运作水平明显提高。

合作社达477家,入社社员33044个,带动农户26.34万户,占总农户的40%。

到2008年,嘉兴市已有农副产品市场228个,年交易额188亿元,其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14个,交易额69亿元。

已建各类农贸市场222个,交易额140亿元。

初步形成了以城镇、乡镇农贸市场和产地路边市场为基础,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的初级农产品市场体系。

(三)嘉兴市农业主导产业比较优势

1、区位条件便利

嘉兴市处于最具有经济活力的长三角和中国沿海经济带的中心位置,区位优势明显。

这使本地农产品紧邻长三角地区最大的消费市场。

市场人口密集、消费水平高、购买力强;本地农产品的集散疏运便捷,物流成本低。

这促使嘉兴农产品全方位进入上海市场,农产品供沪额逐年提高。

目前,嘉兴市农副产品的20%供应上海市场,成为上海名副其实的“编外菜篮子”。

2、发展基础雄厚

嘉兴市农业的基础设施、农业装备水平相对较好,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农田基础设施配套,排灌渠系畅通。

其中,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94%和83%。

拥有农机总动力157万千瓦,实现了耕地、排灌、收获和运输等作业机械化。

各类高中档设施农业面积已有相当规模,一大批高标准农业园区已建成,设施大棚蔬菜栽培面积居全省第一,各类大棚设施近10万亩。

积极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引进和推广了一批优良新品种。

以国家级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省级青鱼、观赏鱼良种场为骨干的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基本建立。

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的质量标准体系,实现了农业标准化生产。

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已形成蔬菜、瓜果、种源、鲜切花、蚕桑和特种水产品、湖羊、生猪、家禽等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在省内及长三角地区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和知名度。

3、资源优势突出

经过多年的发展,蔬菜、水果、畜牧、水产、蚕桑、食用菌、花卉苗木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和知名度,产品的品质、种类均已形成特色,优势明显,尤其是葡萄、桃、梨、柑橘、中华鳖、青鱼等均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农业生产具有较好的自然条件和生产环境。

气温适中,无霜期230天左右,雨水丰沛,日照充足,适合蔬菜、花卉苗木等生产。

耕地面积位居全省第二,土壤深厚肥沃,基础设施配套,排灌渠系畅通,宜种性广。

4、发展环境良好

嘉兴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体制机制创新呈现活力,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城市化,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社会平安和谐;产业支撑有力。

嘉兴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所有县市都是“全国百强县”,民营经济实力雄厚;农村经济蓬勃发展。

农业产业化、外向度水平明显提高,产业结构优化,设施完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省内名列前茅。

“两新”工程成效显著,推动了新型城乡一体发展。

5、支农力度加大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领导非常重视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各县(市、区)依据自身条件,发展优势农产品生产,扶持龙头,建立基地,争创名牌,努力促进特色农产品区域化、规模化优势的形成,为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特别是全面启动“两分两换”试点工作,加快土地流转机制创新,通过土地整村整组流转、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开展粮田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组建粮食生产合作社等创新举措,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政策创新促进了大量民间资本纷纷投入到农业产业中。

(四)嘉兴市农业主导产业制约因素

嘉兴市农业主导产业主要面临以下五个方面制约因素。

1、资源环境约束日趋严峻

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农业发展面临更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

耕地资源日益稀缺,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每年仍需3万亩左右用地,通过土地整理等方式来补充耕地潜力有限;农业生态环境欠佳,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提高。

水和大气污染对农业生产的环境影响越来越大。

目前,五类和劣五类地表水占90.33%。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化肥、农药、农膜的不合理使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排放,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抗生素残留、激素残留、重金属残留超标,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也对农业品牌提升、市场开拓、产业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图表8:

嘉兴市水污染情况(各类水比例%)

2、质量较难满足市场要求

部分农产品生产者违规使用禁用农药、违禁药物、制售假冒伪劣饲料、兽药残留偏高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农药、药物超标现象时有发生。

因缺乏足够的检测投入,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不能得到有效的品质保障。

同时,国内外动物疫情复杂,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频繁,动物疫病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由于农业经营分散,农产品生产过程涉及的环节多、市场主体多,质量管理难度大,优胜劣汰机制不健全,加上市场“倒逼”传导阻滞和追溯不畅,导致标准化生产动力不足,经营管理粗放。

农产品品牌难整合,部分产品品牌繁杂,利益协调困难,培育成知名品牌的市场化基础不够。

3、产业链组织化程度偏低

农业产业链组织化程度偏低,农业内源发展动力不足。

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农业龙头企业加工能力和水平还相对较低,精深加工的比重小,高附加值产品和名牌精品少,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80%以上的水平尚有较大差距。

农业产业链延伸不够,带动能力弱。

大宗农产品多以原料和初级产品形式直接进入市场,制约了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导致农产品附加值低、农业比较效益和农民收入低。

二是农业产业化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

在物资供应、生产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以及农产品的运输、加工、贮藏、销售等方面的农业现代服务业刚刚起步,缺乏高水平服务机构。

物流以传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新型业态刚刚起步。

农业担保业务面窄量少。

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不完善,效果差。

种子市场分散经营,管理难。

三是农民缺乏有效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主要依靠传统经验从事农业生产。

影响其对土地的投入和新技术的接受程度。

4、科技支撑手段较为薄弱

一是科技队伍总量不足,结构欠佳。

嘉兴市农技人员每万人不足6人,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农技推广队伍不够健全,农技人员技术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也不尽合理。

农技推广后继乏人,年轻专业人才缺少,乡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负担过重,指导主导产业能力不足。

二是科技创新平台欠缺,新产品开发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技术到位率和普及率低。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科研设施落后,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在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与管理、农业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比较薄弱。

种质资源收集保藏利用缺少手段,自主育种能力不强,除了水稻育种外,其他新品种、新成果等原始性创新不多,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少,优良品种到位率不高,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型创新也有待加强。

三是科研和推广结合不紧,农技科研推广的机制不活,在科研、教育、推广、生产脱节,农科教结合不紧密。

优质种苗、种畜禽供应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先进适用农技的普及率和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不高。

5、产业政策体系不够完善

一是村庄建设规划的实施步履艰难,造成农产集聚步伐缓慢。

虽然村庄规划的编制基本完成,但真正依照规划实施的少。

受到土地指标等因素的影响,村庄建设规划的落地困难,农业产业集聚缓慢,影响了农业主导产业发展。

二是农业金融政策缺乏操作性和实用性。

企业和农户获得信贷资金的“门槛”高、成本大,加上农业保险不健全,影响了企业和农户增加投入的积极性。

三是农业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农业投入长期“欠账”,导致农业投入任务很重。

财政支农资金虽有所增多,但与财政收入总体增幅尚不匹配,结构不合理,与需要差距较大。

土地流转政策存在偏差。

目前农村平均土地流转价格在600元/亩左右,流转成本偏高,对新增连片流转土地在流转数量和时间的相关补贴政策不利于大量流转和长期流转,造成农民土地流转积极性低,土地流转效果难以巩固,最终影响了农产集聚,影响农业主导产业发展。

二、嘉兴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思路与主要目标

(一)嘉兴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总体思路

嘉兴市农业主导产业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一个核心”,围绕“二个重点”,实施“三大战略”,实现“四个提高”,构建“五大优势”,明确“七大产业定位”,从而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个核心”——以“优质、高效、生态、安全、高附加值”为核心,稳定规模、提升品质,突出特色发展生态精品农业主导产业。

“二个重点”——以整合优化农业主导产业区域布局和延伸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链为二大重点。

构建现代农业特色示范园和现代农业精品示范园,发展特色明显、竞争力强、规模效益显著的主导产业,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区,形成“高技术、高品质、高效益、外向型”的现代农业主导产业生产经营格局。

“三大战略”——组织强农战略、科技兴农战略和品牌立农战略。

“四个提高”——提高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农业主导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农业主导产业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中的贡献率。

“五大优势”——产品特色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生态绿色优势、营销品牌优势、农民组织化优势。

以主导产业为基础进行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开发、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建设,形成农业主导产业五大优势。

“七大产业定位”——“十二五”期间,根据各主导产业的发展条件和特点,确定七大主导产业的定位是:

水产业、水果产业力争做大做强,快速发展;蔬菜业、食用菌产业、花卉苗木产业稳步增长,提升品质;蚕桑产业、畜牧业稳定规模,优化结构。

粮食产业以提高效益为重点,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依靠科技,开发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单产和种粮效益。

(二)规划原则

1、统筹协调原则

坚持规划之间协调,即规划要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规划、生态规划以及各行业专项规划相协调。

坚持产业之间的协调,即从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基础、资源区位优势和生产经济条件出发,明确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目标,合理配置要素,促进一二三产业间的融合发展,统筹协调,集聚规模,提升层次,形成特色,结构合理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

坚持产业内部的协调,即依据本地的资源和产业基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尊重规律,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确立重点,优先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竞争力的产业区和产品,落实相应的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做大做强优势产品和品牌。

2、市场导向原则

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以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和营销策略,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努力扩大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份额。

充分利用我市农产品品种资源丰富的优势,努力开发特色优势农产品,满足不同消费层次和多样化的需求。

3、持续发展原则

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农业发展,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对生产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大力推行生态农业、节本农业和无公害生产模式。

坚持产品质量安全,提升优势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优化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实现农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4、产业联动原则

坚持农业与工业的联动。

以先进的工业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技术的更新,以农产品加工工业来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及产业升级。

坚持农业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联动。

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和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结合起来。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企业为龙头,以农业技术部门为骨干,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生力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格局。

以现代贸易流通机制和理念来培育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营销一体化发展。

5、政府引导原则

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

注重发挥规划和政策的指导性,注重发挥政府信息的主导性和预期性,强化政府在引导中的服务功能,推动农业技术、农业中介组织的发展。

结合嘉兴目前实施中的“两新工程”和“两分两换”政策,大力推进土地规范有序流转,促进规模经营,扶持社会化、合作化和专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

完善政府支持保护主导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农民和各类经济主体发展主导产业的积极性,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规划目标

1、农业主导产业总体发展目标

到2015年,农业主导产业总产值达210亿元以上[1],年均增长4.5%左右,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5%[2];到2020年主导产业的产值占嘉兴市农业总产值的90%以上。

其中各主导产业目标见下表:

项    目

蚕桑业

花卉苗木业

食用菌业

蔬菜业

水果业

水产业

畜牧业

总计

产值(亿元)

10

11

8

40

9

50

70

198

建议调整产值(亿元)

10

11

8

41

10

60

70

210

产量(万吨)

2.4

 

 

450

80

20

 

 

种养面积(万亩)

24

18

8000万平方尺

160

20

28

 

222

图表9:

嘉兴农业主导产业到2015年总体发展目标

2、主导产业总体布局目标

结合嘉兴目前实施中的“两新工程”和“两分两换”政策,规划到2015年,我市农业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功能区、10个现代农业主导产业综合示范园、30个现代农业主导产业特色示范园和60个现代农业主导产业精品示范园的空间布局体系。

3、主导产业产业化目标

到2015年

---农业龙头示范企业:

全市培育100个以上农业龙头示范企业。

其中上市企业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7家,省级龙头企业50家,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到50家,年产值超5000万元的企业达到100家以上。

---农民专业合作社:

全市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家以上,其中示范社100家以上,国家级示范社20家、省级示范社60家。

---家庭生态示范农场:

全市创建1000家以上的家庭生态示范农场。

每户家庭生态示范农场要求集中土地面积100亩-130亩左右,以人口数为3-5人的家庭为经营主体。

---现代职业农民带头人:

全市培养1000名以上现代职业农民带头人。

---农业科技贡献率: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

---农产品综合优质率:

加快品种改良,推广优质品种和技术,改善品质,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明显提升,使农业主导产业主要农产品综合优质率达到70%,良种覆盖率保持98%以上。

---完善农业公共服务体系:

培养1000名以上优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

1000名以上农业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人才,1000名以上善经营、通市场、规模大、带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