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煤矿危险源辨识和管控措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8620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煤矿危险源辨识和管控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最新煤矿危险源辨识和管控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最新煤矿危险源辨识和管控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最新煤矿危险源辨识和管控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最新煤矿危险源辨识和管控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煤矿危险源辨识和管控措施.docx

《最新煤矿危险源辨识和管控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煤矿危险源辨识和管控措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煤矿危险源辨识和管控措施.docx

最新煤矿危险源辨识和管控措施

煤矿危险源辨识和管控措施

为贯彻执行国家和煤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保护煤矿财产和职工健康生命安全。

就如何控制危险源,杜绝重大事故发生,特制定本措施。

第一章、水灾控制措施

第一节灾害分析、预兆及危害

一、透水预兆:

1、煤层发潮发暗;

2、煤壁“挂汗”;

3、煤层变冷;

4、顶板来压,淋水加大或底板鼓起并有渗水;

5、出现压力水线,出现这一现象说明距离水源较近,应观察水流情况;

6、煤层有水挤出并发出“嘶嘶”水叫声,有时能听到空洞泄水声;

7、工作面有害气体浓度增加,一般是沼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气体浓度增加;

8、煤壁或巷道挂红、酸度大、水味发涩和有臭鸡蛋味,为老空透水预兆特点。

二、发生矿井水害的原因:

1、地面防洪、防水措施不力,雨季时山洪由井筒或塌陷裂缝大量涌入井下,造成水灾;

2、水文地质情况不明,井巷接近老窑积水区,充水断层、强含水层以及打开隔离煤柱时,未按探放水制度操作,盲目施工或者虽然进行探放水,但由于措施不严密,探水孔深度不够,造成透水;

3、防水隔离煤(岩)柱尺寸不够,或乱采乱掘,将其破坏而造成透水;

4、排水设备能力不足或机电事故影响而造成淹井;水仓不清理,水泵不及时维修,透水时起不到排水作用;

5、不严格执行作业规程,在掘进过程中,顶煤预留不够,由于冒顶与上水平积水沟通,造成水灾。

三、水灾的危害:

1、恶化生产环境;

2、淹没巷道或矿井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3、损失煤炭资源;

4、缩短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增加维护费用;

5、增加排水费用和巷道维护费用

第二节  水灾的预防措施 

一、水灾的预防措施

1、做好水文观测工作:

⑴收集地面气象、降水量与河流地水文资料,查明洪水泛滥对矿区、工业广场及居民点的影响程度;

⑵通过钻孔,观测各种水源的水压、水位和水量的变化规律,分析水质,查明矿井水来源,以及矿井水和地下水、地表水的补给关系;

⑶观测矿井涌水量及其季节性变化规律;

2、做好矿井地质工作:

为了查明水源和可能涌水的通道,在矿井生产过程中,要不断积累和掌握以下情况:

⑴断层和裂隙的位置,错动距离,延伸长度,破碎带范围和含水、导水性能;

⑵含水层的涌水量、水压、渗透性及其到掘进煤层的距离;

⑶调查矿井附近小矿的开采范围、掘进煤层及深度、积水区域分布状况等;

⑷掘进过程中地表塌陷情况,观测塌陷带、裂隙带的高度,以及采动对涌水量的影响;

⑸巷道出水点的位置、水量、积水范围、标高都必须绘制在采掘工程图上。

3、各种防隔水煤柱尺寸必须在矿井设计中规定,严禁在各种防隔水煤柱采掘;

4、在有突水危险的地区,必须在其附近设置防水闸门后,方可掘进。

防水闸门必须有专项设计,并符合规程规定;

5、当掘进工作面遇到透水预兆时,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凡地质情况不明的区域首先要做到井下红外线物探与钻探工作在前,施工在后,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6、加强管理人员、工人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掌握识别透水预兆;

7、加强设备管理,定期维修保养设备,同时保证巷道中有足够的备用水泵,并能随时投入运行;

8、引进人才(尤其是地质水文地质方面的),壮大工程技术管理队伍,重视科学管理。

第二章、火灾控制措施

第一节矿井火灾原因分析、预兆及危害

一、自燃火灾的征兆:

1、空气相对温度增加,巷道中出现雾气和煤壁“挂汗”;

2、从煤炭自燃地点流出的水和空气较正常温度高;

3、风流中出现火灾气味,如煤油、汽油、松节油和焦油气味等;

4、煤炭自燃附近,尤其下风侧的巷道中,空气的氧浓度降低;

5、空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增加,人们有头痛、头晕、精神疲乏等不适感觉;

二、矿井火灾发生的原因:

矿井火灾发生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外部火源引起的火灾,即外因火灾。

一种是煤炭本身自燃引其的火灾,即内因火灾。

  

1、外因火灾:

⑴违章在井下吸烟,在井下拆卸矿灯,使用电焊、氧焊等,都能引起井下火灾;

⑵井下电气设备使用不当或维修不及时而短路所产生的电弧火花,可引起井下火灾;

⑶矿井瓦斯、煤尘的燃烧,可引起井下火灾;

⑷皮带底部堆煤严重,皮带转动摩擦引起火灾;

2、内因火灾:

⑴由于掘进过程中,浮煤清理不干净,加之通风管理不善,很易引起自燃火灾;

⑵密闭长时间漏风;

⑶掘进巷道距离远,施工慢,不能按时密闭。

三、矿井火灾的危害:

1、火灾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与高温,造成人员中毒死亡与烧伤;

2、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3、炽热的火烟经不同标高的巷道而产生火风压,造成井下风流紊乱,甚至风流逆转;

4、毁坏设备、支架和煤炭资源。

第二节矿井火灾控制措施:

1、煤炭自燃火灾的预防措施

⑴加强通风管理,合理分配风量,严禁微风、无风作业,杜绝密闭漏风;

⑵掘进工作面严格按设计施工,浮煤当班清理干净;

2、外因火灾的预防措施:

⑴一般防火措施:

1、井下风筒全部使用阻燃风筒,电缆全部使用阻燃电缆,同时按规定设置消防器材,配备必要的消防材料;

2、电缆、电气设备入井,必须由专人负责检验相关指标,认定合格签字后,方可入井;严禁设备失爆入井,井下一旦发现设备失爆,必须当天处理完毕;

3、升入井必须严格执行井口验身制度,防止易然物品(如烟火)带入井下;

4、严禁井下拆开矿灯,严禁穿化纤衣服;

5、严禁在井下吸烟;井下电焊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矿长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但必须认真落实相关安全措施;

⑵采掘工作面防火措施:

1、井下严禁带电检修电气设备;电缆损坏应更换或损坏处截断,用防爆接线盒连接;禁止带电移动任何电气设备;

2、井下供电应严格执行《作业规程》中有关规定;

3、井下设备使用必须按章操作以防止出现故障后仍带病运转产生的电火花引起火灾。

地面火灾控制措施

一.可能产生火灾的原因

1、电气设施老化或超负荷运行;

2、自然起火(如雷电);

3、化学品泄露;

4、人为操作失误及违反禁火规定;

5、压力容器爆炸;

6、火工品爆炸;

7、其它。

二.控制措施

1、建立防火组织机构;

2、分析和确定重点防范部位(如危险品库、物料仓库、油库、发电机室、配电室、档案室、瓦斯监测室、主扇机房、井口值班室等);

3、根据不同场所特点,按规定配置防火器材;

4、按照《安全检查制度》进行定期安全检查的同时,对灭火器材的完好、有效、维护、保养进行检查并填写记录;

5、将安全技术纳入物资管理等作业的操作规程中,对贯彻执行情况和电器等易于着火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查;

6、对消防及相关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和消防知识的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7、主要进出口通道设置必要的防火隔断和疏散通道;

8、灭火方式

①普通可燃物:

如木材等,用水或灭火器灭火;

②油类、有机溶剂、油漆等:

用隋性气体、干粉灭火器、沙子等;

③电气:

先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沙子等灭火;

9、报警

①发生火灾时,立即报告部门领导和矿火灾抢救指挥部通讯联络组,并向周围人群报警,实施救火和疏散,由部门领导向矿火灾抢救指挥部报告火情形;

②视火势情况,打119向消防部门报警,讲清起火单位、地址、火势大小、性质、是否有人被困、有无爆炸物等,并说明报警人姓名、单位及电话号码。

第三章、瓦斯灾害控制措施

第一节瓦斯种类、灾害原因分析、预兆及危害

一、瓦斯事故种类

矿井瓦斯生产过程中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主要有CH4、CO2、、CO、SO2、H2S、NO2、H2、NH3。

1、CO2造成人体缺氧窒息,由于CO2浓度增高空气含氧减少。

2、CO主要产生是煤尘与瓦斯爆炸,煤炭自燃等产生,CO是一种剧毒气体,是造成井下工人死亡的主要因素,应严格按规程执行。

3、H2S主要产生是由于坑木腐烂,含硫矿物的水解而生成,对人体有强烈毒性,与SO2均为酸性气体,解决办法是向煤层注碱液或石灰水中和,向巷道撒生石灰,做好个体防护。

4、H2主要是电瓶充电产生的,个别矿产生H2、NH3,应有预防措施,防止造成事故,H2具有爆炸性。

二、瓦斯事故的原因:

1、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

⑴瓦斯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瓦斯浓度为5~16%;

2、引爆火源温度为650~750℃;

3、空气中氧气浓度大于12%。

以上三者只有在同时具备时,才会发生瓦斯爆炸,一般井下各地点氧气浓度条件都具备了。

因此,下面重点分析引起瓦斯积聚和引爆火源的原因。

⑵引起瓦斯积聚的原因

1、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引起瓦斯积聚。

如无预案停风,任意停开局部通风机,机电故障或掘进面临时停工停风,都可能造成掘进工作面瓦斯积聚;

2、风筒被断开、刮坏,严重漏风而又不能及时发现和修补,引起瓦斯积聚;

3、风量不足引起瓦斯积聚,如不按要求配风;巷道冒顶堵塞,风流断路;单台局扇供风多处;风筒出口距掘进面距离超远及局扇出现循环风,都可能因风量小、风速低引起瓦斯积聚;

4、风流短路引起瓦斯积聚。

如打开风门而不关闭;巷道贯通后不及时调整通风系统等;

5、通风系统不完善引起瓦斯积聚。

如串联通风、扩散通风等;

6、盲巷瓦斯积聚。

7、巷道隅角等。

⑶引爆瓦斯火源的原因:

1、电火花。

由于井下机械设备的电源、电气装置管理不善或操作不当而产生电火花,如设备失爆、漏电、明接头等;

2、撞击摩擦火花,如金属表面之间的摩擦,金属与坚硬煤岩的撞击火花等;

3、明火。

如井下吸烟、电气焊、煤炭自燃发火等等。

2、瓦斯窒息事故的原因:

1、掘进工作面停风,人员仍在继续工作,由于工作面瓦斯不能排除,而引起工作面瓦斯积聚后缺氧,导致窒息事故的发生;

2、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差,加之管理不善,一些停风工作面和盲巷未及时设置栅栏,警牌和及时密闭,个别职工误入禁区引起窒息事故;

3、躲在人员很少进入的巷道中睡觉,睡着后,身体压住了风筒导致窒息事故的发生;

4、由于通风不良,加之工作瓦斯突出,也易引起窒息事故。

三、瓦斯爆炸的危害:

1、产生冲击波,使人员遭到伤亡,机械设备和巷道受到破坏。

由于冲击波的作用,会使积存的瓦斯冲出并能扬起煤尘,引起瓦斯或煤尘的连续爆炸,使灾情进一步扩大;

2、产生的高温高压,造成人员伤亡,并可引起井下火灾;

3、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主要是CO和CO2,造成人员伤亡。

4、瓦斯燃烧:

(1)当CH4浓度低于5%时遇火只燃烧,不爆炸,如井下瓦斯有其它气体时爆炸浓度会下降,大于16%时只在混合气体接触面燃烧。

(2)引燃温度650度-750度,引燃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与瓦斯浓度有关。

(3)与混合气体压力有关,压力高引燃温度大幅度下降。

(4)与火源的性质有关,即火源温度、接触时间和面积等。

第二节瓦斯爆炸事故控制措施

1、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

⑴加强通风。

主要通风机禁止带病运转;合理分配井下各地点风量,保证井下涌出的瓦斯及时冲淡并排出井外;巷道贯通必须严格执行《作业规程》中有关规定;掘进巷道禁用扩散通风;临时停工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悬挂警牌,禁止人员入内。

停工区内瓦斯达到3%时,不能立即处理,必须在24小时封闭完毕;对不用的盲巷、废巷要及时封闭;井下风机不得随意停开,因停电、检修等原因停运的局扇,开启前,首先应由瓦检员检查风机开关附近20米范围内的瓦斯,停工区瓦斯符合要求后方可由电工启动局扇;加强风机工管理,风筒吊挂应平直、风筒断开应及时接好,破口处应及时缝补,井下不能及时缝补的风筒应拿上地面进行修补;工作面风筒口未端距工作面不准超过5米;井下通风设施按规定构筑,设施保证良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⑵遇到瓦斯积聚,现场处理主要从通风上入手,具体方法有利用局扇风流从瓦斯积聚处通过的方法排除瓦斯积聚(如设置导风板、风幛、充填空洞冒高区等)、利用回风巷排除瓦斯积聚;

⑶入井人员必须佩带自救器;

⑷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系统。

巷道进风口、回风口、机电硐室口、工作面迎头等主要地点设置瓦斯、一氧化碳传感器,抓好安全监测系统使用、维护、调校管理工作,确保监控数据准确,且灵敏可靠;

⑸按质量标准化要求做好瓦斯抽放管理工作。

第四章、煤尘灾害控制措施

第一节灾害原因分析、预兆及危害

一、煤尘爆炸的原因:

1、井下巷道、硐室不能按规定定期灭尘,致使浮尘、落尘达到煤尘爆炸浓度;

2、主要产尘点,防尘设施设置不足或不使用、极易使煤尘达到爆炸浓度。

如主要进风回风巷、转载点,卸载点缺少水幕或使用不正常等;

3、由于井下照明和机械的电源、电气装置管理不善或操作不当产生的电火花是引起煤尘爆炸的火源之一。

如设备失爆、漏电、电缆明接头等引起电火花;

4、井下吸烟、电焊、煤炭自燃发火,也可引燃或引爆煤尘。

二、煤尘爆炸的危害:

1、产生的高温高压、冲击波造成人员伤亡,毁坏巷道及设备,在爆炸波传播过程中,将巷道沉积的煤尘再次吹扬起来,被高温火焰点燃,可造成连续爆炸,使灾情扩大,甚至毁灭整个矿井;

2、煤尘爆炸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造成人员中毒伤亡。

第二节煤尘爆炸的控制措施:

1、减尘和降尘措施

⑴合理分配井下各地点风量,利用通风方法排除浮游煤尘;

⑵掘进工作面推广湿式打眼作业的应用;

⑶严格执行矿井灭尘工作制度、井下各巷道硐室按要求定期灭尘;

⑷主要产尘点设置喷雾。

且灵敏可靠,如采掘工作面回风流侧、转载点、卸载点等处设置喷雾装置;

⑸井下作业人员要求佩带防尘口罩,以减少职业病发生。

2、防止煤尘引爆措施:

⑴消除电火花。

井下使用的电气设备必须要有接地保护、漏电保护、过流保护;电气设备必须防爆性能完好,发现失爆必须当天处理完毕;加强电工、设备使用维护人员的培训,增强其责任心,杜绝违章作业; 

⑵加强明火管理。

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烟用具入井;禁止井下拆开矿灯;井下进行电焊作业,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矿长和总工审批同意后,认真落实相关安全措施;  

⑶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以防工作中产生静电火花。

3、防止煤尘爆炸扩大的措施:

⑴向已沉落在巷道底板和两帮的落尘均匀撒布岩粉或采用清除积尘和洒水办法,降低粉尘里煤尘的比率,使其失去爆炸性;

⑵巷道设置隔爆水袋和喷雾;

⑶通风系统力求简单,各巷道、工作面保持独立的进回风系统;

⑷在临时串联风情况下,两个工作面之间设喷雾。

第五章、冒顶事故控制措施

第一节灾害原因分析、预兆及危害

一、顶板冒顶的预兆:

1、发出响声,岩层下沉断裂,顶板压力急剧加大,顶板出现离层,并发出闷雷似的断裂声响;

2、掉渣,由少增多,由稀到密,掉渣越多,压力愈大;

3、顶板裂缝增加;

4、含瓦斯煤层,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

5、顶板出现淋水或淋水量明显增大;

6、片帮煤增多;

7、脱层、顶板快要冒落的时候,往往出现脱层现象。

二、冒顶的原因:

1、遇复杂的地质构造(如断层、褶曲、顶板松软破碎等),在施工过程中,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

2、没有掌握顶板初期和周期来压规律,来压时没有采取安全措施或措施不当;

3、空顶面积大,超前支护没有及时支护;

4、不清楚顶板岩石性质,选择支护形式不正确或支护不符合设计要求,不按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施工,忽视质量。

 

三、冒顶的危害:

1、无论在巷道中,还是掘进工作面出现冒顶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和设施损坏,一旦撞击产生电火花,还将使灾情扩大;

2、巷道发生冒顶,很易造成风流短路或通风困难;

3、由于冒顶形成的微风区极易引起煤炭自燃;

4、掘进工作面冒顶,如与上水平积水沟通,可引起水灾事故。

第二节冒顶事故控制措施:

1、做好矿井地质、水文观测工作,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收集整理地质资料,合理编制作业规程,遇到地质变化带,有相应的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

2、加强顶板观测,分析掌握顶板初期和周期来压规律。

3、进入掘进工作面前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工作;

4、掘进工严禁空顶作业;

5、加强巷道支护和维护管理工作,巷道断面大,围岩破碎松软、压力大时、可缩小支护间距或采用锚喷挂网、砌碹后注浆等办法强化支护;巷道支护必须按设计要求支护,以确保支护质量;加强巷道支护质量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把好支护质量检查验收关;

6、对冒顶地段,在支护前必须加强巷道冒顶段支护,然后按设计进行正常支护;

7、加强巷道支护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返工。

把好支护质量验收关;

8、加强职工安全培训管理工作,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避免违章作业现象发生。

第六章、带式输送机伤人事故控制措施

(1)带式输送机司机必须经过安全培训,持证上岗;严格执行相关设备操作规程和制定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在带式输送机行人跨越处,应设置行人过桥;

(3)检修带式输送机时,严禁站在机头、机尾传动滚筒、输送带等运转部位上;严禁直接手拉、脚蹬、脚踩输送带点动开机;

(4)在带式输送机运转过程中,禁止在非人行道一侧及空间较小的下带下清煤;大倾角皮带机运行时,巷道内严禁行人;

(5)在带式输送机巡视过程中,严禁用手触摸转动部位,发现隐患应停机后进行处理,严禁带病运行;

(6)加强设备检修保养工作,确保运输设备运行安全可靠。

第七章、井下机电事故控制措施

1、预防触电事故的措施:

⑴操作井下电气设备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中有关规定;

⑵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电源,并用同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检验。

所有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时都应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取下此牌送电;

⑶井下供电应做到:

无鸡爪,无羊尾巴、无明接头;有过电流和漏电保护装置,有螺钉和弹簧垫,有密封圈和挡板,有接地装置;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瓦斯电和风电闭锁;

⑷加强设备检查,凡发现电缆破损、设备开关漏电,保护装置失灵,必须及时处理;

⑸照明、手持式电气设备、电话、信号装置的额定电压,都不应超过127V,远距离控制线路的额定电压,不应超过36V;

⑹井下硐室内有高压的电气设备,入口处和室内都应在明显地点挂“高压危险”及“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警示牌;

⑺加强矿井供电系统保护设施的管理。

特别是漏电保护和保护接地设施,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以确保供电系统安全保护装置、设施灵敏可靠;

⑻加强电气作业的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作业水平;

⑼严格落实有关电气作业的安全事项及各项规章制度。

2、防止电火花引燃或引爆瓦斯、煤尘的措施:

⑴井下所有电气设备严禁失爆,发现失爆必须当天处理完毕;

⑵井下各种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执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防止违章操作引起机械摩擦火花;

⑶井下电焊,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矿长和总工程师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必须指定专人现场负责监督落实安全措施;

⑷井下电缆严禁有明接头和破损现象存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禁止井下打开矿灯。

⑸井下电缆的选用、敷设、连接严格执行《作业规程》规定。

3、预防机械设备事故的措施

⑴操作井下机械设备的人员,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必须坚守岗位,按章操作不得随意离开操作位置;

⑵井下所有机械设备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辊筒、链轮、风扇叶等)都必须加装防护罩或遮栏,防止碰触造成人身伤害;

⑶操作井下机械设备的人员必须着装整齐,以防止传动部分绞到不整的衣装,造成人身伤亡;

⑷检修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执行送电制度,避免机械伤害;

⑸机械设备入井,必须指定专人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合格,并签字认可后,方可入井,以防机械设备带病运行出现机械伤害;

⑹加强设备检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可靠。

 

第8章、各岗位危险源辨识的相关内容

严格执行煤矿本安管理体系所要求的各项标准及考核项目,充分考虑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结果,及时查处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严格执行煤矿本安管理体系及其它有关安全生产的制度、规定要求。

掘锚机司机主要危险源辨识

掘锚机司机共有主要危险源10条,其中重大危险源3条。

序号

危险源及后果

等级

标准及措施

1

未对掘锚机及其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检查,开机作业,造成人员伤害

重大

1.开机前检查掘锚机紧固件,保证不得出现松动现象;及时更换损坏的截齿;保证照明、喷雾及各部油位正常;随时检查各操作手把、按钮,保证操作手把、按钮灵活可靠。

2.掘锚机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可靠,整定合格,安全闭锁及急停装置齐全可靠。

2

未检查顶、帮状况等环境情况,造成人员伤害

重大

1.开机作业前认真进行敲帮问顶,及时处理顶、帮活煤(矸石)

2.检查顶帮支护是否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空顶作业,冒顶片帮伤人

重大

1.严禁进入空顶区域内作业,迎头必须设临时支护,支护与未支护区域设置警示标志。

2.迎头控顶距不超过作业规程规定。

4

更换液压元件时,未对液压系统进行卸压,造成作业人员伤害

中等

在断开任何液压管路前必须释放压力。

5

工作面停风后,不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安全地点,瓦斯超限,危机安全

中等

6.编写一个程序,打印一个由“*”组成的平行四边形。

停风后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安全地带,逐级汇报,设置警示栅栏。

settalkoff7

2.在0~999范围内找出符合下述条件的数输出:

该数的值等于该数中各位数字的立方和。

掘锚机行走范围内有人开机作业,造成人员伤害

1._________是VisualFoxPro中专门用来输入各种命令的区域。

中等

C.CLEARSCREEND.CLEARWINDOWS开机前检查确认掘锚机工作范围和运输机摆动范围及两侧无人员。

C、管理网络系统的共享资源8

【答案】属性,记录使用遥控器误操作,误操作导致人员伤害

中等

掘锚机司机必须熟练掌握遥控器的功能及使用方法,操作前必须确认所按按键功能。

C.建立查询和视图时,数据表可作为数据源主要不安全行为

iffound()1.不配戴劳保用品。

2.人员更换截齿掘锚机未停机断电。

3.未发出开机警告启动掘锚机。

4.停机未将截割头、铲煤板降到最低位置。

5.停机不拉断路器。

【答案】C

锚杆机司机主要危险源辨识

序号

危险源及后果

等级

标准及措施

1

未检查顶、帮状况进行支护作业,冒顶、片落伤人

重大

打锚杆前,必须先“敲帮问顶”,将工作区域顶帮活矸处理掉后,方可开始作业。

2

工作面停风时,继续作业或滞留,有害气体伤害

重大

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离至安全地点。

3

钻杆推进速度过快,操作不当,卡钻,造成人员伤害

重大

打眼时点转打眼后,控制给进阀杆,控制给进速度;退钻杆时,严禁高钻速带动钻杆。

4

钻进速度太快,操作不当钻杆顶弯,人员受到伤害

中等

1.支护工在钻箱(掘锚机操作台)上装好钻杆,一手握住钻杆,轻轻动作,给进控制阀,使钻头顶到顶板,摆动阀使钻头刚好顶在打眼的位置上,然后轻轻动作给进阀杆,稍微用力先刚好顶个小窝,然后打20mm左右深的孔。

5

锚杆安装操作不规范;挂设焊接金属网配合不当;登高紧固锚杆造成人员受伤害;紧固锚杆时,从设备上掉落人员受伤

中等

1.安装锚杆时,应慢速给进,并注意钻架上各液压油管的情况,防止挤压油管。

2.司机在安装药卷时,站稳扶好,并注意手脚的位置,防止挤伤手脚,缓慢推动钻箱,待药卷完全进入眼孔后,再给进,防止夹手。

3.紧锚杆时,站稳扶好,并注意手脚的位置,防止挤伤手脚,同时要经常检查紧锚杆扳手是否好用,并用力均匀,防止人员从设备上滑下伤人。

6

未及时对锚索进行张拉或张拉不到位顶板冒落造成人员伤害

中等

1.支护工打设锚索时要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规定执行,间排距允许误差为±100mm,角度允许偏差范围75°≤α≤105°、外露长度150-250mm。

2.锚索打设完毕后,及时张拉,满足要求后,才可进行下一循环。

7

张拉锚索时,人员配合不当,张拉泵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