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经验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8443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经验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临床经验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临床经验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临床经验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临床经验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经验总结.docx

《临床经验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经验总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经验总结.docx

临床经验总结

从六经辨证应用续命汤治疗急慢性中风

中风及后遗症是中风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因此,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风后遗症危害,加快其康复对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意义。

《古今录验》续命汤及类方在唐宋以前是治疗中风的主要方药,但随着中风“风学说”的兴起,续命汤类方渐渐失去其在中风治疗中的地位。

通过文献温习、临床实践,感觉应重新认识续命汤及类方的历史地位,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造福中风患者。

续命汤类方曾为中风主方

续命汤最早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附方引《古今录验》治:

“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方用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甘草各三两,川芎一两,杏仁四十枚组成。

对于《金匮要略》录《古今录验》之续命汤有人认为非仲景之方,而是宋代校勘时所加,景岳则执此观点,其在论述续命汤时说:

“按历代相传,治中风之方,皆以续命等汤为主,考其所自,则始于金匮要略,附方中有古今录验续命汤,然此必宋时校正之所增,而非仲景本方也。

然而,东晋《汪方》记载的续命汤云:

“风痱方,又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人……方:

甘草(炙)、桂心、当归、人参、石膏(碎,棉裹)、干各二两,麻黄(去节)三两,川芎一两,杏仁(去皮、尖)四十枚,右九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是仲景方,本欠两味。

”其组成、主治证候、用法及禁忌,皆与《古今录验》所录续命汤相同,并指出该方本是仲景方。

此后至隋唐以来在续命汤的基础上,乃有小续命、大续命、西州续命等,均以中风为主治矣,如《胡洽方》同时记载有大续命汤、小续命汤、西州续命汤,主治病证同为风痱,也与《汪方》一致。

看出续命汤及类方,乃是唐宋以前治疗中风之主方,在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思邈《千金要方·卷第八·诸风》、王焘《外台秘要》及宋代方书如《和剂局方》等均有体现,其病因多强调中风乃多感受外来风邪所致,其治法方药亦多温燥祛风之剂,如大、小续命汤,大艽汤等,其效果诚如思邈把“古今大小续命汤”录入到《千金方》之中时对其治疗中风奇效推崇备至,曰“大良”、“甚良”、“必佳”,曰“诸风服之皆验”,评价如此之高,绝非偶然。

从元代以后,中风病因学说,渐渐以风为主,并分“真中风”,“类中风”,《医经溯洄集·中风辨》说道:

“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

”《医略十三篇》:

“真中风者,真为风邪所中。

证见猝然倒仆,昏不知人,或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能言。

外见寒热等六经形证者,治以疏解风邪为主,用小续命汤加减;有二便不通,形气尚盛者,治以通利为主,宜三化汤或局方麻仁丸;外无六经之形证,无便溺之阻隔,仅见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或半身不遂等症者,宜养血祛风,用大艽汤加减。

”提到了中风见六经寒热之形证者治以小续命汤。

受中风风学说的影响,唐宋以后用续命汤治疗类中风及后遗症渐近消失,其原因,除受外风学说影响外,亦未认真解读六经及病证,对于六经之形证,单纯理解为伴有寒热之表证方为六经之形证,因此,千百年来,对于中风之六经形证伴有寒热表现者,应用续命汤及类方多以疏风散邪为其主要功能,渐渐失去了其在中风尤其是后遗症中的治疗作用。

细考中风后遗症伴有肢体活动障碍者,很少有从六经论治,殊不知,仲景创六经学说,不独论治伤寒,亦通论杂病,中风类中风者乃杂病者,介宾说:

“经脉者,脏腑之枝叶,脏腑者,经络之根本。

知十二经之道,则阴阳明,表里悉,气血分,虚实见……,凡人之生,病之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莫不由之”。

查“续命”为名的方剂(大续命汤、小续命汤、西州续命汤)等共有20余首,其组成大致:

(1)温阳宣通:

麻黄、桂枝、细辛、附子等;

(2)养血活血类:

当归、川芎、芍药;(3)补气类:

人参、白术、甘草;(4)寒凉类:

石膏、黄芩等。

虽然各续命汤组成有所不同,但各续命汤组成中均有合有麻黄汤意(麻黄、桂枝、杏仁、甘草),从诸续命汤组成看此方大义乃既辛温发散,亦温里通阳、温中补虚、活血化瘀,其不单治疗外风、亦通治中风之表里、寒热、虚实之证。

对于续命汤应用于中风后遗症,毛进军教授对此之认识尤其特别,指出中风后遗症见肢体功能障碍者,病位在表,在六经之太阳,乃太阳经脉之气失其舒展,瘀血阻络,经脉拘挛,因此,续命汤温阳发散、活血化瘀、使太阳经气舒展,经脉畅通,肢体拘挛得以解除,因此,从另一方面,中风后遗症肢体功能障碍,尤其是肢体拘挛者,亦可以认为乃中风六经形证之另一表现,认识和拓宽中风六经形证之表现,对扩大续命汤的治疗围,尤其是应用于中风后遗症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续命汤在中风中的应用,在唐宋以前外风学说为主时代很风靡,殊不知,在清代,修园在《医学三字经》亦明确指出“人百病,首中风,骤然得,八方通,闭与脱,大不同,开邪闭,续命功”。

可见,在清代,对于续命汤治疗中风,仍在用,对此,清·天叙所解释:

“有用乌、附、羌、防为主者,取其流通经络。

盖痰火风湿瘀滞,若非先以雄健之品为之向导,莫能开也,纵观续命汤及其类方组成,后世看之,奇特难明”。

近代川中名医鼎三评价续命汤云:

“此方有不可思议之妙,非阅历深者不可明也。

”当代名医黄仕沛对续命汤及类方体会颇深:

“此方寒温补散组合,世人多觉此方奇特难明,但临床上疗效又往往立竿见影。

”又说“续命汤乃一首‘千古奇方’,用之得当,效如桴鼓。

由于历代对中风的认识有异,对续命汤也是毁多于誉,成了‘千古冤案’。

”随着经方学派的兴起,火神派亦大行其道,冷僻经方“续命汤”再次唤起人们的重视,启华总结续命汤有活血、熄风、清热、醒神、宣畅气机等功效,中风之患,不论急性慢性,皆有瘀血,《经》云“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璐“大抵血气喜温而恶寒”,正所谓瘀阻之血,非温不通,晋中名医高允旺对此应用最多,其学术观点主要体现在其所著《脑病心悟》。

可老先生对于续命汤治疗中风总结为“中风危证不避麻,活血化瘀效莫及”,受此观点影响,现已有经方临床家把续命汤广泛应用到急性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癔病性瘫痪、周期性麻痹、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脊髓炎、帕金森氏综合征等病的治疗中,并收到良好的疗效。

我科在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病科跟随效科教授学习后在我科应用:

效果明显。

现在我科临床应用观察疗效。

临床表现:

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或半身不遂,肢体拘挛不收,-------硬瘫,恶寒、发热,舌质暗红,苔薄白或黄,舌下静脉曲,有瘀点瘀斑,脉细涩、沉弦或结代。

温阳活血,宣痹通络(阳);

方用续命汤《古今录验》化裁。

处方:

生麻黄15g,桂枝20g,当归20g,党参30g,干6g,川芎30,杏仁10g,川牛膝30g,鸡血藤30g,威灵仙20g,茯苓30g,黄20g,萆薢20g,黄柏15g,炙甘草10g,大枣6枚。

7剂,水煎服,嘱患者每晚9点前服完。

麻黄是主药,一味麻黄体现了中医治疗中风的整体治疗思路及治法,对于中风病,不论急性慢性,都可以应用续命汤治疗,对于中风之疑难顽症,益气活血力尚不及,需以温阳活血、温阳宣通方能收功,亦不必拘泥于中风有寒热形证方能应用,其肢体表现尤其是肢体拘挛者亦应认为是中风六经形证,尤其是太阳经脉之气血瘀阻之证,应用续命汤及类方乃为正治。

 

旋覆代赭汤治疗呃逆经验整理

省名老中医王金全经验总结

呃逆为临床常见症状,不仅见于脑病科,然消化科,外科该症亦常见。

祖国医学早在经中亦有相关记载。

《经》中记载的“哕”即指呃逆;《素问.宣明五气》说:

“胃为气逆,为哕。

”《灵枢.口问》说:

“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

”《素问.宝命全形论》日:

“病深者,共为哕。

”早已认识呃逆病机为胃气上逆,还认识到呃逆发病与寒气及胃、肺有关,并认识到呃逆是病危的一种征兆。

治疗方面,早在《灵枢.杂病》说:

“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

《金匮要略》中将呃逆分为三种:

一为实证,二为寒证,三为虚热证。

宋代无择在《三因极-病证方论.哕逆论证》中说:

“大体胃实即噫,胃虚即哕,此由胃中虚,膈上热,故哕”此指出呃逆与膈有关。

元代朱丹溪始称之为呃,《格致余论.呃逆论》中说:

“呃,病气逆也,气自脐下直冲,上出于口,而作声之名也。

”明代景岳进一步把呃逆病名确定下来,如《景岳全书.呃逆》说:

“哕者,呃逆也,非咳逆也;咳逆者,咳嗽之甚者也,非呃逆也;干呕者,无物之吐,即呕也,非哕也;噫者,饱食之息,即嗳气也,非咳嗽逆也,”并指出,大病时“虚脱之呃,则诚危之证”。

明代景明《症因脉治.呃逆论》把本病分为外感、伤两类,颇有参考价值。

清代中梓《证治汇补.呃逆》对本病系统地提出治疗法则:

“治当降气化痰和胃为主,随其所感而用药。

气逆者,疏导之;食滞者,消化之;痰滞者,涌吐之;热郁者,清下之;血瘀者,破导之;若汗吐下后,服凉药过多者,当温补;阴火上冲者,当平补;虚而夹热者,当凉补。

旋覆代赭汤是仲景所著《伤寒论》方,主治汗、吐、下后表已解而中气受伤,痰湿不化,胃气因虚而上逆,以致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之证。

尤怡《伤寒贯珠》“伤寒发汗、或吐或下,邪气则解。

而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胃气弱而未和,痰气动而上逆也。

旋覆花咸温,行水下气;代赭石味苦质重,能坠痰降气;半夏、生辛温,人参、大枣、甘草甘温,合而用之,所以和胃气而止虚逆也。

”方中以旋覆花之下气涤痰,代赭石之重镇降逆为主药,佐党参、甘草益气养胃,半夏、生化痰降逆,大枣调脾胃益中气。

此方不仅应用外感热病后痰浊中阻,虚气上逆之症,伤杂病中如反胃呕吐、呃逆、脘痛、痞胀、噫气、痰饮、哮喘、梅核气等症,由于中气虚弱,痰湿偏胜,肝气上逆者,随证加减使用,亦多有效。

此外,如肝气肝阳并亢的高血压、眩晕、胸胁痛、心悸怔惊等症;肝气入络而致腰痛不能俯仰;吐血、衄血而见肝经气火上逆者,以及妊娠呕吐,余常选用旋覆花、代赭石二味为主,辨证施治,每获良效。

方中原治伤寒发汗后,又误用吐、下,表证虽解,却出现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

析其病机,乃吐、下之攻伐,胃气受伤,转输无力,遂使津凝为痰,浊邪留滞,阻于中焦,而病心下痞硬、胃气上逆,故噫气频作,或反胃呕逆。

呕吐涎沫,舌苔白滑,乃痰浊阻之证;舌质淡,脉弦而虚,为中虚气滞之象。

此证以脾胃气虚为本,痰阻气逆为标,临床表现虽然虚实互见,但以气逆痰阻为主要方面。

现代研究,旋覆代赭汤能显著延长硫酸铜所致家鸽的呕吐潜伏期和减少其呕吐次数,与胃复安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旋覆代赭汤有较好的止呕作用,且其作用与胃复安相当;另据研究,本方对某些病理状态下小肠运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交感神经功能有关。

临床主要用于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胃扩、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幽门不全梗阻、神经性呃逆、癔症、眩晕等辩证属于胃虚痰阻气逆者。

本方还用于防治恶性肿瘤化疗的呕吐反应。

市名中医王金全主任医师常以此方治疗卒中后呃逆以及临床杂病之呃逆病例,每每奏效,现将其诊治经验总结如下:

(一)肠胃道疾病如溃疡病、神经性胃痛、胃神经官能症、胃扩、幽门痉挛等症,其病机如由脾胃中气虚衰,痰湿阻,肝气上逆者,每多有噫气、腹胀、脘痛、呕恶等症候。

如见畏寒便溏纳减、苔白腻、脉濡软、气短、乏力者,可在本方中加入白术、桂枝,如见水饮上逆、泛吐清水痰涎者,再加吴茱萸、茯苓、泽泻;如见苔黄舌质红,口苦脉弦等偏热证候者,加左金丸、瓜蒌、竹茹,就是旋覆代赭汤合小陷胸汤之意。

如辨证系胃阴不足,肝气有余者,脉多弦细,舌质多红而少苔,可于本方中除去,加石斛、麦冬、料豆、白芍等养胃阴柔肝降逆;若兼见大便干结成粒状,2、3日或4、5日才得一行,此乃血虚肠燥,可加入生当归、生赤芍、火麻仁、瓜蒌仁等养血润肠,不宜用苦寒攻下之剂,以图一时之快,而使阴液更耗。

(二)梅核气多由肝气偏亢,痰湿停所致,可用本方加入梗、川厚朴、皮、茯苓;其证也有肝阴虚而肝气有余者,则于本方除生、半夏,加入石斛、白芍、料豆、蒺藜、竹茹、佛手等药。

(三)头胀、头痛、眩晕、耳鸣等症,辨证如系肝气挟肝阳并亢,余每在滋阴柔肝潜阳药中,参用旋覆花、代赭石二味。

如兼噫气上逆者用之更验。

高血压而兼见上述症状者,亦可在平肝潜阳药中,加入代赭石、牛膝,以收镇逆潜降之功。

耳源性眩晕,余亦常用代赭石配伍蒺藜、磁石、杞子、珍珠母等,如有痰热见证者配合温胆汤施治,每获良效。

(四)心悸怔忡不寐等症,如由于心阴不足、肝气肝阳两亢者,余常用甘麦大枣汤,或补心丹中加入旋覆、代赭二味,如证见心气心阳衰而冲气上逆者,则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中参用旋覆代赭汤,药后如见矢气频转,则症状每亦随之缓解。

(五)病后或高年呃逆不止,每见气阴两虚,胃气因虚而上逆,余每用旋覆花、代赭石二味加入党参、石斛、白芍、甘草、刀豆、柿蒂等药中。

如见胃气虚而挟有痰湿者,则用旋覆代赭汤加刀豆、柿蒂、茯苓、皮、枳壳等,偏于寒者再加丁香、桂枝,偏于热者再加左金丸、竹茹。

(六)慢性肝炎如见噫气胁痛之证,可于调摄脾胃疏肝和络活血之剂中加入旋复花、代赭石以治,效果良好。

(七)肝气入络而致突然腰痛不能俯仰转侧,其病机每因肾气本虚,随着咳嗽或岔气后,肝气窜络,如用活血行瘀利气止痛之剂不效,可用旋覆、代赭二味加入枸杞子、杜仲、川续断、狗脊等补益肝肾,桃仁、当归、赤芍、制乳香没药活血利气,每获效果。

(八)几点体会:

1、王老在伤杂病中运用旋覆代赭汤及旋覆花、代赭石二药,主要是抓住“肝气上逆”的这一病机,用以镇逆降气,往往肝气下降后,肝阳肝火每亦随之潜降。

这点是从“气有余便是火”,“阳从气化”,“气为血帅”等理论中领悟出来的。

2、肝气与肝阳亢逆的成因,虚实都有,虚者每为肾阴不足,或营血亏耗,以致肝失所养、上升。

也有因七情所伤、肝郁不畅所致。

旋覆花、代赭石能镇逆平肝,药性和平而不伤正,虚症实症都宜,如配合滋肾柔肝,调血和胃之剂,既滋肝肾又降肝逆,起着相辅相成作用。

如由情志所伤,肝失条达而致的肝气上逆,用逍遥丸、四逆散、越鞠丸等效果不显者,可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施治,每能获效。

3、旋覆花、代赭石的剂量,一般旋覆花6g至9g代赭石30g左右,因赭石质重,石质重,剂量过轻则不效。

代赭石是否煅用?

锡纯主生用。

也有认为潜降镇逆宜生用,收敛止血宜煅用。

王老认为无论镇逆或止血都以煅用为好。

煅后潜降镇逆作用不减,并且药性易于煎出,药汁比较清,而生赭石药汁混而难吃,故以煅用为宜。

4、禁忌胃虚有热之呕吐、呃逆、嗳气者不宜使用本方。

因方中代赭石、半夏有降逆作用,妊娠呕吐者不宜用之。

5、使用注意服药时以少量频服为佳,可预防服后吐出。

若顽固性呕吐,服药入口即吐者,可用灶心黄土或芦根先煎取汁,以药汁煎其他药。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经验总结

 

1.方源: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

2.方名来源:

王氏将人体阳气比拟为有十成,“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

若亏五成还剩五成,十去其五则气亏,归并一侧则半身不遂,故创用本方,使气足、血行、瘀去、络通而“还五”,气行周身则“十全”。

故方名为“补阳还五汤”。

3.主治:

此方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

舌暗淡,苔白,脉缓。

(原书无)。

4.临床应用:

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风一钱,服四、五剂后去之,如先有入耳之言,畏惧黄耆,只得迁就人情,用一、二两,以后渐加至四两,至微效时,日服两剂,岂不是八两?

两剂服五、六日,每日仍服一剂。

如已病三、两月,前医遵古方用寒凉药过多,加附子四、五钱。

如用散风药过多,加党参四、五钱,若未服,则不必加。

此法虽良善之方,然病久气太亏,肩膀脱落二、三指缝、胳膊曲而搬不直、脚孤拐骨向外倒,哑不能言一字,皆不能愈之症。

虽不能愈,常服可保病不加重。

若服此方愈后,药不可断,或隔三、五日吃一付,或七、八日吃一付,不吃恐将来得气厥之症,方黄耆,不论何处所产,药力总是一样,皆可用。

 

5.组成:

黄芪生,四两[120g]当归尾二钱[6g]赤芍一钱半[5g]地龙一钱[3g]川芎一钱[3g]红花一钱[3g]桃仁一钱[3g]

用法水煎服。

6.方解:

本方证由中风之后,正气亏虚,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

正气亏虚,不能行血,以致脉络瘀阻,筋脉肌肉失去濡养,故见半身不遂、口眼喁斜,正如《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所言:

“虚邪偏客于身半,其人深,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气虚血瘀,舌本矢养,故语言謇涩;气虚矢于固摄,故口角流涎、小便频数、遗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为气虚血瘀之象。

本方证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即王清任所谓“因虚致瘀”。

治当以补气为主,活血通络为辅。

本方重用生黄芪,补益元气,意在气旺则血行,

瘀去络通,为君药。

当归尾活血通络而不伤血,用为臣药。

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协同当归尾以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周行全身,以行药力,亦为佐药。

全方的配伍特点是:

重用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伍,使气旺血行以治本,祛瘀通络以治标,标本兼顾;且补气而不壅滞,活血又不伤正。

合而用之,则气旺、瘀消、络通,诸症向愈。

7.方歌:

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8.功用:

补气活血通络。

9.心得:

1)从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补气而言,是历代治疗杂病中风方所未曾见。

我们复习古代医药文献,在治疗中风的某些古方中,也有方用黄芪者,如《千金要方》之艽散、大八风汤、小黄芪酒等方,但方黄芪只是一般用量,并不加大剂量、改变治则,而且在治方中亦少见用活血通络药作为方药协同配伍者。

王清任之所以重用黄芪,他认为半身不遂等证“亏损元气,是其本源。

”此方又有多种活血通络药,亦有利于脑梗塞之通栓作用。

故补阳还五汤,从立法、遣方、用药等方面,均有其学验、临床特色。

2)在此方运用中,患者如确诊为脑梗塞,黄芪加重用量可基本上按王氏原方(或可药量稍减,先予试用),活血通络药可适当加量;如果是脑出血,黄芪用量不宜超过30克,活血通络药亦宜适当控制,应该在处方中加入化瘀之品,如土鳖虫、木等药。

这就提示我们治疗脑梗塞与脑溢血,虽同属杂病中风,而在治疗方面应同中有异。

3)本方证以正气虚为主,故用生黄芪量宜重(从30~60g开始,效果不显再逐渐增加),祛瘀药宜轻。

加减变化:

本方生黄芪用量独重,但开始可先用小量(一般从30-60g开始),效果不明显时,再逐渐增加。

原方活血祛瘀药用量较轻,使用时,可根据病情适当加大。

若半身不遂以上肢为主者,可加桑枝、桂枝以引药上行,温经通络,拟“枝类走肢”之意;下肢为主者,加牛膝、杜仲以引药下行,补益肝肾;日久效果不显著者,加水蛭、虻虫以破瘀通络;语言不利者.加石菖蒲、郁金、远志等以化痰开窍;口眼喁斜者,可合用牵正散以化痰通络;痰多者,加制半夏、天竺黄以化痰;偏寒者,加熟附子以温阳散寒;脾胃虚弱者,加党参、白术以补气健脾。

4)煎服法:

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1h分服,并嘱患者避风寒,注意保暖。

一般煎法应改为久煎浓煎。

服药后才能病情明显改善。

使用注意:

使用本方需久服才能有效,愈后还应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王氏谓:

“服此方愈后,药不可断,或隔三五日吃一付,或七八日吃一付。

5)《岳美中医话集》:

补阳还五汤是王氏以补气活血立论治病的代表方剂,方中选药精,配伍当,动静得宜,主次分明。

主药黄芪用以培补已损失之五成元气,药量达四至八两,助药归、芍、芎、桃、红、地龙辅黄芪流通血脉,化瘀行滞,每味仅在一至二钱之间,其总量为七钱半,是主药的五至十分之一。

适用于中风右半身不遂,神智清醒,右脉大于左脉,重取无力,舌苔右半边尤白,舌质淡,动转困难,属于气虚不运者。

此方对左手不用者疗效较差,黄芪用量不足一两无效,而且原方服后还可能有发热反应,使用时应予注意。

6)补阳还五汤特别是其中的黄芪,一定要谨慎使用。

本方补气益元复阳还五为主,兼能熄风祛瘀化浊通络。

若中风半身不遂属阳亢阴虚之类则在当禁之例。

即使属气虚血瘀浊滞,也不能孟浪从事。

王清任在所制方后谓:

“先用一二两,以后渐加至四两,至微效时,日服两剂,岂不是八两”。

“渐加”两字甚有深意。

临案若不“渐加”而贸然投足240g,后果如何实难预料。

一个“渐”字,注足了王清任用黄芪的经验和教训,充满了审慎再三而后放胆使用之意。

中风后半身不遂等症,毕竟属沉疴痼疾,诚王清任所谓“此法虽良善之方,然病久气太亏……皆不能愈之症”,非常病用非常药,在初投小效,而总体病机未变时,就须放胆加量,获效方休。

不难看出,王清任所云“渐加”之“渐”,以及后面的“日服两剂,岂非八两”所包含的“胆大心小、智圆行方”,实是医者临症之准绳。

10.【禁忌】中风正气未虚或阴虚阳亢,风、火、痰、湿等余邪未尽者,均忌用。

为什么重用黄芪

脑出血和脑梗塞黄芪应用有什么区别

黄芪用量如何掌握

对左侧肢体或右侧肢体偏袒,补阳还五汤有何区别

黄芪使用要体现:

逐渐加量之意

煎服法要有讲究

2015.2.9订稿

 

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治验 

中医有个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说法。

尤其是头晕可能是血压高,血压低,颈椎病,脑供血不足等许多病引起的。

头晕和痰饮有关。

是属于津液的问题。

津液和哪些脏腑有关?

津液首先和肺脾肾三焦肝有关。

肺为水之上源,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为水之下源,肝是主疏泄。

《经》里有句话: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脾虚容易生化痰湿,脾的运化功能差,水液代障碍,就变成了痰饮水湿这四组。

随着肝阳上扰清空,这就是风痰上扰的眩晕,这就是疾病的本质。

而半夏白术天麻汤专为风痰眩晕而设,为治风痰眩晕的常用方剂。

本方以眩晕,呕恶,舌苔白腻为证治要点,立法为燥湿化痰,平肝熄风。

半夏白术天麻汤出于《医学心悟》。

《医学心悟》为清代程国所著,字钟龄,全书共五卷。

总结了辨证施治的八纲、八法、因证立方,条分缕析,多为临床心得之语。

半夏白术天麻汤,共出现在5本医书中,1、《脾胃论》卷下;2、《古今医鉴》卷七;3、《医学心悟》卷三;4、《脾胃论》卷下;5、《奇效良方》卷二十五。

此方别名:

半夏茯苓天麻汤、白术半夏天麻汤、半夏天麻汤、半术天麻汤。

各家论述:

1.《脾胃论》:

此头痛苦甚,谓之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旋,风虚作,非天麻不能除,其苗为定风草,独不为风所动也;黄耆甘温,泻火补元气;人参甘温,泻火补中益气;二术俱苦温甘,除湿补中益气;泽、芩利小便导湿;橘皮苦温,益气调中升阳;曲消食,荡胃中滞气;大麦孽面,宽中助胃气;干辛热,以涤中寒;黄柏苦大寒,酒洗以主冬天少火在泉发燥也。

2.《医略六书》:

脾气大亏,痰食滞逆,不能统运于中,故厥逆头痛眩晕不已焉。

苍术燥痰湿以强脾;白术健脾元以燥湿;人参扶元补气,黄耆补气固中,天麻祛风湿以豁痰;泽泻泻浊阴以祛湿;神曲消食积开胃,麦芽化湿和中;茯芩渗脾湿;半夏燥湿痰;橘红利气和胃,生快膈散痰;黄柏清湿热,干温中气也,使气健脾强,则自能为胃行其津液,而痰厥自平,良远温服,俾痰化气行,则胃气融和而清阳上奉,头痛眩晕无不保矣。

此温凉并济,补泻兼施之剂,为气虚痰厥头痛眩晕之专方。

【组成与方解】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君

天麻――化痰熄风 

白术――健脾燥湿          臣

茯苓――健脾渗湿          佐

橘红――理气化痰

甘草、生、大枣――调和脾胃    使

其病缘于脾湿生痰,痰阻清阳,加之肝风动,风痰上扰清空所致。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风性主动,肝风起,则头眩物摇;复因湿痰上犯,浊阴上逆,故眩晕之甚,自觉天旋地转,遂作呕吐恶逆。

治宜化痰熄风之法。

方中以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熄风,而止头眩,两者合用,为治风痰眩晕头痛之要药。

杲在《脾胃论》中说:

“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风虚作,非天麻不能除。

”故本方以此两味一祛其痰,一熄其风为君药。

以白术为臣,健脾燥湿,与半夏、天麻配伍,祛湿化痰、止眩之功益佳。

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与白术相伍,尤能治生痰之本;橘红理气化痰,以使气顺则痰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