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育学考试范围.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8366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教育学考试范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公共教育学考试范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公共教育学考试范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公共教育学考试范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公共教育学考试范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教育学考试范围.docx

《公共教育学考试范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教育学考试范围.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教育学考试范围.docx

公共教育学考试范围

公共《教育学》考试范围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概念:

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内涵1、“教育”意味着向善的方向发展2、“教育”意味着深刻的精神转变过程3、“教育”意味着对象的主观接纳和认同

教育三要素:

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教育由神创造

生物起源说法利托尔诺英沛西能教育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还存在于动物界;教育的产生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教育的产生来自动物的本能

心理起源说教育的模仿说美孟禄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论者我国杨贤江劳动过程中产生

二、了解教育学的发展历史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前教育学时期17世纪以前)

停留在经验习俗水平,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成果主要体现在哲学和思想著作中;中国《学记》西方柏拉图《理想国》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7世纪到19世纪末)

英培根近代实验科学鼻祖提成了实验的归纳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捷克夸美纽斯《大教育学》任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

(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19世纪以来)

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

(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五)我国教育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六)当代教育学的新发展研究领域扩大形成体系

三、明确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四、掌握教育学的学习方法。

五、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

六、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整体性个别差异性

教育要求循序渐进分阶段实施针对性教育抓住关键树立信心,相信学生因材施教七、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及作用遗传环境主观能动性教育(笔记本)

主要作业题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我们应怎样学好教育学?

研究方法文献法个案法实验法调查法

第二章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1、面向未来,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

2、转变教育观念,建立终身教育体系;

3、教育面向世界,促进教育国际化;

4、积极推行义务教育,努力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加快教育民主化进程;

5、重视“科教兴国”,强化科学教育;

6、加强教育与现代生产的联系,改善职业技术教育;

7、重视师资质量,提高教师工资待遇

主要作业题

1、什么是教育?

它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2、比较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异同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的概念一个人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身心个方面结构与功能的不断优化和增强

二、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主导作用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主要通过任何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作用越来越大

三、教育应如何适应人身心发展的规律。

主要作业题

1、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它们在人身心发展中各起什么作用?

2、人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教育应如何适应并促进人身心的发展?

第四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二、使学生能用动态的观点理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二、着重掌握教育与生产力、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教育提高劳动力的生产/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增长

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制约教育的目的与宗旨/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者的权利/影响教育内容结构管理制度

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通过思想传播制造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了解教育的社会功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教育的工具功能

四、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五、如何理解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这一界说?

主要作业题

1、联系我国当前新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谈谈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如何?

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如何?

3、为什么说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4、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有哪些?

5、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教育改革的看法

第五章、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内涵即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的关系60页

三、教育目的的意义

四、教育目的确定的依据(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1社会依据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2个人依据从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它是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从人的需要来说,人的发展需要是教育目的的选择、确立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即对教育目的的价值性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

1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

孟子卢梭

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凯兴斯坦纳

六、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及其基本点

1社会主义,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七、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八、素质教育87页笔记;

九、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基本思想是:

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

内涵人的生产物资生活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才能的全面发展;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发展

十、实施素质教育与如何全面贯彻教育目的

主要作业题

1、什么是教育目的?

它的基本结构包括什么?

2、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有哪些?

3、谈谈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与实施素质教育的关系?

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有两个方面:

体系和存在运行规则。

二、我国学制的历史沿革108页,当前我国的学校系统。

第一个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正式实施第一个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新学制1922年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

三、学校教育制度建立依据1,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2.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3.人口状况。

4.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5.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和外国学制的经验。

四、学校教育制度改革和发展趋势适度发展学前教育;完全普及义乌教育;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五、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学校系统中的地位

主要作业题

1、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

2、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是什么?

3、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有哪些?

4、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包括哪些方面?

第七章、课程

一、课程的概念及其意义定义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继续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继续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

二、制约课程内容的主要因素

三、课程的类型以及课程结构类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P169;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四、历史上的课程论评述经验主义课程论杜威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巴格莱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课程不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存在主义课程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五、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者树立的新课程观念

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2、从重视知识传播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5、从重视结向重视过程转变;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六、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总目标

 

主要作业题

1、什么是课程?

制约课程的因素有哪些?

2、历史上对课程影响的理论有哪些?

试加以评述。

3、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主要有哪些?

总趋势课程的现代化P184

4、什么是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区别有哪些?

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划课程与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

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第八章、教学

(一)

一1教学的内涵教师“教”和学生“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双边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2教学任务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发展体力、智力、能力和创造才能;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情感与态度

3教学的意义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最基本、最经常、最主要的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教学过程的实质:

特殊的认识活动;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促进身心发展

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1、简捷律让学生简捷地获得较完全的知识。

2、育人律。

3、发展律。

4、二主律。

教学过程的本质师生的交往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

三、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感知理解巩固运用

四、教学过程中的几种必然联系——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

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

③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

④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

⑤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

主要作业题

1、什么是教学?

教学的意义和任务各有哪些?

2、你对教学过程性质是如何认识的?

3、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哪些?

4、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都有哪些?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第八章、教学

(二)

一、什么是教学原则:

概念;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关系;教学原则的意义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①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③直观性原则;

④启发性原则;

⑤循序渐进的原则;

⑥巩固性原则

⑦可接受性原则

⑧因材施教的原则

3、国外教学原则述评

三、教学方法的内涵:

概念;意义;指导思想。

四、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①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

②以直观为主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参观法

③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研究法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模式

主要作业题

1、什么是教学原则?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2、什么是教学方法?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3、教学中应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第八章、教学(三)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道尔顿制;分组教学制;特朗普制

二、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

(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①班级上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②课的类型与结构

(2)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

作业、参观、讲座、辅导等,还有现场教学、个别指导、分组教学等

(3)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1)钻研教材;

(2)了解学生;(3)考虑教法;(4)探索学法

2、上课:

(1)目的明确——明确教学目的;

(2)内容正确——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3)方法恰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结构紧凑——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好教学计划;

(5)组织好教学活动;(6)布置好课外作业

三、课后的教导工作

(1)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2)做好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工作

(3)做好学生的课外辅导工作

(4)做好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工作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的方式有:

考查;考试

(3)学业成绩的评定百分制记分法;等级制记分法

四、教学评价的意义及种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

2、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1)教学评价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指导性原则;计划性原则

(2)教学评价的方法

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

主要作业题

1、教学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什么?

它有哪些优、缺点?

2、教学的辅助的组织形式都有哪些?

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如何备课?

上好课的基本要求都有哪些?

4、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各有哪些?

5、评教的要求和方法各有哪些?

第九章、德育(上)

一、德育的概念:

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内化和外化促使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广义思想政治德育教育;狭义道德教育

德育的本质;对德育概念的理解

二、德育的功能

三、确定德育的依据

四、德育的任务和内容政治思想理论教育;爱国主义理论教育;理想理论教育;集体主义理论教育;劳动理论教育;纪律理论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

主要作业题

1、何谓德育?

它有哪些功能?

2、青少年学生思想的时代特点有哪些?

3、德育的任务和内容各有哪些?

第九章、德育(下)

一、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即思想内部斗争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是在教育和自我教育过程中形成的

(5)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逐步提高过程。

二、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三、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

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②疏导原则

③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④严格要求与尊重热爱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⑤因材施教的原则⑥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即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⑦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⑧知行统一的原则

⑨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四、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1、德育的途径

2、德育的方法

①说服教育法②榜样示范法③实践锻炼法④提高修养法⑤情感陶冶法⑥品德评价法

主要作业题

1、德育过程的规律有哪些?

2、什么是德育原则?

我国学校常用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3、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各有哪些?

第十章、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的概念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题号民族素质的使命

二、1教师的作用社会人类文化的传承者/社会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人才生产的承担者对教师个人生产发展创造享受的价值

2教师地位古代总体低下现代知识分子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三、1教师的任务遵纪守法;完成教育任务;对思想品德的教育;关心爱护学生;制止有害学生的行为;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觉悟与业务水平

2劳动特点复杂性示范性创造性专业性

3角色定位学习者和学者;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心理的培育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的朋友

四、教师的素养

①教师的职业道德——高尚的师德(思想素质);

②现代人的素质:

要有进取意识、独立意识、民主精神、主人翁态度、群体意识、守时惜时等;

③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才能:

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能力素质要求;

④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身心素质)

五、教师的培养和提高自我教育(阅读教研活动公开课科研)教师的二次成长

六、学生的角色定位——地位P137

(1)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

(2)学生的社会地位

2、学生的特征早熟;学习目的的多元化与实用化;价值观的多元化;自我意识的增强;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增多

六、师生关系的内涵及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辨证关系

角色上是相互依存;教育教学活动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人格上表现为一种平等互尊的关系;人际关系上表现为民主合作关系;心理情感关系上表现为互容互信的关系。

七、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1)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

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2)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

主要作业题

1、你是如何理解教师职业及其作用的?

2、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

3、作为一个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素养?

4、你认为应如何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素养?

5、你对学生是如何理解的?

6、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你认为应如何建立后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