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本部)课题申报书.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87939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本部)课题申报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本部)课题申报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本部)课题申报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本部)课题申报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本部)课题申报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本部)课题申报书.doc

《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本部)课题申报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本部)课题申报书.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本部)课题申报书.doc

编号: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

“十二五”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申报书

课题名称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

课题负责人梁少成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广西来宾市象州县马坪中心校

课题研究指导人杨海春

申报日期2014年3月9日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处

(本申报书可复制)

课题负责人

承诺保证书

本人完全了解《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十二五”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保证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及时提交年度汇报,接受中期检查,不借课题研究之名谋取不当利益,同意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无条件使用课题研究成果。

负责人签章:

梁少成

2014年3月9日

一、课题相关情况

课题名称

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

课题单位

单位名称

广西来宾市象州县马坪中心校

邮编

545811

负责人

简况

姓名

苏明松

职称

小中高

手机号

139782083853

电子邮箱

Mx4391307@

课题负责人

姓名

梁少成

职称

小学高级

职务

教务主任

手机号码

13788770069

电子邮箱、QQ

Lsc151618@

本课题其他立项单位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职称

职务

承担研究任务

梁少成

1970.10

专科

小高

教务主任

课题负责人

莫日部

1965.02

专科

小高

书记

理论研究

陆永萍

1982.09

专科

小高

教务副主任

实践研究

黄杏茜

1972.11

专科

小高

幼儿园长

实践研究

张凤萍

1983.10

专科

小高

教师

实践研究

张梓望

1982.04

本科

小高

教师

实践研究

吴翠芸

1976.05

本科

小高

教师

实践研究

龙巧鲜

1984.10

本科

小高

教师

实践研究

陈华

1982.11

本科

小高

教师

实践研究

黎柳春

1981.04

本科

小高

教师

实践研究

(注:

课题组若由跨校人员组成,还应加“工作单位”一栏)

预期主要成果

A、专著B、论文C、研究报告D、其他:

预期完成时间

三年

经费来源数额

学校经费

二、课题内容论证

1、对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理论实践依据及创新价值等的论证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它对人才的知识、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

古人就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

朱熹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

因此,当新世纪拉开帷幕的时候,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深思:

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坛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

但目前小学生的读书愿望、读书习惯存在问题,学生缺乏阅读兴趣,不会读书,无书可读。

尤其农村小学,由于受地域、家庭环境及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阅读现状令人担忧。

基于这些原因,我们提出了《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课题,旨在改变当前小学生的阅读的现状,丰富学生阅读生活,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

拥有课外阅读习惯的学生,绝大多数的学习成绩都很优秀,情绪表现也很健康快乐,尤其作文更是文笔流畅。

不喜欢课外阅读的学生往往沉迷于电脑游戏而“乐不思学”;不少小电视迷津津乐道于晚上的电视连续剧或精彩纷呈的动画片,书,令他们索然无味,他们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写作文更糟糕,令授课教师束手无策。

他们将小学阶段的黄金时光浪费于形形色色的扑面而来的精神诱惑中,因此,他们过早地戴上了厚厚的近视眼镜……家长痛心,老师疾首,甚至双方互相埋怨。

小学生的幼小心灵里也蒙上自责、矛盾、自卑的心理阴影。

因此,如何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自然成了我们教师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实践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分析农村小学生缺乏阅读兴趣的原因,探索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

它的主要意义是探索新形势、新课程标准下的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对今后的阅读开展具有指导意义,从而提高阅读的实效性,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我校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把阅读作为语文教育的重心,探索并完善阅读教学体系,尤其是探索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培养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促进语文学习的全面进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㈠心理学认为:

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

兴趣是内发性的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如果他感到索然寡味,学习成了沉重的负担,哪里还有心思去作进一步的攀登。

㈡赫尔巴特的《教育学》特别指出了兴趣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兴趣的多方面性”构成了儿童意识活动的内在动力。

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有重要的意义。

以现代认知心理学、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力求使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具有实效性和科学性。

五、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我校各年段(1-6年级)的学生。

阅读含“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课内阅读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上的课文,也就是课堂教学。

而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除课本以外)的各种独立的、相对完整文本的阅读活动。

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培养兴趣”,我们认为让孩子爱上读书的唯一前提是兴趣。

兴趣是孩子读书最强有力的动力之一。

只要让孩子对他从事的阅读活动产生兴趣,他就能积极地、热情地完成这项活动。

相反,如果孩子对阅读没兴趣,则相当于孩子读书的前提就无法成立了。

因此,要使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第一步就是设法培养孩子对书的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

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包括让小学生了解符合自己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阅读书目,能挑选适合自己阅读的健康的课外书籍,运用课内老师教给的阅读方法,让小学生在持续不断的课外阅读中不断强化阅读的兴趣,体验阅读的乐趣,从而让爱读、乐读成为一种习惯。

该课题的研究,就是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寻求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2、对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方法等的论证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㈠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点燃学生对阅读的渴望,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㈡通过研究,使教师形成正确的阅读教学观,引导学生在亲历阅读的过程中实现多重对话,初步构建集字词句积累、阅读理解、情感体验、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等多维一体的语文发展体系。

㈢通过研究,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研究并形成一定的培养课内外阅读兴趣的指导策略,使“阅读”成为学校的课改亮点,促进课改实验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专业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究小学生缺乏阅读兴趣的原因。

2.研究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我们将组织参研教师,紧密结合学校教学实际,通过实证分析和理性思考,边研究边总结边推广,以取得研究的实际效益。

㈠调查法:

对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访谈调查等方法,对目前本校学生阅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㈡文献法:

通过查阅文献,学习教育理论,了解小学生课内外阅读的现状。

通过广泛吸收和借鉴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为课题研究寻找一条捷径。

㈢行动研究法:

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为目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㈣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在各个实施阶段,运用经验总结法,对研究过程进行回溯、追因,对研究实践进行分析概括,及时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尝试改进,及时总结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策略和经验,及时总结出对本课题的理性认识,提升理论思考,揭示实践运用的规律性。

行动研究3、对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及主要措施的论证

一、领导重视和学术保障:

本课题组成员是语文教学经验丰富学校领导和经过各方面遴选的德才兼备的县级和镇级优秀教师,均能积极参与该课题的研究工作。

课题研究负责人梁少成是马坪中心校教务主任,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语文教研工作经验,有较强的钻研精神。

所教班级成绩多次荣获教学质量优秀奖。

近几年撰写的小学生阅读和作文等方面论文多次获区级一、二等奖,如此经验丰富的负责人,完全可以带领该课题组教师对此课题进行研究。

二、时间保障:

本课题组成员是的学校领导和教学一线教师,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时间保障。

三、师资、经费保障:

该课题组成员大部分中、高年级语文教师教师,阅读教学经验丰富,且是我校的语文骨干教师,兢业精神可佳。

本课题是学校出资主研课题。

三、课题研究计划

1、课题研究全过程的阶段安排及各阶段的实施要点

具体研究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2014年3月——2014年7月)

㈠制定研究方案,进行理论学习。

㈡设计教师、学生、家长问卷调查表,对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兴趣现状进行调查,并做好调查分析报告。

第二阶段:

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4年8月——2016年12月)

㈠着手进行实验研究,不断发现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

㈡及时调整实验方案,深入探索研究。

㈢交流、总结和推广优秀成果,完成阶段性研究报告或论文等。

第三阶段:

课题研究结题阶段(2017年1月——2017年3月)

㈠收集好各类实验资料、整理实验经验、做好实验分析、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各类阶段成果材料(包括文本类、网络类、资源类、应用功能类等)进行提炼提升,写出有新意、有深度、科学性强、有创新价值的案例或专题论文。

㈡课题组组织编印课题论文集,向课题主管部门上报成果材料。

㈢撰写课题实验总研究报告。

㈣实验研究成果展示,邀请课题指导小组和上级教科研部门专家进行结题工作指导。

㈤准备结题材料,申报结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