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docx
《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江苏省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南京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专题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
予有四命,各司一时:
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
无此四花,是无命也。
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
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②尽,迨③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
欲购无资,家人曰:
“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
”予曰:
“汝欲夺吾命乎?
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
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
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
”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④购之。
(节选自《闲情偶寄》)
[注释]①秣陵:
指南京。
②质:
抵押。
③迨:
等到。
④珥:
用玉做的耳饰。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
(1)各司一时
(2)欲购无资
(3)请已之(4)是何异于不反金陵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2)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12.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3分)
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
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
9.(4分)
(1)季节
(2)想要(3)停止(4)通“返”,返回(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
10.(2分)B
11.(4分)
(1)一个季节剥夺我(喜欢的)一种花,这是剥夺我一个季节的生命啊。
(2)家人不能阻止我,(只好)听任我抵押首饰购买水仙花。
(每小题2分)
12.(3分)冒雪赶回南京看水仙花;竭尽家财买水仙花。
作用是衬托作者对水仙花的喜爱。
(意对即可)
淮安
(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
(16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关?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关。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③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⒌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4分)
①朝服衣冠:
②孰视之:
③皆以美于徐公:
④期年之后:
⒍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
②能谤讥于市朝。
译文:
。
⒎邹忌见了徐公后,又“窥镜而1刍视”“暮寝而思之”的行为反映了邹忌怎样的性格特点?
(4分)
答:
。
⒏阅读全文,说说齐国为什么能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4分)
答:
。
(一)(16分)
⒌(4分)
①朝服衣冠:
穿戴②孰视之:
通“熟”。
缜密,仔细,周详
③皆以美于徐公:
认为④期年之后:
一年
⒍(4分)
①译文:
从这件事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厉害了
②译文:
能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
⒎(4分)头脑清醒、善于思考、精明能干、深谋远虑。
⒏(4分)是因为邹忌以自己的实际例子,来告诫威王要虚心纳谏,对臣下友好,要赏罚分明,要亲近向自己提建议的人,远离光奉承自己的人,所以数月来提建议的人,宫中像集市一样。
一年之后想提也提不出了。
威王的虚心纳谏,是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关键。
无锡
二、阅读与赏析(共49分)
(一)(12分)
伍子胥父诛于楚,子胥挟弓,身干阖闾。
阖闾曰:
“士之甚,勇之甚。
”将为之报仇。
子胥曰:
“不可,诸侯不为匹夫报仇。
臣闻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行,报父之仇,不可。
”于是止。
蔡昭公南朝楚,被羔裘,囊瓦求之,昭公不与。
即拘昭公南郢(yǐng),三年然后归之。
昭公去至河,用事,曰:
“天下谁能伐楚乎?
寡人愿为前列!
”楚闻之,使囊瓦兴师伐蔡。
昭公闻子胥在吴,请救蔡。
子胥于是报阖闾曰:
“蔡公南朝,被羔裘,囊瓦求之,蔡公不与,拘蔡公三牟,然后归之。
蔡公至河,曰:
‘天下谁能伐楚者乎?
寡人愿为前列。
’楚闻之,使囊瓦兴师伐蔡。
蔡非有罪,楚为无道。
君若有忧中国之事意者,时可矣。
”阖闾于是使子胥兴师,救蔡而伐楚。
楚王已死,子胥将卒六千人,操鞭笞平王之坟。
曰:
“昔者吾先君无罪,而子杀之,今此以报子也!
”
囊瓦者何?
楚之相也。
郢者何?
楚王治处也。
⒎下列句中的“之”与“楚闻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B.至之市C.亲戚畔之D.怅恨久之
⒏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伍子胥父亲被楚王杀掉,但他在气愤之余仍能克制,不贸然报仇,显得异常冷静。
B.“诸侯不为匹夫报仇”的话,反映了伍子胥是胸有大志的人。
C.伍子胥攻打楚国,既为吴国灭了楚国,又报了杀父之仇,称得上是忠孝两全。
D.蔡昭公被放回就立即要攻打楚国,表现了他的草率与莽撞。
⒐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身干阖闾身:
▲②被羔裘被:
▲
③天下谁能伐楚乎伐:
▲④操鞭笞平王之坟笞:
▲
⒑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即拘昭公南郢,三年然后归之。
(2分)
译:
▲
⑵囊瓦者何?
楚之相也。
(2分)
译:
▲
(一)(12分)
⒎(2分)A。
⒏(2分)C。
伍子胥本是楚国人,他逃跑到吴国攻打楚国,为吴国灭了楚国,称不上是忠。
⒐(4分)①身:
亲自②被:
穿着③伐:
进攻④笞:
抽打
⒑(4分)
⑴(2分)就把蔡昭公拘禁在南郢,一直到三年以后才放他回去。
⑵(2分)囊瓦是什么人?
他是楚国的丞之相。
附文言文翻译:
伍子胥的父亲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便挟着弓,亲自冒犯吴王阖闾。
阖闾说:
“你非常够义气,也非常勇敢。
”就准备将替伍子胥报仇。
伍子胥说:
“不能,诸侯不替一个人报仇。
我听说侍奉君主犹如侍奉父亲一样,损耗君主的德行,报杀父之仇,不可以。
”这样攻打出国的计划就暂且搁置。
蔡昭公向南拜见楚平王,穿着羔裘皮衣,囊瓦就向蔡昭公索求羔裘皮衣,蔡昭公不给。
于是蔡昭公就被囚禁在南郢,三年以后才被放回去。
蔡昭公离开楚国来到黄河边,就举兵,说:
“天下谁能够攻打楚国呢?
我一定参与!
”楚国听说这件事,便派囊瓦兴师讨伐蔡国。
蔡昭公听说伍子胥在吴国,便请求伍子胥解救蔡国。
伍子胥这时才向吴王阖闾禀报:
“蔡昭公向南拜见楚平王,穿着羔裘皮衣,囊瓦就向蔡昭公索求羔裘皮衣,蔡昭公不给。
于是蔡昭公就被囚禁在南郢,三年以后才被放回去。
蔡昭公离开楚国来到黄河边,就举兵,说:
‘天下谁能够攻打楚国呢?
我一定参与!
’楚国听说这件事,便派囊瓦兴师讨伐蔡国。
蔡国并没有罪过,是楚国无道。
君王如果有忧虑中国之事意的心思,现在正是时候。
”吴王阖闾于是派伍子胥率领部队,解救蔡国并讨伐楚国。
这时,楚平王已死了,伍子胥率领六千士卒,握住鞭子抽打楚平王的坟。
说:
“从前我父亲没有罪过,你杀了他,如今我要用这种方法还报你!
”
囊瓦是什么人?
他是楚国的丞相。
郢又是什么地方?
就是楚王的治所。
扬州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
(16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有删节)
【乙】道洲城西百余步,有小溪。
……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①,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休②木异竹,垂阴相荫③。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④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⑤形胜。
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
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元结《右溪记》,有删节)
【注释】①攲(qí)嵌盘屈:
倾斜嵌叠、曲折盘旋的样子。
②休:
美好。
③阴:
树荫。
荫:
遮蔽。
④逸民退士:
退居山林的隐士。
⑤裨(bǐ):
使。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⑴凄神寒骨()⑵悉皆怪石()
⑶不可名状()⑷为之怅然()
11.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都邑之胜境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B.以裨形胜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耳(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C.乃疏凿芜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D.以其境过清其真无马也(韩愈《马说》)
12.翻译下列句子。
(6分)
⑴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分)
。
⑵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
(2分)
。
⑶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
(2分)
。
13.【甲】【乙】两文的作者带我们去“小石潭”和“右溪”游览了一番,请你向同学概括介绍“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处。
(3分)
①②③
(二)
10.(4分)⑴使……凄凉使……感到凄凉(凄清)⑵全,都。
⑶说出⑷失望,失意,惆怅
11.(3分)C于是,就。
A结构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来/因;D它的/表推测语气,恐怕。
12.(6分)
⑴(2分)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得分点:
“犬牙”,像狗地牙齿,1分;“差互”,相互交错,1分。
)⑵(2分)这条溪水如果在荒山野外,那是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地方。
(得分点:
若,如果,1分;宜,适合,适宜,1分。
意思对即可。
)⑶(2分)因为溪在州城之右(的右边),就命名它为“右溪”。
(得分点:
“为”,因为,1分;“命”,命名,1分。
意思对即可。
)若整体翻译不通顺,酌情扣分。
13.【甲】【乙】两文的作者带我们去“小石潭”和“右溪”游览了一番,请你向同学概括介绍“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处。
(3分)
①都地处荒郊,少有人来。
(从【甲】文中的“寂寥无人”和【乙】文中的“无人赏爱”等语可以看出。
)②都是以石为底、为岸(从【甲】文中的“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和【乙】文中的“水抵两岸,悉皆怪石”等语可以看出。
)③景色都很优美。
(从【甲】文中的“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和【乙】文中的“休木异竹,垂阴相荫”等语可以看出。
)④都能使人产生凄凉、惆怅之感。
(从【甲】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和【乙】文中的“徘徊溪上,为之怅然”等语可以看出。
)(每写出1点得1分,无需举出相应的语句。
得满3分为止。
意思对即可)
泰州
(二)阅读刘向的《苏秦之楚》一文,完成8一11题。
(14分)
苏秦①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
谈卒,辞而行。
楚王曰:
“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
愿闻其说。
”对曰:
“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③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
今令臣食玉炊桂,因④鬼见帝。
”王曰:
“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⑥矣。
”
【注释】①苏秦:
战国时著名策士。
②曾:
竟然。
③谒者:
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
④因:
依靠。
⑤就舍:
回到馆舍。
⑥闻命:
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
(选自《战国策》)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
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①三日乃得见乎王()②不远千里而临寡人()
③愿闻其说()④今令臣食玉炊桂()
3.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苏秦之楚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⑵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判论战》)
5.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
(2分)
1.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2分)
2.①能够,可以;②到,到……跟前;③听;④吃。
(4分)
3.B(2分)
4.
(1)楚国的粮食比珠玉还贵重,柴草比桂木还贵重。
(2分,“食”“于”译句时须落实)
(2)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2分,“狱”、“察”、“情”译句时须落实)
5.做事要有耐心,说话要有技巧(1分);要懂得尊重别人,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1分)。
宿迁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
(14分)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往来而不绝者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C.而不知人之乐D.射者中,弈者胜
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8.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于负/者歌于途B.已而夕阳/在山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D.庐陵/欧阳修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5分)
(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2分)
▲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分)
▲
10.选文第①节描写了什么内容?
有何用意?
(3分)
▲▲
7.(3分)B.离开(A.断绝/极;C.知道/同“智”,智慧;D.命中/里)
8.(3分)D(A.至于/负者歌于途,B.已而/夕阳在山,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9.(5分)
(1)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宴酣”1分,“丝”“竹”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
(2)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件乐事的人,是太守。
(“同其乐”1分,“述”1分,判断句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
10.(3分)
众人游宴之乐(1分),揭示太守“与民同乐”的主旨。
(2分)
苏州
阅读《曹刿论战》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9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2分)
A.齐师伐我
伐竹取道(《小石潭记》)
B.又何间焉
其间千二百里(《三峡》)
C.小大之狱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D.忠之属也
召令徒属(《陈涉世家》)
7.下面哪一个句子不是倒装句?
(2分)
A.何以战?
B.何陋之有?
(《陋室铭》)
C.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D.吾与徐公孰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8.“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分)
9.这段文字中,曹刿和鲁庄公讨论的中心话题是什么?
曹刿对此表明了怎样的观点?
请都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
“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
“我非不知。
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
“北土亦有此物否?
”答曰: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菱:
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肉可以吃。
1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或曰:
“食菱须去壳。
”
②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6.C
7.D
8.交代了曹刿请见的原因,反衬出曹刿的远见卓识(或显示了曹刿的自信)
9.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10①有人说吃菱必须去壳(“须”也可译成需要)②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连云港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15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
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
”对曰:
“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晏子春秋》)
【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
公悲之,喟然叹曰:
“令吏养之!
”晏子曰:
“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①治国之本也。
”公笑,有喜色。
晏子曰:
“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
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
”公曰:
“诺。
”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晏子春秋》)
注释:
①逮:
到。
②鳏寡:
老而无偶的男女。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齐人也,坐盗/满坐寂然,无敢哗者B.齐人固善盗乎/是可谓善学者矣
C.水土异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公悲之,喟然叹曰/余悲之,且曰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2分)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分)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12.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
一个怎样的人?
(4分)
9.(3分)A(A犯罪/同“座”;B擅长、善于;C不同;D同情、怜悯)
10.(2分)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每处1分)
11.(6分)
(1)(3分)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
(关键点:
“徒”、其实”)
(2)(3分)我听说,喜好贤能的人,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啊。
(关键点:
“乐”、哀”、判断句
12.(4分)晏子是一个机智善辩、能维护国家尊严(2分)和关爱百姓、关注民生的人(2分)。
盐城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
(15分)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⑴环滁皆山也 环:
▲
⑵林壑尤美 尤:
▲
⑶山行六七里 山:
▲
⑷饮少辄醉 辄:
▲
11.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4分)
⑴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
⑵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
[乙]杨万里①为人刚而偏。
韩侂胄②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
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③。
万里曰:
“官可弃,记不作也。
”侂胄恚,改命他人。
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④之日也。
侂胄专僭⑤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
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⑥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
忽族子⑦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
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
“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⑧,报国无路,惟有孤愤!
”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
(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注释]①杨万里:
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
②韩侂(tuō)胄:
南宋大臣。
③掖垣:
泛指高官。
④柄国:
掌管国家。
⑤僭(jiàn):
超越本分。
⑥邸(dǐ):
此指官府。
⑦族子:
宗族里的年轻人。
⑧吾头颅如许:
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12.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卧家十五年”一句省略了主语“杨万里”。
B.文中画线句的朗读停顿可标注为“万里忧愤/怏怏成疾”。
C.“谋铖社稷”中的“社稷”可解释为“国家”。
D.“又书十四言别妻子”意为“又写下了十四句话告别妻子”。
13.乙文主要写了杨万里的哪些事情?
这些事情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
10.⑴环绕 ⑵特别(尤其) ⑶在山上(沿着山路) ⑷就
11.⑴远远望去,那草木繁茂幽深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
⑵给它命名的是谁?
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12.D
13.事情:
⑴杨万里不为韩侂胄南园作记;⑵杨万里因韩侂胄“专僭日益甚”忧愤成疾;⑶杨万里因韩侂胄“用兵事”恸器失声而死。
(答出其中两件即可)
品质:
刚正不阿、忧国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