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综合其他新闻理论的笔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6716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综合其他新闻理论的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综合其他新闻理论的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综合其他新闻理论的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综合其他新闻理论的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综合其他新闻理论的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综合其他新闻理论的笔记.docx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综合其他新闻理论的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综合其他新闻理论的笔记.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综合其他新闻理论的笔记.docx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综合其他新闻理论的笔记

新闻理论十讲

第一讲新闻——叙述事实

一、新闻与宣传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归宿是受者晓其事。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宣传行为的重心不是接受者,而是传播者,其归宿是传者扬其理。

宣传可以分为商业宣传和政治宣传。

新闻和宣传都是一种传播行为,可以相互渗透,而且有交叉的地方。

宣传有很多种形式,通过传播新闻达到宣传的目的是其中一种,及时是最客观的新闻报道,也可以夹杂宣传的成分。

新闻是为了满足受众获知新消息的需要,而宣传是为了满足宣传者输出观点的需要。

新闻和宣传的六个方面的区别:

第一、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第二、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

第三、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

第四、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

第五、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第六、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二、新闻与舆论

舆论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才可以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

新闻可以反映舆论,特别是在报道某个群众性事件的时候。

但是,多数新闻报道的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事实,而且往往与大局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具体的新闻反映了舆论,这是舆论与新闻的关系。

媒体是舆论的载体。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传媒不一定代表舆论。

但是,一般情况下,可以说传媒是舆论界。

三、新闻的特性

第一、新闻报告的是现实事物。

第二、强烈的时效要求。

第三、新闻是可以公开传播的一类消息。

第四、现代新闻传播业造成了公众对新闻的持续关注。

第二讲新闻价值

一、新闻价值理念得以产生的前提

第一、传受双方的共同认可。

第二、接受者的不知。

第三、接受者的兴趣、关心和需要。

二、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价值判断,即意见事实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因素(对于媒体来说是可以实现交换价值的对事实的选择标准,对读者来说是使用价值)。

三、新闻价值的十个要素

第一、事实发生的概率越小,便越有新闻价值。

第二、事实或状态的不确定性越大,减少不确定性的事实或信息,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第三、事实的发生与受众的利益越相关,越具有新闻价值。

第四、事实的影响力越大、影响面越广、越能立即产生影响力,这三个条件同时存在,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第五、事实与接受者的心理距离越近,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第六、越是著名人物,其身上发生的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越是著名地点,那里发生的事实也越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

第七、凡是含有冲突是事实,多少都有新闻价值;内含的冲突越大,越具有新闻价值。

第八、越能表现人的情感的事实,便越是具有新闻价值。

第九、越具有心理替代性的故事性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

第十、事实在比较中带有的反差越大,越具有新闻价值。

四、传播者满足接受者享用新闻使用价值是有限的

第一、从意识形态角度看,相当多的宣传要求压抑着传播者遵循新闻价值标准选择事实,这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

第二、从传媒市场的角度看,报道一个负责的事实,不如报道一个善恶分明的简单事件。

第三、从新闻实务的角度看,事件在一天的什么时候发生、记者是否恰好在场、值班主任的个人偏好、照片的清晰度、版面文字的容量或事件容纳新闻条数的限制、信息登记的确定、版面的位置等等,都会影响新闻价值的实现程度。

五、传媒选择事实的实际运作标准

第一、传媒运转的时间周期。

第二、事实的强度和重要性。

第三、事实的清晰度。

第四、文化接近或者利益接近相关的事实,容易被选中。

第五、与先入为主的观念相符的事实,容易被选中。

第六、符合报道连续性的事实容易被选中。

第七、版面或节目组合中,从整体均衡出发,有对比特色的事实容易被选中。

(六、新闻价值的五个属性:

时新性、接近性、兴趣性、重要性、显著性)

第三讲新闻真实——事实的真实

一、新闻真实受到的各种自然制约

第一、新闻只能选取很少的事实加以报道,因而媒体呈现世界的真实程度是有限的

第二、新闻工作面临的基本矛盾,具体事件的纷繁复杂与新闻报道不可避免的简约,因而,具体新闻的真实,只能表现为一个认识过程。

第三、新闻是否真实还取决于接受者的认同。

第四、选择事实的文化背景、现实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得真实性难以被完全确认。

1.把新闻事实类型化(新闻其实是老故事)。

2.新闻礼仪化。

3.传媒有意无意对事实的命名、定义。

4.权势人物占据新闻亮点。

第五、传播符号表达意思的有限,使得新闻接受者对真实的理解也会发生差异。

二、造成新闻不真实的诸多具体因素

第一、文学想象造成具体的新闻失实。

第二、体制性失实,即由政治、经济价值观引发的失实。

第三、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过程中造成的失实。

第四、新闻策划造成“传媒假事件”泛滥。

第五、故意制造、传播虚假事实或虚张声势地夸大事实。

第六、套话、套路写作造成的不真实。

第七、一种看不见的不真实——有意不报道公认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公开发生的事实。

四、传媒对科学的误解

第一、记者对科学事实的选择偏重于事实的轰动性和影响力。

第二、科学的结论往往是不确定的和有很多附加条件的,但是新闻报道的接受者通常希望得到肯定的事实,而且是就是,非就非。

第三、以叙述性和形象性为特征的新闻语言表达科学术语,注定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扭曲。

五、传媒假事件(新闻真实、新闻自律)

传媒假事件,即传媒可以制造或推动了事实的发展,然后报道该“事实”。

本来事实很小,没有新闻价值,媒体推动事实的发展,或者事实不存在,媒体找个由头,制造真实,然后再去报道。

这种新闻是不真实的。

“假事件”是假新闻中的一类,但是表现形式和假新闻有些不同。

传媒假事件是指一些传媒为了迅速扩大知名度或增加美誉度,以弘扬主旋律的名义,策划、推动的事实。

1、假事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1)最简单的是电视新闻节目的某些街头采访,实际是找人念稿。

(2)相对基层领导的表演事实,传媒明知是表演是在表演,仍然当做新闻加以报道。

(3)传媒推动事实的发展。

(4)陷阱新闻。

2、“假”的特征:

第一、消息来源与报道者重合。

第二、传媒假事件隐藏着传媒自身的公关需求,或记者的单纯职业主义动机。

第三、方式上,传媒或记者导演事实。

第四、事件媒介化。

即媒体对自己导演的事件进行报道。

传媒运用处理新闻的各种技巧,来对事件进行诠释,或通过报道框架,提供给受众一种经传媒精心组合的“媒介真实”。

第五、暧昧的“真实”。

这种由传媒自己建构的社会真实已经存在,但它是传媒掌控的“客观存在”,由传媒决定事实的发展方向,这是一种社会真实。

3、一些“假事件”中,目的合理性模糊了人们对手段的道德评价。

马克思所说的“目的使手段变得神圣”。

通常情况下,目的会对手段形成先在的限制。

“以公众利益”的名义采用不合法或不合理的手段本身,证明了目的的不真实。

第四讲新闻客观性原则

一、“客观性理念”出现的历史背景

第一、从19世纪中叶开始,政党报刊向商业报刊的转变。

第二、19世纪以来哲学认识论关于事物可知的信念得到确认。

第三、传播科技的发展(例如照相术、电影、电视的出现等)支持着客观性理念。

总之,19世纪中叶前后报业自身经营理念的变化、当时哲学观念的发展、传播科技的发展,都让人感觉,传媒和记者有可能把这个世界客观地反映出来。

客观性理念在无形中形成。

二、马克思所说的“一般的公正”

“一般的公正”是与客观相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可译为“共同的公正”,即在报道新的事实、争论的观点,报刊一般应持一种形式上的公平、平衡的态度。

“一般的公正”是报刊的一种形式上的姿态,就具体的关于事实的报道或描述而言,“公正”则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全面反映。

于是便出现了所谓“客观报道”。

马克思把这种方式概括为“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

恩格斯则进一步提出了这种报道方式的基本原则,就是你可以有你的观点,但是你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

三、客观性首先是一种新闻职业理念

第一、诚实。

第二、超脱、平衡、公正地对待事物。

这是一种职业理念的表现。

第三、无党派色彩,不抱成见或持偏见、不固执己见。

第四、不牵扯个人利益。

第五、只相信事实,怀疑出于价值观的别人的判断,努力将二者分来。

四、客观性成为一种报道方式

第一、将事实与意见(包括价值判断)分开。

第二、以超脱情感的中立观点表述事实。

第三、努力做到公平和平衡,为事实涉及的各方提供应答机会。

不同表述体裁做更为具体的说明:

第一、叙述性新闻,所叙述的内容要能够被核实。

第二、分析性新闻,能够列出一系列消息源清单。

第三、因果性新闻,使用推断和猜测的语句。

五、客观主义

以往的“客观主义”,是指不分主次、不分本质与现象,把一大堆各不相属的现实加以罗列,以示其客观性,又被称为“自然主义”、“纯客观”。

学术上的“客观主义”是中性概念,指新闻报道要坚持客观性原则这种认识或主张。

政治上的“客观主义”,在以前的背景下,是批评性的政治概念,是对新闻客观性理念的否定。

六、我国新闻中较多的主观操纵现象

第一、主题先行,不能客观地描述人物,而是硬要人物服从某种宣传目的,这种报道很难客观,也难以让公众接受。

第二、对于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经济领域的负面报道,则有效地防止了人们认识上的片面和偏激,从而有利于维护国内社会的安定团结。

第三、我们的传媒在报道新闻时,通过带有倾向性的副词、形容词和方向性的位于动词,传达了太多的主观意愿。

七、客观的职业理念受到的各种自然而无形的影响

第一、记者在报道事实之前,其认识问题的方式和思维习惯已经存在了,即使他真诚地想要客观报道,但是他本人已经被先前的经营和生活环境规定好了,建构好了。

超越个人的局限是可能的,但是超越传统和文化的束缚很难。

第二、不少事实本身,体现了一定的立场观点。

第三、人对事实的感觉和知觉具有相对性,不可能完全相同,因而会有此一时彼一时的情况。

第四、信息时代信息过载,人们在传媒提供的海量事实面前虽然无暇思考,只能接受传媒提供的“事实”,但他们有自己的体验和选择标准,即使记者真诚地以客观的理念来报道所选择的事实,仍然难以让每个受众都感到客观。

八、有闻必录

过去的新闻理论教材里,“有闻必录”是指只要有人讲过或见之于其他文字材料的事情,采访者即可持之为据,照录报道,而不对所报道事情的真假负责。

这里的“有闻必录”是对新闻客观性原则的一种扭曲理解。

如果某篇报道以众多事实为依据得出负面结论,有人就会说,我们不能有闻必录,你这是客观主义。

“有闻必录”在中国最早出现在上海的报纸上,它是报纸的广告招徕语,从来不是对新闻客观性的内涵表述。

“有闻必录”也可以正面使用,它的内涵是自我宣传,尽可能让受众指导一些新闻,而不是把所有东西都录下来,我说得很全面,仅此而已。

第五讲大众传媒的职能

一、一种泛化认识:

传媒是舆论的表达者

二、从传媒与政治的关系,定性传媒职能

1.新闻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新闻的党性、阶级性、政治性)

2.把传媒的只能比喻为“喉舌”

3.传媒的只能表现为某种“工具”,如阶级斗争的工具

4.列宁关于“报纸是集体的组织者”的说法

5.传媒教育、引导群众的只能

6.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与党派属性

7.法西斯主义对传媒性质或职能的极端错误的认识

8.传媒与政治关系的职能定性

三、关于传媒的四大基本职能

1.拉斯韦尔和赖特关于传媒四大职能的观点

第一,对环境进行监测。

第二,是社会各部分为适应环境而建立相互关系。

第三,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

第四,提供娱乐。

2.瓦耶纳关于大众媒介基本职能的观点

第一,主要的报道职能。

第二,随意的辩论职能(表达观点)。

第三,附带的娱乐职能。

3.舆论监测与舆论监督的区别

舆论监测是把一个发生的事实客观地报道出去,公众接受以后,他要根据你提供新情况调整和外部的关系,发出一些声音,对所报道的客体造成某种精神压力。

舆论监督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关于传媒职能的说法,相当程度上是传媒代表某级党政权力的监督,在较小的程度上是传媒代表公众对各种社会事务的监督。

监督是“监测+督察”职能,带有媒体主动出击、由传媒着手解决问题的性质。

四、从传媒与经济的关系,定性传媒职能

现在媒介身兼两种职能:

一种是文化产业,传媒要盈利,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本身是市场竞争的一部分;另一种职能,即传媒还有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职能。

五、从传媒形态本身定性传媒的职能

1、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

2、哈贝马斯提到,传播除了政治控制、意识形态控制以外,还有一种无形的控制,就是科技力量的控制。

应担心传媒形态带来的“异化”。

3、梅罗维茨对电视的研究,认为电视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控制了这个社会,真正控制国家的是技术专家。

 

第六讲新闻出版自由

一、宗教裁判所和世俗王权的书报检查制度

1.第一个出版自由的文献——《论出版自由》,在多元的信息中认识真理。

2.马克思的书报检查的内在矛盾导致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提出。

恩格斯提出“绝对的出版自由”指的便是这种法治化的自由。

没有人阻止你自由地发表言论,但是你发表的新闻、言论若存在问题,别人可以起诉你,有法庭的判决来决定是对是错。

按照恩格斯的说法,法治化的出版自由就是绝对的出版自由,指的是一种比较纯粹的出版自由状态,而不是人治的出版状态,与哲学上的概念也有差别。

二、18世纪两个载入新闻出版自由理念的宪法性文献

1.法国《人权宣言》第11条。

2.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以无权利主语的语言结构规定了三项自由权:

信仰自由,言论与出版自由,集会与请愿、诉愿自由。

三、19世纪关于言论自由的文献——《论自由》。

注意“多数人的暴虐”和“暗契”的影响。

四、20世纪以来共产党人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文献

五、国际上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文件

1.《世界人权宣言》确定普遍接受的、关于人权的最低标准。

2.《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保护人们的“积极自由”,即公民要求国家、社会为他做些什么。

3.《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保护人们的“消极自由”,即公民不希望国家、社会对他做些什么。

六、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理论讨论

1.新闻出版自由应受到四方面的法律限制,即在诽谤、侵犯隐私权、侵犯知识产权、泄露国家机密四个方面。

2.新闻出版自由的主体,它的主体可以认为是公民个人,也可以是新闻出版机构。

3.关于新闻业自由主义政策的三句话:

(1)观点的自由市场。

(2)自行调节的过程。

(3)传媒的社会责任——自律层面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理念要求传媒自律,刚开始受到某些传媒大亨的抵制,后来因舆论的压力而屈服,使其成为职业意识。

“社会责任”的内涵:

第一、建立新闻业享受“自由”的同时必须担负“社会责任”的观念;

第二、言论自由、信息自由是基本人权,而新闻自由仅为传媒发行人的权利,所以,对这种新闻自由的过分保护,并非符合个人和社会利益;

第三、鼓励推行新闻自律,维护新闻的自由流通,以及意见表达的公正性;

第四、建立新闻评议机构,使受到新闻业伤害的个人,团体有申述的机会。

  

4.对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新理解——欧文费斯的《言论自由的反讽》。

新闻出版自由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强势的人有说话的权利,弱势的人说话的权利有了,但是别人听不到。

欧文提出要让他们的声音被听到,需要行政权利出面协调,压制强势人群的声音,给弱势人群发言的机会,还要给他们分发“扩音器”,使他们的声音能让大家听到。

第七讲新闻法

一、区分“法制”与“法治”

“法制”主体是统治者,即通过法律进行统治。

“法治”,即用法来治理政治,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以法管理。

制定新闻分的目的,是要实现就新闻领域的法治。

二、世界上的两大法系——海洋法系、大陆法系

中国需要新闻法的原因:

1.在中国的体制下,所有的媒体都是党和政府直接领导的,传媒从业人员的自由权利,按照大陆法系的理念,应该由法律来保护。

2.传媒在中国的地位比较特殊,需要有一部新闻法来保障新闻工作者的权利,重申他们的义务。

三、新闻传播法的渊源

1.国际条约和公约。

2.中国的宪法。

3.国家的基本法、法律。

4.法规,即国务院制定的规则。

5.行政规章,即由国务院的部门发布的规章。

四、中国新闻立法的历史

1.第一个新闻法,光绪皇帝1898年发布的“上谕”,宣布中国以后要开放报禁,准许官民办报。

2.1908年,慈禧颁布《大清报律》,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新闻法。

3.1910年,《著作权章程》,第一部著作权法。

4.1906年,《大清印刷物件专律》,实行的是初步批准制,后来《大清报律》改为注册登记制附加保证金。

5.1912年,孙中山《中华民国暂行报律》,实行注册登记制,不得攻击共和国体制,要求实行更正制度。

6.1914年,袁世凯出台的多部法律限制程度大于清末。

7.1932年,蒋介石《新闻记者法》对新闻记者的资质和职责提出要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关于记者的法律,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8.1937年,蒋介石《修正出版法》,加强了对新闻的进步意义。

9.新中国成立后,新闻传播机构成为党政机关的一部分,通过党的文件和内部政策性文件进行管理。

10.1988年,中国形成了三份新闻法草案。

五、新闻法的基本理念和应有的内容

1.新闻的“四权”理念

(1)公众对权力组织的“知晓权”。

(2)维护公民的“隐私权”。

(3)为新闻来源保密的“隐匿权”。

(4)更正与答辩权。

联系传播学,作为权力主体的受众,有“传播权”、“知晓权”、“传媒接近权”。

2.注意区别诽谤和侮辱

3.新闻法应包含的大体内容:

(1)总则。

本法的适用范围,阐述新闻自由的定义等。

(2)新闻传播媒体的创办。

(3)新闻工作者的权利和义务。

(4)法律范围内的对传媒的管理。

(5)更正和答辩。

(6)新闻侵权与诉讼的程序和惩罚条款。

(7)外国新闻机构驻在人员的管理。

(8)附则,对各张杰没有涉及的问题加以提及、补充、说明。

六、我国新闻法难以出台的原因

1、法的刚性与意识形态弹性的矛盾。

2、法的权利的普遍性与传媒权利实际上的等级性的矛盾。

3、法的稳定性与舆论导向随机性的矛盾。

4、法的普遍性与纪律的有限性的矛盾。

5、对传媒的随机控制和依法行政的矛盾。

七、我国新闻实践中的“新闻官司”

1、一度存在的“国家诽谤”。

2、保护人的名誉。

3、我国关于新闻侵权的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完善。

第八讲新闻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

一、关于新闻职业道德的一般理解

1、新闻职业道德,就是新闻传播业的行业道德。

新闻从业人员或者大众传媒自身,遵循一般的社会公德和本行业的专业标准,对其职业行为进行例行的自我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

2、新闻自律,是新闻传播行业道德和规范的成文公约或行业公认的惯例,包括现在非法律的新闻行业自律组织的工作规则和处罚条例。

3、新闻职业道德在政治和市场之间所处的位置:

新闻职业道德与党对传播的政治要求、市场对其作为产业的传媒提出的要求,有关系。

但是由于新闻传播业的特殊性,对其的政治要求和市场要求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间地带,就是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

职业道德,即这个行业应该履行的基本的社会职责。

传媒基本的社会职责是监测社会环境,向人们报告发生在身边的或遥远地方的重大社会变化,老百姓指导这个信息以后能够采取措施来应对。

这是传媒的职责,也是一种职业意识,或叫职业精神。

因为记者永远无法照顾到与其报道内容利益相关的所有方面,这是记者在工作产生“道德两难”问题的根本原因。

如果以利益作为决定与否的标准,传媒将丧失其基本职能。

因而,应该按照一定的职业自律的程序做,记者和编辑不参与传媒利益的直接去的,是最合理的选择。

要求记者形成专业医师,需要形成这种意识的条件,即责任、权利、利益统一。

要求记者具备新闻传播的专业意识,就得明确他的责任、权利和利益,三者统一,准确落实,使传媒各种职能或身份的人充分到位。

其中的关键在于将编辑部门和经营部分分离开,让记者、编辑专司其职,同时保障他们的权利,这样专业意识就会产生,专业精神才可能得到弘扬。

4.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专业主义,主要指的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意识,以及围绕职业的一套新闻传播专业的操作要求。

可以概括为以下六点:

第一,专业(行业)意识:

监测社会环境的责任意识。

第二,职业规范意识和评价标准。

第三,新闻从业人员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传媒的专业培训机制。

第四,严格、客观的专业资格的认可制度。

第五,专业内部的自律。

第六,专业精神的范例。

二、我国职业新闻从业者道德意识现状:

应该是自律解决的问题,由于缺少自律,于是只好用他律来替代。

三、造成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1、体制转型。

2、商业利益。

3、行业内混岗。

4、记者岗位聘任违规和人员流动率过高。

四、目前首先要做的事情

1、将记者的“权力”意识转变为“权利”意识。

2、立足于同行控制,职业角色通过职业理念内化而形成。

3、明确一系列具体的职业规范。

4、提升新闻职业道德研究的学术质量。

五、目前普遍存在的违反职业规范的16种现象

1、编辑部与经营部混岗。

2、广告版与新闻版混岗。

3、新闻栏目拉企业赞助。

4、受贿无闻,拿了人家的钱替人家遮掩,闭嘴不说话。

5、假新闻。

6、制造“新闻假事件”。

7、免费接受被采访方的各种好处。

8、侵犯隐私权。

9、侵犯著作权。

10、媒介审判。

11、介入式隐形采访和偷拍偷录。

12、拒绝更正与答辩。

13、恶炒明星绯闻和犯罪新闻。

14、无人性的冷漠新闻。

15、直接展现暴力、血腥、灾难、痛苦的照片或画面。

16、虚假广告和庸俗广告。

六、新闻职责忠诚的两个金字塔模式

1、新闻从业者职责忠诚的刀金字塔模式:

社会职责—专业职责—组织职责—个人职责

首先要承担社会职责。

其次,要从专业角度履行职责。

然后,由于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是不同的,服务的受众群也有差异,所以还要承担传媒组织赋予的具体职责。

每个传媒人员,还要为自身发展确定更为具体的职责。

2、媒体自律的正金字塔层级模式:

职业层面—传媒层面—行业层面—制度化层面

第九讲宣传学

一、宣传概念的历史和定义

中国古代的“宣传”是传达宣布的意思。

宣传,即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和引导人们态度、控制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

首先,宣传是一个广义概念,它包括各种符号——有声符号和无声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其次,达到的目的,一是引导人们的态度,二是控制人们的行为;最后,它是一种社会传播活动。

二、宣传的几个特点

首先,宣传的本质是劝服。

其次,宣传形式上总是一个人活一群人向特定的多数人传播观点,它以单向传播为主,双向交流在宣传中是辅助性的,因而宣传者始终处于主动者的地位。

第三,宣传的对象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同道者,一类是未被卷入宣传的人群。

对于同道者的宣传目的,在于巩固已有的信念,并通过同道者进一步扩大宣传。

但是,从宣传策略上看,宣传的重点在于未被卷入的人群。

第四,宣传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宣传的效果。

对宣传者有智慧、思维、风格、知识四方面的要求。

三、几种常见的宣传方法

1、西方常用的宣传方法:

(1)加以恶名,即标签法。

(2)美化,即光晕效应。

(3)假借。

(4)现身说法,即佐证法。

(5)以平民自居。

(6)洗牌作弊。

(7)号召随大流,即花车巡游法。

2、中国常用的宣传方法:

(1)“最大—最大”策略。

(2)无我策略。

(3)求同存异。

(4)小骂大帮忙。

(5)适可而止。

(6)微调。

(7)强调移情,扮演角色。

四、宣传伦理

焦点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