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六测试选择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6681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语文六测试选择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八下语文六测试选择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八下语文六测试选择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八下语文六测试选择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八下语文六测试选择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下语文六测试选择题含答案.docx

《八下语文六测试选择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语文六测试选择题含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下语文六测试选择题含答案.docx

八下语文六测试选择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共83分,每个1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题号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题号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答案

题号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答案

二、默写填空(17分,每空1分)

1《饮酒》一诗中最能体现使人隐居生活闲适的诗句

能解释诗人安然隐居的原因的句子是

,。

2、《行路难》中相信自己终有一天能舒展自己抱负的句子是

3、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联想美妙的句子是: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诗人宁愿自己冻死,也希望立即看见之屋就名

句是

最能体现诗人那种推己及人的博爱情怀的句子是

5、《己亥杂诗》中表现龚自珍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

6、美国大唱所谓的人权,其实是

“”

目的是干涉他国内政。

(请用《醉翁亭记》中的一句话填写)

7、新任是市长上任以来,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

业蓬勃发展,真是

(请用《岳阳楼记》中的两个四字短语回答)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为坻(chí)隐曜(yào)淫雨(yín)环滁(chú)

B、林霏(fēi)悄怆(qiǎo)廿二日(niàn)浅鬣(liè)

C、呷浪(jiā)金樽(zūn)挂罥(juàn)红装而蹇者(jiǎn)

D、风掣(chè)大庇(bì)倩女(qiàn)堕事(huī)

2、.指出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政通人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峰回路转

B、觥筹交错脱笼之鹄横无际涯浩浩汤汤

C、与民同乐朝辉夕阴忧馋畏讥气象万千

D、长烟一空伛偻提携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C、祇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4、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高可二黍许B全石以为底

明灭可见为坻,为屿

C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D水尤清冽

而或长烟一空以其境过清

5、与“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这一句中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夫不能以游堕事B、全石以为底

C、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D、属予作文以记之

6、翻译句子有误的一项是()

A、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译文:

所有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在水面上吸水的鱼,都是一副悠闲自得的情态,鸟的羽毛、鱼的鳞鳍当中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B、环滁皆山也。

 译文:

环滁这个地方到处都是山。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从小潭往西南方向远望,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D、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译文:

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

7、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增其旧制(规模)往来翕忽(轻敏快捷的样子)

B、薄暮冥冥(迫近)结庐在人境(人烟稀少的地方)

C、有听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醉翁之意(情趣)

D、瀚海阑干百丈冰(沙漠)若夫淫雨霏霏(连绵的雨)

8、下面语句不构成对偶句的是()

A、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日星隐曜,山岳潜行D、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9.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用)心乐之(高兴)增其旧制(制度)

B.横无际涯(广远)连月不开(放晴)朝晖夕阴(日光)

C.冻风时作(起)波色乍明(初、始)大庇天下寒士(掩护)

D.以游堕事(耽误)问君何能尔(这样)风掣红旗(拉、扯)

10.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1.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设问)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喻)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对偶)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拟人)

12.下列各项中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己亥杂诗》的作者龚自珍,他是清代作家,我们还学过清代作家的作品有王维的《童趣》和蒲松龄的《山市》。

B.、《行路难》的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本首诗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悲愤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C.杜甫,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因此他的诗被人称为“诗史”。

D.岑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他的代表作。

13、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样那么柔和,①,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

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②!

A、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B、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C、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D、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三.阅读在线

(一)

阅读《岳阳楼记》,回答问题。

14.对文章第一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

B.“越明年”的意思是“到了第二年”。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写滕子京虽为“谪守”亦政绩显著。

D.“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予”即范仲淹的朋友滕子京。

15.对文章第二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人之述备矣”是对“岳阳楼之大观”的小结,简洁不繁。

B.“然则”轻轻—转,引出“迁客骚人”可能有的不同的情怀。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一句反问,引出下文的写景抒情。

D.这段文字详细描写了洞庭湖及其周围的景色。

16.“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

A.“不以物喜”和“不以己悲”。

B.“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

C.“忧其民”和“忧其君”。

D.“先天下之忧”和“后天下之乐”。

17.下列关于本文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迁客骚人”就是喜欢舞文弄墨的人。

B.选文中的四个问句都是反问句。

C.“古仁人之心”表现为“进亦忧,退亦忧”。

D.第二段从空间、时间上高度凝练地描写了“岳阳楼之大观”。

18.“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意为“的”,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不是“的”的意思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前人之述备矣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9.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

A.批评“以物喜、以己悲”的两种人。

B.反衬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情感。

C.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尔”的政治抱负和生活态度。

D.表达了自己的这种远大抱负无人理解的孤寂与愁苦。

2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选文第②、③段细腻地写景是为了表达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

B.选文第④段“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指的是古仁人。

C.选文主要表现了作者对被贬谪的滕子京安慰、劝勉的态度。

D.选文主要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观。

21.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的“忧”不仅是为君王的安危而担忧,也为国家、百姓而担忧。

B.“微斯人,吾谁与归?

”表达了作者无法找到“古仁人”的无奈。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既表达作者的生活态度,也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抱负。

D.文中的“览物之情”既指“满目萧然”的悲情,又指“心旷神怡”的喜悦之情。

22.对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对古仁人思想感情表示出怀疑,也提出自己的质疑。

B、作者写古仁人“进亦忧,退亦忧”,表现出古仁人的思想和行为有变化和反复。

C、作者通过探求古仁人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政治抱负。

D、作者感慨万分,哀叹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2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在朝廷上做官和指不在朝廷上做官。

B.“二者之为”指迁客骚人的“忧谗畏讥”和“宠辱偕忘”。

C.“微斯人”中的“斯人”指古仁人和范仲淹。

D.古仁人之心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是: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B.作者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C.迁客骚人登楼时的览物之情是相同的。

D.“古仁人之心”表现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作者写本文的原因是:

“属予作文以记之。

B.从空间上写洞庭湖胜状的句子: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C.从时间上写洞庭湖胜状的句子: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前人之述备矣”中“前人之述”指:

唐贤今人诗赋。

26.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盛况,交代作《岳阳楼记》的缘由。

B.第②段由远眺洞庭湖景色引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一问题。

C.第③段写“满目萧然”之景,表现迁客骚人“感极而悲”的心情。

D.选文突出滕子京的政绩,并写出了迁客骚人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

(1-3段)

2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先描写了岳阳楼雄伟壮观的景象,再借景抒发“迁客骚人”不同的览物之情。

B.“微斯人,吾谁与归?

”既慰勉滕子京,也表达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C.选文中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相同,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D.作者将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透过写景抒情转入议论,阐发自己的人生见解。

28、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中“前人之述备矣”。

B第二段写览阴雨连绵季节之景而触景伤情,悲恸不止。

C第三段写览春天温和明媚之景而感到无比欣慰和欢喜。

D第四段“斯人”是指作者的朋友重修岳阳楼的滕子京。

29.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描写了让人悲凉的情境,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

B.第②段描绘出了春风和畅、景色明丽、水天一碧让人欣喜的湖光春色图。

C.第③段作者委婉告诫世人不要因为暂时的挫折而悲观失望。

D.作者也渴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

阅读《醉翁亭记》,回答问题。

30.下列对上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间四季景色变幻而多美。

B.人们、太守、山林和禽鸟一起欢乐。

C.太守酒醒之后用文章叙述了这些事情。

D.人们不知太守为什么乐,因为太守醉而没说。

31.选出下边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选文开头先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特征,后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B.文章写“醉翁亭的命名”主要是为了介绍醉翁亭的由来和写作本文的原因。

(是为了引出作者寄情山水的乐趣)

C.选文第二段描写了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的景色。

D.文中用了不少对偶句,如“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这种句式工整优美,节奏感强。

3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介绍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和“醉翁”这个号的来历。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

C.第二段从“四时之景不同”这个方面表现山水之乐“乐亦无穷”。

D.“风霜高洁”“水落石出”写出了山间四季景色的特点。

33.下列对选文第二、三段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前者描写了四季不同的景观,后者描写游人欢乐的场景。

B.前者描写了四季不同的景观,后者描写游人欢乐和太守宴游的场景。

C.前者描写山间早晚和四季不同的景物,后者描写游人欢乐和太守宴游的场景。

D.前者描写山间早晚和四季不同的景物,后者描写太守宴游的场景。

34.请在下列句子翻译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A、野花的芳香伴着清幽的香气,高大的树木秀丽而又形成浓郁的绿荫。

B、野花发出的香气非常清幽,漂亮的树木秀丽繁茂而又阴凉。

C、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

D、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高大的树木枝叶繁茂而又阴凉。

35.下列对第①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描写山水之美,为后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作了铺垫。

B.本段文字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显得亲切自然。

C.本段主要介绍了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得名由来以及醉翁之乐。

D.本段文字采用了由大到小,层层推进的写法。

36.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第②段描写了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和太守的山水之乐。

C.第③段表现出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与民同乐。

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呈现被贬后思想极度消沉的状态。

3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岳阳搂记)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B.《醉翁亭记》“句句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

C两文都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D.两文在景物描写上都采取了情景交融的写法,两文的语言都清丽明快,气势磅礴。

38.下面对“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酒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必须借助喝酒才能在心里领会得到。

B.山水的景色领会在心里,陶醉于喝酒之中。

C.欣赏山水得到乐趣,心中畅快,自然酒兴大发。

D.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之中。

39.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文字写醉翁亭的环境和命名,是为了引出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B.“太守醉”的真正原因在于山水之美。

(还有百姓生活富足)

C.第③段描写了太守宴游之乐,是为了具体地表现太守“与民同乐”的主旨。

(还有滁人游山之乐)

D.第③段中“人之乐”指宾客随太守宴游之乐和太守之乐。

(没有太守之乐)

4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主要是写山间早晚和四季的景色,目的是为了表现“乐亦无穷”。

B.第③段写滁人的游乐目的是为了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人民安居乐业。

C.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因为陶醉山水、与民同乐。

D.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醉”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与民同乐的思想。

41.理解全文,选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一项。

()

A.本文表达了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与民同乐的情怀。

B.选文第二段使用了衬托手法:

以“禽鸟之乐”衬“游人之乐”,又以“太守之乐”衬“游人之乐”。

C.全文在写作上以“乐”为主线,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D.“散中有整、错落有致、别具一格”是本文句式的特点。

42.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

 A.本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和太守之乐,其实质都是与民同乐。

 B.作者在本文借寄情山水来表达对遭到贬谪的不满,抒发消极的情绪。

 C.文章第三段写滁人游、众宾欢、太守醉三个画面。

 D.全文围绕“醉”和“乐”展开,写“乐”正是为了写“醉”。

43.选出对文章写作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采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B.本文每句话都用“也”字作结,起判断和舒缓语气的作用。

 C.本文语句凝练,言简意深,片语传神。

D.本文写太守之乐是为了突出游人之乐。

4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写太守只是因为山里四季景色之美而乐。

B.第②段生动展现滁人游山之乐和太守宴游之乐。

C.第③段以禽鸟、游人衬托太守以众人之乐为乐。

D.全篇充分体现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45.对选文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介绍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

B.介绍了“醉翁亭”名的由来

C.由介绍醉翁亭,点出全文的主旨。

D.开篇引“乐”,点出醉翁之意全部在山水之乐。

46、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之者谁(出名)B、伛偻提携(腰背弯曲)

C、觥筹交错(酒杯)D、射者中,弈者胜(下棋)

47、对文段中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日出而林霏开”是早晨之景B、“云归而岩穴暝”是傍晚之景

C、“野芳发而幽香”是春天之景D、“水落而石出者”是秋天之景

(三)(阅读《小石潭记》,回答问题。

4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水尤清洌(格外)      B、往来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C、犬牙差互(狗的牙齿)  D、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              

49、选出与“佁然不动”中的“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人恒过,然后能改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屋舍俨然               D、吴广以为然                         

50、选出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  ):

A、全石以为底(我认为小潭的底部是整块石头)

B、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时隐时现)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可以长久停留)

51、选出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A、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B、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遮掩树干,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C、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遮掩缠绕,摇动飘落,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D、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遮掩缠绕,摇动飘舞,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52、下列对内容的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53、下列对内容的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

A、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鱼,树,着意渲染了寂寞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B、本文按游览的顺序来写: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潭中气氛——小潭源流。

C、写岸上景物,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青”、“翠”写颜色,“蒙络摇缀”写形貌,“参差披拂”写动态,寥寥数语,写得宛如图画。

D、写潭的游鱼,文字不多,却极其精彩。

“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既正面写出游鱼的自

由自在,又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5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B、影布石上(映)

  C、斗折蛇行(像蛇爬行一样)       D、不可久居(居住)    

55、选出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不以物喜

  C、徒以有先生也      D、以光先帝遗德                     

56、选出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  ):

  A、闻水声,如鸣佩环(听见水声,像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

  B、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一散一聚的)

  C、其岸势犬牙差互(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57、选出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A、四面竹子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没有什么人。

  B、四面竹子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没有其他人。

  C、四面竹子树木缠绕着,静悄悄的没有其他人。

  D、四面竹子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非常寂寞。

                          

58、下列对内容的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二段的潭中之鱼的“乐”,是作者观赏景物产生的喜悦之情的写照。

  B、文章着力渲染“凄神寒骨,俏怆幽邃”的气氛,表达了作者被贬的抑郁忧伤之情。

  C、文中的小石潭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从“伐竹取道”、鱼儿的“俶尔远逝”就知道。

  D、本文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俏怆幽邃”,一乐一忧形成对比。

      

59、下列对内容的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

  A、文章写小石潭,重点写石之奇异,“为坻,为屿,为嵁,为岩”,石多、石怪,成为小石潭的特色,潭因此而得名。

  B、本文写游鱼,重点写水之清冽,而且通过鱼、日光、鱼影的描绘,巧妙地表现了鱼的活泼。

  C、作者以严谨、自然、洁净的笔墨,描绘了小石潭石之奇、水之清、鱼之乐、人之情。

  D、作者不仅善于捕捉山水的自然美,而且在山水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怀,这就是景与神会,情景交融。

   

(四)《满井游记》

60.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A.①冻风时作()     ②于时冰皮始解()

B.①呷浪之鳞()     ②鳞浪层层()

C.①于时冰皮始解() ②始知郊田之外()

D.①欲出不得  ()②偕数友出东直()

61.选出加点词词义不相同的一项[]

A.①娟然如拭②悠然自得B.①游人虽未盛  ②风力虽劲

C.①未之知也②曝沙之鸟D.①泉而茗者    ②红装而蹇者

62.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