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公路运输组织效果评价与衡量与衡量指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6504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公路运输组织效果评价与衡量与衡量指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五章公路运输组织效果评价与衡量与衡量指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五章公路运输组织效果评价与衡量与衡量指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五章公路运输组织效果评价与衡量与衡量指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五章公路运输组织效果评价与衡量与衡量指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公路运输组织效果评价与衡量与衡量指标.docx

《第五章公路运输组织效果评价与衡量与衡量指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公路运输组织效果评价与衡量与衡量指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章公路运输组织效果评价与衡量与衡量指标.docx

第五章公路运输组织效果评价与衡量与衡量指标

第五章公路运输组织效果评价指标

第一节公路运输组织效果评价指标类型

公路运输组织效果评价指标基本类型主要包括有关运输产量、运输质量、运输消耗、运输效率及运输(经济)效益等五个方面。

一、运输产量指标

1•客货运量(Q)

2•客货周转量(P)

二、运输质量指标

1.万车公里死亡(伤)人数(Nb)

Nb

Nb=(p/10000km)

10000km

式中:

Nb――死亡(伤)总人数(p)。

2•事故频率(Ra)

Za

Ra=(次/10000km)

10000km

式中:

Za--事故次数(次)。

3•货运赔偿率(Rc)

Rc=Rci100%Cr

式中:

Rci--货损货差赔偿金额(元);

Cr--货运营业总收入(元)。

4.班车正点率(Ro)

Ro=Zo100%Zo

式中:

Zo――正点班次(次)

ZZo――全部总班次(次)

三、运输消耗指标

公路运输业是一个国家的能源消耗大户。

运输消耗指标包括:

1•燃料消耗指标:

百车公里燃油量(Df)

Qf

Df=—(L/100km)

100km

式中:

Qf——油料实际消耗量(L)

2.成本指标:

千吨公里综合运输成本

S=——S(元/I000tkm或元/1000pkm)

式中:

XS——运输总成本(元)

EP——换算总周转量(1000tkm或1000pkm)

四、运输效率指标

运输生产效率是运输产量和运输生产投入要素的比较,单位运输工具、运输

劳动力完成的运输产量越多,表明运输生产效率越高。

它包括:

1.活劳动的效率指标:

全员劳动生产率(We)

P

We=(tkm或pkm)

N

式中:

XP周转量总和(tkm或pkm)

N――职工总人数(p)

2•物化劳动的效率指标:

车吨(客)期产量(Pt)

Pt=(tkm/t或pkm/p)

q。

式中:

XP周转量总和(tkm或pkm)

Uqo车辆总吨(客)位(t或p)

五、运输经济效益方面的指标

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产出的比值,运输经济效益高低不仅关系到企

业的自我积累和生存与发展,而且涉及到整个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

因此,经济

效益是评价公路运输组织效果的重要内容。

1•车吨(客)利润(Jt)

J

Jt=兀/t(p)

q。

式中:

xj――利润总额(元)

Zqo营运车辆总吨(客)位t(p)

2•人均利润(Jn)

Jn=(元/p)

N

3•资金利润率(ri)

J

ri=100%

F

式中:

XF――全部资金总额(元)

4•资产增值率(ra)

Cra=(-—1)100%

Co

式中:

C——期末资产总值(元)

Co期初资产总值(元)

第二节公路运输生产率的计算与分析

一、公路运输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指人们在劳动生产中的效率,它是劳动成果与消耗的劳动时间

之比。

劳动生产率的确定,在汽车运输企业通常采用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和全员

P—

劳动生产率两个指标。

其中全员劳动生产率可按式We=计算,司助劳动生产

N

率(Wa),计算公式如下:

P亠

We=(tkm或pkm)

N

式中:

XP周转量总和(tkm或pkm)

N――同期司助平均人员(p)

计算劳动生产率的时间,可分为时、日、月、季、年,分别以人时、人日、人月、人季、或人年来表示。

二、公路运输车辆利用单顶指标

1•车辆时间利用指标

车辆的时间利用指标主要有:

车辆完好率(aa)、车辆工作率(ad)、平均

每日出车时间(Td),出车时间利用系数(S),车辆昼夜时间利用系数(p)。

•工作车日

完好车日

营运车日I停驶车日

非完好车日

在册车日

(总车日)非营运车日

车辆完好率(aa),又称完好车率,指统计期内完好车日与总车日之比,用以表示总车日可以用于运输工作的最大可能性。

车辆工作率(ad),又称工作车率,是指统计期内工作车日与总车日之比,用以表示总车日的实际利用程度。

平均每日出车时间(Td),是指在统计期内平均每个工作车日的出车时间,即指

当班车辆由车库或车场驶出,直到返回车库或车场的库外出车工作延续时间。

车辆昼夜时间利用系数(P,是指统计期工作车日内平均每日出车时间Td在一昼夜时间中(即24小时内)所占的比重,又称总车时利用率。

出车时间利用系数(S),是指统计期内车辆纯运行时间(Ht)在出车时间内所占的比重。

2.车辆速度利用指标

车辆速度利用指标有三项,即:

技术速度、营运速度及平均车日行程。

其中:

技术速度(Vt),等于汽车行驶的里程与纯运行时间之比,用以表示车辆行驶的快慢。

营运速度(Vd),是指车辆在路线上工作时间内,平均每小时所行驶的里程,用以表示车辆在出车时间内有效运转的快慢。

平均车日行程(Ld),是指统计期内平均每一工作车日内车辆所行驶的里程,用

以表示车辆在统计期工作车日内有效运转的快慢。

总行程

LD二工作车日

上述三项速度指标间相互关系为:

Ld=TdVd=TdNt(km)

3.车辆行程利用指标

车辆在一定时间内行驶的里程,称为行程。

车辆行程由载重行程与空车行程构

成。

载重行程属生产行程。

空车行程包括空载行程和调空行程,空载行程是指车辆由卸载地点空驶到下一个装卸地点的行程,也可计为生产性行程,因为它是运输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

调空行程是指空车由车场开往装载地点,或由最后一个卸载地点空驶回场的行程,它是完成运输工作的准备行程,还包括与运输工作无关的行程,如空车开往加油站、保修地点进行加油、保养、小修的行程。

为了反映车辆总行程的有效利用程度,采用评价指标里程利用率(B)指标,又称行程利用系数,是指统计期内车辆的载重行程与总行程之比。

L=Ly+Lw=Ly+Lk+Ld

Ly有载行程(km)Lw无载行程(km)

Lk空驶行程(km)Ld调空行程(km)

4•车辆载重(客)量利用指标

车辆载重(客)量利用指标,是表示车辆载重(客)能力有效利用程度的指标,它包

括静载重量利用率、载重(客)量利用率及实载率三项指标。

其中:

平均静载重(质量)是指每一辆营运车平均装载的货物数量

Q

q二n(吨)

Q计算期内实际总装载质量(t)

N计算期内总装车数

静载重(质)量利用率(Y),是指车辆实际完成的运量与车辆额定运量之比

用以表示车辆额定载重量能力的有效利用程度。

N

qi

Y=-q-=X100%

q&c

qo

i1

Y――静载质量利用率

q平均载质量

q0核定吨位

载重(客)量利用率(Y,是指车辆实际完成的周转量与额定周转量之比。

其中

载重量利用率又称动载重量利用率、吨位利用率,载客量利用率又称满载率,均用

以表示车辆在载重行程中载重(客)能力的有效利用程度。

P――实际完成的周转量(吨公里)或称自载换算周转量

Py0――重车吨位公里(额定周转量)(吨公里)

实载率(£),又称吨(客位)公里利用系数,是指车辆实际完成的货物(旅客)周转量与全行程周转量之比,用以反映车辆在总行程中载重(客)能力的有效利用程度即可综合反映车辆行程利用和吨位利用程度。

实际完成周转量

P

总车吨公里

x100%=P0

吨位利用率与实载率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P0=YPy0

在统计车辆的额定吨位相同时:

5.车辆拖挂能力利用指标

即拖运率(B),是指挂车所完成的周转量与主挂车合计完成的周转量之比,用

以表示车辆拖挂能力的利用程度。

三、运输车辆生产率的计算与分析

1.运输车辆生产率计算式

运输车辆生产率是措营运车辆在运输生产活动中的效率,它是综合反映车辆

在时间、速度、里程、载重(客)量和拖挂等五个方面利用情况的指标,通常用单车期产量和车吨(座)期产量表示。

前者是指单位车辆在单位时间(年、季、月、日)内所完成的周转量;后者是指平均每一车吨(座)位在单位时间(年、季、月、日、时)内所完成的周转量

统计期内以周转量计的车辆生产率计算公式为:

W=ADdLd_q^(tkm或pkm)

1

式中:

W车辆周转量(tkm或pkm)

A――统计期营运车辆数(辆)

D――统计期日历天数(天)

平均一个工作车日内单位出车时间完成的周转量计算公式,则为:

Wp=SVt旳。

y(km或pkm)

式中:

Wp单位时间周转量(tkm/h或pkm/h)

假定载货汽车在出车时间内,除因货物装卸作业发生停歇外,无其它停歇时间则出车时间利用系数为

L1tluVT

单位出车时间载货汽车完成的周转量为:

VTL1

单位出车时间(h)完成的运量(Wq),

Wq=

综上所述,与货运车辆生产率有关的车辆利用指标共有八项:

工作率ad,技术速度载重行程L1,里程利用率B,额定载重量qO,载重量利用率Y,装卸停歇时间tlu,拖运率B。

2•各车辆利用单项指标对运输车辆生产率的影响(以载货汽车为例)

1)工作率ad的影响

式w=ADdLDq0表明,车辆工作率与车辆生产率成正比关系。

为了提

1

高车辆工作率,要求提高企业车辆的技术状况及企业营运组织工作水平。

2)技术速度(VT)与里程利用率B的影响。

当技术速度的初值越小,其值的变化对生产率的影响程度越大,当技术速度的初值很大时,其值的变化对生产率的影响程度较小。

提高车辆技术速度固然重要,但保持车辆的经济速度更能充分保证运输安全和经济性,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也是提高运输生产率的有效途径。

为了提高车辆的技术速度,要求车辆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和良好的驾驶技术。

里程利用率B对生产率的影响与技术速度的影响特性相同,里程利用率增加,车辆在工作时间内的载重行程随之增加,车辆生产率提高。

为了提高里程利用率,可采取如下措施:

做好货源的调查工作,组织好回程货源,合理编制运输作业计划,选择合理的行驶路线及合理调度车辆;根据货运点的分布情况,合理规划汽车保养场、加油站的位置及采用多班运输时,应实行在线路上交接班,减少调空行程。

a=^!

匕=旦

tlutlu

3)实际载重量(qoY)的影响

平均吨位(qo)与吨位利用率(Y和车辆生产率呈线性关系,且提高平均吨位与吨位利用率对提高车辆生产率的影响极为明显。

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载重量的增加,导致了车辆技术速度的下降和装卸作业停歇时间的增加,其结果使车辆生产率增长幅度发生变化一一增幅减小。

在车辆核定吨位既定的情况下,影响车辆载重能力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例如货源货流条件,货运的类别,车辆类型,集装箱类型,装车(箱)方式,集装箱积配载技术,车、货间的适应程度等等。

因此,以货供车,以车配货,不断提高装载技术和车辆调配水平,有助于提高车辆吨位利用率。

4)装卸作业停歇时间(tiu)的影响

车辆运输过程中的货物装卸工作,是进行运输生产活动的重要环节,车辆装卸作业停歇时间的长短,对车辆生产率有很大的影响。

在一定条件下,车辆生产率与装卸作业停歇时间成反比,装卸作业停歇时间愈长,车辆生产率愈低。

这种情况在短途运输时尤为明显。

因此,努力缩短车辆装卸作业停歇时间,有助于车辆生产率的提高。

为了缩短装卸停歇时间,一方面,应努力提高装卸作业效率,使装卸作业的停歇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应尽量避免或减少非装卸作业的停歇时间,使这部分时间接近或等于零。

Li——

a=b=qoL1

Vt

5)平均每(运)次载重行程(Ll)的影响

车辆每运次载重行程对于单位时间周转量和单位时间运量有完全不同的影

响,而且平均每运次载重行程越小,这种影响就越大。

这是因为平均每运次载重行程减小,意味着运次可增多,则运量必然大,周转量反而小。

平均每运次载重行程对于车辆生产率、车辆周转速度、货物运送速度等均有很大影响。

在一定营运区域内,平均每运次载重行程的长短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运输部门只能在保证运输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以最短的运距、最快的速度、最小的费用来实现物资的流转和产销联系,这是国民经济对运输的要求。

6)拖运率(B)的影响

拖挂运输是汽车货物运输的发展趋势,它是在不增加驾驶员和主车情况下,充分利用尚未被利用的部分功率,提高运输生产率,降低运输成本的有效措施。

拖运率受到货源数量、装卸现场和道路、车辆技术性能和状况、拖挂组织形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要提高拖挂能力,应根据具体条件加以考虑,尽可能为组织合理拖挂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车辆生产率的变化,是多种单项指标综合影响的结果。

为了掌握各项指标对生产率的影响程度,以便确定改进哪项效率指标对提高生产率最为有利,可以采用绘制生产率特性图的方法进行。

生产率特性图就是生产率随各单项效率

指标变化的综合图

各因素(单项利用指标)对生产率(Wq)的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为:

实际载重量及载重量利用率、装卸工作时间、行程利用率及技术速度。

因此,提高载重量利用率是提高生产率(Q)最有效的方法。

第三节公路运输成本、利润与运价

一、公路运输成本

1•公路运输成本费用

公路运输企业运输成本范围按其用途分为车辆费用和企业管理费两类,共十

个项目:

(I)车辆费用:

指营运车辆从事运输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工资、职工

福利费、燃料费、轮胎费、保修费、大修理基金提存、折旧费、交通规费及其它共九个费用项目。

(2)企业管理费:

指企业为管理和组织运输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和业务费用。

根据费用归口管理的要求,企业管理费用可分为企业管理部门管理费、车队管理费和车站管理费三类分别核算。

2.公路运输单位成本的确定

公路运输单位成本(S),—般是指完成每单位运输产品产量所支出的费用,以统计期内公路运输企业所支出的全部费用与所完成的运输产品产量之比来表示。

公路货运企业的全部费用,还可按照同车辆行驶及产量的关系分为三部分:

变动费用(Cc)、固定费用(Cf)及装卸费用(Gu)。

其中装卸费用,各运输企业在确定成本时单独计算,所以公路货运企业的运输成本费用只包括前两项费用。

变动费用(Cc),指与车辆行驶及产量有关的费用,又称车辆运行费用,按每千米行程计算,包括:

运行材料费、车辆折旧费、车辆保修费、养路费及其他与车辆行驶有关的各项费用。

固定费用,指与车辆行驶及产量无直接关系的费用,即不论车辆行驶与否,企业总要支付的费用,又称企业管理费,按车辆的在册车日或车时计算。

它包括:

职工月工资、行政办公费、房屋维修费、牌照费、职工培训费、宣传费及业务手续费等。

对载货汽车运输而言,单位运输成本可表示为每吨公里的变动费用与每吨公里的固定费用之和。

3•公路运输成本的影响因素和降低途径

1)公路运输成本的影响因素

(1)与车辆运用效率有关因素对运输成本的影响。

各影响因素对运输成本的影响程度大小是按照下列顺序排列的,即:

载重量

利用率(丫)、里程利用率(B)、装卸停歇时间(tiu)、技术速度(Vt)等。

(2)与组织措施和工作方法有关的因素对运输成本的影响

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

其次,节约燃料、保修材料及轮胎费用。

在公路运输成本中,仅燃料、轮胎、保修、大修这四项费用就占60%以上。

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燃料、材料和轮胎的消耗定额管理,尽量节约各种物资的消耗,就可以显著降低运输成本。

再次,搞好安全运输,提高运输质量,尽量减少非生产支出及各种事故损失等,也会影响运输成本。

(3)与技术设备有关因素对运输成本的影响。

先进的运输设备对降低运输成本的影响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设备运用效率以及节约燃料、材料消耗来实现的,这和前述采取组织措施和先进工作方法来降低运输成本是相辅相成的。

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必须有相应的组织措施和工作方法与之配合,才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

(4)其它因素对运输成本的影响。

除上述几方面的因素外,其他如公路技术等级、自然气候和地形条件等,也对

运输成本有较明显影响,公路运输生产过程中的消耗,主要是用于克服公路阻力使车辆(载货或载客)发生位移的消耗一一燃料、轮胎、保修、大修、折旧等各项支出的大小,与公路(主要是指路面状况)关系极大,而这些费用的支出,在公路运输成本中又占很大比重。

因此,提高公路技术等级有助于大幅度降低运输成本。

2)公路运输成本的降低途径

(1)提高公路等级是降低公路运输成本的有效途径。

(2)提高车辆的技术性能,大力发展大吨位汽车(尤其是大吨位柴油车),是降低公路

运输成本的有力措施。

(3)改善经营管理是降低运输成本的重要措施。

用改善经营管理来降低运输成本的具体途径很多,主要有:

①提高劳动生产率,力求以较少的人力消耗完成较多的运输任务;②提高运输效率,充分发挥车辆运用的效能;③强化经营管理,节约各项物资消耗;④大力开展技术革新,逐步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运输生产技术水平。

二、公路运价

公路运价是公路运输经营者为提供公路运输服务所收取运费的基准价格,它

以运输产品价值为基础,以运输供求关系为依据。

1•公路运价的分类

公路运价根据不同的要求,可有以下几种分类:

(1)按运输对象,可分为客运运价(或票价)、货物运价和行李包裹运价。

(2)按运价运用的范围,可分为普通运价、特定运价和优待运价等,

(3)按照货物托运数量,可将货运运价分为整车运价、零担运价和集装箱运价。

(4)按照计价形式,可分为计程运价、计时运价、长途运价、短途运价和加成运价等。

2•公路运价的形成依据

(1)制定运输价格要以运输价值为基础。

(2)制定运价要考虑合理利润。

主要有四种方法,即:

工资型、成本型、资金型和复合型。

工资型的运价,是按平均工资盈利率来确定盈利,即:

运价=运输成本十运输业职工的工资X平均工资利润率

成本型运价,按成本盈利率制定价格,即:

运价=运输成本十运输成本X社会平均成本盈利率

资金型的运价,按资金利润率确定价格,即:

运价=运输成本+单位运输产品占用资金量X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复合型的运价,主张按平均盈利率和平均工资利用率来确定价格。

(3)运输产品的供求关系对价格影响。

(4)合理的运输产品比价。

(5)适应国家政策的要求。

三、公路运输成本、利润与运价

从运输生产系统的投入一产出过程来分析,运输生产系统包括三个基本部分:

(1)投入(或称输入):

主要是指运输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要素;

(2)运输生产过程(或称位移过程):

指如何进行人与物的空间位移;

(3)产出(或称输出):

指产出的结果是什么。

禾I」润是运输企业营运收入扣除成本和税金以后的余额。

利润的有无,利润额

的多少,在运价和税率既定的条件下,取决于成本的高低,它同运输企业管理工作水平,增产节约的成效有着直接的联系。

第四节公路运输服务质量评价指标

一、公路运输服务质量的涵义及特性

公路运输服务质量,是指公路运输服务在满足客、货用户的运输需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

公路运输服务质量特性主要指:

安全性、及时性、准确性、经济性、方便性、舒适性等六个方面。

1.安全性

运输活动的特点之一就是只改变客、货的空间位移,而不改变其属性和形态。

因此,在运输活动的全过程中,首先必须保证客、货的安全,防止货损、货差以及旅客人身伤害。

2.及时性

运输的及时性是指满足客户所需要的最佳运输时速。

对货物运输来说,及时实现货物的空间位移,最大限度地缩短再生产过程中流通的时间。

对旅客来说,尽可能减少旅客在途时间,尽快到达目的地。

3.准确性

准确,指汽车客货运输准备及运送工作准确。

如在货运方面要求办理托运手续、安排车辆及货物交接准确;在城市定线定站式公共客运方面要求车辆准点运行;在城间长途定线式公共客运方面除要求车辆准点进行外,还要求准确运输

等。

4.经济性

在完成同样任务的条件下,应尽量节约运输过程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以减少客户费用支出,这也是客户关心的问题,它是运输质量主要特性之一,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5•方便性

公路运输经营者能否积极主动地急顾客之所急,想顾客之所想,为顾客提供一整套便利周到的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对旅客运输来说,在购票、候车、进站、上车、下车、行包托运及提取等环节,均要求方便和手续求简便;对货物运输来说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运和服务良好,充分体现手续简便送货到门。

6.舒适性

舒适性是指客运方面旅客乘车舒适程度,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人们对旅行中的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要求旅客运输工作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旅客对舒适性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