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63913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docx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docx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人教版教材第41页的例10和“做一做”及练习八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运算过程是从数的组成角度去理解这些简单的加减口算,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的认识,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同时也为后面正式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做准备。

三、课  型 :

新授课

四、教学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4、使学生深入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并能准确计算.

六、教具、学具准备

有关例10的简单课件、口算卡片、磁铁、小棒等。

七、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 旧知复习,新授铺垫

1、填空练习:

师: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电脑显示:

聪明屋)同学们我们进聪明屋里看一看,好不好?

30是( )个十   60是( )个十

4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5个十和8个一组成( )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 )

2、口算:

师:

你们回答得真好!

我们接着往前走。

(电脑显示:

米老鼠)米老鼠也在欢迎我们,看看它给我们出的什么题?

哦!

原来它给我们出了一组非常激烈、非常热闹,而且要求速度的抢答题,看谁抢得又快又准,准备好了吗?

(电脑依次显示:

口算题)

6+3  9-4  8+2   7+6  12-9

二、通过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设疑导入:

  通过口算练习,同学们对2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已掌握.那么,如果再给你一些比20大的数字,让你计算加减法,你会算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师边口述边演示幻灯片4: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出现课题.) 

    100以内的数中有9个特殊的数字10、20、30、40、50、60、70、80、90,它们就叫“整十数”。

我们学过的“一位数”有:

0……

2、教师创设情境 ,教学例10

3、解决30+2。

教师表扬学生爱动脑筋,选择一个问题问:

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

(出示带有问题的纸条)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

30+2=32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1) 四人一组摆小棒算一算并汇报结果

先摆三捆小棒再摆两根,合起来是32根小棒

(2) 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30+2的计算方法?

30是3个十,2是2个一,根据数的组成合起来是32.

4、解决2+30。

要求一共有多少瓶酸奶还可以怎样列式呢?

教师板书:

2+30

怎样计算2+30呢?

(四人一组交流讨论)

(1) 交换30和2的位置,和不变.

(2) 左边摆三捆小棒,右边百2根小棒,合起来是32根小棒

(3)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

5、解决32-2。

教师问:

现在我们知道妈妈给小明买了32瓶酸奶,小明喝了2瓶后,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谁还会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还剩多少瓶?

出示纸条。

)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找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32-2=30。

你能告诉大家是怎样计算的吗?

(1) 学生通过摆小棒并交流讨论汇报结果。

先摆出三捆零两根小棒,拿走两根,还剩三捆就死30根。

(2) 说说根据数的组成可以怎么想?

32是三个十和2个一,减去2个一,剩下3个十,就是30.

   三、运用实践操作,巩固练习

1、摆一摆,算一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a、教师幻灯片出示摆小棒,请学生仔细观察后,摆出相应的算式,再列式计算,并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先摆5捆,再摆6根。

◆先摆3捆零5根,再拿走5根。

b.根据教师的描述先摆小棒,然后根据操作列出相应的算式。

◆先摆3捆,再摆5根。

◆先摆5捆零4根,再拿走4根。

 

四、“找朋友”游戏

教师点播音乐“找朋友”后,先将5张写有算式的卡片发给5名同学,再将5张写有答案的卡片发给5名同学。

拿有算式的同学出示算式依次呼叫找朋友。

五、反馈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在书上做第43页的第5题,限时2分钟。

学生做题,教师计时,做后集体订正。

 

六、数学游戏:

谁先吃到玉米?

教师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熊吗?

那么你们知道小熊最喜欢吃什么吗?

(玉米)所以啊熊妈妈带着她的熊宝宝来到野外的草地上。

熊妈妈架起烤炉,烤起宝宝们最爱吃的玉米。

熊宝宝闻到阵阵的香味,馋得口水都快流下来了真想马上吃到香甜的玉米。

可是熊妈妈却一点都不着急,(出示幻灯片8)她要求她的宝宝开动脑筋,想办法谁能找出结果和玉米前的数字相同的算式,谁就能先吃到玉米。

教师和3名学生进行示范:

先将9张写有算式的卡片排列于黑板上,教师做扮演熊妈妈(做裁判),其余三名学生每人每次任选一张,算好后将结果告诉老师,如正确,教师则发给一张画有玉米的图片给学生予以奖励。

 七、教学小结

结合本节课总结:

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就是把几个十个和几个一组合起来,比如30加2,就是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遇到一位数加整十数,比如2加30,我们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遇到减法可以这样想: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个十和2个一加在一起就是32,从32中减去2个一,就剩下3个十即30

八、作业设计

1.填空:

 

 

2. 34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个十和5个一是(    ).

3.计算下列各题。

70+8=      40+4=      75-5=

83-3=      90+8=      30+7=

4+70=      67-7=      80+6=

九、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加法

1、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

 30+2=                    2+30=

2、妈妈一共买了32瓶酸奶,小明喝掉了2瓶,还剩多少瓶?

32-2=

 

 

通过“数的组成”这部分的复习,为下面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进行必要的铺垫。

聪明屋、米老鼠场景的设置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瞬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课件展示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考、提问的意识。

通过摆小棒计算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加法计算,将30和2合起来,也就是把小明手中的两瓶和桌子上的30瓶酸奶合起来。

计算30+2的结果,是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

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

]

[学生可能是利用加法的含义来计算,也可能是交换30和2的位置来算,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不仅可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特别是不爱发言的学生,同时还体现了算法可以多样化,让学生通过交流,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

]

[让学生知道:

为什么要进行减法计算,再依据减法的含义,从32里去掉2,计算32-2的结果,可以依据数的组成知识,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就是30;还可以这样想: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个十和2个一加在一起就是32,从32中减去2个一,就剩下3个十即30。

][如此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对所学加减法计算过程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利用学具帮助学习的意识,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

]

[通过计时计算,可提高学生的自信度,加强对新知的巩固程度。

]

 

 

[通过有趣的故事,把学生带入游戏情境之中,利用游戏进行口算练习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愉快的活动中。

通过这个练习,可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掌握的程度。

]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通过100以内数的组成为加减法计算奠定基础,通过拼摆和看图列式渗透加法交换律和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我感觉整体效果还不错。

一是运用小棒的拼摆,不仅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加减法计算过程的理解,而且也初步培养了学生利用学具帮助学习的意识,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是通过游戏竞争的方式巩固新知识,符合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从生活中引入新课,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利用学生熟悉的买酸奶的情景导入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不足之处是没能对个别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

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有待提高。

作业练习的时间不够充裕,在少讲多练上还要得以改善;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觉得上好一节课,作为教师一定要深入理解教材,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

我想,只有善于研究,勇于探索,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4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准确地计算出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100以内的组成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并能准确计算.

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空:

(1)40里面有(   )个十

(2)4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4个十和5个一是(   )

(3)3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3个十和8个一是(  )

2.课件出示口算题:

  ①6+3=  ②5+8=

  ③9-4=  ④15-7=

  ⑤8+9=  ⑥15-6=

  ⑦14-6=  ⑧4+6=

二、探究新知

1、激励导入:

  刚才大家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非常熟练。

这节课我们学习比20大的数字的加减法计算,你有信心学好吗?

2、教学例9.设计情境

一天,小明与妈妈去超市里买酸奶。

妈妈原本打算买30瓶,就在付钱时,小明又在货架上拿了2瓶,这样以来妈妈一共要付多少瓶酸奶的钱?

要解决此题,怎样列式计算?

生答师板书:

30+2=

(1)用小棒摆一摆.

请同学们先摆出30根小棒,代表30瓶酸奶,你们怎么都白了3捆小棒呢?

(3捆就代表3个十,师板书:

3个十)

再摆出2根小棒代表2瓶酸奶。

(2根小棒代表2个一,师板书:

2个一)

请同学们把两部分合到一起,想一想算一算,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谁能把自己的想法给大家说一说。

看小精灵是怎么想的?

和我们的想法一样吗?

(30是3个十,2是2个一,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所以30+2=32)

(2)、如果妈妈买的是60瓶,小明又拿了3瓶,他们一共要付几瓶的钱呢?

怎样列式计算呢?

生答师板书:

60+3=

30+2大家会计算,60+3你会计算吗?

自己先说一说算法。

谁想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3)反馈练习:

先说算法再说出结果.

30+4=  20+8=  50+2=

3.如果妈妈原本买了32瓶奶,付钱时发现钱不够,让小明退回2瓶,她应该付几瓶的钱?

怎样列式计算?

生答师板书:

32-2

(1)      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试着算出32-2=?

谁想给大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看小精灵和大家的想法一样吗?

(32是3个十和2个一,减去2就是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也就是30.所以32-2=30.)

(2)若妈妈本来买了63瓶,付钱时退回了3瓶,应该付几瓶的钱?

怎样列式计算?

(63-3 )

请自己先算一算,并你的计算方法说给同桌听。

(3)反馈练习:

先说想法再说得数:

56-6=  98-8=74-4=

4.引导学生思考

2+30=□,应该怎样计算?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引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使学生明白算理,2+30表示2个一和3个十合起来,得32.与例9:

“30+2”只是加数的位置不同,但算法相同.

(2)反馈练习:

3+60,9+807+205+40,先说算再说得数.

自己在练习本上编几道同类几十加几的口算题,再颠倒位置口算.算完让学生思考,看学生能发现了什么?

(两个数颠倒位置相加,但计算结果相同.)

5、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加法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整十数加一位数,或两位数减一位数),师:

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就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板书课题。

结合上面例题的计算说说怎样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三、巩固练习

1.课本上做一做习题,看图写算式:

2.34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个十和5个一是(   ).

3、比比谁算得有对又快.

  70+8=  40+4=  75-5=

  83-3=  90+8=  30+7=

4+70=  67-7=  80+6=

4、列式计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A、停车场停了50辆自行车,又推来了9辆,

一共有多少辆?

B、花房里有36盆花,搬走了6盆,还剩多少盆?

C、有40个学生,3个老师。

每人一瓶矿泉水,带40瓶够吗?

D、小明剪了50颗星,小东剪了7颗星,学前班共有54个学生,他们剪得星星够每人一颗吗?

5、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

松鼠哥哥摘了20个松果。

松鼠弟弟摘了8个。

请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式解答。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怎样计算?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儋州市八一中心小学   何东梅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第41页例10。

教材分析: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课的教学设计分三个层次:

1、以实际情景提供计算问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

2、通过直观图画,让学生动口、动手、讨论、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

3、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

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计算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同时由学生观察,交流,依靠直观图思考,再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使学生正确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算式的计算方法。

难点:

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理解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

例10的主题图、口算卡片、游戏图片。

教法、学法: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找出问题,列式计算,掌握多种算法。

学生通过讨论、操作,动手、动口、动脑,理解和掌握多种算法。

教学设计:

一、    旧知复习,新授铺垫

1、这个数是几?

(10)它是几位数呀?

(两位数,也是整十数)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整十数呢?

你们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读出一百以内的整十数吗?

2、“数的组成”的练习。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    )

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

40里面有(   )个十

60里面有(   )个十

4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通过“整数的认识”,“数的组成”,这几部分的复习,为下面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进行必要的铺垫,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教师创设情境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喝酸奶吗?

图画中的这位小明也很喜欢喝酸奶。

这学期,小明上课很认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在家里能自觉的学习,表现特别好。

所以,他妈妈带小明到商店做什么呢?

(在买酸奶)对,妈妈要买酸奶奖励给他。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售货员阿姨先拿给妈妈多少瓶酸奶?

又拿给小明几瓶?

问: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或你想知道什么呀?

【通过主题图展示将学生带入熟悉生活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这样的情境设计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考,提问的意识。

2.解决30+2。

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真了不起。

我们先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

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

30+2=32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问:

哪个同学的算法和他的不一样?

(如:

3个十加2个一合起来是32;用数和方法,30,31,32)

【让学生看图列式,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加法计算,将30和2合起来,计算30+2的结果,是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

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

师:

除了30+2这样列式,还可以怎样列式呢?

你是怎样算的?

 让生一起读30+2=32,2+30=32,问:

你发现了什么?

(如:

得数都是32,它们都有30和2,它们30和2这两个数调换了位置它们的和怎样?

最后得出: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学生可能是利用加法的含义来计算,也可以用交换30和2的位置来算,体现了算法可以多样化,相互学习。

3.解决32-2。

教师问:

现在我们知道妈妈给小明买了32瓶酸奶,小明先喝了2瓶后,还剩多少瓶?

请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32-2=30。

你是怎样算的?

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如:

从3个十2个一里去掉2个一;一个一个去掉,32,31,30)

【让生知道,可以依据数的组成知识,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还可以这样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个十和2个一加在一起就是32,从32中减去2个一,就剩下3个十即30.】

4、巩固:

60+5=

现在老师出一道题来考考你们,有信心吗?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让生齐读这三组算式,仔细观察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

几十加几就得几十几;几十几减几就得几十。

教师揭题: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让生齐读题目)

5、激趣巩固算法

师:

哪个同学能说一道整十数加一位数的算式,让同学们算一算。

谁能由这加法算式,引出它相应的加、减法算式?

【如此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当小老师出题来考考大家,不仅让生进一步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之间的关系,在一次提高学生的学习氛围。

6、教科书第41页“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点评。

三、趣味游戏

1、师:

同学们说的都不错,就连老师带来的猪妈妈都听入迷了,结果把顽皮的小猪给弄丢了,这时猪妈妈可着急了,怎么办呢?

(生说:

帮它找)好,我们现在来做个小游戏,一起帮猪妈妈找孩子吧。

(逐步出示图片)

请同学上来把小猪送回家,找对了,老师给予奖励,并让大家齐读一遍。

 教师:

现在好了,走丢的小猪都已经安全的送到家中,猪妈妈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它让我带小猪们,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通过有趣的故事和可爱的小猪,把学生带入游戏情境之中,利用游戏进行口算练习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愉快的活动中。

通过这个练习,可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掌握的程度,也从中教育孩子们乐于助人的精神。

2、同学们,今天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一口算题,看谁能算的又对又快。

(出示口算卡片,让生抢答)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学得开心吗?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从中我们找到了这样的算法:

几十加几就得几十几;几十几减几就得几十。

做这样的算式有多种不同的算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的快就用哪种方法。

五、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主题图)    30+2=      2+30=      32-2=

              60+5=

                                            

             …

数学游戏…

课后教学反思:

导入新知,我为孩子们创设了他们熟悉而喜欢的场景,饶有兴致的话题激起了孩子们要自觉表现的欲望。

随着情境图的展示,孩子们及其自然地进入到商店里买东西的情境中。

虽然这些孩子们的表情有些腼腆,课堂气氛沉闷,但我相信他们脑子里的思维是活跃的,通过老师的引导下,让他们积极参与表达、思考,用情境图给出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会用列式计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再一次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一思想在孩子们头脑中逐渐明朗化了。

这样的情境设计是为了不束缚孩子们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问的意识。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重视算法多样化,就给数学的计算带来了许多生机与活力。

面对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持续性差,注意力难以集中,我刻意设计“帮猪妈妈找孩子”的游戏,通过有趣的故事,把学生再次带入创设情境当中,让学生的注意力再次收拢,学生都热情高涨的参与到游戏当中,同时加强了对学生各种感官能力的培养,并从故事中教育孩子们不要到偏僻的地方玩,父母会担心的,当别人遇到困难时要乐于助人的精神。

这堂课上完后,我意识到不足的方面有几点:

1、讲授新知前复习铺垫要到位,教学每个环节的紧要性要拿捏好。

2、面对孩子们课堂气氛沉闷时,我该怎样更好的开展教学,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当学生说不出算法时,我应该要以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来表达算法,引导学生由个体到全体对算法算理说的培养。

3、学会断课,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和教学内容及时间要把握好,不要拖堂。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与设计意图  

2010-05-2717:

13:

07|  分类:

教学设计|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1页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例10及做一做,43页练习八5题、6题。

[设计理念:

本课内容比较简单,加上在学生了100以内数的组成基础上,学生容易掌握。

但是课堂教学不应仅为完成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而设计,而应该在完成具体教学的同时,立足于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出发,努力为学生终身发展作准备,努力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意识,发展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所以,要结合每一个具体内容的教学,在使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落实三维课程目标,及时进行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

]

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的生活之际,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并能够正确计算,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为学习100以内的口算做准备。

2.通过述说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过程,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审题习惯及检查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述说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

学生已经有了计算加法的经验,又学习了100以内数的组成,所以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没有多大问题。

因此,通过把“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算理”,来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

但是,如何知道学生是否理解了“算理”?

这就必须要让学生说出来。

通过“述说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过程”,不仅反映出学生的理解算理的状况,也有益于促进学生初步的思维能的培养。

但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述说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过程”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把“述说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过程”定为难点加以突破。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结合学生实际,创设一个整十数加一位数的情景(有条件的制成课件)。

创设一个整十数加一位数的情景,可以是生活实际,也可以是童话式小故事等其他内容,只要学生喜闻乐见,能够接受即可。

例如,小麻雀妈妈捉了20条害虫,小麻雀又捉了4条。

或以例10的购物为背景创设情景:

妈妈带着小明去商店买酸奶,“售货员阿姨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