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保险概论》考试复习专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5944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51 大小:10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保险概论》考试复习专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辽宁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保险概论》考试复习专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辽宁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保险概论》考试复习专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辽宁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保险概论》考试复习专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辽宁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保险概论》考试复习专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保险概论》考试复习专用.docx

《辽宁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保险概论》考试复习专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保险概论》考试复习专用.docx(1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保险概论》考试复习专用.docx

辽宁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保险概论》考试复习专用

 

辽宁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劳动保险概论》

考试复习专用

 

第一章劳动保险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D)1.最初的劳动保险仅仅覆盖的对象是

A.城镇个体劳动者B.小业主和小商人

C.商业企业工资劳动者D.机器工业工人

(A)2.劳动保险具有的鲜明特征是

A.国家性B.补偿性

C.效率性D.公平性

(D)3.劳动保险具有

A.选择性且不带有社会福利性质B.选择性且带有部分社会福利性质

C.强制性且不带有社会福利性质D.强制性且带有部分社会福利性质

(A)4.其对象范围是社会劳动者,凡法律规定属于劳动保险的对象均必须依法参加,其社会化程度很高的是

A.劳动保险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D.社会保障

(C)5.仅次于养老保险的又一重要的社会保险制度是

A.工伤保险B.失业保险

C.医疗保险D.残障保险

(C)6.社会救济的资金与实物来源主要来自于

A.社会团体B.经济单位

C.政府D.国际组织

(D)7.劳动保险属于

A.生产范畴B.消费范畴

C.流通范畴D.分配范畴

(D)8.社会监督主要来自消费者的是

A.劳动保险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D.商业保险

(B)9.工伤保险的缴费一般情况下

A.完全由政府承担B.雇主承担

C.劳动者个人承担D.部分雇主承担,部分劳动者个人承担

(A)10.对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因年老而退出社会劳动后,能够获得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的、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的劳动保险项目是

A.养老保险B.医疗保险

C.失业保险D.工伤保险

(C)11.除了被招聘到城镇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工作中有部分成为劳动保险对象外,绝大部分仍被排除在劳动保险制度之外的农村地区劳动者占到全国人口的比例是

A.50%B.60%

C.70%D.80%

(A)12.在各个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中,一般都是最重要的项目的是

A.养老保险B.医疗保险

C.失业保险D.工伤保险

(B)13.在劳动保险的具体内容中,受保人享受保险待遇的时期最久,待遇给付的标准相对较高的是

A.医疗保险B.养老保险

C.失业保险D.遗属保险

(D)14.其缴费一般完全由雇主承担的劳动保险内容是

A.养老保险B.残障保险

C.医疗保险D.工伤保险

(C)15.在我国,法定必须参加统一的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的是

A.乡镇企业职工B.国家公务员

C.城镇企业职工D.城镇个体经营组织的劳动者

(C)16.劳动保险可以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功能是

A.稳定功能B.促进经济发展功能

B.分配功能D.促进社会公平功能

(A)17.劳动保险制度的主体是

A.劳动保险对象B.劳动保险险别

C.劳动保险范围D.劳动保险法规

(C)18.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历史最为长远的是

A.商业保险B.社会福利

C.社会救济D.劳动保险

(B)19.社会效用只是在公民因各种原因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才产生的是

A.劳动保险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D.社会保障

(C)20.推行全民保险制度最典型的国家是

A.德国B.美国

C.英国D.法国

二、多项选择题

(ABCDE)1.劳动保险对象大体可分为

A.被雇佣的劳动者B.生产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劳动者

C.达到一定收入水平的劳动者D.从事特定职业的劳动者

E.全体公民

(BC)2.商业保险一般可以分为

A.劳动保险B.财产保险C.人身保险

D.企业保险E.特殊保险

(AE)3.都基于特定风险事故共同分担的是

A.劳动保险B.社会救济C.社会福利

D.社会保障E.商业保险

(ABCDE)4.劳动保险同社会救济的差异性有

A.产生的历史不同B.保障对象不同C.资金来源不同

D.行为方式不同E.保障水平确定的依据和标准不同

(ABCD)5.属于暂时丧失劳动能力的有

A.生育B.疾病C.一般工伤危险

D.失业E.残障

(BCD)6.社会福利机会均等,待遇平等所体现的方面有

A.保障时期B.保障对象C.保障项目

D.待遇标准E.待遇形式

(ABCDE)7.在中国,由于劳动保险制度尚处于各地分治阶段,各地的劳动保险具体内容因地区经济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是,基本上都会包括

A.养老保险B.医疗保险C.失业保险

D.工伤保险E.生育保险

(ABCDE)8.劳动保险的功能包括

A.稳定功能        B.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C.分配功能        D.保护和促进劳动力的发展

E.促进社会公平与精神文明的进步

(ABCDE)9.劳动保险对象,就参加保险的资格而言,大体可分为

A.被雇佣的劳动者B.生产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劳动者

C.从事特定职业的劳动者D.达到一定收入水平的劳动者

E.全体公民

(ABCD)10.社会福利的特征有

A.具有普遍意义B.机会均等、待遇平均C.权利和义务脱节

D.侧重服务性E.社会的稳定器

(DE)11.在中国,劳动保险的项目基本上包括

A.残障保险B.养老保险C.医疗保险

D.工伤保险E.生育保险

三、填空题

1.劳动保险的直接目的在于____________,保障劳动者在特定情况下可以维持基本生活。

1.补偿收入损失

2.劳动保险固有的补偿收入的特性,同时也是____________所在,两者是统一的。

2.福利性

3.劳动保险的筹集方法主要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劳动者保险费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

3.劳动者个人;用人单位;政府

4.伤残保险包括____________补偿和____________补偿,还包括医疗服务、修养、康复疗养等待遇。

4.经营性;一次性

5.从整体上讲,劳动保险的资金来源是____________。

5.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6.英国作为推行全民保险制度最典型的国家,将全国国民分为四类,一类是____________,二类和四类为____________,三类是____________,这四类人员都须参加劳动保险。

6.被雇佣者;个体劳动者;无工作者

7.医疗保险是对法定范围内的劳动者在患病或____________时提供的医疗保险制度,它既包括____________的给付,也包括各种____________。

7.非因工伤伤害;医疗费用;医疗服务

8.劳动保险是以国家通过____________作为保障和依据的。

8.立法手段

9.在工伤责任认定方面,各国普遍采取“____________”原则,即不管导致工伤的责任在何方,只要不是劳动者的故意行为所致,遭受伤害的劳动者均有权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9.无过失补偿

10.劳动保险的国家性是____________的化身。

10.统一性

11.劳动保险的保障对象是____________,即人口中最多、最重要的部分。

它所承担的风险最多,包括劳动者在____________中发生的使他们失去工资收入的生、老、病、伤、残等风险。

11.劳动者;全部生命周期

12.在中国,由于劳动保险制度尚处于____________阶段,各点劳动保险具体内容,因地区经济差异而有所不同。

12.各地分治

13.劳动保险给付的物质内容主要是___________,小部分采取__________。

13.货币;劳务

14.商业保险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保险和____________保险两大类参与保险。

14.财产;人身

15.工伤保险是对规定范围内的劳动者因从事职业工作遭受伤害或患有与工作相关的____________提供生活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项目。

15.职业病

16.劳动保险通常为强制保险,并且带有部分____________性质。

16.社会福利

17.养老保险往往按照____________选择局限在部分劳动者范围内。

17.选择性

18.死亡抚恤亦称____________。

18.遗属保险

19.在中国,各地的劳动保险制度基本上都会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五类保险项目。

19.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20.劳动保险的稳定功能具体包括稳定____________和稳定____________的功能。

20.社会;经济

21.劳动保险制度的主体是____________。

21.劳动保险对象

22.在投保式社会保险制度下,____________表现得最直接、也最明显。

22.互助互济

23.从狭义上讲,社会福利是指除劳动保险和社会救济以外的其他所有能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保障措施与____________事业。

23.公益性

24.劳动保险的补偿性具体表现在它的各项____________上。

24.支出

25.劳动保险贯彻执行公平与效率相互结合原则时,应侧重____________。

25.效率

四、名词解释

1.商业保险:

是按照保险的一般原则,以集中起来的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根据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签订的合同,保险人对被保险人遭遇到的合同范围内的风险,按合同规定实施经济补偿的一种商业经营活动。

2.社会救济:

是指国家对那些因社会、自然、经济、个人生理和心理等原因而造成生活困难,以致无法正常生存的公民给予资金或物质帮助,使其克服困难,摆脱困境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3.社会福利:

是指国家和社会根据需要与可能,通过一定形式向人民提供的物质利益。

4.劳动保险:

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设立保险基金,当劳动者在年老、患病、生育、失业、伤残等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而无工可做的情况下,亦即在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使其能继续享有基本生活水平,保证劳动力扩大再生产正常进行,保证社会安定的一项社会事业。

5.劳动保险的分配功能:

是指劳动保险可以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从而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或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固有能力。

五、简答题

1.简述劳动保险含义的界定所包含的要点。

(1)劳动保险是现代国家举办和发展的一项社会事业。

(2)劳动保险是以国家通过立法手段作为保障和依据的。

(3)劳动保险的直接目的在于补偿收入损失,保障劳动者在特定情况下可以维持基本生活。

(4)丧失劳动能力,一是暂时丧失劳动能力,即生育、疾病等;二是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是指年老、死亡、严重工伤等危险的后果。

在所有这些特定的情况之下,劳动者的收入都会失去。

(5)保证劳动力扩大再生产运行和保证社会安定,是劳动保险制度正确运行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劳动保险事业进行的卓有成效,必定会促进经济成长和社会进步。

2.简述劳动保险制度的强制性的独特表现。

(1)通过国家立法程序,强制劳动者参加劳动保险,无任何选择余地,不允许讨价还价。

而且强制劳动者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定期缴纳劳动保险费,作为个人对社会应尽的一项义务。

(2)通过立法程序,强制用人单位、雇主按国家规定标准如期缴纳劳动保险费,不容不缴,也不容拖欠,否则给予经济惩罚。

(3)通过规定法定退休年龄,强制劳动者届时解除劳动义务,退出工作岗位,从人员编制中剔除。

(4)通过工伤保险法,强制雇主贯彻“补偿不追究过失”原则,按国家规定标准定期负责全部工伤保险费的缴纳,工人免缴工伤保险费。

3.简述劳动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共性。

(1)劳动保险与商业保险都基于特定风险事故的共同分担;

(2)都是处理偶然性损失;

(3)同样进行风险转移;

(4)都对被保险人的损失进行补偿;

(5)两者都须缴纳足够的保险费。

4.简述劳动保险的具体内容。

(1)养老保险;

(2)医疗保险;

(3)失业保险;

(4)工伤保险;

(5)生育保险;

(6)死亡抚恤,亦称遗属保险;

(7)残障保险。

5.简述劳动保险的特点。

(1)劳动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2)国家性与强制性的统一;

(3)补偿性与福利性的统一;

(4)公平性与效率性的统一;

(5)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6)互助互济性与自我保障性的统一。

6.简述劳动保险与社会福利的差异性。

(1)保障的对象不同;

(2)经费来源不完全相同;

(3)分配原则不同;

(4)满足需求的层次不同;

(5)保障提供的物质内容不完全相同。

7.简述社会救济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意义。

(1)在以剥削为基础的社会里,社会救济被看成国家对公民的恩赐;

(2)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里,社会救济体现的是封建专制的人身依附关系和资产阶级特权;

(3)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救济成为人们应得的社会帮助和应享有的权利,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社会救济是应负的社会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8.简述社会福利的特征。

(1)社会福利具有普遍意义;

(2)机会均等,待遇平均;

(3)权利和义务脱节,保障侧重服务性。

9.简述劳动保险与社会福利的共性。

(1)社会福利同劳动保险和社会救济,其直接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条件,丰富人们的消费内容和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与消费质量;

(2)社会福利同劳动保险和社会救济都是国家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3)社会福利与劳动保险和社会救济一样,同生产关系是一种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4)社会福利水平同劳动保险保障水平一样,对经济水平缺乏弹性。

六、论述题

1.试述劳动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差异性。

(1)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的差异;

(2)经营管理的主体不同;

(3)经营原则与实施的方式不同;

(4)保险覆盖面不同;

(5)保险费的负担原则与保障水平不同;

(6)保险基金筹集的方式和水平不同;

(7)立法范畴不同;

(8)舆论监督的差异性。

2.试述社会救济的本质特征。

(1)社会救济同劳动保险一样,具有较强的法制性和政策性,社会救济从救济的范围、对象、内容,到救济的形式和标准,均受各国政府制定的法律和政策调控;

(2)社会救济因社会制度的不同而富有不同的意义;

(3)社会救济虽然是每一个公民应享有的权利,但是,社会救济的社会效用只是在公民因各种原因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才产生的,这就要求社会救济的管理部门要有一套完整科学的确定公民生活是否陷入困境的工作制度,以防止社会救济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和社会负效应;

(4)由社会救济特有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所决定,社会救济的资金与实物来源,主要是由政府提供,同时接受各社会团体、各经济单位、各国际组织与个人的资助,以充实救济基金;

(5)社会救济的形式与种类,各国没有统一的规定,通常是依据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贫困原因、贫困性质及贫困持续的时间来划分。

3.试述劳动保险的国家性特色具体表现。

(1)从行政角度来讲,劳动保险制度的推出是国家通过其专业机构实现的,这个机构是在政府领导之下,负责劳动保险制度的制定、组织、执行和保证实现;

(2)从政策角度来讲,劳动保险制度遵从的各项政策都是出自国家政权,这里包括税收政策、利率政策以及调节人际关系的社会政策、稳定社会生活的政策、工伤政策、生育政策、老龄化政策残疾人政策,等等。

而更为重要的是,国家把劳动保险本身就作为一项既定政策—社会政策付诸实施;

(3)从经济角度来讲,国家通过税前征收劳动保险费,通过规定偏高的保险基金储蓄利率,特别是通过财政补助,对劳动保险事业给予自始至终的支持和帮助。

4.试述劳动保险的公平性主要表现的方面。

(1)国家用法律手段强调雇主定期如数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劳动保险费,不容拖欠,否则给与处罚;但另一方面,雇主无权享受劳动保险待遇。

这种强制尽保险的义务而不准享有保险权利的规定,便把资本丰厚、生活水平高的雇主集团的一部分收入再分配给了工资劳动者,后者有权享受保险待遇。

结果,使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所缩小,这有利于社会公平化的逐步实现。

尤其是工资收入达不到一定标准的低工资劳动者,按照劳动保险原则,允许不缴纳劳动保险费,而由雇主代交,这就更加促进了公平化。

(2)有些劳动保险待遇按反比例规定,即在业期间工资越高,失去劳动能力后获得收入补偿的比例就越低;相反,原工资越低,可以按偏高的比例获得收入补偿。

其结果必然是,工资劳动者之间在失去劳动能力后享有比较接近的生活水平,从而有助于社会公平化的实现。

(3)有些国家对工资水平高的劳动者,规定偏高比例的劳动保险费缴纳;反之,对工资较低的劳动者,规定按偏低的比例缴纳劳动保险费,显然,这也有助于缩小劳动者之间的差距,从而促进公平化。

(4)实现劳动保险,使暂时或永远失去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也有权利获得物质帮助。

这就大大缩小了本来会出现的生活差距扩大的现象。

显然,这也是一种公平化的表现。

5.试述劳动保险同社会救济的差异性。

(1)产生的历史不同;

(2)保障所体现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不同;

(3)保障对象不同;

(4)保障资金来源不同;

(5)保障水平确定的依据和标准不同;

(6)保障提供的物质内容不完全相同;

(7)保障行为方式不尽相同。

6.试述劳动保险与社会救济的共性。

(1)劳动保险和社会救济都属于社会保障制度,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保障人们遭遇事故、收入中断时的基本生活条件,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社会生产。

(2)劳动保险与社会救济都具有较强的法制性和政策性。

社会救济同劳动保险均为社会震动的“减震器”和阶级统治的“稳定器”与“安全网”,都是统治集团实施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所必须利用的工具。

(3)劳动保险同社会救济一样,一方面由生产决定,即社会救济的规模、范围、形式和救济水平受制于一定生产力水平,另一方面,又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4)劳动保险也部分地贯彻了社会救济的原则。

劳动保险,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保险,一方面坚持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即劳动者领取的劳动保险数量与他们过去扣除的必要劳动量相等。

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劳动保险又部分地贯彻了“互助共济”原则。

第二章劳动保险制度的历史演进

一、单项选择题

(B)1.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英国已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是在

A.1947年B.1948年

C.1949年D.1950年

(A)2.构成劳动保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和强大的推动力的是

A.社会背景B.政治背景

C.文化背景D.经济背景

(A)3.最早出现的现代劳动保险模式是

A.社会保险型模式B.福利国家模式

C.强制储蓄型模式D.国家保险模式

(A)4.第一个制定《社会保障法》的国家是

A.德国B.英国

C.美国D.新加坡

(D)5.第一个制定《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

A.法国B.英国

C.德国D.美国

(D)6.英国建立“福利国家”之后,不少欧洲国家纷纷仿效,其中最典型的是

A.丹麦B.法国

C.德国D.瑞典

(B)7.实施劳动保险制度的基础是

A.劳动保险主体B.劳动保险基金

C.劳动保险法规D.劳动保险体系

(D)8.德国新历史学派领导人物斯穆勒等1873年组建了著名的

A.福利体系协会B.劳动保险协会

C.社会问题协会D.社会政策协会

(B)9.瓦格纳在其著名的《社会问题》讲演中,认为社会改良的主要支柱是

A.社会保险B.国家救济

C.社会福利D.劳动保险

(B)10.德国历史学派提出了

A.福利经济学B.福利国家理论

C.凯恩斯主义D.贝弗里奇报告

(A)11.美国、法国等在内的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采用

A.社会保险型模式B.福利国家模式

C.强制储蓄型模式D.国家保险模式

(D)12.劳动保险制度的福利国家模式达到鼎盛时期是在

A.19世纪80年代B.20世纪2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60年代

(A)13.亦被称为“传统型”劳动保险模式或自保公助型的社会保险模式是

A.社会保险型模式B.福利国家模式

C.强制储蓄型模式D.国家保险模式

(D)14.由前苏联创建并在二十世纪中期被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效仿的劳动保险模式是

A.社会保险型模式B.福利国家模式

C.强制储蓄型模式D.国家保险模式

(C)15.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国劳动保险制度进入

A.初创时期B.调整和发展时期

C.停滞时期D.重建时期

(C)16.主张通过累进税和社会福利等办法重新调整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的是

A.福利国家理论B.福利经济学

C.凯恩斯主义D.贝弗里奇报告

(B)17.强调普遍覆盖与全民共享的劳动保险模式是

A.社会保险型模式B.福利国家模式

C.强制储蓄型模式D.国家保险模式

(C)18.福利经济学产生于

A.十九世纪二十年代B.十九世纪三十年代

C.二十世纪二十年代D.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A)19.劳动保险制度起源于

A.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德国B.十八世纪八十年代的德国

C.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D.十八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

二、多项选择题

(ABCD)1.劳动保险的早期特征是

A.还没有成为国家的长期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的配套措施

B.劳动保险的范围尚不广泛

C.劳动保险的体系还不完善

D.劳动保险的功能侧重“治疗”

E.建立高效、统一、专门化的劳动保险管理机构

(ABDE)2.劳动保险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包括

A.福利国家理论B.福利经济学C.福利社会学

D.贝弗里奇报告E.凯恩斯主义

(ABCDE)3.贝弗里奇报告中提出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包括

A.全面性和普遍性原则B.区别对待的原则C.保障金额充分的原则

D.保险标准一致的原则E.管理责任统一的原则

(ABCD)4.新中国劳动保险制度建立的时期包括

A.初创时期B.调整和发展时期C.停滞时期

D.重建时期E.整体规划时期

(ABCDE)5.中国劳动保险制度初步建立时期的特征包括

A.缺乏效率B.全面保障C.封闭运行

D.国家负责E.全面保障

(ABCD)6.德国的劳动保险制度的特点是

A.凡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应该投保的人们必须一律参加

B.保险费由被保险人、企事业主和政府三方承担

C.保险费率由政府部门或有关方面协商制定,保险人无权更改保险费率

D.保险的主要对象是从事危险工作的劳动者

E.权利与义务有机结合

(ACDE)7.战后劳动保险和社会福利在西方国家全面发展的原因主要有

A.经济的高速增长B.社会保障意识不断增强C.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D.政党党选的需要E.与奉行凯恩斯主义相联系

(ABCDE)8.劳动保险制度的福利国家模式主要特征有

A.累进税制与高税收B.充分就业C.政府负责与保障全面

D.普遍覆盖与全民共享E.法制健全

(ABCD)9.劳动保险制度产生的一般原因有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的社会化C.家庭功能弱化

D.政府重视E.人口增长

(ABCDE)10.社会保险模式的劳动保险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以劳动者为核心B.责任分担C.权利与义务有机结合

D.互助经济E.现收现付

(CDE)11.强制储蓄型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

A.国家立法规范B.政府严格监督

C.与资本主义市场有机结合D.建立个人账户,实施完全积累

E.强调自我责任

三、填空题

1.如何扩大____________,是凯恩斯注意的理论核心。

1.社会有效需求

2.国家保险模式的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