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习方法.docx
《建筑学习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学习方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学习方法
1、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人从事的并不是方案设计。
大多数人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都以为自己将来必然是以做方案设计为主。
实际情况却正好相反:
毕业5年后大多数建筑学专业的人在画施工图,只有少数人还在做方案设计;毕业10年后则只有极少数人还在坚持做方案设计。
以方案设计专业而言,淘汰率一般高达90%!
这是学校设计教学中没有经受过强化的弱项!
比如学校对学生作业的做法是打分,即分出高中低档分数,社会上对方案则只有接受与不接受两种结果。
比如学校里学生交了作业打了分就万事大吉,而社会则必须根据业主的意图不断修改方案直至业主满意。
由于这个原因,大多数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由于忍受不了方案多次彻底失败的打击,忍受不了没完没了的修改,最终放弃了和上学时的理想大相径庭的方案设计专业,转而从事风险相对较小的施工图设计专业。
方案投标则更加严重,因为每次投标的成败直接影响着设计师的名气、人缘、受重视程度甚至受迫害程度。
投标分若干种,比如内部投标、多单位投标、枪手投标、邀请投标等等。
不论哪种,方案设计师生涯中主要面临的就是一次一次胜或败的毫不留情的竞争。
不论你是谁,你是哪里毕业,你曾经中过多少标,只要你某一次没能中标,则四处怨声载道!
原因很简单:
成本过高!
一次市级投标直接成本一般在1-10万元不等,一次省级投标直接成本一般在10-50万元不等,一次国家级投标直接成本一般在50-200万元不等。
仅仅由于方案设计师的无能或者刚愎自用导致投标失败,当然会使得设计师所在单位很是心痛!
而由于方案失败导致建筑施工图、结构、给排水、采暖、空调、电气、概预算等各个专业没有好项目可做,这些专业的设计师当然不高兴啊。
失败的方案设计师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我曾经参加的一次投标,最终我的方案以微弱比分获胜,第二名那家前后画了近100张效果图,最终却一无所获,您想想这家的成本吧,当时我虽然获胜,心里却是真的为那家的方案设计师感到悲哀!
一般来讲,只要一个方案设计师连续三次没能中标或者被直接业主接受其方案,设计师所在单位就会开始有意识地避免这位设计师参加方案设计或者投标了,因为直接成本和信誉成本都过高!
作为落后地区的设计单位,由于人才培养成熟后大多数必然走掉,所以不愿意投入大量精力培养设计师;作为先进地区的设计单位,由于根本不缺后备力量,所以也不会在意某个设计师的精心培养。
最终,由于各方面的压力和缺少关怀,屡战屡败的设计师很少会经受住考验而屡败屡战,而是一肚子怨气地远走他乡或者考研或者出国,最终大多数还是不情愿地以作施工图设计师终其一生。
业主的影响则更加可怕!
方案设计师的等级完全取决于业主的口碑。
如果一位设计师做某个项目失败,尤其是给业主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那么无论这位设计师多么有名或者多么
默默无闻,业主都会在有意无意中就把这位设计师的“劣迹”传播到他所认识的人圈中,这种“公认”的失败形象会导致这位设计师在该地区很长时间内抬不起头来。
设想一下,您和中标的设计师同时出现,业主对待他自然象对待皇帝一样尊重,而对您视而不见,那种感觉不是谁都能持续承受的!
方案设计行业,犹如“走钢丝”的行业,只要失败一次就几乎是彻底失败,一次失败的影响一般在地区业内至少三年也不能平复。
除非您真的能挺住,以平常心对待或者以“哀兵必胜”的心态拼命努力甚至多次自费参加方案投标(很多设计师由于失败过多被领导勒令不得用单位成本参加投标),并且最终的确保持了相对高比例的中标率,那么您才可能脱颖而出,被社会接受为方案设计师行列,从而开始面对更加频繁更加激烈更高等级的方案竞争,而且依然是要么胜要么败的残酷毫不留情的竞争!
大多数人撑不住的,尤其是基本功差、严谨能力差、竞争心态差、工作方法差、人际关系差、自学能力差、换位思考能力差、为业主着想能力差、市场意识差、成本意识差、投资回报意识差、广告意识差、推销能力差、展示能力差、表达能力差、管理能力差、领导能力差、吃苦能力差、合作能力差的人,基本上是不可能在方案设计行业存活多日的。
而上述这么多能力集于一身的设计师,怎么可能是多数人呢?
!
方案设计实际上分为很多种:
概念方案、策划方案、设计方案、施工图方案等等。
但是我们的学校和社会都没有对方案设计行业给予科学和正确的认识及待遇。
多数没有真正进入这个行业的学生和其他专业人士并不了解一点:
只有极少数投标是有标底的,即成本费。
大多数投标根本没有成本费用,甚至您必须买标,买标的费用在5000-20000元不等,而且不退。
只有中标单位才能得到成本补偿。
多数没有真正进入这个行业的学生和其他专业人士更不了解一点:
由于大型投标的成本高昂(10-200万元),同时招标单位大多重视投标单位的所谓综合资质(一般都只要甲级或者特甲级资质),而且大多不允许个人名义参加,直接导致绝大多数中国设计师根本就难以参加大型投标,当然也就不可能出现什么所谓的“通往大师之路”!
恰好,国家并没有规定只有方案设计师才是设计师,施工图设计师也叫设计师,甚至制图、描图也叫设计师!
尤其是注册建筑师并不考察设计师的方案能力,于是多数人自然转向竞争压力没那么大却很有“名分”的施工图设计啦。
2、施工图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极其重要的工作!
没有准确严谨的施工图设计,所有的方案设计都是空中楼阁!
这是谁都明白的,这也是建筑设计从业人员中需要大量的施工图设计人员的原因,这也是国家的注册建筑师并不专门考察方案设计能力的主要原因。
楼不好看不要紧的,但是楼塌了楼不好用了就出事啦!
方案设计很大程度上是精神范畴,精神文明只能建立在物质文明基础上才能保持永久啊。
因此,千万不要错误地以为建筑学就是做方案,90%的人的任务是做施工图!
3、建筑设计是为他人做嫁衣,而不是给自己树碑立传。
举一个例子:
如果您自己家做装修,找了一个设计师,这位设计师跟您说,您必须完全按照我的设计实施,否则我就不干。
您会非常高兴地答应吗?
到底是谁想实现理想啊?
!
当然如果这位设计师十分著名您可能会答应,多数情况下您自然会认为这个设计师不可理喻的!
如果您家打算用10万元做装修,结果这位设计师做的设计需要造价50万元,其中包含设计费10万元,您会接受他的设计吗?
如果这位设计师因此而揶揄您“俗”、“修养低”,您会做何反应呢?
!
举一个例子:
如果您去饭店,厨师给您做了麻辣的川菜,而您本身是根本不能吃辣的。
如果这时厨师跟您说:
因为我喜欢麻辣的啊!
结果会怎样?
您当然会愤怒地拂袖而去甚至找老板论理的啊!
举一个例子:
您是一位事业上身经百战最终建立起来了一个集团企业的企业家,现在找一位设计师给您的企业设计办公楼,结果这位设计师跟您说:
这个设计必须完全按照我的意图来设计,因为您和您的董事会成员不懂设计 -- 到底是谁要盖楼啊?
!
难道您会放心把几千万甚至几个亿造价的办公楼或者小区交给一位刚愎自用的设计师吗?
!
很多学生和想学建筑学的其他专业人士都有这种不可理喻的误解:
以为建筑设计是能够实现设计师本人理想的理想职业。
最常见的话就是:
能够设计并建成自己喜欢的建筑,那多好啊!
怎么可能?
!
您用人家几千万甚至几亿的资金实现您自己喜欢的方案?
!
一旦建成后楼卖不出去或者不好用、不好看、不受认可,您倒是拍拍屁股做下一个设计去了,业主怎么办?
!
怎么可能不让业主有决定权啊?
!
别忘了楼卖不出去跳楼的是业主,担风险的也是业主,而您却不想让人家有方案的决定权!
所以认为可以设计并建成自己喜欢的建筑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能的啊!
尚未成名时的设计师与同时期的画家完全不同。
画家是为自己而画,画的时候想的是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设计师是为业主做设计,做的是满足业主的综合需要。
只有等您成名了,您才可能有着一定的创作自由,因为这时找您的业主和找张大千作画一样的道理,您怎么做他都认啦!
那么成名的设计师有多少呢?
恐怕全世界的建筑设计大师的人数还没有全世界的国家首脑人物加在一起的人数多!
这可是比考大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还要艰难的事情啊!
考大学很单纯,您努力学习即可,而成为设计大师则是一个综合的事情,甚至需要环境、命运、机缘的眷顾才行!
所以,建筑学在99%的情况下只是一个职业而已,与其它行业相比,虽然是行行出状元,但这个行业相对比起来更加艰难而不是相对容易!
所以,我们总爱说那些听不进去老师苦 练基本 功的劝告的建筑学学生是“小马拉车嫌路窄,幼鹰展翅恨天低”、“心比天高,命必纸薄”!
所以,我们总爱说那些一嘴皮的理论、一脑门的大师的建筑学的学生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
所以,我们对那些没有真正参与多年设计实践的所谓理论人士的自以为是只能无可奈何地回避:
没有实践检验的理论是什么理论?
!
所以,我们对那些羡慕建筑学专业的其它专业人士只能苦笑:
明明您们的专业又实际又赚钱,何苦来趟这趟混水呢?
!
4、设计竞赛和设计投标是两个职业。
很多成名的设计人士是由于在某次或者若干次设计竞赛中获奖而成名的,由此使得多数人产生了崇拜情绪,甚至认为这些人比起设计院的设计师要高明许多。
只有邀请投标或者招标时文件注明前几名可以获得成本补偿才可能不至于彻底亏本。
经常是几十家设计公司投一个标,最终只能有一家获胜,其它各家只能节哀顺便、各安天命、血本无归!
因此,如果您是因为崇拜某位或者若干位在设计竞赛中获奖的成名人士而对建筑学产生好感,那么我只好奉劝您分清理想化竞赛与实际的投标的巨大差别和职业上的本质不同!
5、只有明确了实际目标,才能学好建筑学。
对建筑学学生:
只要您别把成为设计大师这么吓人而富有压力的目标作为理想,那么您的目标就会实际的多啦!
大师是大量积累和机缘形成的,而且名额太少,呵呵!
建筑师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需要大量的负责任的默默无名的设计师,无论是做方案的还是做施工图的!
对想跨专业的人士:
如果您没有学习设计的基础(比如绘画、书法、摄影等等),如果您对设计行业只是和老百姓一样外行地理解,如果您不是天生极其喜欢激烈而残酷的竞争的刺激,如果您只是想做建筑施工图设计师,那么就请您不要浪费时间重新学习建筑学专业。
建筑学和其它行业一样,都需要大量刻苦的训练和大量的失败积累,都需要大量的实践积累才可能形成理论,甚至必须经历残酷的竞争并坚持不倒下才可能出现少数成功者!
A。
我只有一着,把你们都赶进资料室,看,画,抄,资料,资料,铺天盖地的资料,让实实在在的东西充实你们的大脑,不让你们有闲心去思考什么“人生”之类的玄机..
B。
引导是必然的啦,我说的资料是指大量的实例而不是理论性东西。
建筑本来就没有太多的理论,是学者们制造了太多的迷雾。
主义可以谈,但那是很遥远的事了,那个东西也不用引导。
我一直搞不清为什么五年的教学下来很多学生居然还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方法论,而花一学年的时间去教cad,更令人不可思议。
。
。
C。
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你们还没有清醒地意识到审美和创作不是可逆的充分必要关系,那个过称是很艰苦的,光看不行,你得反复地测试自己,跟人家对照思路,逐渐地,你自己的一套东西就出来了,好多人眼高手低,问题就出在这,所以我总讲,不要总谈主义,尤其是学
生。
>>
D。
而一说到抄,你们就表现得很狭隘,可你们现在内存里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你不抄,行吗,
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说话,都有一个“抄”摹仿的过程,等有一天,你脑袋里东西足够的多了,都系统化了,恐怕让你抄,你都嫌麻烦,你可以任意发挥了,信手拈来了,回过头来你看,你不抄,行不行。
再者,别怪我“埋汰”你们,你们现在抄都抄不明白,不信下一个设计就让你们抄,可劲抄,看你们能抄到什么程度。
>>
一个学生埋怨老师让他"描"我说:
>
....柳老师的做法没错,人家是说让你在临不好的前提下,让你描,找感觉,而你要自己画
也没错,能自己画最好。
看到你们班的总体方案水平比某些人同时期的要好,我想徒手画的“强迫”肯定是有作用的,试想如果不强迫,没有压力,有多少人能坚持不懈地练手头功夫呢,没有过硬的笔头子你能捕捉到那无数的转瞬即逝的灵感吗!
E。
一个学生问我怎么“大气”我说:
大气的方式有很多,实际上还是在“对立统一”上作文章,即肌理间统一和对立的份量作得比较微妙,不硬,即便是对立也有统一的隐含成分,这个不太好理解,没有图片,等我系统地准备好,给你们单独讲一堂。
F。
我们不要埋怨自己是“后天”学建筑的,灵感是有来源的,来于源各种方式的积累,那我就去积累,奋起直追,我们也不是要非追上他们不可,但积极的生活态度只能是追!
G。
中国的确有一批高手,能在网上露脸的有那么几十号,可惜他们不团结,四五个人一小堆,
散落在不同的城市,资金有限,体力不够,不愿买正版软件,思维狭隘,总担心自己那两下子叫别人偷跑。
。
。
基本上成不了大气候,做两个片头,课件就牛气冲天。
>
F。
在你们从业伊始,你们要把这三斧子运用得炉火纯青,去打你们自己的天下,到时你们会一起体验一个简单而又惊人的事实,建筑学最本质的学习方法就一条,模仿。
从被动到主动的模仿进而迈向创作的大门。
>
G。
不要去拿一个人同另一个人比,没有可比性。
任何人都有他“既定”的轨道,都在宏观上有他存在的意义,只是我们的心都还很狭小。
来自于后天不同程度的狭隘是构成这个世界局部和宏观上能量产生不必要损失的跟本原因,而我厌倦了这种无意义的损失,所以我在尝试着在我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地补偿。
>>
H。
首先得这样:
努力拿高分,抄,程式化。
。
。
等突破了这个脖颈,谁都会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
>
看看许多人走过来的经历,从不入门到入门,不断提高,不断突破,到成为高手,模仿,积累
,思考都是必经之路。
而教师应当努力地使学生在这条路行走的时间缩短,而它的长度,从全过程来看,基本上是无法逾越的。
I。
如果说懒惰创造了世界,那我说,你们创造了懒惰--->
你们懒于休整自己的衣冠和头发,你们在创造个性,>
你们懒于整理教室的桌椅和寝室的被褥,你们在创造秩序,>
你们懒于象他人学习或是积累现成的经验,你们在创造天才,>
你们懒于相互关心相互配合,你们在创造自我和自我的环境;>。
。
。
。
>
最最让我惊奇的,你们懒于在街上跟我介绍你们看上去很“农”的父母,你们创造了新新人
类。
。
。
>>
你们真的懒惰吗?
不,一点也不--->
你们勤于把简单问题复杂化,1+1=2你们说它等于1和3之间的整数,>
你们勤于思考,脑袋里什么都没有也坚持坐在那干憋,>
你们勤于动口不动手,语言描述能力大大超过笔头功夫,你们是真的君子,>
你们勤于研究理论,讲起道理来绵绵不绝,尽管说的都是别人的唾沫,>
你们勤于时时检讨他人,明里暗里不用教天生都会,>
你们勤于批判传统,从在走廊里大声疾呼和向众人“示爱”足见一般>。
。
。
。
>>
你们就没有优点吗,有--->
你们有热情,尤其善于把热情寄托于他人的夸奖和小心翼翼的呵护,>
你们有能力,尤其是跟老师分高分低讨价还价时的公关技巧,>
你们有毅力,整晚坐在电脑旁游戏人生,再整晚地为赶作业而奋斗人生,>
你们有报复,天天大师长,大师短,就不想大师也一笔一笔地画图,>。
。
。
。
>>
你们的缺点源于年轻,优点也源于年轻,我能说什么呢,因为我也曾年轻。
。
。
>>
((有人开始正视自己了,))>谁都要有第一次,挫折,委曲,误解。
。
。
>
J。
1。
建筑学归根结底,两个字--手法。
2。
建筑学入门的唯一行之有效的必经之路---模仿。
3。
出了问题,先找自己的毛病,不要自己骗自己。
4。
少去牵扯理论,理论是成功实践的总结,没有实践,夸夸其谈的人,讨嫌,尤其是学生,
你们被乱七八糟的理论害得还不够吗?
5。
大量地收集资料,大量地在实战中消化资料---成功的唯一途径
Z。
建筑学的本质是什么,到我这非常简单,就是手法,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是‘建筑就是
凝固的音乐’这句文字在指导你伸手去“创造”一个体量,还是你潜意识当中你经历过的印象在引导你呢,---你们很多人都忘却了这个最基本的事实,都在试图找一条不用动脑子,不用积累就可以创作的“闭门造车”的定式,告诉你们,这条路走不通,“定式”是有,但不
是这么个找法,那是在大量抄摹,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思维惯性,一种逐渐清晰的感觉(我简单地把它叫做方法论)。
>所以我的思路非常简单,抄,抄疯狂地抄,直到有一天你不希得抄为止。
>抄有两个涵义,第一是摹仿,第二是创新,这是建筑学新手上路最简单最见效的办法。
>
与同学们的接触过程中,发现大家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不会读书,读书少。
大家看了不要愤愤不平,大学生了还不会读书?
我说的会读书包含两层含义:
一、会找书看。
根据自己的知识需要寻找合适的书阅读。
很遗憾,大部分同学不会主动地去看要看的书,甚至于老师根据他的知识欠缺推荐给他看的书也不会看。
二、看懂书。
有些人虽然会去借书看,但并没有真正看懂。
建筑学很多学生看资料浅尝则止,翻翻图片,一知半解就放过,甚而至于一本书看完了问他讲什么却讲不出所以然来。
如此下来,真正会看书的密度就更小了。
建筑学专业除了设计本身需要的直接专业知识外,往广的讲,几乎所有的人类知识了解的越多越有帮助,特别是人文科技方面的知识。
所以,养成读书的习惯对大家的进步是非常必要的条件。
二年级同学刚接触建筑设计,急需掌握基本的建筑设计方法,建议至少要看这么几本书:
彭一冈先生的《建筑空间组合论》、《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建筑构成手法》、《建筑室外空间设计》、《建筑造型百科——从多边形到超曲面》、《建筑形式美的原则》等。
这些书不一定每一本都集中时间从头到尾一口气看完,这样反而会给自己增添压力而看不进去。
我的建议是把它们作为床头或案头工具书,一方面结合自己的课程设计需要随时翻阅相关内容,倒不必非得在规定的时间里把它看完。
另一方面养成一种读书习惯,比如睡前趟床上看半个到一个小时或每天完成一两个章节内容,这样,积少成多坚持把该看的书看完
邱硕:
系馆是我们大伙讨论学习的一个好去处,是连接老师和学生的一座桥梁,可是不知为何,人烟稀少,故文中的平常建筑老师说:
“他们问我们的论坛怎么那么冷清?
我给四个字:
曲高和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