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幕墙漏水解决措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58911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3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门窗幕墙漏水解决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门窗幕墙漏水解决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门窗幕墙漏水解决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门窗幕墙漏水解决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门窗幕墙漏水解决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门窗幕墙漏水解决措施.docx

《门窗幕墙漏水解决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门窗幕墙漏水解决措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门窗幕墙漏水解决措施.docx

门窗幕墙漏水解决措施

一门窗部分

1.门窗系统

1.1边框、中横框、中挺之间连接处需均匀涂满密封胶密封,使雨水能够有序流动,通过排水罩排出室外。

断热型材在组装前宜采用松紧适宜的泡沫填充块塞入断热条空腔中以利于打胶密封。

图(1.1.1)

图(1.1.2)

1.2门窗边框采用定位安装夹子与洞口周边钢框连接时,窗边框内侧φ11.5工艺孔必须使用标准堵帽带胶密封,防止雨水渗透。

图(1.2.1)

图(1.2.2)

1.3排水罩设计:

1材质需选择保证耐候性及合适弹性的材料以防止脱落,宜选用ASA或ACS等具有较好耐候性的材料。

2目前使用的排水罩在沿海及高层建筑风压较大时,难以顺利排水。

当外部风较大时,风直接吹进排水罩,不利于排水,应改进设计,可采用在排水罩下部加筋等形式,形成防风屏障,从而防止风直接吹进,使排水顺畅。

 

图(1.3.1)

1.4配置门窗附件应选择质量较好的产品,注意合理布置锁点位置,不能因价格因素随意删减配件以求减低成本,造成门窗在承受较大风压时产生漏水现象,使后期维护维修费用过高,得不偿失。

1.5内开系列门窗的中间“鸭嘴”密封胶条:

1硬度:

应设计合适的硬度以保证门窗密封严密,开启力量适中;

2形状:

设计合理的胶条形状保证变形部分在正风压下四周与其配合的型材或断热条贴合严密;(见图1.5.2)

 

图(1.5.1)

 

图(1.5.2)

3涂抹密封胶:

注意在如下几个部位涂密封胶,中间鸭嘴胶条安装前首先在下边框、侧边框的中间鸭嘴胶条安装槽口中,即箭头所指位置打密封胶。

侧边框处打胶高度>100mm。

 

图(1.5.3)

图(1.5.4)

图(1.5.5)

1.6内开系列门窗内道胶条:

1胶条形状设计:

便于在四角处形成连续的整体,宜采用图示形状,避免采用直角形状。

2合页处胶条宜采用图示方法处理,保证门窗气密性。

安装合页位置的胶条需截去,截去的长度等于合页高度,截去的高度等于合页厚度。

图(1.6.1)

1.7胶条:

1硬度设计合理:

应根据不同的具体使用情况设计合理的硬度,同一种胶条也需根据需要设计不同硬度(在技术上可实现),对需要标准化的产品必须进行多次试验后方可定型;

2胶条宜选用盘状包装,减少贮存、运输过程中的变形,保证形状在安装后符合设计要求;

3由于温差作用胶条会发生伸缩,因此胶条下料长度应在理论值基础上增加2-3%的余量。

胶条从扇框或边框上部中间开始装起,胶条对接处必须在上部中间位置。

压入胶条时,首先固定四角,将胶条均匀地压入型材槽口内,使胶条的余量可以平均分配到四周,以防止因季节变化出现漏水漏气现象;

图(1.7.1)

4保证胶条与型材或断热条槽口配合紧密且易于安装,在胶条生产时宜在其表面涂一层硅油。

1.8根据不同的开启方式合理设置玻璃垫块,平开窗执手侧顶部要选择合适厚度的垫块,防止门窗“掉扇”,导致胶条配合不严密,造成漏水漏气。

图(1.8.1)

1.9内开系列门窗的边框、扇框的排水孔(具有保持压力平衡作用)应分别按图示原理加工,不同系列扇框的压力平衡孔加工位置会有所不同。

图(1.9.1)

图(1.9.2)

图(1.9.3)

2.边界接口处理:

2.1门窗边框与周边需采用密封胶或建筑密封膏密封。

密封胶需考虑与材料的相容性。

图(2.1.1)

2.2洞口窗与石材、铝板等幕墙交接时注意排水孔位置。

图(2.2.1)

2.3洞口窗与开放式石材、铝板幕墙交接时,洞口封修采用三元乙丙胶板做防水封修处理。

图(2.3.1)

3.特殊地区窗型选择及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3.1对于严寒及寒冷地区应满足防结露及保温要求,必须结合当地的室外气候条件及室内条件进行防结露理论计算。

可参考标准及应用软件:

[1]GB50176-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2]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3]ISO10077-1:

2000-07

[4]prENISO10077-2:

2000-12

[5]ISO15099:

2003

[6]软件THERM,下载网址:

http:

//windows.lbl.gov/software/therm

3.2对于沿海及高层建筑应选用合适的尺寸系列,根据计算确定合理的锁点数量及位置。

二幕墙部分

1.幕墙系统结构部分

1.1框架式全隐框幕墙

框架式全隐框幕墙的防水是可靠的,一般可以保证不出现漏水问题,只是在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1)严格保证玻璃或其他板材接缝处注胶质量;泡沫棒填充要求平整,并应留出≥3.5mm注胶厚度,如图所示。

图2.1

(2)密封胶与不同材料(铝单板、铝复合板、镀锌钢板等)均需进行相容性试验,保证密封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1.2框架明框幕墙

(1)要求在压板与面材间预留胶缝。

尽可能使密封胶与压板和面材相粘结,使扣板距玻璃面间距≥5mm,确保密封胶厚度≥3.5mm。

如图所示;

图2.2

(2)注意压板接头处及横向压板与竖向压板交接处的密封。

图2.3

1.3框架半隐幕墙

(1)隐框部分与明框部分分别与前述要求相同;

(2)隐框与明框交接处做连续胶缝处理。

图2.4

1.4单元式幕墙

(1)建议在工程中不再使用横锁式单元幕墙,统一采用横滑式结构;

(2)中横框前端与竖框连接处打注密封胶保证密封;

图2.5

(3)单元交接处应在横滑插芯后端加垫泡棉,保证插接部位气密性。

图2.6

由于国产胶条难以保证设计要求质量,故可在竖框插接部位加设泡棉,位置1为主,位置2为辅,见图。

图2.7

(5)由于结构胶的相容性问题,需要使用穿条式型材结构,此时应注意在穿条型材接口处注胶密封。

图2.8

1.5开放式幕墙

(1)在开口处设置披水挡板,如图2.9所示,做的分层排水;

(2)在防水层的接缝处打注密封胶,同时根据防水层的不同材料进行相容性试验,保证打胶的可靠性;

(3)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外挂幕墙板块破坏已完成的防水层。

见图2.10

图2.9

图2.10

1.6干法框架幕墙

(1)严格要求胶条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2)根据密封原理,做到有效的集水及排水,在竖框中设置导排装置,如图示为一种集水排水装置,根据不同形式的竖框规格,集水槽后端可随型材截面变化;

图2.11

(3)采用丁基胶板方式,在丁基胶板的接缝处应有严密的连接,穿钉处必须做好打胶密封;

图2.12

(4)由于结构胶的相容性问题,需要使用穿条式型材结构,此时应注意在穿条型材接口处注胶密封。

图2.13

1.7点支式幕墙

对于曲面点支式幕墙,玻璃均不共面,在主体支撑结构有较大变形情况下应通过计算确定胶缝大小及密封胶的弹性模量。

同时曲面造型使驳接件与玻璃面形成小角度,普通胶垫不能形成周圈的可靠密封,故要求在爪件与玻璃之间预留大于6mm宽,3.5mm厚的缝隙用来注胶密封。

图2.14

1.8寒冷地区幕墙内部结露问题

(1)设置隔汽层

隔汽层应设置在幕墙靠近室内的一侧。

如图所示,图中隔汽层即为保温岩棉后侧的封修板材,故要求对封修板材与幕墙铝框之间的接缝处做严格密封。

尤其是竖框挂件连接部位。

图2.15

(2)使保温层置于幕墙靠近室外的一侧

此做法可使幕墙内部温度始终高于空气的露点温度。

图2.16(a)保温层前置时温度曲线图2.16(b)保温层后置时温度曲线

图中实线为幕墙内部构件温度变化曲线,虚线为幕墙内部空气露点温度变化曲线。

由图可知,保温层在室内侧时有可能出现内部结露。

(3)设置导排系统

在无法保证幕墙内部不出现结露时可以采用专门的导排系统,但应注意防止幕墙本身及建筑构件的受潮腐蚀,影响幕墙的使用寿命。

另外,当幕墙为隐框湿法施工时,结露水无法排出,建议此种情况应加大保温层厚度,降低结露现象出现机率。

1.9沿海地区幕墙特殊处理措施

在明框幕墙的安装过程中,用固定夹子先将玻璃固定,再在玻璃与铝框间加设泡沫棒,周圈打注密封胶,完成可靠的连续密封。

图2.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