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及教育心理学分章练习题有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5713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5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及教育心理学分章练习题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发展及教育心理学分章练习题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发展及教育心理学分章练习题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发展及教育心理学分章练习题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发展及教育心理学分章练习题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及教育心理学分章练习题有答案.docx

《发展及教育心理学分章练习题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及教育心理学分章练习题有答案.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及教育心理学分章练习题有答案.docx

发展及教育心理学分章练习题有答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单选题

1.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是(C)P58

A.环境B.成熟C.遗传D.教育

2.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知识的(  D )P72

A.积累B.迁移C.学习D.领会

3.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称为(  D )P63

A.发展B.发育C.遗传D.成熟

4.印刻现象可以作为下列哪一种心理现象的证据?

(A)P78

A.关键期B.形式运算思维C.表征D.表象

5.常见的由基因异常而导致的遗传性疾病为(  B )P60

A.唐氏综合症B.苯丙酮尿症C.特纳氏综合症D.克兰费尔特氏综合症

6.通过选育来观察生物产生(或消除)某个特性(或性状),以此来推断遗传的作用的方法,称为( D  )P58

A.高尔顿法B.基因突变法C.消除法D.孟德尔法

7.知识的( A  )是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

A.领会B.灌输C.传授D.接受

8.印刻现象可以作为下列哪一种心理现象的证据?

(A)

A.关键期B.形式运算思维C.表征D.表象

9.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称作(D)

A.学习B.发展C.遗传D.成熟

10.亲代的某种特性通过基因在子代再表现的现象,称为(  B )58

A.成熟B.遗传C.发育D.发展

11.关键期这一概念,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来自动物习性学家所提出的(C)

A.图式B.平衡C.印刻D.发展

12.以下称为先天愚型的是(  A )

A.唐氏综合症B.特纳氏综合症C.克兰费尔特氏综合症D.杭亭顿舞蹈症

13.选出一个具有某一特征的对象作为指标个案,然后从这个指标个案出发,调查其家族史中出现相似特征的对象的数目。

这种方法称为(  C )P62

A.孟德尔法B.高尔顿法C.家谱分析法D.基因突变法

14.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D )P68,71

A.遗传与环境B.遗传C.环境D.教育

15.提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的心理学家是( B )P69

A.高尔顿B.霍尔C.伍德沃斯D.皮亚杰

16.提出著名的成熟决定论的心理学家是(D)P64

A.华生B.霍尔C.埃里克森D.格塞尔

17.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心理发展的动力是(D)P74

A.遗传的作用B.环境的影响

C.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D.个体心理的内部矛盾

18.用家谱分析法研究遗传与智力的关系问题的第一个科学家是(C)P62

A.霍尔B.孟德尔C.高尔顿D.彪勒

19.广义的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狭义的环境主要指(  C )P65

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教育D.心理发展

20.心理发展内部矛盾产生的基础是( D  )P74

A.需要B.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

C.新的需要和原有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D.个体的实践活动

21.洛伦兹提出印刻与学习有四点不同,以下说法与其观点不符的是(  B )P79

A.印刻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强化,而学习则依赖于强化

B.印刻是可逆的,而学习则是不可逆的

C.印刻可能形成得非常快,有时只要一次尝试就形成了,而大多数学习则需要多次尝试

D.印刻只会在发展早期的“关键期”内发生,而大多数学习可以在任何时期内发生

22.美国心理学家伍德沃斯提出,人的心理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

这种观点属于(C)P70

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调和论D.辩证唯物论

23.“关键期”这一概念最基本的含义来自于动物习性学家所提出的(B)P78

A.图式B.印刻C.平衡D.发展

24.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芬布卢纳对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环境做了系统分析,并构建出了社会环境系统模式图,其中的核心子系统是(  A )P66

A.家庭与父母B.托儿机构与伙伴C.社会网络和社会阶层D.历史文化

25.通过选育来观察生物产生(或消除)某个特性(或性状),以此来推断遗传的作用,这种方法称为(  B )P58

A.高尔顿法B.孟德尔法C.消除法D.基因突变法

26.在发展心理学历史上,关于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皮亚杰认为

“既讲外因又讲发展”的代表学派是(  D )P73

A.构造主义学派B.新行为主义学派C.格式塔学派D.联想主义心理学

填空题

1.遗传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

关于遗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常通过___孟德尔_____法和高尔顿法来探讨。

P58

2.关于成熟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格塞尔提出了著名的___成熟决定论___。

P64

3.心理发展年龄特质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和____本质____的心理特征。

P76

4.利用脑电图研究发现,脑发育的第一个加速期在__5-6____岁之间,第二个加速期在___13-14___岁之间。

P63

5.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心理发展主要由___成熟___决定。

他的观点得到“双生子爬梯实验”的支持。

P64

6.教育与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_____知识的领会_______。

P72

7.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有两个,一是____概括______作用,二是_____调节_____作用。

P64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_____社会环境_____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P66

9.关键期这一概念,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来自于动物习性学家所提出的“____印刻______”。

P78

名解

1.家谱分析法p62

2.调和论p70

3.成熟p63

4.关键期p78

5.心理发展年龄特征p76

简答

1.简要说明“关键期”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P79-80

2.简要说明皮亚杰关于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的看法。

3.简述印刻与学习的区别。

P79

4.简述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的具体表现。

P81

5.什么是成熟决定论?

P64

6.怎样分析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社会环境?

P66

7.简述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的具体表现。

P80

8.简述辩证唯物论关于遗传与环境关系的观点。

P69

9.心理发展的主要参数有哪些?

P70

论述

1.联系教学实际,试述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2.举例说明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3.试述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4.试述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5.如何看待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四章

单选题

1.婴幼儿游戏中最高级的游戏形式是(C)P90

A.单人游戏B.集体游戏C.创造性游戏D.活动性游戏

2.幼儿理解自己性别不会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年龄阶段是(B)P121

A.2—3岁B.4—5岁C.5—6岁D.6—7岁

3.人生第一年内,脑重量增加速度最快,平均每天增加(B)P86

B.1克D.2克

4.从婴幼儿感情承担能力来说,入托时间最好应是(D)P120

A.1—1.5岁C.2—2.5岁

5.内部言语是从(  B )开始产生的。

P109

A.婴儿期B.幼儿期C.小学阶段D.初中阶段

6.一般在2岁~2岁半的儿童中常进行的是(  D )P89

A.创造性游戏B.教学游戏C.集体游戏D.单人游戏

7.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侧化在( A  )时就表现出来了。

P87

A.初生B.一岁C.一岁半D.两岁

8.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C  )P98

A.直觉行动性B.辩证性C.具体形象性D.抽象逻辑性

9.刚出生的新生儿的脑重量约为成人脑重量的(  B )P85

A.20%B.25%C.30%D.35%

10.发展幼儿身体技能的游戏称为( C  )P90

A.创造性游戏B.教学性游戏C.活动性游戏D.技能性游戏

11.儿童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 )期间。

P107

A.3—4岁B.4—5岁C.5—6岁D.6—7岁

12.培养幼儿发音能力的关键期是在(  C )左右。

P106

A.2岁B.3岁C.4岁D.5岁

13.幼儿思维以(  A )思维为主。

P98

A.具体形象B.抽象逻辑C.直觉行为D.辩证

14.利用脑电图研究发现,脑发育的第一个加速期是在(  C )之间。

P86

A.3—4岁B.4—5岁C.5—6岁D.6—7岁

15.在大脑皮层的发育过程中,成熟最早的部分是(A)。

P86

A.枕叶B.顶叶C.颞叶D.额叶

16.幼儿的主要思维形式是(B)

A.感觉运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辩证逻辑思维

17.大脑皮层的发育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成熟最晚的是(C)P86

A.顶叶B.颞叶C.额叶D.枕叶

18.婴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  B )P89

A.生活活动B.游戏活动C.学习活动D.劳动活动

19.婴儿有选择的社会性笑一般出现在(  D )P110

A.初生时B.5周时C.3个月时D.5、6个月时

20.言语发展的单词句阶段是在(  B )P105

A.9~12个月B.1~1.5岁C.1.5~2岁D.2~3岁

21.托马斯、切斯在对婴幼儿进行大量追踪研究的基础上,将婴幼儿的气质类型划分为(A )P116

A.三类B.四类C.五类D.六类

22.幼儿理解性别不会因一个人的服饰、形象或活动的变化而变化的年龄阶段是( D )P121

A.2~3岁B.4~5岁C.5~6岁D.6~7岁

23.发展幼儿身体技能的游戏称为(C)P90

A.创造性游戏B.教学性游戏C.活动性游戏D.技能性游戏

24.婴儿(2岁左右开始)表现出怕黑、怕狼、怕坏人,属于( B )P111

A.怕生B.预测性恐惧C.本能的恐惧D.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25.幼儿获得知识经验,发展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和言语能力,以及培养良好个性的最佳途径是( B )P90

A.集体游戏B.教学游戏C.创造性游戏D.活动性游戏

26.婴幼儿动作发展是从身体中部开始的,越是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越是远离身体中轴的部位,动作发展越迟。

这体现了婴幼儿身体发展遵循( B )P113

A.从上而下原则B.由近及远原则C.由大到小原则D.由粗到细原则

27.Bowlby将婴儿依恋发展划分为( D )P111

A.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B.容易型依恋、困难型依恋、迟缓型依恋

C.初级依恋、次级依恋、高级依恋、最高级依恋

D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选择性的社会反应阶段、特定的依恋阶段、目标调整的参与阶段

28.幼儿期的记忆主要特点是( B  )P95-96

A.有意识记占优势B.机械识记较多C.形象记忆为主D.短时记忆容量为7±2

8.大脑功能侧化已经开始并逐渐形成是在( B  )P88

A.婴儿期B.幼儿期C.童年期D.青春期

29.婴幼儿大脑皮层的发育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其从早到晚的发展顺序为( D )P86

A.枕叶—顶叶—颞叶—额叶B.颞叶—顶叶—枕叶—额叶

C.枕叶—额叶—顶叶—颞叶D.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30.婴儿说出的句子像发电报式的电报句的年龄阶段处于(B)P105

A.1~1.5岁B.1.5~2岁C.2~2.5岁D.2.5~3岁

31.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的标志是(C)P115

A.区分主体与动作B.知道自己的名字C.掌握代词“我”D.知道自己的性别

32.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侧化已经表现出来的时间是在(A)

A.初生时B.一岁时C.一岁半时D.两岁时

33.培养幼儿发音能力的关键期是在(C)P106

A.2岁左右B.3岁左右C.4岁左右D.5岁左右

34.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属于( D )P97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感觉登记D.长时记忆

35.如果儿童知道“该吃饭了”、“该睡觉了”,表明他们具有了( C )P93

A.空间知觉B.自我意识C.时间知觉D.运动知觉

36.幼儿能够自觉地对待自己的发音,而且开始对他人的发音进行评价,这表明其(A)P106

A.语音意识开始形成B.语音发展逐渐完善

C.词汇数量迅速增加D.词汇内容不断丰富

37.同伴关系对婴幼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满足很多方面的需要,但不包括(D)P120

A.归属需要B.爱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38.真正的第二信号系统活动开始发展起来是在(D)P87

A.阶段l,直接刺激——直接反应B.阶段2,词的刺激——直接反应

C.阶段3,具体刺激——词的反应D.阶段4,词的刺激——词的反应

39.如果婴儿对镜中自己的映像很感兴趣,作出微笑、亲吻和到镜后面寻找等动作,这表明该婴儿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处于(A)P115

A.“伙伴”游戏阶段B.戏物阶段C.相倚性阶段D.自我认识阶段

40.婴幼儿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渴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新需要与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不足之间的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活动形式是( C )P89

A.家庭教育B.幼儿教育C.游戏D.学习

41.当儿童懂得了一个人的性别不会因其服饰、形象或活动的变化而变化时,儿童性别恒常性的发展就达到了(  C )P121

A.性别认同阶段B.性别稳定性阶段C.性别一致性阶段D.性别迁移阶段

填空题

1.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都随年龄增加而增长,但在整个幼儿期____无意识_____占优势。

P95

2.幼儿的思维是以______具体形象______思维为主。

P98

3.培养幼儿正确发音的关键期是______4______岁左右。

4.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顺序是__从上而下____、____由近及远__、由大到小。

5.神经系统各部分神经纤维实现髓骨肖化的时间不同,与高级神经活动有关的______额叶______和______顶叶______部分的髓骨肖化过程开始得最晚,大约在7岁时才接近完成。

P86

6.大脑功能侧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脑两半球功能侧化的出现和形成,二是____利手____的出现和形成。

P88

名解

1.直觉行动思维P98

2.依恋P111

3.自我意识P114

简答

1.简述婴幼儿游戏发展的特点。

P90

2.婴幼儿思维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P98

3.简述婴幼儿两个信号系统发展的过程。

P87

4.幼儿的自我评价有何特点?

P115-116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单选题

1.小学生的有意识记开始超过无意识记的年级一般是(B)P138

A.二年级B.三年级C.四年级D.五年级

2.(  D )是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相联系的,它的发展最晚。

P123

A.颞叶B.顶叶C.枕叶D.额叶

3.影响小学生性格发展的最直接因素是(  A )P154

A.家庭教育方式B.遗传禀赋C.师生关系D.同伴关系

4.一般认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期或关键期是小学(  B )P142

A.三年级B.四年级C.五年级D.六年级

5.儿童能比较概括地、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的年龄是(  C )P135

A.5~7岁B.7~9岁C.9~11岁D.11~13岁

6.表现出学科兴趣分化的时期一般是(B)。

P130

A.小学低年级B.小学中高年级C.初中一年级D.初中二三年级

7.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对( D  )的辨别发展最迟,一般要到9—11岁时才能发展完善。

P135

A.里外方位B.前后方位C.上下方位D.左右方位

8.影响小学生性格发展的最直接因素是( C  )P154

A.同伴关系B.教师的教育方式C.家庭教育方式D.儿童的自我意识

9.根据Selman的角色采择理论,(  A )的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这种差异的原因。

P157

A.6—8岁B.8—10岁C.10—12岁D.12—15岁以上

10.在(  B )阶段,儿童的自我评价由“他律性”向“自律性”发展。

P153

A.幼儿B.小学C.初中D.高中

11.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期或关键期一般认为是小学(  C )P142

A.二年级B.三年级C.四年级D.五年级

12.根据Selman的角色采择理论,到一定年龄时儿童逐渐认识到即使得到了相同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仍可能会有冲突。

这个年龄阶段在(  B )P157

A.6~8岁B.8~10岁C.10~12岁D.12~15岁

13.儿童的自我评价由“他律性”向“自律性”发展的阶段是(B)P153

A.幼儿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

14.对客观事物运动的延续性和顺序的反映属于( A  )P135

A.时间知觉B.方位知觉C.形状知觉D.大小知觉

15.“舌尖现象”指的是明显感觉到某些物体的名称就在“舌尖上”却说不出来。

这属于(C)P140

A.元认知知识B.元记忆知识C.元记忆体验D.元记忆监控

16.小学生主导活动的基本特点是( A  )P126

A.掌握间接经验B.获得直接经验C.超越间接经验D.积累直接经验

17.以下不属于小学生学习动机发展趋势的是(  B )P128

A.从比较短近的、狭隘的学习动机逐步向比较远大的、自觉的学习动机发展

B.从比较抽象的学习动机逐步向比较具体的学习动机发展

C.从不稳定的学习动机逐步向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发展

D.从具体的学习动机逐步向比较抽象的学习动机发展

18.小学生身体发育的基本特点是(D)P122

A.男生身高高于女生,体重重于女生B.男生身高矮于女生,体重轻于女生

C.男生身高矮于女生,体重重于女生D.男生身高、体重与女生无明显差异

19.下列不符合小学生社会认知发展趋势的是(C)P156

A.从表面到内部B.从简单到复杂

C.从抽象思维发展到具体思维D.从呆板的思维发展到灵活的思维

20.小学生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是(D)P153-154

A.从正确评价自己向正确评价别人发展

B.从根据行动的动机进行评价到根据行为的效果进行评价

C.从应用道德原则进行评价到依据具体行为进行评价

D.从用他人的评价代替自我评价到独立评价自我

21.以下学习动机中,属于近景动机的是(  A )P128-129

A.为得到好分数,不想落人后,或者为了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表扬,为了得到奖励而学习

B.为履行集体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者为集体和组织争光而学习

C.为个人前途、理想,为升学,甚至为自己的出路和未来幸福而学习

D.为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为实现“四化”而勤奋学习

22.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被称作(B)P151

A.道德感B.理智感C.责任感D.美感

23.个体对自己记忆过程的理解和认识被称作(D)P140

A.记忆B.长时记忆C.记忆监控D.元记忆

24.下列关于学校学习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P126-127

A.学习不能越过直接经验B.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C.动机是学习的动力源泉D.学习以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能力为主

25.下列关于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P153-154

A.自我评价由“他律性”向“自律性”发展

B.从依据具体行为进行评价向应用道德原则进行评价发展

C.从根据行为的效果进行评价向把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发展

D.从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向正确评价他人的行为发展

26.下列哪一项体现了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过程?

(  A )P137

A.认识“个别对象→空间联系→因果联系→对象总体”

B.认识“个别对象→因果联系→空间联系→对象总体”

C.认识“空间联系→因果联系→对象总体→个别对象”

D.认识“因果联系→个别对象→对象总体→空间联系”

27.在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中,当儿童认识到即使得到了相同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也可能会有冲突;他们能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并预期他人的反应,但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这时儿童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处于(  D )P157

A.社会-信息角色采择阶段B.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阶段

C.相互性角色采择阶段D.自我反省角色采择阶段

填空题

1.高中生在心理上将自我分为“___理想的自我____”和“___现实的自我____”两部分。

这种自我意识的分化使他们体验到自我的矛盾性。

P214

2.小学生随年级升高,意义识记能力逐渐超过______无意识记______能力。

P138

3.元记忆主要包括____元记忆知识_____,_____元记忆体验____和元记忆监控三个方面。

P140

4.刚入学的小学生的脑重量已经发展到成人脑重量的___90%,到小学末期,他们的脑重已很接近承认了___,这为他们接受正规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

P123

5.婴幼儿动作发展遵循自上而下原则,由近及远、由大到小。

6.学习活动的主体是___学生___;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教师____。

P126-127

名解

1.角色采集技能P157

2.社会认知P156

3.元记忆P140

4.学习P125-126

5.角色采择P156

简答

1.小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2.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3.简述小学生同伴团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4.小学生学习兴趣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单选题

1.一般来说,下列能力中初中女生比男生占优势的是(B)P172

A.比较能力B.计算能力C.推理能力D.空间能力

2.提出“发展任务”概念的心理学家是(A)P183

A.哈维斯特B.维果斯基C.柯尔伯格D.斯皮尔曼

3.当一个人的思维发展到一切事情需看情况来定时,其思维处于(C)P170

A.二元论阶段B.多元论阶段C.相对论阶段D.约定论阶段

4.一般来说,下列能力中初中男生比女生占优势的是(C)P172

A.计算能力B.图形分析能力C.推理能力D.运用逻辑法则的能力

5.刘世熠的研究表明,在4~20岁之间,大脑有两个显著加速成熟的时期。

第一次发生在5~6岁之间;第二次发生在(  D )之间。

P162

A.10~11岁B.11~12岁C.12~13岁D.13~14岁

6.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开始过渡的年级是( D  )P169

A.高二B.高一C.初三D.初二

7.当一个人凡事总要问一个“什么是正确”的答案时,其思维处于(  A )P170

A.二元论阶段B.多元论阶段C.相对论阶段D.约定论阶段

7.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