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常礼举要讲记处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85403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4常礼举要讲记处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04常礼举要讲记处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04常礼举要讲记处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04常礼举要讲记处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04常礼举要讲记处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4常礼举要讲记处世.docx

《04常礼举要讲记处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常礼举要讲记处世.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4常礼举要讲记处世.docx

04常礼举要讲记处世

(寅)处世

(根据前贤老师讲稿整理,非本人智慧,

仅供参考,如有不妥,祈望批评指教)

前面讲孝顺父母,在家庭里面应该注意那些细节:

在学校,应该注意的除了遵守礼节以外,还有学习的态度,以及自修的方法,这个都是很切合实用的。

那么,今天就是讲处世,就是我们怎么样在社会上和人家来往,这个要靠大学问。

除了理论的知识外,还要靠经验、阅历。

我们这里是这么讲,但是要里面的内容啊,还是要靠大家随时注意。

就是说,我们跟各种人物接触的时候,你要随时留意他的反应。

(举例:

人在社会上,士农工商各种类型都不同,职业不同,心理也不同,心理上不同,你跟他交往的方法也就不一样,说话也不是一样的,拿一种话跟任何人讲是讲不通。

比如我上课,有时候要讲的通俗一点,有时候又要讲的有文采一点,比如引用一些古文啊什么的。

(举例:

在学校里说得是读书人的话,你到乡下跟种田的农夫讲文诌诌的话,他就是格格不相入。

你在商场里讲的话带到学界谈,这也是不行的,所以这个要多注意。

这个是包括整个求学的问题。

(举例:

求学啊很难啊,譬如说我们老师(指李炳南老师),他老人家非常慈悲,希望我们都有成就。

最低限度,我们拿古人注解的本子,我们自己能够看懂,能够有所辨别。

这个辨别,是怎么个辨别法呢?

就拿《论语》集解来说,历代批注这么多,如果不是老师指出要点出来,那么我们很难选择。

《论语》如此,其他的各经也是如此,都是这个样子。

《礼记》、《春秋》、《书经》、《易经》、《诗经》,你翻开深入研究的话,笔墨官司打得凶得很呢。

一、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本质:

不自赞毁他

处世第一条我们一看就明了了,不要说人家的短处,反过来说,不要说自己的长处。

虽是这么简单,可是做起来非常不容易!

(举例:

《论语》〈卫灵公〉那一篇里面,孔子曾讲:

「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

」,孔子自己讲,我对于人,对于一般人,我毁谤了谁了、誉是夸奖人家,我又夸奖了谁呢?

毁,圣人是不会毁谤人的;但是夸奖人,圣人有时候有的,假如有所赞誉的,对某人有所赞誉,「如有所誉者,其所有试实。

」我所夸奖的人,一定是名符其实,实实在在的,不是虚伪恭维他。

虚伪恭维他,圣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所以孔夫子不但不毁谤人,而且也不轻易地夸奖人。

自己说自己的长处,那孔子更不必说了。

孔子明明是圣人,他从来没有说自己是圣人。

(举例:

孔子曾与子路、颜渊这几位坐在一起谈天的时候,孔子叫他们「盍各言尔志?

」你们说自己的志向。

颜渊说:

「愿无伐善,无施劳。

」所谓伐善,就是不要自夸自己,也就是说,不要说自己的长处。

所以我们看这句话这么简单,为什么颜老夫子讲这个?

其他人却很少讲到这一点,子路都不知道讲这句话。

我们想想看,可见得真正不说自己的长处,是相当有修养的功夫,为什么呢?

普通人自己有了某种特殊的学问,特殊的技能,或自己在品德方面,比较高人一等,不知不觉当中,自己显露出来,有点自己夸奖自己的情况,一般人都有这种情况。

所以在孔门当中,颜子在说他志向的时候,特别说出毋伐善,不要夸奖自己的好处。

(举例:

没有高度的修养,不说自己的长处难,不说人家的短处也难。

我们在跟人谈话当中,也是不知不觉说着说着,就把人家的短处说出来。

这个我们各位之间,平时没有留意这方面,就不知不觉。

你念了这两句书,从现在开始,我们一天跟人家谈话当中,自己检点检点,是否有这种情形?

或者自己警觉之后,还没说出口,就先提醒自己。

不要在不警觉时,让不该说的话冲出口。

说人家的短处,说自己的长处有什么不好?

说人家短处,是妨碍人家,说自己的长处,是损了自己的德性。

(况且弟子规有云: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做)

所以学佛叫人不要自赞毁他,自己赞叹自己,毁谤他人,这个是不许可的,一个学佛的人自赞毁他就完了。

(举例:

常常背后说人家短处,他的功夫怎么样?

不但是没有功夫,而且还造口业,这个有因果关系。

我们说人家一句坏话,人家不会不知道的。

我们两个人在房间谈话,谈某某人的不好,人家不在这里,怎么知道呢?

不要这样想法。

只要一句话出口,总之对方是了解的。

所以《大学》里面曾子讲: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无论是在心里,或是口里的话,要时时有这样的警觉。

就如同有十个人眼睛在看我们,在监视我们,我们不能一点不注意。

(举例:

如果给别人知道我们说人家的坏话,对方不管有没有修养,总是不太高兴,有修养的人放在心里面,没修养的人,他就要对你报复了,你说他一句坏话,他就要说你十句坏话。

这样我们社会上遭遇的麻烦可多了,我们想做一点好事,人家也把我们破坏掉了。

(举例:

咱们在社会上跟人交往,同学之间交往,背后不要讲他人坏话,特别是女同学爱东揭长西揭短、七个长八个短的,结果我们说完人家还得接上,不接上你不够意思啊。

别人跟着你一起讲人过失,结果容易大家都伤了和气。

这个一定要注意,特别要防范这个事情。

二、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

【内言不出于阃】

家里的事是好事,是坏事都不要跟外人说。

所以《礼记》〈曲礼〉称谓「外言不入阃,内言不出于阃。

」阃就是门坎的意思。

(举例:

古时候,妇女都是住在家里面,不出门的,是闺中的。

这就是说,古时候,男子不在外面把家里的事往外面说。

外面的事情呢?

也不准许带回家来,跟家里妻子说。

就是内外不要互相这么说。

为什么不要这么说呢?

比如家务事,古人有一句话「家丑不外扬」,家里有很多事情向外面宣扬,向外面说,总是不合适。

你向外面说,人家也不能给你解决问题,毫无用处。

有时不但问题不能解决,反而引起更多家庭纠纷。

所谓家庭之事,包括很广,有夫妻之间的事,家庭之间的事,对父母的孝顺、对兄弟的友爱、家里的财产,经济的问题种种。

你把这些家庭的事跟外人讲,往往破坏自己的门风,让人家看轻你家里的家教。

古时候家有门风,家有家规,家务事在家里有家长作主处理。

(举例:

家里的财产,你把它说出来了,外面不良的份子,他知道你家的底细,家务情形都了解了,他就找出机会来妨害你家里的事情。

(举例:

家人的行踪,也不必让人家了解,男主人是什么时候出门,什么时候上班,主妇什么时候上街买菜,什么时候回来,这一天家里什么时间没人,真空状态,或是什么时候,我有一笔收入,这些情形一讲,小偷摸得清清楚楚,就选在这个时候偷劫,这是最显而易见的。

所以这些事情不必跟外人讲。

举例:

我们现在当然不能避免的,在古时候,妇女没有重大的事情,比如说,结了婚就是住在丈夫家里,非有大故,不能回娘家。

大故是什么?

娘家有丧事,或是重大的喜事,可以回娘家。

没有这种情形,出了嫁就是在夫家,娘家都不轻易回家,何况是到别人家走动的,所以很少出入。

拿现在拿讲,好像关在家里是不好的。

其实关在家,有它的道理,她在家里,就是教育子女,子女从小就在家里受家庭教育,到了上学的年龄,就到学校受学校教育,这当中是一贯的,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是一贯的。

这一贯的教育,从父母到师长,他们所说的话,所表现的行为,所做的示范,都是好的。

苏洵夫人程氏相夫教子,辅佐出丈夫苏洵,两个同事考中进士的苏轼和苏辙。

苏轼中进士时年仅20岁,苏辙就更小了,才19岁。

【外言不入阃】

这个人到了能够辨别是非的程度,然后才能看其他的书籍,接触外面的事情,他已经是定了型了,没有问题了,所以在这个时候,家里的事固然不必对外面讲,外面的事情也不用拿到家里来讲。

(举例:

讲给家里的小孩听到没有好处。

外面社会的事情很多,罪恶的事、抽烟的事情、杀人的事情、放火的事情、很多很多。

大新闻在家里一讲,听起来这是奇闻啊!

但是在心理上就受了影响。

儿童的心理像一张白纸,听了什么,心理就有个印象,他就自己表演出来,就模仿了。

电视机、网络是不是都是外面的事往家里说啊。

之前常常听说山里的孩子单纯,那现在还单纯吗?

有个大魔王,电视。

这个“外言不入阃”古人非常重视,现在我们请了电视机、网络来专门干这个事。

所以古时候,人心厚道、风俗淳厚,他在心志没有定型时,不让他与外面接触。

当然现在就很难了,现在一点点大的小孩子就看电视,这就没办法了。

小的不懂,大小孩子在外面看看报纸,看看新闻,回来跟小的讲,这是没法避免的,家长就要注意家庭教育,这要多费点心思,所以现在讲家庭教育很困难,外面的事情不在家里面讲,事实上办不到。

现在那一家没有电视,没有新闻报纸?

这就很难了。

这是上一段,家里的事不对外面讲,这是避免很多的麻烦。

三、口为祸福之门,话要经一番考虑再说。

(李炳南老师之解释:

这口最了不得,是祸福之门。

譬如说,战国时的六国成天闹乱子,都是苏秦与张仪拨弄的。

苏秦与张仪什么也没有,东也拨弄,西也拨弄,各国互相打战,他从中取利,现在国际上就这么一套。

这话看起来也很简单,很容易了解,但做起来就不容易。

口是祸福之门,一个人的吉凶祸福,大半就决定在口。

大家现在要学孔子的谨言慎行,少说话。

(举例:

李炳南老师讲《论语》的时候,他引用《易经》里面的:

「躁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

」他老人家说,一个人说话太多了,他的前途不会乐观,一辈子没有大发展,也办不了好事情。

而且寿命也不会太长。

见了面就说个不停,送到门外到街上还说,那有这么多话?

未说话以前,礼记有说要「安定辞」,心里先打好稿子,何者在前,何者在后,要有次序,总之,说话要简要详明。

(举例:

听了之后,当时一想,回忆我所接触的人,的确是如此,无论过去在社会上,在一般场合中,凡是碰到人自己就滔滔不绝,讲个没完的人,这就是烦躁之人。

这种躁人,多半是前途不平,遭遇很多的挫折,而且想活到很高的寿命是不容易的。

事实上确实是如此,李炳南老师讲不是纯粹的理论,是经过事实观察,和经验累积得来的。

我们一个人的身体是四大假合,是因缘生法,因缘和合起来。

这种因缘和合,在道家来讲,我们人身体有,精、气、神三种要素,精力、气体、无形的神这三种。

同样的人应该都是一样,为什么有人寿命高,有的人寿命短。

所以道家讲养生之道,要注重收敛,收敛自己的三要素。

这种收敛,无论白天,或是夜间,他都讲这个用功的方法。

夜间:

在夜间睡眠前面讲过,老师也提示过,不要仰着,不要张口,气吐得那么大,这是不够卫生的。

白天:

在白天也是这样,在白天没有必要的时候,要闭着嘴,用鼻子呼吸,很均匀、很调和、很柔和的呼吸,我们一个人心理不正常,很急促,或是运动后很急促呼吸,很不正常,那对一个人身体里细胞损失很多。

所以在白天没有必要时,不要多说话,把呼吸调得很均匀。

做事:

在做事的时候,心理也要很定,不要浮燥。

有些人他一面做事,一面心里着急,有些人做心里不想做的事情,越是不高兴,越是在做,心身两方面都是亏本。

讲话:

在遇到人的时候,把心里面一股闷气发泄出来到处讲,这个受到的损失更大。

一个人要是真修,要做到心平气和,心里很平,气也很和,在心理很柔和,在生理方面也不会伤气。

所谓这个口,话说得越少越好,说话不要多。

说话的内容,无非是表达自己的心里,讲人、讲事,凡是牵涉到人与事,就关系到人的利害,关系事情的成败。

这些话对人有没有害处?

有没有好处?

有修养的人,他的脑子稍为转一转就知道了。

没有修养的人,或是一时没有注意,他冲口而出,也不知道自己已经把人给伤害了!

他自己不考虑。

不光是说话,写文章、发表各种言论也都是如此,杀了人家,往往自己还不了解。

对方知道了,人家要报复我们;有时候虽然对方不知道他受了损失,但有因果上的报应,我们也逃不了,我们一句话,损了人家的名誉、权利,让人受了损失,这个在因果上,我们还是要负责任。

这个责任对方虽不知道,我们还是有过。

当然我们讲话时很小心,就有「福」了。

福是什么呢?

我们说一句公道话。

佛法布施里有无畏布施、有法施,都是要用口说的啊!

法施讲一切道理。

讲经说法,不要违背经旨。

为了人家在那里受了恐怖,我们仗义直言,给人家解围,给人家壮壮胆子,在精神上给人家一个支持,这个我们也是一种功德。

所以我们的口,看我们怎么来用它。

你用得好,就能替人造福,自己也有了功德。

用得不好,就造了口业,妨害了人家,也害了自己。

(举例:

在《论语》〈颜渊〉篇里面有一章讲:

「棘子成曰:

『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焉?

』」这句话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君子讲质,讲本质,何必讲文呢?

这个好像对人也没有损,可是他对人影响很大,所以子贡曰:

「惜乎,夫子之谈君子也!

」可惜啊!

老夫子你这话说君子,说错了。

君子不是如此啊!

君子是文质彬彬,不是只讲本质,而不讲文的。

当然只讲文而不讲质,这个不好;但是只讲质不讲文,这个也不好。

所谓话丑理正,在此是不正确的,不是君子所为,君子应文质彬彬,两方面都好。

所以一定要评论君子,话说出去,错了以后呢?

驷马难追,子贡说「驷不及舌」。

用四匹马拉着车子追,也追不上!

所以一般就根据这句话,成为两句: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的确如此。

是非善恶,你一句话说出来就决定了,在《论语》〈子张〉篇,子贡说:

「君子一言以为智,一言以为不智,不可不慎也。

」君子一句话说出来,说得好人家就说你有智慧,一句话说得不好,人家就认为你没有智慧,所以看看这个重不重要呢?

言语代表一个人的心理,修养学问都在这个话里包含,所以说这个言不能够不谨慎。

而且颜渊问仁于孔子,孔子也是告诉他:

「克己复礼为仁。

」然后颜子请问其德目,条目有四条,其中一条就是非礼勿言,说话要合乎礼。

礼包含很多,恭敬人家,不要损害人家,这个都是。

凡是不合乎礼的话,都不能说。

(举例: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细目。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再看佛家,佛法讲十善业,十善业的反面是恶业,你看看意三业,身三业,口四业。

口是最重要的,它有四种业,这四种业仔细推敲看看,我们每天都表现出来。

拿口业来看,现在人在社会上,一开口、一动笔,很有可能就犯上了口业,想想看是祸是福呢!

他就种下了这个种子,所以我们这个口,是成就道业最重要的一环。

(举例:

在《孔子家语》面有一个故事,孔子到了周家去观礼,观礼到后稷,也就是周家的始祖后稷庙,到了庙的门口,发现有了金人的塑像,这个金人塑的口被封起来,很奇怪的,同时金人的背后,刻有几个字,也就是「铭」,这个铭写的是「古之慎言人也」,说明这个金人是个慎言之人,也就是对言语非常谨慎,可见周家在研究这个学问。

古人讲这个礼,对于口非常注意,因此你无论讲佛法、讲儒家,都要「守口如瓶」,谨防口业,为什么呢?

儒佛两家都是要注重修道的,你修道,口不好好的修,这个道也修不了。

所以我们平时无论说话做人,都要注意口,不要造业,一造业就是因果,不能背了因果。

说一句普通的话也可能会造业。

我们说毁谤某一个人,固然是不可以,但你说了一句普通的话,虽没有针对一个特定的对象,特定的一个人,可是这句话说出来伤风败俗,也会影响社会大众的心理。

害了公众的心理,那这个罪过更大。

(举例:

现在做大众传播事业的人要特别小心,想做大众传播的事业,包括电视、报纸、广播从业人员,最好都要学过佛的人。

他们都懂得因果,知道怎么下笔,话在说出口之前,在写出去之前都要好好考虑,那么这种传播的事业,风俗不会坏。

可惜现在用人,哪里能够像我们的理想,都能够懂得因果道理。

我们这个莲社,受到古德的庇荫太大了,不管社会上风气如何,情况如何,有一分力量就贡献一分力量,所以老师常常讲有共业,有不共业。

共业如何,我们尽量影响共业,影响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那么最重要的是不共业,自己能不受外面坏影响,我们自己要有相当的功夫,再尽量地影响外面不好的环境。

四、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语;见老年人,不说衰丧话

这都是人情世故,我们老师曾写过一幅对子,「人情练达是文章」,人情练达,通达人情世故,就是文章,就是学问。

【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语】

见了失意的人,他各方面都受到打击,很不得意,或者是破了财,或者是丢了势,或是种种不如意,你见了这样的人,应该说点让他得到安慰的话。

(举例:

你要是说自己很得意,人家破了财,你却说自己中了奖券,人家失意你自己高兴,人家丢了差事,下了台,你说做了大官,自己得意了,这是教人家不堪忍受的。

我们读书、做人处世,就是要处处让人家受得了,假如我们自己处在那种境遇,我们看见人家尽说些得意话,表扬他自己非常得意,我们自己心里也很难受,为什么呢?

一个人总希望比人家高明。

(举例:

现在的小学生,人家考的成绩差,他就很高兴,说自己都没努力,就好一百分。

人家有爷爷教,成绩很好,后来爷爷去世,全班都很高兴,终于死了。

姐妹两个给别人讲作业,姐姐不告诉别人,妹妹告诉别人错的。

你们大家研究佛学,《百法明门论》中提到很多,论中提到众生都有烦恼,有根本烦恼,有随烦恼,根本烦恼里有傲慢,随烦恼有嫉妒,你讲这些话都容易挑起别人的烦恼。

所以我们见失意人说得意语,把人家的烦恼引起来,这是自己不太好的,有亏于自己的德、厚道。

对方已是烦恼,我们再说这话,使他更増烦恼,我们就是恼害众生。

佛教是慈悲,慈悲的精神就是儒家讲的仁,仁道、仁厚。

无论是学儒学佛,都要讲忠厚之道,不要让人家听了起烦恼。

【见老年人,不说衰丧话】

(举例:

一个五十岁的人见六十岁的人说「我老了」、「我不行了」,你说是老年人,那个老年人比你年纪大,是那一个该死啊?

那个六十岁的老人听了是绝对不高兴。

见老人不要说衰伤话。

老年人,这个老师常讲诗的时候,男子悲秋,老人每逢秋天,天地之间的气象,人体与天地自然界之间,是息息相通,天地这个时候都是收敛,都是闭塞,身体也自然而然受影响,所以往往一到秋天,男子上了年龄,会有衰伤、悲伤的感觉。

这种心情容易使然,向这种人我们再说一些悲伤、衰伤的话,更会使他哀伤。

(举例: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话是不错的,的确,你要看见七八十岁的人,和他说七十古来稀,对方听起来不好受,那就要变变方式,固然现在有一个流行的口号,人生七十才开始,这话大不合道理,但说出来给老人家听听,也未尝不好。

懂得道理的人,明明是不合理,但比听七十古来稀要好一点,这些话都是要注意。

李炳南老师谈到作寿,他最反对作寿,说作寿是拉警报,你们大家明白吧!

怎么拉警报呢?

到时候了,要预备预备,还不是这个样子!

举例:

有一个人九十几岁时作寿,开了一个宴会,正:

有一位先生恭维他说:

「你活了快一百年啦」,很好,这是多么好的话,譬如现在说人:

「你身体不要紧,没点病,即使有点病,那是百年的关系。

」这话令人听了应该就很高兴,反:

可是对这位作九十六岁寿的老人说:

「你老先生看样子有百年的火候。

」作寿的人,喝了酒正高兴着,被这句话呆住了,还有四,五年可活!

在座大家都不高兴,你那一条不好说?

你会说:

「你活着一百年,还有什么不好?

」你说他活一百年为什么不欢喜?

你会说:

「你活着一百年,还有什么不好?

」你说他活一百年为什么不欢喜?

你说其他人活一百年为什么会欢喜?

一样的话,不一样的说法。

大家有疑惑可以问。

五、交浅不可言深,绝交不出恶声

【交浅不可言深】

交情浅的不可以讲深的,交是交朋友,交朋以不是一下子就很深。

【举例:

这个道理,道家讲,儒家也讲。

1.《庄子》里讲: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君子交朋友淡淡的,像水一样。

水的味道虽然淡,但却能细水长流,这是水的基本味道。

2.「小人之交,其甘如饴。

」甘是很甜的味道,浓得像酒,如酒一样浓烈,但那个味道不会长久。

比如说再好的酒,放在外面不把它对起来,在外面风一吹,没好久味道就变没有了。

现在有个流行词叫“闺蜜”,大家好好的想一下,是君子之交,还是小人之交。

所以交朋友,一上来一见如故,三生有幸,真是不得了。

可是过不了好久,情势一转移,彼此跟路人一样,甚至反目成了仇人。

(举例:

大家有没有发现,学了佛法,或者说学了传统文化,很多朋友就不联系了,原来天天一起玩,一起吃饭,一起喝酒,随着你的转变,慢慢就不联系了。

可能之前就是小人之交。

比如我原来喜欢喝酒,就有很多一起喝酒,一起唱歌的朋友,后来自己学了圣贤教育不去了,慢慢也就断了联系,他们也约过,但慢慢就没人约我出去了。

)小人是如此,君子不是如此。

君子就像是《论语》〈公冶长〉篇所说的:

「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久而敬之,是受人尊敬,为什么善与人交?

他知道交友的道理,开始的时候由浅入深,慢慢的交往越久,朋友之间的友情越是浓厚,越是尊敬对方。

注意:

友情越是浓厚,越是尊敬对方。

否则,很可能就是小人之交。

那么“交浅不可言深”这个交浅,朋友在刚刚交往的时候,交情还不是很深,一见倾心,把所有的话都跟他讲了,将来一旦朋友的关系不能维系的时候,或者将来做不成朋友,成了仇敌了,那么你的毛病都给对方抓住了,这个不能不注重。

朋友之间劝善规过,是交友很重要的意义,朋友之间不能劝善规过,那要这个朋友干什么呢。

可是劝善规过也要有分寸,交情到什么地方,就说什么话,交情不到那个程度,虽然你是一番好意劝他向善,改除恶习,但他接受不了,往往认为你是在教训他。

这就是《论语》所说的:

「君子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人往往有这种心理,所以没有到彼此信任度相当高,言语无丝毫隔阂之前,与人说话都要注意。

不是所有该说的话,都可以不必考虑地说出来,在有些情况下,反而说出来没有效果,而且还会结怨。

劝谏别人,我们在弟子规里面有提到方法:

观察——需要——付出——信任——劝谏

这五个步骤可能是很多人用生命换来的经验。

这些都是古代劝谏非常有经验的人留下来的方法,古代对皇帝劝谏,一个不小心,可能连命都没有了,所以,古人的这些方法是非常的有依据的,因为可能都是用命换来的经验。

所以这个大家要记好了。

另外还有很多的技巧,所谓人情练达皆学问。

说到劝谏。

最著名的莫过于魏征对唐太宗的劝谏。

举例:

1、不做忠臣做良臣。

提到劝诫,我们一定会想到哪个大臣?

唐朝的魏徵。

魏徵其实是个,我的感受应该是个很可爱的人。

他一开始辅佐唐太宗,他都把话先讲在前头,很有语言的艺术。

他就跟唐太宗说:

皇上,我不要做忠臣,我要做良臣。

唐太宗听了觉得很纳闷,为什么不做忠臣要做良臣?

魏徵接著说:

因为做忠臣都要被砍头,做良臣才不会没命。

唐太宗一听就在那边哈哈大笑。

其实唐太宗是个聪明人,他在那里哈哈大笑的时候他会想:

忠臣都是被谁杀的?

被暴君杀的;假如我把他杀了,那我不就变什么?

变历史上的暴君了!

所以,其实魏徵这段话已经让他自己这个命已经可以先保住了。

2、良臣敢言必有明君。

魏徵也常常在唐太宗有些过失的时候,都对他直言不讳,他也常常提醒唐太宗,「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人民可以拥护你,成就你的功业,当你不爱惜人民,他同样可以把你推翻。

所以,唐太宗也是时时战战兢兢治理国家。

有一次魏徵进谏的很激烈,把唐太宗气得半死,然后气冲冲就跑回他的寝宫,边走边喊,「气死我了,我一定要杀了他」,就这样气冲冲走回他的寝宫。

他的皇后就看到了,看到他气得半死,皇后心里想只有谁可以办得到?

只有魏徵办得到。

皇后马上就去换了非常端庄的衣服,很正式的衣服,换好以后就走到唐太宗面前,就跟他跪下来说:

恭喜皇上!

贺喜皇上!

唐太宗本来气得半死,对皇后这个举动觉得莫名其妙。

然后皇后就说:

皇上,一定有明主出现,明君圣主出现才有臣子敢这样直言不讳。

结果唐太宗一听转怒为喜:

那我是明主!

所以,一个太太对先生可有很大的影响,假如这个时候皇后又进了魏徵几句谗言,我看「贞观之治」可能就改写了。

 所以一个家的兴旺,一个朝代的兴旺,绝对都是非常多人的付出,非常多人的参与才可以做得到。

我们明白这一点,在人生当中成就的一些事,一定要把功劳回馈给所有的人,一定是众志才可以成城。

所以,唐太宗不止有魏徵,还有身旁皇后,这么多贤德之人的辅助。

3、魏征去世叹镜坏。

后来魏徵去世了,唐太宗哭得很伤心,他说:

我有三面镜子(以前都是铜镜),「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可以把他的衣服、帽子戴好;「以史为镜」,用历史来观照自己的施政,「可以知兴替」,怎么做才可以让朝代兴,怎么做会让朝代败,他可以从历史观照的到;「以人为镜」,用到一个贤良的大臣来劝诫他,「可以明得失」,可以了解到他所有的政策的得跟失,进而去修正。

唐太宗说他有这三面镜子,而现在已经坏了一面,就是魏徵死了。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

一个贤明的君主一定是非常惜才、爱才,他才能够赢得这些大臣对他的信任。

那一个智慧的企业掌舵人,那一定是非常惜才爱才的人,才能赢得员工真诚的付出,企业才能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