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课件集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51697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课件集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课件集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课件集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课件集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课件集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课件集成.docx

《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课件集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课件集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课件集成.docx

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课件集成

与西方基督教一统天下不同,中国文化明显呈现出多元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影响最大,她们之间既互相排斥又相互渗透,形成中国古代文化的突出特色。

一、孔子的学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1.政治学说:

“仁”——“仁者爱人”

①统治者要体察民情

②理解他人、关心他人

途径:

遵守“忠恕”之道

“礼”——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

内容:

克己复礼

途径:

提出“正名”主张

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治民,以德教化百姓

2.哲学思想:

怀疑鬼神的存在(重人道,轻天道)

3.教育思想:

①有教无类;

②教学思想:

因材施教;

③学习方法:

要学思结合;鼓励独立思考、坚持真理

4.孔子思想的地位:

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发挥,逐渐形成儒家思想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孔子关于“仁”、“礼”的言论:

樊迟问仁。

子曰:

“爱人。

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

“恭、宽、信、敏、惠。

……”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季氏八佾舞于庭。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

“善哉!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子曰:

“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孔子关于教育的言论:

有教无类。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提出的“仁”和“礼”的思想,对后世的中国有哪些影响?

①“仁”的思想体现出孔子对一般民众的关注和爱护,这种民本思想对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起了积极作用,对现代人本理念也有借鉴作用;

②“礼”的思想承认社会等级,带有消极性和保守性;但另一方面,重视“礼”即是重视社会秩序、重视道德修养,又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

③“仁”和“礼”对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产生极大影响:

使中国人形成谦恭、内敛的性格特征;“克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限制了创新、开拓精神。

孔子的贡献有哪些?

①创立儒家学派,儒家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

②兴办私学,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

③整理文化典籍——《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乐》(佚失)

孔子为何能成为圣人?

①他提出了“仁”“礼”和“德”,不仅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而且因他的人本思想而得到广大民众的信仰;

②后代儒家学者提出了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展需要的主张,不断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二、老子的学说

老子:

也称老聃,姓李名耳,春秋时期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道:

①世界的本原;②事物的发展规律

1.哲学思想:

①“道”的思想:

“道”是万物的本原

“天道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

②辨证法思想:

事物有矛盾对立的双方;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通过“守静”实现“以弱胜强”

2.政治主张:

①“无为而治”;②向往小国寡民,主张“使民无知”

关于“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关于辩证法的论述: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关于政治方面的主张:

治大国若烹小鲜。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①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开创了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先河;

②他否定“天命”权威、崇尚自然,对于人们探索自然规律、发展科学,有深远的影响;

③他的辨证思想成为典型的中国智慧,对后世的哲学、人们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影响;

④“守静”“不争”的处世之道,培养人们深沉持重的品格、淡于名利的胸怀,形成了中华民族开阔的文化襟怀;

⑤“无为而治”的思想对约束暴政、恢复社会秩序有积极作用,为后世提供了借鉴;

⑥他希望社会倒退,反映了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让百姓无知才好管理的主张,在历史上产生了消极影响。

老子与孔子的思想有何异同?

相同点:

①都反对苛政和过度压迫百姓;

②都不迷信“天命”,远鬼神而重人事;

③都为统治者提供了治国的方案;

④都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作出了贡献。

不同点:

①老子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建立了宇宙本体论;孔子重人与人的关系,由此建立了伦理学;

②在治国方案上:

孔子主张以德治民,维护礼制;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对“礼”持否定态度。

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辩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

在天道观上,儒家宣扬“畏天命,畏圣人之言”,同时又对神灵崇拜作淡化处理,把超自然的信仰放到了现实人事的从属地位。

在历史观方面,它标榜“信而好古”,每每试图恢复“周公之礼”,将捍卫三代典章文物当做自己的神圣使命,同时亦不排斥对不符合时代潮流的礼俗政令加以适当的变通修改。

在修身治国方面,它设计出一整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定邦家的方案,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

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

这就是为什么儒家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汉代以后,儒学几经变化,礼教德治的精神始终一贯,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摘要)

“百家争鸣”的原因:

①铁器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周王室衰微,使一批士人冲破束缚,成为专业的文化阶层;

③各诸侯国出于争霸的需要,纷纷延揽人才,礼贤下士;

④私学的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既造就了知识群体,又为各派学说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⑤处于社会大变革时代,言论和思想空前自由,各阶层也需要对社会的变革进行探讨。

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礼法铁序受到猛烈冲击。

在各国竞相改革的潮流中,一批士人冲破礼法束缚,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

不同阶层、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了许多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一、儒家代表:

㈠孟子: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对儒家学说进一步发展,被称为“亚圣”。

1.主张

⑴仁政学说(核心)——途径:

重民,“民贵君轻”

⑵人性本善

⑶“养浩然之气”——道德情操

2.地位:

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地位仅次于孔子。

㈡荀子:

1.主张:

⑴天行有常——自然界运行有自己的规律

⑵“制天命而用之”——人可以改造自然,使自然为人类服务

⑶主张“性恶论”

⑷治国以礼教为主,要礼法并施

2.地位:

是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有深远的影响。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梁惠王上》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离娄》

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告子上》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天论》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助学》

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荀子·富国》

二、墨子和墨家

1.观点:

①主张“兼爱”、“非攻”

②提倡“尚力”

③主张节俭,反对浪费

2.影响:

①代表了下层民众的利益;

②他的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

③战国以后不被重视。

墨翟认为当时的“大害”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人与人之间的争夺。

其所以如此,他认为是由于人之不相爱。

他主张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兼相爱,交相利”。

……墨家所主张的兼爱是“爱无差等”,不分轻重厚薄。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除了轻重厚薄,还有一个先后问题。

儒家主张先爱自己的“亲”,然后推及别人的“亲”。

墨翟主张“必吾先从事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以爱利吾亲也”。

这也是“爱有差等”和“爱无差等”的区别的一种表现。

墨翟认为“兼相爱”必须表现为“交相利”。

他号召人具体地实行互相帮助,“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尚贤下》)。

在互相帮助下,“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身寿;幼弱孤单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兼爱下》)。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墨翟提出“非攻”的主张,极力反对“大国攻小国”的进攻战争。

他对正义战争和不义战争进行区分,而不是一般地反对战争。

有人责问墨子:

你以攻战为不义,那么过去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这是什么原故呢?

他回答说:

那不叫“攻”,而叫“诛”。

这种诛伐的战争,当然是不应反对的。

“诛”与“攻”的区别就在于,攻是“攻伐无罪之国,入其国家边境,芟刈其禾稼,斩其树木,堕其城郭,以湮其沟池,攘杀其牲牷,燔溃其祖庙,劲杀其万民,覆其老弱,迁其重器”(《非攻下》)。

而“诛”则是讨伐有罪之国。

墨翟对战争的这种区分,较之当时笼统反对一切战争的主张,是有其独创之处的。

——杨宪邦主编《中国哲学通史》

把“兼爱”的原则推广到人民生活上,墨翟主张“节用”、“节葬”、“非乐”。

他认为“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

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

其倍之,非外取地也。

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

这道理是不错的,去掉了浪费,财富就会增加一倍。

(墨子)反对“厚葬”、“久丧”,认为那样做“国家必贫,人民必寡,刑政必乱”。

他特别指斥“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的奴隶制的遗风。

他很有见地地指出:

丧葬方式,有的民族用火葬,有的民族“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完全是“便其习而义其俗”的事,并不是什么“圣王之制”。

——孙叔平《中国哲学史稿》

 

三、庄子和道家

1.观点:

①“齐物”论:

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②“逍遥”观:

人生态度

③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2.地位:

①庄子在我国思想史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②在文学和美学方面也很有建树。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

知天地之为粒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

……万物一齐,孰短孰长?

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

——《庄子·秋水》

(庄子)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庄子)不仅“晚周诸子莫能先”,秦汉以来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的。

——郭沫若《庄子与鲁迅》

四、韩非与法家

1.观点:

①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②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因此要变法革新。

2.地位:

①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②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我国古代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扬权》

五、孙膑与兵家

①要懂得战争的规律;

②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己的形势;

③重视人的作用。

六、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①诸子百家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②儒、道、法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儒家:

孕育了传统文化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

构成了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

成为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西汉初期统治者接受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随着大一统国家的发展和中央集权的加强,实现思想上的统一成为迫切的要求。

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黄:

黄帝的学说(道家中一派,重治身)

老:

老子的学说(道家创始人,重治国)

1.内容:

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2.背景:

①汉初经济残破,需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②汲取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

3.作用:

使汉初社会恢复了元气

4.衰落:

武帝时被新儒学所取代

从汉高祖到武帝即位约70年的时间里,黄老思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既然黄老政治的实施对西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为什么武帝时,黄老之学会被新儒学所取代?

①黄老之学不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无为”不能解决匈奴边患、王国威胁中央等现实问题

②新儒学的理论体系满足了政治需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背景:

①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社会矛盾显露,需要新的政治理论来强化中央集权;

②汉武帝举贤良对策,董仲舒进“天人三策”

2.新儒学思想来源:

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了阴阳、法家和黄老思想

3.新儒学内容:

①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②宣扬“天人感应”说:

——“君权神授”

——统治者要遵循天道,实行仁政

③提出“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4.影响:

①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提供了理论基础;

②使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

③儒学长期独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有什么不同?

①学术来源:

汉儒是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体系;

②思想内容:

先秦儒学宣扬“仁政”“礼治”“为政以德”,反对苛政;

汉儒的核心是“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的理论,为君主专制集权政治服务;

③所处地位:

先秦儒学是百家学派之一,没有被统治者采纳;

汉代新儒学为汉武帝所采纳,儒学从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批判地看待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①大一统思想:

虽然充满了唯心色彩,但有利于国家统一,至今仍有意义;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③“天人感应”说:

纯属唯心主义、无稽之谈。

但是发挥“仁政”思想,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却是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的;

④“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扬弃;“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弘扬。

儒家学派为何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①主要原因是儒家学说宣扬天人感应、道德规范,提倡大一统,迎合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②儒家重视民本思想,强调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为广大民众所追求与信仰;

③儒家思想有不竭的生命力还在于它能不断地吸收其他思想的先进部分,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故为统治阶级所喜爱。

汉代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亟需象征性领袖的现实,使“天”与“君主”凸显了它们的绝对地位。

知识阶层一方面在民族、国家成型过程中不得不凸显君主的象征作用,一方面又深惧再度出现秦代君主专制权力无限扩张,凌驾于一切之上。

于是,董仲舒再三地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

宣称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

这样,知识阶层就能够又一次代天立言,拥有一些与政治抗衡、对君主制约的权力。

——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摘要)

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并立,成为中唐以后儒学复兴的重要背景。

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儒家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在明代掀起一个高潮,将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

什么是理学?

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把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在一起的新儒家学说。

一、历史背景

1.儒学发展出现危机——传统儒学不足;佛、道传播的冲击

2.“三教合一”的潮流——儒学体系深受佛、道哲学影响

3.唐宋儒家学者的思考和探索

二、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

程颢、程颐,朱熹

2.主要思想:

①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和普遍的法则;

②儒家伦理道德、人性就是天理的体现;

③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④要存天理,灭人欲。

3.主要经典:

《四书章句集注》

4.发展历程:

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明朝确立思想统治地位

朱熹思想主张

朱熹认为三纲五常即是天理,把封建道德规范神圣化;认为“天理”和“人欲”是根本对立的,人们应克制自己的私欲,顺乎天理。

反映了朱熹提出这一主张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专制统治秩序。

“理”是什么?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人伦者,天理也。

理:

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应遵循的原则;“三纲五常”等道德规范就是“天理”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

性即是理。

仁、义、礼、智、信五者,性也。

——《二程遗书》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格,至也;物,犹事也。

穷致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朱子语类》

三、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

陆九渊(南宋);王守仁(明朝)

2.主要思想:

A.陆九渊:

①“心即理也”,心是世界的本原;

②提出“发明本心”(内心反省)以求理。

B.王守仁:

①认为良知(天理)是人固有的善性;

②“致良知”:

克服私欲、回复良知

——强调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立志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

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心皆是理,心即理也。

——《陆九渊集》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王守仁

程朱理学:

“理”是本原-儒家伦理道德是天理-通过“格物致知”以明“理”-存天理,灭人欲-成圣

陆王心学:

“心”是本原-人心固有天理(良知)-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求“理”-“致良知”-成圣

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共同点:

①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

②内容:

都承认“理”的存在;

③思想实质:

都是以儒家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

④影响:

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作用。

不同点:

①对世界本原的认识:

前者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后者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

②认识事物的方法:

前者认为把握“理”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陆王心学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

③哲学类别:

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四、宋明理学的影响

1.积极:

①从哲学高度论证了专制统治、等级秩序的合理性,更加思辩化、哲理化(传统儒学有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神学倾向);

②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崇尚气节、修养,讲求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这些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有积极作用。

2.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明清之际的中国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风起云涌的人民起义,新的思想在孕育;同时,专制腐败的王朝政治、因循死板的八股取士又严重地阻挠着新思想的破土而出。

一、“异端”思想家李贽

李贽号卓吾,福建泉州晋江人,祖辈世代经商。

明代思想家、文学家。

1.思想主张:

①批判理学,否认孔孟学说的思想权威;

②批判传统礼教,主张个性自由发展;

③否定“天理”存在,动摇理学的理论基础。

2.影响:

冲击了纲常名教,具有鲜明的反传统、反教条精神。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人物:

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

2.共同主张:

①政治上:

反对君主专制,鼓吹早期民主;

②经济上:

主张“工商皆本”

③思想上:

批判理学,倡导“经世致用”

3.影响:

①早期启蒙,启迪后世民主思潮;

②反思理学,为儒学发展注入活力;

③经世致用,开启朴实学风先河。

三、社会背景

1.政治上:

专制集权、统治腐朽,社会矛盾尖锐;明末农民战争促进对专制、礼教的批判

2.经济上: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社会风尚(价值观念)发生巨大变化;

3.思想文化上:

八股取士因循守旧,士人不满;西方科技传入,开阔了人们眼界。

王夫之,湖南衡阳人,世称船山先生。

参加过抗清斗争,失败后长期隐居,著述被汇编为《船山遗书》。

王夫之系统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起较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他从哲学的根本问题入手,强调“理在气中”,即天地万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之中;在认识论方面宣扬“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即通过考察客观事物可以得到正确认识。

他还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

①“理”是物质世界的规律,不能主观臆造;

②主观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没有先天存在的“理”;

③肯定私欲的合理性。

黄宗羲,浙江余姚人,世称梨洲先生。

他在明末反对宦官干政,入清后拒不仕清,著有《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等重要著作。

主张:

①抨击君主专制;②否定君为臣纲;

③提出限制君权的设想;④主张“工商皆本”。

——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

顾炎武,江苏昆山人,也称亭林先生。

曾起兵抗清,失败后周游各省,图谋复明。

代表作为《天下郡国利病书》和《日知录》。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倡导“经世致用”,关注社会现实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顾炎武《日知录》

八股文的命题取自《四书》、《五经》,行文要求“代圣贤立言”,就是只能用孔子或朱熹等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