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洲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1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5005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洲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滨洲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滨洲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滨洲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滨洲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滨洲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11.docx

《滨洲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洲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1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滨洲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11.docx

滨洲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11

滨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及对策

前言

新世纪之初,水利事业已进入由传统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的新阶段,随着滨州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越显突出,水已成为制约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使本来就比较贫乏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针对滨州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开发利用欠优化,利用率低,浪费大,水污染严重等问题,分析研究滨州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

经对各县调查、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和研究,提出了加快引蓄水工程建设与配套完善、节约用水、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雨水集蓄、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等对策措施,为滨州市社会和经济发展及水资源开发与持续利用,提供了参考。

一、基本概况

(一)自然状况

滨州市位于黄河下游的鲁北平原,横跨黄河南北,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5´至118°37´,北纬36°41´至38°16´;辖邹平、博兴、惠民、阳信、无棣、沾化、滨城六县一区,总面积9446km2,总人口359.2万人。

该市除西南部的邹平县有少量山丘外,其余均为平原,微地貌差异较大。

小清河以南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地面坡降陡,南北向1/1000~1/3000,东西向1/4000~1/6000;南北地势以黄河为峰,分别向东南、东北方向倾斜,地面坡降平缓,约为1/8000~1/15000,全市地貌分为山地、山脚丘岭地、山前倾斜平原、缓平坡地、河间浅平洼地、河滩高地、决口扇形地、背河槽状洼地和海滩地九种类型。

除河间浅平洼地、海滩地外,其它各类大体呈西南向东北倾斜的条带状分布。

(二)河流及湖泊

本市河流以黄河为界,北有潮河、徒骇、秦口、德惠新、马颊、漳卫新河(流域面积1200~13902km2不等);南有支脉及小清河(流域面积分别为3356、6717km2);连同黄河在内全市共有大小河流17条,其中主要河流为上述9条。

河流分布随地形地貌而变化,各河走向大体呈西南向东北倾斜。

黄河与漳卫新河在境内基本无产流面积,所以地表水资源量主要依据其余7条河流计算。

除上述主要河流外,该市尚有青沙、麻大(均在博兴县)及芽庄湖(邹平县)共三个平原湖泊。

青沙湖和芽庄湖,非滞洪期无水,可耕种农作物。

麻大湖除干旱年份外,平、丰水年份常年有水,盛产藕、苇、蒲、鱼、虾、蟹等,兼有滞洪作用。

(三)水资源概况

滨州市水资源量的主要来源,一是由降雨所形成的当地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二是引用黄河及其它过境河流上游客水。

根据调查统计和分析计算,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71.4mm,七条主要河流的多年平均地表年径流量为24.23亿m3(其中当地7.28亿m3,过境16.95亿m3),省下达给该市限引黄河水量7.0亿m3,地下水补给量为5.88亿m3,全市地表、地下及过境水量共为37.11亿m3。

该市降水量在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大,多年平均年降雨量的75.4%集中在汛期(6-9月),汛期降雨又多集中在七、八月份,该两月的降雨量占年雨量的55.5%。

在农灌用水量最大的3-5月份降雨量仅占年降水量的13%。

实测年最大降水量1095.6mm(1964年),年最小降水量330.1mm(1989年),最大年是最小年的3.32倍,经常出现少雨干旱年份。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水利建设,五十年来,在统一治理水旱灾害的同时,充分利用水资源,全市已建成较为系统、完整的供水工程设施,具有了一定的供水能力。

年开发利用地表地下水资源总量约为13.88亿m3。

(一)引河、拦河闸、塘坝水库工程

全市各河两岸建有固定机灌站1045处,设计提水流量137.3m3/s,年直接引河水量约为2.1亿m3;共建大中型拦河闸27座,蓄水约为1.15亿m3;山区塘坝106座,总库容0.031亿m3;山区小水库21座,控制流域面积145Km2,库容为0.102亿m3;平原水库100万m3以上的6座,库容为0.2345亿m3;河、塘、库共计一次性蓄水约为1.52亿m3,复蓄量达2.58亿m3(按复蓄指数1.70计)。

另建有引黄水库(利用洼地面以上筑围堤)102座,一次性蓄水约为1.90亿m3,复蓄容量达3.23亿m3,此外,直接引黄灌溉水量3.77亿m3。

全市地面以上水利工程年一次性蓄水总量约为3.42亿m3,复蓄容量可达5.81亿m3,直接引河(含引黄)水量5.87亿m3,,共11.68亿m3。

(二)地下水利用量

全市已打机井25357眼,其中配套机井21346眼,提水能力达3.06亿m3。

年均提用地下水量2.2亿m3。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开发利用欠科学合理和优化配置

本市距渤海海岸线较近,地下淡水资源比较贫乏,而且分布不均。

浅层地下淡水主要分布在沿黄河两岸的邹平、博兴、惠民、阳信、滨城五县区。

共有宜井灌溉面积2787.6km2,占全市总面积的29.5%,其中邹平、博兴县的地下淡水区,由于近年来超量开采,形成了面积为200多km2的地下水漏斗区,占两县纯井灌区(404km2)的50%之多。

博兴县漏斗区最大地下水埋深达30m,近年来年平均下降速度为每年1.20m;邹平地下水漏斗区地下水最大埋深已达45m,年均下降速度为每年1.57m。

处于引黄灌区的惠民、阳信、滨城三县区,浅层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2.62亿m3,而现状年实际开采量为0.20亿m3,开采率仅为7.6%,地下淡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北部沿海的无棣、沾化两县基本无浅层地下淡水,深层地下淡水较少且含氟含碘高,工农业生产和人畜饮用水主要依靠引黄尾水与其它河道拦蓄的地表水供给,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主要客水资源的黄河水源是可用而不可靠。

引水工程、蓄水工程虽已初具规模,但渠道输水能力低,调蓄能力小的问题尚未解决。

地表、地下及引用客水等开发利用欠科学合理和优化配置。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该市当地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3.16亿m3(其中地表7.28亿m3,地下5.88亿m3)而开发利用量为4.78亿m3(地表2.58亿m3,地下2.2亿m3),当地水资源利用率为36%;包括诸河上游客水及引黄水量的水资源利用率约为37.4%。

由此可知该市水的开发利用率较低。

就是已被开发的水量中,水的有效利用率也不高。

全市农业用水占全部用水量的81%,在农业供水中,存在着用水紧张与浪费并存的不合理现象。

农业灌溉大部分仍采用传统的土渠(衬砌率不足3%)输水、大水漫灌方式,平均亩次用水量高达125m3,水的有效利用率仅为40%。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也很低,全市平均为20%,远低于国家60%的规定标准。

城镇居民节水意识淡薄,用水无度,长流水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公共用水设施,跑、冒、漏、滴尚未杜绝,浪费水现象比较普遍,也是水的利用率低的原因之一。

(三)水资源污染严重

滨州市地处诸河下游,上游济南、淄博、德州等市大量工业和生活废污水的排入,加上本市的自身污染,致使各河流污染严重。

据17条河流水质监测结果,有10条河流属严重污染,4条河流属重污染,2条河流属中度污染,属尚清洁的仅有黄河。

随着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废污水排放量还要相应增加,水污染严重程度仍在继续,地表水的开发利用将面临严峻形势。

总之,滨州市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

有地下淡水的区域,一部分超采而形成漏斗,一部分尚未开发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欠优化调度;引蓄水工程尚未配套,拦蓄能力较小;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浪费严重,水的有效利用率和重复利用率低;污水处理设施跟不上,导致水污染严重,使水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

因此,如何解决本市水资源短缺和开发利用率低及供需矛盾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四、水资源供需平衡预测

根据滨州市2010年近期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对该市供需水进行预测,经综合平衡分析计算,保证率为50%、75%、90%、95%时的缺水量分别为4.81、7.78、11.97、18.65亿m3(详见下表)。

滨州市2010年不同保证率供需水量预测表

保证率

水量

50%

75%

90%

95%

可供水量(亿m3)

21.93

20.75

18.45

14.95

需水量(亿m3)

26.74

28.53

30.42

33.60

缺水量(亿m3)

4.81

7.78

11.97

18.65

由此表可知,2010年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将严重影响着滨州市国民经济的发展。

五、综合性对策和措施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为缓解本市水资源供求矛盾,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开源、节流、减污、强化管理”一系列综合措施,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出以下对策和措施。

(一)合理开发利用地表、地下水资源

1、加快引蓄工程建设与配套完善工作

本市地表水的各类供水80%以上是靠黄河水,但由于黄河变得可用而不可靠。

为解决黄河及其他河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必须加快引蓄水工程的建设。

一是完善配套引水工程,针对黄河来水时断时续和限定引黄的特点,急待提高抢引黄河水的能力,在继续抓好原引黄灌区工程设施的挖潜、延伸、改造配套的同时,要集中力量抓好小开河、簸箕李、韩墩等引黄扩大治理工程,增加和改善引水工程及配套完善工作。

通过配套完善现有的引黄工程,提高引水能力,做到短时来水和来水小时也能引得出,并尽可能快引多引。

二是加快蓄水工程建设。

本市现有蓄水工程远不能满足抗旱蓄水的需要。

为使引出的黄河水能蓄得下,应充分利用坑塘、洼地、古河道等引蓄黄河及其他河流的水,千方百计增加蓄水能力,扩大水资源储备。

三是利用深沟大河建闸蓄水也是拦蓄地表径流和引黄尾水、增加蓄水能力的有效途径。

利用本市河网密度较大的特点,深挖拦蓄潜力,尤其是无浅层地下淡水的沾化、无棣两县,必须利用荒碱低洼地、旧河道、坑湾等,建设中小型平原水库和坑塘,利用河道建设节制闸拦蓄地表径流,以满足各类用水的需要。

在引黄时间上,利用上游用水少的有利时机相机引黄蓄水,做到丰蓄枯用。

2、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

本市地下水开发利用不合理,邹平、博兴县的小清河以南地区,已产生严重超采区,必须压缩开采量,同时应增建地下水补源工程;一是拦蓄地表径流补源,二是引黄补源,使漏斗区地下水位逐渐恢复到平衡状态。

黄河北岸的惠民、阳信、滨城三县区有较好的地下水源条件,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应将三县区位于引黄灌区之内而又具有地下水源条件的,全部改为井灌,尽快改为以井灌为主,引黄为辅的布局,以节省出限引的黄河水,供给严重缺水而又无地下淡水的无棣、沾化两县。

从而使水资源得到科学调度和联合运用,保证全市工农业发展的需水要求。

3、雨水集蓄利用

利用屋顶、硬化路面和环山沟渠等收集雨水,是解决沿海、山丘缺水区人畜吃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全市多年年平均降水量为571.4mm,绝大部分白白流失,得不到有效利用。

为此应在沿海、山丘缺水区推广实施“雨水集流工程”,利用建筑物顶部采集雨水、在硬化路面旁建蓄水池拦截雨水,在山涧建引水环山渠等地表雨水集流工程,可将大部分雨水汇集到水库、池塘。

据有关试验资料和国内外信息,雨水集流工程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易推广的特点,它使用管理方便,适应性强。

只要有屋面、路面,均可利用原有设施或采取一定措施后接水蓄存。

在严重缺水的沾化、无棣两县的沿海区及邹平县的山区应大力推广雨水集流工程,以缓解供水紧张状况。

(二)全面推行节水增效技术

1、积极推广农业节水技术

一要加强引黄灌区节水工程建设,对灌溉渠道采取防渗衬砌措施,逐步实现“无土渠化”,结合发展地面管道灌溉,减少水的渗漏损失,提高渠系有效利用系数。

二要进行土地整平,变宽畦为窄畦。

三要在水资源特别紧缺的地区,控制耗水量大的作物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地发展旱作物农业,推广耐旱品种的抗旱技术。

2、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一是对工业用水要制定合理的水价,使水费在生产成本中占一定比例,促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采取节水措施,同时要实行定额配水,计划供水,超计划的用水量要加价收费。

二是工矿企业要积极采取循环用水,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推广工业用水厂内重复回用、串联使用和厂际间套用等节水技术。

同时,要改造耗水量大的落后工艺,降低单位产品的耗水量,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达到合理、高效用水。

三是在无棣、沾化两县可利用河道下游的微咸水作为部分工业冷却用水。

3、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利用率

一是生活用水要贯彻有偿使用的原则,普及安装水表,用水户按量交纳水费,严禁包费制,更要避免喝大锅水。

用经济杠杆调节人们的用水行为。

二要推广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如节水型水龙头、节水型冲洗工具,这些装置一般可节约生活用水20%左右。

三是推广一水多用等先进技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的重复利用率。

如可将洗浴、洗涤用水用于冲洗厕所,经过滤后的洗菜用水冲刷地板、家庭绿化等。

四是公共设施用水应积极推广淡水、咸水分用的办法,如微咸水用来冲刷地板道路、公厕等环境卫生,以节约淡水资源。

(三)要坚持水污染防、治并重的原则,使污水资源化

1、要坚持治标和治本相结合

对本市现有污染源要加强监督管理,对超标排污的单位勒令限期治理;对重点工业要积极引进并开发利用无毒或低毒的新技术、新设备,改革其生产工艺;对废水排放量大、污染物浓度高而又难治理、且经济效益差的少数厂家,要坚决实行关、停,切实控制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对今后新上的建设项目,要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绝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2、要坚持集中与分散治理相结合使污水资源化

市每年废污水排放量达6000多万吨,80%以上的废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道,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而污水资源化既有助于缓解缺水问题,又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本市污染源主要在各县城和市区,为集中处理废污水提供了条件,各县区要进行统一规划,分别建立污水处理厂或生物氧化塘进行集中处理。

由于各企业性质、地理位置等不同,废水中有害性也有差异,因此,在集中处理之前,对那些重金属、剧毒物质及难溶解的污染物质的废污水要进行分散处理。

各企业排放的污染物经单项治理达到《工业三废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厂或氧化塘集中处理。

经集中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农灌、工业回用、绿化等,使污水资源化。

(四)要进一步强化资源管理

为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效益,应按照水务一体化的原则,贯彻《水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强化水资源管理,必须采取行政、经济、法律、思想教育等一系列方法和手段,实现对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水质、加强全面服务和宣传教育,切实使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水资源管理的必要性、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迫切性,在全社会形成一个珍惜水、爱护水、节约水的良好风尚,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促进本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可靠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