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则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47895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寓言二则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寓言二则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寓言二则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寓言二则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寓言二则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寓言二则2.docx

《寓言二则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寓言二则2.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寓言二则2.docx

寓言二则2

寓言二则

《矛与盾》

预习:

1、自学生字,背诵课文。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理解句子,讲寓言故事。

3.懂得寓言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

 

1.理解寓言中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2.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韩非子给我们带来了故事《矛与盾》。

什么是矛?

什么是盾?

(生答)师示课件展示:

矛、盾。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出示自学指导

(一)4分钟

1.仔细听课文范读,注意标出停顿和重音。

(生边听边画出停顿)

2.生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把握停顿,读通句子。

 

检测:

1,、.指名读(个人或小组),请大家听听,他读得是否正确流畅。

生评,在评中读通句子。

四、出示自学指导

(二)6分钟

小组合作探究

借助注释,边读边想每句话的意思,遇到读不懂的地方请打上小问号。

 

检测:

句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

⑴一生读句并说意,其他学生补充说明

⑵点拨:

“誉”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夸耀,炫耀)

此人在这句话中夸耀的是他的什么?

(盾)

“誉之曰”的“之”指的就是“盾”

他的盾有何特点?

(坚固)

谁能帮他夸夸。

(师给生提供盾)

⑶指几名学生读该句,鼓励用自己的话夸。

(既指导朗读又指导说意思)

师:

卖矛与盾的人还夸了他的矛,是文中的第几句?

示句二: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

⑴指名说第二句的意思。

师:

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说这两句话时,这个人有何表情动作

⑵分组齐读,读出夸耀的神态。

第三句: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⑴指名读句并说意。

再指名说。

⑵“陷”在此句中的意思为何与前两句的不同?

⑶师小结:

文言文中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地方也可能有不同的意思,咱们学习它时,不能死记注释,还要学会联系上下文。

⑷师:

说这句话的是谁?

(旁观者)

⑸请你来说说(生读)

如果说话人是个泼辣厉害的妇人呢?

(指名读句)

说话人还可能是什么人?

(生议)

师:

不同性格的人说话语气是不同的,请你扮演不同的角色说说这句话。

(生互练互听)

第四句:

“其人弗能应也。

⑴指名读句并说意思。

⑵师:

其人指谁?

说明这个“其”指代谁?

你们刚才说的意思,在这幅图上也表现出来了。

(师示图)仔细观察这个人的神态(哑口无言,目瞪口呆……)

师:

这就是第四句话说的意思。

学习文言文,还可以联系插图理解意思。

⑶再看看周围人是怎样的表情?

如果你在大街上被这么多人围观,还被人笑话,你是怎样的心情?

请试着读读这句话。

(分别请男女生对读)

3.讲故事。

每句话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了,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说说吗?

(生自言自语)。

再指名说。

四、拓展

1.这个故事,引出一个成语叫什么?

(自相矛盾)(示图)今天,这个人穿越时空隧道,来到我们这里,聪明的你想跟他说些什么?

(生发言,谈卖矛与盾的人的错处)

2.在现代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也做过这样的蠢事的呢?

(生议论后逐个谈事例)

3.生谈收获,即明白的道理。

并指名上台写。

五、当堂训练:

背诵课文

★板书:

矛与盾

言行一致实事求是

鹬蚌相争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发展学生合理想象、创编故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历史故事导入

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

秦、楚、韩、魏、赵、燕、齐。

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

秦国一直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

但他心里明白:

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

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

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出心里的这口气。

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

然而,赵国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

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立刻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好机会。

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

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出示自学指导

(一)(5分钟)

1、听课文范读,注意停顿和节奏。

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借助译文,理解句意。

 

检测:

1.指名试读课题。

(1)板书“鹬”字,学生书空并数出笔画。

(出示“鹬”图片)认识鹬。

(2)请学生告诉老师“蚌”字的写法,板书。

(出示“蚌”图片),认识蚌。

(3)齐读课题。

2.检查预习情况,适时纠正读音。

3.指名读:

提出建议或表扬。

四、出示自学指导

(二)4分钟

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

检测:

.指名学习概括:

出示填空:

鹬(),蚌(),它们(),结果()。

五、出示自学指导(三)

小组合作:

1、轻读课文第2-3自然段,边读边想,造成这样的结果,是谁的错呢?

找出有关词句圈划出来并认真读一读。

2、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

 

检测:

1、指名回答4、讨论交流并指导有感情朗读

重点指导:

(1)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便威胁蚌说:

“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

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威胁”是什么意思?

读出鹬“威胁”的语气。

(2)河蚌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说:

“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

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引导学生体会“毫不示弱、得意洋洋”的不同感受,读出不同的语气。

指名读,男女生对话读,师生分角色读。

5.想一想:

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

(估计:

两败俱伤;被渔夫捉走)

6、假设:

老渔翁把鹬和蚌捉住了,放进网里,在路上,鹬和蚌开始了对话……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故事可以重新再来,当鹬再次夹住蚌的嘴时,它们又会怎么说呢?

7、回顾历史故事。

当年,苏代就是给赵王讲了这个《鹬蚌相争》的故事,如果你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样想呢?

8、体会寓言的魅力。

你还听过或看过哪些寓言故事?

(生举例)

四、补充阅读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

“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莫过甘其喙。

鹬曰: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

‘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

渔者得而并擒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

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故愿王熟计之也。

”惠王曰:

“善!

”乃止。

五、当堂训练。

背诵课文

教学后记:

 

小抄写员

预习: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熟记作者有关资料。

2、自学生字。

理解重点词语意思。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楷、瞒、懊”3个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皮肤、签条、缩短、脾气、名册、呵欠、咳嗽、原谅。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

3.领悟作者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感受叙利奥关心体贴父母、主动为父亲分忧解难的美德。

 

领悟作者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展现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激情导入:

每天晚上十二点钟,当我们还在甜蜜的梦乡时,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就悄悄地穿好衣服,轻轻地走进父亲写字的房间,把煤油灯点着,偷偷地帮父亲抄写邮签。

虽然父亲因为误会而责骂他冷淡他,但是为了维持一家的生活,他连续工作了四个月。

这个小男孩是谁呢?

(叙利奥)老师和同学们一样,也被叙利奥深深地感动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叙利奥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美好品质。

(板书课题)

2.检查预习

了解作者:

课文选自《爱的教育》一书。

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

1866年参加意大利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后来曾加入意大利社会党。

所写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描写学生生活,带有感伤情调,其他作品有《公共马车》、《工人女教师》。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出示自学指导

(一)6分钟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按要求读课文。

读准字音。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办法进行自学。

自学生字,掌握字形。

 

检测:

(1)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一味:

单纯地、一个劲儿地。

  迸出:

指由内而外地、突然地、不能抑制地发出。

  瞟:

斜着眼睛看。

  懊悔:

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后悔不该这样。

  啜泣:

抽噎,抽抽嗒嗒地哭。

  自作自受:

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结果。

 四、出示自学指导

(二)

同桌合作再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分段并概括段意

  

检测:

1.小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瞒着父亲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坚持抄写签条,虽然被父亲误解、冷淡,依然坚持着。

2.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叙利奥要帮父亲抄签条,父亲不同意。

(1?

4自然段。

  第二部分:

叙利奥瞒着父亲抄写签条。

(5?

24自然段。

  第三部分:

父亲了解了事情的真相。

(25?

30自然段。

  四、分组分部分熟读课文。

  五、当堂训练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认真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文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叙利奥痛苦的内心活动的?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出示自学指导

(一)

默读课文。

1、找出课文中叙利奥心理活动的段落,并加小标题。

检测并点拨:

句子①叙利奥虽然不说什么,心里很快活。

他想:

“爸爸不知道我在替他写,还以为自己没有老呢。

好!

就这样做下去吧!

从“心里很快活”体会出他默默帮父亲工作,看到成果,他很高兴。

“就这样做下去吧!

”说明他要帮父亲抄下去的决心很大。

句子②每天晚上到了十二点,叙利奥就起来工作。

从“每天十二点”体会到为了帮助父亲,他是可以克服一切困难的。

句子③叙利奥出世以来第一次挨骂,心里很难受……叙利奥重新振作起来,心里暗暗对自己说:

“唉,还是继续做下去。

白天多用点功,夜里仍旧工作吧!

从“心里很难受,继续做下去,仍旧工作”去体会。

叙利奥长这么大,第一次受到父亲的责骂,心里真是很难受,可看到父亲和一家人高兴的样子,他坚定了继续做下去的决心。

句子④叙利奥一声不响地受着责备,忍住了就要流出来的眼泪,心里却很欢喜。

从这句话中我们能体会到他怕父亲知道,就不会让他做了,所以他没有告诉父亲。

句子⑤“啊,不是这样!

您不要这样说,爸爸!

”叙利奥含着眼泪恳求说。

他真想把经过的一切说个明白,可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心里反复说:

“哎呀,不能说,还是一直瞒着下去,帮爸爸做事吧。

学校的功课是非学好不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稍微减轻父亲的疲劳。

对,这样做对!

从“恳求”体会出叙利奥的心里非常难受,委屈。

从“更重要,对,这样做对!

”体会到叙利奥把帮助爸爸做事,减轻父亲的疲劳看成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心中还十分肯定自己的做法是对的。

说明他很体谅父亲的辛苦。

句子⑥又过了两个月,叙利奥继续夜夜工作,白天疲倦不堪;父亲见了儿子,仍旧动怒。

最伤心的是父亲对儿子渐渐冷淡了……叙利奥看到这个样子,伤心得不得了。

从“夜夜”体会到叙利奥这样工作,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难以忍受的。

 

从这句话中我们还能体会到父亲的冷淡,使他伤心到了极点,可为了帮父亲,他仍旧没有为自己辩解。

句子⑦可是一到十二点钟,这个决心不知不觉又动摇了,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逃避了自己的责任,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

于是他忍不住仍旧爬起来。

追问:

你是怎样理解“好像睡着不起来,就是……偷用了家里的两角钱一样?

(叙利奥把帮助爸爸工作看成了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果不干,就是对这个家的不负责任。

句子⑧叙利奥听了心里像刀割一样……父亲确实不爱他了,眼里已经没有他这个人了。

“啊,爸爸!

没有您的爱,我是活不下去的!

——无论怎样,请您不要这样说。

…… 

追问:

请你想象体会,什么是刀割一样?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叙利奥此刻已是伤心欲绝,他是那么爱他的家人,同样他也需要父母对他的爱。

 五、出示自学指导(三)

快速默读课文完成:

1、叙利奥受到父亲的责骂,冷落后是否停止了工作呢?

2、叙利奥是在什么情况下帮助父亲工作的?

事情的结果怎么样呢?

(父亲知道了真相,心中充满了愧疚,也充满了对儿子无尽的爱。

 

 检测点拨:

1.叙利奥受到父亲的责骂,冷落后是否停止了工作呢?

(没有,习惯的力量,为爸爸分忧的信念使他半夜又起来。

追问:

叙利奥为什么要偷偷地做?

不告诉父亲呢?

(因为父亲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

“不要。

你应该用功读书,功课是你的大事情,就是一个钟头,我也不愿意占用你的时间。

“父亲很爱叙利奥,如果叙利奥告诉了父亲,父亲不会让他做的,他也就帮不了父亲了。

  2.叙利奥是在什么情况下帮助父亲工作的?

家里的生活很清苦。

一家人的生活全压在父亲的肩膀上。

他白天在铁路上工作,晚上又从别处接了文件来抄写。

工作很辛苦,父亲常常诉苦:

“我的眼睛似乎坏起来了。

这样的夜工,会缩短我的寿命呢!

” 叙利奥心疼父亲,想为他分担一些。

 六、总结,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

 叙利奥为了帮助父亲维持家中的生活,减轻父亲的重荷,默默帮助父亲工作,虽被误解仍坚持着,表达了他对父亲、对家人深沉的爱。

同样,父亲对这个家、对儿子也是十分挚爱,宁可自己受累,也不愿意耽误儿子的学习。

使我们感受到了父子间那份真挚的爱。

板书:

23 小抄写员

        贫穷的家庭->替爸爸抄签条->心理难过->消除误小抄写员

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累赘()正楷字()屡次()

抽屉()瞒下去()啜泣()

二、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累()挣()

()()

咽()挨()

()()

三、仿写词语。

搓搓手、、提提精神、、

蹑手蹑脚、、夜夜工作、、

四、写出括号前词语的反义词。

1.这工作很辛苦(),老人常常()在吃饭的时候向家里人叫苦。

2.最伤心的是父亲对儿子渐渐冷淡()了。

3.到今天他才好好地睡一觉,连梦也做得快活。

()

 

《大自然的秘密》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中的7个生字。

2、通过学习课文,让孩子们知道:

自然有自然的法则,人类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如果横加干涉(当然有时是善意的),企图去改变甚至征服自然,只会适得其反。

4.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大自然的秘密。

2.知道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人是万物之灵。

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想公开的事情或想法,这就是我们的——秘密(板书)。

大自然里也有许许多多我们不知道的秘密。

板书:

大自然的。

齐读课题:

大自然的秘密(注意“秘密”这两个字的前后顺序,“密”字的下方是一个“山”)。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出示自学指导

(一)5分钟

1.独立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

2.想一想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

 

检测:

(1)出示词语,读一读。

向导巢穴嘲鹰欲进而止踯躅不前突兀而来若无其事

颓丧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伫立自作聪明

(2)谁能说说大自然的秘密是什么呢?

(海龟是有自己的生存办法的)

三、出示自学指导

(二)

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检测:

指名回答

四、当堂训练:

朗读课文,听写生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大自然的秘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2、理解"人是万物之灵。

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3、学习读书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大自然的秘密,知道人与自然的关系。

2、学习读书的方法,理解“人是万物之灵。

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忆课文讲了一讲什么事?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出示自学指导

(一)

默读1、2自然段

作者去南太平洋加拉帕戈斯岛的目的是什么?

 

检测:

1、指名回答并点拨

实地观察幼龟怎样离巢进入大海.

四、出示自学指导

(二)

默读课文3-5自然段思考:

当你置身于岛上,看到嘲鹰啄食海龟这一幕,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

哪些词、句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

我和同伴、生物学向导又有什么样感受的反应呢

 

检测:

指名回答并明确

学生交流

1、“突然”老师听出来了你把这个“突然”这么强调,说说你的理解!

是啊,出乎意料!

始料不及啊!

谁来读?

“欲出又止”知道它的意思吗?

想出来又不敢出来,这就是欲出又止。

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的意思跟它接近,找找!

(踯躅不前)

你们说小绿龟的欲出又止,踯躅不前,它这么担心有没有必要啊?

“啄”“他用嘴啄幼龟的头”,多危险,多狠啊!

(理解嘲鹰的凶狠)

这个场面真令人紧张、揪心啊紧张焦急

2、向导的神态是那样平静,说话的语气也是若无其事,言下之意是说,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太平洋绿龟防护天敌、自我保护的手段。

我们竟然不相信,还责怪向导,向导才极不情愿地把小乌龟抱回大海的。

五、出示自学指导(三)

默读6-12自然,思考:

1、由于得到错误的信息,成百上千的幼龟爬了出来,成了食肉鸟的美餐。

看到这番情景,我们的心情怎样?

又是怎么做的呢?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终于向导发出了悲叹:

“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谈谈感受。

 

1、焦急,很想救这些幼龟──赶紧、迅速、气喘吁吁)

2、(若不是因为我们的错误决策,幼龟们就不会白白送死了。

3、我们人类是沉重、悲叹、懊悔……如此的愚不可及,造成了惨痛的结局。

六、出示自学指导(四)

回顾全文思考:

1.向导明明知道这是自然规律,为什么还要听游客的话,把小幼龟送到大海里?

2.于是作者给我们人类怎样的忠告?

此时此刻,你深深地懂得了什么?

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检测:

指名回答明确:

1、我懂得了人不能自作聪明,不然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

2、我知道大自然有大自然的规律,我们不能随便地去破坏大自然的规律。

3、我明白了我们人类不能自作聪明,不然可能好心做成坏事。

4、我们要多了解大自然,这样才不会做错事。

5、从中我们也知道了大自然的秘密指的是自然规律,

6、今天我们学了这篇课文,明白了如何处理矛盾和冲突——遵循规律,理智处世。

七、拓展延伸

请同学课后去查找一下,大自然还有哪些秘密呢?

板书:

大自然的秘密

游人:

紧张焦急——震惊悔恨

向导:

极不情愿——悲叹……

“救”害!

 

我看见了大海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继父带“我”去看海的意义。

2.体会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使学生充分体会和感受到继父对我的爱,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感受继父的伟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领学生品味继父的言行,从而让学生走近这位无私、高尚、伟大的继父。

重点:

课题“我看见了大海”所包含着的深层次的含义。

难点:

教学过程

一、揭题设疑、初步感知

1.齐读课题——我看见了大海。

我们知道大海宽广无边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澜起伏,令无数人向往。

本文中的河子很想去看大海,她便在继父的规定下努力锻炼,然而依然没看见大海,那她却无数次站在继父的遗像前,悄声说:

(最后一个段落),这是为什么呢?

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出示自学指导

(一)

独立大声读文,自学生字。

理解重点词语。

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检测:

1、指明读文。

2、解决生字

破涕为笑、豁然、相依为命、欣喜若狂

四、出示自学指导

(二)

快速浏览课文:

思考:

1、我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怎样的大海?

了呢?

找一找令你感动的句子,作一作批注,最后交流。

 

检测:

1、指名回答2、指导感情朗读

 ①品读点:

品味父亲说的几句话

  

(1)点击父亲说的几句话“来,河子,伯伯带你去串门儿。

    “去外面看看吧,河子,外面有好多好玩的东西。

    “放心吧,河子,谁笑话你,我就——

    “河子,抬起头,别害怕!

    “喂,过来认识一下,小家伙们。

这是河子,你们的小朋友河子。

  我去串门,才使得我有胆量走出家门。

一个“带”字,带出了我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的勇气。

从而学生不由地会明白:

要读好这一句话,就得强调这个“带”字。

 

(2)指读、评读、分角色朗读。

 ②品读点:

品读继父给我讲大海故事,鼓励我独自生活(这部分品读采用学生自己质疑、释疑、合作探究的方式。

1.快速浏览读一读描写海的段落,你有什么感受?

 

(1)那河子听了表现如何?

(着迷)

 

(2)怎样讲才能让河子听的着迷呢?

指导朗读

提示:

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还有什么情况发生?

谁在连起来讲一讲。

  河子被深深的吸引了她听得(生读)继父说(读)

(3)想象继父当时会怎么说,会有什么动作。

(坚定、果断、抚摸、伸手、比出高矮)

是呀大海上也不都是风平浪静,也会有风浪,正如生活中有挫折一样,为了看见大海,河子不轻言放弃,依然努力实现梦想。

在继父遗像前激动地说———

2.继父明明知道自己不能去却为什么还要给她讲海的故事,答应带她去看海呢?

 五、出示自学指导(三)

默读课文15-22小节。

1、为什么继父看见“我”做了原先不能做的事情的时候,继父就会变得欣喜若狂,仿佛我做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你理解继父的心吗?

2、继父就要死了,带“我”去看大海这“撒谎”一事,完全可以瞒着我,为何在临死前把它说出来呢?

 

3.

 检测: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读文,认真思考。

  ②小组交流每人探究的结果。

  ③全班汇报交流。

六、出示自学指导(四)

小组合作: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体会?

你明白了什么?

在你心目中你觉得河子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继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你想对河子说什么?

你想对继父什么?

 

 

作业设计:

一、抄写你积累的本课的词语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讥笑()羞怯()拽住()畸形()

破泣而笑()应付()往后缩()

三、写出下列句子中带点词语的近义词。

1.母亲嫌我给她丢脸,也怕我出门遭人讥笑。

()

2.我动心了,可又有顾虑。

()

3.我羞怯的低着头,……就像他的尾巴似的。

()

4.那些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嘁嘁喳喳地议论着什么。

()

5.我熟练地做着家务。

()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

()间即()破()为()()()为命()喜若()

()天()地穿()走()春日()()

五、用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1.我拥有的只是院子里的一方天空,一群瞬间即逝的飞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继父)做了一个揍人的动作,逗得我破涕为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