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州教苑第六期1精.docx
《梓州教苑第六期1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梓州教苑第六期1精.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梓州教苑第六期1精
梓州教苑
总第6期
三台县教育研究室主办 第六期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六日
课堂教学中的应变艺术是执教者在课堂教学中成功的操作行为,是一切教学智慧的艺术结晶。
在课堂教学操作的许多细微之处、艺术之处、精湛之处,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理能正确、熟练的掌握,达到信手拈来,不假思索的程度,与其说是通过在理论指导下的训练和实践获得的,不如说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执教者的经验与智慧凝结的。
——莫浩胜
“三型”教师的教育艺术.
浙江 杨迎冬
慈母型的陈老师:
关怀比惩罚更有力量
案例:
我的一位同学曾经对我讲过他亲身经历的难忘的教育故事:
读师范学校时他调皮贪玩,物理作业做得一塌糊涂。
可是他很幸运,遇到了“慈母型”的陈老师,她没有批评他,只是用红笔把他所有的错处全部改正,连标点都一一订正。
老师的字迹工工整整,当他拿到自己“鬼画符”似的作业时,被老师的红笔批语映红了脸。
他说: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了——不敢不好好写作业了!
脸红,是自我教育的结果。
不敢,是因为有了敬畏之心。
这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个多么难得的“生长点”。
这位陈老师大概无意之中运用了“震惊疗法”,让学生在意想不到的师者的宽容中自省:
在自己与老师的对比(年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中,发现了巨大的差距,如电光一闪,心灵受到强烈震撼而幡然醒悟。
巨大的反差,折射出的是境界之高低。
为师者的宽容使学生羞愧至极,温暖和煦的“南风”战胜了严酷冷冽的“北风”,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诗篇。
“把自己的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些话,集中概括了陈老师的教育艺术。
“修己而不责人”,用行动触动受教育者的心灵,促使其觉悟——这种间接手段有时比责备、训斥更有力量。
这也让我想起了那句经典教育名言:
其身正,不令而从。
在成长过程中,有些孩子的荣誉感是醒着的,有些孩子的荣誉感则是睡着的,这恰恰需要教师去唤醒。
教育的力量如果来自受教育者内部,力量和影响要比来自外部强大得多。
在没有意识到被教育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受到教育,没有任何“抵抗”就“投降”,此可谓“不教而教”“不战而胜”。
有时候惩罚做不到的,关怀恰恰可以做得到。
诸葛亮型的刘老师: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由于受年龄、经验的局限或者惯性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概念的认知往往表现出孤立、肤浅的特征,也会出现认知的盲点,或是不知,或是偏知,或是窄知,这就是思维盲点。
这种思维的狭窄性具体表现在:
根本想不到;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会变通,稍有变化就不知所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哪里,思维盲点在哪里?
哪些地方是学生容易忽视的,哪些地方是学生思而不解的,哪些地方是学生模棱两可的,哪些地方是学生容易产生认知偏差的?
……这些地方恰恰是最需要教师出手的。
一个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前下足工夫,对学生的思维盲点了然于心,课中真正做到把力气用在“刀刃”上,在必要的地方追问,点拨,师生目光聚焦,火力集中,效果自然好,是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二部小学教研室的刘德武老师,正是这样一位诸葛亮式的智慧人物。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他形成了鲜明的“导入新、挖掘深、训练活”的教学风格,因此他的数学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哲学味。
我认为最见功力的,还是他对学生思维的深刻洞悉,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思维出现盲点时,教师该如何应对呢?
听刘老师上《认识厘米》一课,似乎可以找到答案:
学生的思维盲点之一:
从3到4是1厘米,是顺向思维。
因为我们画线段一般是从左往右画,数数也是从小往大数。
学生往往想不到,从4到3也是l厘米。
教师的应对思路:
针对学生普遍的认知特点,追问:
你们都是这么想的?
难道只能这样顺着说?
不顺着说,还可以怎样说?
我的解读感悟:
在认识1厘米的过程中,学生说了0到1、1到2、2到3、3到4是1厘米。
学生似乎学得很顺。
老师却“于无疑处质疑”,突然问“4到几是1厘米?
不许说5。
”“置之死地而后生”,学生没有退路了,只好另起炉灶,调整思维方式。
课堂短时的沉寂是因为学生有了强烈的思维冲突,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独立思考,最终突破思维定势,绝处逢生。
通过教师几次追问,我们会发现:
学生经历了一个从无疑到有疑到解疑的过程。
学生的思维盲点之二:
破了就坏了,坏了就没用了。
教师的应对思路:
破尺子就一定没用了吗?
难道不能转化吗?
可不可以变废为宝?
能否克服思维定势进行变通?
我的解读感悟:
对怎样用破尺子来量这个问题,老师的设计层层递进,一开始老师并没有烧掉“0”刻度这一端,而是先用打火机烧掉了尺子末端。
当学生说只要有“0”就好办后,老师又用打火机烧掉了尺子的“0”刻度一端——一次次制造认知冲突,挑战学生的变通能力。
当学生提出可以把3置换成0后,老师并没有进行技巧的点拨:
铅笔的长度就是始末两个数的差,而是鼓励该生一直说下去“3当0,4当1……10当7”。
老师在这儿的处理可以说是意味深长,可圈可点——他注重的是学生完整的、充分的体验,并相机渗透置换与之对应的思想。
联想起平时课堂,我们往往采取打乒乓球式的提问方式——一来一去的一问一答,这种提问方式常常流于肤浅、平淡。
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层层递进,极富思维含量,问题是以“问题链”“问题串”的方式出现。
事实证明,他的问题像“集束炸弹”,更有威力,也极富挑战性,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
孩子们的精彩表现让我们看到了教学的真实与深刻、丰富与生动。
刘老师的这些教学设计看似信手拈来,实际源于他对教材的深度理解和学生已有认知经验的准确定位。
刘老师的追问,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从多角度去发散思维,从而有了新的发现。
菩萨型的李先生——人格感化如身后有光
李叔同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成年后自取别号息霜。
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中国近代著名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
他多才多艺,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夏丐尊评价李叔同,说他的教育是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作背景的,正如佛教画像中诸佛菩萨的身后有背光一样:
那么,李叔同的人格魅力从何而来,我们不妨来看看艺术教育家李叔同的几则教育故事——
1.身教重于言教
1913年,李叔同到浙江省第一师范担任音乐、美术两科的教学工作。
他刚到一师时,学生对他尚不了解。
预备铃已响过,学生们才慢慢地走向教室,边说边笑,边打边闹地闯入教室,他们以为老师还没到。
谁知这时李老师早已端端正正地坐在讲台前,喧闹声戛然而止,学生们迅即到自己的位置坐好。
上课铃响过后,李老师站起来深深地向学生们鞠了一躬。
从这以后,每到上音乐、美术课时,学生们总是不等打预备铃就早早地在教室里坐好。
李先生在第一堂课里,留给学生的另一个难忘印象是,这位从未见过面的老师竟然已经能叫出很多学生的名字了。
后来他们才知道,原来在开学前,李先生已把他们的学籍登记册拿了回去,用心默记过了。
虽然只是一件小事,学生们已感到这确实是位与众不同的教师。
丰子恺在《李叔同先生的教育精神》中说:
夏丐尊先生曾经指出李叔同先生做人的一个特点——做一样,像一样。
李先生何以能够“做一样,像一样”呢?
就是因为他做一切事都“认真地,严肃地,献身地”去做的缘故。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李叔同如此慎独、慎微、自重、自警,高尚的人格魅力能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不威胁学生,而学生见他自生敬畏;从不严责学生,而学生自会用功。
他是实行人格感化的一位大教育家。
”(丰子恺语)
2.念人之善帮人之过
学生上音乐课时不唱歌而看别的书,或上音乐课时吐痰在地板上,以为李先生看不见的,其实他都知道,但他不立刻责备。
等到下课后,他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
“某某等一等出去。
”于是这位某某同学只得站着。
等到别的同学都出去了,他又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向这位某某同学和气地说:
“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
”或者说:
“下次痰不要吐在地板上。
”说过之后他微微一鞠躬,表示“你出去罢”,出来的人大都脸上发红。
为什么选择私下单独交谈,为什么会低声下气(看起来像)地开导他?
我认为:
在教学中,教师“目中有人(学生)”是一种境界,而“善解人意”则是更高一层境界。
不让学生当众难堪丢面子,如此“隐恶扬善”的批评方式,彰显的是李先生为师者特有的关怀与细腻。
3.修己而不责人
一次丰子恺因与训育主任发生争执,最后两人竟然动起手来,主任很是不满。
他要求校方召开紧急会议处理丰子恺。
会上气氛紧张,在沉寂中李叔同发言了:
“学生打先生,是学生不好,但先生也有责任——没教育好。
考虑到丰子恺平日遵守校纪无大错,如开除似太重。
而且丰是个人才,将来必大有前途,如开除则毁了他的前途,对国家是一损失。
我意此番记一大过,我带他一道向主任赔礼道歉,不知大家是否同意?
”此时会场上一片同意声。
事后,李叔同将丰子恺等几个资质好的学生喊到自己房中,打开明代刘宗周所著的《人谱》,细致耐心地将书中“先器识而后文艺”的意义解释给学生们听,于做学问来说,要首重人格修养,次重文艺学习。
他告诉学生,一个艺术家,倘若没有器识,无论技术是何等精通娴熟,亦不足道,因此要做一个好的艺术家,必先做一个好人。
一语点破梦中人,学生听过这番话,“心里好比新开了一个明窗”,似有胜读十年书之感。
白居易有言: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即没有比由衷而发的感情更能打动人心的。
这则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李先生“先器识而后文艺”的成才观,其中体现出的温暖人、关心人、成就人的情怀,实乃大师境界。
永远不要等有时间才阅读,见缝插针,想读就读;永远不要坐进书房才阅读,任何地方都可以阅读;永远不要有用才阅读,急功近利、立竿见影是妄想;永远不要嫌自己读得太晚,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谈永康
在教育阅读中走向孩子
山东 侯登强
“一个教师要始终处在一种挣扎的精神状态,不停地寻求生命的突围。
”华南师大刘良华教授在全国暑期远程培训上的讲话依然清晰有力。
那是一次改变我的重要事件,它打开了我思想的闸门,让我决心开始新的教育阅读生活。
我的教育阅读生活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数不尽的故事,在这样的旅途中,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正经历着甜蜜的蜕变。
内心有信念,行动才会更有力量。
在远程培训结束后,我便开始了自己的教育阅读行动。
那段日子我成了山东教育学院对面教育书店的常客。
苏霍姆林斯基、刘良华、刘铁芳、肖川、陶继新、张文质、魏书生、李希贵、闫学、吴非、窦桂梅……一个个教育大家、名家在文字中向我走来,每天,我都沉浸在与名家对话中。
书中那些教育的是睿智和情怀,如甘露般滋润着我的心田。
还记得,我刚到新的单位,看着那破落的校园,却没有丝毫的失落。
我告诉自己:
在一个学校只要遇到几本好书,就是一种幸福。
我近乎痴狂地把所有的业余时间投入到读书中。
只要有闲暇,办公桌前、操场上、阳台上,甚至公交车上都是我读书的地方。
我要和时间赛跑,让自己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每一次出门,我的包里总要有一本书相伴。
那是一种很美妙的感觉,像有一个朋友相随,更有一种精神生命的甜蜜与幢憬。
读张文质先生的《幻想之眼》时,是在山里老家的农家院里。
我喜欢乡下的小院,坐在光滑的方凳上,沐浴着春天的阳光,吮吸着新鲜的空气,每次翻动书本的声音都撩拨着我的心,甜甜的,柔柔的,飘过一丝生命的愉悦:
每一天带一本书出发,心里便涌出更多的期待……我的生命在阅读中也在发生着些微的变化,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足以温润我的教育梦想。
阅读中,我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那些触动心灵的经典语句,被我反复咀嚼,反复品味。
常常一本书读下来,已经写出了几千字的感悟。
陶继新老师曾鼓励我:
照这样继续读下去,写下去,一定会有更大发展。
张文质老师也把我写的书评,放到他的博客上推荐;闫学老师在她的博客上也特意推荐了我的博客:
“推荐随火车远行的博客.在那里可以看到一个执着的爱书人阅读、思考的轨迹。
”北京尊师园书坊李老师一有新书便慷慨相送,让我受宠若惊。
在这一阶段的阅读中,透过各位专家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我对教育有了更真切的认识,心灵得到洗礼,精神得以唤醒。
教育阅读是通达教师内心的一道光,可以照亮我们的教育良知。
随着阅读的不断拓展,我更加明白:
教育需要有乌托邦式的精神,更需要有脚踏实地的实践。
这一时期,对于“教育需要实践性的技术”,我开始有了深切的体会。
我们国内教育关注的更多是理念,而实践操作层面的东西却少之又少。
这一时期,我阅读了《接受我的爱——老师如何与孩子说话》《今天怎样“管”学生》《希望教室》……这些书大多是国外编译过来的,在教育理念与实践之间架起联通的桥梁。
这些书和我的教育教学密切相关,一些具体的方法可以直接应用。
这些书对我最大的帮助并不是提供的方法,而是让我有了去创造、提炼一个个教育技术的欲望和冲动。
我更加关注自己的语言表达,通过一个个有情感的词语,表达对学生的关切;我更加在乎孩子的诉求,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帮助学生成长的知心人;我更留意学生的情绪,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或者临时设计有价值的教学环节……
我把这些教育技术与同事们分享,大家都饶有兴趣。
每个教师都有创造的欲望,只是没有遇到开启心灵的书籍而已。
我的读后感,一发到教育博客,总会得到全国各地同行的关注,他们的鼓励让我一边读,一边写,一边做。
单单《接受我的爱——老师如何与孩子说话》一书,我就撰写了13篇读后感,字数达2万多,其中的4篇发表在全国各级刊物中。
教育应该是充满人性之美的事业。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必须要读懂儿童的需求,才可以对他们的生命成长有更为妥帖的帮助。
本着这样的教育追求,我的教育阅读开始了第三个阶段:
我要通过阅读儿童心理方面的书籍,做一个儿童教育的观察者和实践者。
教师的最大乐趣其实在孩子那里,你的心思放到孩子们身上,就会拥有最真诚的信赖,拥有最质朴的幸福。
我先从经典读起,这个时期阅读了《夏山学校》《童年的秘密》《正确和孩子说话》《儿童心理诊疗手册》《没有围墙的学校》……大量的专业阅读,使我在与学生接触的时候,有了更专业的教育行为。
探寻孩子问题背后的原因,不仅仅局限于冲突的停止,还要涉及到对儿童心灵的安抚,对问题发生的深层次探究;考虑到孩子的内心感受,帮助孩子梳理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为孩子树立积极情感的榜样,不断丰富教育的内涵。
从最初的唤醒自我,到现在的关注孩子的心理,我从教育阅读中一步步走来。
这是我的阅读故事,更是我不断丰富自己职业生命的过程。
三年多来,我阅读了一百二十多本教育书籍,撰写了六十余篇读书随笔,达十几万字。
阅读就是不断唤醒书中的故事,同时用书中的故事不断唤醒自己的心灵。
把读每一本书当作一场生命的历程,穿越其中,也是穿越自己的生命。
在书中刻下属于自己的感悟。
让自己和书籍之间相互润泽,形成一种彼此贴心的映照,一种精神和灵魂的对话。
感谢这些书,感谢一路上朋友们的相赠与关注,让我在教育阅读中慢慢走向孩子,也走向了教育的幸福。
抄送:
市教科所办公室,县教育局办公室、教育股,有关领导
发:
各学区、直属中小学
校对:
周洪贵共印:
4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