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晋杯论文大赛太原市草根环境NGO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845572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兴晋杯论文大赛太原市草根环境NGO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兴晋杯论文大赛太原市草根环境NGO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兴晋杯论文大赛太原市草根环境NGO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兴晋杯论文大赛太原市草根环境NGO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兴晋杯论文大赛太原市草根环境NGO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兴晋杯论文大赛太原市草根环境NGO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ocx

《兴晋杯论文大赛太原市草根环境NGO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晋杯论文大赛太原市草根环境NGO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兴晋杯论文大赛太原市草根环境NGO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ocx

兴晋杯论文大赛太原市草根环境NGO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太原市草根环境NGO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摘要:

本文以太原市迎泽区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太原市草根环境NGO对迎泽区居民环保行为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等,以小见大,分析其自成立以来对太原市乃至山西省环保事业所做的贡献及其不足之处;并通过参与太原市草根环境NGO的活动,对其负责人及其成员的访谈,以及对其与国内有影响力的草根环境NGO进行比较,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提出建议和对策,使其更好地发挥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关键词:

草根环境NGO;太原市;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C913文献标识号:

A

1、研究背景和方法

1.1研究背景

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简称NGO,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公益性或互益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独立的民间组织,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志愿公益性等基本属性[1],环境NGO的特殊属性是必须以环境保护为主要活动范围[2]。

我国的环境NGO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自上而下有政府部门发起组建的环保民间组织(官办NGO);二是自下而上由民间自发组成的环保民间组织(草根NGO);三是学生环保社团及其联合体(高校NGO);四是港澳台及国际环保民间组织的驻大陆机构(国际NGO)[3]。

在我国,环境NGO起步晚、发展慢。

20世纪60年代,有一些高校环保社团萌芽,如北京师范大学PRED学社(1967)等,当时以学术小组为基础,以专业领域的学习与交流为宗旨,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还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环境NGO[4]。

1973年8月我国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新中国环境保护事业揭开了序幕,环境NGO也在政府的引导下真正投入到对环境保护本身的宣传和实践行动上[5]。

1994年3月3日,梁从诫在民政部注册“自然之友”,标志着我国第一个草根环境NGO的诞生,自此以后,我国由民间自发组成的环境NGO相继成立。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草根环境NGO已经逐步被人们认识和了解,队伍也越来越壮大。

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从单打独斗到合作交流;从精英治理到制度建设;从默默无闻到积极献言;从无人知晓到备受关注是这些年来我国草根环境NGO发展的五个趋势[6]。

但是,在其积极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志愿失灵”的现象,例如:

“慈善不足”、活动的狭隘性、家长作风、业余性等。

太原市草根环境NGO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下成立并逐步发展起来。

2004年七月中旬张强在民政部注册成立“太原环保志愿者协会”,经过几年的发展该草根环境NGO已在太原市环保工作中发挥出明显作用,但由于成立时间较短,该组织尚不成熟,很多方面需要提高和改进。

本文试图通过对太原市草根环境NGO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对策,以便使其能更好地发挥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1.2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研究太原市草根环境NGO对当地居民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运用对比分析方法、访谈法以及亲身参与活动研究太原市草根环境NGO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以此为依据,对太原市草根环境NGO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为其以后的发展提出建议对策。

问卷调查以太原市迎泽区居民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8份,有效率为93.6%;对比分析法选择国内有影响力的草根环境NGO——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为比较对象,从多方面比较太原环保志愿者协会与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的差异,从中找出太原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差距,指出其努力方向。

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2.1结果分析

该项调查以“太原市草根环境NGO在迎泽区居民环保行为中的影响”为核心,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在居民中搜集资料。

把居民作为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因为居民是城市生活的主要部分,是草根环境NGO实施其影响、发挥其作用的主要对象。

对居民的环保行为进行调查,是因为笔者认为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有环保行为必然存在环保意识。

此调查问卷共分为居民环保行为、居民对草根环境NGO的认识、草根环境NGO在居民环保意识和行为中的影响三部分。

2.1.1居民环保行为

对环保行为的调查旨在了解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是否环保,通过这些问题的调查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居民的环保意识。

因为环保行为是在环保意识指导下得以实施的,没有环保意识,环保行为也就不存在。

据此为民间环保组织以后的活动指明方向。

该部分问卷设计了八个关于环保行为的问题,通过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有98%的居民认为环境保护是重要的,说明大部分居民有环保意识。

第二,在对平时是否会把垃圾丢进垃圾箱的调查中,80%的居民选择会把垃圾主动丢进垃圾箱里,说明在环保行为中针对垃圾处理方面大部分居民具有很强的环保意识。

第三,在面对他人纠正自己的不环保行为时,67%的居民乐于接受,3%的居民认为是多管闲事。

说明通过他人环保行为的影响,大部分居民能够使自己的不环保行为有所改观。

第四,在对节约用水的初衷的调查中,有28%的居民选择已经养成习惯;40%的居民选择水资源短缺,应节约用水;31%的居民选择水费昂贵。

这说明约2/3的居民是主动节约用水,1/3的居民是被动节约用水。

但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说明居民已经有很强的节约用水意识,并且在行动中得到实施。

第五,在对废旧电池如何处理的问题上,半数以上的居民选择随手扔掉,半数以下的居民选择收集起来交给环保部门或其他相关单位。

这说明半数以上的居民对废旧电池的危害了解甚微,对其如何进行环保处理更是未曾耳闻。

第六,在对节约用电方面的调查中,85%的居民在房间里没人时会随手关灯。

这说明大部分居民已经有节约用电的习惯并且在行为上也得到落实。

第七,通过对“限塑令”实施情况的调查显示,有31%的居民出门会主动自带购物环保带;43%的居民使用塑料带的数量有所减少;24%的居民没有任何改观。

说明有2/3的居民开始意识到使用塑料带是不环保的行为,但是从行动方面来看,将近2/3的居民仍在继续使用塑料带。

说明“限塑令”落实情况不容乐观。

第八,在针对随地吐痰方面的调查中,76%的居民认为此行为会危害环境,但只有33%的居民选择不会随地吐痰。

这说明在这方面意识和行为中存在脱节。

2.1.2居民对草根环境NGO的认识

通过调查旨在把居民的环保行为与草根环境NGO的活动联系起来。

了解草根环境NGO在居民中的知名度、影响力和与居民的沟通程度。

该部分问卷设计了四个问题,通过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对草根环境NGO知名度的调查中,只有39%的居民听说过草根环境NGO。

说明草根环境NGO在居民中的影响力不大。

第二,针对如何提高草根环境NGO知名度的问题中,63%的居民认为草根环境NGO应该定期举办公益活动来宣传环保,21%的居民认为应该借助媒体的力量。

这说明草根环境NGO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提升自己在居民中的形象和地位。

第三,在提及草根环境NGO在环保中的作用时,58%的居民认为其作用很重要;33%的居民认为其作用一般;9%的居民认为其不重要。

这说明草根环境NGO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居民对其寄予厚望。

第四,在问到居民是否接触过草根环境NGO时,81%的居民选择从未接触过草根环境NGO。

说明草根环境NGO与居民的沟通不多,未能带动居民参与环境保护。

2.1.3草根环境NGO对居民意识及行为的影响

该部分是对接触过草根环境NGO的居民进行的调查。

通过调查了解草根环境NGO主要是通过哪种方式影响居民的环保行为,以及以后应该怎样更好的发挥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该部分设计了两个问题,通过调查得出:

大多数接触过草根环境NGO的居民认为其是通过口头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的方式来影响自己的,几乎没有居民选择环境教育。

这不仅说明了居民对环境教育的了解不多,还从侧面反映出草根环境NGO在这方面的工作欠缺。

在草根环境NGO以后应该怎样更好的发挥其在环保中的作用的问题中,大多被调查者都认为草根环境NGO应把口头宣传与实际环保行动相结合。

这也说明了草根环境NGO不仅在环境教育方面存在欠缺,环保行为也有待加强。

2.2调查结果显示的深层次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第一,大多居民在对于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处理问题方面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在废旧电池的处理方面环保意识稍弱一些;在随地吐痰和“限塑令”实施的问题方面,存在意识和行为方面的严重脱节。

这说明太原市草根环境NGO在以后的活动中应在废旧电池危害方面多加宣传并把具体的处理方法传授给居民;在随地吐痰和“限塑令”实施方面应该努力把居民行为转向环保行为。

第二,太原草根环境NGO在居民中的知名度、影响力有待提高,同时在与居民的沟通方面也有很大欠缺。

这说明太原草根环境NGO开展的活动少、涉及面小、参与人数不多故导致其知名度不高、影响力弱。

在这方面,太原草根环境NGO应当下功夫,想出好的对策并付诸实践,以改善这些薄弱的环节。

同时在对居民环保行为进行影响时除了通过口头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的方式,也不能忽视了环境教育的作用。

3、太原市与国内有影响力的草根环境NGO的比较

本文选择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北京草根环境NGO作为比较对象,通过比较太原市与北京市的草根环境NGO,找出太原市草根环境NGO与北京市的草根环境NGO的差距,指出其今后努力的方向。

并借鉴有影响力的草根环境NGO的成功之处,从中找出一条适合太原市草根环境NGO发展的新路子,以便扩大其在太原市环境保护事业中的影响力,为太原市乃至山西省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3.1两者的宗旨及主要活动

3.1.1太原市草根环境NGO

目前,太原市草根环境NGO在民政部正式注册过的仅有“太原环保志愿者协会”一家,对其它未经注册的环境NGO由于资料不易收集,故笔者以“太原环保志愿者协会”为例进行研究。

“太原环保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成立于2004年7月,是太原市各界热心于环境保护的人士自愿结成的草根民间组织。

它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强公民的环境道德建设,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为宗旨。

主要工作有:

1、组织系列的环保教育宣传活动,实施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

2、收集环保信息,开展各特定污染源和污染结果的专向调研,为所需单位提供意见和建议,通过总结建立环境保护的文化体系。

3、支持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节约能源推动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7]。

表1是“太原环保志愿者协会”近些年来举办过的活动,每年选择1--3个主要活动,从中可看出“太原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发展历程。

表1“太原环保志愿者协会”举办的主要活动

年份

主要活动

活动场所、内容

活动形式、目的

2000年

“绿色同盟成立”

为“太原市环保志愿者协会”成立做准备

成立前

设立废旧电池回收点100多个

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

回收废旧电池

2004年

大型环保宣传活动

太原火车站

宣传环保

2005年

环城宣传环保知识

沿新建路、迎泽大街等主要街道进行宣传

提高市民环保意识

2005年

天龙山植树

天龙山

绿化省城

2006年

高校社团发展研讨会

太原科技大学

为高校环保社团发展进行指导

2006年

高校环保宣传展板循环展出

山西省各大高校

在高校进行环保宣传

2007年

摒弃陋习,美化太原

柳巷等人流密集区

通过自身行动宣传环保

2007年

汾河污染调查

调查汾河水质,汇报有关部门

2007年

成立“环保小卫士”队伍

以杏花岭外国语小学和兴华工校为试点

推行垃圾分类

2008年

对环保志愿者进行系统培训

“协会”办公室

更好地进行志愿服务

2008年

倡导“限塑令”

与华夏银行合作,分发环保袋

响应“限塑令”,倡导限塑

资料来源:

文献[7]

3.1.2北京市草根环境NGO

本文选择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地球村”)为研究案例。

“地球村”是一个致力于公众环境教育的非营利民间环保组织,是联合国环保署的中国民间联络站。

其宗旨是通过营造大众环境文化,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

主要工作有:

独立制作环保影视栏目和影片;撰写推广环保读物和宣传品,编辑《草根之声》;举办环保论坛;建立环境教育培训基地;推动绿色社区的理论与实践;开展绿色列车、绿色能源、循环经济、绿天使艺术团、国际交流和耗才回收等环境保护项目[8]。

表2是根据“地球村”网站信息和网络公开信息统计所得,每年选择1--3个主要活动,以便了解“地球村”的发展历程。

表2“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举办的主要活动

年份

主要活动

活动场所、内容

活动形式、目的

1997年

垃圾分类教育活动

在颐和园与7所高校环保组织一起举行

宣传垃圾分类

1998年

《公民环保行为规范》问世

与国家环保总局合作,规范公民的环保行为

1999年

“以自行车族为荣,支持发展公共交通”

减少污染,节约能源

2000年

“2000年地球日---中国行动”

“绿色社区”、“绿天使动”、“绿色艺术旋风”、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制作电视节目

通过宣传,鼓励公民加入环保行列

2001年

《绿色社区手册》出版

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环保

2002年

中国草根组织代表团培训

在地球村基地进行

规范草根组织

2003年

倡导绿色生活

“绿带子行动”、“绿色照明”、“绿色生活垃圾”、“森林认证”、“生命之水,未来之水”

2004年

地球村八年座谈会

回顾过去与展望未来

2005年

“绿色列车”与“26度空调节能行动”

节约能源

2005年

“循环巨龙,耗材回收”

回收耗材,二次利用

2006年

“清汞行动”

对不同社会主体进行了环保宣传性教育,使其意识到汞的危害

2007年

召开理事会

提高组织能力建设

2007年

“减少塑料带联盟”

项目人员、志愿者开展户外宣传

促进“限塑令”的出台

资料来源:

文献[8]

“地球村”在广泛开展活动的同时还与环境保护部(原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民政部、国家铁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世界主流媒体和资深记者、世界各国环境及北京奥组委等政界、媒体有着紧密联系和长期合作关系。

3.2两者比较

经过对两个组织宗旨及主要活动的比较看出两者的差距:

第一,成立时间长短不同。

“地球村”是国内第一批成立的民间环保组织,由于成立时间较早,对活动的开展、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丰富的经验;“协会”成立于2004年,时间较短,相对来说,“协会”在其发展方向上缺乏经验。

第二,活动发展情况不同。

“地球村”的活动是持续进行的,不受活动年份的限制,从试点到北京到全国逐步推广,在前期是倡导宣传和教育,后期为监督和促进;而“协会”的活动大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缺乏持续性,大多数都半途而废。

第三,活动形式多样性有很大不同。

“地球村”的活动形式多样,除环保宣传、实践、教育以外还涉及艺术、书籍、记者论坛、国际会议等多方面;而“协会”主要是环保宣传与实践,活动缺乏多样性。

第四,活动涉及的参与群体不同。

“地球村”活动中参与群体范围广泛,涉及社区居民、学生、媒体、国内外政府、各方面专业人事以及国内外环保组织等,主要是因为其活动范围广、影响力大、在各大城市基本上都有活动。

而“协会”活动中参与群体范围比较有限,主要为学生和有较强环保意识的市民,记者、企业和政府部门也有参与,但相对较少。

此外,通过对太原环保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及其成员的访谈,以及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对其更深的了解,比较两个组织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组织能力建设差距大。

“地球村”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并有能力对组织进行建设,而“协会”虽然也知道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二,成员构成不同。

“地球村”的成员以环保为其职业,有专职人员处理相关事务,并有能力支付其专职人员的酬金;其专职人员都有各自的分工,能各善其职,这样即使其负责人不在整个系统也能有序的运转起来。

因此,“地球村”的成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而“协会”的成员主要为其负责人以前的同事以及各大高校的学生,“同事”和“高校学生”这两个群体都有其特殊性,“同事”因其有各自的工作,没有太多的时间参与组织工作,其环保具有很强的业余性;而各大高校的学生,其教育年限为四年,一般刚入学时加入,大二或大三时退出,其环保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加之其自身学业的限制,一般都是抽出时间参加“协会”活动,固其环保具有不固定性。

并且“协会”没有能力雇佣专职人员,因经费有限没有能力支付其酬金。

因此,“协会”成员具有很强的业余性。

第三,成员环保方面素质存在差距。

“地球村”的成员具有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且其自身行为规范,这样有利于影响周围的人加入环保行列,推动环境的改善以及组织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而“协会”多数成员都不具备专业的环保知识。

虽然他们对环境保护事业怀有一腔的热情,但是由于他们专业知识不到位以及时间的限制,其环保活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间断性。

另外,在环保行为方面有时自身行为不规范,自我约束不够。

故其成员自身素质欠缺,较难影响周围人进行环境保护,并且也不利于组织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第四,办公所在地及接触对象的素质差距很大。

“地球村”办公地处在国家首都北京,区位好,接触对象素质普遍比较高,环保意识好深入,环保活动好开展。

另外,活动的开展也容易引起相关政府部门、媒体、企业和国外环保机构在中国办事处的注意,进而得到他们的支持或赞助,这样可以很快的提升其在公众中影响力;而“协会”所在的太原市,环境相对比较闭塞,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较差,活动不能很好展开。

各大企业对环保重视不够,活动资金不好筹集。

这样对“协会”的发展无形中产生了很多阻碍。

第五,领导团队的差距比较大。

不同的领导团队有不同的风格,不一样的能力,对组织的发展也有不同的影响。

“地球村”的领导团队专业性强、地缘好,对国外的先进环保知识和经验了解较多,同时对相关信息、政策能够及早的了解,接触的领域广泛能够得到很多支持。

“地球村”负责人廖晓义是中国第一位获得有“诺贝尔环境奖”之称的“苏菲环境大奖”的民间环保人士,澳大利亚最高环境奖“班克西亚国际环境奖”获得者。

2005年廖晓义当选中央电视台经济年度人物社会公益人物,2006年当选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之一,被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聘为环境顾问。

从这些数据中足以体现“地球村”领导团队的能力比较强。

而“协会”领导团队,专业性不强,不能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环境保护上,因其都有自己的工作,这使得与“地球村”存在一定的差距。

4、太原草根环境NGO的发展对策

“太原环保志愿者协会”成立时间相对较短,对活动的开展和组织的建设及发展缺乏经验。

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以及与“地球村”的对比,我们可以知道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太原环保志愿者协会”需要借鉴国内其他有影响的草根环境NGO的经验,同时也要注意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找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

以下是笔者对“太原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发展提出的对策:

第一,活动应从环境保护意识入手。

因“太原环保志愿者协会”接触的群体环保意识相对淡薄,故应从提高其环保意识方面入手,有了环保意识,环保行为自然水到渠成。

且在活动中应该把侧重点放在居民环保意识淡薄的部分。

另外,居民是城市生活的主体部分,活动的重点应放在社区。

第二,进一步提高志愿者的素质。

提高志愿者的素质,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环保素质的团队,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具体措施则是对环保志愿者进行定期的专业的培训。

当然,现阶段“协会”也有此活动,由于培训人本身缺乏系统的专业的环保知识以及学员的被动学习导致效果并不太好,因此,这要求组织成员多学习相关环保知识,时刻关注环境最新动态。

并聘请环境方面的专家开展讲座,同时也可以多组织协会成员进行讨论和实践活动。

第三,接触群体应更加广泛。

协会所接触的人群主要是学生和市民。

这就要求“协会”以后应该更广泛地开展活动,多接触社区居民、相关企业和媒体,但同时也应有针对性的接触污染情况较为严重的社区和企业。

多与居民和企业进行接触沟通,一是可以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摒除他们以往的陋习并使得他们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二是可以争取到部分活动经费。

随着环保观念的不断深入,有些企业也开始注重环境方面的问题,他们在此方面设有一定的资金,而却无环保行动的向导。

“协会”可以争做这一向导共为太原的环保事业尽力,同时也可以弥补组织经费不足这一问题。

第四,召开座谈会,及时总结活动经验。

在不断的活动过程中,“协会”应该及时总结。

每一个活动,无论成功与否,都有其本身的作用。

如果活动取得成功,对环境的改善有积极的作用,那么应该思考成功之处在于哪些方面,哪些方面又需要加强;假如活动没有起到应有或预期的效果,那么则需要考虑哪里方面出现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改进。

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可以为以后开展活动提供依据,避免“协会”活动的间断性。

第五,注重组织建设。

通过对“协会”的了解,“协会”的组织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

协会的成立的时间短,没有一定的经验所循,且缺乏固定的工作人员。

这些导致“协会”的工作人员忽略了组织内部的建设,以致组织的不健全。

组织内部的有序性和组织机构的合理性是组织发展坚实的基础和“后卫”。

因此,“协会”应该开始重视自身的建设和工作的分工、细化。

第六,丰富活动形式。

“协会”的活动形式比较单调,不多样。

然而,通过对“协会“的分析,笔者认为“协会”在丰富活动的同时不可过分追求活动的形式,“协会”还处在“婴儿期”,应该先注重组织自身的成长。

在自我成长的同时,循序渐进地开展切实有效的活动。

待到长成之时,可以学习“地球村”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以吸引外界的眼球和增长活动经验。

第七,注意组织文化和理念的建设。

在组织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协会”文化和理念的建设。

文化和理念是组织的核心所在。

现在组织的活动往往是浅层次的,浮在环境保护的表面上。

原因主要是环保志愿者尤其是“协会”的工作人员缺乏深层次的环保理念。

这种理念如何建立呢?

笔者认为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的工作活动对活动的分析总结及对其它先进组织的经验借鉴来建立。

组织理念的建立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理念和文化不断建立完善的同时,应把它融入到环保活动中,这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加深化“协会”的文化和理念。

第八,组织更多活动,提高“协会”在太原市的认可度。

目前市民、企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对“协会”及其活动认可度比较底。

归其原因:

一是这些群体本身存在着问题例如环保意识薄弱,缺乏群体意识等,二是协会的活动范围狭小和影响力不够。

所以,在以后发展中很关键的一点是除了加强自身的建设外,还应多接触市民、企业、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媒体,如此才能更好地开展活动。

改观市民的环保意识和行为是我们的的主要目标;对于企业,有些对环境的压力很大,有些是我们活动经费的取向,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合作;至于媒体,它则可以帮助宣传我们的环保行动,增加影响,号召广大社会群体参与环保,媒体的力量不可忽略;政府的支持更是不容忽视。

从“协会”成立以来,政府就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现在“协会”要做的就是争取与政府合作,共同为我们的家园奉献我们的力量。

参考文献

[1]LesterM.Salamon.TheRiseofNonprofitSector.ForeignAffairs,1994,73(4):

109-112

[2]和莉莉、吴钢.我国环境NGO的发展及其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环境保护,2008,400(14):

57-60

[3]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现状调查报告.2005

[4]卜欣欣、陈晨咏.高校环保NGO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